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表(实用17篇)

时间:2024-01-09 22:14:19 作者:JQ文豪

教学计划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所需要的课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理论的引导,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

五、补差措施。

1、教师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譬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认真挑选好培优补差的对象。

3、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1、补差内容:全册教材。

2、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补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优等生:王钊君张煜轩刘婉婷肖润钰叶家宝。

后进生:王瑞王丽张子豪陈峰杜昭王梦凡。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

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学习,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同时,在每天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优补差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摸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我们的培优补差工作更具成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实际,灵活、轻松、愉快地进行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过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复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复习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为以后学习进一步打下基础。

二、班级实际情况。

这个班的学生中,80%的孩子成绩比较稳定,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10%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大约有10%的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图形、人民币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肯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系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辨认简单的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及单位间的简单转换。

五、复习注意事项。

1、根据知识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复习方式。

2、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每节课明确复习课的目标。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巩固。

4、复习课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

5、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六、主要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3、数位表的认识:

4、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

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图形的复习。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能正确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四)、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复习。

本单元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由于比较抽象,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还是一个难点。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熟练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复习的主要内容: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能够准确地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换算。

3、会购物,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简单为题。

七、复习的措施与策略。

(一)复习措施:教师引领系统复习,突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复习可能是一个比较笼统抽象的概念,学生年级小,自制力差,在复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情绪,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由教师引领全体同学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在练习的过中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主导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策略:

1、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2、复习层次多样化,照顾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查漏补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复习,达到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最大化提升)。

3、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灵活运用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层面知识的掌握)。

4、评价多样化,建立学习小组。

(对不同层次学生进不同形式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复习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以结对的形式进行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以带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教研课题:

作业布置与批改。

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8课时)。

2、小数除法————————————————(11课时)。

3、观察物体————————————————(3课时)。

4、简易方程————————————————(9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2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1课时)。

6、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口算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

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

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基本结构与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名币,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

3.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期本班有学生18人,这学期转出1人,共17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8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一年级学习生活,已经初步的适应了老师讲课的方式方法。绝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上课积极听讲,能够主动回答问题,课下能主动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作业并及时上交。上学期课前进行3分钟的口算练习,所以在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学生的计算比较准确,在审题方面还要加强。本班有3名学生为学困生,学习各方面都非常吃力,很难能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在这几个孩子身上还要多加关注。

教学措施。

1.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5.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学业成绩要达到以下指标,优秀率达到70%,及格率达到100%,平均分94分。

2.平时考查,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主要以算式口算和当堂课所学内容口答为主,占总成绩的20%。

3.阶段性检测,阶段性检测采用期中考试的方式进行检测,占总成绩的30%。

4.期末检测,期末质量检测采取集中考试的方法,占总成绩的50%。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表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

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2、空间与图形领域:即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

最后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二次实践活动,分别是“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主要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应用意识、合作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认识计数单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上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培养学生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让学生养成口头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5、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抓中间,带两头”养成学生之间互相帮扶的作用。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体局“停课不停学”文件精神,本期数学教学以网上授课为主,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五班学生76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能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六、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

第二单元。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1.两步式题………………………4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1.有余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

八、克和千克(2课时)。

九、数学广角——推理(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二、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1、为健全科组业务学习制度,我们组定期(每周一次)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包括教材、教法、课本体系、考试内容、形式等)的一系列文件、文章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

2、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形成了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热潮,个别的老师还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课件,例如:曾慧华老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就是她自己利用powerpoint制作完成的。并且各老师也努力学习掌握电脑技术,用电脑打印大量的资料,学科的补充练习、试卷全部用电脑打印,并整理存入电脑,逐步形成了科组的资料库。

3、加强教学研究。本学年度我们认真实施研究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力争出成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形成比较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了我们的教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4、积极开展以“互相听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把“如何上好一节课”的活动引向深入。各年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积极开展互相听课活动,我们组要求全体老师在每学期上一节科组内的`公共课。曾慧华老师还分别承担了一节镇的公开课,一节县***比赛的数学课,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

三、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我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备、教、改、导、考、析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到统一教学内容、进度、练习、考核。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准确地确定教学的目标,适度地提高了教学起点和难度。要坚持贯彻尝试探究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落实听课制度。按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2节。我组老师全部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12节的听课任务。

4、认真抓好常规工作检查,每四周检查一次教师的备课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从检查看,没有发现缺备和无备现象,从教案里既体现抓双基教学,又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批改作业认真,份量适中。

四、今年是我组丰收的季节,本科组有五位教师,五位教师都被评为学校的先进教师;曾慧华、周伟明、陈美焕被评为镇先进教师;曾慧华老师镇***比赛获一等奖,县***比赛获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1周.神奇的数《数一数1-10的数》。

第2周.《奇妙的1》《认识2、3、4》《分组游戏》。

第3周.《认识3、4、5、0》。

第4周.《相等与不相等》《认识加法》。

第5周.《认识减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周《0的加减法》。

第7周.《比一比》《同样多》《认识6》。

第8周.《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第9周.〈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第10周.学习1--50的数数。

第11周.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第12周.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第13周.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第14.周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第15周.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第16周.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第17周.学习4的应用题。

第18周.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第19.周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

上学期学生知识质量分析:

上学期共有学生74人,在学年统考中,及格人数为73人,及格率为98。6%,总分是6639分,每人平均89。7分,八十分以上有67人,优分率为90。5%。学生对于上学期所学知识掌握如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也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极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具体表现在:

一、计算方法没掌握好;

二、概念含混不清;

四、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差。

本学期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4、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及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方法;会解简易方程。

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重视概念教学,打好扎实基础;

二、加强计算训练,熟练技能技巧;

三、抓好应用题教学,突出思维训练;

四、开展活动课教学,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目的:

要求思想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双基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积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能力培养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积与商的小数点定位。

关键:理解确定积、商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与道理。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育学生爱祖国、爱科学。

3、使学生初步受到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双基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br。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关键: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双基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走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

3、引导学生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难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关键: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

在教学简易方程时,介绍《九章算术》使用方程的情况等,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双基要求:

1、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及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

能力培养:

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

关键:突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弄清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的不同。

教学目的:

做好复习动员工作,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复习,以优异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双基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掌握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根据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本人始终以认真负责、勤恳的态度,履行岗位职责.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地走过每一天.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基本稳定.但也有少数几个不足龄生和学困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三、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3-5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一定会和新课标同行,用新课标来指引前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教学生涯,可谓紧张忙碌而又收获多多。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作为刚接触一年级数学教学和三算教学的教师,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没有三算教学经验。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大。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学期来的做法。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个苹果,把其中2个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5个苹果,送给xx同学2个,还剩3个。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我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

在本学期,我所教的一年级两个班同学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把握了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能力方面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的经验。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完成练习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创设性的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没,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学生实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这一教学中,我采取向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三算教学的教师多多请教,抱着不懂就问,不怕困难的原则,多学习,多请教,认真钻研三算教学书籍,虽说起点太晚,但我坚信勤能补拙。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班上的学生认识了算盘,能熟练运用算盘进行计算,并对应该理解的算理摸得清,弄得明,大大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虚心学习,争取进步。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取长补短,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级数学科教学总结

按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数学知识得到提升。课本知识有限,而学生能装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我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1、“找”数学,数学生活现实化。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如:二年级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中年级可以“回家试一试,给你的房间进行装修,结合家庭的情况设计一种既美观又实惠的方案”“你一天饮用多少水?”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2、“玩”数学,数学教学情趣化、趣味化。

教师把数学知识包装在游戏中或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学得有趣、愉快、轻松、主动、深刻。如:模仿购物参观游玩、进行数学王国知识闯关,看谁夺得数学王国的王冠、争当小科学家自己动手做、当小医生、猜谜等用这样的形式学生倍感亲切,也乐于接受。

3、体验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结合当天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哪些与数学有关,说给你的家长听,如:足球场中用了哪些数学?我请他们把这些内容记在一本专用的本子上,名为数学日记。每个月抽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篇,汇成小报在班级进行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习作较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成小报的形式,进行评选,把这些获奖的作品在班级学习园地展览,供大家参观学习,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把这些累积的资料结合文学、艺术的形式,创办一个“数学节”。这样也就把课内的知识灵活地向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数学学习能力。

4、让学生学习的评价。

允许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在课堂上尽管老师在努力创造“人人有自尊,人人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仍然难有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多鼓励,给予更多的信任,用自己炽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第六次上课回答问题、受老师表扬的奖一个小印章,凑够15个可以换一份小礼物,看谁的成长最快!在这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活动中让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总结

眨眼间来到**小学一个学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担任了一年级五班的数学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现就本学期学科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1、备课。学期初,我认真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制定好教学计划,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虽然每周只有四节课,但是还是抽时间认真上好课堂作业,并鼓励学生独立作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批改作业时,注意写好批改记录,讲评作业时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本学期我注重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开展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开展“小小商店”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在学习了“认识时间”后,让学生调查自己和家长的作息时间。再如:为了提高学生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设计玩“扑克牌”游戏,让同学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等。

6、做好单元测试评估工作。

测试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

况,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每一张测试卷我都认真批阅,写上鼓励性的评语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对于知识点、错题多的重点讲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为了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制定了教学计划。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3)班有62人。由于刚刚跨入小学校门,年也纪小,课堂上很难坐住,喜欢在课堂上讲话、做小动作等。相信经过我们大家地努力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七个单元: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3、分一分、认识物体;4、11-20各数的认识;5、20以内的进位加法;6、20以内的退位减法;7、总复习。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发展空间观念。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

页,当前第。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