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本质心得体会 本质党建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08-30 18:48:40 作者:曼珠 最新本质心得体会 本质党建心得体会(优秀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质心得体会篇一

引言:党建是党的建设的核心,也是根本保证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参与了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深深体会到了党建的本质所在。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心得体会,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事业的巨大贡献。本文将从党建的本质、参与者的责任、思想教育的深化、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党员队伍的建设等五个方面,谈我对党建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党建的本质在于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党建的本质在于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纵深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组织工作者,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引领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地履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因此,为了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机会,让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发声、建言献策,从而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服务于人民。

第二段:党建是每个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党组织的基本组成是党员,党员的成长与进步是党建的核心要素。党员要自觉践行党的思想,是领导干部的表率,要坚守为民的初心,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每个党员都应该自觉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以饱满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投身到具体工作中去,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每一个党员有责任有担当,党建才能充满活力,真正体现出对人民的关怀和服务。

第三段:思想教育是深化党建的重要路径

思想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党员思想觉悟和党性锻炼的关键。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引导党员不断提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此外,要加强党员的组织生活,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内外学习活动,培养党员党性,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担当精神,促进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

第四段:制度建设是党建的重要保障

党组织建设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的建设是规范党员行为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关键。要完善党员管理和监督制度,明确党员权利和义务,强化纪检监察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此外,在党组织建设方面,要严格执行党的党章,健全组织制度,增加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提高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第五段:党员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员队伍的建设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要注重选拔优秀的党员,培养党员的综合素质,充实党员队伍的力量。要加强新生代党员的培养和引领工作,增强他们的事业意识和责任感,为党的事业发展留下更多的接班人。同时,要注重党员队伍的年轻化和知识化,引进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提高党组织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结语: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切地认识到了党建的本质以及对国家事业的重要贡献。只有抓住党建的核心要素,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全面深化,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实现党的使命和目标。作为党的一员,我们应该牢记初心,勇于担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能力水平,为党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质心得体会篇二

在县统计局学习锻炼的这三个月使我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了组织部门安排这次挂职学习活动的良苦用心,也深深感谢县统计局领导及同事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将带着在这里收获的一切,满怀信心地回到乡镇,用行动回报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下面我谈谈我三个月来的挂职锻炼体会。

1、强化大局意识,拓展工作思路。来到统计局我才了解到统计局工作具有承上启下、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工作的特点,指导全局作用极为明显,尤其是省市县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开展以来,更体现了统计部门的重要作用,其突出位置也受到县委、县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统计部门主要工作职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计方法制度对国民经济运行现状进行统计调查、分析、预警,在做好数据统计的同时,做好省市县统计工作和部门、乡镇统计工作的衔接。通过在这里的锻炼学习,使我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义和全面深刻的了解。

2、强化了学习意识,以前在村委会工作,接触的日常事务种类繁杂,业务技能掌握的很少。来到统计局以后,办公室主任为我找来了一系列的统计工作的专业基础知识书籍供我学习了解,我也利用整理局档案室的机会,翻阅了近年来的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等相关资料信息,对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有了相关的了解,为我迅速融入统计局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3、增强了适应能力。对于来自乡镇的学习锻炼干部而言,的难度不是快节奏的工作,而是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要想在学习锻炼期间有所收获,就必须尽快改变原有局部工作思维和无固定上下班时间的生活习惯,彻底摆脱自己以前那种小集团意识和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树立全局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角色的转变,尽快适应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和全局性。通过多听、多看、多问、多思考、多学习,首先从自己的角度努力去理解、适应,在与大家的交流过程中主动介绍自己在乡镇工作的情况,让对方更多地了解我,以达到增进彼此的理解与适应。同时,我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认真做好办公室的细小事务,争取得到领导、同事的理解和认可。

4、参与第三次经济普查动员会的审核与数据汇总工作。与统计局经济普查办公室的同事一起审核各乡镇上报的相关数据资料,协助录入20xx年简明统计手册,并将数据整理成册。协助完成20xx年国民经济社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配合局党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完善各种活动计划、学习心得体会等。

5、积极参与局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周定时去我局包联路段进行卫生打扫工作,并与沿街商户宣传爱护环境,人人参与,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三创宣传工作;认真参加局党组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干部作风整顿教育等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很好的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职业素养。

6、理论学习多,但实践经验相对却较少。由于统计局的各股室的分管专业的业务工作都不同,项目类别多,专业性强,我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很难发挥作用,不能很好的像别的同事那样通过某一季度的数据反馈情况撰写经济运行分析说明。

7、执行工作多,主动创新少。锻炼学习这一阶段,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基本都能圆满完成,但是工作中还是缺乏独立性、开拓性,等靠思想还是存在。需要更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争取进一步发展。

本质心得体会篇三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参与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勤劳刻苦的品质,增加实践经验,并且锻炼动手能力。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是我对劳动教育本质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劳动就没有生活的基础。劳动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引导他们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将来从事劳动的决心。在劳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付出和收获,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对劳动的敬业精神。这种劳动观念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加投入,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其次,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增加实践经验。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外,还需要接触实践,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运用。劳动教育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通过参与劳动,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劳动形式的有趣和挑战,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植物培育实践中,学生可以亲手种植、修剪和管理植物,从而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

再次,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锻炼动手能力。在现代社会,动手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各种实用的手工技能,如木工、修理电器等。这些技能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此外,锻炼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增添不少优势。

再者,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某项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劳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健康心理。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付出努力的价值,同时也会通过劳动获得快乐和满足感。这些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会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并且对待生活更加乐观。同时,劳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使他们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学生更多发展的机会。在劳动教育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劳动形式和职业。通过亲身参与,他们可以了解到社会上的各种工作和行业,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此外,劳动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总之,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增加实践经验,锻炼动手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并赋予学生更多发展的机会。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从中受益良多,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成长机会。

本质心得体会篇四

在跨年时,隔壁的邻居,甚至我的父母在看晚会,打牌消遣之时,我蜷缩在自己的小书房中,独自一人闷头在写着。其实自己那时也不知道再写什么,也只不过是随便写写,既书写着自己的情感,也在书写这自己的灵魂。

随着春晚的进行,我的字数也逐渐多了起来,周围也不时零零星星地穿来鞭炮声,一次又一次地打断我的思绪。我便索性甩开手中已捂得温热的笔,向后仰去,一动不动地望着桌旁的电子钟,关掉我的照明工具——台灯,再黑夜中听着音乐望着不时被照亮的天空。

随着桌旁电子钟的显示屏离0:00越来越就近,耳边传来鞭炮声也越来越大,渐渐的,音箱的声音也逐渐被覆盖。我停下手中的笔,望着漆黑的天空被烟花所照亮,若有所思。

半小时过后,声音渐渐减弱。

群响具绝后的夜晚,四周显得格外寂静,我呆呆的望着天空,心底涌起丝许不舍。舍不得时光流逝地如此之快,却只能在此地感叹,奈何不了其离去的匆匆步伐。

在椅上,回忆着上一年的种种,有多少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本站站回想着上一年的遗憾,有多少真正地理解了给自己积累了经验;回望着上一年的计划,有多少是脚踏实地完成了……这不仅是对旧一年的反思,更是对新一年的展望。

耳边的音乐又逐渐清晰,揉揉已有些酸涨的双眼,拧开台灯,拿起已有些凉的笔,又开始写着没有主题的文字。对于我来言,只要有的写便好。

黑夜中灯光渐渐地被熄灭,跨年的人们也闭眼打起了呼噜。我不会以这种酣睡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而是以我独特的方式来庆祝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

本质心得体会篇五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世界的真相,追求内在的本质。在这个多变和复杂的世界里,人们通过深思熟虑和体验,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成长。我们所追求的,就是本质。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力量,能够驱动我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本文将从个人层面出发,分享本质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本质的意义

本质是我们作为人类之所以存在的初始源泉,是我们生命之中最纯粹、最本真的存在。它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未知,去推动我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让我们不断的感悟、成长。本质是孕育着人类内在力量的源泉,它让我们需要在任何时候保持自我肯定、自信和自尊,让我们始终保持真实、坦诚和纯粹。

第三段:本质的具体体验

本质不是一种僵化、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深层意义。在自我塑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寻找自己最原始的本质,去发现自己的真正潜能。比如,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时常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此时,我们要无惧去迎接这些挑战,勇于克服困难,这种勇气和执着力正是本质的体现。此外,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坦诚相待,建立真诚的交流,这也是本质的表现。

第四段:本质的塑造

我们有时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此时,我们可以从本质的角度出发,去审视自身,了解自我,从内而外去塑造自己。本质是一个虚与实的界限,它能强化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去了解自己的真正潜质和价值。通过刻意地培养自己,我们可以逐渐发现,我们在人群中的价值和独特性。

第五段:结语

本文通过分享本人对于本质的体会和心得,旨在唤醒更多人们对于自身核心能力发掘和提升的关注和重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够通过寻找心灵之声,重视内在的力量,顺应本质的力量,才能发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和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不断地学习和学习的能力,去探索未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让自己不断在成长和进步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把握自己的一生。

本质心得体会篇六

暑假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在孤单一人在孤岛上生存下来,并成为航海家的愿望。

鲁滨逊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在风暴海啸中,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但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本质心得体会篇七

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驱动力,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各种高科技产品和多样化的软硬件。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对技术的本质了解的并不深入,但通过近年来对技术的研究和经验积累,我对技术本质有了一些体会。在我看来,技术的本质不仅仅是实现某种功能或提供某种便捷,更重要的是它对个体和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以及技术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技术的本质在于其对个体的影响。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地完成各种任务。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环境,技术的应用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便利。例如,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获取信息的速度也大大提高。此外,通过各种软件和应用的支持,我们可以轻松安排生活日程,进行在线购物,甚至远程办公。技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不断满足个体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次,技术的本质还在于其对社会的全面影响。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也增强了社会的互动和合作。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接近,促进了社会的联系和交流。此外,通过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化,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技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互联互通,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持续发展的社会。

然而,技术的本质并不仅仅是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应用,都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技术的本质就是不断追求创新,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

然而,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此外,随着技术的普及,数字鸿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弱势群体可能无法享受到技术的便利,甚至因为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被边缘化。技术的本质就是要平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确保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技术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便利和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技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而更加理性地应用和利用技术。只有在尊重个体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关注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技术的本质价值。

本质心得体会篇八

“现实的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基石

„„

马克思通过双重的批判而获得了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特别是借助于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揭示了在黑格尔对历史运动的抽象的、思辨的表达中所包含的真正的人的本质,即“把人的自我生产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但也正因其是思辨的,因而把现实的人连同自然界一起抽象掉了。

„„

一、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考察人 „„

„„

„„

三、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

马克思认为,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本质也并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现实地成的,必须把对人的本质的分析纳入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中,才能真正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社会存在,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里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9]人是社会的产物,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人的本质得以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物质基础,这一人的本质观强调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人的本质是在人的文化———社会存在的特殊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因此,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范畴,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僵死的、静止的,“不管是人们的‘内在本性’,或者是人们的对这种本性的‘意识’,即他 1 们的‘理性’,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20]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历史运动之中,人的社会关系也必然不断运动变化,不同的历史条件造就不同的人及其本质,所以,现实的人的本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不仅体验着自己的存在,而且直观到他人的存在,生活即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生成即是在与他人的共在中生成,离开他人,便没有我的生活和生成。这样,他人与我的关系便不再是外在、偶然或派生的关系,而是内在的、本质的、有机的关系。”[21]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物,要想说明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人的本质,就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出发揭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同一时代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区别,并从中得出关于人的特殊的、现实的本质。

正是在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人在现实的交往活动中才能生成。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和结果,又是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2]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无不历史地受到他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23]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自始至终塑造着具体的人,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的本质也不一样,现实的人,就是处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受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和影响。任何现实中的人,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新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和创造者,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一切社会关系所交织而成的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纽结”。“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他们是以他们曾是的样子而相互交往的,他们是如他们曾是的样子而‘从自己’出发的,至于他们曾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则是无所谓的。”[24]人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来满足自身的同时,也创造出人的本质的新的内容。马克思正是以“现实的个人”来反对“抽象的人”,反对人本主义把人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以单纯的人来作为问题的出发点,而是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特别强调要把人放在他所生存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把人与他的时代生存境遇联系起来。总之,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联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感性存在,他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存在。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立足于他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联系,从社会历史发展中寻求人的现实本质,才能对人的本质作出具体的历史的科学规定。因此,“现实的人”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逻辑出发点,由此,形成了“人”和“社会”两条线索,在“实际活动”的基础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最终会在以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本身的未来社会中获得统一。

马克思不仅从“实际活动”角度把人与他物特别是动物区别开来,确立了人作为一个“类”的主体地位,而且从“社会关系”角度把人和人区别开来,确立了不同的人作为个体、集体、社会的主体形态,从而能够说明人的产生及其发展,说明人的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使人的本质问题的解决成为科学。施德福、余其铨在《人的本质观上的革命变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之所以是科学的论断,从哲学上说,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如果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革命变革,那么,这一科学论断的做出则是在关于人的理论方面所实现的质的飞跃。”[25]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及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给出了科学的解答,对认识人的各种特性,人 2 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要真正把握人,就不能离开现实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能离开现实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生产活动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离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26]人的本质就是不断的生成,这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规定性,而是一种未确定性,正是这种未确定性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 „„

[摘 要] “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前探讨以人为本的问题,更需要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信奉黑格尔、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到信奉费尔巴哈、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再到形成自己唯物史观思想、用唯物史观范畴———“现实的人”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

„„

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唯物主义者,更不是天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离开了“人的本质”问题,就无法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同他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经历了从信奉黑格尔、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到信奉费尔巴哈、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再到形成自己唯物史观思想、用唯物史观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过程。

一、马克思用黑格尔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时期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是绝对精神,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由绝对精神的不同发展形态———“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组成的。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绝对精神的主角是人,人是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的,而人高于自然界和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

二、马克思用费尔巴哈的范畴表达自己人的本质思想的时期 „„

费尔巴哈是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将人及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作为自己哲学的对象,宣布自己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并将其称之为人本学。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对正在寻找突破的马克思而言,无疑是甘露降临,马克思顺理成章地“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

„„

马克思则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从人的社会性入手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将对宗教的批判和对尘世的批判结合起来:“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4](p1)【[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4](p2)【[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了德国“置现实的人于不顾”的思辨哲学产生的根源,是德国国家“本身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4](p9)【[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的现实。在超越费尔巴哈时,马克思自己的“人的本质”观点———“现实的人”已开始显现,“现实的人”一旦出现,哪怕只是一点端倪,就必然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发生冲突。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特点———在继续借用费尔巴哈旧范畴表达自己的同时,努力寻找新范畴。

《手稿》中,马克思虽然仍然使用人是“类存在物”的提法,但已赋予它以新的含义: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并不是因为人共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因为人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是生产劳动规定了人所以为人的本质。这时,马克思已经认识到 4 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实质只是解决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问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人超出自然、与动物不同的部分,这就是人的劳动。

„„

„„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新范畴的初步表达———“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不仅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手稿》、《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已显露出的实践观点摆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而且将实践的观点贯穿于《提纲》的始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6、57)【[ 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正是实践概念的提出,使得马克思第一次将自己的“人的本质”思想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得马克思“现实的人”真正成为现实。

依据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开始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手稿》时期,马克思还赞扬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而在《提纲》中,马克思则明确批判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抽象性,指出费尔巴哈“人”的单个性、孤立性,并第一次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归为“以前的唯物主义”的范畴,标志着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彻底决裂。

《手稿》时期,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提纲》中,马克思通过“社会关系总和”,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人的本质”思想。《提纲》在《手稿》用劳动将人同动物区分开来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与人区分了开来,劳动是人的共性,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差异性)正是在人具有的劳动属性的基础上、由人与人之间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人的初级本质(人同动物的区别)的话,“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人的高级本质(人同人的区别)。

《提纲》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现实的人”的前提,它不仅是马克思表达人的本质思想的新范畴,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3·《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时期,马克思明确表达了唯物史观“人的本 5 质”思想的新范畴———“现实的人”。

《提纲》是马克思为《形态》所写的提纲,《形态》则是《提纲》的进一步展开,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提纲》中的“提纲式”的问题逐一展开,不但第一次表述了马克思新的历史观,而且使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立体化。

至此,通过艰苦的理论探索,马克思解决了困扰自己已久的“人的本质”问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的本质”思想,“现实的人”不但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坚实的立足点,也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关注同以往任何思想相比更具有真实性。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恰恰离不开“现实的人”,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主要是生产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生产力,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关注人、关注“人的本质”不是矛盾的,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统一。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当代性解读 „„

费尔巴哈立足于“现实的人”,完成了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颠倒”。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哲学无非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抽象化为与己分离的“自我意识”,然后再把这种“自我意识”独立化为普遍的泛神论的本质———“绝对精神”(上帝)。〔4〕【[4]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5.】黑格尔哲学和宗教一样,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而“现实的人”是这种颠倒的人的本质的“倒转”,便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或者“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515、29-30.】

„„

由此对理智形而上学的决定性超越以及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真实把握,最终只能归结为把“感性—对象性”提高到“感性对象性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1、77、56、56.】这也是我们洞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解的基础。

立足于“感性活动”的存在论基础,我们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的论断中,所谓“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亦即不是一切形而上学的从“我”(神、上帝、绝对精神等)出发进行规定的存在,不是那种与人分离的我们称之为“物质”(实则为“物性”)的存在,而是在“主体性本质力量的对 7 象化的活动”(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所谓“在其现实性上”,乃是在作为当下现实之本原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初关联的现实性上,在“感性活动”的现实性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一切社会关系的静态综合和仅仅表现为一切时代之当下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作为人类历史根基的“感性活动”动态生成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是在作为“感性活动”之前提和结果的“感性交往”与作为“异化劳动”之结果和前提的异化的社会关系(私有财产关系)之间保持着历史张力的社会关系的序列。作为这样的一个序列,人之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始终根基于“感性活动”与“感性交往”的基地,保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张力。

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

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人本质概念有很多解说,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创造,人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自觉的活动;等等。这些提法是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强调的重心不同,重要程度也不一,但对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都不可缺少。为此,本文试从六个方面逐一进行考察。

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五、需要即本性

从这段论述看来,马恩所说的需要主要指物质的需要,物质利益等,人由于是自然存在物,需要衣食穿住等生活资料,因此才进行劳动、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马克思把需要和生产一起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他把需要视为生产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要素和推动力,因此强调需要的作用实即强调生产劳动、物质利益的作用,人类社会的生存乃至自由与个性的发展无不以此为基础。从此角度说,需要象劳动一样,体现着人的能力、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发展水平,因而即人的本性。

不过,由物质利益或物质需要所推动的劳动毕竟导因于外,而不主要是自我决定、自我实现。这在马克思看来,只是一种较低意义上的自由,更高的自由则是把劳动作为自己的创造,作为天赋才能的发挥。至此境界,体与脑,身与心,外在的与内在的,自由与必然,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而人的才能的发挥也就成了最大的生产力,又转过来促进物质财富的迅猛发展,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是这种更高意义的自由必须以较低意义的自由作基础,需要与物质利益实际上仍时时起着作用,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因此,“需要”仍在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马克思曾分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目前学界对人本质的传统解读方式或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或是将其定义为这三种特性的总和。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人之本质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人之需要中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抵制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一、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三个经典命题(一)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思想。他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p9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这样的结论已与青年黑格尔派将人指认为自我意识的抽象观点彻底划清了界限,也与费尔巴哈的结论大不相同,但整体来说仍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此时,马克思仍将人的本质视为人的类本质,他所寻求到的是能将人与动物明确区分开来的人的属性———自由自觉的活动。“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 9 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3](p96-9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人的活动可超越种的束缚,在意识的引导下自由自觉、全面地予以展开,正是这一点使人彻底地从动物中分离了出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人应有的生活状态,现实并非如此。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被彻底异化了,所有的自由幸福丧失殆尽,剩下的只有痛苦与强迫。自由自觉的活动退化为谋生的手段,人类的优点变成了他的缺点。因而,要克服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使人的本质现实化,最终迈进真正自由自觉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与施蒂纳的争论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先前理论中的不足。正如施蒂纳所说:“此一永生,如同这个平等那样只有关于我之中的人,而无关于我。只有作为人的担负者和寄宿者的我是不死的。如同众所周知的那样‘国王不死’。路德维希死了,然而国王存留着;我死了,然而我的精神,这个人存留着。为了把我完全与人等同起来,有人(指马克思———引者注)发明和提出了要求:我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类的存在’。”[3](p188)施蒂纳在这里所极力反对的是将人的本质归于人所具备的众多属性之一的做法(如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样一种属性),主张具有多种属性于一身的“我”的惟一者形象。然而马克思也敏锐地观察到了施蒂纳理论中的致命错误。他虽然把“我”看作唯一的实体———主体,但这只是他的价值愿望罢了,只是一种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抽象的概念。同时,马克思彻底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立场,批判了他把人的本质视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错误观点。

正是通过批判施蒂纳和费尔巴哈的思想,马克思扬弃了先前建立的关于人本质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具有天才般创见萌芽的文件中从现实的人、处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56)。【】因为现实的人总是不停歇地在实践着的人,而实践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体现着社会性,脱离了整个社会的单独劳动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实践中人们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便构成了他们的本质。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系无疑是多样的,但马克思在后来的巨著《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了生产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性作用:“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p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正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关系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三)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惟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6](p5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已成为实践及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最终动力和内在根据。人类的活动总是基于一定的需要,没有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实践、生产和社会关系便无从谈起。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7](p17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人的需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不断地获得满足,新的需要也会随之产生。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

二、具体的苏醒:从应然的抽象价值悬设到现实的社会历史性统一 „„

首先,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要是从“应然”的角度来理解的,它承载着浓厚的伦理价值色彩。而说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从“实然”的角度出发的,它的根基已脱离了虚幻的原初状态,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了。

„„

其次,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的类本质,但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向的则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囊括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其三,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对人本质的一种静止抽象的定义,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具体而历史的科学论断。前者将人的本质非批判地归于一种价值的预设,这必然会导致结论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陷入抽象的泥潭,展现给我们一幅静止的、遥不可及的虚幻之景。而后者则彻底地扬弃了这一缺陷。因为人的社会关系绝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它总会保持着具体的形态,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也就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人本质的思想中,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跨越,它实现了类和个体的、“应然”和“实然”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实现了对前者的全面包容与整合。

三、具体的完成:从社会性本质到多层面全方位综合的本质

尽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实现了人本质的历史化与现实化,克服了“抽象劳动”的片面性,但从根本而言,它并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本质主义的藩篱。因为马克思此时关注的重点仍在人的社会属性之上,认为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相较而言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只具有从属的地位。应该说,这样的结论仍旧是抽象的,对人本质实现真正具体把握的是“人的本质即人的需要”的思想。许多人认为,需要只是人的主观性因素,动物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将它指认为人的最重要的本质是不妥的。实际上,需要的内涵与外延绝不仅限于此。它以其更高层次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囊括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而具体的再现。下面笔者将从这三种属性出发来认识需要的这种具体性。

(一)需要与人的社会性 如前所述,构成人之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以生产关系为决定性要素的,而生产关系又一定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实践是人的感性世界的最深刻的基础,它是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对立和分化的源泉,也是它们统一的基础;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实践创造了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10]【[10]倪志安.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就两者关系而言,一方面,社会关系离不开实践,如果没有实践,社会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实践同样无法脱离社会关系,因为实践总是要借助特定的社会关系才能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由此可见,实践与社会关系联系如此之紧密,以致成为一币之两面。

然而追根溯源,人类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才是实践的最终动力,才是一切社会关系得以实现的最终根据。另外,作为生产之动力的人类需要具有着鲜明的具体历史性与“实然性”。人类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人的一切需要都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我们既可以从不同的生产方式中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又可以从人的不同的需要内容和满足方式中区分不同时代的人的本质。”[11](p80)【[11]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对人的需要的历史现实性的挖掘其实 11 也就肯定了需要对于类与个体的统一作用。无疑,人与动物的需要是截然不同的。动物的需要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代代相传却鲜有改变,这样的需要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需要;人则迥然不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不断提升,现今社会中的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物性需要,他们的需要是一个能动、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不会是雷同的,因而由其制约的需要也决不会是完全相同的,这样,需要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得以相互区别的根本特质。

正是由于人的需要在社会性方面实现了类与个体、“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具有历史现实的特征,故它就不仅仅表现为生产实践及多种社会关系的外在动力与原因,而且深深地嵌入到现实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之中了。一方面,需要受到了现实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表现出了特定的历史性,没有了社会关系,需要就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显现;另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的形成都是以人的需要为最终根据的,失去了需要的支持,实践及各种关系便丧失了存在的原因。因此,人的需要与社会关系如此大范围地渗透在一起而无法明确地区分彼此,可以说需要在社会性上具有与社会关系同等丰富的内涵,且二者已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需要与人的自然性和精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它是人的生理基础。自然属性最为基本的表现便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基本机能。应当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所表现出的这些机能与动物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它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之印。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进化,人的自然属性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以饮食为例,人类最早也与动物一样采集野果、捕杀猎物。但后来人类进行种植和饲养,火的发明使人的饮食不仅能维持生命,还有了美的感觉。随着社会发展,饮食已经发展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如酒文化、清真文化、快餐文化,甚至有人把拒绝饮食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绝食斗争)。性爱的变化更为典型。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早已不把性爱视为传宗接代、物种繁衍的惟一手段。人类婚姻的演变史是最好的证明。”[9]【[9]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然而不管人的自然属性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而改变,都总是表现为人之生存需要的历史具体的演变。可以说,人在自然层面的需要与人的自然属性是相统一的。

人类的精神属性亦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所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3](p4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现实的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理性、能思维的存在物,是有精神能力、精神生活的存在物,这决定了人最终是一种理想性的、追求自由的存在物。”[10]【[10]倪志安.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关于人学的总体性方法论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人类精神属性同样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带有现实、具体的特征,并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这种对于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内在地基于人类的精神需要,而人类的精神需要也正是通过价值追求的形式才得以实现,因此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逐渐解决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提出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提出理性和自由是人的本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国家、社会是人的本质的客体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12 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源于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从而揭示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虽然吃、喝、性行为等是人和动物所具有的共性,人和动物都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从自然界中摄取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但是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7]【〔7〕〔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23.】。而人的活动则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8]【〔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其次,有些动物,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也能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但是,“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再次,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是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目的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需要,并且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人自身,不断完善自身。

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相区别的角度,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已经彻底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决裂,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成,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界定,首次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质的飞跃。首先,人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属性。人作为群体,它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属性;人作为个体,他与其他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们的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属性的差别。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从根本意义上决定人的本质,其他关系从各个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再次,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唯物史观 „„

一、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劳动规定了人的本质

当早期的马克思禀持受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去观察社会的时候,迎面碰到的问题就是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为了维护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竟然让国家丧失应有的正义和理性光辉,使国家“自己降低为私有财产的同理性和法相抵触的手段”。[3](p260-261)现实的世俗社会的物质利益之争,使他最终对黑格尔的理性的国家观发生了怀疑,产生了“苦恼的疑问”,即如何解答政治国家、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此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系统批判,马克思把被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所颠倒了的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指出活动着的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与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这一结论的得出意味着马克思开始要对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们那种凭借理性设定抽象的人及其人性去解释社会与国家的虚构的诗意的做法展开批判。也正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针对黑格尔离开“人的社会特质”抽象地、单独地考察国家的职能和活动的思辨做法,指出: 13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是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3](p2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一考察人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里概括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区分了两种对立的考察人的方法论原则,即德国哲学的考察方法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而他的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2](p7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样,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就构成了马克思对以往旧哲学批判的前提和建立唯物史观的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从“需要即人的本性”的观点出发去把握人的存在。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的时候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去了(两性个性、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6](p51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这里,马克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把需要看作是人进行物质生产的内在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必然性”,[4](p12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 14 社,1979.】二是把需要称之为将个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纽带,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天然必然性”。[2](p43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需要之所以成为人进行物质生产的内在根据以及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纽带,是由需要在生产实践以至整个社会实践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分析生产和消费或需要的关系时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7](p32-3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现实中,需要受生产限制和决定,而在观念或逻辑上,需要又超出生产的限制决定着生产。这就是需要和生产的辩证法,也是需要同全部人类实践活动的辩证法。

基于对需要与人的实践活动这种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