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评语(通用12篇)

时间:2024-01-07 23:52:11 作者:字海

毕业论文的结构应该清晰,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论、实证研究、结论等部分。下面是一些以优秀之姿毕业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摘要,供大家参考借鉴。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利用各种废旧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的玩具既能节能减排废物利用又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玩具观念。自制教玩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在自制过程中发展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在充分的活动中得以满足,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一个成功的自制玩教具,必备的因素有合适的材料、巧妙的设计方法以及研究的教育设计策略和可行的教育措施。同时自制的玩教具的设计要能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优势,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需求加以巧妙的设计,已达到有效的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玩教具;自制;设计;开发。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材资源素质,幼儿教育应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幼儿园的玩教具成为了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资源,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对玩教具材料的操纵活动,是幼儿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能形成多种操纵性学习方式,能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教育因素设计后的产物。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材料的形状、用途的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的不受限制。这样启发性较大,联想的.范围较大,探索余地较宽,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的教具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更能体现幼儿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特点既发挥了师幼的主动性、创作性,又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便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从幼儿的角度看。

第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通过长时间静坐听讲,需要以观看教师演示的方式来学习。

第二,幼儿在使用玩教具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时,要通过不同的实验反复解决问题,这个决定问题的过程就锻炼了幼儿小制作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反复操作中,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而且可以增加求知欲和增强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较好的发展和重要的作用。

第三,教师在指导幼儿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收集资料,可以使幼儿辨认、分类、准备和了解废旧材料的回收使用价值。

第四,自制玩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制作玩教具是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教师或家长便成为了幼儿的合作伙伴。这样幼儿通过交流合作,就会学着谦让、谅解、友善和团结互助。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其他活动中更好的与伙伴交往与合作。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在让幼儿制作玩教具前要做多种准备活动,这样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各种玩具和研究玩具等,课下不断的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制作出适合的玩教具,这个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过程。

2.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是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传授制作方法、经验和共同制作,成为幼儿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便于更好的与幼儿沟通,也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教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从家长的角度看。

1.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合作。自制玩教具对家长来说是家园同步。幼儿在幼儿园的自制材料很多都是由幼儿家长带来的,这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了解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2.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就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沟通的桥梁,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探讨、研究、交流,家长开始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能够自己独立地解决困难。家长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幼儿,要让幼儿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做玩具的乐趣,从而增进亲子之间感情。

(一)教育性。

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玩教具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教师在制作前要根据课程教材考虑自制玩教具适宜的“用途”,把“做”和“用”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制教玩具的真实价值。

(二)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构思自制玩教具时,应注意知识,概念与原理的正确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这样设计出的自制玩教具才会科学合理,适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趣味性。

学习的第一步是兴趣,这要求自制玩教具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样幼儿才能积极配合,有助于教学过程的进展。

(四)创新性。

自制教玩具是为了弥补成品玩具的不足而设计的,单纯的模仿只会让自制玩教具变成一种摆设。那就要求自制玩教具构思要新颖,外形要独特,这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五)简易性。

教师就应注意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以最低的成本制作成最适合教学的玩教具。而且制作方法应简单,不能浪费过多的精力,这样也会耽误其他的正常工作。至于使用方面,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方便、可操作的实用性玩教具。

(六)安全性。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玩具接触机会很多,可能会使幼儿受到伤害,还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所以一定要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自制玩教具最重要的就是选材,那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生活中的“废垃圾”变成人见人爱的玩教具。选材虽然重要,但是堆了好多材料后,教师就应区分这些收集的材料,并分类,根据材料来研究制作的方法了。

(一)自然类材料。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许多,例如:沙土、水、树叶、果蔬皮、壳、树叶、树枝、花瓣、菜根等,教师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稍加制作,就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了。例如:幼儿可以制作树叶书签;贝壳和石子上可以作画,也可以做粘贴的壁画;菜根也可以做成印章,既可以运用于教学,也可以适用于游戏活动中,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纸制品、印刷类材料。

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收集的纸盒、礼品包装盒、报纸、纸箱、纸质手提袋等。这也便于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和运用。例如:在语言领域,多选用图片类的玩教具,教师在自制过程中应做到尺寸适宜、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制作方法可以运用纸张来绘画,然后裁剪或粘贴等。图片类玩教具种类多样,根据页数分类分为:单幅单张和多幅连续两种。利用废旧的纸盒可以制作单幅单张的字卡,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单词和生字;也可以制作多幅连续的图片,这样适合幼儿进行故事欣赏、句型练习、对话练习、讲述复述等。这样既丰富了活动,也增加了教学和生活的趣味性。

(三)布、线类材料。

作为幼儿园搜集这类材料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留意搜集一些旧衣、旧床单、旧毛线、旧t恤、孩子的小白鞋等材料。教师可以运用这些素材,使各个教学领域的活动环节变得顺畅和有趣味性。例如:在社会领域教学时可能因为玩教具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理解,教师应自制一些符合教学题材的玩教具,就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利用布、线制作成玩偶类的玩教具。玩偶具有可爱、生动、操作性强的特点。这样可以是乏味的道理充满趣味性。

(四)塑料类材料。

生活中塑料制品比较容易搜集到,塑料杯、塑料瓶、塑料盆、筐篓、塑料袋等也比较常见。教师可以根据塑料的防水和可塑等特性,将其制作为具有特色的玩教具。例如:在科学领域教师利用自制的科学玩具,可以让幼儿在玩中感知身边的科学。例如:讲述空气这个抽象的名词,教师可以用铁丝、塑料瓶、细线、纸做的小鸟等,通过实验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参考文献]。

[2]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4]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6]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

通过此次毕业论文撰写,弥补了以前学习过程中很多的不足。作为一个学前专业学生,由于经验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很好地完成是有难度的。

我要感谢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了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和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能顺利完成。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钢琴是音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准确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新教材资料、完善教学手段,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钢琴教学水平。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钢琴是一门技术活,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必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没有学过钢琴,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学习钢琴很重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设备都不够完善。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钢琴基础的学习都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要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和加强基本功练习,但根据调查显示,教材的使用并没有突出各自的专业特点,对歌曲伴奏、自弹自唱的安排有所欠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应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随着钢琴理论研究领域的不断完善。应选择好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探索出多种授课方式,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要合理的选择,科学的应用。

成因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学琴自主性差,对于钢琴的学习更是零基础,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目标,考试时只针对了考试的曲目进行练习,学习动机并不是对钢琴自身的喜爱,有的甚至连钢琴弹奏的坐姿和手型是错误的。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生对学期目标不了解,对本专业钢琴学科目标不清楚,学生对课时目标不明确。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钢琴学习氛围有待加强,教学设别不完善,有时琴房不充足,学习氛围总的来说不是很浓郁,保证不了练琴时间,影响了学琴的效率。课堂教学气氛不佳,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默契,学生实践机会太少,缺乏锻炼,钢琴的弹奏水平和表现力不强,有待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钢琴相关课程设置的问题,学生的理论知识很贫乏,只开设了钢琴基础课程,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低。教材与教学内容方面也存在问题,教师没有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导致出现能弹不能教的问题。

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采用传统的“一对二”的个别课教学,教学环境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老师更多的是技巧训练方面的指导,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劳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缺乏思考,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评价的科学性,个别课教学使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学内容不会得到扩展,导致了教师资源的极大浪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弊端表现为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又受到时间的限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能听完所有的同学的回课,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授课方法也存在问题,只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及练习法,应该科学的结合、大胆的创新,需要更多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才行。教学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评价的方式单一,钢琴课的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忽视了学生自评这一重要环节,应当引起老师的重视。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充电学习,应学会现代教学工具的运用学习,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现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修养。职后继续教育有待加强,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钢琴教学中,钢琴是必要的教学设备,应改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要保证设施的齐全和维护工作,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配合默契,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加强公开演奏的训练。重视钢琴学习的基础教学,加强断奏、连奏、非连奏、跳音,老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要掌握好,告诉学生弹好双音也是弹好和弦的第一步。音阶的种类很多,应作为技术训练。保证弹出来的乐音音色和音量流畅,要提前做好预备动作,要注意每次转指之后新的音区,需要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解读曲目,尽量保持手位的稳定和手指工作的秩序,处理好分手练习与合手练习,寻找到乐曲的技术难点,专攻这些难点,慢练可以想得更清楚,弹得更准确,分解练习时弹好整体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要把一堂课上得精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适当的采取其他方法来配合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提问式启发,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乐曲的参考书,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钢琴作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选择。

科学合理的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提问,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舞台演奏能力,可以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还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评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结精神。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新钢琴教材,调整和拓展教学内容,针对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练习,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和演奏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丁淑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

[4]朱锐.浅谈学前音乐教育对人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j].教育理论,

[5]涂爱萍.高师音教专业钢琴课教材的选用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论文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不,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

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

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影子教师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

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

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三八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七一爱党的教育等等。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幼儿文学寓丰富、深刻的意蕴于单纯、明快的表达之中,它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关键词:幼儿文学;幼儿教育;作用;影响;兴趣。

幼儿的健康成长,不是靠说教,更多的是靠熏陶。

因此,在整个幼儿期,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心灵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智能的开发与启迪,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常常是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一、幼儿文学作品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幼儿文学作品大都是作家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专门为幼儿创作的。

有浓郁的情意,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有高尚的童趣,能够引孩子们发笑,给他们以欢悦和快乐。

如,一直受到幼儿欢迎的童话故事《萝卜回家》,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小朋友听了,常常会使他们一生都难以忘却,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我们常常要教给幼儿一些知识性的幼儿文学,即把知识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变成琅琅上口的诗句。

幼儿愿意听,愿意念,懂得快,记得牢。

如知识童话《三颗星星》,是向幼儿讲解马路上红灯、绿灯、黄灯这三种交通信号的功能。

但作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运用丰富的童话幻想构成优美的童话境界。

小朋友听这个故事时,会立即沉浸到有趣的情节中去,而且会记住三个好朋友之间的友爱和合作。

有趣的童话幻想,既是一种大胆的想象,又有科学的依据,能使幼儿学会思考,学会自由地想象,而想象力正是创造的前提。

因为幼儿不识字或识字极少,幼儿文学大都是以图画为主的“画书”。

这些“画书”,无论画家用怎样的笔法、笔调来画,都会带给幼儿永难忘怀的视觉灵感。

一方面,鲜艳、生动的色彩可以使幼儿在认识事物、认识生活的同时分辨着色、分辨光度;另一方面,用美丽的图画来表现故事,与幼儿的心情最相适合。

因而“画书”就会给幼儿以一种鲜活感。

它与幼儿心声相适应,具有与幼儿“对话”的力量。

如《小蝌蚪找妈妈》,不仅逼真地再现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全过程,而且也使幼儿认识了生活在水里的许多生物。

于是,书里的科学知识的灌输,就在幼儿饶有兴趣的阅读中得以完成。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电视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越来越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中。

猫和老鼠、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等都会令幼儿欣喜不已。

幼儿电视文学的发展,是否会使幼儿放弃书本了呢?回答是:不会。

电视与图书,是幼儿文学再创作的两种不同的途径。

电视固然可以展现变化多端、具有强烈动感的画面,但图书却可以为幼儿留下许多补充、思考、想象的空间。

他们可以一遍遍地反复阅读和体味包裹在文学形象中的种种哲理。

幼儿文学虽然是写给幼儿的,它的文字却不能为幼儿所阅读。

幼儿常常不是自己读故事,而是听故事。

正因为这样,幼儿文学注重结构的单纯、明朗,注重语言的简洁、明快。

好的幼儿文学作品能成为幼儿锻炼思维、学习语言的最佳读物。

二、采用有效方法,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当前,年轻的父母是很注意为幼儿购买各种书籍及订阅报刊的。

但是,买了书,订了报刊,并不等于幼儿已经从幼儿文学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

重要的是,家长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使他们真正成为“画书”的主人。

父母应当用正确的读音读图画书给幼儿听。

因为,正像母亲的乳汁哺育了幼儿的身体一样,父母充满爱和激情的语言,培育着幼儿的心。

当父母摸孩子的头,跟他并排坐或促膝而坐,根据孩子的眼光和表情的变化来为孩子读书时,语言中充满了爱,语调中洋溢着一种真切的感受――对书的内容的感受,对孩子心灵的感受。

这样,就使幼儿不断地听取饱含深情的丰富的语言,养成倾听语言的习惯,培养了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引导幼儿看画面时,要启发他们把一幅幅画面连贯起来,通过想象和联想,使一幅幅画面连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使幼儿感受到他自己读书的快乐,而不是拿着画书来“答题”和“应考”。

对于幼儿已经反复“读”过的画书,不妨请他为父母“读”和“讲”。

如果亲友中有比他更小的孩子,也可以请他当“老师”。

对于幼儿已经熟悉并理解的小诗、小散文、小故事,可以启发他们有表情地朗诵和背诵,使识记和理解相互促进,形成读书和汲取的良性循环。

指导幼儿“读”书要经常化。

买了新书,来了新的报刊,都要及时“读”。

有的故事,书中只有一、两幅插图,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将这个故事画出来。

切勿把幼儿文学作品“改编”成父母说教的“教科书”。

总之,幼儿文学,是爱的文学,快乐的文学。

它是幼儿的好朋友。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

教学。

现状的研究。

学科门类教育学。

学号202055040213。

姓名张云航。

指导教师赵曼。

职称讲师。

2022年5月10日。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的研究。

摘要。

通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访谈大班教师、观察大班教师上课的过程发现了以下问题:幼儿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对绘本的选择和主题的挖掘能力比较欠缺;幼儿园条件设施不健全,不利于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绘本”素养2.教师要懂得创新,教学过程要形式多样3.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本绘本阅读教学。

abstract。

目录。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绘本是集趣味性、娱乐性、艺术性、文艺性及教育性为一体的优秀儿童读物,也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因为绘本内容简洁,插图漂亮,内容有趣,所以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喜爱。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家庭和幼儿园都把绘本作教育幼儿的首选读物,绘本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本在幼儿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绘本阅读教学俨然已成为幼儿园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绘本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仍以探讨绘本概念、特征以及价值方面居多,对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可见,国内关于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仍需进一步研究。

鉴于绘本阅读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以及实践中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等诸多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提高幼儿园教师对绘本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认识程度,帮助幼儿园教师发现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教师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去改进这些问题,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意义。

1.科学客观地分析幼儿园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情况,找到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优缺点。帮助老师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2.对幼儿园老师绘本阅读教学进行深刻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幼儿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幼儿园教学的质量。

3.完善幼儿绘本绘本的教学,使幼儿更加喜欢绘本,更加喜欢参与绘本阅读的教学。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

二、研究现状。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绘本。

绘本(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学等。其显著特点就是: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结合。在绘本里,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的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优秀的绘本是文字、绘画、教育三者的和谐完美结合。

2.绘本阅读教学。

绘本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把绘本阅读带入教学课程中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国内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研究的人比较少,并且研究的比较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近年来研究绘本阅读教学的文献逐步增多,可见国内对绘本阅读教学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在这些文献表明绘本具有形式多样、简单、重要、生动的画面、精炼的语言等特征,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参与儿童的阅读会比幼儿自己阅读效果好。

已有的相关研究认为中国在绘本、绘本阅读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当代绘本的类别和内容不丰富,中国的多数绘本是引进国外的绘本,未将中国的一些元素引进绘本、缺乏本土性,绘本的针对性不强、年龄界限模糊,绘本的编排不合理等问题。

2.教师对绘本的教育目的缺乏正确认识,绘本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主要以示范为主、让儿童观察后模仿。

3.已有的研究的局限如下:研究的内容较浅、较窄和方法较单一;由于此类研究中的文献较少,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和数据的支撑,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很少。

4.过于注重文字阅读和讲解忽略图画。

5.教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幼儿讨论的环节。

2.国外现状研究。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发达国家儿童首选的读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轴;英国教育部发出“把儿童的阅读教育进行到底”的号召。可见,阅读作为教育的热点,已经形成全球化的趋势。

3.已有研究的不足。

国内的研究多是理论成果多与实践调查,最后以论文或是著作的形式呈现,较少能够应用到现实教学中,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亲身的去观察、调查发现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论文利用访谈法了解幼儿园教师本人对绘本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相关理念的认识情况。了解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观念,认可情况。

利用观察法对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教师选择的绘本、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活动导入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提问与应答情况以及延伸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方面去分析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老师绘本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分析得出老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根据不足和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上网检索,广泛的查阅文献,搜集整理国内外绘本阅读教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思考,全面的了解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和老师进行谈话进行研究,幼儿园教师是本研究的主要对象,运用访谈法有以下目的:(1)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阅读教学相关理念的认知情况。(2)通过和教师的谈话来发现教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3.观察法。

本研究将选定三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选两位大班幼儿老师观察他们每人一节利用绘本进行阅读教学的课程。主要从教师选择的绘本、绘本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活动导入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提问与回答情况以及延伸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方面去分析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优势和和不足,找到弥补不足的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情况。

通过访谈了50位幼儿园教师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对绘本的喜爱程度。

通过访问50位幼儿园教师发现教师对绘本的态度即教师对绘本的喜爱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对绘本是喜爱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不喜欢或是极不喜欢绘本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对绘本持一般的态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教师对绘本的喜爱情况。

类型。

人数(n)。

百分比(%)。

喜欢。

60%。

不喜欢。

30%。

一般。

10%。

通过表1发现绝大部分的老师是喜欢绘本的。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绝大部分教师不但喜欢绘本,而且也都或多或少开展过绘本教学,而教师喜欢绘本的原因主要是因其画面精美、故事有趣,如f老师的观点:“我喜欢绘本是因为绘本的插图非常漂亮,色彩鲜艳且丰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内容有趣,尤其是人物造型特别的生动形象,比较适合幼儿阅读,幼儿也非常喜欢阅读绘本。”也有教师喜欢绘本是因为绘本有丰富的创意以及很少用说教却能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哲理情思,如z老师的观点:“我喜欢绘本是因为好多绘本故事都很有创意,绘本没有繁琐的文字,有许多精美色彩丰富的图片,幼儿可以根据图片自己把图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幼儿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绘本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更能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另外,也有教师说到喜欢绘本是因为绘本对幼儿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比如c老师的观点:“我觉得绘本插图丰富的色彩,有利于幼儿色彩能力的发展。有趣的故事内容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锻炼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z老师也提到:“绘本的故事内容往往具有教育功能。幼儿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在受到教育。培养孩子团结、孝顺、善良、学会分享等优秀的品格,这对幼儿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有老师说自己喜欢绘本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大部分是图画,文字少,适合幼儿阅读,所以教师喜欢。

2.教师对绘本的重视程度。

通过访问老师而知道大多数老师是重视绘本阅读教学的,但同时也有老师不太注重绘本阅读教学,还有一部分老师对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是一般的态度。具体如下图所示:。

表2教师对绘本的重视程度。

类型。

人数(n)。

百分比(%)。

重视。

50%。

不重视。

30%。

一般。

20%。

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大班幼儿教师不是很重视绘本。可见幼儿园大班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为大班的老师为了幼儿的幼小连接,大部分老师都很是注重幼儿的文化水平方面的教育。例如一位z老师说:“现在孩子上大班了再过一年或是半年就得上小学了,有的家长就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小学跟不上课,怕被别的孩子落下,追不上别人的孩子。所以家长就希望幼儿园大班老师给幼儿多讲讲文化课,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一下。这样使有的幼儿园小学化。老师便注重文化方面的教育,教小学生拼音,字,算数,这样老师开展绘本阅读方面的机会便减少了。因为毕竟我们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还有一位w老师也说:“大班了孩子都已经大了,有的老师便觉得没有必再在给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了。”

但是也有老师仍然觉得绘本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很重视给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即使在大班小学化的情况下,教师也坚持每个月三次给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例如l老师说:“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很有必要。绘本的颜色和图片能够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愿意看绘本。开展绘本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能力,陶冶孩子的美感,丰富孩子的语言,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引发孩子思考,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绘本的形式比较活跃,适合孩子的发展。还有绘本是配套的,老师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

3.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时,通常是如何选择绘本的通过访谈老师发现老师选择绘本都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的情况。但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老师是随便的选择绘本给孩子开展绘本阅读教学,这样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不大,不能很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4.教师是如何开展活动延伸的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开展活动延伸的方式大致有游戏、领读、幼儿自由阅读三种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3大班教师开展活动延伸的方式。

类型。

人数(n)。

百分比(%)。

游戏。

70%。

领读。

20%。

自由阅读。

10%。

由表可知:教师由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的情况最为普遍,占70%,其次是领读阅读占20%,幼儿自由阅读领读占10%.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活动延伸的方式比较单一,这样不能很好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教师对教学活动最后的活动延伸方面的重视度不高。例如一位z老师说的:“有时候给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给幼儿上完了课,把应该教给幼儿的都教给幼儿了就可以了。老师就不管幼儿了,就让幼儿自己阅读或是开始讨论。但是这个环节幼儿自己不知道怎么利用,所以往往这时候幼儿就非常的乱。他们就会胡乱的说话、打闹,根本没有进行阅读。”

其实教学的最后一步活动延伸是很重要的,它是整节课的一个。

总结。

和升华。它能够帮助幼儿很好的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能帮助幼儿弄清楚课上不懂得问题,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教师认为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困难。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开展绘本教学的困难就是条件不允许。因为现在幼儿园条件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幼儿园的硬件不全,有些幼儿园的多媒体不能做到每个班都有,这样便会对教学的开展带来不方便。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绘本阅读的配置很多,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课堂教学与分析。

这次调查不仅通过访谈法,访谈了幼儿园教师发现了问题,还通过观察了老师上课的过程发现了问题。特选择了三节典型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课来说明一下。

表4《好朋友》课堂教学过程。

名称。

《好朋友》。

时间。

2021.12.03。

地点。

xx幼儿园大三班。

活动过程:老师提问上次学过的《拍手歌》来引出今天的主题。老师让一位小朋友领着其他小朋友们唱《拍手歌》。然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开心吗?”小朋友们举手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今天让我们看看这本绘本《好朋友》里,好朋友们都看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活动延伸: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把小朋友分成男生和女生两个大组,让两组比赛。老师指“勇敢”、“合作”、“分享”,让两组小朋友念,哪个组的声音大哪个组就获胜。

这位教师进行的绘本阅读教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老师以儿歌来引出今天绘本阅读要讲的内容,这样能够吸引幼儿,调动幼儿上绘本阅读课的积极性。最后老师的延伸活动设计的也非常棒。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以比赛的方式来记住“勇敢”、“合作”、“分享”这几个词,能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小朋友能更快更好的记住这几个词。

缺点是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声音比较小,影响小朋友听故事的情况。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提问的环节课堂秩序很不好,幼儿随便说话,显得很乱。活动延伸部分玩游戏,小朋友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还有大班的老师因为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为了让小朋友能尽快适应小学的课程,教师便对幼儿的课本知识比较注重了,有的时候忽略了幼儿情感的学习。

表5《水果跑啊跑》课堂教学过程。

名称。

《水果跑啊跑》。

时间。

2022.01.04。

地点。

xx幼儿园大一班。

活动过程:首先,老师给幼儿发放绘本,然后老师一页一页地把绘本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这当中老师会时不时的用提问的方法来和幼儿进行互动。过程中老师拿出了“水果跑啊跑,有xx,有xx,还有xx”的句型来教给幼儿。老师举例子然后让幼儿根据这个例子模仿造句。

活动延伸:老师和小朋友玩游戏。老师把水果头饰分给小朋友,请一位幼儿朗读绘本,每读到一种水果,拿着这种水果头饰的小朋友就上前。

优点:老师在过程中教幼儿“水果跑啊跑,有xx,有xx,还有xx”的句型,这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老师的活动延伸做的很棒,以游戏的环节来巩固知识,让幼儿记住水果的名称和样子。能提高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小朋友更好的记住水果的名称和样子。

缺点:老师选择的绘本不符合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求。这次绘本的选择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点太简单了,这样也不能调动孩子上课的积极性。最后延伸部分老师组织的有点欠缺,对小朋友的管理不是很好,纪律方面很差,小朋友们玩的很乱。

表6《当我害怕时》课堂教学过程。

名称。

《当我害怕时》。

时间。

2022.05.10。

地点。

xx幼儿园大二班。

活动过程:老师首先是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出话题。

(1)围绕“害怕”进行讨论:你害怕过吗?遇到什么事会害怕?

(2)害怕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怎么想?怎么做?)。

老师提问小朋友,让小朋友们都举手回答老师并做好记录。老师提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会害怕,你觉得大人们会害怕吗?(爸爸妈妈老师)”老师让小朋友回家了可以问问父母,看看他们是怎样克服害怕的。

然后播放《当我害怕时》的幻灯片,领着幼儿阅读绘本。

活动延伸:教师提问小朋友,当你们害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勇敢一些呢,让害怕变得很小很小?你们也可以回家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害怕变的很小很小好吗?第二天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来让小朋友们来说一下。

缺点:过程太简单,就是问了几个幼儿的问题便开始播放幻灯片,没有把内容给小朋友丰富的展开。还有老师对绘本主题的挖掘不深,主题把握不准确。讲故事的环节老师只是在读故事并不是在给幼儿有感情的讲故事,不能把幼儿很好的带到那个氛围里,所以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听故事,课堂的秩序很乱。

优点:活动延伸挺好,给幼儿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询问妈妈或是爸爸,这样一方面懂得了解决害怕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通过观察了几节老师上绘本阅读课我发现了大班绘本阅读教学有优点例如:1.老师能够在课上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幼儿上课的积极性2.老师做的互动延伸很有创意。但同时也有很多缺点,有需要改进的部分。例如:(1)老师自己本身方面对绘本的了解欠缺,在绘本选择和主题挖掘能力比较欠缺;(2)老师上课声音比较小,不是有感情的进行绘本教学;(3)老师上课的过程简单,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三)绘本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发现由于国内的绘本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没有成熟的理论或方案做参考,只能靠自己摸索,加之本身对绘本的认识不够,所以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大班幼儿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大班幼儿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方面大班幼儿面临即将进入小学的情况,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和课程,便过多的给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减少了对于幼儿绘本的阅读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可能有些教师的思想比较落后,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学习,对绘本及绘本教学不了解,没有认识到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通过观察大班教师上课发现有些教师进行的绘本阅读教学非常枯燥。例如《当我害怕时》全程老师可能就是在照着绘本读,给幼儿重复绘本上的文字。教学语言也非常乏味,有的教师声音也非常小,例如《好朋友》老师声音非常小,语言感情也不丰富。这根本不能调动幼儿上课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幼儿便会分散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比较死板。例如《当我害怕时》老师只是照着绘本给幼儿一页一页的读绘本,过程非常简单。有的教师为了省事便套用别人的上课流程来给幼儿上课。这样往往导致这节课比较死板,不流畅,不能很好的把幼儿带到那个氛围,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通过表3发现教师开展活动延伸活动的方式就那几种,尤其是以游戏的方式为主。还有通过观察的几节老师教学过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单一的方式会让幼儿产生厌烦,让幼儿感觉不到新鲜感。教师只是一味的借鉴别人的,而不懂的去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来来回回就那两种,不懂得去改变创新,去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的活动延伸方面,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利用游戏的方式来结束教学活动的。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改变一下,转换另一种方式来做活动延伸。另一种方式可能更有利于幼儿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更能为幼儿所接受。

3.教师对绘本的选择和主题的挖掘能力比较欠缺。

通过访谈老师得知一部分老师选择绘本只是随意的选择,并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的情况等来选择绘本。例如《水果跑啊跑》这节绘本阅读课教师就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来选择。教师可能是根据绘本的图案来选择绘本进行阅读,有的绘本不符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根据这样的绘本开展的绘本阅读教学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大。

有的教师的主题挖掘能力不是很强,例如《当我害怕时》这节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对绘本的主题把握的不是很准确,对主题内容挖掘的也不是很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样便不能正确、深入的教育幼儿,让幼儿获得正确的知识。

4.幼儿园条件设施不健全,不利于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通过访谈教师“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困难”得知幼儿教师主要反映了现在的幼儿园发展不是很先进,条件设施不是很健全。有的教师反应幼儿园的多媒体比较短缺给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带来了不便。还有的多媒体由于时间久了,经常坏。各班的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借多媒体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这样就有可能耽误绘本阅读教学的正常进行。

还有现在随着绘本的发展,绘本阅读教学需要更多的设备才能给幼儿更好的进行。但是由于条件的不允许,教师只能凑合的给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这样严重影响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上课效果。这样便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知识,获得教育。

五、绘本阅读教学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老师得到改善。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绘本”素养。

教师自身的“绘本”素养,如对绘本的喜爱程度,了解与认识水平都会影响绘本教学的开展。而造成教师对绘本选择无从下手、不能有效挖掘绘本主题等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教师自身接触的绘本较少,对绘本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给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要多方面的了解绘本,提高教师的“绘本”素养。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主动的去接触绘本,多方面,深层次地了解认识绘本。教师独立自主的学习关于绘本的知识,不断充实绘本的储量。教师要广泛的接触绘本,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绘本,只有对绘本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的选择绘本,更准确的抓住绘本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利用绘本给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其次,教师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合作。教师对绘本由哪些方面的不了解,对绘本阅读教学由哪些方面的困惑都可以说出来,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切磋。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彼此之间进行学习,彼此之间共同进步。

(二)教师要懂得创新,教学过程要形式多样化。

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不能一味的沿袭之前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时代在变,幼儿也在变,教学方法也应该改变。教师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根据现在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创新。但是这里所说的创新不是随随便便的创新,而是有理论基础的创新。

教师的教学过程形式不要太单一,可以多种形式的。例如,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讲故事,可以让小朋友看着绘本图画自己先创编故事,然后再给幼儿讲故事,这样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还有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举例子、提问、打比方,让幼儿讨论等,让教学过程丰富起来。单一的形式太枯燥不适合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的教学要新鲜新颖,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的眼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延伸,还应该去寻找创新,与众不同,让小朋友有新鲜感,能够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小朋友的学习。教师开展活动延伸的方式有游戏、提问故事内容、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把课堂教学延伸到户外活动、家庭作业等。

(三)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访谈教师发现幼儿园条件基础设施不是很健全,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顺利进展,因此应该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幼儿园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幼儿园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例如国家应该专门的有一笔资金来颁给幼儿园,用来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还应该健全幼儿园相关的法律,用法律来规范和保护幼儿园。社会也要关注幼儿园,社会上的热心人们也可以把钱捐给幼儿园来帮助幼儿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幼儿教育建设。幼儿园利用国家颁发给的钱和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捐的钱来切实的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来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只有幼儿园的教学条件健全了,教师才能更好的给幼儿进行教育,幼儿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结论。

这次研究主要是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访谈幼儿园大班教师和观察大班老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发现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幼儿教师对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2.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方法比较单一3.教师对绘本的选择和主题的挖掘能力比较欠缺4.幼儿园条件设施不健全,不利于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并通过访谈教师和参考相关的文献特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绘本”素养2.教师要懂得创新,教学过程要形式多样3.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建设。

希望这次研究能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使幼儿园大班的绘本阅读教学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附录教师访谈提纲。

(一)访谈提纲。

1.您喜欢绘本吗?为什么?

2.您觉得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吗?

3.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通常是如何选择绘本的?

4.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是如何开展活动延伸的?

5.您认为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二)访谈情景再现。

教师访谈记录一。

访谈时间:2022年5月8日。

访谈地点:xx幼儿园大一班。

访谈对象:大一班张老师。

研究者:张老师,您好!您喜欢读绘本吗?

张老师:嗯,喜欢,我觉得绘本挺有趣的。绘本的画面非常精美、故事也非常的有趣,人物造型特别的生动可爱,比较适合幼儿阅读。

研究者:您觉得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吗?

张老师:有必要,当然有必要。绘本的颜色和图片能够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展绘本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能力,陶冶孩子的美感,丰富孩子的语言,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引发孩子的思考。

研究者: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通常是如何选择绘本的?

张老师:因为平常我们挺忙的,我们在绘本的选择上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我们有的时候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孩子的年龄来选择绘本,给孩子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研究者: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是如何开展活动延伸的?

张老师:我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大多时间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延伸的。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喜欢玩游戏的,游戏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开展起来也比较简单,所以我大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延伸。

研究者:您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还有哪些困难?

张老师:就是我们园的基础条件有限,像多媒体就比较短缺,我们好几个班共用一个多媒体,所以只能是一个班用了然后再一个班用,这给我们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就带了不方便。没有多媒体就不能更好的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不能让幼儿更好的接受教育。

教师访谈记录二。

访谈时间:2022年5月10日。

访谈地点:xx幼儿园大三班。

访谈对象:大三班李老师。

研究者:李老师,您好!您喜欢读绘本吗?

李老师:绘本还可以。对绘本不是太了解,对绘本的接触并不是很多。

研究者:您觉得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吗?

李老师:我觉得幼儿园大班有必要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因为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但是孩子大班了,就要升小学了。有的家长就比较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方面了,加重了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所以绘本阅读教学开展的就很少了。

研究者: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通常是如何选择绘本的?

李老师:我选择绘本的时候看故事是不是小朋友感兴趣的,内容能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有绘本的插图的色彩是不是鲜艳,因为小朋友都比较喜欢色彩鲜艳的绘本故事。

研究者:您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是如何开展活动延伸的?

李老师:我开展活动延伸大部分都是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开展的,有的时候会让他们自己重复故事内容作为活动延伸。

研究者:您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育还有哪些困难?

李老师:幼儿园没有一个完整的开展绘本阅读教育的体系,幼儿园的多媒体还比较落后,没有先进的多媒体配套绘本进行绘本阅读教育。先进的多媒体更有利于绘本阅读教育的进展,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关注,从学前教育的内容上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均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成效,是现阶段相关教育人士的关注热点[1-2]。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指通过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感性经验,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以及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能力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属于教育中的综合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从内容上看,实践课程可主要可包括教育见习、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等课程项目。

由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低龄化、身体素质差、认知思维结构发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征,因此,从事学前教育的幼教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教育技能,同时也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积累育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而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属于教育专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程,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方面来看,实践课程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实践课程内容上看,其涵盖了实践性课程、实践技能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由新手向专业化教师的过渡发展,从而为实际教育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三、优化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见习的广度与深度并进。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基础阶段,是该专业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教育理论后,在学校的计划与组织下,以一定的学习目的为导向到托幼机构、幼儿园等进行实地参观的重要教学项目。通过见习的跟班观摩学习获得感官上的幼儿特点信息,从亲身实践中初步感受幼教工作,为其进一步将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奠定基础。为了促进见习的有效发展,常态化是现阶段见习制度的发展方向,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可通过分散见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将教育见习安排于每一学期的理论教学末端,见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参考;对每次见习进行具体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根据其层次可首先使学生了解以及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并参与协助幼教的班级管理活动,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等,使其从具体内容中获得初步实践经验。

(二)丰富实习的规模与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在实践课程中通常以一次性实习为主,该模式不仅规模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获取的客观性发展,具有较高的偏差度。为了避免一次性实习的缺陷,应对实习制度的规模以及内容进行丰富,例如,将实习模式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小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研究性学习。首先,教育小实习属于毕业实习的初始阶段,应重在发展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基础技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加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其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其次,毕业实习作为实际岗位实习的一种,可安排在毕业前夕,应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毕业实习可囊括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包括保育、教育、班级管理、家长与社区等工作,为学生参与幼教工作后独立从事幼教活动提供经验发展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可实施“双导师制”,即由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程指导,以保障学生实践课程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注重专业技能综合实践。

要真正培养起现代化学前教育领域的合格教育人才,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取得落实。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以教学基本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班级的管理,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内容为主。对此,教师可采取微格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多媒体等各种途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另外,学校可组织包括高校专家讲座,幼儿园名师做客,典型教育教学案例观摩,网络资源共享等在内的综合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实践综合活动。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关注课外自主练习和课堂演练相结合,以观摩典例、演练、师生研习、再次演练为参考程序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符合社会人才培养要求,也符合学生技能发展规律;学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全程渗透式地开展实践教育,将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提升了幼教人才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粟华.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方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87~88.

[2]柳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新思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61~163.

|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自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智力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关注,从学前教育的内容上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均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成效,是现阶段相关教育人士的关注热点[1-2]。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指通过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感性经验,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以及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能力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属于教育中的综合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从内容上看,实践课程可主要可包括教育见习、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等课程项目。

二、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价值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低龄化、身体素质差、认知思维结构发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征,因此,从事学前教育的幼教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教育技能,同时也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积累育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而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属于教育专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程,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方面来看,实践课程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实践课程内容上看,其涵盖了实践性课程、实践技能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由新手向专业化教师的过渡发展,从而为实际教育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三、优化学前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见习的广度与深度并进。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基础阶段,是该专业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教育理论后,在学校的计划与组织下,以一定的学习目的为导向到托幼机构、幼儿园等进行实地参观的重要教学项目。通过见习的跟班观摩学习获得感官上的幼儿特点信息,从亲身实践中初步感受幼教工作,为其进一步将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奠定基础。为了促进见习的有效发展,常态化是现阶段见习制度的发展方向,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可通过分散见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将教育见习安排于每一学期的理论教学末端,见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参考;对每次见习进行具体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根据其层次可首先使学生了解以及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并参与协助幼教的班级管理活动,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等,使其从具体内容中获得初步实践经验。

(二)丰富实习的规模与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在实践课程中通常以一次性实习为主,该模式不仅规模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获取的客观性发展,具有较高的偏差度。为了避免一次性实习的缺陷,应对实习制度的规模以及内容进行丰富,例如,将实习模式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小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研究性学习。首先,教育小实习属于毕业实习的初始阶段,应重在发展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基础技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加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其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其次,毕业实习作为实际岗位实习的一种,可安排在毕业前夕,应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毕业实习可囊括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包括保育、教育、班级管理、家长与社区等工作,为学生参与幼教工作后独立从事幼教活动提供经验发展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可实施“双导师制”,即由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程指导,以保障学生实践课程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注重专业技能综合实践。

要真正培养起现代化学前教育领域的合格教育人才,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取得落实。一般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以教学基本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班级的管理,偶发事件的处理等内容为主。对此,教师可采取微格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多媒体等各种途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另外,学校可组织包括高校专家讲座,幼儿园名师做客,典型教育教学案例观摩,网络资源共享等在内的综合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实践综合活动。活动教学时,教师应关注课外自主练习和课堂演练相结合,以观摩典例、演练、师生研习、再次演练为参考程序循序渐进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符合社会人才培养要求,也符合学生技能发展规律;学校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全程渗透式地开展实践教育,将职前幼儿教师的培养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提升了幼教人才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1]粟华.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方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4):87~88.

[2]柳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新思路[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61~163.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的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用人单位看重动手能力。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而会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以《规程》和《条例》为指南,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

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身心素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的。

(二)遵循幼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

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

(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可见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方面。

总之,要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美术毕业论文

[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主体性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

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利用此机会,教师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2、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3、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5、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说:“宣宣,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娃娃肚子饿了,你给她喂点吃的。引导她带娃娃上超市买,或到饮食店里吃。这样,明确了她当妈妈的角色,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规乱的思想,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采用引导性的互动方式,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活动,使游戏过程成为幼儿自由交往、自由创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主动地参与角色游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年12月。

2.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重庆出版集团,11月。

3.金祥: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1底1-2期。

4.建军著:当代主体性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二、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14年到2014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14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字: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在新时期,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探索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引导孩子融入到“互联网+”知识体系中,提升孩子的综合感知能力。基于此,作为学前教育教师要采取实践路径,激活并释放孩子的思维,实现学前教育创新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学前教育;管理;创新。

随着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势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在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和老师固守传统的模式,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孩子的能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孩子综合素养,实现学前教育管理创新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变得越发迅捷。孩子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一些信息缺乏筛选和判断的能力。这就会致使孩子对于一些问题存在错误的认知,带来一种自以为是的成熟思想,这在无形中增大了孩子自我行为与常规做法之间的差距,给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倡导孩子个性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思想将启迪心灵,促进孩子发展当作教育的根本,也让教育管理步入了各式的改革尝试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偏离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孩子对于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难以认同的观点和理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孩子会选择认同自我,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反感情绪,这给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尊重孩子需求,丰富教育手段。

在新时期,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更是学前教育天平上的重要一员。同时,孩子也是独特的个体,在成长中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教师要在预期这种可能性的同时,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就道路。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在处理不同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在尊重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教育管理是师生间的沟通,为了强化教师的认识,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育手段的应用,将沟通、奖励、合作、实践项目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应用到教育管理之中。基于此,在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人需求和意愿,在不违反幼儿园规定的情况下优化管理策略,实现改革创新目标。

(二)丰富教育内涵,提升管理质量。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个体成长、成才的起点,重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在学习中形成基本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品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丰富教育管理的内涵,落实好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学前教育可以分为几个特定的时期,从模仿到理解,再到内化和创造,这一线性发展就是幼儿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换言之就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地试误,这对于学前教育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介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表现设计丰富的教育过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经验。据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工作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为了更好的梳理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找问题。

(三)重视教学研究,丰富教育管理内涵。

为了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我们要在意识上提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其关注的是孩子持续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这并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一项关乎孩子一生的大业,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充分的思考。其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落实。教学活动在提高孩子专注力、教育管理效果上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不可舍近求远,要充分借助活动的方式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立足需求,提高教育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培养孩子的“互联网”智能是语言教学的需要,而培养孩子的素质和人格则是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此,在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同时,我们要将其划入与知识教学等同的地位,在思想和行动上皆有举措,才能够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四)丰富模拟教学,优化教育管理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教学情境。应用情境模拟首先在于教育管理目標的选定,对于孩子来说教育管理的目标既可以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是心理健康的培养,还可以是情感的投射与激发,因此,在创设情境之前要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让教学落到某几个关键点上,才能够进一步开展工作。在进行情境模拟的时候要符合幼儿的认识,在学习中我们常常提到“三不教”原理,幼儿会的不教,幼儿在现年龄段学不会的不教,幼儿通过自身学习可以获取的知识也不教,这就给我们模拟情境提供了重要的落脚点,我们要为幼儿提供的是可以达到的目标,并非难以达成的超高标准,那么,在进行教育管理情境模拟时就应该将满足幼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情境模拟法之所以在幼儿教育管理工作中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是因为模拟情景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能够在模拟的时候,将自身带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并能够用这样的知识指导未来的生活。在幼儿成长中我们关注能力、智力、心理等不同方面的发展,但其根本落脚点应是人性和品格,这对于孩子来说既是一种成长的需要,更是成为合格社会人的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作为教师,要化压力为动力,根据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有效调整教育管理结构,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提升教育的创新性水平,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提升综合教育效果。打造现代专业教师队伍,既需要教师自身的能力,更需要孩子、家长的支持,同时社会也要优化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2]马红梅.学前教育管理刍议[j].读与写,2018,15(26):27.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摘要]:幼儿正处在创造力的启蒙时期,教师应更新观念、重视在各种活动培中幼儿有真正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幼儿从中能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力。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开展角色游戏中要以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来体现幼儿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来实现幼儿教育的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主体性角色游戏。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角色游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体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角色游戏在幼儿主体性教育中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教师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在游戏过程,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角色游戏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

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教师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利用此机会,教师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2、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3、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5、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说:“宣宣,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娃娃肚子饿了,你给她喂点吃的。引导她带娃娃上超市买,或到饮食店里吃。这样,明确了她当妈妈的角色,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规乱的思想,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采用引导性的互动方式,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活动,使游戏过程成为幼儿自由交往、自由创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主动地参与角色游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1.何磊:《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年12月。

2.惠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优越性》,重庆出版集团,11月。

3.金祥: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1底1-2期。

4.建军著:当代主体性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