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体会大全

时间:2023-05-18 18:57:34 作者:曹czj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一

现代化本身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文明发展所追求的方向。正因为大家都追求现代化,它必然有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所以不管西方还是我们中国,搞现代化得按照大家都需要遵循的一些规律来展开。比如,要搞现代化,就得搞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这些都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经历的事情,它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道理。我们中国共产党也要遵循,也要把这些经验为我们所用,不闭门造车,通过开放来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方面。

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有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所以它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别的政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干什么?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另外也讲到了现代化的实质。这些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这就叫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要遵循普遍性规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把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

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最早人类对现代化的认识就是工业化。因为过去都是农业国家,后来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大家觉得这个厉害,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一两百年创造了整个人类几千年没有的生产力,创造了工业革命的神话,所以一开始都要追求工业化。

实际上,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后来觉得光叫工业化,可能不足以表达人类社会的变迁。比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和信息化的关系,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人们觉得工业化这个概念不够用了,所以才发明了现代化这个词。现代化这个词就包括了这些内容,人们的认识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共产党进京之前,就讲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也是想追求现代化,后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再后来四个现代化的内涵也有了变化。这都说明,人们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在不断变化,追求现代化要干的事也在变化,现代化的构成也有变化。

现在,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是四个现代化而是“n个现代化”,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军队国防等都是跟现代化有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就盯着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往前走一步就离伟大复兴更进一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路径,也是目标,也是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自己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历练成长为具备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思维、现代化本领的“现代化干部”,勇挑重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

深入学习“守正创新、根植国情”的现代化理论,做“信仰如磐心如炬”的“红旗手”。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中国国情的实际特点,又突破现有理论的框架高度,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思想内涵,特别要深入体会其根植本土的“泥土芬芳”,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内核”,注重把握其历经“千锤百炼”的“实践价值”,在深学细研、常思常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捍卫者”和现代化科学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党员干部要做到思而行之、知行合一,以实际工作为“抓手”让科学理论在基层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为进一步更新完善理论体系提供可靠依托。

不断开拓“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现代化思维,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弄潮儿”。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亟待探索,还有许多未解的难题亟待化解,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增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鉴别力,培养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发现潜在问题、聆听时代呼唤、捕捉重要机遇,敢于面对新局面、接受新事物,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胜,党员干部要以改革破题、创新开路,顺应时代大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以思想破冰引领实践突破,以新路径、新技术、新理念攻坚克难。但创新的同时也要守住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始终不忘中国式现代的“总基调”和“主旋律”,让“创新之花”有条有序地绽放。

持续练就“居安思危、敢于斗争”的现代化本领,做“跋山涉水渡险关”的“排头兵”。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风险与挑战并存,危机与机遇同在。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伟大事业的一线,必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高度的清醒与警觉提早谋划,提前防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凡事三思而后行。万丈高楼不会平地而起,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也不会一蹴而就,党员干部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筑牢“基础”,打好“堤坝”,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前行过程中遇到急流暗涌,党员干部应当不推诿、不逃避、不畏缩,发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勇开“顶风船”,愿挑“千钧担”,做一名任劳任怨的“搬山工”,牢牢把责任使命扛在肩膀上、刻在骨子里、落在行动上,在担当奉献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为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涵义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揭示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确立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它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

(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定性到定位,经定标到定法,再从定力到定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既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心得体会篇四

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即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既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不利因素。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使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