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国的民主》阅读思考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实用

时间:2023-06-01 20:28:11 作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一

1、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起始和基础。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字、词、句、段的含义,必须经过理解的过程。而要保证理解的质量,就必须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善于从语言环境中捕捉内容的深刻含义,注意抓住作者的思路,应用已有的知识加以推敲。

2、提高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概括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凝练、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概括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思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概括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用材料中原有的词句或自己的话,针对题目规定的角度,以简单明确的文字表达某一部分的意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需要抓住文章的'思路,而思路的理清又需要考思考才能达到解决。这说明,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放在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来看待。

1、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2、防止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有些老师过分重视课堂的形式,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比如说“小组讨论”本来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却被贴上了“合作学习”的新标签大家标榜。讨论题,一定要新颖、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

所以真正的阅读不是对文章表面义的分割,而应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教学中不能重“文”而轻“言”,重“析”而轻“读”现在的教学只求了解大意,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结构的赏析,淡化了词汇的归纳积累,忽视了词法、句法的梳理习得;偏重分析讲解,轻视诵读、精读,但是诵读、积累是形成语感,积淀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不“理”、不“积”、不“读”、不“诵”,紧依靠分析鉴赏,很难真正提高阅读质量。

三、课堂教学实践

语文有文体之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点,所以不必对每篇文章作全面的分析,要大胆的取舍,在教学中各有侧重。

我针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激发联想,创造性阅读。不朽的文章自然要有伟大的作者,更要有见解独到的读者。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不仅要解读文本,更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的阅读。如《桃花源记》,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桃花源的故事,学生们想象丰富,有的将桃花源想象成一个自由、幸福、和-谐的原始部落;有的把桃花源拿来跟现在社会比较,道出了生产力落后与不足还有的以第一人称来写,将课文扩展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2、感同身受,有我阅读。语文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章里,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深入的体会,这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诗歌的主要元素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意境,就是附着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所以情景交融是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感受诗人的情感。古今人类的情感是想通的,要想理解诗人的情怀,就要做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正是所谓的有我阅读。

3、寻章摘句、无我阅读。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题是文言文,一看到文言文就头疼。而实际上,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在凝练着智慧、积淀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的字里行间,无处不闪耀着先贤们思想光芒,所以文言文不仅有必要学,更要学的深入、透彻。语言的传承也有着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为了解决文言文阅读的难题,我首先从现代汉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入手。在讲授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方式和词类活用的规律。在学生的头脑里先构建起文言的建构方式,解决读懂的问题。

四、小结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也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价值。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交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一一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浸润着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二

宋石南

青年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前者说:“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后者说:“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的混乱与分歧。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学统。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他解释说:“人统,其中心是人。中国人说:‘学者,所以学做人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尽管现状灰暗,我们依旧可以憧憬更明亮的未。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大学能够真正拥有独立地位、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成为“追求真理的民主机构”。到那时,大学是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201年6月《看历史》)

1—2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通识教育既要培养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的混乱和分歧。

e.大学里的师生都在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状。

2.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学精神就是自由、通识、德性,三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

b.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致力通识教育是所有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3.请分别概括大学精神之自由、通识及德性的内涵。(4分)

4.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工科学生要学习的人文课程占总课时的22%。请用文中的观点,对麻省理工学院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作简要分析。(4分)

1.【答案】ad【解析】b.原文“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是选择关系,而选项变成了并列关系。c.主宾倒置,原文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e.强加因果和把未然说成已然。

2.【答案】b【解析】不是“不重视”,原文“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3.①自由是指思想上的自由。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不受权力、功力、庸俗的影响。②通识是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能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能运用知识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③德性是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4.①通识教育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课程,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健全地发展,能更好地适应公共生活。②大学教育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自省,教会学生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人文课程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做更有价值的人,尽力追求真善美。(每一点2分,文中观点、分析事例各1分)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三

刘瑜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被人们所熟知,就是因为这本《民主的细节》,那时候她自己也很莫名其妙,她不出名,但是书火了。这体现了大家的民主意识在增强,都想整明白民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是一本刘瑜在各大书刊发表的专栏文章集结,阅读这本书的乐趣之一是,满足一种对美国社会的好奇心,将民主还原到公共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去,用小短文、小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呈现那些书本里的词汇如何在现实政治中展开。对我这个不懂美国政治的人来说,这本书深入浅出结合案例,很容易看懂。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一本好书不在乎多高深的理论,一堆令人看不懂的专业名词,浅显易懂就是一本好书。

在书里,你会发现民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如何在制度和人力的调配下做到民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书里说到的新泽西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州政府和州长为了选民的投票而保证选民的利益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虽然说羊毛出来羊身上,但它的政治运作是明白清楚,经过讨论协调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她也会拿中国来和美国比较,指出我们政府制度的不足,她说我们的财政权利和财政义务不对称,从而带来腐败,乱收费的现象。

整本书的风格就是这样,举例,分析,比较,阐释,它可能会让你羡慕美国的民众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但我想它的目的更在于让你思考怎么让自己更加完善,美国的历史,是民主化进步的历史,这与中国的国情并不相同,如果我们只会一味的去比较去向往,我们永远不会变得好,永远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开出民主的花“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这样幼稚可笑的话,我们在贴吧论坛上常常看到。

读这本书,你对美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它的国民跟我们一样,有各自的苦恼和迷茫,这个国度一样充满了多数的穷人和少数的富人,我们要真正了解民主的含义,懂得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律,在这当中,你要去感受那些细微末枝的地方,而不是空谈大谈民主自由然后跑到网上的发帖骂五毛。她在文中说,好的民主鼓励每个人成为他自己,依赖于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民主的意义在于通过不同的观念碰撞,使更多不同理性的声音发出来,真正的民主化,不光是一种政体变化,而是政治文化,社会形态的转型。

这本书的大卖,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当大家了解原来在美国言论自由到节目主持人可以骂总统,一个州政府敢给自己加工资遭到了民众的控告,一个连英语都不会说的海地清洁工竟然让哈佛大学向他低头等等事件,我们就会反思为什么在我们国家不可以,为什么我们没有反抗起来的意识,总是在沉默中丢失自己的权利,然后又来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这本书有着唤起人们民主意识的意义,特别是在众多青少年中,这更是一本必读的人生启蒙之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起始和基础。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字、词、句、段的含义,必须经过理解的过程。而要保证理解的质量,就必须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善于从语言环境中捕捉内容的深刻含义,注意抓住作者的思路,应用已有的知识加以推敲。

2.提高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概括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用凝练、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概括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思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概括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用材料中原有的词句或自己的话,针对题目规定的角度,以简单明确的文字表达某一部分的意思。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提高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需要抓住文章的思路,而思路的理清又需要考思考才能达到解决。这说明,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放在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来看待。

1.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2.防止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有些老师过分重视课堂的形式,以“标新立异”的形式来“包装”并不生动的课的内容。比如说“小组讨论”本来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却被贴上了“合作学习”的新标签大家标榜。讨论题,一定要新颖、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以提高。

所以真正的阅读不是对文章表面义的分割,而应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教学中不能重“文”而轻“言”,重“析”而轻“读”现在的教学只求了解大意,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结构的赏析,淡化了词汇的归纳积累,忽视了词法、句法的梳理习得;偏重分析讲解,轻视诵读、精读,但是诵读、积累是形成语感,积淀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不“理”、不“积”、不“读”、不“诵”,紧依靠分析鉴赏,很难真正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有文体之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点,所以不必对每篇文章作全面的分析,要大胆的取舍,在教学中各有侧重。

我针对学生现状和教材特点,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激发联想,创造性阅读。不朽的文章自然要有伟大的作者,更要有见解独到的读者。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不仅要解读文本,更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的阅读。如《桃花源记》,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桃花源的故事,学生们想象丰富,有的将桃花源想象成一个自由、幸福、和谐的`原始部落;有的把桃花源拿来跟现在社会比较,道出了生产力落后与不足还有的以第一人称来写,将课文扩展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2.感同身受,有我阅读。语文要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章里,将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深入的体会,这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诗歌的主要元素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意境,就是附着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所以情景交融是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诗歌的最终目的是感受诗人的情感。古今人类的情感是想通的,要想理解诗人的情怀,就要做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正是所谓的有我阅读。

们思想光芒,所以文言文不仅有必要学,更要学的深入、透彻。语言的传承也有着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为了解决文言文阅读的难题,我首先从现代汉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入手。在讲授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方式和词类活用的规律。在学生的头脑里先构建起文言的建构方式,解决读懂的问题。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五

;

内容提要近年来,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质疑和反思的过程中,研究界出现了一股“民国文学”研究热潮。处在争议之中的“民国文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科所面临的问题,诸如文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学史分期以及现代文学起点等。因概念指向的模糊以及缺乏有效的理论根基,“民国文学”的理论设想出现阐释迥异、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而且“民国文学”极力主张的按朝代更替进行文学史分期和在“民国”语境中“还原”现代文学的理论经不起推敲和质疑。因此,“民国文学”的研究理论应立足当下、内外兼顾、合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等几个方面建构起合理的研究体系,并进行具体有效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现代文学民国文学理论限度研究困境

“民国文学”是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国内一些重要学术刊物的推动下,一批在研究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思路纷纷提出了 “民国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构想,主要有 “民国文学史”、 “民国文学风范”、 “民国史视角”、 “民国机制”、“民国性”等。①不少研究者把“民国文学”视为学科新的学术生长点,认为这一全新的研究视野打破了学科研究较为沉闷局面。我们在期待“民国文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应冷静深入地思考这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民国文学”这个概念,但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为什么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到现在才被学界重提?被寄予厚望的“民国文学”究竟能否真的像有些研究者说的,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学科发展的难题,能否真正担当起使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重焕生命力的重任?备受争议的“民国文学”概念在学界未能形成普遍共识,作为一个并不成熟的理论,它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任何理论既要受到实践的检验,那么“民国文学”的理论设想如何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工作之中?只有正视“民国文学”研究视角的不足,才能逐步完善其理论体系;只有解决了“民国文学”现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避免学科发展因盲目逐新而陷入尴尬处境。

一、“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学科的困境

2014年第1期

“民国文学”热的冷思考

随着文学史写作观念的更新,研究者们开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以及把来源于西方的现代性理论作为建构文学史的价值空间和时间界限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不少颇有影响的文学史命题,如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20世纪中国文学”,以现代性整体观照的“现代中国文学”等。然而不管是传统的“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还是新近的“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中国文学”, 其命名大多侧重文学史的意义方面。然而,任何一种价值尺度必然会遮蔽与之相悖的文学现象,这确实是以往文学史写作不合理之处,于是,用以取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民国文学”被提出,较为经典的理由是,“与‘现代文学’这一意义概念相比,‘中华民国文学’作为一种时间概念具有多元的属性,而相对减少了文学史命名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张福贵:《经典文学史的书写与文学史观的反思——以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中心》,《文艺研究》2012年第8期。论者认为,“时间概念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没有价值取向,没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不限定任何的意义评价,只是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时空边界”,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命名就应该从意义的概念重新回到时间概念上来”。张福贵:《时间概念与意义概念: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文学世纪》(香港)2003年第4期。“民国文学”概念就是针对以往以价值取向和意义建构文学史的局限,用具有自然属性的历史时间来给文学史命名,借此解决文学史价值观单一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扩大文学史的空间以容纳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学现象。“中华民国”作为历史事实有它在史著中存在的客观必然,但问题是,“中华民国”是否仅为一个时间概念?很显然,“中华民国”不是单纯的公元纪年,作为一个与大陆政权曾经对立并且尚未统一的意识形态命名,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经宣告了“中华民国”在大陆的终结,但事实上“中华民国”这个“国号”仍然由国民党政权在台湾沿袭至今,也不可能是“中性”的。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视野下的“现代”关涉了较多的政治意识形态内容,那么“民国文学”概念只是转换了另一种政治视角,与文学史脱离政治的初衷相悖。那么,“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命名哪一种合适?早在1933年,钱基博就对其采用“现代”而非“民国”为文学史命名进行了这样的说明:“吾书之所为题‘现代’,详于民国以来而略推迹往古者,此物此志也。然不题‘民国’而曰‘现代’,何也?曰:维我民国,肇造日浅,而一时所推文学家者,皆早崭然露头角于让清之末年,甚者遗老自居,不愿奉民国之正朔,宁可以民国概之。”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2010年。钱基博认为“现代”主要为了区别于古代,而且“民国”成立不久,“民国”制度对文学的影响不大,很多文学家的思想观念、文学成就早在晚清时期就已崭露头角。如果说“民国”是对历史的还原,那么对“现代”的追求和努力就不是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真实历史境遇的展示和还原?更何况当下的文学研究已经注意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因此,以政治时代为文学命名,用“民国文学”来取代“现代文学”,是从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置换为另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并没有真正解决文学史叙事中的价值取向和意义评价问题。

从“民国”概念入手,通过还原民国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能将“现代”视域中被人为遮蔽的文学现象重新找回,这是“民国文学”提出的主要意图之一。论者认为,一些实存于民国但却游离在以往的文学史之外的文学现象,如言情、侦探、武侠等通俗文学以及旧体诗词,包括理论主张与左翼相对立的作家作品等,得不到全面而公正的评价,而“民国文学”则可以包容这些文学现象。其实,这些所谓被遮蔽的内容,是因为狭隘地理解了“现代”而造成的,并非概念本身的问题。通俗文学与现代性并不矛盾,不少现代文学史著也已经将通俗文学列入其中,如范伯群、汤哲声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深入探讨了通俗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黄修己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不仅对通俗文学设专章介绍,而且对“五四”之后旧体诗词的发展也进行了概述;文学主张和创作思想与“左翼”相左的作家如沈从文、张爱玲,被认为是现代文逆流的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等也回到了我们的阅读和研究视野并被正确评价。当然,文学史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那些与文学发展相背离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会被历史淹没。中国古代文学几千年可谓浩如烟海,但留在文学史中的作家作品数量极为有限,某些文学现象被遮蔽不能成为否定“现代性”的理由,更何况当下的文学史中大多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当然,对那些在主流文学史的框架中被遮蔽的文学现象,可以编写通俗小说史或者地域文学史等进行补充,没有必要全部纳入,否则文学史就会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烩”。

二、视角的限度与理论的悖反

“民国文学”虽然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但相关理论却不成体系,甚至观点之间出现矛盾。这是因为“民国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指不明,多维度的阐释难以达成共识,表现为相关研究概念众多,有从文学史的宏观层面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设想,如“民国文学史”、“民国史视角”;也有立足于“民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来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从操作层面对“民国文学”研究提出具体思路的,如“民国风范”、“民国机制”、“民国性”等,但这种各自为政、众语喧哗的理论态势无助于“民国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且研究者对“民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关系所持立场并不完全一致:认为二者势不两立,应该用“中华民国文学史”代替“现代文学”;张福贵:《经典文学史的书写与文学史观的反思——以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中心》,《文艺研究》2012年第8期。也有不排除“现代”的观点,认为“现代”并没有被阐述清楚,“只有在‘民国机制’中,我们才可以真正发现什么是自己的‘现代’”;④李怡、周维东:《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更有研究者主张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内展开研究,“追溯现代文学的传统根源、还原现代文学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脉络、探究现代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秦弓:《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其实,就“民国文学”批判的“现代”而言,二者并非“水火不容”。李怡在谈到“民国机制”问题时认为:“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对这方面的经验加以梳理和追踪,我们需要重新摸索中国自己的‘现代经验’与‘现代思想’,而这一切并不是1990年代以后自西方输入的‘现代性知识体系’能够解释的。”④“民国机制”尽管是对“现代性”研究范式的质疑和反思,但并没有把二者置于非此即彼的对立位置,而是在民国框架内考查“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具体语境,并在“民国机制”的格局中加以分析中国文学自己的“现代”。同样,张堂锜也认为,“民国文学的提出,并不是要取代现代文学,事实上也难以取代,因为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关注现代文学的民国性,后者关注民国文学的现代性,这是一种在相互参照中丰富彼此的平等关系。”张堂锜:《从“民国文学的现代性”到“现代文学的民国性”》,《 文艺争鸣》2012年第9期。显然,现有的学术体制并没有失去生命力,也没有到非取代不可的程度。其实“民国”和现代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民国的体制说到底也体现了现代性的,由君主制变为共和制的“民国”也是现代的一个表现。现代文学中很多作品就是在宣扬西方现代思想,而这些正是民国的核心价值观。

尽管“民国文学”概念指涉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研究视角和内容大相径庭,但通过整合分析可以归纳出支撑“民国文学”相关理论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分期”,即按政治变革和朝代更替对文学史进行分期;另一个是“还原”,即回到民国语境“还原”被遮蔽的“民国文学”。用“民国文学”代替“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命名和分期,提出者给出的理由是:“纵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几乎都是以朝代和时代为分界点的。‘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等等,都己经被广泛认同。按照这种惯性,现代文学也不应例外,很自然地就可以命名为‘中华民国文学’。而当代文学则依次顺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这种延续中国古代文学史建构中的以朝代更替作为划分文学史分期的方法确实是文学史约定俗成的规则,但为什么古代文学采用了断代分期,而在现代文学没有沿袭这个规则?这是因为古代文学史中用作命名的朝代都已经成为没有争议的历史,而“民国”正如上文所论,不仅没成为历史,还有着敏感的政治色彩。如果“民国文学”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那么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仍然运用着“中华民国”的台湾,然而台湾的学科建制中并没有“民国文学史”之类的概念,也没有以1912年为界给文学史进行分期。

尽管断代分期在历史研究中成为惯例,而且文学史的分期也应该考虑历史的分期,但历史研究不同于文学研究,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与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并不一致。对历史研究断代分期问题,早在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时代与时代,相续者也,历史者无间断者也。人间社会之事变,必有终始、因果之关系,故于其间若欲划然分一界线,如两国之定界约焉,此实理势之所不许也。故史家惟以权宜之法,就其事变之著大而有影响于社会者,各以己意约举而分之,以便读者。虽曰武断,亦不得已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第172-173页。既然如此,现代文学史按政治变革和朝代更替进行分期的理论就更经不起推敲和质疑。1980年代,王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中强调:“文学史分期应当充分重视文学本身的历史特点和实际情况,而不能生硬地套用通史的框架。”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唐弢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近况》中也提出:“许多人指出,有些现代文学史好像是政治思想史,或者是思想斗争史……其实,文学应当首先是文学,文学史应当首先是文学史。”唐弢:《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雷·韦勒克、奥·沃伦有这样的观点:“不应该把文学视为仅仅是人类政治、社会或甚至是理智发展史的消极反映或摹本。因此,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美]雷纳·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303、306页。文学的分期尽管大部分反映了政治变革的结果,但也不能不考虑文学的标准,而不是简单地用朝代的更替来为文学史分期。把朝代的更替作为文学的分割点尽管在以往的文学史中普遍采用,但不一定是普遍真理。文学确实受时代很大的影响,朝代在更替,历史在物质地向前发展,但文学并非如此,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文学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和物质社会一同发展,有些文学现象会一直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段。

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是文学史叙事的最基本要求。“民国文学史”概念提出的本意就是用“时间置换意义”,用“更客观”的历史来还原文学史本来的面目,达到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谱系的要求。“民国文学”这一话题的热议“并非缘自于思想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学术观念的开放,而是人们在努力还原文学史的本来面目、还原历史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中,所面对的诸多学术难题经过积累、沉淀之后自然形成的结果。”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民国史视角”提出就是要“还原现代文学的历史面貌与发展脉络”,“还原面对民族危机的民国姿态”。⑦秦弓:《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民国机制”的主要目的也是“回到‘民国’,尊重民国历史的丰富复杂,……在对民国以来历史的还原和追求中建立我们自己的概念、范式和研究的主体性。”李怡:《为什么关注“民国文学”?——在台湾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的演讲》,《江汉学术》2013年第2期。可见,倡导“民国文学”的学者们本着尊重客观历史的原则,希望通过“民国”视角还原文学史真相,清除以往的文学史著作对文学现象的遮蔽,从而给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民国文学史”。“民国文学”研究都强调了“还原”历史的重要性,但回到历史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或通过中性的时间概念“民国”置换有价值取向的“现代”;或通过“透彻了解现代社会文化背景”“复原文学史的原生态”;⑦或“努力返回到我们自己的历史语境之中,发现中国人在特定历史中的自主选择”。李怡、周维东:《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可见研究者们都希望展示一个真实的“民国文学”,但遗憾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历史还原以及还原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此学界一直以来没有定论。也就是说“民国文学”只是提供了一种介入历史的方式,一种探究历史的视角,或许在研究中确实能使过去被遮蔽的历史细节凸显出来,但要说真实地还原了文学史的本来面目也未免太过乐观。黄修己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我们所编写的历史,没有‘绝对之是’。……保留至今的史料、史迹,有完缺真伪等问题,即使己经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再说史料中最重要的毕竟是文字材料,而语言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活真实的,‘能指’不可能完全达到‘所指’。这此文字材料己经与生活原样有了距离,更不要说人为的改篡了。何况后人写史,是不可能完全客观的,因此所有的史著都是特定条件下的人对历史的一种认识过程”。黄修己:《培育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当然笔者并非历史悲观主义者,任何研究者提出的研究构想只要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其求真的学术态度都是值得我们钦敬的,而且任何能有效地还原历史的文学史观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就“民国文学”来说,其概念所涉及的立论基础很多都是有争议的论题,而且“分期”和“还原”这两个问题都是学界莫衷一是、悬而未决的话题。如果一个理论体系是以有争议的话题作为基础,那么理论的严谨性和说服力就很难保证。薄弱的理论体系是难以支撑起“民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命名的架构。当然,“民国文学”尚在探索阶段,要想以之促进学科发展,真正成为学术生长点,更需要学界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批评。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面对质疑能正视并进行努力完善可以使理论体系更严谨。

三、理论体系和话语规范的建构

“民国文学”是一个包括了多种观点和理论阐释的概念集合,尽管理论构想显得纷繁芜杂,但似乎可以从中发现其建构体系:以重建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目的,以回到民国还原历史为立足点,以“民国文学史”为话语核心,围绕民国史的宏大叙事视角,在“民国机制”、“民国文学风范”等具体层面展开研究。不可否认,“民国文学”的提出确实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新鲜思路,但现阶段“民国文学”的讨论仍然处于建设理论层面,而且相关研究成果积淀不足。由李怡主编,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套18册的“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其中不乏研究视域独特,学术价值较高的成果,如张中良《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问题》、李怡、布小继编《民国经济与现代文学》、张武军《民国语境与左翼民族话语考释》、胡安定《民国文学发生期的鸳鸯蝴蝶派研究》等,但单凭这些不成体系,为数有限的论著是支撑不起“民国文学”这个宏大的学科命题的,尤其是相关史著的缺乏。其实“民国文学史”也有过,早在1986年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李欧梵等撰写过“文学趋势”等专章;百卷本“中国全史”有一部葛留青、张占国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民国文学史》;2011年汤溢泽、廖广莉在《民国文学史研究》中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编史《民国文学史纲》。前两部史著带有明显的政治意识相态色彩,而后者则是一个社会与文学的大事年表,都无法体现出“民国文学”的理论向度和核心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解决了两岸关系的前提下,“中华民国文学”可能会如论者所说最终成为学科命名,但命名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建构合理的“民国文学”理论体系并促进学科研究深入地开展。

首先,“民国文学”研究要立足当下,参与社会现实。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现状的时候,温儒敏曾提出:“重新强调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责任’,思考如何通过历史研究参与价值重建,是必要而紧迫的。‘回归学术’不等于规避现实,这个学科本来就是很‘现实’的,它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回应或参与社会现实。”温儒敏:《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也就是说,回应并参与社会现实是评价我们所从事的文学研究是否有存在价值的标准,这是一个关系到学科生命力的根本性命题。其实很多史家都表达过同样的观点。日本著名学者伊藤虎丸认为:“书写文学史的起点必须置于当下,尤其当置于对现在的不满。历史,不是从过去的‘事实’中翻找出来的,而必须是在与‘对现在的不满’斗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是有了过去才有现在,而是有了现在才有过去。”[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徐江、李冬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那么,我们的文学研究立足的是怎样的当下,如何去参与社会现实?现阶段,中国以全面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而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的文学研究应有助于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文化,在这个目标之下,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虽然“现代”和“现代性”也有着多重阐释和丰富的表现形态,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已经从以往保守或者绝对的“现代性”价值尺度中摆脱出来,认识到了其复杂和多面。当然,以“现代性”为价值衡量标准也没有必要剔除“反现代性”的内容,“反现代性”可以和“现代性”一起互为关照,而且有些我们认为“反现代”的并非与现代性完全背离的,有时恰恰是现代性的另一种表现。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重新认识和厘清“现代”的内涵,毕竟对现代化的追求仍然是中国社会的努力方向。在文学史研究中,不一定要追求全面和博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与社会发展总趋势相背离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民国文学”研究要处理好文学外部研究和自身规律之间关系。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研究,怎样才能最接近本质?最可靠的应该是回到历史现场, “还原”文学史的本来面目。但回到历史现场意味着文学研究的视角发生转换,即由以往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家流派,以及文学的语言、风格、审美等内部研究转向与文学相关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文化宗教,或者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等外部因素的考察。研究者对“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探究现代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秦弓:《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与民国史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而“民国机制”就是“对国家社会形态的种种结构性因素——法律形态、经济方式、教育体制、宗教形态、日常生活习俗以及文学的生产、传播过程等等”李怡、周维东:《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进行细致的考察。更为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显然让因研究范围的狭窄而万分焦虑的学界再现生机,“民国文学”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研究空间的扩展。如果过分强调文学存在的外部环境,那么 “民国文学”研究就极有可能凸显的是民国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忽视文学性本身的研究。文学必然会受到时代、政治的影响,但也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外部事件可能会对作家的创作施加影响,但不可能马上让这个作家的创作风格转变。我们知道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始终延续着他们一贯的创作风格和理念,时代和政局的变动并没有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明显印迹,如周作人、沈从文、老舍等。汪曾祺在四十多年后的1980年代恢复自由创作,也还是延续着他以往的创作风格。说到底,文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得到审美体验,对时代环境和社会制度等外部因素考察主要也还是为了更好地探明作家心理,以便更深入地体会作品的魅力。因此,我们不能把文学研究“还原”成一大堆枯燥的史料,或者把文学史当成社会史或者文化史,甚至大事年表。任何研究视角和模式都不是绝对的,当然也包括“民国文学”命题的提出。为了不局限于某一种思维和视角,“民国文学”研究应内外结合、二者兼顾,既要注重外部语境的“还原”,同时也要注意与社会时代相对独立的审美情感等文学自身的传统研究,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缺憾。

最为重要的是,“民国文学”研究要吸收、融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否定,甚至颠覆。从总体上看,“民国文学”论者持批判的态度,从学科命名、学科建制到价值取向等角度来否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学科的发展当然需要批判精神,正所谓“不破不立”,但如果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是难以建构起新的学科建制。如果“民国文学”论者刻意将自己置于与其他文学研究根本对立的位置,那么这也是缺乏辩证和包容的二元思维模式。任何学术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宽容的,不管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拥护者,还是“民国文学”的赞成者,只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发展演变历史和本质属性,可以多元共生,或者互相补充,而非势不两立的“取代”。文学研究不需要千人一面,因为每一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尺度,包括文学史研究也是一样。任何文学史研究都不可能是纯粹的对历史的还原,任何文学史的撰写也只能是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其中融入了研究者个人的历史观和评价标准。因此,任何一种尝试着进入历史、探究文学规律的研究方法,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排斥他人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够理性的。以包容性的态度去发掘被遮蔽和误读的文学史实,这才是“民国文学”研究和其他文学研究范式之间比较合理的态度。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立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