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小班二月份月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3 18:44:23 作者:GZ才子 小班二月份月计划表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按大小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及形状、数量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不同。《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过坐汽车、开汽车等环节,让幼儿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胆表述,理解和运用按大小规律排序,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实施策略:

1.运用情境创设“去小熊的玩具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创设“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让幼儿通过看看发现并正确辨别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通过坐坐幼儿为每只熊找到了适合自己坐的汽车。通过排排幼儿给三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按照大小有规律的进行排排队。情境的渗透激发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以及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的规律。

2.层层深入,总结归纳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中主要围绕着三步进行总结归纳:

1.幼儿从一开始的学会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探索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从中发现排序规律。

3.理解运用后能够运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层层深入,总结出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幼儿既能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又能将三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结果。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向排序。

物质准备:ppt课件、大中小的娃娃实物和图片、幼儿人手一套汽车卡片、幼儿操作板、各种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经验准备:有区分物品大小的经验、有玩过套娃、套筒的的经验。

一、创设“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介绍“小熊去玩具店”,观察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个物体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运用目测和比较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两只小熊的图片,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辨别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着出示较大的那只熊,辨别三只熊的大小。请幼儿给三只熊排排队,说说比较大的这只熊应该放在哪?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汽车,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能大小对应。

小结:你们真棒,让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适合他们的汽车。

3.汽车排排队,探索三个物体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胆表达。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既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三、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玩具排排队,进一步巩固按规律给三个物体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强的可提供四个物品)。

小结: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别将玩具按照大小排摆放在盘子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里还有哪些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导他们把玩具按大小的规律整理归位好。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关于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有了前期的基础区分大和小,所以幼儿在整个活动的学习中比较顺畅,对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也能够辨别出,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坐汽车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贯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知识点。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区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动前我提前预设将的操作板的左边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活动中幼儿就很自如的根据箭头的方向(从左到右)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时,让幼儿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点,按大小排序来将区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进行了整理,这一步既是检验前面部分的学习,又是提升总结,让幼儿理解消化后得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到不同水平的幼儿掌握情况,我还渗透了一组4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操作整理好,活动中这个环节在幼儿掌握的不错,其实可以每组都投放一组4个的物体玩具让幼儿来进行按大小排序。让孩子们大胆探索,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

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幼儿园小班综合活动教案

1、在游戏活动情景中,产生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并产生争做“开心宝宝”的愿望。

2、通过角色活动互换,形成健康的`心理,萌发社会性情感。

3、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变化。

1、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忆自己刚入园时的各种表现和表情

2、物质准备:小场景、动物木偶、若干照片、表情卡、大镜子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故事导入(自编故事)2、提问:你喜欢谁?今天你上幼儿园是像小兔还是小猫。

(二)深化主题大镜子照一照,微微笑。

(三)升华主题

(四)结束主题

1、引导幼儿制作心情卡。2、幼儿制作,老师指导。重点:眼睛、嘴巴3、用语言表达情绪,学说一句话:“我是开心宝宝,我很开心”。语言配合表情。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1.锻炼四肢协调跑的能力。

2.根据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参加游戏。

1.锻炼四肢协调跑的.能力。

2.根据摸到的卡片愉快地参加游戏。

1.故事纸偶:《大鱼吃小鱼》。

2.教师提前检查好场地安全。

3.神秘箱。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做热身运动。

三、玩大鱼吃小鱼游戏。

1.请幼儿围坐成圆圈,教师将一套大鱼和小鱼纸偶放入神秘相中。

2.请两名幼儿到最前面,两人从箱子中各抽取一张纸偶,分别大声告诉全体小朋友自己抽到的是什么鱼,并比较两条鱼的大小。

3.抽到小鱼的幼儿要围绕圆圈外快快跑,抽到大鱼的幼儿要追小鱼。如果大鱼追到小鱼,则大鱼为胜利方,需模仿吃掉小鱼的动作后继续参加下一轮游戏,被吃掉的小鱼为失败方坐回圆圈休息;如果大鱼没有追上小鱼,则坐回圆圈休息,逃走的小鱼为胜利方继续参加游戏,并邀请一名新朋友,开始新一轮游戏。

四、结束游戏后,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五、小结。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1、初步感受糖果的多样性,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2、尝试包纸和拧纸,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1、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糖果的糖纸。

2、玩具小熊。布置环境:"小熊糖果屋"一个。

3、泡沫块,橡皮泥丸。

4、幸福拍手歌。

1、带幼儿踏着《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教师出示玩具小熊,以"小熊糖果店缺货"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包糖果,帮助他人的愿望。

师:"今天,小熊有急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小熊的糖果店今天缺货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做一些糖果给小熊,好吗?"2、请幼儿自选几张喜欢的糖纸,观察糖纸的色彩、形状、花纹,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3、鼓励幼儿为小熊包糖果,练习包、拧的技能。

(1)说一说:糖果是怎样包起来的?

(2)出示材料,先让幼儿自由进行包糖果,探索包糖果的方法,然后将包好的糖果放在一起,让幼儿去发现包糖果的不足之处,并请幼儿做示范。

(3)教师结合幼儿探索情况,重点示范包、拧的操作技巧。根据包糖果过程教师可自编儿歌:"小糖纸手心放,小糖果里面藏,上包包下包包,左拧拧右拧拧,我的糖果包包好。"(4)再次鼓励幼儿包糖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4、展示幼儿包的糖果。

让幼儿数一数自己动手包了几粒糖果??(把包好的糖果一起放置在大篮子中。)5、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包好的糖果送给小熊,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引导幼儿说:"小熊,我们给你送糖果来了。"小熊说:"谢谢大家。"幼儿说:"不用谢,再见!")四、活动延伸:

在手工区提供各种材料(彩泥、糖纸、皱纹纸等),激起幼儿做糖果的欲望,让幼儿做棒棒糖、巧克力等各种糖果,并练习包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