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读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优质14篇)

时间:2023-11-23 06:05:57 作者:GZ才子 读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优质14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思考过程,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治国理政第三课心得体会

治国理政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好的治理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稳定,而糟糕的治理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为了有效地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战略,而治理第三课则帮助了我们了解了这些政策以及如何应用它们来实现一个更加公正、繁荣、和谐的国家。以下是我对治理第三课的回顾和心得体会。

一、“划重点”全球观念。

第三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全球化观念。治国理政需要考虑到整个国家和地球范围内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局部。全球化使得人们可以购买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政治环境。这种互相联系的环境,对治理第三课提出了一些挑战,使之需要考虑跨国问题和国际法律。

当今世界逐渐趋于全球化,中小型企业和个人也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不断拓展到国外市场。因此,在建立国际政策时,开发和制定制度越来越重要。治理第三课要求我们要提出一个符合国家制度以及国际法的政策,并纳入全球视野,为国内和跨国企业、组织和个人创造更多机会。

二、创新与创造繁荣。

治理第三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如何通过创新来创造繁荣。创新和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政府官员来说,定期接触技术、重塑公共部门以及开发产品能力都是必要的。如果政府能将现实需求与创新想法相结合,就能发挥技术和创造力的潜力。治理第三课提到了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创新和创造力发挥。

为了实现创新,治理第三课还提倡要为想法和创意提供支持。创新无处不在,能不断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应该投资研发,支持创意产业。一些基金会和组织也能帮助专业人士和初创企业实现他们的梦想,帮助促进创造性的研究和开发,从而创造新的机会和财富。

三、角色定位与融合治理。

治理第三课还探讨了政府的角色和对公共部门的不断改进。治理本质上是一系列的社会交互行为,需要协调好各利益方,因此公共部门、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互动非常重要。

政府的角色是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激发产业升级和市场活力。然而,政府也需要倾听公众的声音,提供公正和透明的决策。因此,治理第三课中的一个概念是融合治理。这意味着政府在制定策略和计划时,需要优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实现公正、可持续和平等的发展。

四、智慧城市与现代化治理。

治理第三课还关注了智慧城市与现代化治理。今天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与过去不一样,因此需要有创意、可持续且灵活的解决方案。智慧型城市理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字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公共部门、市民和商业公司都能够共享实时数据和信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调整城市。

治理第三课中智慧城市被定义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能够适应当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包括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政府和公共机构能够通过集中资源,善用智慧城市概念,实现更高效的城市治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五、思想转变与终身学习。

治理第三课最后提醒我们要不断保持思想方式的转变和终身学习。不断变化的世界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想法。在治理第三课中,我们学习到了治理的新概念和新趋势。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我们适应变化,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完善。

总结:治理第三课教给了我们繁荣稳定国家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现代政府应紧密结合社会和市场,倾听公众的意见,并为幸福和繁荣创造条件。这取决于如何寻求合作、增强领导力和建立权力平衡。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治理作出积极的贡献。

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着眼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谈治国理政》一书,将习****同志2022年11月15日至2022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7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细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大手笔、大担当、大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脚踏实地谋划长远发展,一往无前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不畏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展新貌。这样的大手笔,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倍感振奋,也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大手笔源于大担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国建设和改革走的是独具特色的道路,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严峻挑战不亚于革命战争年代。然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习****同志执政理念首要的一条,就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第一心得本站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唯有具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方能涉险扬帆。品读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篇篇都传承着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国的红色基因,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救世图强的担当精神。习****同志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他还特别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大事难事看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处于重大历史关头,民族复兴进入形势路径最复杂、各种压力空前加大的重要历史时期,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习****同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袖和统帅所具有的恢弘气度和坚强意志。

大担当定有大情怀。这种大情怀,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党的大忠大爱。《习****谈治国理政》开篇是习****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会见记者时的讲话,即是他郑重的“施政宣言”,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热爱。这篇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以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此后,习****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范文写作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强调:“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他深知,我们党要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这种爱民为民的大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大目标、大运筹、大哲学。

大手笔、大担当与大情怀必由大目标、大运筹来体现,而这一切又必以大哲学来支撑。《习****谈治国理政》一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融汇交织和贯穿体现在习****同志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谋划之中。

视野宏阔,谋划深远。习****同志说,治国理政“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他强调,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促进事业顺利发展。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问题的严峻挑战,范文top100习****同志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和引领人民共同奋斗;外交纵横捭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经略周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整肃党风,重拳反腐;深化改革,普惠民生;依法治国,民主协商;强军精武,加强战备;等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习****同志深谙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国治军精要又有鲜明个性风格的雄韬伟略。

总揽全局,系统运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问题的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习****同志既胸怀全局、总揽各方、运筹帷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勾勒出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又注重抓龙头、抓大事、抓枢纽、抓关键,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他特别强调,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知古鉴今,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除迷信、打破陈规、因时制宜、开拓前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底线思维能力。人们由衷赞叹:十个指头弹钢琴不错音符、不乱节奏,错综纷繁中有条不紊,非有系统运筹的高超能力不能为之。

定力如山,坚若磐石。不因“泰山崩于前”失神改色,不以“麋鹿兴于左”乱意分心,才可谓有定力。面对内外压力,面对众声喧哗,习****同志反复告诫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习****同志强调坚持“三个自信”,坚守“两个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强调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而不能改的什么时候也不改。习****同志居安思危、举重若轻,“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的风范,让我们领略到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和高超艺术。

务实朴素,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有一段时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削弱了这一传统。《习****谈治国理政》一书,汇集了习****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必须务实的一系列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抓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兴伪事,不采华名;等等。习****同志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带头厉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带头发扬清新朴实的话风、文风、会风,为全党树立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的标杆。

大时代思想汇报专题、大实践、大作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事业开启了新征程。充分发挥习****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引领实践的巨大威力,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得好、行得远,我们就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切实用习****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武装头脑。习****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确立习****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各项工作;搞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用习****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铸魂固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行动,就是要用习****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意志,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决维护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纯洁党的队伍,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得党心军心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越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习****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治国理政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习****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照之下,一些地方还存在“干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有的单位和部门表态的调门越喊越高,只重形式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际都是在走过场;还有的领导干部等待观望,为官不为,无所作为。这种状况亟须彻底改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同志为我们确立了宏伟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融汇先贤追求和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范文

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20_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是什么样的呢?20_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20_年11月27日,习近平向全党、全国发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扶贫,做到精准脱贫,总书记提出,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0_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脱贫攻坚的目标,总书记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确定为使贫困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现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也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视察湖北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实现“中国梦”,我们该怎么办?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群团组织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强调新形势下,中华职业教育社要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总书记对我们职教社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殷殷嘱托。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团结职教社员,不忘初心,奋发努力,为我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群众团体,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温暖工程是中华职教社发挥优势,主动服务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为困难群体服务的公益事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为困难群众服务。近年来,我们在我省的武陵山区、大别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了温暖工程,一大批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帮助,得以脱贫。今后,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统战部贯彻落实省委《决定》的行动方案,加大温暖工程项目实施力度,一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武陵山教育助学项目、大别山教育移民项目、授渔计划项目、土家织锦培训项目、残疾人技能培训项目和乡土人才培训项目,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组织引导社员单位、职业院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通过产业扶贫、公益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多种形式,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能、扶智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二是牢记就业是的民生,民生是的政治教导。积极开展在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技能培训,教育引导他们“爱祖国、爱xq、爱湖北、爱邻里”,使他们安居乐业。组织引导社员单位发挥特点,通过传授一门技术,打造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品牌的方式,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留守人员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脚踏实地,踏石留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专题“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文中提到,“脱贫攻坚成效巨大,但面临的困难挑战也同样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在保住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要立足高处,继续推进乡村振兴,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脱贫之“要”,在于既能攻城拔寨,又能守得住“城”,护得了“寨”。《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魏征答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自古以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创业易守成难。”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了决胜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画卷即将绘制完成。在这关键时期,全体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工作者必须静下心想明白一个问题:如何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才能让四年多的努力不会付诸东流?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扶贫路上还需要继续关注这两点:第一点,将巩固扶贫成果与教育扶贫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统筹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贫困地区稳定而长久的脱贫。第二点,巩固扶贫成果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扶贫工作要切实改变乡村面貌,建成新时代、现代化乡村,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彻底告别贫困。

致富之“要”,在于既能守城护寨,又能找得到“新路”,上得了“高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扶贫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群众在脱离贫困深渊之后,通过群众自己的努力,在致富路上更上一层楼,达到可持续增收致富。因此,扶贫必须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先“扶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前提,特别是处于贫困的群众,长期的贫困已经淡化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扶贫第一步,必须要帮他们摆脱“精神贫困”,激发内生动力,让他们的思想从被动的“要我脱贫”转化为主动的“我要脱贫”;扶贫必“扶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单纯为了扶贫成果,短期性地“授之以鱼”,势必会导致返贫,甚至更贫。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真正讲好“致富经”,让贫困群众用知识武装自身,让群众既能“富口袋”也能“富脑袋”,同时为他们“量身定制”具体的脱贫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多举措让群众掌握新技能、新本领,从而达到“放开手还能自己跑”的效果。

为政之“要”,在于既能实绩突出,又能取得了“口碑”,顺得了“民意”。管子曾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建立之初就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长期以来,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的工作也要始终围绕“人民”两字来开展,要把人民群众当老师,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基层第一线,对基层生活了解最清楚、感触最深,我们最容易从人民群众口中得知致贫之因、致困之源。因此扶贫干部要多走“泥土路”,广闻“乡土味”,深入到贫困一线,融入群众中,切实从贫困群众角度出发,一切以贫困群众利益为准,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还要把人民当成“评卷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路线,以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检验脱贫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读***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集合

最早一篇文章为《真刀真枪推进改革》,是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最晚一篇文章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2017年9月29日***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开卷篇题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点明了全书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本书17个专题分别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改革进行到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7个专题中,第五个专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篇目最多,共12篇。包括《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守纪律,讲规矩》(2015年1月13日)、《增强看齐意识》(2015年12月11日)、《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17年8月13日)等。

第一个专题所收8篇文稿,集中反映了***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提出的重大思想。第二到第五个专题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了大量阐述。第六个专题围绕***同志在领导制定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七到第十一专题,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同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伴随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走进基层,我们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守牢新思想的“主阵地”,在乘风破浪、勇攀新高中做基层的“自己”。

初心更红,使命愈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要求我们必须时常叩问初心,补足精神之钙。自觉把初心和使命落在基层一线,在大战大考中担使命、比作为。无论是“天问一号”背后凝聚的北斗精神,还是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中展现的战疫和抗洪精神,党员干部都冲锋在前、默默奉献,交出了属于自己的党性大考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矢志不渝,提振干事创业的精神气,跟党一起创业、奋斗、圆梦,做到吾身恒坚、吾心永红。

助企惠民,对标找差。要在助企惠民中求实践。新思想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笔记中,更应该是助力夺取“双胜利”的实招硬招。眼下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源源不断释放党建红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暖、服务优。自觉把新思想的学习和运用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各项民生保障服务工作才会行稳致远,散发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要在对标找差中攀新高。强化对标意识,把补短板、锻长板贯穿服务工作始终,瞄准目标任务,紧扣中心工作,坚持人民至上,解决好群众关切的“身边小事”,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奉献青春。

育好新机、开好新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以区域化的视野和思维,抢抓战略叠加窗口期,在区域合作中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新动能。落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探索创新优化基层治理路径,持续升级党群阵地服务,坚持把“小场所”打造成为“最有人气的地方”,在心中虽然向往“诗和远方”,在脚下却依然选择了“离你最近的地方”。坚持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强化目标、问题、结果导向,深刻认识基层是大有可为的事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锻造先锋“尖兵”,在定向精准服务中凝聚党群共识,在加压奋进里勇攀目标新高。

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范文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整日忙碌,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近一年的在职研究生学习,聆听了大师们的思想精髓,让我有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开朗;强迫自己放下手里的事,坐下来读几本好书,也让我突然有了“开窍”的收获。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的几点感悟。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做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讲的这普普通通的八个字蕴藏了无穷的力量。大家是否还记得自己刚刚入党时的情景,个个都是壮志青年,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不计小利不计得失,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琐碎、工作的繁杂,热情被冲淡,理想变得遥远,有人开始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开始抱怨为什么总是自己做得最多。可是如果我们真的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觉得一切不平都是那么的可笑。要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不正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理想追求吗?既然如此,工作中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争什么做多做少,还要求什么一对一的回报呢?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多垒一块砖不应该更加感到自豪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这既是领袖的寄语,也是一位长者的人生感悟。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我们要坚定人生信仰,信守我们踏入行业的初心与诺言,目向星辰、脚踏实地,学会心无旁骛地专注、无怨无悔地坚持,学会在艰难险阻中磨练心志、锤炼品质、苦练本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在黄菡老师的课上,她曾介绍我们去读一本亲子读物《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我感受颇深。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很多误区。“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未必是好事。现在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的理解,让我对家风家教在认识上有了更深的领悟。之前如果说明白了“为什么”家会伤人,那总书记的话让我知道家是什么,家应该给孩子什么。作为一位母亲,我殷切希望孩子成人成才,并竭尽全力给予孩子的教育。但的并不见得是孩子最需要的,更不是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必备条件。而恰恰是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才是母亲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教育,也是母亲对孩子影响的教育。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的责任,当然完成这样的任务首先需要自己具备一定的修养与德行。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总书记的一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修身课。让我们清楚明白地知道如何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如何做称职的父母。

这本书给了我们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带我们领略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全书贯穿始终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书中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切中肯綮,时时充盈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处处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芒。各个专题里展现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眼光是世界的,情怀是人类的,思维是整体的,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这种大智慧、大担当是中国人挺直脊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对先哲思想从时代的高度进行新的哲学思考和阐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文化点点滴滴融入一篇篇光辉文献,展现古老东方智慧、哲学的思辨锋芒、时代的精神特质。这不仅使每个篇章读来意味深长、美不胜收,更加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所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中所囊括的内容不是我们一时半会儿就能全部理解的,所展现的思想精华还需要我们去细细咀嚼与品味。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会将它作为我的案头卷、座右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帮助自己将平凡的工作做出的成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分为18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谈话、演讲等79篇,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读完之后,我对“中国梦”、民本思想等印象深刻。

一、“中国梦”凝聚民族意识,激发正能量。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了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书中写道,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现在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改革开放,党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如果离开了群众,即使再能耐的领带者,也难以把领导工作做好,甚至犯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么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真正懂得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我收获颇丰。既打开了我的思路,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一是提升自身学习的自觉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把增强学习自觉作为崇学好学的内在驱动力,积极发挥学习的带头示范作用,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毅力坚持学习,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二是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只争朝夕、如饥似渴、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自己在大是大非的面前站稳脚跟,把握方向;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三是注重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作为财政工作者的我,更应该掌握国家最新财政法规政策,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开辟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崭新局面,全面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我一边读一边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视野开阔,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难忘,受益颇深。

品读此书,体会有三:

一、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治国理政方略,有助于形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风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理论思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理论水平。在开展“适应新常态,重在敢担当”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就是要坚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就是要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三、坚持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

在治国理政新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举措,描绘出了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从改革总思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具体改革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有谋划工作的新思路,要有推动工作的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要有敢于担当的新胆识。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干出成效来。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蕴含了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战略谋划之中。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举措推动我们的工作,立足实际,敢于担当,努力工作,进一步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总工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期,全国总工会召开了一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这次会议上,总工会领导人分享了治国理政的心得体会,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次论述不仅有助于总工会更好地服务工会会员,也让更多人认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总工会领导人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参与建设中国的宝贵经验。他们认为,首先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需求。其次,要切实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媒体工作,保障劳动者权益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要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培育和发挥创新人才,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这些宝贵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告诉我们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工会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的发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总工会积极推动中国工会制度建设,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为劳动者权益发声、为劳动力市场扩容、为工人阶级政治权力发展提供了稳定有力的支撑。总工会谈治国理政的表态,意味着工会工作在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总工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主要思想和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服务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落实劳动者权益保障措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媒体宣传,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同时,面对国际上的外部压力和挑战,我们要抓住国家意愿和机遇,积极参政议政,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力量,为国家发展扫清道路。

第五段:总结。

总工会在这次会议上谈治国理政的发言,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作为中国工会制度的重要一环,总工会领导人的思想和经验对工会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总工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主要思路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贯彻执行,创造出一条适应国情、符合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治国理政心得体会最全

*月底,本人有幸参加市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作为局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通过参加培训丰富了党建业务知识,开拓了视野,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受启发,现就如何当好一名基层支部书记,浅谈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好干部立下的“金标准”、刻画的“标准像”。当前,支部书记作为党员队伍的“领头兵”,要想“乘风破浪”,就要“五行皆具”,用“金木水火土”的品质铸就“信念坚定型、为民服务型、勤政务实型、敢于担当型、清正廉洁型”五型好书记,力争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一、忠诚如“金”,争当信念坚定好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我们要将忠诚“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记在心坎上”。在日常党建工作中,坚持通过“三会一课”坚定支部党员的信念意志,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和国家时刻保持绝对忠诚度,以黄金般的品质和“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念筑牢我们的信仰。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红色加速度”智慧党建平台,让党建工作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擦亮人社党建特色招牌。

二、奋发如“木”,争当勤政务实好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多次勉励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党员干部要想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时间,更需要沉淀。根要扎得深,树才长得高,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多学习,多思考,多自省,将所学所获转化为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区块链在劳动合同实名制的应用,开展全省人社区块链应用试点工作。

三、清廉如“水”,争当清正廉洁好书记。

党员干部要把“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作为行动指南,要自觉涵养如“水”般的品质和格局,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多“除尘”、作风上多“清洗”、党性上多“补钙”、本领上多“加油”,才能永葆白纸之洁、清水之纯。我们仔细梳理了信息中心业务中的廉政风险点,制定了风险防控措施,加强内控机制,以制度管控行为,加强警示和示范教育,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四、激情如“火”,争当敢于担当好书记。

作为桥头堡的支部书记,要有“火一般的精神”“铁一样的意志”,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要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高标准、严要求、勇担当”作为基本要求。正如我们今年深入推进的抗疫企业复工复产补贴线上补贴专区、共享员工供需报送平台、线上招聘会等,都是在企业群众最需要的重要关头火线上线,让广大企业和职工真切感受到人社党员干部火热的工作激情和火箭一样的速度,在复工复产和求职就业的艰难“寒冬”中感受到人社服务的温情。下一步我们继续深化“红色加速度”党建品牌创建,联合社区和社保卡发卡银行党支部开展社保卡和智慧人社宣传服务活动,让企业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人社服务的速度和温情。

五、朴实如“土”,争当为民服务好书记。

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三年前,我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结合这三年来走过的路,系统深入地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实践历程和心路历程相互交织,由衷地感到,正是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正是由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路,我们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结合对***总书记关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重要论述的学习,聚焦县乡村在“十四五”期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归纳为四条: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二是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三是注重分类施策,“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四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县乡村在建设发展中创造了“苏南模式”等先进经验,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中也应当积极探索、走在前列。

对县城来说,关键要做好“融、转、补、防”四篇文章。“融”,就是深度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群,努力与中心城市形成“同城效应”。“转”,就是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努力在产业链集群发展中“精准卡位”。“补”,就是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等功能短板,努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有的还要满足吸引国际人才的需要。“防”,就是切实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努力增强发展的韧劲和抗风险能力。

现代化的江苏乡村应当是面向未来百年的乡村,是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融为一体的乡村,既有传统的自然生态之美、又有现代文明之美,既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也是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乐园。

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推进乡村和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循环流动;要分类精准施策,推动乡村各展所长、特色发展;要增强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载体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创新创业,把乡村的美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着眼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特点,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79篇讲话、谈话、批示等归纳为18个专题精辑成书,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重要文献。细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大手笔、大担当、大情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脚踏实地谋划长远发展,一往无前全面深化改革,锲而不舍狠抓作风建设,不畏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展新貌。这样的大手笔,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倍感振奋,也让世界看到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大手笔源于大担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国建设和改革走的是独具特色的道路,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和严峻挑战不亚于革命战争年代。然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习近平同志执政理念首要的一条,就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当前,我国正值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唯有具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方能涉险扬帆。品读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篇篇都传承着革命先辈勇于抛头颅、洒热血、救中国的红色基因,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天下、救世图强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他还特别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大事难事看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处于重大历史关头,民族复兴进入形势路径最复杂、各种压力空前加大的重要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果断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领袖和统帅所具有的恢弘气度和坚强意志。

大担当定有大情怀。这种大情怀,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和对党的大忠大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会见记者时的讲话,即是他郑重的“施政宣言”,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热爱。这篇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讲话,以朴实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浅出地阐述和描绘了能使亿万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中国梦。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强调:“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他深知,我们党要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这种爱民为民的大情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治国理政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大目标、大运筹、大哲学。

大手笔、大担当与大情怀必由大目标、大运筹来体现,而这一切又必以大哲学来支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和务实精神,融汇交织和贯穿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谋划之中。

视野宏阔,谋划深远。习近平同志说,治国理政“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他强调,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促进事业顺利发展。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问题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总揽全局、谋篇布局,明确提出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和引领人民共同奋斗;外交纵横捭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经略周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整肃党风,重拳反腐;深化改革,普惠民生;依法治国,民主协商;强军精武,加强战备;等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深谙老一辈革命家治党治国治军精要又有鲜明个性风格的雄韬伟略。

总揽全局,系统运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治理国家和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问题的关联性、整体性、系统性。习近平同志既胸怀全局、总揽各方、运筹帷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勾勒出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又注重抓龙头、抓大事、抓枢纽、抓关键,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他特别强调,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知古鉴今,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破除迷信、打破陈规、因时制宜、开拓前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底线思维能力。人们由衷赞叹:十个指头弹钢琴不错音符、不乱节奏,错综纷繁中有条不紊,非有系统运筹的高超能力不能为之。

定力如山,坚若磐石。不因“泰山崩于前”失神改色,不以“麋鹿兴于左”乱意分心,才可谓有定力。面对内外压力,面对众声喧哗,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定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三个自信”,坚守“两个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强调对看准了的改革要下决心推进,而不能改的什么时候也不改。习近平同志居安思危、举重若轻,“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的风范,让我们领略到他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和高超艺术。

务实朴素,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有一段时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削弱了这一传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汇集了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必须务实的一系列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接地气、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抓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兴伪事,不采华名;等等。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带头厉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带头发扬清新朴实的话风、文风、会风,为全党树立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统一的标杆。

大时代、大实践、大作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事业开启了新征程。充分发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引领实践的巨大威力,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得好、行得远,我们就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切实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武装头脑。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确立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地位,坚持用讲话精神指导各项工作;搞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铸魂固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行动,就是要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意志,形成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特别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纯洁党的队伍,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得党心军心民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越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越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方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治国理政忧无策,更忧有良策而不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要抓实、再抓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对照之下,一些地方还存在“干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有的单位和部门表态的调门越喊越高,只重形式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际都是在走过场;还有的领导干部等待观望,为官不为,无所作为。这种状况亟须彻底改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同志为我们确立了宏伟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融汇先贤追求和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