51范文网

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4-02-01 10:52:08 作者:笔舞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写作潜力,帮助我们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以下范文范本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摘要: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其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迷茫,甚至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民间色彩特征的分析,结合实际,对西府民间美术色彩提出质疑,进一步提出创新要根植于传统之观点,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

0引言。

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常见的有泥塑、皮影、木板年画、社火脸谱、布堆画、刺绣、麦秆画等,它们以造型概括夸张简练、形态逼真粗犷、色彩热烈饱满、色泽鲜明艳丽流传于世。千百年来,西府人民以他们勤劳的双手,凭借诸多艺术法则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淀,把这些民间艺术瑰宝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得到发扬,其中以凤翔六营村泥塑为最,于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西府民间艺术,尤其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正在远离民间。

1马勺脸谱上的明度推移。

凤翔六营村作为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的集散地,吸引着大批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以及诸多大中专艺术类院校师生去观摩学习。因为教学任务的安排,笔者曾三次带学生走进六营村,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初次看到些可爱的泥玩意儿很是激动,不说造型多样各异,憨态可掬,单就对民间艺人的认真以及对彩绘技法之娴熟,图案绘制程序之老到精细,足以让我等所谓专业人士自惭形秽。出于对色彩的敏感性,我对在马勺、木梭上采用色彩推移的形式绘制出的脸谱形象提出一点小小的疑问:这算是民间色彩吗?色彩推移也叫色彩渐变,是艺术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配色技巧,讲究构成形式,画面色彩丰富,变化微妙,属于理性配色。民间色彩讲究感性表现,其特征是色泽鲜明、艳丽、简单,色彩明快、强烈,装饰性强,擅用原色,单纯而富于变化,强调强烈的对比。“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而色彩推移恰恰犯了民间用色的大忌,明度推移加白,纯度推移加灰,无论明度推移,还是纯度推移都改变了原始色彩的相貌,都破坏了民间色彩的概括性、象征性和装饰性。

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左传》中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之说,民间也有“朱锁五色,用来悬以门户,抵制恶气”的习俗,这种传统的“五行色”观念为民间美术的用色奠定了基础。作为西府民间民俗艺术之一的社火脸谱,其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兵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天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便产生了画脸谱驱鬼的习俗,并逐渐融入到社火表演中。学术界则认为,脸谱起源于周秦时期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祭祀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可见脸谱色彩具有特殊的表征―――象征性。红色喜庆忠勇,黄色皇权猛烈,黑色刚直,白色奸诈。用色彩推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脸谱艺术,虽然做到了创新,但却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2传承之艰与创新之误。

作为产生在农村这块相对封闭和保守的土地上的艺术领域,其传承形式主要是家族式传授和非家族式传授。家族式传授一般是子承父业,在家庭内部进行,不传外姓,并且传男不传女,所谓“父传子”,“婆传媳”,“传媳不传女”,以保持其家族在掌握某项技艺的优越性。非家族式传授就是师傅带徒弟,师徒相传,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师傅往往把其中技法上的精华作为压轴绝活偷偷地保留下来。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到万不得已,绝活绝不轻易示人,往往因意外事故的发生使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种类失传,这给民间美术的流传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从一个皮影艺人那里了解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专门学习民间工艺的技能了,因为这些所谓的艺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很难用来养家糊口了。拿皮影艺术来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宝鸡地区有各种皮影戏班120多个,现在不到四分之一,久负盛名的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现在基本上没有活动。在这样的经营状态下,从事皮影制作的艺人又能赚到多少钱?民间艺人也要生存,在没有利益的驱动下,继承和发扬谈何容易!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和凤翔泥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泥塑的商品价值也不断地突显,一些农民看到泥玩意有利可图,纷纷在家里开起了作坊,出现大规模生产的势头,对传承与发展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使民间工艺的艺术性大打折扣。笔者于3月第三次去六营村时,看到一些泥塑、马勺、木梭上绘制的图案远不如第一次见到的细致精巧。据一份“西府民俗艺博园”的资料说:艺博园年设计制作生产泥塑、皮影、陶艺、版画、布艺、社火脸谱、草编等20万件手工艺品……民间艺术的卖点就是民间性、原始性、手工性。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显然违背了民间艺术生产的特性和环境,这样所产生的作品,最终的结果是失去所谓的民间性,而趋向一种商业流行,必然有一些远远超越当地的艺术传统和民俗基础,难以上升到艺术的表现和追求的境界。这是民间艺术品创新的悲哀,是时代进步的悲哀。

3创新,根植于传统。

著名工艺美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汉民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创新,还必须坚守民族的东西……”对于民间美术的创新,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民间美术应较多地保留着艺术发生时期的基本性质,保留着如同原始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混溶性文化精神。

决定着市场价值和价格的民间美术是其本身承载的人文分量和本土文化底蕴,任何脱离本土文化的所谓创新都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民众的拷问。大学美术老师和文化学者之所以不辞辛苦到民间采风,还不是学习民间的传统艺术?而一旦发现所谓的民间艺术原本就是“学院派”里的东西,恐怕不只是一种失落和失望,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不是亘古不变的,但“变”要根植于传统,尊重地域文化。作为民间美术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尽量保持其民间性。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对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看上的就是你的民间民俗味。登上中国羊年生肖邮票的《发财羊》就是较成功运用民间色彩的典范:大红象征喜庆吉祥,大绿意味着自然和平,大黄代表着财运富贵,对比着意味纯粹和神圣的白,处处体现喜气,让人着迷,使人疯狂。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建军说:“民间美术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继承和恢复那些传统的技艺和艺术形式。作为传承人应当保持和运用传统技艺,严格按照传统的工艺、材料、造型、图案制作产品。”民间手工艺品是民俗民情以及人文历史的一面镜子,没有本土特色,再漂亮的工艺品,也不过是手工做的产品而已。失去民间颜色的民间工艺品亦如此。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

[2]丛小桦.中国民间绝景(北方卷)[m].山东画报出版社,.11.

[3]梁志刚.关中皮影[m].浙江人民出版社,.12.

[4]孙建军.漫谈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

谈乐舞在三大鼎盛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各国的乐舞都汇集京都,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乐舞的发展。汉代的乐舞继承了秦代的乐舞,并在其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汉代盛行“百戏”,这种艺术形式包括杂技、武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串演。其中最著名的舞蹈有《七盘舞》(或称《盘鼓舞》)、《巾舞》《袖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还有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仙会总唱》等表演节目。

乐舞的发展历经几千年,至隋唐年间,宫廷乐舞的发展最为注目,无论从艺术高度、地域广度,还是在形式丰富、艺术审美等方面都颇领风骚。至隋唐时,天下之乐舞包罗万象、斑斓奇异,各地域不同的乐舞风格既相互融合与吸收,又剔除、保留了各地域不同风格特点。因此,一个泱泱鼎盛的音乐繁荣局面继而产生了,乐舞发展到了历史最辉煌时期――盛唐乐舞时期。唐乐舞开创了中国古代乐舞史上一个盛况空前的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局面。陕西长安乐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定的社会发展、劳动生产、思想信仰、民风世俗、审美情趣、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凝聚和艺术形象的反映。绚丽多姿的陕西民间舞蹈,是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历朝古代乐舞以及各种文化运动促进下的一种承传发展,是繁衍生息的珍贵遗存,也是深入研究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舞蹈学以及音乐史、舞蹈史、文化史等各种学科不可缺少的活史料、活形象。

唐代继承了隋代的乐舞,留用了前朝的艺术家,乐舞制度依旧。如隋的《九部乐》开始也按原样演出,而后加了一部《燕乐》,发展为《十部乐》。《十部乐》除《燕乐》和《清商乐》是汉代的乐舞外,其他八部都是来自中外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唐代中叶以后,宫廷燕乐在演出形式方面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种。著名的“坐部伎”是在室内表演的,所演奏曲目有《龙池乐》《霓裳羽衣》《绿腰》《柘枝》等;“立部伎”在厅堂下演奏,舞者60~600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乐器有鼓、锣,音量洪大。

唐代表演性的舞蹈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健舞的舞姿矫健刚劲;软舞的舞姿轻盈柔婉。健舞有:《剑器》《柘枝》《胡璇舞》《胡腾舞》等;软舞有:《绿腰》《春莺啭》《兰陵王》《凉州》等。

此外,唐代还流行有“歌舞大曲”和“歌舞戏”两种艺术形式。“歌舞大曲”的代表作是《霓裳羽衣》,它是唐朝乐舞中最为著名的一个节目,是唐代乐舞的象征,盛唐之音的典范之作,音乐主要吸收外来音乐成分,其风格优美、典雅,以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创造了神秘梦幻般的浪漫境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另有《秦王破阵乐》,原为军阵乐舞,后发展为宫廷乐舞。秦王为唐李世民登基前的封号,李世民登基后,亲自设计编舞,使其“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

“歌舞戏”的代表作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等。

以上是关于古代乐舞在三大鼎盛时期的讲述,意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乐舞与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情感习俗、观念意识以及审美意念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乐舞这一瑰宝在古代放射出的耀眼光芒,从而激励我们后人在继承古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宁宁,江东,杜晓青.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浅述陶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现代陶艺”名思义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略语,是相对“传统陶瓷艺术”而言。艺术界和评论界广泛使用的“现代陶艺”这一概念,己经基本摆脱界别时空的时间名词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也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陶艺”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比装饰注重造型、比技法注重创意。它注重社会化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自我意识,成了作家发挥想象的载体,成了实现作家个性的媒介,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寓所之一。

在千百年的陶瓷发展史中,陶瓷制作逐步形成了模式化的弊端,造型追求完整规范,装饰讲究精细关观,从而导致了历代陶瓷造型的大同小异。光亮的杯、碗、瓶、罐、壶、钵虽然实用、关观,但是,器型缺少变化,更谈不上艺术个性。

造型:传统陶艺,讲究规整、平衡、对称。器型的口、颈、肩、腹、腰、足的轮廓线以弧形为主,器型两侧的轮廓线的长短、高低一致,釉而光洁细润,不能出现变形、斑点等缺陷,烧成后瓷器的裂痕、卷曲、变形等问题都属于废品。现代陶艺则注重从变形、卷曲、开裂的问题中发现肌理、窑变现象,从釉料的垂流、积料等缺陷中寻找作品的独特视觉效果从粗犷的材质,残缺的器皿中,探索质感特技,从质朴的材料中显示出独到的形态,有意识地将坯体卷曲、挤压、切割、挖残成随意的形状,显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

器型:传统陶艺讲究“成器、造物、求关”,陶瓷器型以实用的瓶、罐、碗、盘为主。现代陶艺采用“弃用、索义、求变”的'创作理念。传统器型以圆形为主。现代陶艺的器型,把拉坯成型的圆器,泥板拼接的镶器等器型相结合,作为装饰的载体,有意识地把完整的器型加工成不完整的形状,利用残缺、开裂、破损的器型来形成独特的新形态,在坯胎上进行切割、敲击、打破处理。一块泥土,一只坯体是没有生命力的,经过陶艺家的揉搓、挤捍、加工、装饰,就能使冰凉的坯体变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艺术品,产生新奇的关感。

肌理:经过艺术处理后的器型材质上,产生出粗犷的肌理效果,犹如山峰、峡谷、石林。在装饰绘画前,用麻袋片在潮湿的坯胎上压印出纤维肌理,然再施釉、绘画、入窑高温烧炼。经过高温烧成后,坯胎发生了窑变现象,既显示出清晰的织物纹理,又使釉而形成高低不平的料痕,犹如冰雪消融的痕迹。现代陶艺作品,虽然是人工创造,却必须依靠窑火的助力。适当的烧成气温是成功作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恰到好处的肌理效果,也需要窑温的恰当控制才能产生出来。

纹饰:传统陶艺以粉彩、新彩、绘画、书法雕刻等形式,在加工后的坯胎上进行装饰,古色古香的人物,疏朗的山水瓷画与器型相融汇。在装饰设计上,以粗糙的涩底与光洁的釉而装饰作对比,完整的画而与残缺的器型相呼应,现代造型与古代生活情趣相映衬,不规则的开光形与精细的绘画装饰相结合,产生出强烈视觉对比效果。内涵:现代陶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独特的器型装饰中,蕴含着深刻意境。虽然玩泥、捍陶是少年儿童也会做的事情,但是,现代陶艺创作并非轻而易举的玩陶。我的作品,造型、肌理、纹饰、看上去很随意,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后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内涵意蕴。

现代陶艺是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按现代的艺术风格可分为:具象陶艺、抽象陶艺,象征性陶艺、极简陶艺和装饰性陶艺。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容器类陶艺和雕塑性陶艺。

一、陶艺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陶艺艺术的历史悠远,依存也无比丰富,这是其他门类的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他及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关的表现在她博大丰厚的陶艺中。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于陶瓷材质,用泥土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的审关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思想情感。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传统陶艺以实用功能为主,口的是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而现代陶艺则以审关为主,更注重审关价值和审关作用。造型、胎质、釉色等因素构成的完整形象,唤起了一件现代陶艺作品的关感。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陶艺逐渐形成一种陶瓷文化。现代陶艺作品不仅是物质产品,还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文化。

二、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转型。

中国传统陶艺比较注重造型的完整,传统陶艺器型大多工整、严谨,追求造型完关,注重器物的实用性,强调作品的使用功能,并且进行大量装饰。而现代陶艺己从其实用功能中蜕变出来,强调艺术欣赏性,体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现代陶艺的综合性早己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陶艺,强调了与人精神关系的真实再现,将作品与人、与空间的交融,体现社会中人与本能、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的关系。现代陶艺由传统陶艺发展而来。传统到现代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就陶艺本身而言,包含了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保留传统风格,运用传统的表现方法追求完整;第二种是将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组合;第三种是纯现代意识的创新。因此,现代陶艺创作表现出三个明显的趋向:一是在坚持传统技艺和实用风格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注重艺术个性、审关情趣的表达;二是通过对传统技艺和实用风格的转变来追求陶艺的新意,充分体现陶艺家个人的审关追求;三是不受传统的约束,注重作品的观念创新和审关实践。

三、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审关差异。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在审关标准和制作工艺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传统陶艺强调器物的实用功能,而现代陶艺注重体现艺术欣赏性。现代陶艺从现代审关观念的关术潮流中获取活力,致力于陶瓷艺术与实用性的分离。在材料方而,现代陶艺尽可能地发挥材质的特性;在工艺方而,常常有意地利用传统陶艺所认定的缺陷,如:龟裂、起泡、缩釉、断裂、变形等,并将“缺陷”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装饰方而,不强调过多的装饰,追求泥料本身特有的肌理效果,融泥、釉为一体,或采用釉色的渐层表现,或利用肌理、釉色交叠熔融,充分体现其自身的随机性、自然性和偶然性,保持并显露手工制作痕迹,这是与传统陶艺的一个很大差异。关国詹姆斯·玛金斯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了造型的不完整性,立意创新,破传统完关之造型,融现代审关之意识,将“完型”有意打破,有动感起伏的线条与整个造型和谐,整体形象鲜明,构成了一种新的形态特征。

四、现代陶艺的审关取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表现出一种渴望回归自然,以缓解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精神负荷。现代陶艺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代陶艺创作,是一项既有意义,又很难取得成就的事业。在造型、纹理、肌理中进行独到的设计是难的,难的是经过精心创作设计的作品在高温烧出成果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做陶艺的时候是有感而发,好多陶艺作品愿意保留其原始的肌理和手工痕迹,有好多作品是随机的偶发形态。对自己的构思有了新的触动,进而使自己的创作思路跟清晰。陶艺作品不能做作,要胸有成i白一次成型,不可反复修改。正是由于现代陶艺的创作难度大,而且又有新意,在现代陶艺创作、在与泥胎坯料的加工中,感受到泥土的变化,在窑火烧炼中,想象烧成后的效果。创造力在人生过程中,随着对艺术创作感情寄托而产生,是陶艺创作的动力。

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论文

中医是我国人民创造发展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中医护理的主要理念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1],重点关注对人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我国对中医护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国办发〔〕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意见》中,重点指出了我国中医护理教育在当今新的大环境下的发展道路,即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从而促进中医护理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论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中医护理教育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其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以及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成果显得不尽人意。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因而需要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改革,深入中医护理教育实际,开展有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中医护理教育的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立足实际操作开展实践化教学。

1.2护理教育方式单一。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教学中,其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大部分学校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通常只能听讲,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依旧是以中医理论教学为主,对具有实践性的护理操作能力培养却显得尤为不足,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严重滞后[3]。而在考核方式中,单一的分数化考核评价体系难以体现出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

中医发展历来落后于西医,而在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我国有很多高职院校的主讲教师都是西医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因而其本身对于中医方面就缺少系统化的理解,自身对于中医理念的理解更是不够深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进行宣讲式的照本宣科教学,将教学内容简单传达给学生。而具有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育方面的教师则极为缺乏,相对于建设完善的西医教师队伍,中医护理教育专业教师显得捉襟见肘,难以适应当前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浅述陶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摘要:中泰两国交往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今两国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与合作。本文主要对中泰两国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找到一条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交流与文化发展的双赢路径。

关键词:中泰;旅游发展;文化交流;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泰国,又称暹罗。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约有600多万,占国人总数的11%,是除主体民族泰族之外最大的民族,目前,大概93%的华人加入了泰国国籍。历史上,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就有小部分的中国人由于战乱而散落海外,主要漂流在今泰国一带。正是由于这种由古至今一衣带水的密切交流,使得中泰两国各个领域,尤其是旅游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合作都十分频繁而有力。

一、文化交流是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文化是什么,文化的语意十分的丰富,多年来不管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这里就取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的定义,即:“文化或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的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根据这一定义的阐释与延伸,从新的视角发现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资源已非难事。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1981年《旅游与文化》一文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任何的人文旅游资源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才能够深入人心。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无非是出于健康的需要,享乐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及审美的需要,这正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而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就会越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也会越浓,多样性同样会越丰富,旅游主体必须认真地欣赏、感悟浸润着文化气息的旅游资源,体会它的丰富而又深邃的文化内涵,在领悟过程中,一些文化内蕴自会渗透心中,那么,这些旅行者自然而然就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进行文化交流的对象,同时,该人文资源便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中泰两国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在这样良好的资源基础之上,都充分地发掘各自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寻找文化相通之处作为引子,加以适当开发,突出展现最具民族特色的资源进行大力弘扬,吸引更多的各个层次的游客进行鉴赏传播。这样,以文化为媒介,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有力载体。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年对旅游的定义:“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它目的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内的活动”。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旅游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沟通融汇,当然包括文化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精髓的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那么也可以这么说,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

“七五”以前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生长点是历史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业应在高起点上发展,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逐步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成文化型的经济事业。到了21世纪,文化更是成了旅游业竞相追逐、竞相挖掘的对象。例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中泰旅游,双方都在尽全力的拓展服务区域,余杭中泰旅游业界正积极建设以“生态中泰、休闲中泰、艺术中泰、养生中泰”为目标,立足于“乡村休闲,民乐艺术,道教养生”三大主题,形成“一心一带十区”的旅游产品空间结构,这样,通过特殊文化的发掘而赢得广大游客的青睐。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有利于发掘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旅游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像美国的迪士尼乐园源于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电影,但在今日它早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文化内涵的经典特色品牌。近年来,中泰两国政府也更加注重旅游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交流,定期举行的旅游文化周也同样会使双边的交流更加深入促进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国家对各种景观进行了优化、保护甚至是抢救,最突出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

三、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互利共赢。

正如上文所讲,文化因旅游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旅游又因文化传播而得以更好地发展,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文化而更富魅力。从本质上说,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文化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及时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体验和消费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和生产文化。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导向,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才能够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中泰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泰国的华人在各个领域都高度活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着有些在国内已接近消失的传统文化,这样,就为旅游的开发创造了很多生长点。

当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排除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文化交流或许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变成了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模式,为了发展,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不惜扭曲真相,破坏文化原有形态,甚至张冠李戴,原本旅游是可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相互了解,推动不同族群文化的和谐汇融这一功能,就成了梦幻泡影。若是出现了这种恶性循环,旅游与文化就不能良性互动。因此,中泰两国的旅游主体需站在一个“异文化”的位置上体察自身的“本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0卷1期.

[2]甘丽《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和结合》中国商界2010第6期.

[3]李巍《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对旅游人类学的再认识》2006(6).

[4]李欧《泰国文化的中国源流》南风窗·双周刊2010、1第3期.

[5]尹华光彭小舟《文化与与旅游关系探微》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6]谭颖《从旅游与文化关系谈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商业时代2011、1.

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论文

中医药学在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中医药学发展支持力度,在《(2015-)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4]中明确指出,中医药理念中重视个体化治疗保健,有着极为明确的疗效,兼之治疗方式灵活多变,因而是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中极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健康服务主要是采用传统医学理念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其服务内容集中体现为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不断推进中医药学发展,是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的重要手段。其次,在《意见》中,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而随着我国《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的实施,在乡镇等基层要建立起中医药服务重心、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站、乡村中医卫生室等一大批基础卫生机构,其中中医诊疗量在同级诊疗机构中所占比例应当超过1/3。因此,在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而在此背景下,基层卫生队伍中就需要有足够的中医护理、中医治疗人才的支撑,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又是一项促进其实现就业的措施,同时也对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2.2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同时,人们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5],因此,人们对于养生保健越来越关注。而中医药健康服务理念集中表现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重视治未病,因而市场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而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文

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要受到保护,尤其对于少数族群与土著人的文化,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特殊的保护,如同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一样,濒危文化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它无法复制,无法克隆,也会从人类社会消失。”[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识别、认同各少数民族身份和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也是各民族存在的基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人类社会的文明,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维护各少数民族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因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文明的需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具有实践和理论双重意义的命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少数民族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农业社会、手工经济、自然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相对狭小的生存空间和传播空间更加恶化,一些靠行为和口头教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失,且这种状况有增无减。近几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浪潮的推动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也被政府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夹缝中的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保护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仍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建国后,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部分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等。[2]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立法方面有以下特点。

(2)立法层次低。目前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规主要是地方立法和行政法规,这对国家来说缺少统一的、有号召力、法律效力强的立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未得到呼应和体现,缺少综合利用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合理保护。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保护的现状也不理想,法规条例不够全面完善,法律保护严重缺失。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存续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传承和保护的现实重任,同时也直观烘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着”的氛围。当下,尽管有很多地方政府破土动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政府政绩的需要,面子工程的存在不可避免,这就导致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大多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重外形不重内在,限制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新和传承。同时,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或基础设施根本不存在,或是配备了设施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使得基础设施成为一种摆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缺少基础的土壤,不利于其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记忆,是少数民族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它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胎文化,是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由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于生存的大多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物质资源比较匮乏。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进程的不断加速,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展,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更加迅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生活理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代化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使得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始放弃传承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开始适应现代的生活,传统文化所遗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及信息资源被不断扭曲和改变。再加上现代社会文化娱乐的多样性,很多传统民俗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族群文化传承载体自然减少。

电影、电视、电脑、网络、微信、麻将、扑克等新兴媒介的介入,使得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少数民族年轻的一代群体关注、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并传承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

谈乐舞在三大鼎盛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内蒙古三河镇回民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为设计依据,尊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内蒙古当地特有的地貌、气候、植物、山水、文化有机的融入到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呈现出典型的大草原文化特色。三河镇居住区在景观设计以及生活理念上都充分展现了“人、庭院、环境”“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挖掘并传承内蒙古本土居住文化和建筑艺术,将时尚和简洁融入其中。中国“住”文化讲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与大自然的山水巧妙结合。三河镇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使建筑与原有起伏地势有机结合,既避免了土方的开挖,又保护了原有生态环境;根据地势高差的变化和水景的穿插设计,在不同的区段上形成不同风格的特色空间,并由线性的道路将各个组团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达到山水相融的效果。

二、地域性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利用设计的基本元素营造空间,将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元素进行提取并利用,从而传递城市的历史文脉。在内蒙古居住区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可从人工水体、环境小品、植物、铺地等方面体现出地域性文化,以此来倡导城市特色。

(一)人工水体的地域性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即“无水不成园”,它是环境中最具活力的因素,通过对水景的处理可柔化建筑硬朗的轮廓线。在三河镇回民居住区的广场设计中通过喷泉来形成视觉观赏的焦点,利用其丰富多变的形式使广场空间更富层次感。丁香花音乐喷泉是居住区广场的主要景观之一,它以动态的活力来吸引居民去游玩并与水景互动,音乐广场作为居住区中心广场的功能特征,提取了市花——丁香花的设计形象,结合空间特色与地域性文化突出空间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环境小品的地域性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雕塑是环境小品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题材、意蕴、构思和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它作为一种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以特定的形态向人们传达思想感情,并与城市环境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相互渗透,构成城市的地域特色。居住区广场的雕塑取自篆书“泉”字之神韵,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辗转上升,体现内蒙古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文化长廊上设有浮雕《敕勒歌》的纹样,反映出内蒙古大草原文化的历史脉络,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需求,利用地域特有的形态、色彩、文化符号进行设计,使得环境小品与地域文化相协调。

(三)植物的地域性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起到重要的造景作用,对植物不同品种的使用可使景观形成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内蒙古三河镇居住区的植物配置种植采用了生态设计的手法,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铺地材料,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空间,创造出赋予空间特色的'形态与氛围。整个居住区在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植物为基调,配置季节不同的落叶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以形成适应能力强的生态群落景观。每户组团绿地根据配置不同的花草树木于此区别,各具特色。通过植物自身的习性,有效合理的配置,达到营造小气候,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目的。

(四)铺地的地域性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广场铺地是人们使用最频繁和集中的地方。在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它的高差、材质、肌理、颜色、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硬质铺装景观。“泉”主题雕塑下的地面铺装图案源自《史籍》中对内蒙古的描述,并配置七十二股涌泉及四组泉群。凝固的“泉”与喷涌的“泉”磅礴而起,体现了泉城的风采。主体雕塑以东设有联系地上、地下的下沉过渡空间,使广场层次富有变化,花岗石铺筑的《内蒙版图》刻划出幅员辽阔的内蒙大地。

三、地域文化对景观小区设计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开始“择水而聚,依山而立”,这种既方便又安全的生活环境的选择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脉络,对人类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居住环境。

(一)小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传承的新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要将科技与地域文脉的历史传承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景观设计中,要使地域文化在景观环境中能够持续发展就需要重视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并切实研究时代的审美要求,寻找现在与历史、现在与未来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需要对人的环境心理、环境审美、文化追求、人的个性与共性进行研究,来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二)小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延续的可行性。

地域文脉是人文景观中的灵魂,地域文脉与小区景观设计巧妙结合才能体现其最终的表现力。景观设计增加了环境的美化欣赏性,而地域文脉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将更增加它的文化内涵。景观设计要体现当地地域文脉传统,因为这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历史遗韵。在可行的基础上必须对当地的文明传承、历史文脉有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将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运用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只有深入把握历史文脉才能使景观的文化内涵更具代表性。

四、结论。

在对城市小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脉延续性的基础上提出地域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实现地域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城市小区景观设计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承载着文化的表现形式。城市小区景观设计既具有生态性也具有艺术性与文化性。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将真正的文化脉络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深层次的挖掘其中的代表元素,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将地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才能带来真正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赞叹科技的发展,也应注重城市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

参考文献。

[1]陈建江.小区环境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7。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发展论文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校对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大学的服务定位特征,结合行程式考核在此课程中的应用,突出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网上讨论及游戏互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制定的经管类专业的重点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及应用性。学好《微观经济学》,对于后续的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面对该课程繁多的理论假设、数理统计及图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自主能动性及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内容庞杂的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清晰、明确的掌握并运用于实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才能改善其教学效果。本文试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特点,基于行程式考核的创新方法,提出如何优化学习效果的建议。

文档为doc格式。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发展论文

我国林业发展的主体资源是森林资源,所以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也要将森林资源作为主体。同时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实施,可以平衡森林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其次,现在我国可持续森林管理逐渐演变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体现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之间的优势,实现生态产业、林业经营等多方面因素的和谐发展。

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多功能林业发展始终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始终将资源、环境、经济、人文、社会等统一起来,充分考虑这些基本要素,使得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人文的健康发展。在多功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和价值,还要考虑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关心子孙后代的利益。其次,要保证多功能林业的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有目的性的将多功能林业发展与区域性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合理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实现保育与开发并举,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体现出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文明性特征体现出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文明性特征需要树立文明发展的理念,在理念支持的基础上坚持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生产实践方式,形成具有现代文明特征的林业发展格局,选择符合文明标准的林业发展道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科技文明。其次,林业发展的文明行特征的凸显需要构建林业行业的`保障制度,创造制度的文明,积极促进林业产业文明的形成,最终实现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目标。最后,抓住林业资源优势,加快新林业项目的开发,创立经济技术合作型产业结构,积极吸引资金注入,拓宽文明产业发展的领域,与国内外同行业中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加强技术合作,构建具有现代文明特征的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处理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社会经济法发展的规律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始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所以人类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建立在良好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如果在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客观存在,会导致林业产业经营出现严重的隐患。所以,政府要针对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构建综合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功能林业发展监测评价指数,对生态、经济、社会,以及当地的人文等进行综合考量,构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是依据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选择一个与相关社会系统、生态系统融洽的林业发展功能,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国林业发展模式必须向多功能的方向转变,实现保育与开发并举,体现出多功能林业发展的文明性特征,处理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从多重角度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林业发展进行干预,最大程度的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从而在生态系统中获取更好的资源和服务,满足社会的动态发展和需求,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者:许丽玉单位: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陈yun芳.多功能林业的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3]马春辉.林业减排增汇机制对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影响与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32)。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当前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激发了环境专业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论文关键词:环境专业;创新成才;教学模式。

一、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质量差,亟待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进行解决,迫切需要大批量的环境工程人才。“十二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能巨大。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自然环境受到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给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平台,各级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开办工厂和公司,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开办工厂和公司,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水、气、土壤等),使得人民的健康遭到威胁。因此,环境保护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尤其缺乏在生产领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保应用型创新人才。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的好坏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行之有效的环保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是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现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动手能力差。

当前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基本属于知识的验证和重复,缺乏试验技术、设计和方法等训练,缺乏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因而,很难形成创新研究试验能力。与“985”和“211”等国家重点大学相比,本科院校中教学经费的紧缺,长期形成试验设备少、学生多的现象。课程所开的实验中不少实验只能是一两个人能够做,其他在旁边看的情况。在重要一个教学环节——实习环节中,实习基本属于参观活动,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单位没有热情接待,学生很难对现实的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了解。在课程设计等环节中,大多数情况属于积木式拼凑和模仿。这些主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很难培养出有创新动手能力的`人才。

2.思维能力差。

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智力发展的现象。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技能进行讲授。把知识看成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真理。认为知识学好了,智力自然会发展,创新能力也随之具备,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不断堆积的过程,形成了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普遍以模仿、重复练习和背诵记忆为学习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既毫无兴趣,索然无味,又磨灭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引导,缺乏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有积极作用的启发式和互动式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利用。根本不顾及或少有顾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形成了满足完成考试和获得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挖掘和培养。

3.教师的培养存在问题。

在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本科院校中一般定位为教学型的学校,承担着培养大众化应用型社会人才的教育任务。这类学校通常招生量很大,主体为本科生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很大。广大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承担者,被繁重的教学任务捆绑住自己的手脚,严重妨碍着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成为了依赖书本的教书匠,耽误自己,耽误学生。另外,这类本科院校科研平台较差,科研投入也少,申请各类政府的科研经费也极其困难;还有,各级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和学者也多数是重点院校的教授,从心里就看不起本科院校,同时,也不相信这类学校的能力,因此,项目基本上都被各类重点大学拿到。本科院校只能艰难度日,或者给重点高校打工。没有科研项目,许多教师的科研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没有很好的科研业绩,横向的项目也很难获得,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很难获得提高。呈现出教师科研能力越差越得不到项目,越得不到项目教师能力越差的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教师自身的培养和发展,也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4.考核评价存在问题。

在本科院校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也存在着问题。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存在严重的问题。课程考核在大多数本科院校中,以最终考卷的分数为评定依据,只要能够考出60分就认定合格;在各类推优、评先进等荣誉活动中,也常以分数作为主要参考;甚至在特困生的推荐中也以分数高低为主要参考。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一切以分数为追求目标,必然促使学生用尽脑力追求分数,背书本、啃书本的死记硬背现象普遍,无法实现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存在问题。在本科院校中,师生比例很高,一般都在1:25或更高,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每天被课程围得团团转,疲于上课;管理部门评价教学效果,一般都以班级的最终成绩为依据,考查班级的及格率、分数的正态分布情况;课堂的一些讲课形式也有具体要求,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样的互动等要整齐划一,要规范等;在科研考核上,也多以数量考核为主,原创性、创新性的成果很难出现。教师的时间基本上在忙于上课,忙于写一些文章,难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难于培养出有活力、有个性、有创新思维的教师,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以上分析的是本科院校教学方面存在的通病,下面就笔者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改革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以期与同行探讨。

1.课程形式上的改革。

笔者以“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课程的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是环境工程专业课,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紧随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包括课堂讲授、社会调查两个部分。课堂讲授:每章开始都要介绍当前国内外情况和我国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结合书本内容,加入当前发展的技术和设备情况,仅以书本为参考(ppt或视屏形式);每次课设计讨论题(1~2个),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或演讲(10~20分钟);设计一套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并进行讲解说明。

社会调查方面:布置任务(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大作业)调查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包括:源头、收集、运输、中转站、回收处理、资源利用、最终处置等环节;分组和分区域,把所在城市按照区域划片进行;撰写调查报告和完成一篇文献综述;设计出自己思考后的最优工艺流程图或设备参数;自己设计完成固体废弃物成分分析和理化指标的分析实验,以报告形式提交。

本课程最终的成绩主要以社会调查为主(60%),课堂讲授为次(40%)。通过实践,同学对这样的教学改革感觉很好,积极性很高,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是关键。首先,在人才引进上要把好关。引进在环保企业有较长经历的一线工程师(5年以上为宜),形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如果是兼职的,学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配一名教师做辅助工作。其次,内部加强培养。本科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讲课中难以对接实际情况。对这些教师要寻找条件与企业接洽,进行工程实践培训。在选择企业方面,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对象,这些企业对技术的开发有迫切需求,容易接受教师实践。

我们制订教师实践规则,主要是给企业提供服务,不要以收入多少为目的,如:垃圾电厂的教师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厂家提供垃圾成分分析等实验工作服务,企业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实践培训。同时,教师培训时间不能太短,一般以1年为宜。学校院系领导也要积极开拓环保市场,与企业对接,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服务;同时,为教师搭建产学研的平台,我系在江苏宜兴市与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机会。通过不断的社会服务使得教师的培训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氛围。

3.考核评价方式。

院系在评价体系上要大胆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形成。仍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课程的考核进行有益的改革。首先,在分数的形成上分出几个构成部分:课堂讲授(40%)和社会实践(60%)。在课堂讲授中,期末一卷考核所占比例大幅降低(占20%),补充平时成绩的权重(8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60%)、平时测验(一个章节一次)(20%)、课后作业(20%)。其中,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必考虑对错)、课堂演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课堂提出问题的新颖性等环节。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重点考核学生对环保专业相关问题解决的思路和逻辑能力的体现情况。其次,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时,以改革后成绩为依据,包容学生的个性,重点在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另外,在教师考核方面形成了较好的机制。

首先,不盲目扩大招生,基本上环境工程的各个专业都稳定在一个班的学生数。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以全国“211”或“985”高校的博士为对象,大力引进人才,降低师生比例(逐步趋近1:16);院里领导要有包容心,允许有个性的教师存在,既然引进就相信其知识的能力,给其正确引导和提供帮助;在科研考核上,不以数量为指标,以目标和进程为考核,院里学术委员会每年以科研的进程为考核内容,只要与所定目标吻合就通过,重点在研究能力和创新方面的思维和表现。在职称评审方面也可以过程材料为考核内容。为教师营造敢于创新、肯于创新、利于创新的考核机制和环境。

只有大胆的改革才能形成学校良好的创新氛围,才能不断出现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员工,也才能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才能不辜负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

四、总结。

本科院校经过扩招后都面临如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难题。以社会赋予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坚持培养人才的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是当前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当务之急。学校各个专业都要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措施和办法,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发展之所需,高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谈乐舞在三大鼎盛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摘要:

建筑是一种文明的承载形式,建筑风格会随着不同的文化以及历史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传统建筑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追求自然,崇尚意境美的传统建筑风格。现代建筑的理念在于简约、方便、工业化生产,因此导致了现代建筑风格总是一沉不变,失去了对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建筑业中越来越多开始再建筑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建筑的风格,使建筑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发展论文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代学生更青睐于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化学习,因为这种知识获取方式灵活、快速而有效,“微课”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一个技术背景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教育改革与信息发展的结合体[1]。中医内科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促进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运用“微课”模式早已是时代所趋。

1“微课”的概念及内涵。

1.1微课的概念。

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或从不同的学者角度)来看会稍有不同,其定义为“以某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利用多种媒体形式(例如视频、音频)记载并结合学习任务形成教学资源”,如果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可以归为3类:其一,从“课程”意义上讲,“微课”有课程、计划(微教案)、资源(微课件、微练习)及内容(学科知识点),其二,从“课”意义上讲,“微课”是一种非常简短的教学活动,其三,从“教学资源”意义上讲,“微课”是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含在线教学视频等资源[2]。虽然从各方面意义上讲,“微课”的定义有差异,但是这些有差异的定义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也就是以微视频为载体、内容简短、目标单一以及结构优良。目前来说,在各类“微课”赛中出现的“微课”均符合上述特征。如果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即微课)在没有学生使用的情况下,就会缺乏学习主体,不会产生“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也就不能被称作“微课”。

1.2微课的内涵。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不仅支持了学生“学”,还支持了教师“教”,“微课程”属于课程论的范畴,由“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微目标”等要素共同构成,当学生采用“微课”开展学习时,“微课”就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间接的交互介质,通过在线视频通话、面对面辅导、在线讨论等不同形式进行直接沟通,从而产生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出现与运用使得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课支持下的教学对促进新媒体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通道[3]。

2中医内科课程实施“微课”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2.1中医内科课程实施“微课”教学的重要性。

医学教育强调的是在以身心发展为基础的人体生命健康教育,对人的生命健康负责。在性质和责任上不同于其他学科,医学专业培养更具有特殊性。我国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专业型医学人才,医学生必备的自身素养以促进自身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主动获得知识[4]。医学的知识点不集中、概念抽象不易理解、知识内容全面,而作为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内科课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医学专业的课程量多,这一点对于中医内科学的学生来说感触更深。“微课”的优势在于它不存在固定的教学场所,学习时间也不受限制,中医内科的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电脑、手机、平板等工具,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与此同时,可以回顾旧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微课”的教学视频、音频等来自于不同国家各大高校,因此,还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作用,促进高校之间医学交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解决各类疑难症状。

2.2中医内科课程实施“微课”教学的现状。

中医内科课程是实践与知识的融合,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很多知识点都无法形象具体化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微课”模式作为一种效率高、操作简便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育方面的作用也很强[5]。目前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医内科学实验课程受实验场地、实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课程开展更具有复杂性,然而,实际上,仅有一小部分的医科高校选择以“微课”的形式补充教学。“微课”能够作为永久性的学习资料,解决实验场地不够、实验标本难获取等问题,对于中医内科学的教授者来说,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习者对生命的敬畏,而对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者来说,随时随地的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6]。

3“微课”资源建设及教学实践——以中医内科学为例。

3.1“微课”平台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中医内科学》微学习的平台,设计开发系列“微课”、练习题、测验卷等资源,将《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微课”学习教材及资源共享到网络上,在延伸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及知识面进一步提升。

3.2“微课”内容建设。

中医内科课程的“微课”内容建设,主要包括“微实验”、“微视频”、“微原理”及“微讨论”4大方面,其中,“微实验”主要是对必须实践的重点知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过程普遍清晰、直观;“微视频”以视频的方式对概念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中医内科学“感冒”一章时,可以演示几种比较常见的证型表现(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该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微原理”主要在有原理性知识点的地方出现,例如讲到疾病的形成缘由及治疗原理时可以采用;“微讨论”主要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线上交流方式开展,还包括在线答疑、在线调查等,以达到共同进步[7]。

3.3“微课”教学模式实践。

建立中医内科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立授课的方式,“微课”的授课方式不同于传统授课方式,所以,应当将以幻灯片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换到以知识点为主的“微课”教学模式[8]。其次,强化授课内容,授课内容的强化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接收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实践“微课”模式时,一方面应当做到课程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两者兼顾,另一方面加强教学过程中难点、重点知识的侧重,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经历以便更牢固地把握知识。随后,增设练习与测验方式,在难点、重点知识讲解完过后,要求学生快速地在脑海中回顾一遍,增设课后练习、章节练习等练习方式及每周测验、每月测验等测验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知识吸收情况,并对每次测验结果进行记录,定期对比,观察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波动情况[9]。最后,完成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微课”平台化,扩充《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材料,拓展教学地域范围及知识范围。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已经使得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慢慢融入了社交媒体和通讯技术,现代教育的5项趋势(即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个性化与信息化)更是此环境下的时代所趋[10]。“微课”模式是医学教育中主流教学模式和有力的教学手段的补充,其教学资源不受限制,可以反复播放、无限次循环,能够让接受能力较弱但又有较强自尊心的学生认真、高效率地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让学习落后的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解决了中医学类学生成绩极端化的问题,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变革。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发展论文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层次人才的一门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法、辨证,中、西药对临床各主要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治,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各大型医院除了在临床上进行中医、西医专业的结合诊治,并且逐步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使得中西医结合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缺乏相关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对于内科学的教育还在使用《中医内科学》和《内科学》两本教材进行讲授,这就对中医内科学的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中将中医知识与西医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要求?笔者根据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1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以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为例,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五年制中第三年上半学期进行,此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医学基础课,包括西医类和中医类基础课,其中西医类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而中医类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接触到的基础课里,西医类的课程的数量要大大超过中医类课程。而一些中医学的基础课和经典课,如《内经》各家学说一类的课程,是放在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同步进行,另外一些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由于学时的关系,仅仅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供学生学习。

笔者曾经访问过许多中医类院校,发现上述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河南中医学院,在许多地方的中医类院校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中医的基础相对西医而言较为薄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了大量西医学的知识后,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和观念理解不透彻,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加之网络上、媒体上对于中医的质疑和指责声不断,也加重了这一现象。所以,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中医的理念和科学性,强调中医药的疗效和群众的支持度,树立学生对于中医的信心,改变不良观念。

2根据课时要求着重讲解。

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和中医、西医课程并重的特点,大部分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均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计为120个课时,而选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共分为上下二部分,包括总论、个论共8章,收录了53个中医疾病,以平均每个疾病3个课时来计算,全部内容讲授完毕最少需要160个课时,这对于原先设计的120个课时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针对这一现状,绝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均采用只讲授部分疾病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如瘿病、疟疾、阳痿、遗精等临床较少涉及的疾病的相关课程,一般采取放弃讲授的做法,但即使是少见的疾病,也属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的范畴,减少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1)压缩不必要的课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案中,一般设计有4—8个学时的病案讲解,而这种病案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病案分析,一次8—12名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病案的分析,笔者选用一些临床病例,或以教师模拟病人,让学生模拟医生的形式,“病人”口述病情,佐以舌脉补充,让“医生”进行理法方药的分析,在课下进行门诊医疗活动的模拟,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和对比,对课上知识进行査漏补缺。这一方法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明白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或者选用换位教学法,就某个疾病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听取汇报后提出问题并进行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积极思考,加强自主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利用这些丰富的课下活动节约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对重点疾病进行深入教学,对一些临床少见疾病也强调主要知识框架,让学生对这些疾病有最基础的认识。(2)改变传统观念,合理安排课时。传统课时的安排是结合疾病特点和教材篇幅来指定的,对于癌病、血症这一类疾病一般都安排6个课时来讲授,笔者认为毫无必要。以癌病为例,传统以脑瘤、肺癌、肝癌等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而笔者一般将肺癌的相关内容总结到咳嗽—肺阴亏耗证中进行讲解,将肝癌相关内容总结到积聚的范畴里进行讲述,这种方式既符合临床疾病诊疗发展趋势,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

3理论临床并重中西结合。

不少教师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授过程中,对于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都进入了先讲授中医疾病,再讲授相关的西医疾病的概念和治疗这一误区。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治疗的结合,更应该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以中医内科学的脾胃系统疾病——胃痛为例,笔者在讲授胃痛概念和历代沿革后,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胃痛的别名叫心口疼?为什么直到《兰室秘藏》一书才首立“胃脘痛”一门,而在之前所述的胃脘痛一般都以心痛而名?比如“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让学生体会到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心脏与胃的位置过于接近,临床上许多认为自己是胃痛的病人,其实是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发作导致,比如不典型性心绞痛,其疼痛范围可以从肚脐中一直到下嘴唇。讲述这些概念,教导学生在临床上见到一些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肥胖,或煮是有心脏病病史的“胃痛”病人,一定要注意心电图检査,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在讲解胃痛的西医学相关疾病时,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解释,笔者会强调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特点即胃固有腺体的萎缩,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这与中医胃阴不足的理论和表现十分接近,同时胃阴不足的病人在全身会有阴虚的表现消瘦、乏力、阴虚内热伴有低烧,这些表现与西医学中的恶病质有一定联系,这又符合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前期状态”这一理论。这些中医理论知识与西医理论知识的结合,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只有理论得以结合,才能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改变现在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西医为主,配合吃中药的尴尬局面。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较之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这两个成熟的学科,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药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文

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更是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可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所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的使命,更是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人员的责任。由此看来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大力提倡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