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计划(精选18篇)

时间:2024-02-19 06:59:14 作者:文轩

当我们面临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时,编写一份工作计划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人编写的工作计划书,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思路吧。

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为引领,紧紧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及全市“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创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提升区域创新氛围,持续释放科技创新“幂数效应”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积极推动x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中展现科技担当。

一、亮点工作。

(一)荣获省科技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再获省年度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组建“夺鼎”工作专班,逐项对照评选要求分析研究,谋深落细行动方案,全程跟进评选过程,多次赴省科技厅对接汇报,畅通信息,借势借力成功夺魁,率全市之先夺得省“科技创新鼎”,全省仅x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x%,增速排名全市第x。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编制五年行动计划,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和属地镇街攻坚目标,新增第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审核推荐第二批x家,预计全年完成数超x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在库企业数突破x家,均创历史新高。

(三)省级高新园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以x经济开发区东片发展园区为依托,以生命健康小镇特色产业为基础,全面推进x生命健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园区空间布局优化。从严从细对照创建标准要求,会同开发区、高教发展中心等组织召开园区创建方案研讨会,经多轮论证修改,编制完成《园区创建总体方案》,目前方案已由区政府行文上报市政府。

(四)科技生态进一步优化。做实产业创新服务,发挥眼镜、智能锁具等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作用,成立智能眼镜产业技术联盟,组建智能锁具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引进专业质量检测机构威凯公司,落地省级智能锁产业标准服务平台。做细科技人才服务,通过编制政策汇编包、设计情况排摸表、完善科技人才库、搭建平台中介网、筹办创新创业赛“一包一表一库一网一赛”五个一模式精细编织服务网,浙大研究院叶志镇院士x支团队入选市级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做活科技金融服务,发行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帮助我区x家企业x项技术产权获x万元融资,并通过财政补贴、中介机构让利等方式降低最终年化率至x%,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科技领导体制机制坚强有力。成立并实体化运作科技强区领导小组、区人才和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举办人才和科技发展大会,拟定《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聚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制订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专班方案,组建五大攻坚组,明确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x项任务清单,切实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抓总,x多家成员部门高效协同的科技工作机制。

二、2022年重点工作。

(一)充分激发科创主体活力。一是做好高企申报后半篇文章。集聚税务、财政等部门合力强化申报材料指导,同时聘请专家实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提高高企申报率,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家,其中规上企业超x家。二是做实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后备库基础上,重点辅导华联机械、天球电器、兴机电器、百珍堂x家单位,力争实现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新增省企业研发机构x家以上。三是做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以实施区级重大科技计划攻关(含“卡脖子”)为重要抓手建立项目后备库,择优遴选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申报x项、省级项目申报x项立项x项以上。协助锁具龙头企业合作申报数字化安防和物联网融合项目,完成智能安防创新联合体建设,谋划推进生命健康、智能眼镜等其他优势产业申报创新联合体。

锁具综合体落地与威凯检测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智能锁具产业全链条本土化,确保完成场馆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全年引进创新项目和服务机构x家以上、开展合作科研项目x个以上。

(三)迭代升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x科技大市场x版为核心载体,打造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孵化”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搭建技术交易系统、企业数字化创新服务系统、区域科技创新管控系统三大功能模块,集成专家库、成果库、需求库等六大数据库,强化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加速等成果落地保障,常态化推进技术经纪人培训会,探索科技经理人制度,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年力争培育高水平、专业化技术经纪人x人以上、科技中介x家以上,带动实现成果转化落地超x项、发明专利产业化超x项、科技成果成交额超亿元。

(四)走出科技金融“新路径”。总结提炼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经验,争取全国推广,建立科技企业技术产权融资储备库,发行第二单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深化推进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优化“镜新贷”等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争取贷款超亿元。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融资洽谈会,形成“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信息无缝衔接。

(五)涵养科技人才“蓄水池”。搭平台拓渠道,加快集聚科技领军型人才。开展专班化服务,组建青科孵化器服务专班,有力支撑青科基金落地、人才及项目招引。大力推进重大人才特支计划,全年力争培育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x名以上、海外工程师海外智力项目x个以上、市高水平创新团队x个以上。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推荐(全南通3家)。南通爱尔思等3家企业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优秀。京海公司参与的“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回力橡胶参与的“废旧轮胎连续绿色生产环保高品质再生胶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扬黄鸡配套系创新研发及产业化”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轨道的制作方法”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xx慧聚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0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959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716件,均创历年新高。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今年以来,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创历年新高,省民营科技企业80家,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5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1家,不同层次的科技型企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区镇众创空间建设有序推进。新认定xx市级众创空间3家;组织申报南通市级众创空间3家,认定2家;组织申报省级众创空间3家;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社区;玲珑湾创客中心被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正余镇申报省级星创天地(xx特色瓜蔬星创天地)获得省厅备案。

第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成功举办。累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200多项并全部进行了需求分析,其中107项技术需求已通过国家创新挑战赛平台对外发布。对87项重点需求,委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大数据查询,出具了主题查询报告,寻找解决难题的目标单位和专家,同时开始与高校院所的对接。累计有76项技术需求收到对接专家信息149条,提供解决方案78份。现场赛有25家技术创新需求企业代表和境内外的45个挑战团队、专家对接,创新赛承办全过程累计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47项。

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实质推进。选取企业进行创新能力体检试点,根据体检报告,结合企业意见和科技局实际工作需要,完善了企业创新能力体检的相关指标体系。11月举办了创新能力体检现场培训会,全面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25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体检。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调研、“两增两送”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园区、乡镇、农村,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培育创新主体。出台了《xx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xx县人才创新券实施细则》《打造“创意谷”(科技类)实施细则(试行)》,兑现科技政策奖励资金990万元,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今年以来共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净增3家,累计达到29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达到110家。同时,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省专利示范企业各1家,认定市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市级以上农业科技企业2家,认定市级研发机构4家,认定市专利示范企业5家,有效增强了我县科技型企业总体实力,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同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321件和41件,同比分别增长291.8%和124.2%;鼓励企业使用创新券,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共发放创新券157.5万元。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积极融入金义科创廊道建设,编制《xx县科创廊道建设规划》《xx县科创廊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0)》,组织外出招商引资,招引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到金华科技城落地。目前,浙江瓯邦科技有限公司的《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已与金义都市新区签订协议;由西安交通大学纳米学院、安徽蓝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5亿的光子集成芯片项目,已签约落地。积极抓好三个县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一是抓好虞新坪软件园建设,建设了可容纳150人就餐的学员餐厅,举办了为期10天的it人才培训班,新孵化软件企业1家。二是抓好国家级高山台地食用菌星创天地提升,新增和改造生产设施,提升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共生产菌棒300万袋,产值15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600万元。三是以xx科技大市场贯标试点工作为抓手,抓好技术市场建设,累计与65家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参加较大科技对接活动6次,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企业、专利等。

市科学技术局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战略部署,聚焦“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上攻坚突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县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总体目标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人以上;

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家以上,其中省级×家;

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项;

争取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项以上;

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以上。

一、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1、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强化对入库企业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机制,打造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全链条,加速高新企业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2、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围绕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等方面,全力保障落实税收减免、研发补助、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券、科创贷款等普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队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家以上,新认定×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家以上。

3、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支持惠众电商创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省级众创空间加快发展,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支持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专业服务。借助大城市创新资源富集优势,谋划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家。

二、聚焦科技创新供给,着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4、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成立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分解任务目标,动态调整“产业图谱”,跟踪调度产业链主企业和关联企业情况,提出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全力打造无机功能、节能环保建材、先进高分子、光纤等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产业集群,构建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业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

6、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参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上级科技部门安排部署,做好项目筛选提报、组织实施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围绕动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镇街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年内组织4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加强对双十镇建设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双十镇建设顺利开展。

7、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加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为常态化防控态提供技术支持。围绕创新需求,强化大气、水、土壤(固废)等领域环保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全面提高社会治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文明城市创建。

三、聚焦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8、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坚持企业研发平台广泛覆盖和提档升级“两手抓”,全面提高现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水平,充分发挥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作用,加强和市局、省厅对接,抓好省市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重点企业创新平台申报创建。重点支持×化工、合易食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北航机床研究院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中材锂膜等重点企业研发平台纳入科技厅支持范围。新认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5家以上,其中省级5家。

9、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墨子科创园、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北理工×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和×华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力争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积极建设机械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力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落地。支持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加快建设,加速中科院化工产业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

四、聚焦协同创新发展,着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内动力”

10、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入实施“科技联姻”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精准服务,采取企业点单、政府邀客的方式,加强和中科院、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北航、北理工等高校院所合作关系,强化对接协调,积极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企、校地“手牵手”、“面对面”交流活动,力争组织10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点对点”精准对接,加快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力争新增校企合作项目10项以上。

11、全力抓好招才引智工作。按照“引进一个人才、组建一支团队、提升一个专业、助力一个产业”的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招才引智重点,精准对接高校院所,绘制“人才地图”,创新引进形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省市qr计划、泰山人才计划、外专双百计划、×英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继续举办好院士专家×行等形式人才对接活动,让更多高端人才走进×、了解×、服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2人以上。

五、聚焦创先环境优化,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12、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统筹协调,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完善项目形成机制和立项支持方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建立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1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围绕研发设计、孵化育成、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团队。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加快先进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10%以上。

六、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保障。

14、强化政治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联系起来一体推进。认真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科学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在线”等平台,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15、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及市委严格要求,制定和落实年度党建重点任务,压紧压实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研判分析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化“科技创新、党员先行”党建品牌、模范机关、省级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16、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深入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杜绝“四风”新表现。强化监督检查,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权责清晰、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监督到位、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精准服务。根据年初大走访大调研为150家企业确定的315条服务内容,把315条服务内容全部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每月对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截至目前已基本落实322条服务内容。为企业办理“苏科贷”备案83笔,落实贷款金额3.2亿元,同比增长20%。依托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举办其他各类培训10次,受益种养殖户700多人次。

二是强化重点服务。对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赴企业现场办公,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会商科技局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措施,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今年以来,先后赴招商局重工豪华邮轮项目和重大研发机构建设、振康公司机器人产业园、沪海公司与上海800所合作的轻合金铸造项目等现场进行调研。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1.全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45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达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6.5%。

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7%。

3.高标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验收,积极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1件。

4.组织开展小型国内科技合作不少于20次,新增产学研合作实施项目80项。逐步推进企业创新能力体检工作,完成企业创新能力体检不少于25家。

5.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数不少于5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少于1项。

6.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10家。

7.审核完成“苏科贷”科技贷款项目3亿元以上。推荐办理专利保险20单以上。

8.培育xx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家。

9.开展科技送下乡活动不少于15次。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企业培育。从年初开始摸排了100家企业作为今年的高企培育申报对象,列入“小升高”企业培育库,指导企业对照高企申报条件,对企业专利、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完善,组织专家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今年以来,累计组织300家次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研发经费归集业务培训。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挖掘布局。组织多家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对60家企业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强企业专利布局,开展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在六个园区分别举办了六场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全市近100高新技术企业、高企后备企业、“金、银、铜”牌企业参加培训活动。今年以来,有20个企业通过了省知识产权绩效评价,6个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建立企业科技首席官队伍。打通科技创新政策进村入企“最后一公里”,探索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中推行企业首席科技官制度,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结合科技副总选聘和高新技术企业自行评定专家实施办法,聘请技术副总(部门负责人)科技首席官。通过科技首席官,加大对企业创业的服务力度。年初和企业会商确定年度创新目标,根据科技首席官的工作绩效和企业创新实际,每年评出10名科技首席官,给予奖励。

建立科技辅导员队伍。实行科技局机关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机关工作人员都是服务企业的科技辅导员,每人挂钩联系20家企业,年初明确针对每家企业科技创新服的具体工作任务,服务成效与考核奖、年终奖分配挂钩。在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五星”评定,加强“五型”机关党组织建设工作,以争创“三清”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百事580”品牌创建活动,力争把科技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新时代干部队伍。

科学技术局年工作总结与年工作计划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6.22%,在南通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计划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为38.0%,超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28.0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66%,县市区排名第四;提高幅度为0.03个百分点,排名第三。

全年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1家,根据目前获得的公示信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1家,全市高企数量达到156家,超额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工作任务。

累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80个(不含创新挑战赛达成的合作协议),完成考核任务的103.9%。

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个,2个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已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

1-10月全市专利申请完成6854件,pct申请完成10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51件/万人,提前完成南通“四个全面”考核任务。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针对我市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提高我市以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一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动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奖励政策,大力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市科技创新人物”“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对科技人才主持的科技项目优先列入市级科技发展计划,并推荐申报国家、省各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放管服”改革,加大普惠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推进试点示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培养知识产权明白人。加强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和法院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培训。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在“4.26”知识产权宣传日、中国专利周和“12.4”法制宣传周前后,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和现场宣传等形式,重点宣传我省在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方面出台的政策,宣传我市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任务、推进计划和工作措施,努力营造知识产权氛围,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保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保密宣传工作,强调保密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安全,要求认真做好保密宣传,加强保密法规学习,强化保密岗位教育,确保国家秘密。xx区科学技术局始终把保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今年以来,我们根据人事变动,进一步调整了分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主要领导刘平同志任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陈俊为副组长,综合办公室人员为小组成员。

科学技术局半年总结

xx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年初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战略目标,抓住开展“科技创新深化年”活动的有利契机,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产学研对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为加快全区自主创新步伐、实现钟楼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将xxxx年上半年的主要科技工作和下半年主要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营造氛围、注重全社会科技创新。

区委、区政府将xxxx年确定为“科技创新深化年”并召开了动员大会,贯彻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表彰、理清思路,明确“科技创新深化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会上,还对钟楼区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奖励,在全区范围内再次营造起了注重创新、注重知识、注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开发区和各街道也结合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科技创新工作。开发区重点开展创新创业平台的完善和区内重点企业的产学研对接工作;新闸街道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省和市科技项目经费扶持;五星街道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重新规划;永红街道首次将科技创新目标考核纳入对各村委的经济考核体系之中;西林街道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南大街、荷花池街道将科技创新与楼宇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等等。这些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共同形成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省高新技术企业复审测评”、“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等4次大型科技创新培训,累计参训660人次。根据“科技创新深化年”的活动安排,我们对上年汇编制作的《科技创新服务手册》进行了修订,将最新的国家、省和市科技优惠政策收录其中。同时,我们还在钟楼区公共信息网上“科技创新深化年”专栏中,累计宣传报道全区科技创新活动21次,向全区基层单位和企业宣传最新的科技动态。

二、有效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随着近两年来区政府科技经费的杠杆引导作用不断加强和一批产学研对接项目的全面启动,全区企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达10.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3%,占全区工业投入的比例达50.6%。“今天的投入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西电常变的“超特高压大容量交流变压器”、朗生生命科技的“高分子中空纤维膜”、常松讯汇的“年产15万吨的热浸镀铝锌示范生产线”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投产,必将为全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点。

今年上半年,全区企业技术开发费投入达5.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9%。格力博工具、宝钢轧辊、东风农机等12家企业超过了1000万元。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带来的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企业新品研发速度明显加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区166家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实现利税6.96亿元,同比增长69.9%,高新技术对地区经济和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3.6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全区规模工业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50.8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72个百分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尤其是输变电、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和装备关键零部件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明显。

今年以来,全区企业新申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0只,“sl-d0062槽针床数控动柱式双主轴铣床”等21只产品已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今年5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行重新测评才能享受税收优惠,针对这个新情况,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严格按照新的标准进行了重新申报,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资源对接,实现校企所合作共赢。

根据区委、区政府倡导的“技术难题提得出―对接资源找得到―合作项目对得上―校企共赢做得好”的产学研方针,我们再次公开征集了全区企业产学研课题65项,并根据主要研究领域确定了今年产学研对接工作的重点方向。

上半年,区内20余家企业随常州市党政企业代表团参加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等“四地四校七所”产学研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35项,其中的一些项目合作推进迅速,如洛克电气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对接活动后的一个星期内就达成了共建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4月,区委、区政府组织了钟楼区党政企业代表团赴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产学研活动,40余家企业与西安交大9个科研院所对接洽谈,现场提出技术课题55个,达成合作意向41项。其中,燎原机械与西安交大联合建立了设计研究所,华电变压器的“节能低耗型高压变压器”、弘禄华特的“永磁同步风扇电机及控制系统设计”等一批项目已经开始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对接活动后,西安交大还专门组织6个科研机构的18位专家来钟楼回访,在跟踪项目推进的同时走访企业、全面了解了钟楼的科技创新详细情况,为今后钟楼与西安交大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xxxx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期间,全区组织了190余名企业家参会,与大专院校洽谈60多个项目,并有23个项目在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上签约,协议金额(技术开发费)1478万元。“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研发”、“5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变压器专用绝缘材料”等一批合作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我区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领域的多个关键技术问题,打破了技术瓶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洽谈会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柳百新也专门来我区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并考察了钟楼区部分新材料领域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

经过我们的积极引导,逐步形成了一批自主创新意识强、产品技术含量高、沟通联系较紧密的核心企业,这些企业正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企业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高科技产品的引进、研发和产业化流程、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等都有了较强的认识,产学研对接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日前,常松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又与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签约共建常州常松新型材料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推动校企双方在复合材料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常州科教城是常州地区科技研发、科技中介、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集聚区,为加强钟楼区政府与科教城管委会、钟楼企业与常州科教城研发机构的联系,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选派我局汤奕如同志驻科教城挂职,负责协调钟楼与科教城之间的产学研对接工作,学习科教城管委会科技处有关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

四、努力发掘,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

今年以来,全区企业共申报国家火炬计划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6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3项(其中:工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项;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项;省重要标准支撑计划项目9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9项(其中:工业攻关项目24项,农业攻关项目2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知识产权项目11项;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5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项目2项;工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农业成果转化项目3项;社会发展项目9项;产学研补助项目8项);目前这些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有一大批项目已通过初审、有望立项。目前,已确定立项的包括:明景电子的“一体化智能高速云台摄像机”等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裕华电子的“防爆监控系统”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天鹅科技的“gps/phs双重定位及phs图像传输监控系统”等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以东风农机和宝钢轧辊为依托单位的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立项建设;通力机电、创捷防雷等20多家企业的项目被列入常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上半年,亚美柯、赛迪电气、格力博工具、兆隆合成材料、科试中心、明景电子、涂料院等7家企业成为常州市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区现有市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12家。

五、加大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今年以来,各街道(开发区)加快推进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常州市首批“知识产权示范乡镇(街道)”之一的五星街道,继续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发区在全市开发区中率先制订了《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关于鼓励申报专利的奖励意见》与《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奖励实施细则》,;永红街道将专利申请纳入了对各村委的考核体系中。

上半年,全区知识产权培训已达到550人次。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各街道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全区累计参加活动达到1400余人次。我们还在19家大型商场、超市建立了专利监督员队伍。切实开展打击专利假冒侵权行动。

好的专利必须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这也是我们今年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我们优选了一批项目申报了市知识产权计划项目,目前,帝殷照明的“新型高效环保节能磁电无极灯”和双固纺仪的“电子织物强力机”已被市知识产权局列入专利产业化项目;赛迪电气和格力博工具则成为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实施单位,这些企业均获得了经费支持。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将研发的高科技项目申请专利保护,如三利精机的“电梯导轨阴阳榫卧式数控铣床”因及时申请了发明专利,美国澳普默本资本集团愿出资2000万元,与三利精机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进行该专利产品的产业化。

作为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标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重新测评工作的逐步展开,专利申请工作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方面给全区企业享受科技优惠政策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促使全区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区共申请专利331件(其中发明65件、实用新型156件、外观110件),同比增长37.9%;授权专利204件(其中发明24件、实用新型103件、外观77件),同比增长54.5%。

六、相互配合,加快建设创新服务平台。

在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式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后,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创新创业平台的作用。我们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相互配合,积极招才引智。今年以来,已在创业中心注册的企业达到18家,正准备进驻的企业有21家。这些高科技创业型企业落户钟楼,将会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增长源头。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新的模式:依托津通工业园的品牌优势、招商网络和创新平台,积极整合壹地软件园,全面提升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服务中小科技企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区级创新平台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的应有作用。

七、通力合作,积极引进海归高层人才。

年初以来,我们与组织、人事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多方沟通信息、积极洽谈争取,并根据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总体部署,开展了第3批海归创业团队的引进工作。我们还借助旅法博士留学生中国(常州)创业基地、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等交流平台,以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为主、通过留学生引进投资为辅,积极引进海归创业团队,主要涉及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研发、能源工业与环境保护、汽车工业、微电子、现代金融业等领域。在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已注册的企业中,海归团队创业企业有9家。正准备进驻的企业中海归团队有13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这些领军型海归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做到政策兑现到位、支持到位、帮助到位、服务到位,帮助他们尽快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八、打好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数据台帐。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摸清全区科技创新的家底,分析归纳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形成科技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我们将“钟楼区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调查”作为上半年的一项重点基础工作,该调查将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成长型科技企业都纳入了统计范畴,总数达到480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产学研对接、项目申报等科技创新活动情况。该项工作从四月份开始,目前已基本完成,在三季度将建立相关动态数据库。

这项科技数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利用科技局网站等平台,初步形成区---街道---企业三级科技资源共享模式,一方面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和产学研对接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根据资料库收集的相关动态数据,及时调整科技工作的阶段性重点,并为区委、区政府科技方面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九、关注民生,体现科技促进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为真正体现科技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加大了民生科技的工作力度。首先,帮助宣塘桥豆制品市场、五星禾绿、五星禽蛋、红梅乳业等一批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副产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争取科技项目支持。目前已确定有8个项目正式立项,获得科技资金共计144万元。其次,根据市民生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重点开展水环境整治专项科技计划工作。现代金属表面处理公司、金梓科技公司等均开展了相关研发和产学研对接工作。同时,我们还继续做好医院、学校的科技攻关和新成果推广工作,“骨保护素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腺病毒重组体的构建鉴定”、“青少年机器人活动俱乐部建设”等一批科技项目顺利开展。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我局财务室的计算机是保密重点部门,针对这个重点部位,科技局加强管理,确保不出现泄密问题。在财务室管理上,我们对于财务资料建立财务档案,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审查存放,除了财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的查阅,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查阅,必须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一是科技实力不足,创新人才资源少。人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同时,人才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专利类创新成果产出指标的提高,许多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为职称评定而作,完全脱离市场需求,使科研成果毫无转化价值。进而直接导致我市创新的能力严重不足,科研成果和科技项目数量较少,质量不高。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突出。首先企业对研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投入具有投入资金多、风险高、回收期长等特点,且短时间难以见效。大部分企业只注重的是眼前效益,不注重长远发展,真正对研发投入有足够认识的企业较少。经费投入是研发活动的保障,企业经费投入不足,使得企业科技投入与研发活动受到影响。其次是研发人才缺乏。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市技术创新人才大多都是从企业职工中产生,现有企业引进人才难。少部分企业通过自身培养或引进的科研人才,但因工作环境、待遇等原因又很难留住人才。最后是企业科技研发实力和创新意识较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产品更新换代慢。

三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少,规模小,管理团队水平和专业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足,科学运营模式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市本级还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申报专利还存在相当的不便和困难。知识产权成果的运用和转化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专利转化项目经费较少,不能从根本上推动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知识产权管理队伍亟待加强。管理人员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影响工作效果。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我局在宣传月活动期间以“学习保密法规,养成保密习惯”为主题,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多种宣传。一是组织全体人员系统学习《保密法》和保密管理知识,并在办公楼前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进一步扩大保密宣传教育面;二是以涉密工作为重点,大力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保密宣传教育。三是通过将《保密法》列入普法宣传重要内容,进行大力宣传,四是在干部职工中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强化和培育了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

迄今为止,全局上下无一失、泄密事件发生。虽然我们在保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保密规章不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密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今后科技局将继续努力,巩固和发扬过去已取得的成绩,积极探索研究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保密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学技术局自查报告

我局认真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在学习会议集中进行保密法规及党和国家保密方针、政策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夯实了保密理论基础,强化了保密法纪意识。同时,以严格遵守《保密法》为基础,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强化技术防范能力,严格防止泄密问题的发生。重点学习了中央、自治区、x市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