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20:10:01 作者:书香墨 外国文学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优秀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众所周知,高中的语文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语文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个媒介。在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是赏析外国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

1、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外国文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这个问题。该篇文章主要是根据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外国文学作品教授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概述,浅谈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改进之法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于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授能够提供帮助。

1、1作品的选择没有体现出文学史的整体性

从当前高中语文的国外文学选材来看,并没有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考虑进去,只是单纯的截取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学生无法深切的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并没有对外国文学进行流派区分,所涉及的作家及代表作品也比较少,这样来看显得很不合理。高中的语文教材对于选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依据专题来编排,即使选入了巴尔扎克、屠格涅夫以及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因为编排地很散,所以并不能体现出外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

1、2教师外国文学素养有所欠缺

很多时候,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很少有再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西方的哲学论著、美学史的学习也很缺乏。长此以往,教师对外国文学的阅读量下降,导致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下降,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讲解外国文学,无法带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激情,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授过程中很常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1、3学生的学习动机失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不会有很好的收获的,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敷衍了事,从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有不少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是不认真学的表现,就会很排斥学生去阅读课外书,在学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情况下,这样会打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主动性。

2、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改善策略

2、1外国作品的讲解要有取有舍

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入量很大,在文章编排方便,也很集中,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灵活的掌握上课顺序,在对文章讲解的时候应当讲究取舍,对于类似的文章可以合并上课等。例如,在高中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材中,总共入学了三篇外国文学作品,分别是《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以及《真正的英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对前两篇文章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外国先贤所表现出来地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鼓舞学生学习和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共鸣,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有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2、2提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语文是很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也是最能影响人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语文课的授课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对要讲授的课程应熟记理解透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规律,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整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情,不让学生感到枯燥。

2、3调整学生学习动机,鼓励自主学习

通常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一些适当的奖惩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动机从避免失败上升到获得成功,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能否学好外国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否稳定。其实,不论我外国的文学作品还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从其发展的本质来看,其核心都是人为书写。因此,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学生应当降低学习动机中出现的功利性,要更多的去体会认为主义精神,这样才是一个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良好态度。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例如精神品质等,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文学学习之中,进一步地提高外国文学素养。

2、4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实践出真知,而对教学改革的正确的认识与实践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正确的教育意识能够引导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影响我国的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与我国社会对教育发展蕴含的人才培养的观念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代在进步,教育观念也该时时更新。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教授过程中经常会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所以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教授。

【结语】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渐增加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的比重,虽然目前在面对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地拓展讲解外国文学作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 亚历山大里亚诗体 ,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 为艺术而艺术 (art for art s 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 为艺术而艺术 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 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 ,所谓超现实是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 ,正如王尔德所说, 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 ;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 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 (all arts is quite 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 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 ;并且 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 。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

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 王尔德热潮 ,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 唯心 ,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 极端 ,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 片面 ,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 王佩兰. 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龚翰熊. 欧洲小说史[m]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 徐葆耕. 西方文学之旅[m]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国人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路径

摘要:在全球化、多元化视野下,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

本文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具体分析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路径,即采用“三自、三化、三面向”的生态化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路径的理论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育;外国文学教学;生态化教学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就我国而言,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新世纪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等研究项目,试图推进大学教改的顺利进行。

目前,许多大学虽然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大都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很多教师不能深入理解教改的精髓,过于注重对教学外在形式的翻新,未能从多元化视角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主客体进行再认识,从而使教改形成表面上繁荣但实际虚空的现象,这种状况也突出表现在大学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

二、生态化教学相关概述

大学教育应保持独立的品格,不但要对社会变化迅速做出反应,而且要运用多学科的话语解读教学的意义。

20世纪初,生态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学科”,其“颠覆”的是3来支配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价值观、世界观,但“颠覆”的同时意味着一种知识体系和文明范式的转换。

目前,一些生态学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也逐渐引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了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英美等国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最早由美国学者克雷明提出,旨在把教育看作一个有机系统,研究其结构、功能和规律,进而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开展教育生态化研究,以方炳林、李聪为代表,而大陆相关主题研究较晚,代表人物是郑雪。

目前,生态化教学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并决定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但纵观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大学生态化教育的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入手,主要阐述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某一具体课程教学问题的并不多。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质量。

因此,建设生态化课堂已成为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实现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的路径

教育教学之所以能够与生态学相联系,是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角度看,学校中的教学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信息的采集、编码、翻译和利用过程,也就是人和环境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活动体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同时,由于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又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大学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笔者结合生态学原理提出“三自、三化、三面向”的生态化教学模式。

(一)“三自”——从主导者到引导者,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研究者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主导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服从者。

生态化课堂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关系,因此,应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三自”原则——“自主合作”“自我调控”“自我内省”。

1.自主合作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导性,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合作,其包括学生自身内部的自我合作,以及学生之间个体化的合作,其中自我合作是基础,个体化合作是深化。

自我合作,是指学生在课前可通过各种媒介主动探索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个体化合作,是指学生在自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研究,可采用讨论、辩论、演绎的方式,这是由外国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外国文学首先突出的是“史”的线索,其次是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因此,讨论、辩论、演绎的教学方式能实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由于学生个人喜好和知识结构不同,讨论可将学生研读时发现的问题和各自的观点呈现出来,从而拓展思维。

辩论,是比较集中的对一个或几个争议较大的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其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演绎,是对作品进行外化形式的反馈,外国文学作品体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戏剧、散文和诗歌,教师可将课堂变换为舞台,让学生化身演员或者朗诵者,以使其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人物的心路历程。

2.自我调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在课前明确设立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要求所有学生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由于外国文学课程容量大,而教学课时有限,所以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既要有教师的统筹,又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总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从教学总目标中选取与已有研究相匹配的目标作为专题性研究目标,并自发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专题研究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自我的思维方式及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做整个研究过程的自我调控者。

3.自我内省自我内省是在每一次自我调控式的研究之后,学生总结研究经验。

这种经验往往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外国文学课程性质和规律更为深入的把握;二是学习外国文学课程最切合自身状况的方法。

(二)“三化”——从单一、粗暴的评价到立体人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考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传统外国文学教学中,这种评价往往单一、粗暴,主要以期末考试试卷得分为准,且试题内容往往重记忆轻能力,答案设置缺乏开放性和创造性。

这种考核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

而生态化教学评价是一种立体、多元、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其采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即由过去教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拓展为由众多因子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也就是说,除教师外,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生、学校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有资格对教学状况作出评价;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者,也有资格对教学情况作出评价。

这种多元化评价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内容全面化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丰富,所以教学内容的评价也需要全面,即不仅要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此外,还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我完善做出评价,以显示学习对生命和生活的巨大指导意义。

3.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不应局限于试卷的得分情况,而应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研讨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评价。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三面向”——从固守知识到可持续育人

“三面向”是指“面向自我,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这是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的目标。

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目标往往是取得优异的卷面成绩,这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即把教师所教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几千年的人类思想丰富当代人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指导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同时,为实现学以致用,学生要面向自我,尊重自我的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和个性特征,以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为改变高校当前的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突显教学价值,需要探索积极有效的新教学路径。

生态主义价值观为重新构建教学价值,实现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并体现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的生态价值意义。

因此,运用生态学理论开发以“三自、三化、三面向”为主要实施路径的高校外国文学生态化教学模式,将极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谈外国文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方式

[摘要]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增加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而与此同时,外国文学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却一直以来被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所忽视,使得学生素质出现短板。

为此,我们极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补充外国文学知识的力度,并细致思考具体的有效补充方式,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真正提升上去。

[关键词]外国文学;大学英语;课堂引入;有效方式

因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再加上全球化进程的稳步向前,近一段时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内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成为各所院校学时较长、学生耗费时间与精力较多的课程。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并非是完善的,其中依然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比如,教师处在教学定式框架之中无法脱身,过于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却忽视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学生以四六级考试为指针走应试学习的老路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出变革,真正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妙处,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外国文学知识的引入,毫无疑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一、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是表达的艺术,而文学则是这种表达艺术中的独秀之枝。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特质的文学,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风格的不同、背景的差异,其语言结构可以给英语技巧训练提供很大的帮助,特别在进行语法分析和解释过程中,这种帮助的效果尤其明显。

此外,一部甚至一篇文学作品中,通常都含有极为丰富的语境功能,受此影响,相应的词汇和句子学习与记忆便会变得非常容易,而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英语写作结合起来,则可以让学习者接受到词语妙用、文学风格、体裁变化的训练。

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包含了数不尽的俚词妙语,生动再现了英语语言的精髓,如果能够善加利用,无疑会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起到很大帮助。

(二)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毋庸置疑,文学作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并且可以让人类共性的基本命题得到呈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上的悠久积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映照,它可以将时间上的限制、空间上的隔膜化解开来,使处在相异文化环境之中的人们得以完成思想深处的交流,保证了语言的流动性。

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外国文学知识进英语课堂的活动,将会使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各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等。

(三)提高语言应用素养

虽然并不在具体语言知识考点范围之内,却同样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有益内容,接触与认知这些内容后,学生将会更进一步体悟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可以说,这是一种视野上的开拓、情操上的陶冶、心灵智慧上的启迪,是另一种对语言应用能力提升的补益。

二、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策略

(一)文学知识和教材的结合

文学知识和教材的结合,是外国文学知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策略的基础,其中,切入点的寻求非常关键,它能够让外国文学教学有机会成为平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