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古代励志名言名句 古代励志名言(汇总11篇)

时间:2023-10-13 09:17:14 作者:飞雪 2023年古代励志名言名句 古代励志名言(汇总11篇)

奋斗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勇敢。奋斗需要我们与时间赛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争取更多的成长机会。奋斗是一种选择,选择去追求梦想和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消沉和放弃。

古代励志名言

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冯延已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古代励志名言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都荒芤疲洳荒芮!睹献印?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励志古代名言

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遣兴》袁枚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古代励志名言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古代励志名言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7、狗咬对头人,雷打三世冤。——《增广贤文》

8、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增广贤文》

9、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古代励志的名言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镤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孟郊

5、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1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1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19、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0、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陈毅

21、言必行,行必果——民谚

24、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5、橘生江南,逾江北为枳——民谚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2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民谚

2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9、开卷有益,在乎用心。——清·李蕊《兵镜》

3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1、事非经过不知难——海明威

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3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3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

37、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三国志

3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4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41、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4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4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4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4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

古代励志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7、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唐渊明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1、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4、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

1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1、言必行,行必果——民谚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民谚

2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民谚

2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3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3、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3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3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4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41、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陈毅

4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4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4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4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49、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50、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古代励志名言

2、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罗贯中》

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

4、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

5、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易经》

6、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关汉卿》

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9、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洪应明》

10、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古代励志名言

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3、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

5、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8、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9、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0、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古代励志名言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古代励志名言警句

我们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莫爱智

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