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2023年科技工信局具体做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汇总6篇)

时间:2023-09-20 13:21:24 作者:笔舞 2023年科技工信局具体做 科技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汇总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一

(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进规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的,及时上报统计。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

(二)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完善和落实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充分调动申请企业发明的积极性。发挥好企业专利联络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造条件为企业申报专利搞好服务,稳步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着力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比例和绝对值。20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件以上,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要占60%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进入全市中等水平。积极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试点示范促进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强化专利执法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妥善处理各类专利纠纷,切实维护企业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组织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农业科技服务和创新示范基地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优质粮油、食草畜禽、特种水产、席草、蔬菜花卉园艺和经济林果等产业上下功夫,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协议,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科技联姻和科技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框架。

(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抓好省、市、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配套奖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制定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及实施细则。加强对乡镇科技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2020年工作意见及考核细则。

(六)启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完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基本站台建设工作。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二

(一)把握政策导向,推进创新发展。认真落实科技工作各项政策措施,依据《xx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程序开展了县级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政策兑现补助的申报工作,兑现2020年度奖补资金398.9万元。

(二)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确保取得预期目标。获批2020年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银丰棉业科技扶贫项目、一诺电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xx席草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省验收。组织对已到期的2个省科技计划项目(八公山豆制品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格义循环经济承担的省科技攻关项目)上报验收材料,均如期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对3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项目(席草新品种板草1号推广应用与生产基地建设、xx席草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xx临淮肉羊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5个市级在研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自查和专项检查。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开展“四送一服”,制定帮扶企业计划。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入蓝讯电子、中腾汽配、八公山豆制品、赤诚塑胶、维卡门窗、一诺电动等企业调研走访,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通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蓝讯电子、中腾汽配),1-8月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亿元,增速5%。

(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力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以成果推广应用和科技产业化为主线,大胆探索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新路子。按照“实体创业、服务农民”的原则,调整充实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35人,推荐选派市第三批科技特派员29人,选派2020年度“三区”科技人才15名,受培对象2人。1月24日,“淮南市科技三下乡示范活动”在xx启动,市县科技部门邀请部分果树、蔬菜及养殖专业特派员,深入企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肉羊越冬、冬季果树整枝工作,为科技下乡做好示范。

(五)强化专利服务,增强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加大专利申请力度,重点服务县内规模企业、园区企业,挖掘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创新点。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活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2020年1-8月,全县专利申请1175件,其中发明520件;专利授权271件,其中发明11件。

(六)组织产学研合作,推动各方协同创新。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推动校县协同创新,建立校县融合发展新模式,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高校院所进行深入对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县院企合作已达19家。

(七)打造创新载体,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县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由安徽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创建了xx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入驻8家企业,目前已完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请备案。依托县互联网+产业园,成立我县首家众创空间,完成市级众创空间申请备案。在xx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申报建立“xx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报送省科技厅评审。按照《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工作的通知》(国科办农〔2020〕60号)和省市科技部门要求,组织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申报“xx八公山豆制品星创天地”,已报送科技部评审。

(八)立足“预、防、救”,开创防震减灾事业的新局面。一是地震监测工作。加强县电磁波地震台运行管理,上半年监测数据采集率达到100%。4月份组织全县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观测点参加市局举办的业务培训。二是震害预防工作。从3月份起,我们联合县民政局、科协等单位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宣传活动5场次。5月份举办“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科普报告会”。三是应急救援工作。会同县应急办、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学校约十余万名师生参加演练活动。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三

1、完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围绕科创大走廊建设、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力量,统筹区域各级科技资源,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研究制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定期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建设情况,促进资源衔接和高效利用。

2、强化科技创新评价考核。以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指引,形成区、乡镇、企业三级科技网络,促进各项创新工作指标落实。强化目标考核,及时掌握各项指标进展情况,深入了解指标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全面分析,切实抓好落实。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考核体系,加大相关指标考核力度,做好督查落实。

3、探索精准化激励机制。贯彻即将出台的省科技新政50条,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探索精准化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科技补短板政策,侧重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利产业化等工作。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政策资金从“申报达标制”向“竞争分配制”改革,对创投研发项目实行择优资助,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四

一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在已经出台《xx市科学技术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就法律顾问应当符合条件、履行职责、服务范围、权利义务及负责处室和内部流程进行进一步规定;二是深入开展“科技工作大调研、科技政策大宣讲”活动。下发《关于开展“科技工作大调研、科技政策大宣讲”活动的通知》,组成5个调研宣讲小组,由局分管领导带领相关处室,邀请相关政策专家,分赴各地开展调研宣讲,通过进企业、进平台、进园区等形式,开展实地考察座谈调研,深入了解基层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搜集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宣讲xx市科技创新“新十条”、新动能培育21条等科技政策和相关法规政策,畅通助企服务渠道,切实解决“惠企政策落地难”问题。三是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分工。为进一步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xx市科技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有关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处室。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五

一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集体决策工作中,凡属职责范围内的“三重一大”事项,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切实做到广泛讨论、集体决策、依纪依法,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二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xx市科技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坚持重大项目立项事前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三是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规定制定、清理规范性文件。按照《xx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履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和专家论证等职责;规范市科技局规范性文件法定权限,及时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及合法性审查中存在的问题,上报今年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四是加强科技平台管理。制定了《xx市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备案管理办法》、《xx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大院名校xx联合研究院绩效考核细则》,就科技平台的备案条件、备案程序、备案管理、考核流程、考核指标、考核奖励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使科技平台管理更加透明规范。

科技工信局具体做篇六

一是举办专题培训班。举办科技政策宣讲培训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班、知识产权巡回讲堂等,重点面向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今年参加培训人员近3000人次。二是利用专场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三进”专项服务行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走进园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专项服务。先后在文成、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头等地众创空间和园区举办众创空间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和“知识产权xx讲堂”巡回讲座;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举办了知识产权法庭走进校园活动,针对一起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在xx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进行公开庭审并网络直播,宣传效果良好。四是加强法制信息报送工作。今年上报市法制办法制信息38条,被录用19条。

(五)力抓队伍素质,强化队伍法治建设。我们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举办培训、专题召开会议,邀请省市领导和法律顾问为全体工作人员授课。今年,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朱仁秀副主任、李新芝处长来温开展专利案件巡回口头审理和专利维权、确权的专题讲座;邀请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袁真富教授、原省高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应向健和xx中信公证处副主任孙晓鹏三位专家,分别围绕知识产权战略、专利侵权判定与司法实务案例、公证与知识产权证据保全等内容对各县(市、区)、功能区科技局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题授课;参加省知识产权局在杭州举办的专利行政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两名具体负责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的同志参加全国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业务提高培训班;组织参加省知识产权局和省司法厅联合开展的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活动;参加全省科技(知识产权)系统“双随机”管理工作培训班等,通过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