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一年级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实用10篇)

时间:2023-09-24 15:06:10 作者:笔砚 最新一年级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实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周三教研活动,我们有幸观摩了黄爱华老师执教的《数的大小比较》,给我的最大的冲击是,这是数学课吗?一节形式上不是数学课的数学课,却让我看到了老师与孩子的真正平等,老师课堂上的机智,老师为每个环节精心的安排与预设,老师关注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发的行为变化,抓住一切可教育的点,形如流水般让课从容大气。不是为了上出《数怎样比较》而单列的数学环节,每个问题的出示,每种方法的引导都是经过考究的,看似任何的方法思路都是按照学生说的去发展,其实老师却始终握有提纲挈领的主导权,老师的评价也很到位,对每一种说法老师总能找到这种说法存在的理由,并通过假设、猜测等让学生体悟到那种说法是我们的学习主线。

课从开始到结束都关注到了孩子的情绪,你高兴吗?你选择我讲还是边玩游戏边学?你有什么体会?这些问题贯穿于整堂课,让孩子们明确自己是课堂的主角。

课堂不仅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注意的问题,还能时刻让学生处于思考的'巅峰,为了赢,为了集体的荣耀,猜测,辩证,对于数的可能性的你猜我辩,一次次思想的冲突又一次次的让思路明晰。学习让孩子变得睿智快乐。

在9的处理上足见老师的细心考虑的周全,一队正直的为对方的9辩解时,老师大张旗鼓的为她喝彩,让她觉得自己虽败犹荣,给学生奠定了厚厚的品德基础。

学习黄老师对课的设计从大出设想,从小处落实,眼高手不低;学习黄老师与孩子真心以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习黄老师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激情满怀的洋溢在每一节课堂上。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教师借助教材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动态画面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远的成绩排列名次。由此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地迁移作用。在探索中,开展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这句话对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准确的比较数的大小。学习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首先,我再一度备课时设计铺垫复习,情境切入新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顺序和组成等相关知识得到强化,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进一步感受数学符号、、=后揭示本节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不过再二度备课时我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本节课的内容相对并不难,我觉得让学生能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更加能吸引学生,让他觉得自己的学习有用。因此我直接用一(1)班有45人,一(2)班有44人,看了这两个信息你知道了什么?由此引出课题。

不过现在再思考我会再修改一下改成两班人数十位不同,就更好了,或者创设情境两班比赛人多的赢,本节课学生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初步感知比较两位数的初步方法。

其次,在数学活动中,力求通过手势判断、拨计数器猜数游戏等活动调动起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再次,多种学习方式,重视能力培养在练习中分层次逐步加强,通过游戏面向全班,让每一个个人都动手动脑,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在这次教学中时间的分配没能按预计的合理分配,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浪费了一些时间。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不够,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想法,不善用他人发言完善自己的想法造成自身归纳知识点的效果不理想,今后教学中强化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本课在“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充分肯定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能力。

其次,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课中,我没有轻易地浇灭学生探索的火苗,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学生为了比较数的大小,经历了观察、实践操作、合作研究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良好的效果表明,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表达权,是提升学生各项素质、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在练习时设计了猜数游戏,让学生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也是本课注重的一面。学生经过反思,更好地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总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比较数的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数的大小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时,我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后,就让学生从中任意选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各想各的办法,交流时,一道题就有四种不同的方法:

2530<3680

方法一:2530不到3000,3680已经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二:数数的时候,先数到2530,后数到3680,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三:2530是2千多,3680是3千多,2千多比3千多小,所以2530比3680小。

方法四:千位上2比3小,所以2530比3680小。

学生交流结束后,我及时地对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对各种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评点。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较好。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生活化场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还努力创设了学生自己探索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去发现、探索、思考、讨论,充分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年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寻找规律是数的顺序的教学重点,我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做一做”。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比较数的大小。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学生对于比较数的大小掌握的比较好。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先数的数比较小,后数的数比较大。在练习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孩子观察100以内数的规律,难点是规律的运用,尽管我心中明白,但是在教学时,有的细节却没有体现。再有就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上在学生学过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经历猜测、推理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现排列规律。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教学重点:能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流程安排5个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学校的电脑室有很多台电脑。可以保证2个班的小朋友上电脑课呢。现在已经有一个班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出示课件(百数图)。

环节二:教学百数图。

1.我们看看哪些位置上已经有人了。让学生观察后交流。

2.师:你发现了被预定的位置编号有什么特别的吗?学生可能会发现:(1)第1横行的5个数都是偶数,第2横行的5个数都是奇数。

(2)从左到右下这一斜行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多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等等。

3.还有很多座位上没有编号,你知道这些座位可能编几号吗?让学生猜出几个。

4.让学生独立完成百数图,根据要求涂色(第1题)填完后,在小组里交流: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排列规律。

5.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这里,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规律)

6.看数目表找数。老师说数,小朋友找数。

(1)第三行第9个数是多少?(29)

(2)第八行第5个数是多少?(75)

(3)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数是多少?(54、56)

(4)78和80之间的数是多少?(79)

(5)和67相邻的数是多少?(66、68)

(6)90和99之间有几个数?(8)

(7)一个数,它比67多3,这个数在第几行第几个?

7.老师引导学生小结:通过观察数的排列和填写数目表,对100以内的数的顺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数的关系。板书:数的顺序。

环节三:教学比较大小。

1、出示例题的鸡蛋图。

(1)指名学生表述图意。老师问:哪只母鸡下的蛋多?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可能会与不同的比较方法。如:(1)我是看图的。(2)因为25在23的后面,所以25大于23。(3)因为25有2个十和5个一。23有2个十和3个一。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再借助计数器,边拨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25和23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只要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谁大,这个数就大。

2.教学:比较39和45

(1)让学生同桌合作,先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方法: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概括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不相同,那么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这时,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这两个数就相等。

环节四:巩固练习。

因为这节课教学内容多,而且例7的教学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不可能做很多的练习。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游戏活动,以巩固和深化本节课的内容。

游戏活动设计如下:

1.老师创设一个准备带小朋友坐火车去游玩的情境,让学生分成4组,通过抽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再比较4个两位数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个组得到的两位数大,就可以坐前面,享受更好的待遇。

2.具体操作步骤:

(1)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有4个车厢的小火车的图。每节车厢都有一个两位数的编号。两位数是空着。只写有“十、个”的空格子。

(2)把学生分成4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数袋,数袋里各装有0—9的数字。每组派两名学生上去抽数。1次抽1个,抽完后,可以和小组的成员讨论要放在十位还是放在个位。并说明理由。

(3)比较4个两位数的大小。

环节五:课堂小结。

环节六:布置作业。

当堂达成目标。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比较数的大小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和学生的关系较好小文就毫不犹豫的告诉我“老师,不是我们没学会,而是一看到题不知该用什么方法好。所以我们就一种一种的想,等想到合适的方法后用到的时间就长了。”

听到小文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只顾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了,忘记了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当学生们说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教师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如果教师在这时适时的引导学生归类总结比较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当数位不同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当最高位不同时该怎么做、相同时呢?使学生能够分类别的巩固比较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是这样处理的话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适时的、恰当引导、总结也很重要。教与学都很重要不能顾此而失彼,所以应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总结、引导,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摆正、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才能取得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学生学习的基础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仔细研究了课本、教参、学习巩固以及名师课例。这节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变得简单的过程。总结下来,这节课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学习过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所以在复习导入环节,我设计了59<68、78>72等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让孩子说说比较方法。最后小结,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想他们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一个中间数做参照,以59、68为例,选60作为参照,59比60小,68比60大,从而确定59<68。也可以想数的组成,59里面有5个十,而68里面有6个十。在次基础上,孩子比较940和189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先让孩子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

比较940和1899这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很快说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这个结论。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启发孩子,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孩子说,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还可以想什么呢?学生说还可以想数的组成,940是9个百,1899里面是8个百。这时我追问,1899是有什么组成的?1个千。1个千相当于几个百?10个百。还可以考虑什么呢?在数线上的位置,这个孩子没有说出来,我给他们点了出来。经历这样丰富多彩的思考过后,我们小结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接下来,我又引导,你还有相似的结论吗?生两位数小于三位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等等,最后得出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这个比较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

每个知识点的生成,我都让孩子自然参与,自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后,才展开交流思辨。就拓展延伸这道题,3、0、8、9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孩子们很快得出最大的四位数是9830,最小的是多少呢?小孩子写8309,还有的写3098,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让孩子在消息栏讨论,最后得出3089是最小的四位数。那第二大是多少呢?第二小是多少呢?让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碰撞,最后得出,个位和十位互换得出第二大,第二小。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不足,时间把控依然是我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学生想不出来时,有几次没有管住讲的冲动。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