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小括号混合运算二年级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21:44:23 作者:字海 2023年小括号混合运算二年级教学反思(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今天,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计算,在上课之前对于课程设计,整节课的思路有了详细的设置。但讲课之后,发现自己存在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用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判断学生,我以为混合运算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在导入环节设计不太合理,我设置了一个第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和一个第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可以换成二年级学过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更能衔接例题的教学。

3.在计算过程中,没有告诉学生,计算哪一步写出结果,不计算的话要抄下来,导致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少写。另外就是混合运算格式的要求还需要给学生强调。

4.三步混合运算尽量用三步计算,对于中间是加减号,两边是乘除号这一类算法,可以把两边同时计算出来,再相加减这种做法,刚开始学生会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慢慢引导,不操之过急。

在教学中没有完美的艺术品,正是如此,才能让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秉承初心,认真探索,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避免计算与实际引用的割裂,我将运算顺序与具体场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列出综合算式,并总结出运算顺序,感悟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但是计算错误比较多,看来对于计算能力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想想做做”的第4题,很多同学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因此都用乘法来求,其实我应该在学生解题之前就应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今天教学了不含括号三步混合运算,重点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例题出示后,学生都能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如何计算?学生中出现了两种计算,虽然都正确。但引导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既先算出象棋和围棋的钱,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当时,我让学生先算的部分划出来,这样下面就出现了150+120÷6×5把后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画,一起算,没有过程的。我发现后及时指出:在计算时,要把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照写下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要写出来。又让学生练习了45—20×3÷4,学生把过程写得很清楚了。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后面教学中,我补充了2组把3道一步计算的题目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有点难度,错的也比较多。书上的几道解决实际的问题没来得及讲评完。我想,运算顺序没问题了,本节课目标基本上已达成了。

二年级下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一年级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小括号的作用,因此要理解"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并不困难。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没括号的情况下,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进行计算,不同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这一内容。在学习的初级,我结合我们学校大课间出场的顺序,用打比方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规定。我将二级运算比作二年级,一级运算比作一年级,当要出场的都是二年级或者都是一年级的时候,谁先出场呢(同级运算)?学生会回答:谁排在前面谁先出场(从左往右的顺序)。如果又有二年级又有一年级呢?根据已经积累的我校学生出场顺序的经验,学生回答:二年级先出场(不同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这样,通过打比方的方法,避开了学生认为理解比较困难的数学名词,理解和记忆起来比较方便。我还通过教学生简短的儿歌"先乘除来后加减,小括号里算在先"进一步帮助学生记忆。在计算之前,即便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也会要求学生要把先算的部分下面划横线,并问一问自己:这部分为什么先算?通过这些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作为学生学习的"拐杖"。绝大多数孩子借助这一拐杖能够较好地完成混合运算的学习,但是也有绝少数孩子在计算的顺序上还是会有所混淆。

由于脱式计算是本单元才开始正式学习的,在此之前,学生都是以直等的方式写出得数。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过程书写的规范。由于学生对将两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感觉有困难,我在教学中教学生使用"等量替换法",将第一步算式中的算式部分替换第二步算式中的对应的数,替换完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我的这种方法,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在要不要加小括号的问题上有所混淆。

这是本单元最难的部分。因为在这一内容中,学生要先从数学信息和问题中,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解答,然后才能根据中间问题得出的答案解决最终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教师要逐步教学生学习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边画图,边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隐藏的中间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因为有的学生面对较复杂的两步问题时,不愿或者不能仔细读题,而是用题目中的数量加减乘除乱列一气,中间也会出现有的孩子明明是乱做的,但是由于二年级乘法法都只学习了表内的,学生很容易根据数字的大小投机取巧。所以有的孩子虽然解答正确,但是算理却是非常不清晰的。为了避免学生钻这个空子,在分步列式时,我注重让学生说(写)出第一步算出了什么?第二步算出了什么?这样学生对算理是否清晰就一目了然。列出综合算式时,我强调学生列完以后一定要思考:需不需要加小括号?(这个算式加小括号会先算哪里?不加小括号会先算哪里?哪种跟题目的要求是一致的?)

整体来说,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本学期最难的一部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以后,学生还需要经常练习以巩固学习效果。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0页的例题,完成第31页的“想想做做”。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含有同一级运算(如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两步式题,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如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面的)两步式题基础上,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例题呈现的是简单的购物场景,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练习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错题和比较题帮助学生整合已学过的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提高运算技能;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知识点已掌握,感觉还可以。可是当我改到一位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他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25+18×650—20×3

=43×6=30×3

=258=90

这些错的地方不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吗?上课时,不是总结得很清楚了?我努力回忆我的教学过程,我的确在两方面有了疏忽了。

18×6+25

就听见“老师你买得太贵了,一本笔记本最多2元…”“不对,最多3元”…学生们就开始争论起来了,等到这个争论停止时,我真正提出这节课讨论的地方时,又成了他们不太关心的话题了。在这些地方为了将学生的注意转移,我耽误了一些时间,这些可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

第二,太高估学生了。在讲完例题,练习时我出了“3×5+50

20—3×5”这两题,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有学生说出了“先乘除,后加减”。我肯定了他的说法,还重复了一遍。在总结算法时,我也说出了先乘除,后加减。于是在作业中就有学生这样算:

60÷2×3

=60÷6

=10

这真的是先“乘”“除”。看来,我的数学语言真的是值得仔细斟酌推敲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在下节课首先要明确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二,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第三,算法强化练习。

透过学生作业,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就可以看到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了,

看来今后再改学生作业时,不要一味的图批改速度了,还要仔细分析一下,从中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失误点。

二年级下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脱式注意几个问题:

1.格式可竖脱(等于号外齐),可横脱(4+3-2=7-2=5就是横脱)。

2.脱式的主要意思是把不算的部分落下来,注意不算数的脱式位置,和原来一致。即原在前仍在前,原在后仍在后。(如上图红圈内做法不规范)。

3.列综合式解决问题,分步的变综合的方法可以用:写一,调二,三括号去想。写一就是把分步一式先写上,调二的意思是根据分步式二,调整新数在综合式中的位置(可能在分式一前,也可能在分式一后),三括号,是指为保证分步一优先计算,看需要把分步式一括起来吗。(可能用,也可能用不上)

如:6+3=9,5×9=45,变综合一的方法,一写,写上6+3(脑子里或草纸上),二调,因为分步式二5×9中,第一步的得数“9”在乘号后面,所以新参入算式5应写在6+3的前面:5×6+3。三括号是指我们为了保证先算6+3,而它又出现在算式后面而且和乘法竞争优先计算权,所以必须加括号,为5×(6+3)。

至于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现在出来三种情况:1先算括号里的,括号第一优先。2.乘除优于加减3.前后(无括号同级运算,谁在前先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