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20:51:47 作者:MJ笔神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模板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同在蓝天下教学反思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第六小学又是维汉哈三语学校,在我的记忆中,发生在我身边的民族团结的故事有很多,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班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班级。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和回族,各民族同学之间相处的非常和睦,就连我们班的健康老师古丽孜老师也是维吾尔族呢!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哈萨克同学叶拉热斯,有许多数学上的问题,总是想不出来,我们班李浩源就帮助他;还有巴布尔,玉米提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候我们班的汉族同学可帮了大忙,热心的帮助民族同学解答,帮助他理解题目的意思。

在去年的新年联欢会上,娜孜拉的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了少数民族舞蹈,引起了很大反响,老师和家长们特别感兴趣,业余时间许多家长都去学习麦西来甫。这些民族特色的舞蹈和音乐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共同的学习生活让同学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还记得这学期,我们班的哈玺同学乘法算式老是不理解,常常弄错,自己也很苦恼,我和王馨怡就抢着帮助她,哈玺有时候主动找我们,我们就一一帮她讲解,直到她会为止。

民族团结是永不凋谢的花,它是我们新疆稳定繁荣发展的和谐之花,我们每一个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满校园开满全世界!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弱势群体的生活存在不便,体会弱势群体的困难。

2、懂得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培养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习惯。

3、学习弱势群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换位体验、交流等小组活动,让学生了解弱势人群在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弱势人群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促使他们产生对弱势人群的尊敬与同情,激发他们的爱心,进而引导他们自觉关注和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关注、帮助社会中的弱势人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懂得如何学习弱势群体身残志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残障人士在生活中的不便和遇到的困难。

教学难点:怎样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如何学习弱势群体的精神。

教学准备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弱势群体数据资料(小黑板),收集张海迪、张强的相关资料,爱心奖章。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知。

让学生蒙眼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握手。(使学生感受盲人的不便)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是呀,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该是多么幸福!可在生活中,偏偏有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永远看不见多彩的世界,他们永远看不到美丽的花朵,他们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板书:同在蓝天下(并让学生齐读)。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师:是呀,我们同在蓝天下,我们就有责任去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走进第一个环节:让我走近你。(出示有关残疾人的图片)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的确,残疾人的生活很困难。为了更好的体会残疾人的生活,下面我们就做个小活动。分组进行活动:

一组:单手系红领巾;二组:单腿跑;三组:哑巴问路。

各组先进行讨论,并推选两位同学展示。

(1)师:好,咱们有请一组的代表来进行单手穿上衣。是呀,穿上衣对于我们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可你是否想过用单手穿上衣呢?咱们来体会一下吧。

师:是呀,拥有一双健美的臂膀该是多么幸福!

(2)第二组的代表展示单腿跑。

师:是呀,能自由的奔跑该是多么庆幸!

(3)第三组展示哑巴问路。

师:我们都有一张灵巧的嘴,我们能能说会道,自由歌唱!可你又是否想过聋哑人是如何表达的呢?请用心来聆听他们的呼喊吧!咱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是如何模仿的。

师:是呀,能自由的表达,大声的歌唱该多好啊!

(4)小结体会: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体虽然不残疾,但由于年龄、家庭、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他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1)出示老年图画,请同学们谈谈想法。

(3)师小结:的确,弱势群体的生活真让我们感到酸楚!弱势群体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在蓝天下,面对这些弱势群体,我们就有义务去关注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完成如下问题:在你的周围是否也有残疾人、年迈的老人或者孤儿?你是怎么对待的?今后,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抽生举例,小组讨论。

(三)深化感悟,引入生活。

1、总结各小组汇报。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炙热的的爱心!的确,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也向弱势群体伸出了一双双热情的手!唱响了一曲爱的奉献的人间赞歌!

他们,面对生活的困难与艰辛,顽强抗争,自强不息;面对身体的残缺与不幸,他们依然能够想着他人,奉献社会。他们从社会的关爱中受到感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他们,值得我们为他们喝彩的!

师: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呢?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做?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示:小黑板。播放:《爱的奉献》)

1、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2、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3、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适时发放爱心奖章)

师:是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同在蓝天下,只要我们发扬弱势群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的生活必将会更精彩!请同学们在课后开展一次向弱势群体献爱心的活动。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

我国水资源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很大,90年代我国就发生了5次。二是干旱缺水月趋严重。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三是水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

黄金有价水无价。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物质都不可取代。昨晚的《城市特搜》也说了,在广州一个地方有个湖,那里环境很好,但是仔细一看,湖上真是应有尽有,再细看,湖上还可以看到一层油渍,这是人们不注意保护所造成的。为了要节约用水,我向大家提出几个建议:1、洗面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量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的生长,以上4点可以看出节约用水应该从何下手,心中也有数了。

首先,我们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情况。

为了让全国人民知道水的重要,世界开创了“水日”在此我想问一问,世界的水够用吗?

不要只是在“世界水日”,我们才能想起重视水,节约水,要生活的每一天都成为“水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

《同在蓝天下》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内容。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同龄人的有关情况;开阔眼界,形成初步的国际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较简约,主要以图片为主,所起的仅仅是一种范例提示和引导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为了充实教学的内容,我和学生一起搜集了大量不同地区儿童生活的图片和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采取包办代替的方法,而是和学生一起搜集、筛选、整理。课前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在课前就有了感性的认识,课上就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何用好教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我将课本82和83页的内容设计成活动的形式,在课件中将不同国籍、不同地区孩子的图片分别放在世界地图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然后由学生点击来猜答,答对了就会出现“答对了,你真棒!”的鼓励声,反之,则出现“答错了,再试试!”。在教学中,学生踊跃参与,在游戏中了解了图片中儿童的'国籍。

本课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大量的是根据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社会上存在的残疾人,他们生活的现状,让学生把这些内容自己引入课堂。这样就把生活中的内容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这样的内容学生熟悉,接受起来感到亲切可信,对学生教育效果更佳。在课堂教学中,从导入新课开始,到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小组讨论、交流、讲述,再到结尾部分的情境表演,都是以活动的形式贯穿这节课的始终。在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方式上,我采用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式。如,我与学生同样蒙上眼睛,共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在谈感受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起谈感受。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于互相感染、互相启发,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反思整节课,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例如:课堂气氛调动还不够充分,给予孩子们的评价还不够及时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充实自己、磨练自己,将课堂有效评价落实到实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同行蓝天下教学反思

《同在蓝天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我们都是同龄人”中的第一课时。教科书的文本明晰简约,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范例提示和引导。在孩子心眼中,教材也许只是一张张印着简单的字符,画着一幅幅精美图画的书,内容简明而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孩子易于接受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以丰富课程的内涵,让40分钟的课堂“真”起来、“大”起来、“实”起来。

成功体验

一、营造氛围孕育感动,设计活动触发感动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大教学环节,营造氛围孕育感动,设计活动触发感动,拓展延伸化感动为行动。

(一)同一蓝天,同样快乐――分享快乐,感悟幸福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运用“哈里波特”、“小长今”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人物,通过“考考你”这一活动呈现不同地区的同龄人,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其间,我适时地对答问的学生进行分组奖励,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打铁趁热,我再由一则新闻“北京奥运会向全球征集儿童笑脸”引出孩子们的“笑脸故事”,让他们互述快乐生活体验,引导他们通过感受自己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快乐,体会到自己拥有幸福的童年,为下面了解在苦难背景下生活的儿童做好铺垫。与此同时,我还趁机把孩子们的快乐瞬间拍摄下来,当堂播放,用最朴实的生态构筑了生成的课堂。

(二)同一蓝天,不同命运――情境渲染,震撼心灵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道德情感以直觉情感体验和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情感体验占优势,具有情境性特点。因此,采用形象的画面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儿童经历着不同的命运。

1、强烈对比,激发情感

感动需要激发点。我着力运用了四组具有鲜明对比效应的图片作为孩子情感的激发点。气势宏伟的学校相比于断墙残垣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相比于污水横流的教室,绿草如茵的操场相比于泥泞不堪的操场,快乐放飞心情的学生相比于苦于家境贫困的学生――孩子们所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与贫困儿童身处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向只知道天真而快乐地过日子的孩子们难以想象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读书,甚至连一本做作业的本子都没有!他们在感慨自身幸福之余,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关心、同情等情感,产生了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愿望。

2、情境渲染,震撼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在制作课件时,我摈弃了过于血腥、暴力和恐怖的画面,在众多图片中精心挑选出切合主题的画面,运用黑色背景,让图片一张张地在黑暗中缓慢浮现,转瞬间又缓缓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刻意营造出一种快乐难留、幸福易逝的凄凉氛围。画面上的儿童痛苦无助的眼神直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仿佛一种无言的.力量,再次唤起孩子们心底的同情和关注。具有震撼力的图片配合以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三者恰到好处的融合,极大地渲染了感伤的氛围。孩子们无不为之动容,他们静默无声地感受着苦难儿童的辛酸和无奈,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战地儿童日记将一个生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的伊拉克儿童痛苦和害怕的心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露无遗,切合情境的朗读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对班里孩子们心灵的触动层层深入,并由心的震撼延伸至全身每个细胞,触动所有的感官……最后,我再以一句“amani,nakupenda,nakupendawewe……”引领孩子们将“和平”从心底里大声呼唤出来,至此,情感的渲染达到了顶峰。

本课时,多媒体课件打造的感伤的情境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令孩子们入情入境,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情绪体验,受到了启迪和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善感的心灵,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世界,而且发展了主体人格。

(三)同一蓝天,共同心愿――播种爱心,情感升华

1、播种爱心,情感升华

哀而不伤,健康的情感应该是有度的。在孩子们还深深沉浸在伤感的氛围中,为同在蓝天下不同命运的儿童而悲伤难过之时,我及时把握好分寸,带动孩子们手写心语寄情,激发美好愿望;唱响《爱星满天》,播撒“爱”的种子。孩子们的情绪找到了喷发的机会,及时宣泄出来,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情感升华为行动。情动、心动、行动。实现了科内外、课内外、校内外行为的整体性、一致性、延续性,以利于孩子们珍惜现状,好好学习,关爱世界,奉献爱心。

2、精巧板书,画龙点睛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板书设计,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本课教学中,我巧妙设计了一张可爱的笑脸,通过笑脸象征开心快乐的童年。随着课程的发展,在转入同一蓝天下不同境况的儿童生活这一环节时,我将笑脸180度旋转,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可爱笑脸额头上的一滴汗变成了伤心苦脸眼底的一滴泪。这一奇妙变化极大地吸引了三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力。接着,我把造成儿童悲惨命运的四大根源“贫困”“疾病”“灾害”“战争”一一出示在伤心苦脸的周围,画面整体形成了蝴蝶振翅欲飞的效果,象征着快乐的远离,幸福的消逝。最后,当同学们把他们美好的愿望粘贴在黑板上,我动情地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播下爱的种子,让快乐的小苗生长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们远离疾病,拥有健康;远离灾害,拥有平安;远离战争,拥有和平;远离贫困,拥有幸福。”随着话语,板书画面一一翻转,幸福笑脸重现,揭示出不同环境中的儿童有着对健康成长的相同需求。富含寓意的脸型变化生动地展示了同一蓝天下不同的命运,相同的愿望。“爱”的种子的播撒也诠释了“让世界充满爱”这一主旨。简明、新颖、精巧的板书在本课时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课外延伸,化感动为行动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开拓了视野,学会了关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儿童,感悟到了自身幸福,同时生成了关心、同情等情感。

为了感受饥饿儿童对食物的渴望,我们开展了“饥饿行动”――孩子们自觉停止零食一周,体验想吃东西而没得吃的痛苦。行动后,孩子们都表示,整整一个星期不能吃零食,真的很难受。那些没饭吃的人真的太可怜了。以后要爱惜粮食。

在随后的日子里,孩子们知道了缅甸发生的飓风灾难。“512”这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更深刻地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灾难的无情。那些天,我每天都会把报纸带回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关注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一起读一读感人的事迹。

经过这段时间,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不再只是天真无知而快乐地过自己的日子,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谈到地震,孩子们不会只是想到“可怕”,他们开始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默默地为地震中苦难的人们祈福,自觉地捐款,从家中带来闲置物品以供义卖,积极参与义买义卖活动……等同学将他们的压岁钱捐了出来,家境不太好的秋波同学把他辛辛苦苦积攒了近一年的卖废品的20元钱捐了出来,子健同学把他心爱的游戏机捐了出来,靖瑜、锐濠等同学整理了一大箱物品捐了出来……涓涓细流融汇成了爱的海洋。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班里的同学经讨论,决定开展“水瓶行动”――倡议大家将每天喝完的空矿泉水瓶、空饮料罐等收集起来,定期卖给废品收购站,将积攒下来的钱用于帮助苦难的儿童。这,也许就是感动对于孩子的道德生长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