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家乡的民俗山东(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5 08:49:26 作者:HT书生 家乡的民俗山东(优质17篇)

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而闻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旅游攻略,希望能给你的旅行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家乡的民俗作文

在我眼中,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历久弥香。而在我的心中,家乡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博大精深!

说起我的家乡——段村,真有一点儿自豪!它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段村名字的由来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段村始建于西汉文帝元年,初名印驹城,隶属晋阳县。交城素产良马,为朝廷所严管。印驹城专为进入交城牧苑之马匹打印火记。后汾水泛滥,汾河出岸穿城而过,将城冲为二段,东日东城,西日西城。汉代之后城废遂为民居,得名段村。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印象最深,经常萦绕在梦里的是家乡正月十五闹“红火”的场景。我的家乡是个大村子,三千多人,文化活动也是轰轰烈烈。正月十五闹“红火”是我最盼望、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无论是抬铁棍、扭秧歌还是放焰火,都能够吸引相邻几十里的人前来观看。

看那于人头攒动之上挥袖起舞的,是最具吸引力的铁棍表演。铁棍是富有地方特色并别具一格的杂耍之一,只有我们满溢着乡土气息的农村才有。它需要十二名年轻力壮并有丰富经验的汉子才能抬好。铁棍上站着四个小孩子扮演的人物。有的是各种古代名人,有的是各种戏剧人物。随着各自的配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等到夜幕降临时,便见烟花满天,争相绽放。家乡段村的焰火表演久负盛名,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焰火助兴。这些焰火其实也蕴含着传统,是寓意吉祥的。有“金钱落地”“满天星”“鸿运当头”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在我家乡,若说起其它民俗文化,就要数每年四月初十的古会活动了。传说它是人们为了祈求下雨而产生的。而这种活动人们也将继续传承下去。他们组织市场交易,并会唱戏助兴,而对于我们这些懵懂少年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场有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的“盛会”罢了,但在我们心底,也悄悄埋下了一颗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种子。

家乡的民俗文化真是丰富多彩!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些美好的民俗文化,让它们能够永久地被传承下去,不断地滋润我们的文化生活!

家乡的民俗作文

跑旱船是高平地区的特色民俗演出。

看,表演者一跑起来就活跃了,沸腾了,忘我了!伴随着欢快的鼓乐声,几十个神采飞扬的演员身驾几十支彩色的旱船,游走在你的面前。雷鸣奏响一样,是震天的鼓声;蜻蜓点水一样,是轻快的脚步;燕子飞翔一样,是敏捷的舞姿。宽敞的舞台上展示着一场多么喜庆,多么动感,多么精彩的表演啊--跑旱船。

这表演使人心沸腾了,使气氛活跃了,使众人欢呼了。

愈跑愈烈,人心沸腾到了极致。

愈跑愈烈,思绪在舞动中纷飞。

愈跑愈烈,笑容在喝彩中绽放。

表演接近尾声还未结束时,场下就爆出了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一阵接着一阵,一声高过一声。

好一场震撼了人心,痛快了山河,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家乡的民俗作文

回到家乡,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日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完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漂亮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日,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欢乐!”“新年欢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

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家乡的民俗作文

一群虎背熊腰的壮汉,光着膀子被观众包围着。

他们的身旁是几个高低不同的熔炉。

刺骨的寒风吹动了炉内的熊熊烈火,也吹动了他们的肌肤。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手中紧紧地握着打铁花用的木棒,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动过。

但是:

看!——。

一打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亢奋了!十几个打铁花的艺人一人紧跟一人,一棒接着一棒,往来于熔炉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中的铁水一经重击,迸散开来,冲向夜空,犹如火树银花。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如流星狂舞,闪电裂空,绚烂多姿,光彩夺目。就在这时,地上的烟花也腾空而起,只见铁花倒悬如火山喷发,烟火齐鸣似两军激战。场面甚是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表演结束,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叹。有谁能够想到这小小的打铁花,竟蕴含了如此磅礴的力量呢。

家乡的民俗作文

春节期间,东莞常平将与珠玑古巷联手举办首届东莞(珠玑古巷)民间艺术节,有着20xx多年历史的“舞春牛”将作为古巷民间艺术重头戏被列入邀请名列。但由于“春牛”只剩下旧牛头、队伍难于组织等原因而难以成行。

为让人们欣赏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代表作之一的“舞春牛”,承办方隐贤山庄又利用元旦假期,走遍了南粤大地。但是“春牛”再也难于舞起来,民间艺术界人士担心舞春牛从此成为绝唱。

古巷“春牛”难于成行。

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的东莞(珠玑古巷)首届民间艺术节集纳了装故事、舞春牛、姓氏文化展览、客家婚俗表演等多个文化艺术项目。为确保这些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民间艺术早日组团南下,承办方隐贤山庄派出人员专门前往南雄,协助古巷民间艺术团组织表演队伍,修复民间艺术道具。

工作人员来到“舞春牛”的古巷廖屋村,“舞春牛”传人、舞了30多年牛头,今年已经50多岁的廖师傅带着工作人员来到存放“春牛”的祖屋。工作人员看到,“春牛”只剩2个彩色的牛头与两副木犁,牛身已经难寻踪影了。

据廖师傅介绍,牛身先用竹篾扎成框架,再在框架外糊纸贴布制成,极易破烂,几乎舞一次就要重新制作。因为很多年没有舞“春牛”了,“春牛”也只剩下旧牛头。对于此次南下东莞参加民间艺术节,廖师傅表示难于成行,因为修复“春牛”不容易,会扎“春牛”的民间艺人少之又少。而且加上演员、鼓乐队员、唱春牛的艺人,整支队伍人员要有25~30人左右。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南下珠三角务工,要等到春节才能回来,村里只剩下几名上了年纪的队员,根本无法排练。廖师傅颇为遗憾地说,这些年以来,几乎没有舞过“春牛”了。

“舞春牛”已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古巷“春牛”的困境,承办方又致电与派人到省内其他有“舞春牛”的地区联系。记者了解到,隐贤山庄的“春牛”寻找队伍先后到了南粤大地的紫金、罗定、连平、连州、信宜、连南等曾经有“春牛舞”的地方,结果几乎都是一样,难于组织队伍参加。有的像珠玑古巷一样只剩下旧牛头,有的只有“春牛”没有队伍,有的只剩下过去“舞春牛”的相片,除了老一辈艺人口中的记忆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艺术队伍也只剩下几名上了年纪的老艺人。

家乡的民俗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西上饶,那里虽然没有都市那么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光吃的就有无数,老家的豆食果可是数一数二的。豆食酱、南瓜和辣椒等做成一块一块的,每块捏得大小均匀。再放到太阳底下晒上三五天,干了放到锅里蒸,就可以吃了。可放在不密封处储存,拿出来直接吃,又香又辣,甭提多美味了。

其次就是芝麻果。它是用糯米蒸的,蒸熟后放入盆子里,拿木棍用力打压每个地方都要被打烂,拿出来和芝麻、糖一拌,味道不一般,那浓浓的甜味,有股家乡的感觉,是那么温馨和蔼。

当然,我们过年时也有规矩。每逢过年,大人们十分忙乱,除打扫卫生外,还要拜祖宗。除夕下午,大人们开始烧菜,鱼啊肉什么都有。把它们摆在祖宗的佛像面前,说他们回来吃。小孩不能呆在旁边,否则祖先会生气的;大人拜完也要马上离开,中途还要烧香,为祖先们烧纸钱,让他们在极乐世界过得安好哪些食物摆在那几天都不能拿走,以表示对祖先的尊重。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你要是来我的家乡玩,就找我当导游,因为我了解家乡的一切,我爱我家乡!

我的家乡山东_

一条不是很笔直、也不是很宽阔、更不是很平坦的马路,把一座馒头似的山岗分成了山前、山后,前后山有许多小村庄,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美丽的乡村——福岗。

这是一小片平凡的土地,更是一个平凡的乡村,但是这平凡的乡村也曾有过辉煌,瞧!小山腰的那几座瓦窑,高高的窑顶,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就是福岗伟大历史的见证,从父辈口中得知,那些黑乎乎的窑洞口,也曾经是小朋友的乐园。听说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也想去玩一次。二十多年前,福岗砖瓦业迎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潮,事业欣欣向荣,热火朝天;当时可撑起了桂岭镇经济的半边天呢。在当时建筑界人见人夸,福岗砖瓦充分体现福岗人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砖瓦的辉煌一去不返,它已经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黑黑的窑也成了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福岗人没有因此而停步不前,许许多多的乡贤长辈,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走进社会,融入商海,在改革大潮中成为了弄潮儿。乡贤们靠着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再一次创造出辉煌的物质财富,收获了硕果累累。近在城乡周边、珠江三角洲都有福岗人在挥洒着汗水;远至省内外、东南亚各国,都印记着福岗人的足迹。

落叶归根,前辈们终将回到家乡,年轻人会跟着他们足迹走出去,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山东民风民俗作文

海阳过年扭秧歌,分为大架子秧歌和小架子秧歌两种。“大架子秧歌”代表了海阳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主要流传在海阳东部和南部地区,“小架子秧歌”流传为海阳西北部地区,除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舞蹈动作不多,以跑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

五月初一是海阳五猖庙会的日子会有祭灶神的仪式。

海规。

“祭海”:除夕之夜发纸时及正月十三日,渔民到海滨摆供品、鸣鞭炮、焚香纸,虔诚叩拜。

“记风”:渔民凭经验牢记牢记刮大风、降暴雨的时间,以此预测百日后的风情。

“祈风”:正月二十五日为龙风日,渔民多以此日的风向,卜测海上收成,并烧纸、焚香、叩头,祈祷“顺风行舟”。

“送船”:新船下坞后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船主执朱砂为新船点晴、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着“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上网”:每年初出海时先把一冬修整的网具分盘在海岸,在锣鼓鞭炮交响声中。渔民抬着网具,喊着号子,徐徐登舟,将网一节一节地盘入船舱,行礼祝福。

“出海”:出海之前宰猪一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中,升起彩旗。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炖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餐不须谦让,自斟自食。

“祭龙王”:渔民首次出海验网捕到之鱼熬熟盛于盘中,奠酒浆、焚香纸,祈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

海忌。

禁说“漏”、“翻”、“扣”,要说“明”、“转”、“划”或“划过来”;出海不说远“远”、“近”,要说“高”、“低”;卸完鱼、虾,不说“卸完”、“没有”,要说“满了”;帆要叫“蓬”;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打官司(灌死)”要换言“告状”;绳子断了要说“升了”;“初十”(触石)以“俩五”代替;东西碎了禁说“碎”,要说“笑了”;碰到鲨、鲸等老鱼,不能直呼其名,要称“老人家”;行船时,严禁吹口哨说笑话。勺子、饭碗不许扣覆,筷子禁止担在碗上吃完饭要将筷子向前猛趋以示行舟快而无阻;严禁妇女跨船头不准在船头上大小便。

家乡民俗作文

每年夏天一进入伏天,到村里来卖西瓜的商贩络绎不绝。只要来一个卖瓜的,几乎全车售完。买瓜的村民都是用麻袋装西瓜,每家都买一麻袋。开始我很好奇,心想吃的了那么多吗?随吃随买多好啊。后来我才发现伏天多买西瓜是家乡的一个习俗。

为什么伏天多买西瓜?有什么好处?——后来我才明白是两个原因。

一是做西瓜酱。家乡多数人家都会做西瓜酱,而伏天卖的西瓜最多、最便宜(现在一元6斤或7斤)。这时做的酱最好吃也成本低。

今天来了一个卖西瓜的小贩,一元6斤,大家争相购买,我也买了一小袋共8个,我也不做酱,只是留着慢慢吃——这也算入乡随俗吧。

我的家乡在洛阳,那里有闻名世界的牡丹、永不垂朽的习俗,今天,我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习俗。

我说的家乡,当然就是中国,大家可能会奇怪,我说的是洛阳,怎么跟中国扯上关系啦,别急,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洛阳是中国的一个地方,习俗嘛,当然跟洛阳有关系。

中国的习俗,(也就是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重阳节:

据说,重阳节的来历是关于一个叫桓景的人,那年,河里出了一个瘟魔,很多人都被感染了,只有桓景活了下来,他决定为民除害。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名叫费长房的神仙,他日日月月的练习剑法,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天,瘟魔又来捣乱,桓景急忙回家,让大家拿着茱萸叶又让大家喝了些菊花酒,然后带大家的上了高山,瘟魔来啦,他追上了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感觉头晕眼花,这时,桓景用宝剑在后面把瘟魔给扎死啦。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都要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我的家乡在天平,那里空气清晰,风景优美。灯火节、舞龙、春节、国庆节……都是我家乡的习俗。

那我就先讲讲春节,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说实话就是过年,那天有很多人来买菜准备晚上吃,过年早上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过年晚上是小朋友是最欢乐的时候,到了晚上小朋友们匆匆忙忙把晚饭吃好和别的小孩聚集在一起,拿出早上买的礼花放,声音很大但是小朋友还是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大人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来打牌。到了子时大人把家里的'礼炮拿出来放之后就煮饺子吃。

灯火节其实就是元宵节,大人早早起来去买灯笼和香还有纸。晚上大人们走到亲人的坟前就跪下来点一点火,火燃烧的很大再把买的香和纸烧掉一点,再把灯笼挂在树上点亮。

如果有人没有买灯笼可以弄个三根竹子摆成三角形再把纸围住这个三角形在里面点一点火,这样也可以当做灯笼来照亮。在村子的小路上挂上一个灯笼。我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问爷爷,爷爷对我说这是给孤魂野鬼照明,我一听点了点头。

每一个人的家乡风俗都不一样,我家乡的风俗虽然没有说完但是这是我家乡最重要的风俗。

我家在濮阳,在濮阳有许多的习俗。例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

在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大人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人们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关于对联还有一个来历: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氛围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女同志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老人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人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朋友“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山东民风民俗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惯。守岁的习惯,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惯。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山东民俗

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关系:相互影响双向互动民俗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语言习俗居住习俗人生仪礼习俗社会交际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习俗等。民俗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更受地域所决定。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齐鲁文化正是以丰富多彩的山东民俗文化为支撑的,比如各地方言饮食服饰等就是这种多样化的最直观的展示。山东老百姓的家常便饭常常离不开大葱,但吃法却不一样。胶济线以南津浦线以东胶来河以西习惯吃煎饼卷大葱,鲁西北鲁西南习惯吃饼子窝窝头,整个山东几乎都喜欢大饼卷大葱,那叫“大葱蘸酱,越吃越壮”;喜欢白菜炖豆腐,所谓“白菜豆腐保平安”。要改善生活怎么办?那就是烙大饼卷大葱。民间甚至认为皇宫和上层社会也喜欢大饼卷大葱。鲁西南有一出传统戏中就唱到: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山东各地的语言,在外界看来,主要是以山东快书为代表的济南周边方言和以侯宝林相声中学说的胶东话倪萍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中表演的“天气预报”为代表的胶东方言最有代表性。其实,山东各地的语言习惯可以用“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来形容。大家如果到山东各地走一走,听一听山东各地方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山东的济宁菏泽沿着运河往北走,一直聊城,说话几乎方言土语都差不多。但是,从济南望东走,一直到青岛烟台威海,几乎每个县的方言土语都不相同。(各地方言举例;琴书唱段)在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鲁中鲁北管小姑娘叫小妮或小妮子大姑娘叫大妮或大闺女;青岛则把小姑娘称为小嫚,大姑娘称为大嫚;沂蒙山区却把未婚女青年称为识字班,把已婚妇女称为妇救会。鲁西北胶东管父亲叫“爹”,沂蒙山区多数地方却叫“爷”;山东多数地方管祖母叫“奶奶”,潍坊一些县市却称为“嫲嫲”。文化与民俗是一个文化体系内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民俗源自生活,又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生活。山东的民俗发源于齐鲁大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为齐鲁文化的产生传承弘扬和山东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又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在厚重的齐鲁文化熏陶下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山东民俗既是山东地域文化主要是齐鲁文化产生的母体,同时又是优秀的齐鲁地域文化传承熏陶的产物。

二、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概况:底蕴深厚、丰富多彩。

车正奚仲、“孟母三迁”的“母圣”孟母和被孟子称为“和圣”的柳下惠等。近现代山东籍的文化名人也灿若星辰,不胜枚举,如傅斯年、何思源、王尽美、季羡林、任继愈、宋健、丁肇中、臧克家、王统照、贺敬之、李苦禅、武中奇、欧阳中石、韩美林、赵丹、乔羽、巩俐、彭丽媛、吴雁泽、马金凤、成龙、林青霞等等。山东民俗是长江以北汉民族民俗的典范代表。“风近邹鲁”是其他地方评价当地民俗民风好的最高标准。在生产习俗方面,与长江以北汉族大部分地区一样,是按二十四节气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在日常生活民俗方面,山东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信奉孔子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与长江以北广大汉族地区大同小异。鲁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堂堂正正,不走偏锋”,“体现中庸之道,五味平和,大味至淡,不追求感官刺激,不走极端,讲究味全意足的舒适口感”。在日常穿着方面,山东人穿着打扮不够洋气,但是讲究端庄、大方、得体。这也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最能表现山东人生活民俗特点的,是在酒文化方面。即使提出很多个“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的孔圣人,对酒也是情有独钟,并谆谆教导我们说:“唯酒无量,不及乱”。在民众的信仰方面,由于儒家学说的熏陶,多数人不太相信神鬼之说。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同时孔子也很注意尊重民众的习俗,所以他又说:敬神如神在。在孔子思想影响下,山东人求神拜佛、烧香磕头的相对不如南方多,但也不都是绝对的无神论者。作为宗教信仰,山东人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都有;作为民间信仰,山东许多人对泰山奶奶笃信不移,对观音菩萨笃信不移,对泰山石敢当笃信不移,沿海地区的许多人对海神娘娘(妈祖)笃信不移。山东的民间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高密扑灰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鲁北地区的剪纸、吕剧,山东梆子,山东柳琴,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济南的相声,泰山皮影,莱芜梆子,临淄蹴鞠,淄川聊斋俚曲,潍坊地区的茂腔,商河、海阳的秧歌,潍坊布老虎,高密、惠民的泥玩具,被称为“鲁锦”的鲁西南彩印花布,聊城工艺葫芦,曲阜楷雕,即墨、胶州、福山等地的果。

模、面模以及鲁西南的斗蟋蟀、斗羊,郓城、梁山、鲁西北一带的民间武术等。全国有四大民间传说,我们山东就占了。

个,包括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这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独一无二的。另外还有我们山东独有的反映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的秃尾巴老李传说。

三、齐鲁文化对山东人人生与社会民俗的影响:深入灵魂,传承久远。

1、山东人特别讲孝道。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齐鲁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始终对山东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而其中齐家有占主导地位。山东人历来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对生育自己的父母,对生他养他的家乡,对老祖宗传下来的道德文化,都是百依百顺,毕恭毕敬。中国第一本孝道专论《孝经》诞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据说是曾子或者他的学生们写的。大家都知道儒家的经典著述有十三经,其中唯一一部由皇帝(唐玄宗注疏)的是《孝经》。世代相传的“二十四孝”(闵子骞、董永故事图2)中就有十位是山东人,包括孝感动天的虞舜,嚙指心痛的曾参,单衣顺亲的闵损闵子骞,为亲负米的仲由(子路),鹿乳奉亲的郯子,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卖身葬父的董永,行佣供母的江革,卧冰求鲤的王祥,(老莱子是,郭巨是不是有不同说法,如果都算上有十一位)。还有一位女孝星——博山的颜文姜,淄博的孝妇河就是以她的事迹命名的。在山东流传下来的崇尚孝道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济南闵子骞墓,曲阜孝经石刻和曾参涌泉井、邹城市孟母投杼碑、嘉祥武氏祠、博兴董永故里、平阴县孝感乡等等。在现代,以拍摄《俺爹俺娘》著称于全国的摄影作者更是大孝子焦波,是山东淄博人。红遍全国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的作者之一戚建波是山东人,另一个作者车行出生于东北,但据说祖籍也是山东,是闯关东过去的。

2、山东人特别爱家乡。在央视和众多电视台热播的《闯关东》中,朱家母子闯关东临走前,给故乡深深地磕头,朱开山因为做梦梦见爹娘就要回山东老家。这都是山东人特别热爱家乡的真实写照。对家的无限眷恋、无限忠诚,使得山东的社会特别稳定。而且,山东人特别讲究父母之命,“糟糠之妻不下堂”,发案率在全国几乎最低,而且据说离婚率在全国也是最低。

耀邦评价:正确路线、错误路线跟得都很紧)。山东人深受儒家“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思想的影响,正直忠厚,老实憨厚,而且特别讲中庸,讲厚道。同时,山东人又重义轻利、豪爽仗义、光明正直,信誉第一,不坑不骗,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朋友两肋插刀,像朱开山那样,在邪恶势力面前从来不低头,不退缩。自己的大儿子用马肉当牛肉卖,他逼着儿子挨家挨户登门向客户道歉。古代的秦琼、宋江,现代的王廷江、韩金来等,都是仗义疏财。请客吃饭从不搞aa制,结账争先恐后。一瓢面供来宾,一杯酒端给客人喝。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山东人对国家、对革命的忠诚和奉献是有口皆碑,忠义报国型的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爱国志士蔡公时,鲁南铁道游击队,胶东爆炸大王于化虎、赵守福,沂蒙“红嫂六姐妹”等,都是这样的典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

洁”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民兵和武装部干部而英勇牺牲的王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身残志坚的青年楷模张海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王乐义,当代海港装卸工人许振超,感动中国的支教模范徐本禹等,也都是这样的英模人物。

战,22万人牺牲。光是一个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就有20多万青年参军,100多万民工支前,登记在册的烈士有就4万多名。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上,战死沙场的军衔最高的将领,是山东临清籍的张自忠上将。就连凶残暴虐的日本侵略者,都列队脱帽向他的遗体敬军礼,用上好的棺木盛殓并竖立灵牌。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出兵百万赴朝作战,其中山东将士达28万,有2万名山东将士长眠在朝鲜土地上。

四、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的缺憾: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1、思想保守、文化守旧。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保守,价值观念保守,行为方式保守,文化保守。山东人特别讲中庸,不温不火,不卑不亢,本分老实,不为人先。正因为中庸,所以山东人前行的道路相对平坦,很少大起大落。但也因为过分讲中庸,山东人往往认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往往办事不抢先,不落后,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当中游,缺乏开拓进取的闯劲、猛劲。

2、观念闭塞、言行土气。主要表现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装饰土气、衣着打扮土气、语言表达土气。要说山东人的土,那叫一个土得掉渣,土的全方位、立体化。和山东人打交道,你说山东人抠门,他能和你动拳头;你说山东人不会喝酒,他能和你拼个鱼死网破;唯独说山东人土气,他立即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3、义气至上、不计后果。主要表现为讲义气不怕吃亏,讲义气不怕上当,讲义气不计后果。

山东人讲义气是出了名的,其实这应该说是山东人的一大优点。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山东人太看重老乡关系,讲义气到了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不计后果的地步,优点就变成了缺点。为朋友两肋插刀,讲义气不计后果的事例举不胜举。山东人重然诺,轻契约(三拍:拍肩膀,拍胸脯,拍屁股)。太看重老乡关系。北京人看谁都是部下,上海人看谁都是乡下,广州人看谁都是穷人,山东人看谁都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见老乡,万事好商量;只要是老乡,哪怕背后开黑枪。就拿喝酒来说,人家外地人到了山东,我们为了表示热情,死命地灌人家酒,恨不能让人家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甚至把人家闹出大病来。搞得人家一听说来山东就打怵。

家乡民俗作文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巷传出的爆竹声,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山东民俗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又能彰显一个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弃,致使近年来年味渐淡。对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我来自山东潍坊,所以我对家乡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对春节民俗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希望能让大家对山东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体验各地域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多样性的无穷乐趣。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就呈现出来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山东地处黄河流域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要说真正进入春节,那就理当从小年开始。在北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被称。

么的。不单是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客人,也为把原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段时间人们也都会忙着置备各种年货。所以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东西的小摊位,从春联、灯笼到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在农村地区更有赶年集的风俗,此时全家会一起出门购置年货,买新衣,父母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提出的购买要求,另外在采购春节用品时,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热闹。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因此春节前也是杀猪的最好时间,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保存较长时间,这也与南方过年制腊肉有相似之处。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过年前也有提前蒸几锅馒头、豆包备用的习惯。通常为了供奉和好看,也会蒸一些花馍,类似刺猬馍、枣山之类的。小时候每当妈妈过年蒸馒头时,我也会因为好玩而根据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状各异的花馍,等到蒸好后便会先挑出自己亲手做的花馍先吃掉,渐渐的长大了,再帮忙做馒头时也就没有了那份闲情。

来。此时女主人会在家里的院子里烧一些黄色的烧纸,这些纸在烧之前要用钱打一打,古时说这些纸是烧给天上的神仙们用的冥钱,神仙们收了钱就要保佑人们来年发财。

芝麻秆,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像那几年还在上高中时,父母在除夕夜时也会把芝麻秆撒在院子里,寓意我们成绩能节节高升,取得好成绩。饺子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锅里要放上馒头、豆腐。意在有余头,都有福。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爷爷,而且饺子要用筷子挑开,方便神仙们食用。吃完饺子,春节的这顿年夜饭才算真正的结束了。

前言:

自古以来,春节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此期间,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春节在很的程度上起到了维系民族情感和家庭关系的纽带作用,成为所有华人的精神寄托,过年也成了人们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山东省作为“礼仪之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习惯得以继承和保留下来,成为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移风易俗的开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春节风俗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为此,我们在寒假期间对山东省各地春节风俗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各地春节风俗以及人们对当今过年的看法。

关键词:春节风俗山东省传统演变。

摘要:

身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除了加强学习以外,更一改投身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去。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寒假开始,山东省春节风俗调查小组便开始就春节前后相关民俗活动展开调查,通过亲身实践以及问卷式、走访式、查阅式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采取分地区形式进行,按照各地经济文化水平及风土人情差异,将全省分为:沿海地区(以烟台、青岛为例)、鲁西及周边省区(以聊城为例)、新兴城市及发展较快地区(以东营为例)、省会及周边地区(以济南、淄博为例)、落后地区及革命老区(以临沂为例)。寒假期间,小组成员按照统一部署,分赴所在各个地区,在亲身经历和调查实践中,从多方面了解山东省各地的春节习俗,从这些古老而灿烂的习俗中,我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好的认识了我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和各方面素质。同时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新时期春节风俗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此的态度。

一、省会及周边地区新时期春节风俗(以济南、淄博为例)济南地区春节风俗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民间认为灶王爷为一家之主,专门向玉帝禀报人间善恶。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俗话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趋,初一五更来。”在除夕之夜,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现在,人们的物质生化水平提高了,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是少不了。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鱼”与“余”谐音,因此许多年画上也以鱼作为花边,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淳朴愿望。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以至于现在有人用魏征等人做门神。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对贴春联的真实写照。有些地区年味很淡,不怎么重视少的。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一.流传已久,较为固定的风俗: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在淄博地区,还是如此,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丰富多彩的福字、窗花节日期间火爆的春联市场篇三:山东的民俗报告山东的民俗报告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代代传承。据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新石器时期,反映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墓葬类型、图腾崇拜、山川信仰等,都显示出史前时期山东民俗的特色。山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地区有典型意义,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孔府的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是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也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

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渔村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蓬莱、龙口(黄县)、莱州(掖县)沿海地带居民,沿袭“齐人好逐利”的传统,外出经商的习俗历代不衰。蓬、黄、掖的“买卖人”不仅在东北有很大影响,在京、津、沪等地也多见他们的足迹。

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化发祥较早,既有山地特色,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事象。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在新中国建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其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山东的城市民俗也能独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类型。济南是一座千年古城,旧街巷、老字号、古风古俗遍地。它同时又是一座泉城与湖城,北国江南的风采为天下所独有。青岛是一座百年之间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现代城市的气氛最为浓烈。烟台城市的发展,以明代防御所城为起点,在近代逐渐将周围村庄纳入市区,最能显现城乡汇融、土洋并存的特色。一方土产与特别技艺,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风俗,因特产而形成特别风俗的,如烟台被称为苹果之乡,莱阳为梨乡,肥城为桃乡,德州、昌乐为西瓜之乡,乐陵、无棣为枣乡,章丘为大葱之乡,苍山为大蒜之乡,菏泽为牡丹之乡,莱州为月季之乡,平阴为玫瑰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等,都形成与当地特产有关的民俗活动。

因特别的技艺而形成风俗的,如苍山兰陵镇、安丘景芝镇、即墨城的酿酒、卖酒、饮酒习俗,东阿、阳谷、平阴制阿胶的古俗,栖霞、牟平、乳山等地放养柞蚕、织茧绸、吃蚕蛹蚕蛾的风俗,昌邑、博兴、临沂等地印刷、穿着蓝色印花布的风俗,嘉祥等地印制、穿着、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风俗,潍坊、平度、高密、阳谷张秋镇、聊城、惠民清河镇印制、销售和民间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高密聂家庄、临沂褚庄、苍山小郭、惠民河南张与火把李、莘县等地泥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郯城樊埝、鄄城刘家旋木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曲阜楷雕艺人的从艺风俗,菏泽面塑艺人的从艺风俗,即墨、胶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风俗等,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山东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一直在山东二十几代人中流传。山西风俗影响山东居民的痕迹依然存在,如寒食节不火食,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寒食节民间所制面燕也称作“子推燕”。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边?直隶省的枣强县。”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其东邻不相同的地方。黄河口附近的利津县和垦利县,在近现代经历过几次官方安排的和民间自发的移民,在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汇的各种现象。垦利本为利津析地设置,其土地几乎全部为黄河在近百年携来泥沙淤积而成,利津的垦荒者称这里为“大洼”,垦荒之后称为“垦利洼”,地方在今垦利县城左右,风俗与利津相同;县城东北一带,垦荒者多来自寿光与广饶,而以寿光为多,风俗近似寿光;近黄河口处,1935年由官方安排从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地迁来水灾后的灾民,他们基本保存着鲁西南的风俗。60年代开发胜利油田,数万工人携家带口来到黄河口,在原来的东营村建起东营市,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陕西籍、东北籍的工人最为集中,于是,东营又成了四川、陕西、东北风俗与当地风俗并存的地方。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内的德州、临清、东昌(今聊城)、张秋、大安山、济宁、南阳、台儿庄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他地方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才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风俗与江南茶馆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味,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临清的哈达织造,因喇嘛沿运河进京而兴旺。江南以马桶陪嫁的习俗,在东昌沿运河的部分村庄流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农村和林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下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的方面,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长白山满族故乡有过年以豆面蒸灯的风俗,其中有一种仓囤形的灯,俗称为“月”,蒸灯时看“月”中水气卜来年各月份水旱。这一风俗在长白山区几近失传,但在荣成、文登民间却继承下来。

山东民风民俗作文

在我们全国各地,有不同的省,也有不同的民族,课本上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我家乡山东的节气风俗习惯。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讲讲立春、夏至和立秋的风俗。

立春里的风俗最好玩。在山东的各地都有“咬春”或“尝春”的习俗。在农村,很多人认为,立春的时候咬一口生萝卜,就可以消除春天睡懒觉、赖床的习惯。在临沂地区的一些农村,立春这天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到来的那一瞬间,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咬下萝卜。据说谁在立春那一瞬间咬住了萝卜,谁就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不过我认为,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幻想,因为我到现在还真没听说过有那一个人真是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呢!

而“尝春”类似刚才说的“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饼和春盘。这种习俗早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杜甫的诗里说“春日春盘细生菜”讲的就是“尝春”。不过现在人们已经用面条、饺子代替了春饼、春盘。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都要吃面条,俗称过水面。谚语里都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不过,在山东也有的地方在夏至时煮新鲜的麦子吃。

而到了立秋这天,山东南部的地区的儿童比赛采集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边,或佩于胸前。山东在立秋后,天气仍然很热,但一些地方的人们却忌讳在立秋洗澡,他们认为立秋洗澡不吉利,会长痱子或者拉肚子。不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天天洗澡,也没有拉过肚子,或许这和某个历史故事有关吧。

这就是我家乡山东的风俗。

山东民风民俗作文

爸爸是河南人,妈妈是山东人,因此过节的风俗也不太一样。去年的春节我就是在山东度过的。山东的春节犹如一幅幅连环画,热闹非凡。

按照山东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下旬才开始。一开始做的是准备工作。大人们都忙着买一些吃的食物和过年时要穿的新衣服。小孩子都买一些摔炮,尤其是男孩子,这是他们的最爱。女孩子就买一些在手里拿着玩的烟花,这些烟花在晚上放最适合不过了。

除夕夜,人们都要开着灯睡觉,据说这样吉利。

正月初一可是春节中最隆重的一天。一大早,男人们就会带着自己家里的男孩子们去拜年。这礼拜年,要给比自己年长的人扣头以示尊重。吃饭前,还要放一挂鞭炮。吃完早饭就更热闹了。结了婚的女人家也要去拜年,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成群结队的拜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去逛超市,买烟花爆竹来玩,去放烟花爆竹。女人们拜完年就要回家帮老人们包饺子,为晚餐做准备。大约在这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要开始放鞭炮了。那声音此起彼伏,好像一首快乐的歌。只要抬头一看,多多少少都会看到烟花那绚丽的光芒。这里的人一般睡觉早,七点多钟就已经进入了梦乡,可这一天人们熬到十一点多还没睡觉。到处都能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还能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

这里的春节真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过完正月十五就正式结束了。人们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大人上班,小孩上学。

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坟上祭祖的习俗,祭祖要带上丰盛的贡品、纸钱、香铂,并且还要带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灵。初三初四则是走亲戚的日子。

山东民俗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惯。守岁的习惯,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惯。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家乡民俗作文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蒙古族是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