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演讲稿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汇总5篇)

时间:2023-10-03 05:24:27 作者:飞雪 最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演讲稿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汇总5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演讲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竹海镇农林村牢记“两山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小康之路。

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老村长陈福尧的记忆中,曾经的村庄,家家户户造纸,村民乱砍滥伐,兴建矿厂,村里处处是“天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改变村庄面貌,农林人用新路径取代旧模式,创新绿色产业,变竹林为园林、变农房为客房、变矿山为“金山”,探索出了一条摆脱贫困走向美丽乡村的发展新路。

纵有不舍,讲大局的农林村群众收起了砍竹刀、绑竹绳,关闭了矿石窑,告別旧生计,寻找新出路,4500亩集体林地、“海中海”湖泊入股蜀南竹海旅游开发公司,采取党建引领+景点承包经营+旅游设施租赁+自然资源分红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好绿色产业。眼下虽然已经过了旅游的旺季,但地处蜀南竹海景区的灌家农庄却是一派繁忙热闹景象。贵阳游客单女士高兴地说,“今天是第四天了,本来准备只玩三天的,因为特别好耍嘛,又多待了一天……空气特别好,住得特舒心,吃得又特别的开心、舒心。竹花、竹蛋、冬笋,好多想不起名字的竹食材,以前都没吃过,食材好,有创意,明年天热时约起朋友还会再来玩”。

作为地道的农林村人,灌蓉一家也曾外出打工谋生。随着蜀南竹海旅游业不断发展,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竹生态优势,灌蓉一家在景区里开办起了农庄。以“竹”为主打,让曾经外出打工的她尝到了甜头。

“这段时间相对来说是淡季,因为刚过了暑假。家里有20几间客房,每天可以住上10几间,收益还不错。并且土地流转得租金、参与经营得股金、劳动务工得薪金,大家的日子能不火嘛。”灌蓉是这样说的。

2019年,农林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1元,集体经济收入287万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提前一年脱贫。

优化好经济结构。农林村党组织书记灌兵讲,下一步农林村将积极融入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历史机遇,依托蜀南竹海创建5a契机,大力打造竹食品、竹文化、竹经济特色商业街,把竹林变公园,把村庄变集市,打造游乐在竹海、吃住在农林的抱团发展模式,成为城里人避暑纳凉、森林康养的向往之地,让更多人感受到农林村的魅力,持续增加村民的“钱袋子”,让群众生活质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农林村正实现自然财富经济财富双丰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绿色是大自然的鲜明底色。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这是千百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成果等共同发展的显著标识,是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卓越象征。我们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继续做下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示范样本,寻求绿色发展最大“共”约数,向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追求绿色发展“共荣”,洞见生态文明真谛。“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人民追求“共荣”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需要不仅符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还能有效指引全社会共同践行“两山论”,让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根本指南,努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厉行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筑牢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绿色价值理念,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实现由“规定动作”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像保护眼睛一样、像对待生命一样爱绿护绿增绿,让这笔意义非凡且无比珍贵的“生态财富”能够泽被后世。要清醒认识到无序、粗暴对待自然的巨大危害,必须协调规范好经济活动、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等,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范围内、生态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讲新发展。全社会要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学会算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把“共抓大保护”落实到一字一句、一步一行中,坚持一棒接着一棒跑,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坚决抵制奢靡浪费思想,反对一切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合理消费。

坚守绿色生活“共谋”,融入科学治理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要遵循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科学治理规律,在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织密“保障网”,找准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共同促进的“切口”,决不能因小失大、偏安一隅。“奉法者强则国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紧盯重要领域、关键行业、重要岗位,决不能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打折扣、搞变通。要运用好环境管理“全链条”,特别是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治污、气候治理等方面,着眼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打造出可持续、具有特色的治理样本,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实绿色福利“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环境就是民生,绿色成果“共享”让发展更有力度、温度、厚度,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落实到“民心里”。山水榕城,有福之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也充分彰显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可分割。要守好世代传承的宝贵遗产,挖掘出生态环境各类载体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让既能够“推窗可见的绿”又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景成为现实,延续历史文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要抢占新发展格局“风口”,利用好产业“延长链”创新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发挥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的能动优势,在保护和传承、创新和发展中让更多文创产品焕发生机活力,持续释放绿色动力。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取真经、谋机遇、展风采,让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凝聚磅礴合力,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家园生活,让绿色成为每家每户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全球气候治理续写“中国新篇章”

要坚持绿色发展和多边主义,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面对全球性危机,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为推进全球绿色复苏注入了新动力、为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续写了新篇章。

新篇章体现的是中国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__以来,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历史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清晰,理解进一步深入。正因如此,中国从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出发,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新篇章蕴含的是中国心怀人民、心系后代的天下情怀。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得益于其开放包容,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胸怀融汇不同文明,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正是这一天下情怀的当代体现。事实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面对世界各国不断打压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中国愿意摒弃前嫌,致力于合作推动全球生态建设,是植根于对生存环境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更是对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保护生态迫切愿望的积极响应。“环境就是民生”,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优质公共生态产品的向往,才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民意基础和现实动力,以及致力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初心”。秉持天下情怀,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生态建设,合作应对挑战,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合作共赢改善生态环境、增进人类福祉。

新篇章彰显的是中国言出必行、责无旁贷的大国担当。回望过去,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与60多个国家、国际及地区组织签署约150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为世界生态建设再作贡献,以实际行动向世界阐述“中国担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开创世界生态治理美好未来,相信通过本届领导人气候峰会,中国将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同各方一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续写“中国新篇章”。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自然规律告诉我们:和则生。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自然朝夕相处,没有自然万物的滋养,人类就难以生存,这既是自然发展规律,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后,人类在创造发展奇迹的同时,大气、水等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也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世界共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今天我们取得成就就是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尤其是党的__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之路,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已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中国的实践证明: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能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相互促进的大道。

人类历史这面镜子告诉我们:合则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每个人都想贡献一份力量,把这个“大家园”建设好,这是全人类的愿景。全球性气候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民生福祉,是全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独木难成林,只有携手合作,不断提高合作水平,才能拿出有效的应对方案,才能让世界人民共享更好的发展成果,进而持续推进人类文明实现欣欣向荣。开展国际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最大民心”,才能形成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收获国际交流合作的“最大共赢面”。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在应对气候问题上要众志成城,而且在应对其他人类共同挑战时也是命运与共,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历史滚滚向前,书写着人间正道。我们要共同营造合作共享的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子孙后代享有更美好未来。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如水,经济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准确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舟水关系。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如何在确保不越过生态“红线”的基础上,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历久弥坚的课题。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牢固树立生态安全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生态安全究竟是什么?如今的我们又处在何种境地?从概念上讲,生态安全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生态问题一次次为我们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因此,在思想上,我们要牢固树立起生态安全理念,用理论武装自己,只有思想意识上永远紧绷生态保护的“红线”,才能从源头消除生态安全隐患。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也可以为我们带来财富。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保护生态系统并不是要求不发展,而是将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除了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管监督,更要聚焦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绿色化转型之路,使之加快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避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坚守绿色发展“底线”,要坚持生态优先,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相信青山定不会负人。

坚守全民参与“主线”,保护生态环境常态长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使绿色发展常态化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一个“绿色银行”。然而,“绿色银行”的成立不能靠一个响亮的口号一蹴而成,更不是靠一己之力一蹴而就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只有坚守好全民参与的“主线”,举国一致、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好“绿色银行”,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趋于常态长效。要从认真领会退耕还林、节能减排精神做起,要从低碳出行,降低空气污染做起,要从垃圾分类、节水、节电、节材等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全民参与,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常态长效之路越走越宽广,共建水绿山青、繁荣富强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