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获奖新闻稿(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04:12:11 作者:纸韵 2023年获奖新闻稿(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跳远获奖新闻稿

5月10日上午,城建学院第四届田径运动会在体育场拉开帷幕,校党委*李德*宣布运动会开幕,院长孔留安致开幕词。机关各单位、各院部领导在*台就座。

在本次运动会上,我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运动员参加了多个项目的角逐,经过一天的紧张激烈的比赛,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奋发自强的精神成为运动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场下同学们纷纷为运动健儿呐喊加油。团结互助、积极拼搏的精神,此时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运动员在当天的很多项目上都表现不俗:男子800米小组第一;男子400米小组第一;男子跳远获得季军;女子1500获得第三名;此外,男子跨栏、调高、三级跳也顺利晋级决赛。

如此骄人的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两天比赛中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的健儿们定会再接再厉、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不仅展现我们第四届城建学子对体育的热情,还磨砺了同学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和增强了大家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比赛获奖新闻稿

20xx年11月23日星期五晚7点,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第xxx支部在3教101开展了“党的理论知识”演讲比赛。

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有学生一支部书记古建军,学生7支部书记曾效,学生12支部书记唐小婷,学生13支部书记赖胜鹏。

莅临嘉宾有管科院12级辅导员廖一祯老师。

学生1支部党员和发展对象,12级预备党员参加了此次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在古建军书记的竞猜致词中拉开了序幕。

在第一轮中的14名选手,经过他们精心的准备后,在比赛中都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见解,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的角度从历史角度和理论角度阐述了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第一轮比赛中,10名选手进入了第二轮,开始了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即兴演讲。

经过激烈角逐,房产1141班宁铁刚同学获得第一名,物流1141班周游同学获得第二名,房产1141班梁增潘同学获得第三名。

比赛的最后,古建军书记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嘉宾廖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品,比赛闭幕。

本次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充分表现了新一代打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全新认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使同学们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获奖新闻稿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v^)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v^》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v^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v^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v^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v^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获奖新闻稿

刘满仓赵素萍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 熊 飞)1月18日晚,“picc中国人保财险杯—— 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省领导刘满仓、赵素萍、铁代生出席颁奖盛典.

当选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的是:潢川县畜牧局党委副书记、局长^v^江,洛阳春华秋实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涛,郏县冢头镇陈寨中心村村支书徐克俭,孟州市电力公司农电工马四,河南大白鹅实业集团董事长刘晓国,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芳,河南上邦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万峰,河南尚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正,南阳市果然风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华,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村支书范海涛. 颁奖盛典上,10位cctv年度十大三农人物河南籍获奖者、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往届获奖者代表及嘉宾为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颁奖.

武陟县兴鱼渔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永利、西华县西华营镇常武营村种粮大户盖会章、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研究员杨铁钢、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范国强、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高庄村村支书高星、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军、安阳九州农牧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顺喜、新安县关址村玫瑰种植合作社主任王海东、沈丘县老城镇西关村村支书孙振伟、新蔡县孙召乡大吴庄村第一支部书记吴树兰荣获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提名奖.

“picc中国人保财险杯—— 2012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农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三平”精神,展示河南人的“八种形象”,树立并宣传在推动农业持续增效、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繁荣农村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充分发挥农业战线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省三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获奖的新闻稿

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分别在潍坊、烟台、滨州、济南等地,实地查看了节约或浪费粮食的情况,其中耗粮大户的高校食堂,曾经是浪费最突出的地方之一,如今整体有明显改观,而饭店节约用餐方面改变不太突出,婚宴则成浪费重灾区。

高校食堂光盘的多了,剩饭的也大有人在

16日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并无相关的活动,只有之前挂出的横幅和贴出的标语,如“天地‘粮’心珍食莫蚀”。烟大美食协会的负责人介绍,烟大30周年校庆秉着节俭的原则,没有组织大规模的活动,因此今年粮食日学校和学生团体也没有另组织活动。

记者在烟大七餐厅看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将米饭、馒头吃完,一名大三学生笑着说,“七餐厅节约都成典型了,到处贴着横幅,再浪费都不好意思了。”记者又回访了吃剩饭的烟大保洁员罗玉龙。65岁的罗玉龙现在又回到烟大二餐厅工作,他说虽然自己现在很少吃剩饭了,但还总会教育学生们爱惜每一粒米饭。“节约粮食,不是纪念日才节约,应该是每时每刻,每天都得节约,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才对。”罗玉龙操着四川话说。

山东工商学院一餐厅50多岁的张师傅介绍,也有个别学生浪费粮食,半碗米饭、面条倒掉的情况也时常发生,“我以前一直在企业做食堂,与企业比,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比较明显,还得多宣传。”

同日,另路记者在山东师范大学食堂红烛园、桃李园看到,学生们大都非常爱惜粮食,都是根据自己的食量打饭,饭量较小的学生会主动让食堂阿姨少盛些饭菜,同学们送到餐具回收处的碗、盘中也只有少许菜汤。

回收餐具处的许阿姨说:“同学们饭菜都吃得很干净,很少有剩饭的。个别菜量比较大的,有的小女生吃不完会剩一点,这种情况不多。”

“我们要半份西红柿炒鸡蛋,半份豆角。”16日中午,滨州某高校的食堂里两位女生正在打饭,“我们两个饭量不大,这些足够了,要多了吃不了会浪费。”正值就餐高峰期,80多名学生都在食堂里就餐。记者发现,一份餐食的分量不大,学生们基本都能吃完,很少有剩饭现象。

也有的高校整体表现差一些,11点半,正是潍坊一高校学生就餐时间,在一楼餐厅内,学生们三五成群,结伙坐在餐桌前面吃饭,饭菜的种类还算丰富,基本每人都饭、菜、汤三种搭配。记者注意到,一份餐食的分量其实并不大,但是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比较多见。稀饭剩半碗,饭菜、米饭也都吃不干净,还有的饭菜几乎是没动几筷子。在其中一张餐桌上,一份宫保鸡丁就吃了几口。

“估计是不合口味吧。”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学生们的口味比较“刁钻”,不合口就不吃了,如果吃不饱,就出去买点吃。而一日三餐,倒掉的剩余饭菜也非常多,不一会儿就能装满一大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