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论语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8 14:14:13 作者:紫衣梦 论语教学反思(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麋鹿教学反思

《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教材中一篇说明性课文。课文条理清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和做笔记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学习麋鹿的外形特点。找一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说明麋鹿的外形特点。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很容易的找出依据,并且认识麋鹿的外形特点——奇特。在教学经历这一段,因为文章比较长,因此采用了小组合作方式。先小组分工学习,然后完成表格。旨在培养学生合作与抓住有效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传奇经历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由读文,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在学生学当讲解员时,出示了填空:

3000多年前,( );

汉朝,( );

1865年,();

19,();

1967年,;

1986年8月,()。

在填空的辅助下,学生能把麋鹿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讲述下来,只是缺乏个人的理解(因为他们都在复述课文),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理想了。

课后,关于这一板块的教学,教研员也给我提了一些宝贵意见。首先,当我在讲解麋鹿传奇经历时直接出示了找时间、地点和数量的变化。我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一部分叙述的变化。其次,这一部分虽然是科学的叙述,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情绪是很丰满的。我可以找取一系列有温度的词语来读出作者的情感。如:销声匿迹、惨遭厄运、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等。

最后,既然采用讲解员的方式来学习这一部分,就不能只是呆板的复述课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情绪融入进自己的讲解中。这样既达到了情感的熏陶,又做到了语用的训练。

虽然这次的课堂效果不太理想,但我会在每一次挫折中越挫越勇,不断地成长。

苏教版六年级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根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后的姿势》为题时更是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

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

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许多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激动,为之感动。

二、紧扣题目,抓住细节,研读文本

“这是一个怎样的姿势?”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扇形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也为后面学习扇形统计图打下基础。

1.准确把握扇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扇形的内容是教材中新补充的必学内容,以往教材中都是作为选学内容。如何把握教材对于扇形的基本要求,就要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的内容有认识扇形,知道弧的定义扇形的定义、圆心角的定义,还要明确扇形的基本特征是圆心角和半径都在变化时,扇形的大小也随着变化,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密切相关,也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有关。对于特殊的扇形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半圆为弧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180°,以1/4圆为弧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90°。

2.及时补充扇环知识。在教学扇环的面积时,引导学生把扇环转化成圆环的1/2或者圆环的1/4等,在求出圆环的面积基础上再解决问题。通过此知识的教学,学生能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学生对于扇形的形状、圆心角的定义掌握比较清晰透彻,但是对于扇环的计算往往只计算出圆环的面积就为止,没有求出最后扇环的面积。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当圆心角相等时,扇形的大小与半径的长短有关,半径越长,圆心角越大;当半径相等(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词语盘点三教学反思

泾源三小 杨秀萍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正确书写“书籍、含糊、抽屉、精兵简政”等词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过程方法: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用一用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语,并积累下来,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书写“书籍、含糊、抽屉、精兵简政”等词语,并能在习作中准确地运用所积累的词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并和同学互相检查。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

3、大家一起读一读词语。

4、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想一想词语中生字的读音、书写要点。

字音:糊 削 兴 蓬 书写:魔 屉 籍

5、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6、要求学生动笔把上面强调的词语写一写,教师巡视辅导。

7、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进行讲评再强调。

8、再读词语,巩固书写。

9、教师:在这些词语中,有三个成语,我们一起读一读。

10、指名说说成语的意思。

11、指名用这些词语造句(选3——4个连词成段)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词语。

三、学习收获

回顾课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加深对“词语盘点”中词语的理解并运用。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许多词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它们记在脑海里,并能在日常的表达以及习作中灵活运用它们。

五、布置作业

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并让家长听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词语盘点三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第三单元的“词语盘点”,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体会:

1、在“读读写写”中有23个词语,其中有四个四字词。在让学生自由读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按要求读词,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开火车”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读错的词。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已经牢固的掌握了这些词语的读音。

2、这23个词语里,有几个多音字——“糊”、“削”、“兴”、“重”学生能很快的找出来,并且采用组词的方法加以区别;结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籍”、“屉”、“魔”、“哀”这三个字学生容易写错,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重点的书写指导。

3、对于“读读写写”中的四字词,让学生说意思从而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4、课上,让学生从词语中选3——4个说一段话,这一环节学生表现的十分积极,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说出一段文从字顺的话,进而训练了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另外,进行了拓展,引导学生交流了单元收获,加深了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是关键。词语的积累十分重要,因此,对于词语盘点的教学应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