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论文(通用13篇)

时间:2023-12-07 06:33:35 作者:LZ文人

护理工作紧密关联着患者的生活,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与不适。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护理论文,希望能对护理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一些参考。

精细化管理在骨科护理的应用体会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7月至年7收住的3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进行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及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明显降低意外事故、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是提高相关机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管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骨科护理论文

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

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内重点培养2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准备在20xx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二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3、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2、有效的护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备工作,我们将完善入院、体位、治疗、特殊注意事项、专科康复的告知。

五、切实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完成护士观念上的转变,把过去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提高护士的礼仪与素养,创自己的护理。

2、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具体到护理行为的每一细节。建立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标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1)高危风险评估能力差。因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护理队伍组成不稳定,新入职护理人员相对较年轻,由于经验不足,专科理论知识缺乏,对老年骨科患者中潜在或已存在内科疾病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预见性评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多发伤、复合伤或病情变化较快的老年患者的护理更具有特殊性,颈椎手术后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而危及生命,腰间盘突出老年骨科患者因视力减退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而容易跌倒等。这类可能发生风险或意外的老年骨科患者,对护理人员预见性和评估能力要求更高,而多数护理人员因理论知识缺乏,只机械地执行医嘱,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2)责任心不强。临床护理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落实核心制度;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不到位、不细致,对病房的巡视工作不到位,仅留于形式,导致未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如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骨科手术出血多,术后体温容易发生波动,护理人员如观察病情不到位,患者可因高温而容易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并提醒主治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严重时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

(3)业务水平缺陷。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的、科学的理论知识,导致他们的临床护理工作缺乏预见性,而老年骨科患者原发疾病迥异,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如在护理老年骨科患者时,不能对不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在致命并发症发生时,护理人员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4)护患间缺乏有效沟通。对于因意外损伤而入院的老年骨科患者,患者及家属情绪往往比较激动、急躁,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服务态度不好,不能合理、耐心地给予相应解释,会导致护患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如老年骨科患者合并糖尿病而造成手术伤口愈合延误导致家属不满时,护理人员应依据专业知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高血糖容易造成伤口延迟愈合、严重时可造成感染而危及生命的情况,避免因误会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5)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由于法律知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防护措施,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潜在的隐患。病房护士流动性大,其护理专业素质也存在较大差距。当患者较多,加之病情复杂时,部分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未能按要求严格护理、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未能严于职守。

1.2引起跌倒的外部因素。

(1)环境因素。因老年骨科患者多为外伤入院治疗,此类患者多行动不便,病房内拐杖、助行器等障碍物较多,患者夜间均留有陪人,因陪人床摆放不规范,造成病室内通道狭小、拥挤;床头呼叫器故障而不能及时与护士沟通;保洁员清洁地面时地面湿滑,未能及时放置警示牌;以上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跌倒或滑倒。(2)药物性因素。腰麻、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的患者,由于神经阻滞,其肢体疼痛消失,自行下床时因肢体感觉弱且无力而造成跌倒。部分老年患者也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跌倒,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而晕倒。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或体位突然改变发生低血压。使用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或任何对平衡造成影响的药物都会引起跌倒。(3)骨科辅助支具使用情况。如轮椅、助行器、拐杖都是老年骨科患者辅助步行的主要工具,若支具维护不当,如拐杖底部防滑垫损坏、丢失、拐杖支架连接松动,致其性能存在问题但未及时发现,可使患者失去平衡导致跌倒。(4)其他因素。老年骨科患者多数长期卧床,因患侧肢体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自主运动,卧床通常超过2周,突然起坐,可因出现眩晕导致跌倒。

1.3引起跌倒的自身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因素之一;身穿病服过长、过大,鞋子大小不合脚或鞋底不防滑;老年骨科患者关节多僵硬,或因外伤或闭合性骨折而不能正常坐立,活动受限时,起床时会因体位突然改变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而跌倒。

1.4引起坠床的因素。

老年患者发生坠床通常与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等有关。老年骨科患者由于多为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制,加之因惧怕疼痛而翻身困难,如翻身时幅度较大或远处取物,都会加大坠床的风险。

1.5引起烫伤的因素。

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较差,其感觉也较迟钝,进行如微波治疗、红外线照射或使用热水袋等理疗时,如时间、温度长或功率偏大,均可引起烫伤。

1.6引起误吸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由于神经反射性活动减退,吞咽肌群不协调,而造成吞咽障碍。进食时易发生呛咳,因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也有老年患者服药而误食药品的锡纸包装,据统计每年因误吸、误食窒息死亡占死亡患者总人数的1.3%。

1.7引起压疮的因素。

老年骨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并伴有其他疾病,不能自主活动,身体各项机能下降,缺乏营养摄入或营养吸收不佳时,导致患者身体状况不如正常人,加之老年患者反应迟钝,感知度减弱,护理人员如不及时帮助其翻身,即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2.1重视护理人员专科培训。

根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医院护理部应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分层、理论、操作的培训及考核,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科室每月针对老年骨科患者,以护理安全为核心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培训,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质量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使护理人员从意识上给予重视,积极主动学习,确保护理质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关爱每一位患者”,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打下坚固的基础。

2.2全面评估风险因素。

从医院的设施、环境、患者精神状态、病情、家属及陪护人员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的老年骨科患者,建立高危风险评估登记,班班交接,重点监护,加强对陪护人员及家属风险因素的告知力度。

2.3制定风险防护措施。

(1)运动障碍患者。老年骨科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步态不稳而行走困难,此类老年患者必须。

24h看护。根据患者实际情。

况增加床栏,防止坠床。(2)智力障碍患者。针对智力障碍的老年患者,详细登记高危风险评估表,并建立老年患者走失评估表。针对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2.4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压疮高危评估、跌倒、坠床、走失等应急预案,外出患者做好相关记录。

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成员(责任护士)—小组长(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质控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意识上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6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宣教工作时,因老年骨科患者的理解、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健康宣教质量要求较高,宣教后须确认宣教效果。加强患者及家属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跌倒相关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系统有组织、有目标、有实施计划的一项评价性教育活动,可以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向所有护士、老年骨科高危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及指导训练方法,使其从意识上重视跌倒预防。重点对护士、护工、保洁、患者及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风险防范措施,并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

2.7加强法律意识及专业知识培训考核。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不定期进行提问考核。加强护理人员骨科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科内患者安全应急预案、护理常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及原则,使其掌握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专科操作技术,提高护理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安全[3]。老年骨科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做好护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给予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关心,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质量安全,让患者和家属满意[4-5]。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合理排班,完善日常工作分配,护士长需不定期抽查并指导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并指导纠正。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计划及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方案、成立科室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强调专科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培训,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入院宣教及安全教育质量,科室全员参与质控管理,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思维,并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大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意识,护理人员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促进了老年骨科高危患者早期康复,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

作者:龙卓毓单位:西安凤城医院。

[2]郭庆玲.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12):18.

[5]尹建娇.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质控小组的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1150.

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改变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的方式,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信息生成与使用交互的一种新型会计业务流程。企业会计流程再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实施集中化财务管理。会计流程再造为企业实施统一的财会制度和财会工作流程带来了契机,通过在线生成记账凭证、集中自动划转资金、协同处理财务和业务,使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信息汇总成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信息使用者可依据自己的权限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所需信息;其二,有利于强化事前和事中财务管理。根据企业财务信息化要求再造的会计流程,可以实现财务管理重心由事后财务核算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通过实时结账提高财务信息的实效性;其三,有利于增强企业数据处理能力。再造后的新会计流程支持高性能数据库,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会计信息录入、会计信息查询、会计凭证生成和会计报表报送的远程操控,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的便捷性;其四,有利于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相互协调和协作。会计流程再造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要求自动生成财务处理方案,确保财务与业务协同开展,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会计流程再造要符合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满足企业决策与管理的需求,通过调整、改造和优化会计流程,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首先,会计流程再造要实现企业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处理的重复性环节,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其次,会计流程再造要满足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统一各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集中管理;再次,会计流程再造要拓展会计管理职能,使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增强财务决策能力。

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207月至7收住的3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进行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及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明显降低意外事故、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是提高相关机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管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护理后果是当前护理学研究的课题之一,随着近年来卫生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系统已在规模、形式、管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改变。首先,注重最佳的效/价比;其次,要求在同样的成本下获得最优质的服务;第三,对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护理后果成为护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在国外,出现了各专科的护理后果的测量、管理、评价的研究实践活动,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内,有部分护理专科正在探讨、实践护理后果的管理,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护理后果的好坏,体现了护理价值的高低[2]。故护士必须认真注意护理后果这个问题。而护理后果的确定也在不断改变。80年代前,主要是主观判断的,而不是通过科学测量来确定的[3]。而现在,护理后果的确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达到一个理想的护理后果,首先,要从护理后果的研究开始,对后果的测量、管理、评价、循环推进,不断完善,达到改善和提高护理后果的目的。

由于神经外科专业的特殊性,疾病的治愈标准与病人的心理康复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护理后果的测量和评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要按照一定的目标实施护理,达到预期的护理后果,后果管理就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护理后果的质量。后果管理也随神经外科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标准的后果测量、管理及评价指标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推出和更新,为达到最佳的护理后果提供了条件。

近10年来,神经外科护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神经外科病房硬件设施落后,环境管理跟不上,长期卧床,昏迷病人多,并发症也多,如:褥疮、肺炎、营养低下和肢体挛缩等时有发生。因此,病人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家庭和社会负担重,对病人的康复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技术也相应增强,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病房设施逐步改善,护理体制亦由功能制护理到整体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对神经外科病人实施全程护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卫生资源,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于是,医生、病人、家属以及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护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求护士既要有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湛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使病人从入院、检查、治疗、手术到出院的服务工作和健康教育更加细致、周到、及时、全面。针对这些发展需求,促使护理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新的护理管理方案来促进护理后果的改善[4]。

一个科学、全面的护理计划制定,并能完整地实施,可以直接促进病人的康复程度。一个优良的管理策略,并能及时实行,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2.1建产规范化病房神经外科的病人应该相对按病种分区收容。如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神经功能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同时也要相对按病情的轻重程度分区,如术前准备、术后复苏、重症监护、功能康复等。护理人员也应随之相对固定,进行专科的专业化培训,使他们专而又专,便于护理后果的管理和监控[5]。

2.2培训神经外科护理专家[6]普通注册护士,在通过3~5年的神经外科临床实践及专科培训后,能完成难度较高的专职工作,再通过接受高等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更新知识,然后回到临床直接参与护理活动和护理研究。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反复培训方法,使她们具有湛深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通过考核、评审、选拔出一批神经外科护理专家,主动参与护理管理,为后果管理增加力度。当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培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护理专家的,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达到高层次的护理实践要求,从而成为护理专家[5,7]。因此,护理专家的培训,在后果管理中十分重要。

2.3扩展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根据对护士基础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再对她们进行专科特定课程的培训,包括护理后果管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知识讲座,如立体定向技术、介入治疗技术、神经导航技术等,使护士在神经外科专业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胜任神经外科所有类型疾病的护理[8]。

2.4发展多科合作护理它由神经内、外科,矫形外科,呼吸科,营养科,康复理疗科等护理人员组成,最好还要有1~2名医师参加指导。多科合作护理组的职能是检查护理程序的实施,测定护理后果,确保护理质量。它还能帮助分析影响神经外科病人护理后果的因素,提出护理建议,总结护理经验,提高后果管理的质量。

2.5实行标准化护理标准化护理是整体护理模式的具体体现,后果管理者要研究和发展神经外科病人的标准化护理。目前,整体护理模式已在各大医院普遍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护理措施已在多个神经外科专科实施,已被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和管理者所接受,并得到了专科医师的支持和协助。标准化护理是提高护理后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2.6建立护理后果管理的数据库由多科合作护理组和管理者对病人的住院时间、经济消耗、护理质量、康复程度、工作人员和病人满意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和归纳,并测量其在护理过程中所占比重,将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病人护理后果测量、管理系统,来完善护理后果的管理。现在美国已有医院研究、开发了矫形外科病人后果的数据库[9],它对其他专科的后果管理同样有着指导作用。

2.7重视护理后果的管理护理后果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内容之一,重点是开发、研讨神经外科护理后果的测量、评价标准等实施方案,它包括发展多科合作护理,以及使用现代护理方法学对人员、物资、经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使用,从而增强后果管理的效果。

总之,在医疗实践服务活动中,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来监督和指导,使之达到理想的护理后果。

2prevostclinnortham,1997,32(3):71.

3stricklandclinnortham,1997,32(3):495.4brootond,naylor,1995,27:2.

5李亚洁.重组专业知识结构,维护护理专业独立性.南方护理学报,2001,8(1):2.

7葛铭.如何成为临床护理专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7.

9walkerd,houstons,laclairctlinnortham,1997,32(3):561.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本篇从分析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人手,探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途径,报道如下。

1.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

有些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专业水平有欠缺,服务意识差、情绪化严重,甚至把生活与感情带入工作中,造成其工作不到位,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1.2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产科护理不仅仅是对产妇进行病理方面的护理也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地与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家属的疑虑和不满,在对待家属和病人的询问中态度冷漠,语气生硬[1]等,这些都会进一步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1.3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

许多医院的原有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方便医院管理而设定的,很少为患者考虑,例如产妇分娩时,本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亲眼见证小孩的诞生,但医院不允许。这时,即使产科人员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1.4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

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不能从内心上热爱护理工作,考核往往搞突击,一些计划、记录、产科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1增强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内容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提高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2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质量。

加强“三基三严”知识、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护理操作、专科知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等的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在上岗前进行考核,要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临床上常见的产科危重情况的处理能力,使护理人员对于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急重症的救护流程做到烂熟于心[2],在突发情况下做到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科学、规范的救治。

2.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

医院要建立各项工作评审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产科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产科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2.4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做好检查监督工作。

良好的监管制度要有有效的执行措施,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的同时要做好各项执行措施,由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进行定期的考核,通过定期、定性、定量的检查,将检查考评的结果与评选先进、晋升职称、发放奖金等挂钩。同时,护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方式堵塞漏洞,重点抓易发生差错及纠纷的各个环节。

2.5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态度。

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3],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增加全方位的服务手段。要求每一位护士以热情、积极、充满自信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天的工作;积极调整心态,使各种护理活动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

2.6产科护理工作。

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护理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每项监督工作,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态度,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作为一名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发挥质量控制、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做好服务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之一。产科的护理项目多样,工作量大,护理内容涉及到新生儿的护理、一般护理、手术护理和产妇产褥期的护理等多个方面[4],这就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减少护理质量缺陷,以身作则,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复杂多样,出现意识异常、反应不敏捷等特点患者的概率较大,相对于医院里面其他科室,神经内科安全隐患多,不但使病人病情延误,加重病痛,同时也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

本院针对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偏高而病人满意度偏低的情况,2012年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的安全管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2011年和2012年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为回顾性分析对象。

两年收治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安全隐患分析。

1.2.1患者自身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多变,活动不便的患者有可能造成跌倒等伤害情况的发生;意识方面有障碍的患者有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走出医院进而走失;精神异常患者有可能对医护人员或者其他患者进行攻击等;其他方面如医院日常起居活动中失误导致烫伤、冻伤、窒息等[2]。

1.2.2医院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医院诊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这个衔接的过程有可能导致护理上安全问题;医院环境一方面不合理的设置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另外一方面,环境卫生也影响患者的情绪甚至治疗效果;此外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或者护理人员没严格遵守等都是安全隐患[2]。

1.3护理方法。

1.3.1完善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漏洞应当及时填补,并根据最近最新的情况加以补充,组织护理人员了解和学习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1.3.2建立入院患者评估制度根据不同入院患者的病情,先对其进行评估,护理人员了解基本情况的同时,将患者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对于高危患者,医院护理人员重点关注。

1.3.3护理人员技能学习和职业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注意总结交流,同时对培训内容和日常护理工作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1.3.4环境卫生维持对容易导致问题的环境隐患及时清除,创造一个优质的诊疗环境,缓解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压力。

1.4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满意度调查及统计方式将意外事件发生案例及时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护理结束两周后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

两年之间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是正确分析和找出神经内科存在的隐患,然后针对隐患逐个地预防和清除,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安全隐患有可能来自患者自身,也有可能来自医院方面,根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当注意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建立入院后病情评估制度、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和护理工作的考核、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护理人员的管理。

本次研究在2011年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2012年同时在上述方面加强管理,结果显示2012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0.72%和98.98%相比于2011年的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和满意度4.43%和93.41%,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了显著的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合理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显著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的运用的论文

骨科患者多为外伤患者,外伤特别表现为发生突然,治疗周期漫长,需要长时间的调养休息,对生活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患者突然受到外伤,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心理也会受到冲击,特别是严重骨科外伤,往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对一个家庭是灾难性。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消极、烦躁、压抑、抑郁的情绪,治疗信心缺失,对病情的恢复是很不利的。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护理性,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专业所学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我院收治的一批骨科患者。将我院收治的16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组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表明利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情况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自8月至8月之间收治的166例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患者是骨和关节的损伤,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共8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8岁,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34例,年龄区间在5~72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2.6天。研究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6人,臂骨骨折患者21人,股骨骨折患者9人,腿骨骨折患者24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对照组共80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0岁,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41例,年龄区间在3~7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对照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4人,臂骨骨折患者17人,股骨骨折患者12人,腿骨骨折患者21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情况,两组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及伤情等方面无较大差异,具备可对比性,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有效性。

作者根据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模式,该模式以技能护理为主导,辅以心理护理、综合护理等方式。如下。

1.2.1生理护理。

患者刚入院,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突然变化,患者多会出现不适应感觉,自理能力变弱,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补偿,包括从生活到治疗的全面护理。外伤患者需要卧床静养,要保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注意清洁护理,及时为患者更换敷药,病房空气、绷带等的消毒处理,保证皮肤及用品的清洁,以防外伤引起发炎。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的患者,由于身体无法得到基本的运动,需要为患者经常做些必要按摩,并鼓励患者经常运动未受伤部位。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多食用含高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促进患者胃部蠕动,并多食用高蛋白和微量元素食物,有利于骨损伤的恢复。

1.2.2心理护理。

骨伤多为突发意外事故,对患者的心理冲击很大,骨伤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会给患者留下一些后遗症,甚至残疾,若处理不恰当,会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和阴影。护理人员在实施生理护理的同时,要做好给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稳定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仪表、态度耐心和蔼,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巡视病房,对待不同身份的病人一视同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引导患者向积极乐观的心态转变,慢慢摆脱伤病带来的恐惧、抑郁、烦躁等消极影响。

1.2.3预见性护理。

制定预见性护理流程以应对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环节,并传授病人预防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系数。例如需要长时间卧床的骨伤病人,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运动,由于血管和神经受到长时间压迫,容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应知道病人家属定时频繁为患者进行受压部位的安排,并常换清洁被褥。颈椎手术后的病人需要使用引流管处理负压,对引流管要实施“双人查对制”,保证引流通畅,防止血肿压迫血管引起的窒息。护理人员要提升预见风险的意识,降低危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1.2.4综合护理。

骨伤为突发性损伤,患者受到骨伤冲击后,体内环境失衡,身体素质处于较差状态,很容易引发或者自身疾病或者并发症。需要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状况,避免骨伤引起其它并发症。例如有肺病的骨患者,应教会其正确咳嗽法,用手指按压颈部气管,咳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骨伤疼痛时剧烈咳嗽,引起呼吸道症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做好定期的血压和心率测量,避免服用会引起血压或心率波动的药物,以防产生危险。重视患者心、肝等重要器官的检查,特别是在患者手术前,如出现检查指标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以防意外发生等等情况。

1.3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上述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两组出个别患者需药物禁忌外,使用相同的用药方式,连续两个治疗疗程后(1个治疗疗程为1周),统计护理效果。

2研究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总体疗效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3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利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情况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考虑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医疗部门相关的医疗水平越来越成熟,对于患者来说能够进行及时的治疗工作。但是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在骨科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医院或者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就会诱发不良现象的产生,这更不利于患者的正常康复。所以本文主要对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相关医疗部门重视起来,为患者的顺利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

如今,我们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骨科方面更是运用了先进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但是,许多骨科患者家属对相关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在患病初期会导致心理上发生不良现象,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或者护理设备的不足,就容易导致患者的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矛盾[2]。在加上一些医护人员自身的原因,也会对护理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对目前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保障患者的顺利治疗和康复。

通过对我国骨科病症的具体情况的研究,在骨科护理中主要存在医护人员自身的问题、骨科护理中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骨科护理中设备的不完善、医患之间和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四个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1医护人员的自身原因。

在医护人员自身的原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医护人员队伍的不健全。对于整个骨科工作来说,医护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了保障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但是随着现代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这就促使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人手不足,这也出现了“患者多,医护人员少”的现象,这就不能够对每一个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到位,这就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康复和医院的发展。(2)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要想更好的保障骨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进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非常专业的护理技能。骨科在医院科室中属于比较专业性的科室,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比较短,缺乏大量的实际护理工作,对于突发事件来说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处理,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的操作行为,不能够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比如,对于一些需要卧床的患者,注意的问题是压疮这类并发症的形成,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干净的环境,以免受到感染,而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就注意不断这种问题,很容易导致患者的伤口无法愈合,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3)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素质和责任意识。骨科护理工作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任务也比较多,医护人员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就会导致工作积极性比较低,甚至出现不良的情绪,在加上一些医护人员频繁的进行加班,这就会导致医护人员的身心疲惫,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将许多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严重影响工作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医患关系。

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1)医疗护理相关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于医院来说,为了更好的运行下去,就必须依赖完善的管理体制,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那么骨科护理工作就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种种原因,就会导致相关科室的管理力度不完善,导致一些护理工作不到位。比如,一些突发性的骨科患者,在治疗的前期中,如果治疗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各种突发的现象,在后期的护理中,如果不加以重视,医院在相关的制度上没有一些明确的要求,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2)医疗护理相关的监督力度不足。由于一些医院的骨科护理中由于质量监督的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日常管理工作实施下去。本身对骨科护理的监督力度不足,再加上一些医护人员的素质比较低,很容易出现给上级送礼或者收患者家属礼品的混乱现象。甚至有的医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玩忽职守,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严重导致护理工作的不完善,这些问题总的来说都是医院相关的监督力度不足造成的,长久下去,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医院的未来发展。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只依靠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是达不到理想康复的,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设备来进行辅助康复工作,由于医院的资金不到位或者对骨科科室的不重视等等原因,就会导致一些医院的骨科护理中相关配套设备并不完善,比如地面没有设置相关的防滑地板,病房没有设置相关的护栏,心电监护仪、养疗饥等等老化,设置一些电源设备的不晚上等等,这写都严重影响骨科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顺利康复。

1.4医患之间和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医患之间和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导致骨科护理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主要的问题:(1)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现如今,医患之间或者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与医院的冲突不断加剧,这就会导致一系类问题的产生。为了更好的`保证护理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患者的有效的康复。但是,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不重视,一些护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引发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就会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不信任或者不配合,缺乏对医护人员应有的尊重,这也不利于医患之间的关系,更不利于患者正常的护理工作。(2)患者自身的因素。由于骨科患者都是突发性的事件,就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存在非常大的变化,在受伤之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这就会导致患者具有痛苦、交流、紧张的不良情绪,甚至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的不良情绪会发在医护人员身上,对医护人员进行打骂或者不配合治疗等等现象,这就会导致自身的康复不能够顺利进行。

2结语。

在骨科的护理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无论是医护人员自身的问题还是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相关医疗机构不能够重视起来,就很容易导致不良现象的产生[3]。所以为了患者的康复,无论是医院、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都应当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更好的解决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论文

口腔科门诊由于相关疾病的检查与诊断需要在患者口腔中进行,因此相关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浮尘、器械物品、唾沫、血压和口腔黏膜组织进行传播,如果医护人员的手部、器械、空气等无法做到规范彻底消毒,容易导致医患、护患、患者间、医护间的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对相关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针对存在的疏漏和危险问题做防控,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015年期间护理管理前后的口腔科门诊情况,其中护理管理前收集患者案例5219例,护理管理后收集5018例;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测评次数各为20次;护理管理前后在研究数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1.2方法:护理管理操作主要从提升领导层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和强化消毒灭菌具体工作等方面进行,具体操作如下:1.2.1提升领导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达到一定管理效果,首先需要从领导层提升足够重视高度,这样在领导之下的具体执行人员中才能充分提升重视和规范执行的意识和效率。为了降低医院管理,护理管理中需要必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支持,只有相关领导层充分认可相关操作的重要性才能积极的配合工作的开展,各科室领导之间达成一致的认可度,充分有效的沟通和提供工作支持,加强人员的投入和物力的支持,提供护理管理工作应有的硬件和软件支持[2]。1.2.2制定规范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制度的确定是护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标准与指引,将所有护理流程、注意事项和细节操作做规范的标准化依据,让所有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而不是单纯的人管人的非理性管理,应该是制度管人。在制度的制定上要有效的符合实际医院科室情况和专业的护理工作规范,切实的解决实际护理操作中的问题。要及时的对现有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监督发现,而后将所存在的`问题做汇总分析,提出改善措施,进行制度化的完善。所有的护理工作要做定期的考核检查,成立专业的监督小组,实时的为护理工作问题做发现与纠正,检查内容包括空气培养、人员手部和物体表面细菌数检测等[3]。1.2.3优化培训管理:要提升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专业的培训管理必不可少。培训需要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科室现存的问题做针对性和现实案例的分析指导,提升护理人员在本科室中的操作能力。要充分强调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提升护理人员自身操作的谨慎意识。同时还需要将理论和实操同时做培训与考核,提升人员培训内容的重视程度,考核成绩进行公示,甚至可以与个人晋升相连。1.2.4消毒灭菌操作的强化规范:消毒灭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水平。在器械处理中应该做分类管理,采用对应的消毒灭菌方式。可以承受耐高温的器械可以运用高温蒸汽来达到消毒灭菌;对于无法承受高温处理的可以通过消毒灭菌化学药剂做浸泡处理,浸泡处理时长应该超过10h。相关操作台、地面和物体要每天做消毒,同时口腔器械操作后要快速做污渍清洗,漂洗与烘干、封装、灭菌消毒处理等。同时日常要做好器械的养护和维修。1.3评估观察:评估观察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护理工作卫生合格率。卫生合格率中包括护理人员手部卫生、器械和空气质量合格率。1.4统计学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护理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率情况:管理前感染率为8.32%,管理后感染率为1.9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2护理管理前后护理卫生质量情况:在手部卫生合格率上,管理前为80%,管理后为9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气质量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器械合格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9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的防护是双方性的,一方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操作人员要佩戴专业医用帽、手套和口罩等,避免患者的血液、体液触及医护人员身体组织,乳胶手套采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一弃的处理。同时在操作后,要运用流动水和去菌肥皂对手部做完全性清晰,同时规范操作6步洗手法进行。定期要为医护人员做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论文

1.1临床资料:南医大二附院骨科为我院第一个无陪护试点病区,经过一个多月的组织动员和培训,于204月26日无陪护病房正式启动。

1.2方法;合理排班;责任包干;扁平管理;动态管理;护士站前移。

2实施。

2.1责任包干实行小组负责、包干到人的临床护理工作。结合护士分层管理,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护理患者实行小组负责制,构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护理员工作模式。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到病人分级,护士分层。既强调高年资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又强调人人参与生活护理。实行整体包干病人护理,保证责任护士管床到位。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每个护士都必需履行基础护理职责,全员参与基础护理,人人动手护理病人。每个护士平均包干病床数5-6张。

2.2责任组长不仅分管病人还负责对本小组护士工作给予监督管理,并指导本组护理人员完成医疗护理任务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病人病情的观察,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做到全程全方位护理;护理员与责任护士一起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夯实基础护理,实行基础护理三化一体。做到基础护理技术专业化,基础护理服务个体化,基础护理工作人性化。

2.3注重细节服务制定和完善基础护理服务流程,使得各项基础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进行护理小改革,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2.5护士站前移把护士站和治疗室的功能凝聚在治疗车上,把治疗和护理车推至病房,淡化治疗室和护士站的功能,除了办公护士留在护士站外,其他护士全部在病人床边直接为病人从事全方位的治疗护理工作。

2.7为病人提供细致周到的生活照护:每班对患者自理能力和患者习惯进行评估,结合分级护理标准,将患者需要的生活照护,具体内容如梳头、喂饭,洗头,翻身拍背等具体化,定量化,挂于床头,据此按时按量地落实到位,由总责护士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患者得到周到细致的生活照护。

2.8倡导到位,安全的专业服务:护理是一们科学,仅有周到的'生活照顾远远满足不了患者全方位的需求,到位、具体的专业服务更能体现护理的内涵。对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不再是简单的停留在说教上,而是明确具体内容、方法,保证康复措施地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3成效。

3.1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护士全面负责病人,会主动去思考问题,自觉地为病人服务,受到了病人更多表扬,在不断地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护士认识到了贴近病人的重要性。由“要我下病房”转变为“我要下病房”,使得护士的职业信念得到升华。

3.2真正做到了将护士还给了病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的增强。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护士至少有7个多小时的时间全部留在了病人身边。目前病区的铃声已基本消失。

3.3拉进护患距离,通过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发现生活护理原来更能拉近病人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加深了护患之间的感情。自无陪开展以来,我科出院病人满意率均达到100%。

3.4说到——做到,原来的责任组长只是每日机械地进行健康宣教,而未注重落实情况。现在的关健不仅是宣教,而是宣教的内容得到了实实在在地落实。

3.5提升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护士的培训,以及实行责任。

包干后,促使护士自身不断地学习,使得护士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操作技能更加娴熟。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

3.6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便于管理,各年资护士合理搭配,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稳定了护理队伍,使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做到忙而不乱,保证了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实现了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3]开展以来未发生一例护理并发症。

3.7病区环境大大改善,自从实施无陪以来,安静有序的管理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更加有利于病员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田丽.我院无陪护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9(8):16.

[2]车杰,张晖.等.神经外科无陪护重症病房的实施效果.[j],医疗装备,.21(1):40.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1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2.2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

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士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估。科室必须健全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2.2.3重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

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2.2.4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2.5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小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借鉴外院的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