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大全(23篇)

时间:2024-04-17 05:10:03 作者:念青松

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心策划和编写的高中教案实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

高中物理教案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一、基本知识技能: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一、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二、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上正确的画出力的方向。

(3)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使学生体会微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能力,结合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规定。

(2)胡克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2、教学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

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总结规律。

四、教学工具。

气球、小车、橡皮泥、木板、钢丝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研究问题的方法往往从实验入手,从观察起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观察实验开始。下面请同学们先看老师做一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1:

小车、气球、木板演示。用力将小车压气球,然后放手。

师:同学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生:在撤去外力后,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师:小车为什么会运动呢?

生:小车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师:对,回答得非常好,在这个实验中,小车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这个力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弹力。

推进新课。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气球对小车的作用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由于气球发生了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是产生的。

师:像上述这种由于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会对另一个与他接触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呢?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各种常见的形变进行研究。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思考如下问题:

1)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形变?

2)物体形变可以如何分类?

3)物体发生形变是否都对与他接触的物体施加作用力?

演示实验2:

生:气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师:非常好,当我们用力时会看到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了改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板书)。

学生回答:有没有。

老师: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一下,老师在玻璃瓶里装满了水,水里插了一根吸管。下面请一个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有没有自愿上来的,请你用力挤压瓶子看看吸管处有什么现象,然后告诉大家。

生:水柱上升。

师:为什么水柱会上升呀?

生:里面的体积变小了。

师:我们用力挤压瓶子,使瓶子发生微小的形变,瓶子里面的容积变小,从而水柱上升。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我们用力挤压玻璃瓶时使瓶子发生形变。那么刚刚重物压迫桌面,桌面有没有发生形变呢?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54页,再看大屏幕。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

演示实验3:

两小车、气球、橡皮泥、木板演示。请一同学配合用小车同时压气球、橡皮泥,然后同时放手。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车、气球、橡皮泥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师:(实验演示完毕)问气球、橡皮泥有什么现象?他们都发生了、、

生:形变。

师:他们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能恢复原状,一个不能恢复原状。

师:回答得很对。气球和橡皮泥受力发生形变,当撤去这个作用力后,气球能恢复原状,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从这里我们可以把形变分成两类:物体在形变后撤去外力后物体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如刚刚气球的形变。而物体在形变后,撤去外力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介绍发生弹性形变时,弹性限度的概念!

师:我们再分析小车在实验时有什么现象呀?

生:气球一边小车运动了。而橡皮泥一边小车没有动。

师:我们说小车运动是因为什么呢?

生:受到弹力。

生:不一定。

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有这种力呢?

生:发生弹性形变。

师:只有当物体发生了能恢复原状的形变时才会对与他接触的物体施加作用力。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给弹力定义。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他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弹力的定义,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产生弹力有什么条件呀?

(引导学生,1、从定义看出要形变,且能恢复原状,所以要发生弹性形变。2、接触)。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能及如何用图象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工具,它们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用描点法描绘位移---时间图象,并能从图中获取反映出来的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如何分析物理图象而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步骤: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并且知道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引进了质点和位移,一个物体运动时不但其位置在不断改变,其位移在随时间不断地改变,那么一个物体运动时位移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1、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楚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用投影片出示图表并要求学生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相等时间内位移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它的运动有何特点:。

学生分析后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2.5s内的位移为50m,每5s内的位移为100m,每10s内的位移为200m??任意相等和时间内位移都相等。

学生如果回答是,则举一反例让学生分析。学生如果回答不一定,则由一学生举例说明,并在黑板上作图说明。

小结:一物体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

2、位移---时间图象。

教师边看边指导,并且改变一组数据(速度不同的物体的一组位移、时间值)让学生在。

同一坐标上作图,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象在投影仪上打出分析。

学生: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

教师:同学们与我们在初中学过的一次函数y=kx对照,s与t有什么函数关系。学生:s与t成正比。教师:对,这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也可以用图象表示,利用图象可以比较方便地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象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象的学习。

教师:再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两条图线有什么不同,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小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线是一条直线,其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教师:从图象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分析后小结:可以知道任意时刻物体的位移和任意位移对应的时刻,可以知道哪段时间里的位移和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3、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

(1)请同学们看图,说出各种图象表示的运动过程和物理意义。并模拟其运动的实际过程。

(2)请两们同学上台模拟以下两图中所表示的物体运动过程,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

师生共评:在甲图中,0时刻即开始计时,已经有了位移s1;a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s与t成正比,t1时刻,位移为s2;bc段表示s没有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cd段,物体匀速运动,位移越来越小,说明cd段物体的运动方向与ab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最后回到起始点,位移为0。

所以物理图象主要观测方法是:看横、纵轴表示的物理量;其次看图象,从横纵轴上直接可获取的信息,联系实际,搞清物理情景。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位移—时间图线和物体运动轨迹是否相同。

4、变速直线运动。

板书: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还是直线吗?

学生分析:变速运动中,位移s与时间t不成正比,肯定不是直线,应是曲线。

归纳总结: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一定为直线,这是判定是否是匀速。

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依据。

高中物理教案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接着详细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两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后面又附有思考与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法建议。

1、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第一: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第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第三:由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列出方程求解。

3、可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4、在讲述汽车过拱桥的问题时,汽车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对此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向学生指出: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别产生了物体通过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适用的。但要注意,对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只有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此问题中出现的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或小于车重的现象,是发生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或失重现象。

高中物理教案

1、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概况,了解物理学的研究范围。知道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3、激发、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方法

物体重心的确定。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的方法素质。

实验法、阅读教学法、归纳法

高中物理教案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及。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

a

s

待求量.。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

t

和,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

t

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待求量为.。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

a

再求出。

t

;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

a

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

a

得到.。

3、得到后,告诉学生,把它与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或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高中物理教案

1、通读教材,熟记本节基本概念、规律,然后完成问题导学中问题和预习自测。2、问题导学中“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基础,是解决平抛运动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应重点理解和熟练把握。3、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再次查阅教材或其他参考书。4、记下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5、限时15分钟。

高中物理教案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运动,是平抛运动.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它是本节的基础内容.

2、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使学生理解匀变速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还可以是曲线运动.

3、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直线运动和运动合成的知识基础上,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乎抛运动的规律,运动轨迹.

能力目标。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采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开门见山,给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定义,通过演示实验和频闪照片引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处理方法,接着讨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最后通过例题加以巩固落实,同时又附有思考和讨论及课外小实验,比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建议。

平抛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物体的运动按路径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平抛物体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型,同时也是同学们首次研究曲线运动.要结合教学课件和演示实验,通过同学的讨论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同学利用运动会成与分解的知识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这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繁为简.掌握位移和速度公式,轨迹方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能力.平抛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再利用合成知识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及速度.这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方案。

平抛物体的运动。

一、平抛运动。

引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的运动。

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学生举例;可看作平抛运动的生活事例.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用录像放慢动作,两小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任何时刻总在同一高度,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三)利用课件1:引导分析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求出初速度,所以要测水平射程.

【思考】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若想求出初速度,还有什么方法?需要已知什么条件?

高中物理教案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对此规律有初步理解。

2、介绍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方法,增加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感性认识。

3、通过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和卡文迪许扭秤的设计方法,渗透科学发现与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教育。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要根据学生反映,调节讲解速度及方法。

2、由于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又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故应加强举例。

卡文迪许扭秤模型。

(一)引入新课

1、引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周运动的知识,我们知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需要一个向心力,而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是由物体所受实际力的合力或分力来提供的。另外我们还知道,月球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那么我们想过没有,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谁来提供的呢?(学生一般会回答:地球对月球有引力。)

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我把一个粉笔头由静止释放,粉笔头会下落到地面。

实验:粉笔头自由下落。

同学们想过没有,粉笔头为什么是向下运动,而不是向其他方向运动呢?同学可能会说,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那么重力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地球对粉笔头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不是一种力呢?(学生一般会回答:是。)这个问题也是300多年前牛顿苦思冥想的问题,牛顿的结论也是:yes。

既然地球对粉笔头的引力与地球对月球有引力是一种力,那么这种力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是只有地球对物体有这种力呢,还是所有物体间都存在这种力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有引力定律。

板书:万有引力定律

(二)教学过程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其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轨道半径,即太阳与行星的距离。也就是说,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正比于行星的质量而反比于太阳与行星的距离的平方。

其中g为一个常数,叫做万有引力恒量。(视学生情况,可强调与物体重力只是用同一字母表示,并非同一个含义。)

应该说明的是,牛顿得出这个规律,是在与胡克等人的探讨中得到的。

2、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下面我们对万有引力定律做进一步的说明:

(1)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虽然我们推导万有引力定律是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导出的,但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太阳与行星都不是特殊的物体,所以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也正因为此,这个引力称做万有引力。只不过一般物体的质量与星球相比过于小了,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非常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是:

板书: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

其中m1、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间的距离。

(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距离r,其含义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两个物体相距很远,则物体一般可以视为质点。但如果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近,则应把r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例如物体是两个球体,r就是两个球心间的距离。

(3)万有引力是因为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从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看出,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由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决定,所以质量是万有引力的产生原因。从这一产生原因可以看出:万有引力不同于我们初中所学习过的电荷间的引力及磁极间的引力,也不同于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分子间的引力。

3、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恒量g这个常数是多少,连他本人也不知道。按说只要测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测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再测出物体间的引力,代入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测出这个恒量。但因为一般物体的质量太小了,它们间的引力无法测出,而天体的质量太大了,又无法测出质量。所以,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100多年,万有引力恒量仍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这个公式就仍然不能是一个完善的等式。直到100多年后,英国人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才巧妙地测出了这个恒量。

这是一个卡文迪许扭秤的模型。(教师出示模型,并拆装讲解)这个扭秤的主要部分是这样一个t字形轻而结实的框架,把这个t形架倒挂在一根石英丝下。若在t形架的两端施加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石英丝就会扭转一个角度。力越大,扭转的角度也越大。反过来,如果测出t形架转过的角度,也就可以测出t形架两端所受力的大小。现在在t形架的两端各固定一个小球,再在每个小球的附近各放一个大球,大小两个球间的距离是可以较容易测定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大球会对小球产生引力,t形架会随之扭转,只要测出其扭转的角度,就可以测出引力的大小。当然由于引力很小,这个扭转的角度会很小。怎样才能把这个角度测出来呢?卡文迪许在t形架上装了一面小镜子,用一束光射向镜子,经镜子反射后的光射向远处的刻度尺,当镜子与t形架一起发生一个很小的转动时,刻度尺上的光斑会发生较大的移动。这样,就起到一个化小为大的效果,通过测定光斑的移动,测定了t形架在放置大球前后扭转的角度,从而测定了此时大球对小球的引力。卡文迪许用此扭秤验证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万有引力恒量g的数值。这个数值与近代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测定的数值是非常接近的。

卡文迪许测定的g值为6。754×10—11,现在公认的g值为6。67×10—11。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万有引力恒量是有单位的:它的单位应该是乘以两个质量的单位千克,再除以距离的单位米的平方后,得到力的单位牛顿,故应为nm2/kg2。

板书:g=6。67×10—11nm2/kg2

由于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非常小,所以一般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很小的,我们可以估算一下,两个质量50kg的同学相距0。5m时之间的万有引力有多大(可由学生回答:约6。67×10—7n),这么小的力我们是根本感觉不到的。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对一般物体的引力我们才能感觉到,如地球对我们的引力大致就是我们的重力,月球对海洋的引力导致了潮汐现象。而天体之间的引力由于星球的质量很大,又是非常惊人的:如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达3。56×1022n。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了解了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引力,这个引力正比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反比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其大小的决定式为:

其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另外,我们还了解了科学家分析物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我们今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有所借鉴。

六、说明

1、设计思路:本节课由于内容限制,以教师讲授为主。为能够吸引学生,引课时设计了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但又没有细致思考过的问题。讲授过程中以物理学史为主线,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力争抓住这节课的有利时机,渗透“没有绝对特殊的物体”这一引起物理学几次革命性突破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卡文迪许扭秤模型为自制教具,可仿课本插图用金属杆等焊制,外面可用有机玻璃制成外壳,并可拆卸。

高中物理教案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区别是,空气中存在着空气阻力.对于一些密度较小的物体,例如降落伞、羽毛、纸片等,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影响较大;而一些密度较大的物体,如金属球等,下落时,空气阻力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因此在空气中下落时,它们的快慢就不同了.

在真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只受到重力,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相同.

2.不同物体的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的关系。

(1)有空气阻力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的下落快慢不同,往往是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

(2)若物体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尽管不同的物体质量和形状不同,但它们下落的快慢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v0=0。

(2)加速度恒定(a=g).

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高中物理教案

目标。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简单认识。

(3)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建议。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永动机。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必增加。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必增加。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

1.5×105j-2.0×105j=-0.5×105j。

所以此过程中空气对外做了0.5×105j的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复习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3、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意义.。

三、永动机。

永动机的原理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是不可能的.。

举例说明几种永动机模型。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永动机。

组织:分组。

方案:收集有关永动机的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评价:材料的丰富性。

天津高中物理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二、【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运动的快慢。

【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自学互动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知识回顾。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m,1微米=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____决定的。(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1km/h=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__的比值。

二.考点点击。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a一个篮球b一个乒乓球c一根头发d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b.1.75mc.1.85md.1.95m。

6.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你能读出测量值吗?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a、5.44cmb、5.45cmc、5.46cmd、5.445cm。

总结: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mm.

总结: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13.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14、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15.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是否有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6: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6.《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考点7:速度的计算。

17.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____m/s.

1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b.小王速度c.小李速度d.三人速度一样大。

1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20.图2所示的是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

度为______km/h,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______h.

21.观察如图3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内,该出租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米/秒(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

考点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2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4.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2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小明在前50m-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20.斜面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1)由此可知,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内的平均速度。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30.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运动,速度大小是m/s。

高中物理光教案

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以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2、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准确的概括出全反射现象,提高总结和实践能力。

3、能体会到物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物理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重点:全反射的条件。

难点:对全反射现象的理解。

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题情境】。

播放医生利用光导纤维检测病人身体的视频,引导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思考:光导纤维怎样传输光及相关信息呢?由此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建立规律】。

介绍两个物理概念,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并明确二者是相对的。

实验猜想:反射光、折射光都消失;反射光消失,只有折射光;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

实验现象: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逐渐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同时观察到折射光线越来越暗且接近90°,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继续增大入射角,依然看不到折射光线。

得出结论:只有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消失的现象是全反射现象。教师介绍玻璃是光密介质,空气是光疏介质,只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才有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可以让学生通过验证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得出这种情况下不能发生全反射。

回顾实验并分析得出:要发生全反射现象对入射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将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知道临界角呢?提示学生如果已知介质的折射率,就可以确定光从这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

环节三:巩固提高。

【深化规律】。

解释课前导入中光导纤维如何传输光及相关信息。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课后思考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小组内交流分享。

中公讲师解析。

高中物理弹力教案

总体上,以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围绕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三个紧密相关的教学问题,基于高一学生的实际和与《弹力》相关的学习任务,注重对实验(特别是实验设计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强调科学方法的教育与熏陶、领悟科学的思维品质,并尽可能强化创新的意识。

具体来看,本节课是整个高中物理较早进入学生学习的力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的现状,他们在生活中已接触到一些弹力现象,但由于认知水平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阶段,所以对弹力的认识上更多的停留在表面上,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别是在物体发生微小形变时产生弹力的认识了解不够,即有经验的感性认识无法提高到理性认识。

再看学习任务设计,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表面上看较易为学生接受,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将会很空泛。如果深入研读教材,这节课既有物理学中把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思想——通过细管液面升降放大、光点反射放大等方法来研究微小形变,又有力学模型——轻弹簧弹力大小的定量研究及弹簧模型的建立,这就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为学生体验和应用科学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再考虑到高中物理新课改,明确地倡导让学生使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并在探究学习中体会科学的思想,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如下图所示的非线性教学策略,通过模拟前人的探究历程,尤其是通过总结评价,让学生反思实验的成败之处及原因,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和领悟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智慧。

shapemergeformat。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材内容】。

《弹力》这节课的内容我将分为三个知识层框:“弹力产生的条件”、“弹性形变的存在”、“验证胡克定律”。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弹力》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习者分析。

【已有知识与经验】。

高一学生通过前面对《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

【认识特征】。

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知识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基于以上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把握,以及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为了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弹性形变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2.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弹簧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2.通过探究性实验,尝试使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胡克定律的表达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养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科的特征、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和利用胡克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和显示微小形变。

五、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细钢丝、弹簧,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扁平玻璃瓶、牙膏、激光教鞭器光源、平面镜两块(一大一小)、喷雾器、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刻度尺、钩码、力传感器、电脑液晶屏、偏振片、有机玻璃。

【教法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定的情境,自主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这个主导思想,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演示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教学中多处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境,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

亲身体验,导入新课(5min)。

(课前以4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根细钢丝,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绕制一个小弹簧)。

【学生实验】用自己绕制的小弹簧,轻轻地一拉或一压,感受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时候,手受到的力的作用。

【思考】这种力是什么性质的力?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又如何?让学生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从而导入新课《弹力》。

【学生实验】用力拉或压同一个弹簧,弹簧不能够恢复原状。

【小组讨论】上面的形变有什么特点:有的形变可以恢复原状,有的不可以恢复原状。

【结论】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让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或者观察到的一些形变,区分哪些是弹性形变,哪些是非弹性形变。

(播放视频):撑船时竹竿弯曲,皮球与地面接触时内凹,钓鱼时鱼竿弯曲。

通过观看视频,形成印象,物体的形变、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二)放大形变,突破难点(20min)。

像弹簧、海绵、钓鱼竿,这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这种形变是很明显的。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也会发生形变,而这种形变是很微小的,眼睛无法看见。怎么才能看到微小形变?同学们开始讨论,提出了很多方案,教师在进行评价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例如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样,通过类比的方式使他们想到了放大法。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渗透微观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设计微小形变实验。【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一个扁平的玻璃瓶里,装满了红色的液体,用力挤压玻璃瓶的不同位置时,让学生想一想:玻璃瓶是否发生形变了?但我们肉眼看不见,让学生展开思考。

【学生活动】把一根毛细管子插入橡皮塞中,用来显示体积的变化。

尝试后,液面真的上升了。这表明了玻璃瓶在力的作用下,体积减小了,水上去了。

【教师活动】如果在腰部给玻璃瓶施加一个力呢?请同学上来表演。

【学生活动】挤压玻璃瓶的腰部,液面下降了。

【教师活动】为什么?与此同时,用挤压一支牙膏来说明这个问题,从而把这种细管液面升降放大的思想教给学生。说明这种放大的思想很管用。

【实验说明】结合书本“问题与练习”的第1个实验,我将实验装置做了如下的改进:

玻璃瓶的首选为体积较大横截面为椭圆的瓶子;。

用红墨水将水染红,水与细管的色差较大,宜于观察水面的升降情况。

挤压不同部位,水面有升又有降,彻底打消了学生的疑惑——水面的上升不是由于水的热膨胀而是由于瓶子的形变引起的,因而更清楚更全面展示了玻璃瓶的形变。

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是通过透明细管中的有色液面的上升或下降来反映某种物理量(如体积、温度、压强、热量、内能等)的微小变化,其显著程度取决于细管直径的大小。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在热学演示实验中用得比较多。如用空气温度计或微小压强计来演示诸如比热实验、热辐射实验、液体蒸发制冷实验、焦耳定律实验、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内能实验等,实际上都是运用了细管液面升降放大法。

【探究性实验2】力作用在桌子上的这个形变怎么来显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提出方案,展示方案。

【教师活动】用光点反射放大的办法来进行。激光教鞭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平面镜两次放大,在墙上出现一个点迹,为了看清激光光线,增强趣味性,用喷雾器喷洒细水雾在两平面镜之间的区域,两次反射的红色激光光线立即跃入眼帘,非常生动。同时,为了之后易于观察,用蓝色的小纸片贴住之前的这个点迹。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上来对桌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其它同学观察墙壁上点迹的变化。

【实验结果】点迹发生了移动。这个光点位置的变化说明了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通过光的两次放大,从而把它显示出来了。这就是光点反射放大。

【实验说明】光点反射放大法是使光的反射角的微小变化通过反射线投射到远处的墙壁上的光点的移位来显示,其变化的显著程度取决于反射镜至光点投射之间的距离。这种放大法通常也叫“光杠杆放大法”。光点反射放大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放大方法。如卡文迪许设计的测量万有引力的著名扭秤装置,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光点反射放大法才解决了测量石英丝微小扭转角的难题,进而算出两球间的引力。

【探究性实验3】细管液面升降放大和光点反射放大的两种方法已经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了。但是,有一些物体,像坚硬的钢板、有机玻璃,无论怎么挤压,这个形变还是很难用前面两种办法显示出来。而在这个实验中,可以让一束特殊的光通过这块有机玻璃片,然后对有机玻璃片施加一个压力。透过偏振片来观察一下。

【实验结果】有机玻璃片的边缘花纹发生了改变,用力越大,这花纹改变得越明显。挤压不同部位,花纹改变的形状不一样。这就说明了用这种仪器可以看到极难改变的形变。这在桥梁、刚体形变发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引出概念】我们把这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像上面我们所熟知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就是最常见的几种弹力。

高中物理教案《功率》

1、知道只受重力作用,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运动,是平抛运动.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它是本节的基础内容.

2、复习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使学生理解匀变速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还可以是曲线运动.

3、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直线运动和运动合成的知识基础上,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乎抛运动的规律,运动轨迹.

能力目标。

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采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开门见山,给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定义,通过演示实验和频闪照片引出平抛物体运动的处理方法,接着讨论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最后通过例题加以巩固落实,同时又附有思考和讨论及课外小实验,比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法建议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建议。

平抛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物体的运动按路径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平抛物体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型,同时也是同学们首次研究曲线运动.要结合教学课件和演示实验,通过同学的讨论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同学利用运动会成与分解的知识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合成的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这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繁为简.掌握位移和速度公式,轨迹方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培养能力.平抛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再利用合成知识求平抛运动的位移及速度.这也是难点.

教学设计方案。

平抛物体的运动。

一、平抛运动。

引入:粉笔头从桌面边缘水平飞出,观察粉笔头在空中的运动。

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学生举例;可看作平抛运动的生活事例.

二、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用录像放慢动作,两小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任何时刻总在同一高度,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三)利用课件1:引导分析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求出初速度,所以要测水平射程.

高中物理教案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能计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静摩擦力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木块、弹簧秤、木板、毛巾、纸、钢板、砂纸、水等。知识准备:搜集有关的摩擦力信息。

导入新课活动导入。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摩擦力,通过直接提问使学生回忆并叙述摩擦力的概念。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本节课就来深入研究摩擦力。

请学生做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动在教室中放置的桌子,直到推动一段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桌子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按老师要求推桌子,并感受推力大小变化。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拉力的增大,弹簧秤的示数不断增大。

结论: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和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静摩擦力不是一固定值,它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总是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继续试验:在弹簧测力计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志。在刚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的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要求学生记下刚才的最大值。

结论: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其值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

问题: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高中物理教案

1、知道液体的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有流动性),从而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微观粒子也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不变的平衡位置.

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学建议。

1、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分析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得出的.液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在液体表面各部分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力,即为表面张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课堂引入。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的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分子聚集在一起,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我们看到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便是由于分子的这两种作用而产生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为了更好的研究微观分子的排布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我们分别研究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固体,今天,我们来研究液体。

板书:第三节液体。

二、新课讲解。

1、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

问题:对比气体、固体,讨论液体与这两种物态的宏观性质具有哪些相似的特性?

教师给一提示:宏观性质有形状、颜色、硬度、延展性等等。

教师总结:

(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

(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

(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

教师讲解: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它与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同时,又像气体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这些性质是由它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分子的这三种聚集形式。

2、液体的微观结构。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通过视频演示来表现分子的三种聚集形式;可以参考媒体资料)。

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是最小的,所以露珠、水银、失重状态下的水滴等等呈现球形。

问题:请学生们分析下面这些现象,并解释产生的原因?

(1)雨伞的伞面有细小的孔,为什么水不会从孔里漏下去?(因为水将纱线浸湿后,在纱线孔隙中形成水膜,水膜的表面张力使得雨水不致漏下.)。

(2)将分币轻轻地放在一碗水的水面上,为什么分币会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这是由于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形成一个张紧的薄膜,当分币放置上后,使得液体表面发生形变,产生弹力,这样受力平衡,所以分币会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三、典型例题解析(参考典型例题)。

四、小结。

五、分析课后习题。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学生能用计算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共和能的关系,推出重力势能表达式。

(2)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一一控制变量法。

(3)通过对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

1、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水泥桩打进地里;。

2、20xx年,俄罗斯某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踪。

教师引导:重力势能具有巨大的能量,有些可以为我们利用,也有些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加主动的改造自然。从而引入新课——重力势能。

环节二:概念建立。

(一)重力做功的特点。

回忆功与能量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势能发生变化,很明显示重力在做功。由此引导学生探究重力做功的特点。

提出问题:重力做功与什么因素相关?

给出如下三种情况:

(1)物体竖直向下运动,高度从h1降为h2;。

(2)物体沿倾斜直线向下运动,高度从h1降为h2;。

(3)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高度从h1降为h2。

让学生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对于第三种曲线运动的情况给出提示可以将曲线进行无限等分,每一份近似看成直线)。

环节五:小结作业。

总结本节知识点,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总结势能的其他种类。

四、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

目光远大,目标明确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

1.知道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总机械能)越大;

2.对单摆,应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3.对水平的弹簧振子,应能定量地说明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4.知道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点及回复力的来源。

1.对简谐运动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具体分析。

2.什么是阻尼振动。

1.关于简谐运动中能量的转化。

表示_________的物理量。

3.实际振动的单摆为什么会运动,又为什么会停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弹簧振子振动时,回复力与位移是什么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

2.特点:f=-kx。

注:式中f为回复力;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k是常数,对于弹簧振子,k是劲度系数,对于其它物体的简谐运动,k是别的常数;负号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总相反。

二.简谐运动的能量。

(1)水平弹簧振子在外力作用下把它拉伸,松手后所做的简谐运动。不计阻力。

单摆的摆球被拉伸到某一位置后所做的简谐运动;如下图甲、乙所示。

(b级)(2)试分析弹簧振子和单摆在振动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并填入表格。

aao。

oob。

b

位移s。

速度v。

回复力f。

加速度a。

动能。

势能。

总能。

理论上可以证明,如果摩擦等阻力造成的损耗可以忽略,在弹簧振子运动的任意位置,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都是一定的,这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一致。

实际的运动都有一定的能量损耗,所以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知识巩固:

(b级)1.一个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在0.17s时刻,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正在减小d.动能正在减小。

(b级)2.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都具有相同的()。

a.加速度b.速度c.位移d.动能。

(b级)3.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率逐渐减小d.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b级)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2cm。

c.在t=3s时刻,质点的速率最大。

d.在t=4s时刻,质点所受的.合力为零。

(c级)5.一质点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如图,是该质点在内的振动图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再过1s,该质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

b.再过2s,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零。

c.再过3s,该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再过4s,该质点加速度最大。

11.3过关检测卡。

寄语:目光远大,目标明确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

(b级)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在t1和t2时刻,质点运动的()。

a.位移相同b.回复力大小相同。

c.速度相同d.加速度相同。

(b级)2.一个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在0.17s时刻,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正在减小d.动能正在减小。

高中物理光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几何光学"中所说的光沿直线传播是一种近似.。

2、知道光通过狭缝和圆孔的衍射现象.。

3、知道观察到明显衍射的条件。

(二)能力目标。

了解单缝衍射、小孔衍射,并能用相关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勤奋作用;

2、必须有自信心和踏实勤奋的态度;

3、在中也要有好品质、好作风.。

教学建议。

有关光的衍射的教学建议。

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建议。

光的衍射实验,可以将演示和学生实验同时在一节课内完成。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一、光的衍射现象。

(二)。

演示:

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观察.。

用点光源来照射有较大圆孔ab的屏,在像屏mn上出现一个光亮的圆,

光的衍射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对确定光的波动说的正确性起了重要作用.。

提问:当光通过小孔或者狭缝时,在后面的光屏上会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当缝很大时——直线传播(得到影)。

当缝减小时——逐渐会出现小孔成像的现象。

继续减小缝的大小——会出现光的衍射现象.。

探究活动。

1、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2、考察光的衍射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高中物理重力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能进行相关运算。

2、理解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能结合实际问题区分电功和电热,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的意义和普适性。

二、问题导读:

1、当电路接通时,电路内就建立起了_____,自由电荷在_____作用下____运动而形成电流,这时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了功,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计算公式:____。

2、电流做功的快慢用_____表示,它等于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额定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耳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与产生的电热_____,电热的计算公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所消耗的电能除部分转化为内能外,还要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这时电功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产生的电热只能用公式______________计算,此时,电功w___(填“大于”或“小于”)电热q。

4、焦耳定律的微观解释:当导体内的'电子在_____作用下做_____运动时,会与金属离子不断碰撞,碰撞时把一部分动能传递给离子,使离子的热运动____,导致导体发热。显然,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碰撞就越频繁、剧烈,发热就越___。

5、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___能的设备,电动机通电后,电流做的功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产生的机械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例说明电流的热效应的广泛应用和危害。

三、实例引领:

例一、1、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的电阻为r,则此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输入功率)为_____,正常工作时的热功率为______,输出的机械功率为______,电动机的效率为______。三者的关系可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动机突然卡住不转,此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________,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_____能,此时的电流为______,热功率为__________。

例二、关于电功率和热功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功率就是热功率。

b、统一电路中,电功率可以大于等于热功率,也可以小于热功率。

c、电功率就是电路中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功率。

d、热功率就是电路中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

四、同步达标:

1、课本p59:1―3题。

2、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值与哪一数值较为接近?

a、20ab、2ac、0.2ad、0.02a。

五、能力提升:

同步训练p69---70,能力培养1----7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物理教案全集

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

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板书设计:

第一节:浮力。

1、什么是浮力。

2、物体的浮沉。

(1)下沉:f浮gp=""。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3、浮力产生的原因。

5、布置作业: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