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 励志职场正能量小故事(大全6篇)

时间:2023-08-27 08:20:17 作者:韩ll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 励志职场正能量小故事(大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一

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职场正能量小故事,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秘诀5:自己救自己。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二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递正能量,放飞青春》。

可能有人说是坚强,是追求,是前进,是所有的良善之词,但是却无法给它一个完整的定义。那么今天就由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吧!正能量代表着人生一种积极的向上姿态,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正能量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

没有正能量,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正能量,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少年来说,什么又是属于我们的正能量呢?我们正青春,拥有无限的潜力,拥有无限的正能量。作为一名学生,传递正能量的首要表现恐怕就是学习了,用自己对学习的热情,感染身边的同学,为老师为父母带来一份安慰,为自己博一个前程。

我们更是社会的一员,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了。扶老奶奶过马路传递爱心,把垃圾捡到垃圾桶保护我们的家园,对给自己盛饭的阿姨说一声谢谢等事情,虽然微小,但足以温暖人心。所以,传递正能量,千万不要“勿以事小而不为”,正能量本身就是小力量的集聚,改变整个社会。

在《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这本书中,作者有个很妙的比喻:假如人能活到八十岁,与一天的二十四小时做比例,再拿现在自己的年龄与一天的二十四小时做比例,就能得出十七岁的我们正处在早上的五点二十分!对于我们的一天来说,正是积蓄力量的睡眠时间!同样对于人生来说,我们正青春!这样充满活力,充满潜力的我们不是正能量的传播载体吗?我们享受正能量带给我们的鼓舞,振奋与幸福,又怎么能不加入成为传递的一员呢?只有正青春的我们的加入,才能给这支大军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它激情四射。

人的一生很长,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不放弃,总会有翻盘的机会,或许成功的早晚不是那么至关重要,关键是要做的漂亮!做,就做到自己的!就像四季的鲜花,季季有自己的韵味,传递着自己的正能量,晚开的梅菊不需要羡慕早开玫瑰的妖娆,而玫瑰也不需要羡慕梅菊的淡雅。我们正青春,正是爱哭爱笑爱闹的年纪,我们拥有别人羡慕不来的活力与激情,是正能量的代言人!

作为新新一代,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肩膀,担起我们的责任,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正能量”的话题。

拥有正能量的人,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鲜事物都想尝试一下,会带你去尝一家新的餐厅,带你去看一场口碑不错的电影,带你去体验新推出的娱乐节目,带你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你会发现世界很大,值得用罄一生去不断尝试。

那什么是正能量呢?顾名思义。正能量就是正面能量;正向能量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传递正能量不仅需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而且心中还要想着宽容大度广阔而坦荡的胸怀,自信和坚持的感染力量,有时刻释放鼓励,给自己也给他人的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来一起传递正能量吧!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四

公路上疾驰着一辆面包车。

这里发生了水灾,粮食紧张,面包脱销,到处缺货。

汽车走到半路上,被饥饿的人们发现,车子被团团围住,人们抢着要买车上的面包。押货员感到十分为难,说怎么也不会把过期的面包卖给这些人。

这时,“恰巧”有记者跑来,探询发生的事情。

他们一听,觉得有趣,一方是急需购买面包。一方是押货员碍于公司规定,怎么也不卖车上过期的面包。

他的话虽然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但怎么能止得住饥饿者们往外直冒的口水?

“那岂不是抢劫吗?”记者说。

大家恍然大悟。片刻,一车面包就这样被强买光了。

几天后,这条消息便在报上详细披露出来了,这家面包公司的信誉陡然上升。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五

教授带了两个学生,一个叫甲,一个叫乙。甲沉稳好学,乙外向而张扬。教授喜欢甲,逢人便夸奖他的优秀;教授也很想改变乙,但始终也没找到一个好机会。

乙对教授平日表现出来的偏心很有意见,教授也想找个机会改变乙。

教授说:"乙可以先挑选水桶!"乙听后拿起那只大桶向水池跑去,甲拿起小桶跟着跑了过去。当乙把桶灌满水从水池里提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水桶底部有个大洞。他提着一桶水跑到水缸跟前的时候,桶里的水已所剩无几了等甲把水缸灌满的时候,乙才灌了不到半缸。

回去以后,甲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依然读他的书;而乙则找来一块软木,做了一个木塞,准备第二天用。

第二天一大早,师生三人来到了水池边。教授说:"今天你们谁也不能先挑水桶,要抢!......"乙不等教授说完就把大桶抢到了手,甲拿到了小桶。乙拿到大桶一看,傻眼了-这只大桶根本就没有底!自然又是甲获胜了。

乙这次彻底服气了,之后也变得沉稳、踏实起来。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投机取巧,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终究会遭到淘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创新,沉稳执着,不骄不躁,才是一个成功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正能量的故事文稿篇六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那么,时刻微笑吧!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微笑正能量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毛遂自荐

李明国和胡凤这对小夫妻结婚一年多,就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叫小宝。不巧,前段时间李明国的父亲在老家摔了一跤,李母在城里也带不成孩子,回家照顾老头子去了。

怎么办,小两口思来想去,最后一咬牙:算了,找个保姆吧。两个人都来自农村,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儿,家庭事业都慢慢有了起色,还在城里买了房。可是谁又知道李明国和胡凤的苦衷?他们这对80后夫妻出身贫寒,父母自然指望不上,都是自己打拼,外表光鲜的背后,是巨额的房贷和城市里高成本的生活。

周末,李明国和胡凤二人一同去了人才交流市场。原以为找个保姆千把块钱就行,可是半个市场转下来,没想到低于两千块没有人愿意来他们家照看孩子。两千块啊,对于他们二人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就在他们失望之余想回家再想办法时,从他们身后走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她扑闪着一双葡萄般的大眼睛问:“你们是想找保姆的吗?”李明国夫妇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扎着马尾辫,一脸稚气的女孩子,点了点头。

“你们看我合适吗?”

李明国愣住了:“你?这么小的年纪,带过孩子吗?”他觉得能带孩子的保姆怎么着也得四十以上吧,最好有当母亲的经验,像眼前这个女孩,他显然不放心。

“没……没有带过,不过我可以学习啊,你们就给我个机会吧。”女孩子直视着两人,真诚地请求道。

女孩子的眼睛突然变得潮潮的,上牙咬了咬嘴唇,说道:“我不要工资,管吃管住就行。你看,我天天都在看书,我想一定能带好孩子的。”说着,把抱着怀里的几本书伸出来。李明国一看,都是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

夫妻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胡凤心里一想,不要工资,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理由,看小姑娘挺实在的,于是对李明国说:“要不先试试,要是行就留下?”李明国点了点头。

真假保姆

从姑娘的嘴里,李明国和胡凤了解到,她叫小芳,刚从职业中专毕业,也是农村出来的,在城里逗留了半个多月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李明国两口子同意让她来家里当保姆,小芳自然非常感激,用她的话来说,至少她在城里暂时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当然,她也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不愧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子,对于各种家务活儿,不管是做饭,还是洗衣,小芳都干得有声有色,得心应手。不过,毕竟是新手,在照看孩子方面,小芳却显得有点吃力,换个尿布笨手笨脚,抱孩子的姿势也不尽人意。虽然李明国两口子对小芳在看孩子这点上颇有微词,看在小芳聪明懂事的分上,胡凤一方面指点她,一方面鼓励她,几天下来,小芳也能勉强过了两口子试用期这一关。

半个月下来,有了小芳,李明国两口子再也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面了,可以放开胳膊大干事业了。每次看着小芳忙碌的身影,他们都感慨真是找对了保姆,不但不要工资,还这么勤快,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晚上一回到家,胡凤就把小芳叫到里屋,先是问了问“适应不适应”的寒暄话,随即便像拉家常似的把心里的疑惑说了。小芳一听,脸上微微露出一点慌乱的神色,马上笑着说:“胡姐,这是我第一份保姆工作,充其量就是个学徒,哪有学徒还有要工资的理儿?”胡凤听后,想想也是,于是便没有再多想。

这天下午胡凤提前下班回家,到了家却发现小芳和小宝都不在家,想儿心切的她拨打了小芳的手机,可连续拨了好几遍,也没有拨通。她小声地嘀咕起来:“小芳这是把孩子抱哪里去了,怎么电话也不接啊?”于是,她迫不及待地给老公打了电话。

胡凤听后,心里一沉,想起同事们前几天问的话,对呀,一个大姑娘家的,不要工资看孩子,哪有那么好的事啊,搞不好小芳也是拐卖婴儿的。想到这里,她马上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一边让老公李明国马上回来,一边拨通了110。

宝贝不哭

马警官走后,小芳把宝宝交到胡凤怀里,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胡姐,你们想哪里去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既然你们怀疑我是人贩子,我看我不需要在你们家留下去了。”说完就转身进房收拾行李。

任凭两口子怎么解释,小芳收拾好东西,非走不可。见小芳这样的态度,李明国夫妻两个叹了口气,除了懊悔自己报警太鲁莽,实在是没有别的招可使。

两口子想了想,再过一个月,李明国的父亲伤势差不多也快好了,李母就可以从老家赶过来了,于是千恩万谢地又把小芳迎到了家里。

小芳来了后,胡凤的宝贝儿子又像往常一样开心了。而且小芳看孩子的技术也愈加纯熟,只要小宝一哭,她马上摆出种种鬼脸,用不同的玩具,不一会儿就把小宝逗得“咯咯”直笑。

李明国转脸一看,可不是,临街的一个叫“微笑天使”的影楼门边放了几块招牌,上面竟然有自己儿子的照片。

李明国和胡凤面面相觑:“我们好像没有带宝宝来这家影楼照过像啊。”

“怎么,你们认识?”胡凤问道。

“唉,事到如今,我全交待了吧,我现在是这家影楼的职员,这家影楼是我同校的师姐开的,我上个月刚刚加入。这事说起来,挺对不起的,其实我是骗了你们。”说完,小芳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其实小芳在中专学校时读的就是摄像专业,她和几个姐妹约好要开一家儿童摄影店,可是开了店后,她们发现生意并不好,一打听主要是她们不会逗那些前来拍照的婴幼儿,说白了,就是缺少一个现在十分流行的“引逗师”。见招不到好的引逗师,小芳主动请缨,自己买了相关书籍,每天研究,可是没有哪家小孩子做实验当然无法检验效果。为了达到目的,小芳便跑到人才市场以零工资应聘保姆。

微笑于我们,就像是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

微笑是黑夜里的星星,微笑是迷雾里的阳光,微笑是寒冬里的炭火,微笑是夏日里的冰凉。一个微笑,传递着快乐、真诚、信任、鼓励、欣赏、关怀或安慰;一个微笑,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一个微笑,让爱在空气中流淌。

有位哲人说过:生活是一串烦恼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的。

确实,微笑是世界通用的最美丽的无声语言,微笑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我们需要通过慢慢地适应、习惯,来养成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公益行为”。每天,阳光都照耀着我们,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微笑,是心灵的阳光,愿它每天也照临每一个人。

成功的时候,微笑,是一种喜悦;失败的时候,微笑,是一种自信;压抑的时候,微笑,是一种豁达;尴尬的时候,微笑,是一种释然;失落的时候,微笑,是一种希望;痛苦的时候,微笑,是一种坚强。

两个嘴角翘起来,眼睛眯起来。对,就是这个样子。让微笑成为习惯!

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心底给自己绽放一个微笑,给自己道声早安,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阳光,新的空气,新的雨露,新的花草树木,一切是多么的美好。上班时见到同事,别忘了展露一个最真诚的微笑。微笑感染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在微笑的环境中工作,那是一种愉悦的幸福;在微笑的心态下工作有着不同寻常的效率。晚上睡觉前,也要给自己一个最舒心的微笑,在微笑中洗涤忧伤,积聚甜蜜,给自己道声晚安,在微笑中进入甜美的梦乡。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那么,时刻微笑吧!

她不知道,一直不知道,这些年,她欠了父亲那么多笑容。

自小,父亲对于她就是个陌生人。

那时,他是远洋轮上的大副,一年365天,至少有200天不在家。虽然他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许多好东西,从裙子、洋娃娃到最新款的游戏机,可是,当他下次回来时,她仍然不认得他。等她慢慢长大,知道这个人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时,隔膜已生成了一堵墙,长在她和他之间。在日常的生活里,她早已习惯了将他摒除在外,只与母亲相依为命。所以,当她11岁父母亲离婚时,她没有丝毫不适,只是更彻底地将他排除在了自己的生活之外。

直到她16岁,母亲突遇车祸去世,她不得不回到他身边生活。

她记得她是抱着那只叫雪球的贵宾犬搬进他家的。虽然语言交流眼神交流还有些不自在,但他们毕竟平静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了。

雪球对新环境一时不能适应,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乖巧:它随地大小便,有一次竟将大便排在了沙发上;而一到晚上,它在各个房间里窜来窜去叫个不停。她学习一天,回到家倒头便睡,雪球叫得再大声,她也能一捂被子任它叫去。他却被吵得整夜不能入睡,早上起来,不免呵斥狗儿几声,还威胁着要将它送人。她不高兴他对雪球的态度。雪球是妈妈送她的礼物,她珍爱它,就像珍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拿定主意,他若真不满意雪球,她就搬出去住。

可事情却朝着她没预料到的方向发展。不久之后,雪球竟然成了他的跟屁虫,晚上甚至睡到了他的床边。她有些气恼,他却有些得意地朝她笑:“动物都是很聪明的,知道回报。”那些日子,他买了养狗的书学习,一点一点在雪球身上实践:天天跑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肉给它做饭;每天定时带它外出散步,散步前为它梳理皮毛,还为它在头顶扎上蝴蝶结;到超市精心给它选择玩具和小衣裳;买专用浴液给它洗澡。

她有些嫉妒,嫉妒雪球对他的感情;再细想,是嫉妒他对雪球的感情。他何曾对她这样用过心?她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抱过她,从来没给她喂过饭,从来没给她扎过小辫,从来没给她洗过澡,从来没有接送她上下学,甚至从来没骂过她一句……他不是不会爱的人,可他对她,还抵不上他对一条狗。

两年后她顺利地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他抱着雪球送她到车站。她忙着整理行李,忙着和送行的同学笑闹,直到火车启动时,才匆匆向他挥手:“爸,你回去吧……好好照顾自己。”后面一句话能说出口,是因为看到他有些哀伤的表情,更是旁边告别的同学向父母说了这句话,她鹦鹉学舌地脱口而出。

那一刻或许是她看走了眼,两双格外明亮的眼睛都蒙上了一层水汽,一双是雪球的,一双是他的。

大学生活很快乐很放松。他按时往她的银行卡上打钱,每个月会打电话给她,问她钱够不够,问她生没生病,还让雪球在电话里叫几声给她听,但最多两分钟也就挂了。

她最没想到的是大四的上学期,他竟然到学校来看她了。她正忙着参加各种招聘会,忙着论文,对他的到来她是不欢迎的。他也看出了她的不欢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明天是你生日……”她愣了一下。她当然记得自己的生日,还约了同学一起热闹一番,只是没想到他会专为了这个来看她。他接着说:“明天你过生日,一定约了同学,所以我就想今天过来看看你。你大学里前三个生日我都没来,我想这一个生日我得来看看。”他拖过身边的皮箱,拿出一套衣服递给她:“你现在忙着找工作,得有套像样的衣服去面试,所以我给你买了这个。你试试看行不行,不行自己去换。”他又递过来一张发票,是本市最高档的商场出具的。

她有些发呆。她想象着他一个人坐十多个小时的车来到这个城市,来不及歇一口气,便打听这座城市最好的商场,然后急匆匆地赶去,认真挑选了这套衣服,之后,再一路打听坐车来到这所学校找到她。

他站起身说:“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吧,也算爸爸给你过了个生日……你,有没有时间呢?”他说话间有些惶恐,忐忑地看着她。

他们最终去吃了饭。她的记忆里,这是她和父亲第一次单独进酒店吃饭。饭桌上,他们彼此面对着还是有些拘谨。但他很高兴,不停地给她夹菜,说得最多的话是:“吃,多吃点儿!”她只能使劲地吃。

饭后,他让她回学校,说自己去车站买票回去。他站在酒店门口看她一步一步地走,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背影。其实才走出去50米她就后悔了:怎么能让父亲就这样回去呢?她应该让他住一晚,带他参观一下学校,看看自己的宿舍,认识一下自己的同学。虽然心里后悔着,她却没有转过身回去挽留父亲。她心底里还是担心着单独和父亲面对时的尴尬。

大学毕业,她最终回到了自小生活的城市,在父亲为她找来的那份工作上安顿下来。生活过得平静安稳,日子如流水,她恋爱、结婚、生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

老公与他竟然特别投缘,两人亲若父子。而父亲对自己的外孙喧喧也是特别疼爱。她坐完月子他就不再请保姆,喧喧的一切事都由他亲自打点。他喂他吃,哄他睡,带他上街,而且特别喜欢为他拍照。他不但为此买了最好的数码相机,还买了最好的打印机,最精致的相册。每次为喧喧照完相,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印出来给她和老公看。

她看着他一手抱着喧喧一手拿着照片,幸福地与老公说笑着,不由得又生出几分嫉妒,就像当年她对雪球的妒忌一样。

她目瞪口呆。

父亲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我偷偷拍的……我每次出海回来,想给你多拍些照片好带在身边,想你时就看看,可你躲在妈妈身后坚决不让我拍。我没有办法,只好偷拍你了。后来我和你妈妈离了婚,更不可能给你拍照片了。每次想你了,或者你过生日的时候,我就会偷着跑去看你,然后远远地拍几张照片回来……那次去你大学的时候,我是带着相机去的。我想我应该和女儿有张合影才对,女儿长这么大,我从来没单独和她照过相。可是,见到你……”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没再说下去。

她明白他下面的话:见到她,他突然说不出照相的想法了。他怕她闹别扭,也因为他自己的羞怯。所以,在她离开酒店后,他跟着她来到了校园,对着女儿的背影按下了快门。

看看这些照片,全是远景,全是她的侧影。父亲躲在镜头之外热烈地爱着她,而她从来没有一次仰起脸,对着他的镜头,给他一个正面的甜甜笑容。

她不知道,一直不知道,这些年,她欠了父亲那么多笑容。她捧着这本沉甸甸的相册,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父爱如山,第一次明白他为什么会对雪球那么好,为什么对自己的老公和儿子那么好。因为他们都是她的,只要是她爱的,他便不计一切代价地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