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赏识教育的读后感(优秀22篇)

时间:2023-12-05 08:30:42 作者:GZ才子

读后感需要我们在理解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展示个人的独特思考。读后感是通过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思考和总结,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读内容。怎样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呢?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的读后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和阅读品味。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

“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是春天的风,能让荒漠变绿洲;赏识是久旱后的雨,能让干涸的小河放异彩;赏识是仙人手中的点金石;赏识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赏识才是真爱,教师只有把赏识的阳光撒向每一棵幼苗,才会在秋后收获累累硕果。

《赏识教育》的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学习的好书。

作为一名老师,我首先应该先做好母亲。书中教我如何做一位称职的母亲。作为父母,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让孩子知道,我们不仅是父母,也是朋友。

“一盏灯,一辈子”,如果父母能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照亮前行的'路,他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不要害怕孩子会犯错误,如果孩子有能力承担错误的后果,就应该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并要求他们沿袭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建议也许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孩子自己的做法可以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让他们的心智日趋成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受到挫折,当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应冷静友善地帮孩子渡过难关。既要告诉孩子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应做好思想准备,又使孩子从战胜挫折中体会到快乐和愉悦的心理,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常识关注心灵,孩子永远是好的。常识包括表扬,又超越表扬。常识生命,善待生命。孩子因为生命被常识,内心充满安全感与幸福感,孩子生命状态良好,正是我们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让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为母亲,以后多常识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更要多方面常识那些可爱的宝贝们。用爱去理解,同样他们也会用爱来回报我们。

赏识教育读后感字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名字叫《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看后,我爱不释手,读了两遍还想读。因为读后我感觉我已经置身于“学生”的角色当中,去理会一个学生是如何在学习的“苦海”之中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关怀。我们知道,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而目前的结果却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灌输应试”的教育方法,学习的成绩决定一切,“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应变能力差、情感的脆弱、自信心弱、独立性差”是我们过去常见的现象,这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已经不相适应。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使孩子成为综合性人才,在个性培养上有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赏识教育的方法就象农民种庄稼,要想长出好的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这里讲的“合适”并不是我们每个家长“强行”创造土壤,也不是父母溺爱的表现,而是有益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就是那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还要坚信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将永远地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你即要赏识孩子的优点,还要找出孩子的弱点,这样,孩子才会学会用思维的`方式考虑事物处理的方法,以致达到最终成功的目的。

如果说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构建大厦的基石,那么“找感觉”便是钢筋和混凝土。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里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里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渴望需要别人的赏识、赞扬,以增强安全感、提高自信心,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做为家长,就要从这方面入手,让他尝到甜头,鼓励自信心的提升,孩子做的好就加以表扬和肯定,肯定的背后就是激励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增强自信能力。日常生活当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一些小事情的处理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全方位地培养他,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在指挥他。我们大人在工作中不也是体会到领导和下级关系的“苦衷”吗?如果我们尊重孩子,则能够提高他们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尝到了甜头后,在处理一切事情中,他们就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判断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赏识你学生》读后感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的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

最近,我品味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拿到书后,我爱不释卷,那些文字像是一朵朵蓓蕾,标点像是一颗颗露珠,在思想的清风吹拂下,串联起一个个憧憬,绽放成如锦似绣的“文章”。

《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带给我的额不只是精神上的馈赠,最主要的是那种心灵上的震撼!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一位老师本来为了学生的前途河未来着想,出于好心河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学生,“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老师们委屈地说:“我们从心底喜欢教书,喜欢学生”,然而由于外在地压力和自身地水平、修养,总是让老师们做出一些负疚终身、追悔莫及地事情。师生之间立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既困扰着教师们,也在学生心底刻下了伤痕。多数的老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一种教育地艺术,爱的艺术。

调查结果表明,老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一生。“罗森塔尔”效应给教育注入新的艺术:学会赏识。《赏识你的学生》带来的,正是一股令人震撼的感动。“赏识”——多们温暖的字眼。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将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一位女孩,被国内的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难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爱泼斯坦,世界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然而在读书时却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称“我曾是智障者”……《赏识你的学生》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智力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绝非仅是学习能力。“一支铅笔能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真爱学生,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甚至“毁灭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兽,将不吝于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欣赏和赞美之心;将小心地呵护着孩子地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地梦”的小偷,将用赏识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份爱心,为学生在未来的奋斗岁月里提供阳光的动力,会成为孩子“翅膀下的风”。

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要求教师们善待每一个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到伤害的孩子。李圣珍,一位“让孩子摆脱噩梦”的教师,用她的爱心,将甜甜、岳岳等“问题孩子”从悬崖边沿上拉回,还他们以快乐、自信的天堂;在“我们是弱者”的心灵禁锢下,学生们自暴自弃,而教师用赏识、鼓励和严格要求改写了学生一生的命运……《赏识你的学生》为教师们种下了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是天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地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宽容”。于是,有了为培养学生诚实品质而“跪下左腿”的异国教师,有为了激励全校学生读书热情而爬行上班的校长,有在评语上用上“安静”而非“不积极”、“不活跃”等词,小心呵护孩子自尊的指导老师。《赏识你的学生》给每一为老师带来了其实,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梦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

“天地君亲师”,师者,在中国人的崇拜排行榜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师道尊师”变成了所有人恪守的金科玉律。长期以来,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在教育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师生之间永远横亘着一重厚厚的隔膜。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赏识你的学生》——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也许,有些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威严”,也许,某位老师刚刚进行完一轮声色俱厉的批评轰炸,我想,他们会被这些语句震撼的。

这里,有亿万望子成龙的家长沉甸甸的托付,有孩子们在校园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感谓和遗憾,有被感动的“第三只眼”记录,有优秀教师“师心深处”的体验,还有专家精当的评析。正是这些话语,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这”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我以前总以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多说逐渐少”。“缺点不说不得了”的原因是因为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要天天讲,时时讲,而“优点多说逐渐少”,是担心表扬多了,学生会翘尾巴,产生骄傲情绪,优点便变成了缺点。

因此,我以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学生的正确行为看成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学生一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予以批评。

“赏识你的孩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反省一下自己,是啊,怎么孩子在我眼里,全是缺点一点优点都没有?自己也是文化人,光说要挖掘孩子的闪光点,怎么就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呢?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

因此,当我一再指责孩子内向、孤僻,什么都不如人家时,孩子就有一种心理暗示,真的认为自己内向、孤僻,没有一点自信。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摧残的爱带给成人和孩子的都是无尽的痛苦,赏识的爱却会让成人和孩子在欢乐中共同成长进步。赏识你的学生吧,只有这种理性的爱才会让学生在美丽的人生世界翩翩起舞,自由翱翔!

《赏识教育》读后感

周弘的《赏识教育》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核心,那就是爱。周弘通过赏识教育让双耳失聪的女儿婷婷坚强快乐地成长,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这是一个教育的奇迹,然而在这位父亲的眼里他只是做了一件他应该做的,他的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老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我想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我反复地读着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让他们逐渐渗入我的心灵,在工作中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在对班上每一个特殊的情况,我要告诉孩子们的是:孩子,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你们都是生命的奇迹。真高兴能听到蔡崇泽妈妈说孩子这几个月都没发过脾气了,真高兴能见到李如云能开心地和大家相处了。

三个月过去了,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与了解,感受着孩子们的快乐与悲伤,我们的心在一点点靠近,我知道是赏识教育让我和孩子们友好平等地沟通。

“赏识是温柔的提醒,坚定的惩罚。”这是周弘老师倡导的赏识教育。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情看孩子,我发现他们既幼稚又成熟,既调皮又可爱。于是我将自己工作的角色定位为严慈相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每一项常规训练就应该狠狠地抓,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他们牢记“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孩子们明白了老师喜欢的是爱学会玩,不断追求进步的学生,他们都希望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像春风吹过大地,永不回头。”是周弘老师教育女儿的态度。有时,气急败坏的我们也会困惑为什么我的辛苦白费了,为什们你还是没有进步?静静品味这句话,发现原来是自己太心急了,是呀,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就长很高,那样肯定没有基础,就像竹子是一节一节长高的,它长了一节又一节,我们要等孩子一节一节地往上长。永远别和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让我们像欣赏婴儿说话一样,欣赏孩子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

从事我热爱着的教育工作,我是幸福的。仰望星空,成为教育届的一颗新星将是我奋斗的目标,现在我应该做的是脚踏实地。不是谁生来就会做老师、家长,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这需要不断付出,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喝彩。

《赏识学生》读后感

假期读了李丽主编的《赏识学生》这本书,总会被书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这本书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里都或多或少有后进生,面对后进生懒散的学习习惯,面对他们在老师的苦口婆心下无动于衷的表情,说老实话有时真气不打一处来,哪还有喜欢可言。但是爱就意味着宽容,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不去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幼无知,自控力弱。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时就做不到?想想孩子们思考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赏识教育》读后感

观看过周弘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位教师,一位母亲,让我对孩子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这个讲座中,他主要是从如何对待孩子这方面去论述教育,从对待孩子的一种态度,一种赏识的态度。

要从孩子的思想程度去考虑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无聊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就变成有趣的事了。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思考角度不一样,要想懂孩子,必须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自问自己,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真正了解孩子有多少呢?听了讲座,让我知道了懂孩子的重要性。

周弘老师,虽然他的女儿不会讲话,可以说是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找出一些事实来证明他的女儿就是天才。最后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告诉自己的女儿说,她是跟海伦。凯特是同一天生日,他告诉他女儿,说她就是海伦。凯特的投胎转世,女儿一找书看,发现自己的生日比海伦。凯特迟了两天。而他爸爸却告诉她,她妈妈生她的时候难产,所以拖延了时间,她的生日和海伦。凯特的生日是一天都没差。顿时,周弘让他的女儿找到了一种神童的感觉,从此他的女儿便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也在她的心里埋下了要当天才的种子。看到这里,让我们懂得要给孩子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看你如何教育。我们老师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地方不如其他孩子,而从此以后对他“另眼相看”。我们用十二分的热情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等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孩子,要抱着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来的心态。要允许孩子失败,承认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善于使用你的大拇指,要够朋友,要成为一个孩子王。

要看得起孩子,创造赏识。要经常夸孩子,当你天天说他好的时候,说多了,他就自然会变好了,让孩子在激励中长大。

一个人的命没有好坏,一个人的思维有好坏,但无论怎样都不可以说孩子笨。如果你一遇到孩子犯错,就骂他笨,总有一天会如你所愿,真的变笨了。其实孩子的粗心就是未来的细心,孩子的失败就是未来的成功。

孩子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如果你说他行,他心里就想着自己行,也努力这样去做,最后也就行了。如果周围的人说你不行,本来行的,被周围的人说多了也觉得自己不行,最后也就放弃了。多说孩子行,孩子就会行。

周弘赏识教育读后感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周婷婷,你可能不相信她是个双耳全聋的孩子。

1980年6月29日,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弘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女儿。爸爸妈妈给女儿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婷婷。

婷婷一岁半,进了厂幼儿园。一天,老师突然打电话告诉周弘,婷婷发高烧,已经送到厂医院了。周弘赶紧跑到医院,看见女儿像疯子似的狂呼乱跳,医生说,刚刚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可能有点疼,过会儿就好了。

一个疗程的针打下来,每打一针,婷婷都会疯狂地哭闹一阵。几天后,女儿的烧终于退了。可是周弘发现,无论怎样大声地呼叫女儿,婷婷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周弘傻了似的,一把抱住女儿,大声地喊着:婷婷!婷婷!婷婷呆愣愣地看着爸爸。

婷婷成了一个聋儿。诊断书中写着:“脑干电位显示:双耳全聋”。

“那一刻,天仿佛塌了下来,我恍恍惚惚地抱着女儿回家,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周弘回忆起那一刻时,眼圈又红了,嗓音哽咽。

幼时的婷婷,因为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她几乎不会笑。在幼儿园里,总是缩在角落里,谁也不和她玩。想拉屎拉尿却不会表达,常常拉在裤子上。数九寒天,周弘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儿,心都碎了。

那些日子,电视台在播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每次,周弘都抱着女儿一边看一边落泪。电视看完了,周弘问自己,人家父亲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我也要用最深情的父爱,为婷婷把有声世界的路开通。

当婷婷终于能含混不清地说鼻子、眼睛、嘴巴等最基本的词时,她已经错过了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段。婷婷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想饼干了用手比划一个圆,奶奶就知道她的意思了。这样下去,她只能永远是个哑巴。

一天,婷婷午睡起床,习惯地又向奶奶比划了一个圆形。奶奶抱着饼干桶坐在孙女对面,就是不给她吃。

“饼干!婷婷说,饼干。”奶奶想让婷婷开口。

婷婷就是不说,咿咿呀呀地抗-议着。

不说就不给吃,奶奶固执地一遍遍重复着“饼干,饼干。”

婷婷大哭,奶奶也跟着掉眼泪。

祖孙俩整整僵持了40多分钟,终于,婷婷的喉咙里滚出两个音:“布…单。”

石破天惊!

奶奶立刻递上一块饼干,婷婷眼睛一亮,一连串地发出了“布单,布。

单……”奶奶激动地抱着孙女,一块一块地把饼干塞到孙女手中。

婷婷终于开窍了,她朦胧地意识到用口语交流的意义。半年后,她能说“阿姨再见”这样的完整的句子了。

可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婷婷差得太远了。周弘又开始寻找其他的办法。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女儿的眼睛是好的,为什么不能用书面语与口语、说话与识字同步的方法来追赶健全的孩子呢?我开始把该说的话都写给婷婷看,她笑我们就写笑,她哭我们就写哭,她说星星我们写星星,她说月亮我们写月亮,效果出人意料地好。一次,婷婷妈妈出差到外地,我们到车站送行。火车启动的时候,婷婷一面跑一面哭,喊着“妈妈,妈妈”。我立即抓过她的小手,在上面写了四个字‘依依不舍’。我想她再也不会忘记这个词。”

就这么追赶了两年,婷婷6岁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两千多个汉字,能够阅读一般的儿童读物了。周弘决定把女儿送到普通小学,而非聋哑学校。他要让女儿意识到,自己是个健全的儿童,和健全人一样有着健康的体魄和思维能力。

婷婷7岁那年,周弘在上海一家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小册子《幼儿才能开发》,书中介绍了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方法。书的第一段话就让周弘有了触电的感觉:

“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是处于他们的双亲的‘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所以说,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早年留学德国的铃木在回国后,发现日本的教育出了问题。小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地变得黯淡无光。他说,日本的教育已经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铃木终于发现,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也就是这种赏识,成就了每一个孩子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掌握了口语这种最难的语言形式。能不能把它运用于孩子的小提琴教育?能不能把它运用于孩子成长的其他阶段?铃木最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为日本培养出了一大批堪与童年莫扎特相媲美的小提琴神童。

重要的要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让他们永远充满了自信。

此前,周弘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探索。到这个时候,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

“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我的观念变了,我教孩子的方法也变了。首先我要让婷婷相信自己是天才,我在她的课桌上的玻璃板底下压了一张《天才儿童行为表》,只要她看书忘了吃饭睡觉,我马上就指着表上的第一条对她说,你看,这上写着,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不就是这样的吗,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这给了她一种积极的暗示。

“我专找孩子的优点。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我们做家长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其成为燎原之势。怎么夸张?记得我第一次给婷婷做应用题,十道只做对了一道。也许这时候有的家长巴掌就过去了。我没有。错的地方不打叉,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勾。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极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的多,升初中考试,数学考了99分。

“孩子学写。

作文。

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读范文,拿孩子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结果越比孩子越没信心。一篇作文再差,总会有一两个句字写得好吧,我就用红笔把好的句子划出来,吃饭的时候,让婷婷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我们一起为她欢呼。慢慢地一句变成两句,两句变成三句,她越来越爱写,能不出好作文吗?”

婷婷10岁那年,她写的6万字的科幻童话出版了。

无论怎样,周婷婷是个双耳全聋的残疾孩子,她比普通孩子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她比普通的孩子更需要自信自强的信念。用周弘的话来说,她需要一种“伟人气质”。让她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甚至别人做不到的你也能做到。8岁时,父女俩在陕西扎针,父亲偶尔从一本书中学到了一种快速记忆法,他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数编成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给小婷婷听。父女俩一边讲,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不知不觉中,婷婷记住了这1000位数的排序。8岁的聋童能背出圆周率1000位,这在当时成了轰动一时的消息。

在后来的日子里,这种能力给了婷婷许多的暗示。婷婷从4年级跳到6年级,别的孩子已经学过一年英语了,而她还是零起步,更何况她还是个聋儿。父亲鼓励她说,婷婷,太了不起了!3岁半还不会讲话,现在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背圆周率1000位。双耳全聋的孩子竟然自学英语,婷婷十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并光荣地受到江总书记的接见;十六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1996年秋,周婷婷从南京一中高中毕业,被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尽管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婷婷的大学生活却适应得很快。平日与人交流,婷婷一般是看口型,但南方人口型与北方人口型不一样。刚进校时也闹了不少笑话……但很快同学们就开始喜欢上这个纯真善良、活泼开朗的小同学。同宿舍的姐姐都称她为“阳光女孩”、“快乐天使”。

大学四年里,婷婷不仅学会了英语的书面语言,还掌握了口语。一位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说:也许婷婷是第一个能说一口英语的聋人。至于计算机,婷婷更如鱼得水,她是学校网吧里的小明星,还开设了自己的个人首页。她以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提炼而成的。

毕业。

论文。

《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被指导教授张宁生称赞为“可以成为载册的精品”。《大众心理》杂志也前后分三期连载,很多聋人读后给周婷婷写信,称这篇文章对他们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

清秀而充满了灵气的周婷婷告诉记者,申请就读加劳德特大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单考托福就是很难的一关。她整整用了3个月时间,才考出了今天的优异成绩。托福考试过关后,想申请进入这所在世界上对聋人心理研究最多、最新的学校也并非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婷婷不断通过国际互联网一遍又一遍地向加劳德特大学推销自己,最终引起该校聋教系主任理查德博士的重视,经校方研究后,正式向周婷婷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2002年,周婷婷荣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人物(排行第六),同年留学美国,在赴美读书之前,周婷婷像海伦·凯勒一样创作了自传小说《无言的歌》,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波士顿大学开学之际,周婷婷非常激动,她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真的很幸运!能被美国名校录取为博士生!我很希望以此改变人们的观念,残疾人可以做得和普通人一样好,甚至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出色更优秀!”她表示,不管再大的困难,她会尽最大的努力,好好攻读博士学位,将来学以致用,为祖国千千万万残疾人做一些事情,坚忍不拔地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周婷婷在美国留学的三年时间里,充满着汗水和艰辛,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比如语言问题,这曾经是她学习和周围环境交流的最大障碍。她不仅要学美国手语,而且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以便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手语是聋人的“本民族语言”,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她和周围的聋人朋友在手语交流上已经不成问题。如今,她不仅会美国手语,而且英语书面语更是没有什么问题。从外表上看,她不像患有失聪问题的残疾人。她能借助助听器和看口形,用汉语与熟人对话。婷婷的神奇人生,被拍成电影《不能没有你》,而且她主演了这部电影,放映后,全国为之轰动。

周婷婷的人生故事激励了许多人,不仅有残障人士,而且有身体健康的普通人。3岁半时父母亲就发现自己的女儿已是全聋全哑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父亲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创造了一套赏识教育理论,帮助女儿学习。结果奇迹出现在这个家庭,聋哑的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借助于助听器进入省重点中学读书,辞职专门教育女儿的父亲,还被聘到南京市聋哑学校作了一名副校长。现在,父亲周弘已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的主任,专门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过程,周弘逐步将赏识教育的研究视角从聋障儿童转入正常儿童。几年间,他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学校、社区,为家长、教师、学生做了近2000场认识推广赏识教育方法的报告。一次演讲报告结束后,周弘要求家长们在纸条上写出自己孩子的十大优点,结果100多位家长中竟有一半人写不出。他大声疾呼: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本该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被异化了,做家长的完全忘记了对子女作为一个人、一个有着精神生命的人的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更忽略了孩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都视自己孩子是“神童”,一味地相互攀比,甚至不惜拔苗助长,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彻底失败。

我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赏识教育给人的是一个法宝,让你由失败走向成功,由痛苦走向幸福。岂止儿童,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渴望赏识与成功。赏识犹如阳光滋养万物生长,而赏识教育是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中国青少年中心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周弘出任主任。

婷婷笑着说:“我想说,爸爸你真是个伟大的爸爸,了不起的爸爸!”

记者问婷婷,这次被加劳德特大学录取,父亲有没有帮忙?她认真地说,从托福考试合格后,就不断地通过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销自己,最终引起该校聋教系主任理查德博士的重视,才被录取进心理咨询专业的研究生。

作女儿的是怎样评价父亲和他的事业?婷婷笑着说:“我想说,爸爸你真是个伟大的爸爸,了不起的爸爸。小时候并没有觉得赏识教育有特别之处。长大以后,当我遇到许多事时,再回头想想,赏识教育让我懂得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快乐的人生价值。”

想为聋人做一点事,这是周婷婷一心想考进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原因。因为,她深知聋人的不易。她在大学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中这样写道:“独自一人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群中的孤独……久而久之,深深的强烈的孤独感就不知不觉地深埋心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已经麻木不仁到了全然不知。”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文章让老师欣赏。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反观自己的教学,也许在某次急于求成的教育,我无意中伤害过某个孩子;也许在某一次不经意的课堂评价中,我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许在某一次误解中,我淡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自己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在自己严厉的话语中伤了孩子的自尊。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让我意识到不仅仅是教育学生也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身上独有的特点,本文中里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讲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在文中表述了德育方面需要一种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人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构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而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文中教导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每个课堂上都能赏识自己的学生,通过语言的鼓励使得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优势。

赏识教育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赏识教育逐渐被社会甚至不少的家庭所认可。教师也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运用得当的时候,学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天赋都是基本相同的,但最后却会有着不同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要懂得发现孩子的潜能,懂得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行为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要。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美。

赏识教育有六大原则,分别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前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作为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后三个原则则告诉家长怎样去赏识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信任:相信我能行,我很棒!

尊重:我贪玩满身脏兮兮的,但我是少先队员,我懂得回家洗的!

理解:请不要随便说我笨,这道题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激励:忽然间,我能顺利完成作业了,我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他的激励。宽容:她装着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提醒: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呢!

有研究表明,近乎一半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赏识,9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基本理解他们的。大部分的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人格,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全面关怀学生,把赏识教育中的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与素质教育结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68.6%学生认为有感受到教师对其的期待,而25.7%认为很少,5.7%认为完全没有。教师在对学生期待方面有所改进,也就是赏识所有的学生。赏识教育提倡因材施教,不能因为智力因素,而对学生失去耐心和信心。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的学生占大部分,少数学生喜欢严厉的老师,大部分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和常微笑、善于引导的老师。教师是赏识教育的主要行为主体。霍素平在《赏识教育之我见中提出》教师要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灵,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要总是摆出高高在上、为人师尊的姿态,不能把赏识变成了赏赐。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有交流,教育才有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以真诚换真情,给学生一点宽容,增强学生的自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都喜欢真诚的教师,即使他们淘气顽皮,不爱学习,但他们依然能够用心感受到体现在教师一言一行中的真诚,让学生被教师真诚的关注所包围,为这份真情而感动。没有教师厉声的训斥、激烈的行为,学生心灵却受到洗涤和感化。这是只有赏识教育才能散发出的魅力。

75.7%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提心吊胆,40.4%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会受到爸爸妈妈的训斥。多数学生认为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应该表扬他们,这样可以提高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需要改进,赏识教育提倡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及时鼓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其产生持续、良好的学习动机,而部分父母是训斥。赏识教育的理念没有深入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中。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对赏识教育的影响。

93.9%觉得学校生活快乐充实。多数学生认为,当犯错误时,老师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愿意去接受。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学习成绩,主要看自己的努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在校应该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两者并重。如果老师不管学生,大多数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对他们感到失望,要努力做个好孩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积极主动性得以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官、头脑、性格、知识和思想。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从直接意义上讲,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实施的赏识教育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

(一)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

胆汁质学生,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

一、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教师应采取直接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学生,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黏液质的学生,稳重,但灵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教师要采取耐心的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抑郁质学生,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儒、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教师应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1、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赏识教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

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美好的幼芽,小心地保护和珍爱,并且学会赏识,使学生看到自身的美丽而尊重自己,这种自尊自爱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前提。如果教师能够不抱成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热情,和蔼,公正的态度去鼓励那些容易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所不容易被发现的哪怕是很小的闪光点,这些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感谢老师,他们会从此好好学习,并改正自身的种种毛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容易忽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获得成功,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如教育因素、锻炼因素等。如果教师轻易地否定和剥夺了学生后天的教育和锻炼因素,学生便会自我怀疑,自我消沉,丧失自信心。因此单一强调智力,而淡化或轻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教育观念,是不健康的,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4、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教育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超乎寻常或不合乎标准的做法,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诸如对于“冰雪融化后变成什么”的问题,对那些写出标准答案“水”的学生可以给分,对答“春天”的学生不仅不能打叉,而且还要大加鼓励,赞赏他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从建设小学赏识教育实施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被教师赏识和理解。但在家庭教育中赏识理念没有渗入到家庭教育中。影响赏识教育实施的因素有教师、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赏识技巧,要因材施教,善待学生的标新立异。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4月20日,春意盎然,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人在新泰荣峰礼堂聆听了赏识老爸――周弘的报告会。报告会的主题是“改变新泰从改变心态开始――赏识教育大型公益报告会”。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感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现把自己的所听,所感总结如下:

一、教育的本质――安心之道。

心安方能生静,心静方能生慧。孩子只有在一种内心祥和、愉悦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恐惧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既然成功,也不过是怕死鬼中的幸存者。

二、赏识心法:

没问题、找圆满、只发现、不改变。

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人要做能师的发光体,温暖自己,照亮别人。很多问题的出现是态度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态度一变方法无尽。圆满的爱从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找到爱的方式。

三、心法操作:

1.笑。修行不傻笑,一辈子开不了窍。笑容,笑容,有笑才能有容。

2.开心。关心孩子应该关心孩子是否开心。

3.想的开。无分别心;金山、银山不如一个想得开的人生观。苦难是最大的宝藏。

4.光明的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四、火眼金睛。没问题,有能理。找感觉,尝甜头,重阳面,轻阴面。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是事也就那一会,转念就没事。天上飘来一片云,千万不要停,迈开大步往前走,前景更光明。

五、爱好己,发光体。想得开,会转念。觉醒,回归。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每当手捧着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

书中《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要帮助,不要教训》、《翅膀下面的风》、《优点单》、《难忘的体罚》、《迟到的理由》、《老师无法拒绝美》等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等,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

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

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

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

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及笔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加强心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败的阴影。

这种失败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影响了其内在的自尊与自信。

然而,无论是在智力、体力上,还是处世能力上,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缺少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观积极性。

“赏识教育”则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发掘、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力与优势。

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在学生中不排纵队,只排横队。

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与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与别人比,只要有特长,就是创新的理念。

因此,要鼓励学生勇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不拿学生个体的弱项与他人的长项比,而是不断挖掘个体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培养其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同时要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是成功的.表现,都要给予鼓励。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挑战,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战胜自我,构筑强烈的信心。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赏识你的学生》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每当手捧着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

书中《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要帮助,不要教训》、《翅膀下面的风》、《优点单》、《难忘的体罚》、《迟到的理由》、《老师无法拒绝美》等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从教师、家长、学生的角度诠释了赏识教育的真谛,等,读着这些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身边的学生,联想到了那些对我们教育满怀希望的家长们。

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

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

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

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爱,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

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赏识教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如何将赏识教育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行经验总结的过程。

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赏识教育的理念及笔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加强心理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败的阴影。

这种失败的情结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自身潜力的发挥,影响了其内在的自尊与自信。

然而,无论是在智力、体力上,还是处世能力上,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缺少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观积极性。

“赏识教育”则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发掘、培养每个学生的潜力与优势。

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在学生中不排纵队,只排横队。

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与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与别人比,只要有特长,就是创新的理念。

因此,要鼓励学生勇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不拿学生个体的弱项与他人的长项比,而是不断挖掘个体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培养其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对于因基础薄弱而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思想状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培养学习兴趣的途径,如教师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或通过班级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进步的机会。

同时要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是成功的表现,都要给予鼓励。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挑战,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战胜自我,构筑强烈的信心。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让我曾经浮躁的心,宁静了很多。

《赏识你的学生》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

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让我这个作为母亲的深有同感。

不管我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将来是否是才,她总是我的孩子,我的生命,希望她能在老师的管教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我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我心中默默地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把一切交给你了,拜托了!”这是我一位年轻母亲的心声。

作为一个老师,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余年,似乎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到,有这么多这么多母亲把他们的生命——孩子交给了我,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对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好象掌握了这么多人的命运———责任之重大啊!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从这一刻起,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

二、它让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案的翅膀。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教师,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学生“青春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因为学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

赏识学生就是让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还让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其实,作为教师在多年的日常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以某种方式或语言欣赏过某个或某些学生,从而对他们的学习观、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古今中外曾经有过举不胜举的“欣赏学生”的事例。

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和故事。

笔者最早听说的“赏识教育”是南京市的一位名叫周宏的普通家长运用赏识教育将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能和健全的孩子一样在正常的而不是特殊学校上学,最后接受了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

身为残疾的聋哑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遭遇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困难使她很自卑,这位家长就从她小时候起,对她的点滴成功和进步予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她树立信心,培养顽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预料的困难,逐步让女儿意识到:她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做的一样的好,甚至更好。

后来,这位普通的工人出生的家长成了江苏较早出名的“赏识教育专家”,被邀请到各地学校做报告,宣讲欣赏教育的经验和感受,在教育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笔者有幸聆听了他的一次报告,很受感触和启迪。

据这位家长说,他的成功除了身体力行外,更重要的是他曾经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和案例文章和书籍,并把这种理论在自己的女儿身上进行了尝试成功的。

稍后,笔者较系统地了解“赏识教育”是阅读了新东方外国语学校的捐资人黄痊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

其中有很多真实的赏识教育故事,而他把赏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际上,赏识教育价值就在于看到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即便某个学生的在文化课上不是个“读书的料”,也不意味着他就一无是处,他或许在别的方面有某种特别的技能和潜质,他本人可能看不到这些,于是就没有了自信,但如果有经验的教师看到并告诉他有某些闪光点,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督促,使之扬长避短,他就会不断地体验到成功,越过心理上的自卑障碍,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成为一个自尊、自爱,溶于社会有益于社会的人。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在目前的国内也就不少“赏识教育”的成功的范例,但总的来说落后的理念还是主流。

笔者认为,主要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

于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便更多地关注某个学生的文化课的成绩,考试成绩好,便一好百好,所以我们的“好学生”的标准就宥于狭隘的“考试成绩好”的孩子。

如果某个孩子的成绩不太好,拖了班级的后退,教师们给予的帮助多是如何提高他的文化课的成绩,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还会有什么闪光点呢?即使有,成绩上不去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也没有什么心思去挖掘一个‘差生’身上有什么可值得欣赏之处。

美国人的成功教育观的目标是,学校教育要使孩子们成为“合格的美国公民”,而我们实际上的目标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发达国家教育孩子的成功观是:长大了做自己喜爱做的事,不论想做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社区服务志愿者,出租车司机,园丁什么,只要是你喜爱的,都是成功的事业,而我们的`成功观则是:“把更多的最好是全部的孩子都送进大学”,孩子在你的手里,在你的学校里受教育,上不了大学就不是成功的。

这种种教育理念和观念的不同,就使得不少伤害学生自尊的事例在我们的学校屡屡发生。

这是我们的教育观错位的必然结果。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你相信一位父亲能把自己的哑巴女儿送进普通的学校,并且连跳两级,成为全国十佳少年吗?我不信,可是读了周弘老师写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我真的信服了。

周婷婷,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孩子,有着悲惨又十分幸运的遭遇,因为小时侯的一次医疗事故,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坠入无声世界。所幸她有爱她的父母。父亲周弘历尽千心万苦,经过无数尝试,终于将不能开口说话到全国十佳。这种让人无法相信的事实,说明了什么?教育不在乎孩子的素质,而在乎教育者用什么样的方法。用周老师的话说就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作为父母,你肯定希望你的孩子聪明、有学问,长大以后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作为老师,你肯定希望你的学生成绩好、分数高。教育子女与学生的同时,你可能因为他们不会做一道数学题而大动肝火,会因为他们的文章寥寥数语而干戈相向,长此以往,教育在你的眼中变得毫无生气,充满灰暗。怎样解决现状呢,那就换一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他们,这就是周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新理念。

在《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里,我们真真切切感到什么是赏识教育。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用白话来讲,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可以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我每天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个性张扬,彼此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这绝对不可能成为歧视他们的理由,我要以一种良好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享受平等师爱的权利,分数只是一个衡量他们某些方面有待进步的标尺,但绝不是判定孩子是否成长的全部。

赏识教育是一件法宝,运用它,每位孩子都是天使;运用它,每位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愿每位家长,每位老师都能赏识孩子,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名:孩子,你能行。

末了,记几句书中的话,分享一下吧: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

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

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叱责;。

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

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有一天,无意间在网上荡,发现了周弘写的《赏识你的孩子》。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周弘的不幸在于他的女儿聋哑,而周弘的成功在于他不轻言放弃,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克服一切困难地前进,不断地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孩子是自己的好”,无可厚非这是作为一个父母本能的反应,但是现实生活中,在教育问题上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于单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孩子美好的未来,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从孩子刚出生那一时刻起,我们就为她设想了无数美好的未来,有时讲着讲着我们自己也会傻傻地笑。作为父母,心里无时无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入幼儿园前的一个星期,全家每一天都在对我女儿说这个说那个,总之就是希望孩子能成为最棒,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记得上幼儿园前,我开始教她写“1-10”数字。看似简单的一个“2”,我跟老公教了她好多次,我女儿写来写去还是把她横着写。我当时脱口而出:“真是笨蛋,这个也不会写,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可是女儿还是自顾自在那里写。我当时气得走开了。后来过了好几天,我女儿叫我过去看,只见她拿起笔,在纸上端正地写了一个“2”字,嘿!她会写了。

这时的我心里才感觉到了内疚,我当时不应该骂她。孩子虽小,但是自尊心却是一点也忽略不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周弘相比,我远远没有做到他所说的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其实不用说当时她是写不好,其实她也非常渴望能写好。只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

入园近三个月,在老师阿姨细心的教导下,女儿学会了好多,她的进步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上次,园里特地为小班家长准备了一堂精彩的讲座,我听了后受益非浅。要想孩子能更好地成长,需要家长与学校、老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有序地配合。让我们一起赏识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美好的足迹。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拜读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让做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浅,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每天都能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教育学生的方法----赏识我的每一个学生。

赏识教育的最重要原则是信任。我们要从每个孩子的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从心底深处去欣赏他们,孩子们会有很大的改变。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班的王耀恒同学,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我面对全班学生表扬过他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不怕说错。从那以后,我经常看到王耀恒在课上踊跃举手,其他老师也向我反映他最近有进步,我也及时的对他进行表扬,从那以后他的作业完成质量高了,成绩自然也有所提高。

我们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扬。鼓励是流淌的小溪,是教师手中的太阳。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像是清晨的一缕曙光。往往我们一句体谅的话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恢复信心,几句表扬鼓励的言语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

所以,让我们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一)、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如何让学生“想学”、“乐学”呢?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三)、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五)、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正所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同样,老师怎样对待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他们的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是眼里不容沙子,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尽力找出他的优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他自省、自律、自强呢?明智的老师当然会选择后者。赏识是一座桥梁,是师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只有赏识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他无穷无尽的创新思维。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育与被教育的目的。

真正要运用赏识教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赏识不等于简单的鼓励加表扬,如果一味的表扬、夸奖,有些学生一定会飘飘然,翘尾巴,甚至飞上天。所以,在鼓励加表扬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不断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目标,让其有努力的方向。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抓住机会为孩子创造被赏识的机会;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赏识适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的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更高的高度。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名字叫《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赏识教育操作方法,看后,我爱不释手,读了两遍还想读。因为读后我感觉我已经置身于“学生”的角色当中,去理会一个学生是如何在学习的“苦海”之中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关怀。我们知道,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而目前的结果却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灌输应试”的教育方法,学习的成绩决定一切,“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应变能力差、情感的脆弱、自信心弱、独立性差”是我们过去常见的现象,这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已经不相适应。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使孩子成为综合性人才,在个性培养上有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勉,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认为,赏识教育的方法就象农民种庄稼,要想长出好的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这里讲的“合适”并不是我们每个家长“强行”创造土壤,也不是父母溺爱的表现,而是有益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就是那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还要坚信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将永远地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你即要赏识孩子的优点,还要找出孩子的弱点,这样,孩子才会学会用思维的方式考虑事物处理的方法,以致达到最终成功的目的。

一、创环境找感觉尝甜头。

如果说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构建大厦的基石,那么“找感觉”便是钢筋和混凝土。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里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里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渴望需要别人的赏识、赞扬,以增强安全感、提高自信心,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做为家长,就要从这方面入手,让他尝到甜头,鼓励自信心的提升,孩子做的好就加以表扬和肯定,肯定的背后就是激励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增强自信能力。日常生活当中,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一些小事情的处理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全方位地培养他,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小孩子在指挥他。我们大人在工作中不也是体会到领导和下级关系的“苦衷”吗?如果我们尊重孩子,则能够提高他们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尝到了甜头后,在处理一切事情中,他们就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判断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二、成长目标不能过高应时俱进。

在孩子的成长中,每个家长都有着迫切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在生活中责备、训斥,使孩子在学生中丢失了好孩子的感觉,自信、自立自然就无从谈起。我认为,象书中所说的“跳一跳,够得着”、“太好了,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我真为你骄傲!”的鼓励方式确实比较好,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应该鼓励他们,目标是在打好牢固基础上不断提高的。譬如:目前国内中小学的教育,从教师和学生都以分数论优劣,如果学生在一个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训斥、老师责备、同学看不起,这样会更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换位想想:孩子现在的成绩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然后,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改变一下方式,以鼓励的语气“你真棒,这一学期的课程你已经掌握了70%(70分)或60%(60分),不简单,继续努力!”。然后,同孩子一起对未搞明白的问题进行分析,是粗心还是完全不懂,今后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强化。切记住,大人有自尊,孩子也有自尊,本来在学生中已产生了伤自尊和悲观的情绪,家长再加一把“盐”,那不是把孩子的自尊伤透了吗?。为此,针对问题,确定下学期的目标,目标不能过高,使他能“跳一跳、够得着”(即在80至85分之间--事例),一步一步地以孩子成长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把“先做人、后成才”做为培养目标,理解、沟通、赞扬,循序渐进地教育其今后不断发展,成熟。这里讲述一则如何赏识和鼓励孩子的例子:在托儿所老师出了道数学题,3-2=?,有个孩子抬头看了一眼老师,然后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个“5”字,还很肯定地等待着老师欣赏。这时老师就说:太好了,不就是把“+”号写成了“-”号了吗!,然后帮他把“-”号改成“+”号。那个小孩子专注的神情,我想永远都不会忘记“3+2=5”了,对今后做题中的加减符号一定是特别的注意。如果换个方式:你真笨,笨死了,连3-2等于几都不知道,这样的责备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以后他再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同时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

三、周婷婷和张弛现象。

周婷婷、张弛现象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及所处环境各不相同的,但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这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家长从自身做起,和孩子交朋友,不能居高临下,要平等,要完全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有意识的、系统的注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完全地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状态。试想:周弘能将一个残疾(聋哑)的女儿培养成全国优秀十佳少年、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张驰并不是天才、神童,只是一个具有普通智力的孩子,那么为什么22岁的英国剑桥大学在读博士生张驰会取得今天的好成绩呢?可以说,都赏识教育的结果。周弘和张驰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着力于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所谓的情商方面的培养。在孩子中,我认为,一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对孩子不懂的问题不能单刀直入地解答,以启发、提醒形式鼓励他自我完成,使其产生“我能行”的自豪感。平时要对孩子多从侧面宣传学习是件幸福的事,你要是老把学习当成件苦差事,他就苦不堪言,你要把它当作件幸福的事情,他就会乐此不疲。方法之一,看电视,如:幸运52、开心词典、挑战类的节目,他能及时回答节目中所提出的问题,说明他学的知识已得到实践的肯定,这时你就大加赞赏。方法之二,你可以在他明知道问题(中等难解问题,可以是社会知识、也可以是历史等知识面)的解答,你还要装着不懂来请教他,这时他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学习就是好……二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不懂不能装懂,要和老师多沟通。在日常学习中,老师是最了解孩子、最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碰到问题,家长和老师一定要配合。现在有些孩子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或着打电话问问同学,试想,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相对直观的,而老师是以启发、提示的方式帮学生解答问题,想想那种方法对孩子学习有利呢,当然,这不是反对同学间的交流……三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复习学过的内容后再做功课,然后预习要学的课程,孔子曰:“温故而之新”。四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把他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全方位地进行“培养”,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孩子在指挥他。五是学做人比学习更重要。无论是孩子学习、做技术研究还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学会做人比学会读书更重要”,要懂得尊重人、关心爱护他人,这样才是相对完整的人。当今社会出现了不少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犯罪现象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究其原因就是,精神和情感的脆弱使他们“心理扭曲”而成了罪犯。

四、走出操作误区。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但也要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赏识并不是“惯”、“纵”,不分正确与否一概地大加赞赏,而是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六大原则,“感受到赏识、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三个方向为目标,从四个层面着手:一是赏识孩子的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创造环境,指出发展方向;适当提醒,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这里有一则事例:拿破仑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家,他经常对士兵讲的一句至理名言是“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有元帅的指挥棒,每个士兵都相信自己是当元帅的料,所以他带领士兵向前冲锋的时候即使最后一名也会找到元帅的感觉,所以整个部队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孩子的学习和考试也是如此,考第几名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是不是真正愿意学习,是不是一直不懈的努力;不在于现在是否能拿第一,而是永远相信自己是拿第一的人。

五、家庭的影响亲子的沟通。

孩子的发展和家庭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联系,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孩子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三是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如家长不看电视,多看书(陪读书),不上网玩游戏等。四是孩子从小到大很少挨父母的打骂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几点呢?首先做父母的要有一个充分地沟通,两代人沟通好的前提是:父母之间要沟通好,这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成功的家长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他们眼里,既是好长辈、又是知音和朋友。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即使孩子错了也不例外,家中之事让孩子参与,要孩子干的事总以商量的口气经得孩子的同意,不应采用命令方式。()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因此,要改变以孩子为中心的状态,家长把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也让他承担起相应的义务,让孩子得到爱的同时也懂得付出。其次要加强亲子沟通,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采取参与型的介入,帮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不能采取压制型介入,也就是大多数家长常见的情况“作业做完了吗?”、“把作业检查再玩去”等等。

我的感言是:生活的大海有许多个层面,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可助孩子找到自由驰骋的层面,拥有幸福和成功的未来。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一、优化育人环境,创设激励性学校文化。

近年来,学校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楼道、办公室、教室、宿舍、餐厅等活动场所的墙壁悬挂张贴含有激励、勤奋、理想、诚信、责任、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300余幅,不断美化环境、绿化校园。如今,校园内古柳成群、绿树成荫,花香飘溢;中外名人画像及名言警句分布在各教室上,时时润香全体师生。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创办法制专栏、卫生专栏、安全专栏、班级量化评分栏、德育学习专栏;利用表彰栏每学期进行学习标兵、优干、三好学生的图片展览;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精心构建“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健康素质标准。一年多来,我校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努力探索了一点新方法,取得了一点好成绩。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每周一下午第八节课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校政教处要求老师们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形成完备的心理健康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写出反思与体会。此外,还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为了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我们还精心构建了“心理咨询室”,咨询室设在科教楼二楼,每天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老师坐堂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自设立一年多来,现已接受600多名学生的咨询。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带着烦恼、焦虑、困惑而来的学生,离开时如释重负,充满快乐。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团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我们大胆尝试用团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三、建立三级教育潜质生档案,实行德育导向激励政策。

我们潜质生的教育转化看作是强化“激励·赏识”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早在就实行“三级潜质生教育”制度,分校级教育生、级组教育生、班级教育生。分别由政教处和团委、级组长、班主任负责教育工作,重点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自信心;帮助学生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以及帮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潜质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发现潜质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潜质生的优点。并定期召开教育生会议,做好跟踪调查及教育。

活动实施二年多来,大批的潜质生得到了成功的转化,有的甚至成为了优等生。学校的整体校风与学风都实现了根本性的好转,高考大捷与20**年高考、学考的双丰收就是很好的佐证。特别是岳玉君、何磊、孙涛等20余名在入校成绩低于356分的情况下,通过激励赏识教育,无论是自信心与成绩都有明显改观,在今年的高考中均考上本二以上的高等院校。

四、设立“知心书屋激励教育专柜”,大力宣扬读书之风。

学校先后投入近10万元为学生添置一些有关激励教育和励志教育方面的书籍供他们借阅,此举不仅为广大师生积极营造“莲香入户听书声”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同时,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赏识你的学生》等赏识教育专著,进一步感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师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进一步领悟赏识教育的'思想和精髓。

五是抓好系列爱校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我校的爱校教育根据新邵八中校史较长、传统校风正,走出的人才多的特点,我校又着重抓了三件事:一是宣讲学校历史、办学成绩和发展前景。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引导和激励全校学生“学做真人”,做到文明、活泼、好学、向上,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二是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如刘超强、肖胜全、刘小山等,他们在我校读书时,就是一个发奋向上、品学兼优、体魄健壮的出类拔萃的好学生。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使学生倍感亲切,受到鼓舞,得到启发,激励学生在该校学习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发奋进取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设立校级“阳光看台”,表彰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结合每期期中、期末总结评比表彰一批思想上进、热爱学校、自觉执行《中学生守则》、《行为规范》、遵守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产,学习认真、刻苦、勤思,成绩优良以及积极锻炼身体等好人好事。这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到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总之,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浓郁氛围,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常抓不懈,真正落到实处。

七、组织各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级中的一个职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特别是高203班在赏识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转化后进生方面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我校赏识教育基地班。

八、改革教学理念,实施激励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又是实施激励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学校将激励赏识教育的思想与原则体现在常规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具体做法是,一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启发式、诱导、鼓励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走路,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让他们自己写、让他们自己讲,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四是采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形象思维和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课堂教学及作业批改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九、继续丰富学校活动,提高校园生活质量,营造赏识教育之园。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一年来,我们一方面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优雅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学校活动,“寓教于乐、寓赏识教育于学生的活动之中”。

2、创新机制,确保创新成果的巩固。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诸如举行高一新生入学教育、全校范围内倡导禁止使用手机以及“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活动”、建立帮扶小组等多种极具特色的教育形式,既配合了学校的激励赏识总体工作,又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3、积极开展“慈孝文化”教育进课堂。学校以《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弟子规》、《孝德格言》等教材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诵读和大讨论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孝老人,感恩人,以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认真开展体卫艺、科技等第二课堂活动。校田径队训练,一学期从未间断;各种竞赛活动认真组织,积极参加。石慧敏、张驰、刘雅辉、刘媛、岳文丽、蒋登等10同学在全国中小学“希望之星”和《创新杯》文学作品大赛中分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李黎、彭晶晶、何哲、何丹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高三年级组国家级二等奖;何雅蓉同学在“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中夺得国家级二等奖;钟豪祥、何哲同学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省级三等奖。此外,何丹同学的科技发明创造荣获省级三等奖;孙三喜、刘鹏同学则在第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我校跆拳道代表队在xx省第11届全运会夺得2金3铜的优异成绩。

5、为了加强赏识教育的合力,家长学校活动形成多样,不断创新,注重实效;为了赢得上级部门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我校宣传组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网等平台,围绕学校赏识教育这一主题,及时宣传报道我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本学期共发稿三十四篇,全面生动宣传了我校的各项工作,在全社会及师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十、对激励·赏识教育的几点感想。

通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赏识教育现已初见成效。在这里我校总结出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是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善待自己的学生。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

二是尊重自己的学生——学会倾听。平时面对自己学生的诉说,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认真、专注的倾听,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是激励自己的学生——为学生加油。有一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四是宽容自己的学生——允许失误。不要过分追究学生的责任,用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转变。五是提醒自己的学生——大胆批评。当然我们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可以大胆批评,这批评是接受的“提醒式”,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登高可以望远,居高可以临下”。我们深知激励赏识教育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定会扎扎实实地开展实施德育素质化工程,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赏识教育教育随笔

摘要: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树立赏识意识,要以爱心、宽容心、耐心去教育孩子,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究赏识的艺术性。孩子在教师的尊重、信任、赞赏、激励下,获得信心,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不断进取,身心获得较好的自我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艺术性。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当代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这样阐述。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成长。

(一)教师要树立赏识意识。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要树立赏识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教师要具备“三心”:爱心、宽容心与耐心。因为儿童得到人际关系中的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这里包涵了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和对学生高度的宽容。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上课坐不住,小小年龄脾气却非常暴躁,老师说他,他会强词夺理,甚至会摔东西。一个学期下来,他就已经成为我们年段的“风云人物”。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首先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课堂上我常有意识地提问他,当他回答正确时,我及时表扬他;他的朗读不错,我就请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朗读训练;课下,我会走到他身边与他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当然有时他控制不住自己,做些小动作,我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去责骂他、训斥他,因为那样做只会引起他对老师的反感,诱发逆反心理。在我耐心的教导下,他慢慢地融入了新的.班集体,懂得了要尊敬老师,与每个同学也能够和谐相处了。

(二)赏识要讲究艺术性。

1.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因此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

2.在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只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这样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如,我们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讲座,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一节课40分钟里,老师不是喊这个同学要坐好,就是喊那个同学不要做小动作。这样下来,老师走来走去,喊来喊去,结果没有几个学生认真听。在一次讲座中,我忽然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四大组的序号,看到哪个组的学生坐得端正、认真听讲,立即给他们组画上一面漂亮的红旗,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见此,个个坐得端端正正,腰挺得直直的,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学生的内心是向往美好的,只是需要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少一些说教、责骂,而多一些行动上的赞赏。

3.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运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同时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给予表扬,这个也贴星,那个也送星,即使学生的发言已经曲解了文本的内涵,老师还一味地表扬:“你真是太聪明了!你的想法太独特了!”结果,学生变得很浮躁,而且还误导学生错误地理解文本内容。赞赏应该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地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另外,赞赏也要因人的性格而合理运用。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的要求,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总之,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时代的需求、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赏识”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州出版社,-01.

[2]帕斯特・威特.卡尔・威特的教育.海南出版社,-06.

[3]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4]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新华出版社,-04.

[5]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