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的测试题答案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同步测试题的总结(汇总8篇)

时间:2023-10-14 07:20:09 作者:琴心月 2023年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的测试题答案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同步测试题的总结(汇总8篇)

条据书信通常包括重要事项、时间、地点、人员等具体内容,用以记录和沟通。写条据书信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气和情感表达方式,以使读者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以下是一些条据书信的实例,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同步测试题的总结

以下是我们学过的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请你在解决的'时候,做到以下几点:

a、读清题目,弄清题意,找出关键的信息。

b、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并作答。

c、把得到的结果套进原来的题目里进行检查。

1、《连环画》每本5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14元

《童话故事》每本16元《卡通世界》每本20元

(2)张利用50元买了1本《卡通世界》,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本《连环画》?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同步测试题的总结

一、填空

1、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2、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做在第()列第()行。

3、右图是小红写的一幅字。

(1)“印”字在第()列第()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表示的汉字是()。

(2)诗中三个“不”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和(,)。

(3)第()列都是标点符号,逗号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和(,)。

二、操作并回答问题

(1)民生实验小学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8,5),请在图中方格里标出来。

(2)从民生实验小学向东走2格就是少年宫,用数对表示为(,),请在图中方格里标出来。

(3)从少年宫向西走7格再向北走3格就到了人民公园,用数对表示(,)。

(4)李刚同学每天上学先向()面走()格,再向()面走()格就到学校了。

3、(1)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三、看图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某校教学大楼的平面图,以层数为行,每层的教室为列,每一层为一个年级的5个班级。

(1)用数对表示二年级各班的位置。

(2)某班的位置是(x,4),可能是哪几个班?

(3)某班的位置是(4,x),可能是哪几个班?

(4)用数对表示你所在年级的几个班的位置。

3、观察右图中,写出各个字母的数对。

a(,)b(,)c(,)d(,)e(,)f(,)h(,)j(,)

4、写出灰色瓷砖位置的数对。

a(,)k(,)

c(,)i(,)

e(,)h(,)

5、(1)在右图中,少年宫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李林家的位置是(2,2),学校的位置是(2,5)。在图中标出李林家和学校的位置。

(3)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00米。李林从家出发,过学校到少年宫,至少要走()米。

四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检的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

36020

72040

118+72

1726

1307

2847

6十39

50(408)

14-6+23

(82+38)2

567-8

(6+8)8

二、填一填。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往()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2、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3、计算882-15(3+38)时,先算()得(),再算()得(),最后算()得()。

4、0除以一个()数,还得0。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4164=64(164)=1。()

2、任何数和0相乘不得0。()

3、275与125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列式为275-125(275+125)。()

4、5+52=20()

5、甲数是120,是乙数的2倍,则甲、乙两数的和是360。()

6、(532-2555)4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四、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和33056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33065

b、330(56)

c、33065

2、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9+0=9

b、9-0=9

c、90=0

d、90=0

3、一箱饮料有6瓶,买了3箱共用72元,求平均每瓶饮料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a、7236

b、723+6

c、72(36)

d、7236

4、25与5的和除340与100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

a、(25+5)(340-100)

b、340-10025+5

c、(340-100)十(25+5)

d、25+5340-100

5、李明用小棒摆了8个不相连的五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四边形,可以摆()个。

a、10

b、9

c、8

d、7

五、脱式计算。

462-75425

28121220

89-(143-32)

(136-72)1216

(178+80)(142-99)

(373-185)1847

六、列式计算。

1、36与64的一半的和,是多少?

2、325减去135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

3、67减去13的差乘以4的积,再加上34,结果是多少?

4、480与160的差乘272与138的和,积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一个采煤队,今年第一季度每个月采煤数量如下表:

平均每月采煤多少万吨?

2、李力要写62个大字,已经写好了14个,如果他每分钟能写8个,还要几分钟写完?

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的测试题

一、请你帮小企鹅笨笨给加点字注音。(10分)

()()()()()

慎重重叠静谧搜索触角

二、你能写出本单元你积累的四字词语吗?注意把字写漂亮。(10分)

三、连连看,看谁能把迷路的小蜜蜂送回。(6分)

洁白宁静的住宅慎重地选择

宽敞明亮的病房倾斜的工具

不可思议地吻合挖掘的选择

四、帮小兔子给生字找朋友,连起来组成词。要认真呦!(9分)

慎静豪无隐重触痕倾

谧放重藏聊角斜叠迹

五、课内积累(9分)

1、知识在于积累,学习本单元的同时,你积累了几个好句子?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介绍给大家吗?(3分)

2、积累运用。(6分)

花期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这是十二花期歌,你能分别写出有哪些花期歌谣吗?想一想它们

都在哪个月。

六、精彩再现。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意思吗?你能用它再说句话吗?(6分)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

七、五彩缤纷。同学们,生活处处皆语文。你注意了吗?请你摘录你在大街上、电视节目中见到的反映科学知识的宣传标语或者广告词,赶快动笔写写吧!(5分)

八、阅读直通车。(20分)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惟独枣树在懒懒地睡懒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满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一直到四月,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淡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能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就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老也不变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时,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的早早的就换了绿稠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你能找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吗?(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默默无闻:

缀满:

赞颂:

3、你喜欢短文中的哪个段落?把它写出来吧!(2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2分)

5、根据短文填空。(6分)

短文是按照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了枣树的(),接着写了枣树的()。又写了枣树的(),最后写了枣树的()。和()、()对比,赞美了枣树的高尚品质。

6、你能在短文中找出两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吗?(2分)

7、读了短文,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至少写出三个问题。(3分)

九、我的习作(25分)

要求: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的回忆一下,请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己拟定。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3分共15分)

1.420÷60=(420÷10)÷(60÷10)()

2.45÷9=(45+3)÷(9+3)()

3.63÷7=(63×5)÷(7×5)()

4.72÷24=(72-8)÷(24-8)()

5.120÷5=(120×100)÷(5×10)()

二、填空题(1-6每题2分,7-8每题4分,共20分)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

2.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6倍,商()

4.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2倍,积()

5.两个数的.商是50,如果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是()

7.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列各题得数.

11250÷375=()

112500÷3750=()

112500÷375=()

1125000÷3750=()

8.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面各题得数.

54÷9=()

540÷90=()

5400÷900=()

54000÷9000=()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整数数位顺序表。

位位十亿位位位位位万位位位十位位

()级()级()级

2.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

3.在854006007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5.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它写作()。

6.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7.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8.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

9.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10.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约是()万。

1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1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6,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b.数位名称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b.0~5c.5~9

3.在5和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b.7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b.700077c.707070

5.最高位是万位的数是()。

a.五位数b.六位数c.七位数d.十位数

6.比10000少1的数是()。

a.9000b.9900c.9009d.9999

7.八个千和八个十组成的数是()。

a.800080b.808c.8080d.8800

8.把594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a.60b.59c.61d.595

9.李村去年工农业纯收入六百四十万零七十元,写作()元。

a.64070b.6407c.6400070d.640070

三、写出或读出下列各数。

四、比较大小。

72108()1357900617000()62万

4762504()4762513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8910184亿()8400000000

639925()64亿3404万()30440000

8888788()888788879018万()8亿

1101万()110100009999899()9998999

五、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30000=()万36700000=()万

635000000=()万1800000000=()亿

5000000000=()亿5063000000000=()亿

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3分共15分)

1.420÷60=(420÷10)÷(60÷10)()

2.45÷9=(45+3)÷(9+3)()

3.63÷7=(63×5)÷(7×5)()

4.72÷24=(72-8)÷(24-8)()

5.120÷5=(120×100)÷(5×10)()

二、填空题(1-6每题2分,7-8每题4分,共20分)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

2.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6倍,商()

4.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2倍,积()

5.两个数的.商是50,如果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6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是()

7.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列各题得数.

11250÷375=()

112500÷3750=()

112500÷375=()

1125000÷3750=()

8.根据第一题得数,求出下面各题得数.

54÷9=()

540÷90=()

5400÷900=()

54000÷9000=()

文档为doc格式

新课标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把0.8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来多()。

2.3.5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得到4.

3.8个0.1和80个0.001加起来是()。

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5.比1小的最小两位小数是(),它与1相差()。

6.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

二、判断。

1.四位小数一定大于三位小数。()

2.大于0.7,小于0.9的数只有一个。()

3.小数计算,得数的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

4.0.33和0.330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5.两个小数相加,只要末尾对齐就行。()

三、选择。

1.一个加数减少4.6,如果要使和不变,另一个加数应()。

a.不变b.增加4.6c.减少4.6

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a.整数b.两位小数c.三位小数

3.4.32-1.22-0.78的简便算法是()。

4.计算6.79+14.5的正确竖式是()。

a.6.79b.6.79c.6.79

+14.5+14.5+14.5

5.0.47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a.4.7b.4.23c.5.17

四、计算。

1.口算。

0.7+5.6=0.87+4.2=0.98-0.28=

9.5-9.45=0.39+0.35=5-0.2=

0.54+0.46=0.08+0.91=7.82+1.1=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95+3.26=40.3-22.95=

3.脱式计算。

4.36+15.94-2.5563.1-(22.3-4.9)10-(3.44+1.79)

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5.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5元8角8分+7元8角3分7米6厘米+11米8分米

7吨50千克-3吨840千克5千米600米-1千米60米

10千克-5千克50克2平方米-1平方米60平方分米

五、解决问题。

1.小华到图书城买两本故事书,他给了售货员100元,应找给他多少元?

2.小红买笔记本用去7.5元,比买文具盒多用了1.25元。他一共用去了多少元?

4.

(1)最贵的书比最便宜的贵多少钱?

(2)小红准备购买以上书,但她只带了50元钱,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