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二十四节气班会总结 二十四节气一冬至心得体会(通用6篇)

时间:2023-10-02 12:48:08 作者:念青松 二十四节气班会总结 二十四节气一冬至心得体会(通用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十四节气一冬至心得体会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道重要节点。这一天,太阳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阳光照射北半球的时间最短,夜晚最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祭祀祖先,感受自然的变化,迎接新的一年。而通过对冬至这一节气的观察,也可以感知到自然界的奥妙,体验到生命的变幻和轮回。

第二段:历史文化的背景

冬至是中国古代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就关注冬至的日子,因为冬至后的阳光日益增长,代表着天地万物的“复生”和“万象更新”的希望。此外,冬至还是中国传统的祭天日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庆祝冬至,表达对天地万物的崇敬之情,同时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三段:冬至饮食的文化习俗

冬至也是中国的重要饮食节日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小麦藏到地,半岁不吃见,冬至食粉汤,美味胜羊脆。”也就是说,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喝一些面食,如吃饺子、汤圆、糯米糕等,寓意着团圆、和谐。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有吃鱼的习俗,寓意着“年年有余”。

第四段:冬至的自然现象

冬至代表着季节交替的重要时间点,也是自然奇妙现象的体现。这一天,北半球的地球倾斜度达到最大,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偏角最小。因此,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冬至也是一年中最长的白天。在北半球,阳光短暂而有限,但在冬至之后,阳光逐渐增加。这种自然变化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季节的巨大变化,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轮回和变幻。

第五段:对冬至的心得体会

对我来说,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时刻寻求自我反省的好时机。它代表着季节的转变,代表着新的契机。在这个心灵的“新年”里,我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反思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同时,在冬至这一个节气里,我还能品尝美味的食物,聚会亲朋好友,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人情味道。总之,冬至是一个让我们体验到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日子,也是一个让我们审视自身、感恩生命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一冬至心得体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气象学知识之一。它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为基础,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与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冬至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

第二段:探讨冬至在中国民间的重要意义

冬至在中国民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它被认为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日子。在习俗上,民间会举行很多庆祝活动,例如吃饺子、吃汤圆、赛龙舟等。其中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冬至祭祖”,人们会回家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家庭团结的美好祝愿。

第三段:讲述冬至在现代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冬至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冬至的到来标志着天气的变冷,人们要适应新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此外,在冬至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也应该抽出时间走亲访友,加强人际关系的交流,增进友谊。

第四段: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思考

在冬至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吃饺子是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食品卫生和营养搭配,选择健康的食材,不要过量食用。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克服压力和忧虑,共同渡过一个愉快的冬至。

第五段:总结

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气象学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借助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增进人际关系,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渡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冬至。

二十四节气一冬至心得体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记时方式,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0度、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或者当太阳到达黄经270度、285度、300度、315度、330度、345度的时刻。

二、冬至的含义

冬至又称“冬节”,即中国农历中的十二月初一,是整个冬季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冬至这一天,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最低,地球自转轨道上日照最短,是中国传统的“冬节”之一。

三、冬至的民俗

冬至节俗在我国的各省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庆祝方式。如南方人有长沙臭豆腐、广州粥和腊八粥;北方则有吃饺子、煮馍和喝糯米酒等。而在一些地方,还有爬山、送柳条和放焰火等民俗活动。

四、冬至的文化内涵

冬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气之一,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冬天的开始,让人们更加留意保暖,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这一节气也渐渐成为表达关爱的日子。

五、结语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冬至节则代表了冬季的到来,提醒我们要重视保暖,保持身体的健康,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与节气文化相关的传统价值。让我们一起共享了解并传承节气文化的美好。

二十四节气

每年(11月22日居多有时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小雪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冬季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渐冷,不仅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变成了雪花,下雪后,使大地披上洁白的素装。但由于这时的天气还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状态,或落到地面后立即融化了,气象学上称之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叫做“雨夹雪”;还有时降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 本节气降水依然稀少,远远满足不了冬小麦的需要。晨雾比上一个节气更多一些。

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朋友们在光照少的日子里一定要学会调养自己。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变化对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响,因为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中,脑内5-羟色胺系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季,5-羟色胺系统功能最强,秋冬季节最弱,当日照时间减少,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的缺少,随之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症状。

二十四节气

1.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3.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4.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5.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6.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7.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8.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9.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0.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13.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4.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5.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16.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7.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8.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9.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0.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1.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22.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23.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24.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25.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26.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27.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2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29.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30.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31.七一,一雷九台来。

32.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33.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34.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35.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36.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3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3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9.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40.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41.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4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43.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44.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45.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46.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47.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48.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49.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50.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二十四节气

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

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

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

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

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

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

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

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

晒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

监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

深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

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

收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

碾谷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

收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

防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

平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

会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

及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

积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

闲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

联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