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7-08 13:05:24 作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须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须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在我国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凸显人文关怀,采取疏导、说服教育的办法,从思想上真正解决群众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大学生作为布满理想、活力和热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得风尚,同心同得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再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受益良多。在进一步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综合政治素养,为取得更多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2篇 | 返回目录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让我们有责任、有毅力、有恒心的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主要有以下三点:以人为本、和谐和责任。

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是人们前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构成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就如我们工作当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我们不应该将其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平等对待。每一个来的人都应该受到我们良好的服务。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做到注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能够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这也是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如今我们总在说和谐社会,可见其的重要性。和谐是让我们整个社会可以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是人们相互关爱生活的良好生活准则。这种价值观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但也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和谐在每一处,在每一时每一秒。这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与传承。

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3篇 | 返回目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4篇 | 返回目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24个的“三个倡导”,在人们心中引发强烈共鸣,兴起了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更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全社会崇善向德的共识。无论是赞扬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表达对崇高价值、淳朴风气的向往,还是关注“扶人”问题、批评“挺黄”言论,深化对道德失范、社会丑恶现象的反思,都说明核心价值观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是思想道德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增厚道德土壤,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我们就能享受到良好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传递正能量,还需化解负情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既要倡导奉献,放大榜样力量;也要敢于说不,防范破窗效应。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对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对那些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让造假者受到惩罚,让讹诈者付出代价,让是非不分者受到教育,才能澄清模糊认识、捍卫道德底线,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到普通公民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二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山东是孔孟故乡、儒家文化发祥地,山东文化中蕴含着丰富传统美德资源。近年来,山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根本,紧紧抓住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性工作,从人们感受最直接、呼吁最强烈的道德问题入手,以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努力构筑山东道德高地,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道德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文化深厚土壤中扎根、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榜”是中国传统教化形式,在文明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深厚群众基础。山东及时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建孝德榜经验,着眼于落细、落小、落实,找准与时代对接点、与百姓共鸣点,积极探索转化与创新,在全省推动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大众化,更好地为人们所理解和践行。

善行义举四德榜,在内容上围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来建立。家庭美德,以孝老爱亲为切入点,具体展示孝敬父母给多少钱、回家帮助父母做什么等;职业道德,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具体公示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在银行、税务、工商、环保、执法等部门的信誉等;社会公德,以培育爱心、维护公序良俗为切入点,具体展示保持卫生清洁、植绿护绿、维护秩序、爱心捐助、无偿献血等;个人品德,以涵养正气、履行责任为切入点,主要展示道德典型照片和事迹。在形式上,善行义举四德榜分为繁、简两种。繁版四德内容齐全,上榜人数多,道德行为具体;简版则根据实际情况,就四德某项内容建榜,或专门公示先进个人典型。榜的设立多种多样,既可在公共场所建榜,也可在村居、机关、企业、学校、家庭建榜;既可建固定榜,也可建电子榜。在程序和管理上,主要有知榜、议榜、评榜、上榜、用榜、管榜六个环节。榜树立在显著位置,由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更换内容,确保榜整洁、庄严。建榜权力全部赋予群众,上榜内容也交给群众决定,让群众评群众、群众选群众、群众学群众。建榜过程就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过程,也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过程。

善行义举四德榜弘扬的是街坊邻居同事的善行,教化的是做人做事的本分。榜上既有公民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又有公民的具体道德行为,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具体细致,容易落到实处。小小的榜接地气、明事理、树正气,有效激活了群众内心中孝、诚、仁、和的精神基因,群众反响强烈、参与踊跃。目前,山东省共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8.3万个,覆盖全省80%以上的村庄和30%以上的人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思想教育与社会孕育相互促进的过程,必须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打牢坚实社会基础。榜,以人为主体,以每个人在家庭、单位、社会的表现为内容,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全过程。一榜虽小,却触动人心、牵动全局。榜上显的是信誉,榜下推的是践行。

融入群众生活细节。以孝敬教育入手,推动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榜,把子女孝老爱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子女赡养老人衣、食、住、行、医等具体内容上,老人生活费用、居住条件、就医保障、精神慰藉等都有量化标准和详细记载,并把子女学习工作情况作为上榜重要内容。目前,全省137个县(市、区)普遍制定了家庭赡养指导标准,明确孝德底线,各村(居)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制定具体标准。

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发挥善行义举四德榜在生产经营、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中的作用,以诚信为重点,推动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向各行业、各领域延伸。在农村,探索建立农民诚信档案,对诚信种植业户、养殖业户、加工业户等予以张榜公示和激励;在城镇,探索进行征信体系试点,将诚信建设与干部奖惩、企业信用和公民信誉评级挂钩;对企业,将照章纳税、按期还贷、保护环境、关爱职工、社会责任等内容量化为考评指标,考核的结果在职业道德榜上公示;建立诚信红黑榜,设立公民道德档案,促进诚信山东建设。

融入青少年思想教育。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读本》《文明基因:孝诚爱——中小学生四德教育普及读物丛书》,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新探索,让德育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使纯粹知识教学变为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感情的教化。注重发挥礼仪导向作用,把道德理念嵌入入学仪式、成童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懂孝敬、讲诚信、会节俭。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品行量化考核,记录在案,考核结果在校园中张榜公示。

融入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乡村文明行动。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把践行四德的表现作为考评内容;广泛建立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把道德建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运用图说价值观的方式,办好主题广场、公园和文化长廊,用好道德讲堂,开展学雷锋和全民修身活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训推广四德广场舞蹈,建设处处干干净净、人人彬彬有礼的文明家园。目前,全省建立道德讲堂2万多个、志愿服务站6.7万个,设立道德主题公园1.2万个,建成乡村文明家园6.7万个,涌现出34个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市区、68个示范乡镇、1万多个示范村居。

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携手联动、深耕细作、持续推进。

在工作谋划上,注重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将全省17市、137个县(市、区)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为三类,以县域为单位整建制推动四德工程建设。在2019年示范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组织开展创建四德工程示范市活动,推动四德工程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由点到面,由乡及城,由窗口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汇聚成道德建设的洪流,激发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在工作推进中,注重体制建设、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从动员部署到签约公示、检查落实,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目前全省县(市、区)、乡镇、村居三级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工作责任状签订率达到90%以上。

在工作效果上,注重实效、强化考核。先后制定出台《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规范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善行义举四德榜4个方面15类36项标准。各市县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把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推进四德工程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干部考核使用、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去年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四德建设占到了10分,形成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导向。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丰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感悟,希望能帮到大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个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生存之本,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这个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丰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我们同学们是满怀理想,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而我们要做的,是牢记“八荣八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理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让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

通过学习,我知道,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需要一种“共享”的价值体系认同,在中国,最适合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的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制度前提和社会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自由是人类的特性,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其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有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专题的理论学习,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其本质内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强国之基,创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责无旁贷、教育者应然的使命。理解,可以让日常教育行为的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

二、记住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促教育回归本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是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这是未来教育实施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促进公平,体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兼顾社会公平,这更多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是育人为本与提高质量。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育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起点,是目的,是教育的归宿。不是手段、更不是我们实现功利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我们更多地更真实更真诚地思考我们的学生观与教学观。理解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人为本,就需要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本质。

三、打通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沟通瓶颈,让教育充满生命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课程改革这三者都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以生为本”不再是一个理念或者口号,而成为了一个方针、一个指导性意见、一个核心价值体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地、创造性地实施,正因为此,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了生命关怀、人性光辉。《人民教育》最新一期上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孩子——学生”,谈的就是学生观问题。我们面前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倡导人性和弘扬个性叶澜教授说: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其次,他还是个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自然的一套规律体系,我们不能以爱、责任的名义用非道德的方式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出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也不能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第三,他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我们必须以道德的方式、尊重生命成长的秩序,为孩子的成长、成功进行激发、唤醒和有效的引领。

为了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必须育人为本,教育必须充满生命关怀,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现教中心党支部组织下,我集中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现就所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滴体会。

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作为一个教育战线的新人,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我认为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这反映了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价值的追求不仅在于积极前进的脚步,也在于前进的道路上要以奋进的脚步和严格的自律为太阳底下的神圣事业增色添彩。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我要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爱国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淡泊名利,传承文明,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要向一切不良的现象敢于说不,要向学生不断灌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通过近两个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年轻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还要对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当然也是我们年轻人应当充实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注重于文化学习,从小到大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让我们留恋于许多的新生事物中,政治思想意识淡薄,通过学习,真觉得其中有深奥的道理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建国六十年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有义务把这些思想传承下去,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出我们的贡献,做一名有社会主义信仰的年轻一代。

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我们年轻人更应当树立这个理想。有很长时间我们周围的年轻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我也是画家、音乐家、经济学家等等都是一个有一个小思维在自己脑海中不断涌现,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过去的思维比较狭义,所有的理想许多时候是为了自己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家人,很小家子气,今天我感到我们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做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描绘,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应当成为我们伟大的理想,年轻就意味着未来的责任。

三是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当我们有了信仰和理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时代精神,我们的党的前辈不管是老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和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想到这些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要不懈的努力。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而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继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科学性和真理性。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本质要求,对各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以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一定阶段的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执政之基,也是力量之源。

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成就。

第三,通过学习费老的思想和实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得到的是一种不竭的动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地去奉献。其实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光荣!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我们必须向费老学习,爱岗敬业,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实和提高自己,真正做到认知上有提高,观念上有更新,实践中有成效。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学习中磨砺品质。不学习,当然要落后。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强调“凡事务实,勿事虚文”,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做好接待工作,除了要周到热情外,更要严谨细致。要坚持做到事无巨细,零失误。牢固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勤学苦练、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业务上的能手、岗位上的人才。

第三、在努力实践中增长才干。人大机关的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积极倡导人大机关干部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同时,还要积极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推进改革的洪流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学习活动,我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礼,境界有了新的提高,人生价值有了更高的定位,工作方向找到了最佳的目标。精神风貌为之焕然一新,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智慧、潜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对伟大祖国的未来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规划和目标,为我们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意见》精神,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纳入到各项制度建设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要坚持立体化灌输,充分运用国民教育、媒体宣传、社会实践和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力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具体化运用,立足甘肃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中,内化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和人文关爱、家国情怀,融入甘肃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要坚持情感化认同,善于用大众媒体特别是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力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共鸣,成为情感的寄托,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强调,“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们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面对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现实利益相互交织,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方面的价值选择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必须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保任何时候都站稳政治立场。

指出,精神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甘肃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由一代代陇原儿女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在实践中创造了“南梁精神”“铁人精神”“‘三苦’精神”“舟曲抢险救灾精神”“甘肃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这些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以核心价值塑造人、以道德教育感化人、以先进典型引导人,提升甘肃形象、筑牢精神家园,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征程上砥砺奋进、埋头苦干。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自己的事情,也是其生命力所在。要重视引导,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不断扩大参与面。要系于点滴,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到远,从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具体行为养成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文明、守礼仪、做表率。要融入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德润陇原”道德实践活动、“做文明有礼的甘肃人”主题活动、“邻里守望、情暖陇原”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进社区进乡村等群众性活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印在人们的脑海深处,转变为生动的道德实践,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活动始终,让群众在社会大舞台上演主角、唱主戏,让人们在广泛参与中汲取营养、领悟真谛。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创新创造新经验新亮点,从点点滴滴事情做起,坚持不懈地抓,建设精神文明“大厦”就能形成气候。

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建立“爱学校、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长效机制。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强基工程、未来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用力,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教育不留空白、不出偏差。要把多姿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融入未成年人的成长历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未成年人教育的全过程,为孩子们构建一片蓝天,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感恩、懂得关爱他人、懂得回报社会,激发他们立志报效祖国、建设美好家乡的壮志情怀。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五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人根据这个表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的结论。得出这种错误结论的原因,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缺乏基本的认识。

“普世”一词来源于西方基督教。“普世价值”产生于资产阶级夺权的政治需要。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地主和教会统治,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无神论摧毁天主教权威,用“天赋人权”反对“君权神授”,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特权,高举自由、平等、人权的大旗,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这表明,“普世价值”从产生那时起,就打上了明显的政治烙印,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思想政治武器,其本质还是为资产阶级的权力和利益服务的。第二资世界大战后,产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度警惕,在冷战期间,以杜勒斯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他们将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宣扬为超越于国家、民族、宗教之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从此“普世价值”具有了明确的政治目的,演变成了西方资产阶级实施和平演变的思想武器。

无论哪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着眼于自身的利益,在自身之外的现实大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含有对于人性普遍特征的描述和理解,但就其文化整体而言,只能是以其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化表述。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企图从整体上强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普世价值”,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普世化。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刻意强调自己的文化是普世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其实质是想使自己的利益普世化。所以,从整体上看,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但从局部来看,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对人性普遍特征的理解与描述。

刘启良教授说“民族的出路,即文化的出路:民族的重振,首要的是文化价值的确定。”为了探寻民族的出路与重振,自呀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政治上看,我们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都没有把国家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处境中解救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准民族解放的方向。从文化上看,我们经历了国粹论、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西体中用论四种选择,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进行“普世价值”的论争。有的人把“普世价值”看着灵丹妙药,有的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这两种看法和态度都是不理性的。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待文化论争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定性定向。其实,从整体与实践来看,“普世价值”是个伪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文化定向作用。用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的话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歉收并蓄的气度,既看到自身文化传统的优势,又敢于承认自己的落后,就会产生出走向先进的巨大动力,就会有提升向前的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快速进步,就是我们意识到了落后,敢于承认落后,并奋起直追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思想多样性的回应。有些人认为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指导思想也必须多元化。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的后果必然是社会动荡。这样,我们就真正上了某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宣扬的“普世价值”的当。我们在看到思想文化领域繁荣兴旺的同时,更要看到繁荣的思想文化领域中进步思想与落后思想、正确思想与谬误思想、科学思想与迷信思想,健康思想与腐朽思想、高尚思想与庸俗思想等并存的矛盾。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形成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避免思想对立、防止社会撕裂。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六

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爱、管理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信仰去感染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从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准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

1、务实求真、忠于职守,认真做好教师本职工作。

2、关爱学生,尊重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严谨治学,科学施教,精心备课实现减负增效。

此时此刻,耳畔响起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是否也可在离退之时坦然的地重复这句话?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也更督促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对人民的责任,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2023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心得体会(7篇)篇七

心得体会 任何社会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价值理念层面对其进行哲学考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完善、更具理论逻辑魅力。

“三个倡导”的“24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的开放性表述,坚持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实践标准,凝练更加简明、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署新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价值,坚持在践行中认同并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弄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既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又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等领域属性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基本内容、基本特征、总体目标等诸多元素构成,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座理论大厦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石;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整体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性的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实质和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标志。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凝练而成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同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和具体要求上有着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实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并执著地付诸于实践。从这种意义上说,引导人们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已雄居世界第三,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体制转轨都已步入关键时期,工业化发展进入起飞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经济成份越来越多样化、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国内社会转型引起人们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多样化,既有积极向上、科学正确、崇尚文明的主流思想,也有过时陈旧的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还没有从根本上清除,所以在特定的条件、环境下还会沉渣泛起,崇拜皇权的思想、等级社会的残余、职业歧视、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低级庸俗的思想、资本主义高度自由主义也依然存在。国际上,随着各国间文化开放和交流的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激荡十分突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十分复杂,也非常尖锐,而且具有长期性。价值观念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西方分化瓦解从未停止,人权斗争愈演愈烈,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斗争日渐强化。中国无用论、中国崩溃论、中国不确定论等西方思潮时刻仇视我国发展壮大。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我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时代性和重大意义的,标志着我党对思想文化建设的认识更到位、规划更全面、任务把握更准确。为此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部分里又一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

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价值体系,其中与该社会制度的性质相适应的占主导地位、起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本质和方向。是否形成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是表明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要求。我国目前的价值观多元性非常凸现,所以要有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占主导地位,才能使我国的思想领域有一个更高的认识。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铸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价值观的变化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观念变化,旧的价值观被批判,新的还没有出来或者还没被人们接受,所以出现价值观的迷失,出现了黑白颠倒混乱状态。所以尽快用新型的价值观取代旧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迫在眉睫。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统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精神重要内容的支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只有建设好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文化价值是隶属于核心价值体系,是与核心价值一脉相通,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所以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提高国家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为建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明确了正确的道路,才不会迷失方向。其次,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入手,解决具体问题。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做到自我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除此以外,不仅要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贯穿到墙改工作和自身建设中去,要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创未来生活的新格局。

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成就。在当前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还是社会的主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现象诸如精神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也在不断地冲击、挑战着人们。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不仅损害着人的尊严,而且败坏着我们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它集中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问题,让人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让正气得到弘扬,邪气无处藏身,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统一思想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讲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强调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胡锦涛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调的仍然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既然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如此重要,就需要对它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易于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更加准确地把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和谐的文化范围。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党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党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任务,有许多东西还不熟悉,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1、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调查,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的思想观念结构、价值取向结构、道德追求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深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建设。

2、加强理论研究。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要引导群众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帮助群众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对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必须直面现实社会矛盾,针对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理论探究。要善于发现前所未解的新问题,揭示前所未知的新规律,提出前所未有的新创见,作出前所未明的新论证,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对于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有普遍意义、需要在理论层面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以前没有深入研究过的,我们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引出符合实际、发人深省、开人心窍的新结论,并做出论据充分、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

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会成为空话。社会基本制度直接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着人们各自的`政治经济地位,因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有决定意义的制约作用。

目前来说,有两种制度、机制特别重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要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在共产党员中选拔任用干部,更要进一步把好关,坚持民主考评、公平竞争、择优汰劣,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昏庸无能者混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查选拔机制,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

(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唐五代时有个冯道,其人一生历五朝事十一主,宋人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痛斥此人为不义之徒:“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欧阳修强调大臣尤其不能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否则下必乱,国家必亡。古人之所以高度重视对官员的伦理道德要求,将其提高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高度,这与官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分不开。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的管理者,或者说社会制度、社会原则、社会运行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就以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身份面对人民大众。如果官员以其自身的正确行为来示范他人遵循社会公共价值体系,众人就会因服气而从之。否则,既不服,又效之。因此,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培养强烈的自我修养意识和坚强的克己毅力,充分发挥主动精神,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和品质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要切实按照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要求,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通过近两个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年轻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还要对以下方面进行加强。

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当然也是我们年轻人应当充实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注重于文化学习,从小到大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让我们留恋于许多的新生事物中,政治思想意识淡薄,通过学习,真觉得其中有深奥的道理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理解,作为建国六十年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有义务把这些思想传承下去,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出我们的贡献,做一名有社会主义信仰的年轻一代。

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我们年轻人更应当树立这个理想。有很长时间我们周围的年轻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想,我也是画家、音乐家、经济学家等等都是一个有一个小思维在自己脑海中不断涌现,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过去的思维比较狭义,所有的理想许多时候是为了自己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家人,很小家子气,今天我感到我们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做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描绘,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应当成为我们伟大的理想,年轻就意味着未来的责任。

三是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当我们有了信仰和理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时代精神,我们的党的前辈不管是老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和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想到这些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要不懈的努力。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反映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其中,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忠诚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2012年11月,党的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此,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的思考再一次牵动着大家那颗爱国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慨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是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反映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既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又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追求和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着眼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是作为价值主体的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抓舆-论引导,二要抓学习提高,三要抓实践养成,四要抓文化涵养,五要抓学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是敬业的诠释;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诚信的代言;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个人都是道德建设的奉献者,也是道德风尚的受益者。作为城市文明创建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会融合,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人民日报12月24日)

党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基层干部来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务必要更加主动自觉、全面实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正”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正能量。

一、气正心清。《大学》说:“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气正心清”就是要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廉洁从政。基层干部要做到心清气正,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自己的公仆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帮民之所需,心系群众冷暖,情牵百姓疾苦。

二、言正为民。“言正”就是要敢讲真话,不讲套话、空话。在讨论问题、反映情况、汇报工作和考察干部的时候,要尊重事实、敢说真话、敢讲实话;同时,坚决做到有损党的形象的话不说、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不说、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话不说、影响团结的话不说,对把握不准的事不妄评乱语,更不能信谣传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言为心声,情真才能意切。“言正为民”还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认真学习群众语言。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群众的语言词汇是丰富的,既生动活泼而又切实有力”。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关注老百姓关心热议的话题,了解、掌握群众常讲喜讲爱讲的俗语、俚语和顺口溜,必要时还要尽量学会讲方言、土语,娴熟运用群众语言,用充满感情和乡土气息的话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施教于民、取信于民。

三、行正品端。古人云“政者,正也。”意思是说,为政者要品行端正,办事公正,堂堂正正做官为人谋政。“正”系为政之本,行政当“行正”。 我们常说的讲正气、讲正义、讲正道,这是做人的准则,为官从政者应该做得更好。“行正品端”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要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实践,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事关民政对象切身利益的等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公正地惠及每一个民政对象,使惠民利民政策更多更好地落实到每一位民政对象,从而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组工干部要带头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性教育,引导广大组工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到行动中。二是要强化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找准组织工作服务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组织工作重心向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聚力,优秀人才资源向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集聚,激励政策向重点领域、重大部署倾斜。三是要着力培育公道正派的组工精神,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政策办事,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四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化拓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努力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是时代的要求,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保持先进性面临多种挑战和考验,需要从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并以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贯彻执行,力争使组织工作成为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最紧密的工作、使组织部门成为维护党的形象最出色的部门、使组工干部成为完成党的事业最坚定的干部。这一做法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为构建民进核心价值观夯实理论根基。民进会员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构建一套成熟的参政党理论,对于构建民进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要积极借鉴执政党建设理论,系统梳理参政党建设的有关经验和理论,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这一根本,就参政党的指导思想、根本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基本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图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参政党理论,为构建民进核心价值观夯实根基。民进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使会员端正入会动机,不断增强其政治上的进步性。这个“进步性”要表现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是积极履行职能,在工作中践行和丰富民进核心价值观。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进的基本职能,是民进的立身之基。民进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充分得到体现,同时,民进通过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构建和丰富进核心价值观提供深厚的实践经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始终是民进最重要的工作,要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来组织和凝聚广大成员,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把握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要建立健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强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支持系统,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组织化水平。要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整合人才资源,把党派成员的力量有效地集中起来,发挥整体优势。要精心选题,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撰写调查材料,提出有分量、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要关注民生、参与国是。联系实际、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执政党及时掌握民情、体察民意、倾听民声的快捷通道,成为政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依托。同时,要通过民主监督,经常给执政党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中共执好政,巩固好执政地位。这样民进的价值观也就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三是立足岗位,强化学习,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民进会员的自觉行动。民进会员要从大家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入手,强化自己的学习培训,有的放矢地释疑解惑,澄清在价值观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明辨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上的是非荣辱界限,切实做到用民进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会员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使广大会员自觉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来追求,作为道德情操来修养,作为行为准则来恪守。坚持立足本职岗位,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民进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平台,从点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完成任务中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