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教师系论文 教师音乐论文(通用8篇)

时间:2023-09-24 02:46:22 作者:纸韵 2023年教师系论文 教师音乐论文(通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音乐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儿教师为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对在校就读学生的音乐水平以及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要具备全面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当代教育要求的幼儿教师。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日益推进,要构建一支既要在业务技能与教育观念,又要在师德上具备良好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然也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本文将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学前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专业化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目前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专业素质发展、职业道德发展、专业素质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

职前音乐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从专业技能方面来看还是较为重视的,但是职业道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职业情感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影响,多年来日复一日的循环重复式教学使得他们逐渐失去新鲜感,许多音乐教师在技能实践方面较为纯熟,但文化课程的学习,在家长与社会,以及教师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教师形成了不良品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冷漠,忽略了教师自身的职业情感释放。另外,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中还存在着大部分生源素质不高的现状,使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失去了信心。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又使得他们失去警惕感,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工作热情也降低了。许多教师疏于对新知识的学习,许多教学范例不断重复,甚至无视对学生造成的误导.并且由于社会文化对教师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产生思想上的巨变。部分教师的竞争意识增强,但更多的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量,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在淡化,师德水准也在下降。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

当前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处于一般和较差的水平,需要增强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能力素质方面,我国早在就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当前还是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囿于程式化、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不能很好地为课堂服务;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不能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不足。在科研能力方面,音乐教师呈现出较低的水平。部分音乐教师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不具备音乐方面相应的文化素养,对音乐的历史缺乏了解,对文艺创新方面缺乏感知能力。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讲解。对于音乐的内容、歌曲的特点知识囫囵吞枣,很少涉及到理论依据的探究以及创作的思想情感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教师对专业技能更为投入,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但是由此过多占用文化理论的学习时间,文化素养较为薄弱。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缺乏文化理论的支撑,只凭借教学经验来展开,对教学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难以形成丰富全面的理论体系的。那么音乐教师在科研意识、文化素质方面的缺陷将会严重制约其教学开展活动。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提高专业化的途径分析

当前部分教师对电脑创编音乐方面的信息不够了解,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存在不足,还有许多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存在技能不熟练等问题,亟待学校开展这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职前培训缺乏针对性。在音乐教师培养过程中,对音乐专业技能较为重视,但是在职前培训中,幼儿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较少,许多音乐教师的素养较高,对幼儿音乐教学知之甚少.其次,在职培训的有效性有待商酌。音乐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在职培训远离了音乐的教学实践,大肆地说教理论,既无法满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素质提升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发展的新需要.最后,职前与职后培训存在脱节。两者之间缺乏从内容上的衔接性,存在一些知识结构的重复与倒退。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师德素质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要培养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品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具有一定的涵养,品行端庄,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师岗位上也应当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而言,只有严己宽人,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正面的影响,为学生做好表率与榜样。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对策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乐理、弹奏弹唱、声乐、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是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只有融会贯通,集个音乐思想流派于大成,以此结合音乐表演的形式,才能驾驭音乐教育中多元化的内容。其次,培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教学技能,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所具备的技能包括:弹奏方面,教学时能够熟练运用乐器演奏,根据旋律中情绪要求,烘托出音乐氛围。声乐方面,教学中做到准确、生动的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思想情感。指挥方面,能够在乐队或合唱指挥中做到得体、大方和自然,给学生以韵律和美的享受,并且做出正确的示范。舞蹈技能方面,要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动作及特征,能够了解各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再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当形成角色的转换,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角色转变,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来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一同分享情感体验的喜悦。另外,教师要正确、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知识。根据幼师学生的特征,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可充分发掘出他们的潜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必须学好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与策略。最后,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许多音乐教师缺乏熟练运用多媒体的技能,音乐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学会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将是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出生动的音乐情境,使学生走进丰富的音乐艺术空间充分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是非常关键的。

三、结语

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究内容,对未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工作提出一定的意见,希望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育,使得我国的幼儿教育能够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音乐论文

近年来,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已经被人们所重视,“自我更新”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源泉。教师除了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诸如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必要的教学技能等)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实践对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由此,行动研究诞生了。

行动研究起源于30年代的美国,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他的理论核心是提倡实践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实地研究,在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合作中解决社会问题。将行动研究应用于教育并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凯米斯(kemmis,),他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是研究者,并且以自身作为研究焦点,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当前,我国音乐学科的教育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提倡音乐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对音乐学科发展与音乐教师成长都是极其有益的。

一、音乐教师行动研究的价值

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往往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使得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各自拥有独立的话语。两者的界限造成许多研究理论由于“隔靴搔痒”无法解决实践者的具体问题;而实践者又常常苦于没有理论的支持显得“盲人摸象”。以我国普通学校音乐学科研究为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经历了从音乐教学法到音乐教学论的飞跃后,如今已从音乐学与教育学基础理论中脱离出来,成为依托于音乐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研究音乐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对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问题和音乐教授与音乐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它们相互的内在联系与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揭示、说明和预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实践,然而理论研究却常常是落后于实践的。这是因为,通常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人员都是专家、学者或专职研究人员,尽管他们普遍理论素养较高,同时又具备研究设备、技术、时间及财力等的充分保障,但毕竟由于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普通学校教育活动缺乏深入的探究,以至于常常用超乎音乐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这种书斋式研究形成的理论相对于更为复杂的音乐教育实践,无论是解释功能、批判功能还是预测功能都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使广大的音乐教师大多是借助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学行为。

音乐教育理论必须敢于直面实践,这是音乐教育研究能够得以顺利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研究方式的扩展与改变是必要的,由音乐教师直接参与的行动研究将会为音乐教育理论注入新的话语,对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动研究是促成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根本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已逐渐受到“反思型教师”的挑战。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反思型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能够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对专业结构进行更新。他们关注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思考者与建构者。音乐艺术本身具有“个性化”与“形态化”的感性特点,因此音乐学习与教授也离不开个体的独特感受性,这种独特的内涵是音乐学科的灵魂。音乐学科研究所涵盖的面甚广,无论是音乐艺术规律还是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差异性等特点。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能够针对自身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全体或个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检验、调整、积累音乐教学经验,在反思与总结中使自身的教学更趋向于合理,这对音乐教师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行动研究并不仅仅是经验总结,虽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获得的理论不同于专家的学术理论,但它是反映教师个人实践愿望的一种实践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然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专家的学术理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以重构的方式进入教师个人的经验之中,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可见它的应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倡导和鼓励行动研究能够使音乐教师自信地迈进教育科研的殿堂,提高他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对促成音乐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师行动研究的范式

教育行动研究并不存在着统一的范式,美国学者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观察”、“反思”和“运用”。对音乐教师而言,它的基本框架在于:

1.提出问题

这是行动研究的起点,音乐教师关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资料等等。

2.分析问题

音乐教师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问题予以界定,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挖掘问题背后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确立假设

明确问题以后,音乐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请教理论工作者或阅读专业书籍、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其结果有助于音乐教师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

考虑了每种行动方案的可能效果后,音乐教师就着手试行某一个解决方案,并在试行之后仍要不断地搜集各种资料或证据,以检验假设,改进现状。在检验过程中,音乐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循环。

三、音乐教师行动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外控与自主

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上说,现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多是“外控式”的。即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机构策划或制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及规范性和权威性。另外长期以来音乐学科在学校中地位不尽人意,使许多音乐教师缺乏学科行动研究的热情,仅把教学工作定位于按教育理念操作的熟练工,自主性、反思探索的动机与投入感较差。

2.结果与过程

从科研导向上来看,音乐教学研究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许多教师把教育行动研究等同于“写论文”,认为研究主要是靠“文笔”的功夫。事实上,所有的理论都不是“写”出来的,它必须经过研究的每一个过程,通过行动的观察、思考、总结、提炼,是“研究”出来的。这一艰苦的探索过程在教育研究中经常被省略或敷衍,以至于不少音乐教育论文观点雷同,缺少个性亮点。另外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音乐教师急于求成,把局部经验任意拔高,盲目构建理论框架。这些都使音乐教学研究无法真正深入,使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3.个体与合作

音乐学科在普通学校属于小学科,在校音乐教师一般仅为1、2名,势单力薄,少有机会能够分享群体的智慧。教育研究需要个人的反思和探索,也需要同行间甚至非同行间的相互启发。因此,采用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横向上,可以在有共同研究方向和志趣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随时定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研究能力。纵向上,可以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更身层次的课题或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炼。

4.音乐与教育

音乐教师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音乐学科研究所依托的本体是什么?音乐教育学源于音乐学和教育学,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其间原来音乐学与教育学的一般理论都不复存在,已有了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这里涉及的是学科教育学同教育学的关系问题。学科教育学与教育学在研究中存在着一致性,但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当前的学科教育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表述本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通常从教育学中移植学科教育学的内容迹象明显,研究方法重视演绎推理而忽视归纳概括,以至从教育学理论体系中衍化而生的音乐教育学的内容贫乏,特殊性不强。音乐教育学既不是用教育学原理简单地去解释和说明音乐艺术现象,也不是摆脱教育学的一般原理独树新的理论体系,处理好音乐与教育的轻重关系和出发点的依托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音乐教师成为自己行动的研究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时代赋予音乐教师的使命。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音乐教师成为了研究性的实践者,其中不乏学者型的教师,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音乐教师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教师音乐论文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就要学会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只有在喜欢音乐的基础加上老师的指引,才能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课。让学生对音乐本体产生体验,产生兴趣,要让学生多听,因为熟悉的东西才会让人产生感情,才感兴趣。“音乐就是生活”,学习音乐要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

在音乐课上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除了教会学生们唱歌和音乐常识外,会适当地带他们做一些关于音乐、唱歌的游戏。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1、提倡教学民主,是形成师生宽松、和谐的伦理关系和健康而亲密的情感关系的前提。

2、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审美体验,体验音乐教师的仪表美、语言美;体验音乐艺术的形式美、情感美和内容美。

3、音乐教学的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从教师的个人实际素质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以求得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实施的可能性、结果的实效性。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有音乐之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触摸音乐,用情去体验音乐,最后实现以音乐之情感感染人、塑造人。

5、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美化生活。立求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表现生活、认识生活,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与生活共融,这样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会更有亲切自然之感,有亲近难舍之情。

6、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同一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对于一首歌曲如何去演唱等,都要通过师生有效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使之更深刻、更形象、更具艺术表现力。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就必须做到有爱心、善解人意、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相互交流、相互勾通,让他们真正地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你的音乐课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幼儿园教师论文

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教科研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教师,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动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动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着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说,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专业素质好,但理论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没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动形式单一,总是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说、念、讲,教师则一味地记录、听讲。三是教科研活动内容经常跟着“流行风”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儿园也就跟着模仿照搬,不会在分析别人之长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搞得教师随“风”摇摆不定,兴趣不大。!

为了调动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着力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一、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科研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能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作为园长,应把教科研放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和安排,树立“科研兴园”的工作指导方针,加强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复宣传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从教育发展、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从而唤起教师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动骨干教师进行示范,结合实际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如:园领导参与进行了“幼儿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思想的渗透”、“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育”等研究,从而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

首先,园领导和教研组长作为教科研活动的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实际水平与需求,允许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科研活动中,与教师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导者,又做平等的参与者,与教师共同研讨,虚心听取意见,及时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创见,善于提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启发教师思考。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使教师产生被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乐于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教师研究的需要,以解决教师工作中的难点、困惑为重点,将研究的需要融入教师的需求之中,以教师不断增长的需要为研究的“突破口”。我园常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小组讨论法来了解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和对教科研活动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确定的教科研活动内容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因为它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增强了教师主人翁意识。比如,以前我园的教研观摩活动,基本上都是由园领导确定观摩内容与人选,在调查表中,许多教师认为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园领导根据大家的意见,将指定观摩与“自报观摩”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层层竞争选拔,选出优秀教师参加教研观摩活动;另一方面,对于能力弱一些的教师也要提供机会,通过个别指导,为她们参与教研观摩活动并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第三,改变以往管理者的“一言堂”、“独角戏”的教科研活动方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科研活动,注重发挥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研讨,提高活动的质量。我园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有:

1、运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知识等基本理论。!

2、邀请有关幼教专家来园作教科研专题讲座或是现场观摩,就教师存在和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与指导。

3、教师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轮流主讲,主讲人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主讲内容,设计出讨论题目,组织大家开展讨论,最后并进行总结。

4、经常开展教研观摩活动,并认真进行评析,提出合理建议。

5、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苏州等地幼儿园进行观摩活动,回来向大家传达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开展研究和讨论。

6、向家长或同行开展教科研成果汇报评比活动。

三、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

没有新意,结果,幼儿玩得不尽兴,活动量也达不到。针对这一情况,们组织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并认真研究存在问题,商讨对策,共同设计了大班体育游戏“扭扭虫”这一教育活动,利用“迷彩”布袋作为“扭扭虫”这一体育活动器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开始的试教过程中,幼儿虽兴趣很浓,但通过对幼儿的脉搏测试,发现幼儿活动量的高潮过早地出现在准备阶段。于是,我们又通过教师们的学习、思考,建议执教者在活动中,注意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相结合,运用“慢慢爬、快快爬,滚一滚,躺下休息”等口令使活动动静交替,将四路纵队依次进行比赛改为十字队形,向场地四角同时比赛,减少幼儿等待时间,并增加教具“饼干”,从而也就增大了“扭扭虫”运“饼干”的频率,有效地控制了幼儿活动量。这项体育活动在参加扬州市学科观摩活动中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我园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有了明显的起色,教师们参加教科研活动由外部要求转化为内部动机,出现了争着搞课题研究,自费外出参观学习等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也说明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幼儿园教师论文

【摘要】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活动而且是个体自然与生命的展现,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是生命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生命教学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的有效融合有促进促进个体追求与向往精神生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更需要融合生命教学,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幼儿园音乐教学疏忽了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所以,本文主要就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生命意蕴

前言

音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活动;音乐性则不仅是人的本能,而且是人类的获取性遗传。而教学除了可以传承人类生活良好经验,还可以引导个体为了完成“完满地生长”,不断发掘自身潜力、超越现实与实现自我。从这个意义而言,教育基于对“可能生活”的创造,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幼儿园音乐教学除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化生活模式,还是教育与引导幼儿生命发展的重要过程,所以创造充分活力的生命开展空间,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实现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基础内涵。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对审美体会的挤占。音乐艺术意义深远,其具备自身独特性,也就是说在音律和数学体系基础上形成了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功能。因此,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支持,基于此基础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和指导幼儿的平衡和和谐统一。教学行政化对音乐教学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理念中渗透了科学主义引导思想,过于强调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轻视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

2.专业音乐教师审美引导能力不强。专业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教学率领者而且是教学成果的有效保障。但是现阶段幼儿园中,一些专业音乐教师过于轻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与提升,究其缘由,他们的审美引导能力不强,对音乐教学没有深刻了解,所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理应具有共享与体验等元素,而并非死记硬背,归根结底,幼儿教学体系引进的具体化考核制度导致音乐教师的审美引导能力不被注重。3.过于依赖多媒体。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已广泛普及于人们生活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尽管多媒体教学获取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归根结底它仅是辅助教育工具,难以满足音乐创作需求。但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这无疑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幼儿园教学背离了音乐教育本质,且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讲解,轻视了人文精神和音乐教育本质的引导。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

首先,尊重幼儿个体参加音乐活动的生命感受及体验。音乐不仅是生命原发活动,而且是幼儿个体生命情感主要感受与体验方法,但情感体验则是所有幼儿个体特殊的生命合理运动过程,所以个体性理应得到幼儿园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并视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属性,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为幼儿个体创作生命表述的条件,注重基于相应方式鼓舞幼儿个体使用音乐方式表述情感,如即兴表演和噪音等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实际需求。其次,发展幼儿主体间性。音乐其实属于一种文化创建活动,所以幼儿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社会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将幼儿主体间性视作根本诉求,基于对幼儿个体和作品及他人之间多层次沟通平台的建立,促进幼儿不断打开自身生命世界,悦纳自我与他人,亲近社会和自然,达到内外生命的融洽。最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及向往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音乐和生命同构,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所以培养幼儿追求超越自我的生命态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打破技能练习的僵化格局,需要为幼儿提供敞开生命个体的各种通道,促使幼儿始终保持诗意道德与生命热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紧密联系着生活,需要人们尽心感受与领悟,而不是单一的教化工具。有效融合幼儿园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成长方向,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至关重要,但一些幼儿园教师对音乐学习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音乐推动幼儿生命健康成长价值没有充分的把握和探索,进而影响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改进与完善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度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创建高素质高技能幼儿音乐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崔红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意蕴[j].学前教育研究.2015(06).

[2]刘平.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生成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02).

幼儿园教师论文

摘要:

针对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师语言的应用问题,在分析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化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师;语言魅力;人性化;艺术化

幼儿教育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最基础阶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语言是教师实施知识教学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未来发展以及知识和兴趣的培养,这也对幼儿教师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现象,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学,幼儿教师应充分运用更具魅力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便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一、幼儿教师语言的人性化分析

1、因人用语

在不同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下,不同幼儿无论是在性格特征,还是在能力、爱好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幼儿教师如果使用相同的语言,可能会对不同幼儿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确保幼儿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并实现对幼儿兴趣与价值观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在考虑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语言接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教师语言,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性格内向的幼儿所具备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对周围环境以及语言较为敏感,鉴于此,教师在对性格内向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尽量采用让人感受到舒服的语言以及关怀的语气与幼儿进行交流,促使幼儿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感能够得到减轻,从而实现对性格内向幼儿的更好教育。针对性格外向、脾气急躁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沉稳的语调,舒缓幼儿的急躁情绪,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年龄较小、刚接触学习生活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拟人化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2、尊重幼儿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种尊重自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心理状态,不恰当语言的使用很容易对人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特别是对幼儿而言。尽管幼儿的年龄较小,性格处于培养阶段,心理相对不够成熟,但幼儿依然具备较强的自尊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若是使用不恰当、不适宜的语言,则不仅会对幼儿造成严重心理压力和紧张感,也会严重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导致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针对这种现象,为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幼儿予以充分尊重,照顾幼儿的感受,采用适宜的语言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与亲切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教师语言如何做到艺术化

1、语言要有感染力

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最直接工具,而教师所使用语言是否恰当、适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严肃、枯燥的语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紧张心理,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导致幼儿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被抑制,不利于幼儿教育的顺利实施。鉴于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确保幼儿教育效果得到增强,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进行艺术化修饰,尽量使用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语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减轻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幼儿的心智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2、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所使用语言和语气决定着幼儿的心智培养效果,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更具感染力的语气,以为幼儿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是幼儿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决定着幼儿教育效果。鉴于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且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可让幼儿更容易融入故事情节,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语言要简化

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幼儿的性格不够成熟,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与成年人有一定的差距,对复杂语言所表达意义的把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在语言应用方面应避繁求简,尽可能使用简练、简短且容易理解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幼儿能力的提升,对词汇涉及范围进行扩展,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以便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大部分幼儿都不爱吃蔬菜,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说:“蔬菜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防癌抗癌等作用”,则会导致幼儿因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话,而导致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提升。鉴于此,教师应对语言进行简化,以简单、直白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教育,以便实现对幼儿的更好培养。语言具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替代的魅力和作用,而语言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尽量选用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且更加简化的语言开展幼儿教育,促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以便为幼儿心智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龚晓敏.浅谈幼教语言的魅力[j].情感读本,(14).

[2]李娜.美的语言:浅谈幼儿园教师语言技巧的重要性[j].华章,(20).

幼儿园教师论文

【摘要】

幼儿期是礼仪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开展礼仪教育的方法是什么呢?文章从幼儿园目前礼仪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整理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探索可操作性强的礼仪培养方法。

【关键词】

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方法。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长期以来,懂得基本的礼仪之道成为衡量国家进步的道德标尺,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幼儿园的孩子从小知礼仪、懂礼仪、会礼仪,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得以传承。因此,礼仪教育这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

一、目前幼儿的礼仪现状分析

当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溺爱现象很严重,孔融让梨式的历史美谈渐渐淡去,从而渐渐导致孩子从小形成“唯我独尊”的秉性。这现象和礼仪教育的“尊重、关爱他人”的核心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许多家长自身缺乏礼仪行为的认识,也不懂得去引导幼儿学习礼仪言行。由此导致了目前许多孩子在礼貌用语、仪容仪表、体态行为等方面的弱化发展。

二、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的孩子良好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在孩子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孩子就会得到与平时发展事半功倍的效果。蒙台梭利博士提出的:抓住了幼儿的敏感期就是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所以,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

三、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个人礼仪:幼儿个人礼仪一般来说包括仪表仪容、形体姿态等内容,仪表仪容主要是梳洗打扮(包括洗脸、刷牙、漱口、咳嗽、打喷嚏、抠鼻孔)、穿衣着装(包括穿衣、戴帽、穿裤子、穿鞋子的技能及装饰美化)等方面,形体姿态主要是坐、立、走、躺、吃、喝、拉、撒、睡等方面的.细节规范。

2、亲子礼仪:幼儿亲子礼仪主要是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与家庭成员(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与兄弟姐妹)相处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请求、应答、敲门、就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感恩长辈、体贴关爱、招呼告别等内容。

3、师幼礼仪:幼儿师幼礼仪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与幼儿教师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包括入园问好、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听从教导、请求帮助、感恩老师、离园告别等内容。

四、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一)宣传礼仪

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公共区域宣传板、宣传栏和家园共育窗口来创设礼仪教育园地。如在幼儿园的内围墙及走廊上进行宣传板或宣传栏创设“礼仪长廊”,设置礼仪教育课题介绍,家长、教师、幼儿的礼仪规范,张贴礼仪图片,主要是创造园内的礼仪教育气氛,给家长视觉上的冲击,并通过宣传板让家长和孩子耳濡目染地受到礼仪的渲染。

(二)三位一体学礼仪

1、教师学礼仪: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形成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之前,幼儿园首先要对全园教师进行礼仪培训,教师首先要详细了解幼儿园礼仪的各项细化内容及礼仪标准化言行举止。

2、家长学礼仪:幼儿园在学期初首先要召开一个礼仪教育家长学校:通过这个活动让家长能够明白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礼仪对幼儿的将来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家庭、幼儿园及社会都能得到哪些好的发展。使家长从意识上感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行动上来支持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同时组织家长学习成人基本礼仪,从而更好地监督幼儿的行为,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习惯。

3、幼儿学礼仪:

(1)活动室内礼仪公约布置。每个班级都可以依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创设班级礼仪公约,将适合本班孩子的礼仪内容布置到墙面上,让孩子时时都能看到,巩固幼儿的礼仪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将这些礼仪常识内化变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区域游戏中礼仪言行的渗透。充分利用活动室里的区角,如娃娃家、表演区、美工区等与礼仪主题相结合。在娃娃家可以让幼儿从邀请同伴的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从人物的扮演中感受父母的爱,学习成人为人处事的语言、行为等,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体验进餐的礼仪习惯等。

(3)我是礼仪小天使。组织优秀幼儿开展礼仪小天使值日工作,入园离园环节在班级门口和老师一起迎接和送别同伴和家长们,培养幼儿主动与人问好、再见、鞠躬敬礼的师幼礼仪、幼幼礼仪言行;进餐环节作为幼儿进餐礼仪典范带领同伴安静、整洁用餐,发挥同伴的榜样力量逐渐带动大家都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4)一日生活中的礼仪随机教育。为了更好地实施礼仪教育,还应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好机会,教师应在每一个环节随时关注幼儿,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总之,家园共育,齐抓共管是实施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园我们是孩子的镜子,在家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因此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礼仪由教师负责,而家庭和社会中的礼仪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来负责。只有我们每位孩子身边的成人做出自己礼仪的表率,才能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影响孩子逐渐成为一个知礼仪、懂礼仪、会礼仪的人。

【参考文献】

[1]北京小红花图书工作室.幼儿礼仪教育1[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1.

[2]刘海燕.礼仪常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幼儿园教师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幼儿园所提供给幼儿的是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智力发育和性格养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幼儿,所以幼儿园必须要建设一支思想先进、业务熟练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要保持幼儿园教师的高素质和高政治思想水平,对其进行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使得幼儿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所以幼儿园应该重视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因此本文就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进行了一定分析,以期能够为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

一、引言

之所以要进行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其目的就在于使得幼儿园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工作加以适应,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是对教师所进行的非学历专业教育,它同其他教师培训工作一样,也是我国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通过有效的职后培训可以使得教师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更加了解,更加有利于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家长,对于幼儿园教育都十分的重视[1],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所以对幼儿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既包括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也包括对于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技能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培训机构同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共同为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得我国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当前是以多种形式来展开的,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展开培训,也可以是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是以幼儿园教师所任职的单位作为基本培训单位,这种培训形式当前在许多幼儿园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也初具成效。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远程培训体系也已经初具规模,从而使得培训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对各种资源加以利用,使得教师素质能够更好地得到提高[2]。

三、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引起了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的重视[3],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在开展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培训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一般而言,在幼儿园教师正式开展工作之前,都会对其进行职前教育,但是对于新教师的职前教育往往都是以理论为主,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入职培训,如果缺乏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3],就会使得教师在入职之后很难对工作加以适应。当前有许多针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前培训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其进行培训的工程中,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都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了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而没有进行有效的实践,这样的培训方式会使得理论与实践不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当幼儿园教师正式开始工作以后,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而且许多的幼儿园也缺乏系统的入职培训。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前,并没有经过幼儿园的入职培训,使得他们对于幼儿园的整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入职之后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对新的环境加以适应。同时在幼儿园教师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对于教师的职后培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就使得许多幼儿园教师在面临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时束手无策,这些都给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得他们不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职业培训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要想使得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必须要先对幼儿园职业培训体系加以完善。

(二)培训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许多幼儿园教师对于自身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仅仅跟随大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实际的需要[4]。而许多的培训机构以及幼儿园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时候,往往也没有依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计划,而多是参照其他的培训方式来机械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无论是对于培训机构还是幼儿园教师而言,这种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培训都只是一种形式,幼儿园教师并不能够通过这样的职后培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相反,还耽误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时间,浪费了他们的精力,所以必须要先制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明确展开培训活动的目标,才能够使得幼儿园职后培训更加具有实效性,从而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都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过分地依赖于外部培训

当前主流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形式都是外部培训,所以就使得许多的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都过分地依赖于外部培训,但是这些外部培训的形式往往过于繁多和复杂,而且许多的培训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切实注重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如果过分地依赖外部培训,而忽略了最有效的内部培训,也会使得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不过分地依赖于外部培训并不等同于不依靠外部培训,而是应该将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进行更好的结合[5],从而使得二者能够相辅相成,更好的对教师的能力加以提升。

(四)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

幼儿园教师要想更好地进行职后培训,必须要得到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师较为缺乏,所以许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安排都相当紧凑,使得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到职后培训,再加之幼儿园管理者为了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使得幼儿园的日常工作能够得以正常开展,在时间上缺少必要的支持,许多幼儿园教师只能够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职后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从而影响了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开展[5]。

四、改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措施

(一)依据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职后培训

同一个单位处在不同阶段的幼儿园教师的个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工龄较长的教师可能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而入职不久的教师在经验方面则不能与之相比,因此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针对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这样才能够使得职后培训能够更加符合教师的特征和需求。处在不同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及实际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在设置相关的培训课程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培训需求和他们的实际能力,从而使得职后培训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比如说可以将幼儿园的教师分为新手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三个阶段[3],依据这三个阶段教师不同的特征来分别对其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够使得新手教师能够对工作更好的加以适应,使得骨干教师对自己不擅长的地方进行更好的完善,而使得专家教师的核心能力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二)落实园本培训和网络培训

在当前要想更加有效地对幼儿园教师加以培训,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师所任教的幼儿园的资源,通过园内培训的方式来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4],因为园内培训可以更好地与教师的工作进行对接,而且进行园内培训也不会浪费幼儿园教师过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工作、培训两不误,从而大大的提高培训效率,同时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所以园内培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职后培训方式。此外,还要落实好网络培训,因为当前在互联网上有着许多的资源,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可以对这些资源加以充分的进行利用,使得培训可以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

(三)要突出培训的重点

在进行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时候,必须要对培训的重点加以突出,因为幼儿园教师对于专业教育知识的掌握往往都比较到位,他们缺乏的是教学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就不能够过分的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应该将培训的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使得幼儿园教师能够通过职后培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教学当中所出现的问题[5]。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当前政府在中小学教育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中小学以很大的支持,但是却没有对幼儿园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园是人的教育的启蒙阶段,将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政府应该给予幼儿园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5],鼓励幼儿园教师参与职后培训,并且在财政等各个方面对幼儿园予以支持,使得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得以开展,使得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2]李艳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职后培训的关系构建[j].北方文学(下半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