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南京大屠杀的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汇总5篇)

时间:2023-10-07 06:39:50 作者:XY字客 最新南京大屠杀的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汇总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

(一)

今天我看了《南京大屠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愤怒和痛恨日本帝国主义。

在大屠杀之前,南京大约有100万余人,结果被日本帝国主义杀了39万多人,还放肆地夺抢南京的平民百姓的钱财和东西。夺抢过后,还放火烧了屋子和店铺。这是中华历史上多大的损失啊!

这些可恶杀人魔,在我们中国领土上横之霸也。为什么我们中国会受到别的国家的欺负,这要怪清朝政府无能,清朝皇帝总想着自己完全不顾他人感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的耻辱。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

读了《南京大屠杀》,我感到日本鬼子,是多么的残忍。

南京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首都,而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12月5日,日军集中兵力,向南京发起猛烈进攻,由于敌众我寡,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惨不忍睹的杀害:有的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有的将人砍头。听爸爸说,他们还做起了游戏:就是看谁把人头砍得最远,借此娱乐。我听了爸爸的话,我更加憎恨日本鬼子了,我觉得,他们肆无忌惮,毫不知情。更可恨的事,他们这样杀人,不只是一两天,而是一直到了1938年2月才撤离,对于这些南京市民来讲,真是度日如年。这期间,30多万中国人在日本鬼子的刀枪下死去。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中惨绝人寰的暴行,震惊世界。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

窗外,一颗又一颗的雨滴打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屋内,正在观看那场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我,内心被深深震撼着,泪水浸湿了手中的纸巾。

《南京大屠杀》讲述了: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遭难者达三十万人。然而,日本至今尚有人根本上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尚有人著书撰文为侵略者开脱罪责。

南京大屠杀,给人们留下了阴影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历史也会被人们记住的。对于日本鬼子的种种禽兽行为,和那些沾满中华民族人民血液的会子手们我感到万分痛恨。这真是令人怒发冲冠啊!

看了片子,我热泪盈眶,让我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虽然我们渴望和平,但事实不容乐观,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练就本领,用自己的力量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

本来放在一起读的还有《拉贝日记》和《东史郎日记》但是这样的内容实在令人很低沉,还是隔断时间再看吧。自我调节一下吧。

作者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是听取了当年亲历事件的日本人的证言;二是记录作为大屠杀受害者和幸存者的中国人的回忆;三是挖掘出当时置身“国际安全区”的外国人的记录。张纯如首次发现的《拉贝日记》,已成为记述“南京大屠杀”的著名历史档案。

纯如走了,但她发现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与《南京暴行》一道,成为向世界人民昭示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张纯如在以英文写成《南京大屠杀》,,在她去世后半年中文版出版,后其日文版终于出版,这是一个“对纯如在天之灵的安慰”。

纯如最喜欢的座右铭是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名言: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有未来的和平,”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为和我

《祖父·后园·我》描写了童年的“我”和祖父在后园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场景多么令人难忘啊:玩藏帽子游戏时祖父的童心未泯;在后园中奔跑时“我”的自由自在;在没结樱桃的树上找樱桃时“我”的天真稚气;摘花给祖父戴时“我”的调皮和祖父的笑声。后园中的祖孙俩是多么快乐啊。

我觉得祖父真是个爱开玩笑的老顽童,而“我”,也实在是个小淘气。读了这篇文章,让人不由得也开心地笑起来:多有趣的后园,多可爱的祖孙俩!我喜欢后园中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喜欢慈祥的爷爷和顽皮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