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中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优质6篇)

时间:2023-10-10 18:24:02 作者:雨中梧 2023年中班音乐数高楼教案及反思(优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并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录音机、磁带、电钢琴;白胡子、白眉毛每人一套;拐杖一根。

1、幼儿听音乐做韵律进活动室。

2、练声曲《唱歌》、《叫声》。

3、熟悉歌曲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请一名教师扮演老公公,幼儿边听边观看表演。

4、理解歌词内容

(1)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2)幼儿扮演老公公,按节奏学说歌词。

5、学唱歌曲

(1)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唱歌。

(2)引导幼儿用清晰的歌声表现风趣、可爱的老公公。

6、根据歌词表现动作

(1)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身体动作、表情等表现老公公的形象。

(2)请一名幼儿扮演老公公,其他幼儿观看。

(3)男孩扮演老公公,女孩帮助男孩化装,“老公公”摔倒时,女孩扶起“老公公”。

(4)教师、幼儿扮演“老公公”共同表演。

7、老公公在音乐声中自由散步走出活动室。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孩子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1、感受体验大自然中大雨和小雨那种富有节奏的声音美。

2、初步尝试根据乐器的音色探索用适合的乐器和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增强对声音的感受和听辩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节奏卡片大雨、小雨图片乐器(沙球、铝板琴、铃鼓、小铃、舞板)、队形图

1、律动《小雨点》“小雨点真调皮飞到东飞东西,你们要飞到什么地方玩呀?”

2、两声部歌曲《雨点滴答》

――“让我们一起唱唱快快(慢慢)的雨?”

――分两声部进行演唱,两位幼儿指挥。(交换声部)

3、谈雨

――“春雨的滴答真好听?你还听过怎样的雨声?”

幼儿描述不同的雨水声

――幼儿说出师出示典型的各种雨声“沙沙沙,沙沙沙”“淅沥沥、淅沥沥”“哗啦啦啦啦啦”“唰―唰―”……等节奏卡片,分两个“家”(大雨家和小雨家)摆放。

――集体看节奏卡片模仿大雨和小雨的歌声。教师语言节奏提示:“小雨来唱歌”或“大雨来唱歌”

4、幼儿在大雨和小雨中各选一种声音探索用乐器表现进行表现

――想想你要学做哪一种雨,想好了就到相应的地方。

――“想想用哪种乐器用什么方法演奏声音最象小雨的声音?哪种乐器用什么方法演奏最象大雨的声音?”

――自由选择乐器探索

――“你选择了哪种乐器?为什么选择这种乐器?怎样演奏的?”

大家共同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最合适

――《大雨小雨音乐会》集体看指挥用声音和乐器同时表现两种雨。

4、节奏乐《雷神》

看队形图边演奏便变换队形

在本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使幼儿在玩玩唱唱、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歌曲。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高,从而得到了快乐,孩子的表现欲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滑稽的脚先生”是融认知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歌曲。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创设去脚先生家做客——学唱寻宝歌——寻宝活动一系列连贯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充分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1.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唱歌曲,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2.感受歌曲滑稽风趣的风格,享受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1.知道脚的各个部位的名称。

2.脚先生的道具、寻宝图(图谱)、宝盒、袜子、场景布置。

(一)游戏导入

1.脚先生邀请做客 小朋友好,你们看我是谁?我是怎样的脚先生?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家里去做客。不过有个要求:请小朋友用小脚走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去我家。

2.跟随音乐用各种滑稽的走法到脚先生的家做客。

(此环节教师以脚先生的角色出现,与幼儿互动,自然的情景创设,增加了师幼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搭建平等和谐的表演平台,创设宽松自由的表演氛围,教师以情育情,激发幼儿自由表现的欲望,敢于大胆尝试各种滑稽的走法,从而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此过程中,还蕴含着幼儿对歌曲的旋律的初步感受,为下一环节的学唱奠定基础。)

(二)学习歌曲

1.讨论各种滑稽的走法 刚才你是用怎样滑稽走法来我家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提炼歌词(用脚尖踮着走;用脚跟翘着走;用脚边走、走得歪歪扭扭;两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2.学唱寻宝歌

(1)师:这些有趣滑稽的走法我还能唱出来。(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2)幼儿集体学唱数遍。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句最难唱?(重点练习第三句)

(3)师:我家还有一个大院子,我们一起唱着歌去玩玩逛逛吧。

(学唱歌曲环节改变以往教师手把手教授,幼儿跟唱的传统教学,给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体验感受,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提问你是用怎样滑稽走法来我家的?让幼儿在充分运用动作进行表现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歌曲内容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动作运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教师的作用则是将幼儿提供的信息经过简单的梳理,形成歌曲内容,这样自然呈现歌词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幼儿对歌词记忆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给予了幼儿的充分的尊重与自主。在歌唱难点部分的解决中,教师则以“你觉得歌曲中的哪句最难唱?”的提问,推动幼儿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寻找问题,并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得以解决,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男女合作、游戏情境演唱的方式避免了简单枯燥重复练习的模式,增强了学唱歌曲的趣味性,提升幼儿演唱的兴趣。)

(三)游戏:寻宝

2.我们要开始寻宝啦!先派几个小朋友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宝盒。寻宝时要边唱边走,如果你走法和歌曲配合起来,宝盒就会出现了。 部分幼儿游戏,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观察。(师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决定出不出示宝盒)

3.拆宝盒,出示神秘礼物——袜子 猜猜宝盒里装了什么?我送给你们每人一双袜子,请你们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是幼儿表达自我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对艺术作品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情绪态度,符合《指南》所倡导的艺术教育的理念。活动中创设了寻宝这一游戏情景,其游戏情景和歌曲内容有效的融合,让幼儿在唱唱、玩玩中自由创造表现,释放情感,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中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能看出孩子们在活动前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关注,这就为孩子在活动的交流表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活动也可以看出高低结构活动融合的重要性。活动中师幼互动有较好的成效,活动中我运用了较多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言,不断的肯定幼儿的表现,激发幼儿大胆的表达。

不足:

由于本身的音乐演唱功底不足,在整节课中演唱环节做得不好,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1.尝试创编表现春天美景的歌曲。

2.知道雪花和春雨与季节的关系。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小雪花和春雨的图片。

1.复习歌曲《雪花和春雨》两段。

让幼儿说一说两段唱法的区别。(连音与跳音)

2.创编歌曲《是谁……》

还有谁告诉你春天来了?是怎么告诉你的?想想看,怎么唱出来?

教师示范创编歌曲,如:是谁摇着叶子唰唰唰唰唰?是我,是我,我是小草呀。我从土里长出来,告诉你,告诉他,春天来到了!

教师引导幼儿先讲述春天的美丽,然后创编歌词,最后创编歌曲《是谁……》。

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边表演动作边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是谁……》。

举办一次春天演唱会,请幼儿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

用角色表演,让幼儿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1.探索不同瓶罐敲击发出不同的声音,选择合适的瓶罐为歌曲《大雨和小雨》伴奏。

2.尝试用xx和xx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活动,体验节奏美。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幼儿每人2~3个不同质地、大小的瓶罐;事先了解音乐《大雨和小雨》;录制好瓶罐的敲击声;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

一、瓶瓶罐罐会唱歌。

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瓶罐敲击声。

咦,哪来的声音,想想看,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谁会这样唱歌?

2.那是什么样的瓶子和罐子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

3.我们也来试一试,让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唱起来。大家仔细听,不同的瓶罐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原来不同的瓶瓶罐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那我们一起用瓶瓶罐罐来伴奏好吗?

二、跟着音乐一起唱。

3.尝试探索敲击效果。

请你拿一对瓶子或者罐子,让瓶瓶罐罐来唱歌,注意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跟着节奏一起唱。

1.认识节奏卡。

瓶瓶罐罐唱的声音不错,可是啊,好像没有节奏感呀,那怎么样才能敲的有节奏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叫节奏卡,是专门用来表示节奏的。这个x就表示一拍,我们用拍手的话就拍一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x下面有一横就表示半拍,用拍手的话速度要加快的拍一下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尝试连贯地看着节奏卡打节奏。

(1)我们一起看着节奏卡完整地拍一拍。

(2)我们再来一次听着音乐、看着节奏卡一起来拍一拍。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角投放瓶罐,让幼儿继续探索,体验用瓶罐演奏的乐趣。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废旧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神奇的乐器,幼儿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乐中变身成了一个个小小演奏家,幼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中班音乐活动反思

1、倾听音乐,感知行走三拍后会出现闹铃的规律。

2、能比较清楚地用相应乐器表现音乐中闹钟行走的声音和闹铃铃声。

3、在呼唤小弟弟起床的游戏中感受音乐歌曲带来的积极情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1、音乐:《快快起床伴奏》、《节奏旋律》、《奥尔夫音乐》、《快快起床》;

2、道具:手偶(小弟弟)、大黑板、卡纸、记号笔打击乐器:棒铃、响板。

一、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幼儿找个位置坐下来

二、教师出示小闹钟,引出活动内容

1、它是谁?它走路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闹钟钟摆的走动,孩子们自由表现。

3、随音乐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闹钟行走。

三、进行节奏练习

1、小闹钟有什么用处?它响起来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2、听音乐第一遍,熟悉音乐节奏规律,并能听出闹铃声音。

3、听音乐第二遍,请幼儿在听到闹铃响起的时候快速举手。

(闹铃结束放下),初步感受闹钟走三下闹铃响一下的规律。

4、听音乐第三遍,教师画图谱。

提问:你们在图谱上看见了什么?

提问:哪个符号表示小闹钟响了?小闹钟走了几下闹铃才响起?

5、看图谱,节奏练习(拍三下,举手一次)。

6、听音乐,节奏练习。

四、出示乐器,节奏练习

1、认识乐器:棒铃、响板。

2、随音乐,用乐器敲击节奏两遍,第二遍幼儿交换乐器。

五、音乐游戏:叫小弟弟起床

1、教师出示手偶,引出游戏内容。

2、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快快起床》。

3、放音乐,教师画图谱,幼儿熟悉歌曲。

4、放音乐,教师与幼儿表演(学习叫小弟弟起床的秘密旋律)。

5、孩子们拿起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两遍(叫小弟弟起床)。

6、师:这个办法真管用,我们再把小闹钟的声音请进来一起练习,把它记在脑袋瓜里吧!(坐着伴奏,站着歌表演两遍)

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还有一些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睡懒觉呢,我们去叫醒他们吧!(随音乐出活动室)

1、乐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其他更形象的器材。

2、开头进场的教师幼儿互动动作时间再延长,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旋律。

3、在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闹钟走动的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展示。

4、图谱的记号表达上设计再形象点。

5、音乐的选材需要有深入。

6、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7、游戏环节,活动可以进行多变模式,将课堂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