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正面管教读后感简短100字家长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优秀

时间:2023-05-17 09:26:36 作者:曹czj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篇一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读后感·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篇二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暑假我拜读了简。尼尔森的让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正面管教》,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作为班主任,如果每次班会都是自己的一言堂,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长期以往,也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班会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在遇到困惑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问学生该怎么做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体会到冷静思考的好处之后,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工作之余拜读《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所任教的现班级由一年级带起到如今已是第三年,一年级时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积分卡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5到100不等的积分卡片,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卡片甚至没收原有积分。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级秩序在积分卡的“控制”下,有序、安静,满足了我对于一个“优秀班级”的全部设想。

可是这个“优秀”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这个班级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积分卡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看了书中不少的案例方法演示,我跃跃越试。三年级上学期,在本班的某次班会课上,我就“尊重”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尝试。在班级上我首先出示一张可爱的卡通小女孩的打印照片,让孩子们看着照片说一说对这个小女孩的第一印象,从孩子们的反馈来看,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模样可爱的卡通人物。紧接着,我开始讲述虚拟案例,这个小女生在班级中,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被同学们嘲笑了,她现在非常伤心。说着我便把手中的照片揉成一团,孩子们马上对我的这一举动表示十分吃惊。我接着说出要求,让孩子们每个人说一句话安慰这个女孩子,孩子们每安慰一次,我便把手中的纸张捋平一次,直到纸张完全平铺开。到最后大家都发现即使把照片捋平,它也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平整。从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对别人的言语身体伤害,即使事后再怎么补救安慰,心灵伤害也是难以恢复的。

这次小小的尝试尽管没有得到让班级人人大受感触的结果,但是相对于以往我无休止的说教,这样别出心裁的环节设计,让班上能有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够感同身受。班会结束后,我把小女孩的照片郑重其事地贴到班级的公告栏上,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尊重的重要性。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篇三

;

很多学生及老师想知道《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范例的理解,小编整理了一些《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范例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范例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有了孩子后,原来温柔的淑女顿时变成了母夜叉“不跟他嚷嚷,他能听吗?”家里有了母夜叉,顿时气氛就不对了:孩子哭闹,时而喊叫,时而又如耗子见了猫。老公也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老婆那根紧张的神经。家里的气氛如履薄冰,仿佛空气也不流动,欢声笑语沒有了。

孩子真的那么难管吗?为什么他们不听话呢?为什么他们总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呢?家长是要控制孩子?还是让他们自我管理呢?做家长好累呀。

如何让孩子言听即从,如何让孩子积极合作,如何让孩子自我管理,自制自律,让所有的家长都可以变成甩手掌柜子,孩子们悄悄自己就长大了。这听起来是不是简直不可能??《正面管教》是我看过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

《正面管教》一书教会你如何既不惩罚又不娇惯地管教自己的孩子,如何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避免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权利之争?“超级父母”或者是我们常说的“虎爸虎妈”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危害?本书的内容提供很好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科学依据,同时为父母配备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非常的好用。

本书作者简·尼尔森(janenelsen)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说、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全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她在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获得的。

如果你想让家庭回归温馨,如果你想让亲子关系温柔而亲蜜,如果你想让孩子独立自信而有责任感,如果你想做一个轻松的家长(甩手掌柜子),那么我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1、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3、鼓励也要爱的衬托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点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爱是前提,爱的重要性,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些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面管教》的确是本很好的书,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的教养方法,更重要的是作者集几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特别是她在正面管教方法的推广与培训中收集到的无数个正面管教的成功案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它教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与孩子交流,进行正面引导。回顾这几年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经历,觉得自己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作为家长常常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这本书倡导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例如在如果既不严厉也不娇纵,那该怎么办?这一小节中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归纳了我们要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该怎么去做,举例说明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去管教孩子?这本书值得每个家长、老师一读。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点,认定若想要孩子做的更好,就得先要他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常常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正确的使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学生,让他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寒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它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正面管教》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方法供家长或教师使用,培养孩子获得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书中对于“赢了孩子”和“赢得孩子”的比较,令我印象深刻。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采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赢得孩子”强调尊重家长(教师)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彼此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尽管家长和教师在知识积累及人生阅历方面有自身优势,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依然需要选择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沃维佳)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暑假里,读了简尼尔森的著名作品《正面管教》一书,深深被作者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之前,在我的思想里,正面管教就是赏识教育,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适当的惩罚更需要鼓励。

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惩罚和骄纵是永远存在的。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也会从这两个极端去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惩罚有效的人,惩罚就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认为鼓励有效的人,往往演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作者的意思是让我们多鼓励,但作者所说的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赞扬。作者所说的鼓励是指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会让引导孩子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平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平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习学习“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其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其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其五,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在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作者和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近拜读了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的《正面管教》一书,刚读了几章,立即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心灵深处颠覆着我“本能”的教育观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那一个个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无不启迪着我:学生就像那稚嫩的花朵,时时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辛勤地浇灌;赏识你的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是师爱艺术的最高体现。

赏识学生,是爱的体现。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赏识学生,需亲近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要信任和激励学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赏识学生,就一定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合上这本《正面管教》,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感觉到教师真正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将铬记一位母亲对世界的期盼“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男孩儿,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将用永驻的童心、赤诚的真心、温柔的爱心去开启和诱导他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让每一位母亲放心地把她的孩子交到我们教师的手上。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是如此之大,让我禁不住还想多看几遍。让我也让我们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吧!相信这本书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张晓玲)

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早听说这本书如何好,终于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合上这本书,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作为一名老师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自律,而不是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么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这都是外在的控制。这样管教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我也常思考:怎样不奖励也不惩罚能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一直困惑着,没有更好的方法。庆幸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刚看到这句话,还挺高兴,觉得学校也提倡让学生共同讨论规则,最起码还有这样的理念,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出的规则到底起什么作用,概念是模糊的。

记得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爱讲话,尤其是在走廊,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疼。一天中午,准备让在走廊爱讲话的的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坐在一边,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七嘴八舌讨论着,他们热情挺高,也很重视,但提出的办法全是惩罚性的:不许出去完,给作业,坐十分钟等。最后我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但本能地觉得惩罚不妥。我打断了孩子们的讨论,问了他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这个讨论的过程也也起到了点作用。

等我看到第六章《关于解决问题》还真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但显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并不了解孩子一旦被惩罚后会怎样,所以也不理解孩子,就做不到真正尊重孩子。出现问题每人都积极参与是对的,也是照葫芦画瓢而已。现在知道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找的全是伤人的方法,只能排斥爱讲话的孩子,而不是帮人,让孩子获得归属感。

书中那个爱拿别人铅笔的小女孩体验了两种解决方法的感受,一个是当同学们想办法惩罚她时在班里渐渐“缩小”,一个是大家想办法帮助她时慢慢“涨大”,我仿佛亲眼看到这孩子在两中截然不同理念下的“暗淡无光”和“闪闪发光”的眼睛。

当我们关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正我期待的教育。我一直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工作重点,现在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是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篇四

看《正面管教》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带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入学校,身份在发生转变,虽说之前在学校也学习了管理知识,参加了上岗培训,听取过很多专家前辈的经验,但毕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还是会很忐忑。虽生涩,但很有学习的进取心。

我记得,当年的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我会正儿八经的上,尤其第一节班会课印象深刻—班级公约的制定。其实也算不得开放民主,还是由我拟定几条能与不能,只是请同学表态同意与否,大家达到一致性意见。虽然说起来很像是走过场,但是态度是真诚的在寻求学生的意见,每位同学会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感觉,这样一想,和本书中提到的某些理论很是契合。常规的班会课我会随意的请同学来点评一周班级风云事件,不管好的坏的都拿出来晒晒,让学生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他们才会有自我约束感,不过还是没有做到不评价,每说一件事我还是会忍不住评价,因为目的性太明确,就是奔着好的继续做下去,不好的事情批评制止。

我记得,当年的我很喜欢跟学生谈心,聊学习,聊同学,聊父母,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有状况的时候我会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是半个多小时。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会课越来越简短,不再请学生来组织班会课,就由我来总结陈述,而且主要是指出班级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多的`时间用来上数学课,用来讲练习。

我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一发火就在班级中全班开骂,看着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也不说话也不表态就更加火。在本书中,我对照了自己的领导方式,我想,我的本质上是属于老鹰型领导方式——我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觉。有的时候会超级有条理,有的时候会超级散漫——曾经我会将这样的性格称之为情绪化,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将事情拖延下去。喜欢亲力亲为,要将事情分派下去,会让我觉得很不放心,要是做不好达不到效果怎么办?读后感·我将我自己想象成“超人”,然后哪有真正的超人,往往会感觉的很有压力,一切都超出自己可控范围内,有时候会特别沉默,退回到自己的保护壳中,有时候会尖锐的,猛烈的攻击别人,变成一只尖叫着攻击的猛兽。也许是这种变化无常,让学生也摸不透老师的情况,吃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踩雷,慢慢的慢慢的,关系变得疏远。

在学习了《正面管教》之后,我也有很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之前和现在接触到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想,首先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然后用自己的改变去影响家长、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