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中秋节习俗演讲稿(模板20篇)

时间:2024-01-15 05:47:14 作者:文轩

演讲稿范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对你的演讲有所启发。

中秋节习俗演讲稿

大家好!

又到中秋了,天上的月似乎格外明亮。中秋,这个中国人心中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日,从古到今,演绎着多少美丽的传说。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寄喻的都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人间的真情。让我们的思绪随着苏轼爷爷的水调歌头去追月怀古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满月,团团圆圆,最能勾起怀念亲友的人间亲情,它凝聚着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明月关山长相望,天下何处不中秋。”虽异域却同天。我想,那亲情友情总归是一致的。天下的月也一样的圆,一样的亮,一样烛照着有情之人。

中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优美神话,一千年一万年凝聚着团圆的愿望。中秋是一缕缕剪不断的眷念,生生世世一脉相传;中秋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展现了一种向往祥和,向往安宁的独特民族魅力。那就不管它是稀星朗月,还是风雨交加。都让我们在中秋的氛围中去细细品味人间的真情,感受生活的乐趣。让所有的艰辛与疲劳都融化在这祥和的中秋团聚之中,然后带着全身心的愉悦,踏上明天的旅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值此团圆节日,愿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中秋快乐!

谢谢大家!

中秋节习俗

中秋之夜,千家万户于庭院中对月设下香案,摆满了时鲜瓜果,诸如西瓜、苹果、葡萄、枣、梨、栗子等,还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头之类。全家人还在香炉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树。一切布置停当之后,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朝拜。所谓祭月,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拜。嫦娥是女性,月亮又属太阴,所以中秋主祭一般是妇女。

老北京中秋习俗,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老北京中秋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习俗演讲稿

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祭月、观潮等。中秋节是中国许多民族和国家在汉字文化圈中流行的传统文化节日。这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又是一个月圆之夜。皓月当空,满月的清辉洒满大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我的思念像那照亮了大地每个角落的月光,如影随形,无处遁藏,思绪也随之四处飘散,飞回到了久违的故乡,飞到了好久不见的亲人身边。童年时过中秋节的情景仿佛如同还在昨天,那么清晰,那么让我怀念,当时吃的月饼的香味还让我感觉唇齿留香。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的童年一直在农村度过。那时候年纪小,因为当时虽然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总体上来说,乡下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作为孩子,总盼着过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过节时可以打一下牙祭,改善一下生活。

每年的春节和中秋是在我家乡农村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因为时至冬天,天气很冷,加之短暂的轻松过后又是一年忙碌的开始,所以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我最喜欢过中秋节。因为中秋特殊的时令和不冷不热的天气,既满足了我们全家团聚的心愿,又能让我们饱餐一顿的同时尽情的痛快玩耍。所以,当时的中秋,总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特别的向往。

那时候的中秋,虽然是家家户户都很重视的节日,但其庆祝的仪式和准备的食物放在现在看来也失之于简陋。还记得,那时候的每年中秋,一向节俭的母亲总会到街上去买上一筒月饼,然后去地里挖一些新鲜的花生回来,清洗干净过后就用家里泡菜坛里的盐水煮成盐水花生。花生煮好后就捞出来盛在可以沥水的筲箕里面,以备晚上使用。

到了晚上,母亲总是虔诚地在院子正中放上一张小条桌,然后将已经沥干水的盐水花生盛在筲箕里放在桌子的正中,随后再将包装好的月饼拆开,依次放在筲箕的四周,形成比较规则的图形。月饼和花生放好后,还不能立即吃。母亲先带领我们姊妹几个神情庄重的双手合十向天作揖,许下祝愿一家人平安顺遂和来年农业生产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然后才能开始吃东西。

那时候的月饼,虽然制作工艺简单,但是没有添加多少化学成分的添加剂,而且生产制作月饼的面粉也完全能够称得上无公害产品。所以,尽管那月饼只是中间加了黄糖馅,但是一端上来就有一股清香味儿扑面而来,让年幼的我们馋涎欲滴。

吃着香甜的月饼和新煮的盐水花生,听着母亲讲的古老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不知不觉中,我们姊妹几个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品种繁多,各种档次各种包装的琳琅满目,并且其他应季的各种水果也很容易就能买到,但是我却再也找不回当初在老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和盐水花生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心境决定了心情吧。

几十年过去了,人世间几多沧桑。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祖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进,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虽然,如今的我再也找不到当初过中秋时的感觉,我也时常怀念和回想起童年时过中秋节的情景,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过现在的中秋。因为,每年的中秋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也在那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日子一天天过去,今年的中秋又要到了。遥望着家乡的方向,我默默的祝福我的亲人都平安、健康、快乐,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富饶,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家乡的亲人,我虽然不能亲临,但是我的心意我的思念我的祝福自有明月代我传送,不管相隔千里万里,我都永远与你们同在,永远与你们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把一大块月饼切好,为远在异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进,分享点点滴滴地家常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

中秋最美是思念!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亮最圆,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中秋的月亮最美,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节,我们要用感谢的心度过!心。心。

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和家人共进一顿晚餐,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是中秋节最重要的章节,把一大块月饼切好,为远在异乡的亲人留下一份思念,举杯共进,分享点点滴滴地家常事,说说生活中的烦恼,是情感最真诚的吐露。

中秋最美是思念!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母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母亲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福建省: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于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于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四川省: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糍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中秋节习俗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偷菜

在古代,许多地方流传着中秋夜“做贼”的习俗。皓月当空,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婚少女们偷偷地出动了,她们蹑手蹑脚,借着月色摸到别人家的菜地上偷菜。

相传,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3、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4、吃月饼

我国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5、送月饼

现代特别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明代已开始流行。崇祯《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6、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7、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环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着粉红色的脸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着一股英气、机灵劲儿,非常可爱。

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1、准备美食

每个地方的中秋节都会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妞妞这里就是每家每户张罗一大桌的食物和装饰品(每家都有一个用食物砌成的小塔,比如水果糖或者饼干),摆在路边,音乐响起,祭拜月神,一条街看过去,很耀眼。那么,白天的时候,你就要帮父母准备好祭拜的东西,如果没有什么习俗的话,那就去超市挑选精美的月饼吧。

2、家庭聚餐

和家人吃饭,闲聊也好,工作以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珍惜每一次的聚餐,不要玩手机和电脑,就好好地陪伴家人一天。

3、吃月饼赏月

找个露天的地方,和朋友吃月饼聊天赏月,说说各自的近况,搞笑的事情都可以。

中秋节习俗

韩语称“(秋夕)”“(仲秋节)”“(嘉俳)”“(仲秋)”“(嘉俳日)”“(仲秋佳节)”。是扫墓并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回乡探亲,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thanksgivingday)。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当前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

中秋节是生活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活动,欢度中秋节。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中秋庆祝活动包括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等。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宁波一些人家,常常定在八月十六那天,下聘定亲或迎娶新娘。旧时商界对中秋节颇为重视,至时祭月祀祖,宴请伙计,并由商会牵头集资请戏班演戏。过去中秋也是商铺的结账日,据《余姚六仓志・风俗》记载:“中秋令节,商铺咸结账。”

请月姑

古时中秋之夜,宁波民间有拜月、祭月的习俗,也叫“女儿会”。明月东升之时,年轻女子在明堂设几案祭月,将祭品放在供桌上,祭品均为素色,家家户户露天设香案,上面摆放月饼及时令水果。供桌上尚需放清水一碗,祭毕,用水洗眼,据说能净眼明目,俗称“求甘露”。

“请月姑”当初仅为小女孩的游戏。月亮为太阴,而男子属阳,故有男子不拜或后拜之俗。男人们相约亲朋好友,品香茶喝美酒,吟诗作赋,走月看月猜月,摸秋送秋骂秋,填词唱曲,尽兴而眠。

烧斗香

中秋烧斗香寄寓着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当月兔东升时,家家户户都将斗香放置在庭院、天井或自己的店门口,香气氤氲,整个院落弥漫在一片芬芳之中。如今烧斗香的习俗已绝迹了,可能连花甲老人也没见过,古稀老人也要记性好的方能回忆起来。

龙舟竞渡

中秋赛龙舟为宁波水乡的民间习俗,嘉靖《宁波府志》云:“中秋各乡祠庙为会祀神,作龙舟竞渡,谓之报赛。”所谓“报赛”,即谢月神。赛龙舟主要在江东张斌桥东的塘河中举行,鄞县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舟上扎彩龙,遍插旗幡,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极为热烈,竞渡直至天亮。

放船灯

用对剖如钵的西瓜皮,或削竹铲木制作船灯,上饰彩纸,绫绢、鲜花和小锦帆,内燃多支红烛,中秋夕泛放于甬江之中,随流缓缓漂去。每家出数十盏,往往聚至数千上万盏,载沉载浮,火光闪烁,如点点繁星,蔚为壮观。此风俗起自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即孝宗时代,《乾淳岁时记》载:“中秋夕浙江(钱塘江)放羊皮小木灯,名为‘一点红’,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星辰。”其后不久,远近仿效,宁波甬江遂有此俗。

宁式月饼

如今,新口味月饼层出不穷,但素面朝天的宁式月饼仍拥有不少忠实的拥趸。

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甜的如玫瑰、枣泥、芝麻、白糖,咸的如三鲜肉月饼、火腿月饼;从馅料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

就馅料荤素而言:宁式素月饼有玉米蓉、芋艿蓉、栗子蓉、马蹄爽等外面不多见的馅料,而玫瑰、绿豆蓉这些经典素馅经过特殊配方与烘烤工艺,也具有了不一样的口感。而宁式荤月饼有火腿月饼、三鲜肉月饼。

其中“苔条月饼”是宁波中秋美食中的经典,为“宁式月饼”的代表,名声在外。老字号升阳泰的传统宁式月饼,就曾带给几代宁波人美好的回忆。

中秋节习俗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亮最圆,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中秋的月亮最美。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妙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妙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节,我们要用感谢的心度过!心。心。

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怀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2、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3、赏月

除了祭月,中秋节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吃食和酒,一群人围在一起饮酒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呢?是中秋节!

中秋节可是我国传统节日呢!我要好好地过这个象征着团圆的佳节。

夜幕降临,在黑幕中一轮玉盘渐渐升起。啊!多么明亮的月亮,月亮映着一家团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在中秋节里吃着月饼是多么甜蜜,滋润人的心田,月饼也像月亮一样,在中秋节里,是象征团圆。我们坐在桌边上吃着饭,这样真得很高兴,平时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吃一顿饭要吃得很快,没有能一起说说话,聊一聊天。可今天不一样,平时不太搞笑的爸爸今天也开起了玩笑,还说笑话。吃完饭,我本想去赏月,但是妈妈说;“你还是先待会去吧,姥姥在家里,很孤独,你去打个电话,和姥姥说说话。”我和姥姥在聊天中,我听到姥姥笑得很高兴,如收到最好的礼物。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月亮。今天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出国的满月更亮更圆。许多诗人给这明月作诗,里面都含有对家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啊,每次见到这圆圆的月亮,都会想起亲人和家人,又想起自己的孤独,一种缺少爱的滋味,多么不好受。我觉得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许多人因为工作忙,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仰望天上的明月。更可怜的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中秋节我就不能与家人团聚。

这个团圆的中秋,给多少人带来幸福、美满的回忆,我真想把时间永远地停在那一刻。

中秋节习俗

成都人在中秋节要抵拢的时候,一定要完成一项重要“业务”——收账。对商家而言,在中秋前,把各种来来往往的货款、尾款、赊账、烂账捡平抹光,大家都落得个不亏不欠,这过起中秋节来心头才踏实、圆满。

收完账,各人就赶紧去买月饼、买麻饼、买核桃、柿子、石榴、板栗、梨子、佛手等果木回家,亲朋好友之间再送送节礼,就等到十五那天全家大小向月膜拜——开始敬月光了。次日,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把丈夫拖到,提起月饼瓜果等赶回娘家去拜节。

中秋期间,古代成都各街举办的“月光会”颇负盛名,每条街道几乎都会筹钱请戏班子演皮影戏酬谢月光神,其中金堂县的“月光会”最为出名。据载,金堂县“月光会”始于19世纪90年代初,会期一到,各地商家都会闻讯赶来,金堂张灯结彩,商客来来往往,商品琳琅满目。

十多年前,成都最常见的月饼是芝麻饼。成都人喜欢在圆面饼饼上,撒上芝麻烘烤成金黄色,中秋月圆之夜当成祭品摆起,祭完月神后,一家人分而食之。圆圆的金黄色饼饼寓意团圆,上面的芝麻又代表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除了吃月饼外,成都人还有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蜜饼等习俗。其中,最不可缺的`就是餐桌上的卤鸭子。这些鸭子是成都附近大邑、金堂、双流等县上的乡场上饲养的土鸭。

过去的鸭子没有喂饲料,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经过两三个月后,小鸭变成三两斤重的半大鸭,这些鸭子成都人称为秋仔鸭。用秋仔鸭卤制的鸭子味道鲜浓,特别好吃。

中秋节,学龄前小孩喜爱牵“兔灯”,稍大的孩子自制小桔灯、孔明灯。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中秋夜,小孩将孔明灯点燃放飞天空,许下心愿。而到新都则是成年人的好去处,三五好友相约,游桂湖,赏桂花,叙叙旧。

在成都,中秋节除了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习俗,因此在合江亭一边赏月一边放河灯和孔明灯的人特别多。盏盏做成莲花状的河灯飘在水面上,一盏灯,就是一个美好的心愿。

中秋节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月光最亮的日子,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是一家人一起在清风中观看月华。而成都二三十年代有个习俗,那一夜没有孩子的人家,会跑到瓜棚里去偷瓜,取的是“破瓜”之意。如果偷瓜时没被瓜主人看见,那就很“灵”,来年说不定真会抱个大胖小子。

中秋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早在唐时中秋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xx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中国风俗辞典》讲过一个传说:唐高祖李渊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厨师制作彩色圆饼,让大家食之,以庆祝手下大将军李靖北征取得的胜利,而李靖则先捧圆饼祭拜明月,并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此后,八月十五日吃圆饼,就变成了一个习俗,而后的唐明皇宠妃杨贵妃则把“胡饼”更名为“月饼”。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叶等各种花色的月饼。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清代以后,月饼的制作更加讲究,无论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后来渐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互相馈赠亲朋的礼品。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饼作为吉祥物,除了象征合家团圆、欢聚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节以月饼祭月、拜月还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满之意。旧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满幸福。此外,月饼还有象征丰年之意。中秋节正值五谷丰登的季节,吃月饼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饼又成了丰年的象征,借月饼来庆祝丰年,祈望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获得更大的收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事实上根据粗略统计,满月出现在十五的概率是50%,出现在十六的概率是40%,剩下10%左右的概率会出现在十四和十七。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个“朔望月”,“朔”为农历每月初一,这时月亮正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亮和太阳黄经相同,人们从地球上看不到背向阳光的月亮。“望”通常为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这时地球正好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太阳和月亮黄经差180度,人们从地球上看太阳西下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月亮此时最亮、最圆。

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多千米,最远时有40多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

中秋节的习俗

在老天津人眼中,中秋节晚宴仅次于除夕晚宴。这时正是秋收时节,小站稻的米、河海两鲜螃蟹、百果等都在此时上了百姓的餐桌。在喝酒上也很讲究,男人喝直沽高粱和五加皮,妇女和老人喝玫瑰露。到底天津的中秋节怎么过?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天津人以往每家每户都有月饼模子,家庭主妇自制月饼叫做“家常烙”,制作方法和蒸饼儿一样,但用饼铛烙制,这个习俗如今在静海县部分村落依然存在。好胜的家族往往订制讲究果馅用来自制“家常烙”月饼,在节前一两日送给近邻和至亲好友,以显示主妇的才干和家族的情谊。

天津中秋服饰民俗,主要体现在童装上,旧时天津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所谓兔鞋就是将童鞋的鞋帮缝制成兔子形状,绣上红色的兔子眼睛,缝缀两只长长的兔子耳朵。在夜晚赏月时,妈妈还要给婴幼儿戴上竖起两只长耳朵的兔帽,寓意驱邪祈福、健康长寿。

兔儿爷是京津地区百姓对传说中伴随月宫嫦蛾的玉兔儿之尊称,因相信兔儿爷能给人间带来祥和和安宁,故此,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还要买只兔儿爷供在屋里,增加节日气氛。旧时中秋,百姓还有买糖“兔儿爷”的习俗。其实供“兔儿爷”的习俗最早源于北京,那时的“兔儿爷”大部分都是泥塑;流传至天津后,“兔儿爷”逐渐演变为糖制的。

八月中秋,螃蟹应节上市,在中秋节这天,天津人全家要在一起吃螃蟹。吃螃蟹在天津卫讲究“七尖八团”,在旧历七月,尖脐蟹满腔脂肪;到八月中秋,团脐蟹满黄顶盖肥,个大肉细,蟹味鲜美。天津有“螃蟹酒最可口”之俗谚,民间顺口溜流传至今:“一碟子酸沙藕,一碟子拌海带。一碟子小酥鱼,一碟子拌菠菜。一碟子炸蚂蚱,一碟子咸螃蟹。”

以前老天津旧民俗中秋之夜要举办祭拜月神仪式,旧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故此都是由妇女祭拜,孩子们可以参加。月圆之时在院中对着月亮摆上供桌,中央供太阴星君神祃,前面放上香炉,摆上鲜货、月饼等供品,由主妇点上香,率领家里的女人、孩子跪拜月神,祈求全家平安,然后将神祃烧掉。

观蟹爬、祈财运的习俗直到民国初期在天津民间还保留着。八月十五河蟹肥,中秋这天晚间,讲究生活情趣者,特别是商人,他们捉来鲜活的螃蟹,在蟹身上系上用油浸过的纸捻,点燃纸捻,来看螃蟹爬行的方向。若向门里,俗信接下来的日子会发大财;若朝外,则俗称“爬月”了,并非不吉利。

在花好月圆之夜猜灯谜也是天津中秋特色之一。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中秋节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赏月。

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赏月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电信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三):赏月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四):赏月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五):赏月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西醴泉称“送秋节”。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

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其他节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礼习俗颇多,如在江苏地区,必要送礼的有学徒向师父送礼,分家的儿子给父母送礼,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书塾学生要给教书先生送过节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戚之间互赠节礼。

母家给女儿家送礼,较为普遍的中秋送礼习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携枣糕(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枣)、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在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买上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挑担、骑驴、坐车,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闺女。

对于新嫁女,母家送礼更为隆重。在浙江乌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盘或箱盛月饼,送至女儿家,叫做“致秋节”。浙江双林的新妇之母家必备果品、粉圆(意为团圆)相送。在江苏高邮,娘家给新出嫁的女儿送节礼,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浆加盐蒸熟)、糖粿(米浆加红糖蒸成)、肉粿(米浆加盐、肥猪肉、葱头油、葱叶等蒸熟)、芋蛋粿(也称槟榔芋粿)等各种,粿圆味美,象征团圆。女儿收下中秋粿和月饼,其它礼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几种礼品为压礼。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做“分头年粿”。

有些地方会有要给外孙、外甥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在福建福鼎,当舅舅的每年中秋节都要送给外甥中秋饼和柚子,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份,直送到外甥16岁为止。

当然,也有女婿要给丈人家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在浙江温州,女婿送丈人的礼品,一般是一对鸭子加鱼、肉、豆糕。回盘用三锦、粉干、雪梨。有外孙的,必须加大月饼和“赏月食”。在浙江乐清,中秋这天女婿、外甥、干儿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馈赠礼物,俗称“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节”,礼物有粉干、鱼、肉等。女婿望第一个中秋要有鸭、鱼、肉等六样礼物,其余礼物则以月饼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时还带着丝竹伴奏,饶有情趣。

其他馈赠礼节,如在福建福鼎,当年有父母或长辈过世的人家,过中秋节时不能蒸中秋粿,要由出嫁的女儿或亲戚给家中送来中秋粿和月饼,称为“送孝”。在江苏高邮,此日求婚者多带着雄鸡、鹅、藕、月饼去女家“追节”。这些都是一些很有风情的中秋送礼习俗。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风俗流传在岁月中流转,影响周边的许多国家,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中秋送礼习俗。

日本的传统中秋节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但现代日本人已经不过中秋节了。那天人们可以不工作,在家里呆着喝啤酒,不看月亮,看电视节目。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年轻人都不知道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不管你是什么节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不同的是,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有两天的法定假期,加上周末的时间,就成为含金量不低的"黄金周"了。人们也在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day,意为韩国的感恩节,很多人都有互相馈赠礼物的中秋送礼习俗。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中秋节礼物是亲手制作的米糕,据说米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最能表达中秋一家团圆的气氛。

在一些没有中秋节的国度,他们对于送礼的态度是很自然的。当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德国人过圣诞节不兴送厚礼,一瓶香水、一条领带、一张贺卡、甚至自制的蛋糕、果酱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如果是为公事或外事送礼,他们就更注重礼品的意义。

中秋节的习俗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

分享、馈送“团圆饼”

中秋节令食品是月饼,月饼在民间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为了加强家族、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馈赠礼物,月饼就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信物与吉祥的象征。

月饼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苏东坡曾有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节物重在赏新,如尝石榴、枣、栗、桔、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

家人团聚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从而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在传统年节中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人们团圆的要求,如除夕的“团年”、重阳的聚饮等。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前述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是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

祭月拜月,庆祝丰收

唐宋时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玩月。明清时期节日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俗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中秋节的习俗

没电视节目就活人演,反正弘历童鞋手下人多,而且他似乎钱也多,重要的也是钱多。大家一起来。看看这看戏的排场,有人在偷偷的想,这一场活动下来要喝多少瓶82年的拉菲啊。想想反正有的是钱,无所谓。

2、吟诗作赋

“朕写的不错吧”只要到中秋必须写诗,弘历同学一辈子写了100多首中秋诗,写完了还必须要求众人传阅集中点赞,皇上写的棒棒的。弘历童鞋的诗作大致写的内容就是月亮很美,月亮很棒,每天生活都棒棒的。比如这句“塞景清如此,秋思动者谁”“但是中秋月,那无即景诗”。全然无需解释。

3、必须去打猎

中秋节第二天弘历童鞋准时在群众们的欢呼声中打猎去。该童鞋经常开着爱车(就是骑马),去狩猎家养动物。大家都特别开心,你想想,一个爱看戏的半宅男,竟然还有段子手的潜质,运动上似乎天赋还不错,毕竟没人敢让他丢面子。想一想,累觉不爱,人生似乎总是不公平的。那弘历童鞋过节到底吃什么呢,反正似乎光点心就30种吧。至于吃饭的具体开销吗,这里送你一个乾隆年夜饭的食材状况做案例好了。年夜饭食材: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3个,猪肚2个,小肚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等等。

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什么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看来糕点如此,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

中秋节的习俗

在南昌的古老习俗中,有中秋节吃柚子,送千层底鞋的风俗。过去,每当中秋节,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回到娘家。除了是与家人团聚外,最主要的就是要送一双千层底鞋给父母。

因为在中秋节过后,马上就要到重阳节,女儿们希望老人能够在重阳节外出登高,同时也是祈愿老人身体健康。每年的中秋佳节,除了要吃月饼外,还习惯吃柚子,柚子谐音是“有子”,因此中秋节吃柚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

湖口:全家团圆做糍粑

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湖口人就开始用陶臼制作糍粑。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等二三十个品种。

在这些粑食品种中,印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鲤鱼,喜鹊,福,禄,寿等文饰,以示喜庆和吉祥。“做粑”也象征着一种团圆,每逢“做粑”时,都是一大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互相分工协作,其乐融融。

瓷都:行帮规矩要加餐

除了烧太平窑,景德镇还有不少独有的中秋习俗,这些习俗或多或少和陶瓷行业有关。相传,坯房在中秋节休息一天,老板按8至10人一桌供应猪肉4斤和鲜蛋,黄花,木耳,粉丝,咸鱼,芋头,青菜等十种菜肴,另加40个铜钱作酒钱,每人一只生糖酥,一只扁麻酥。

加餐的规格叫十碗菜,晚上赏月的茶点里还要有花生,瓜子和梨,这些都是行帮定下的规矩,不能破坏。此外,中秋节时吃碱水粑也是当地必不可少的项目。

宁都:火龙虎月下进村

随着“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一串串清纯的童音在村中响起,这是中秋宁都县南云村的一道独特景观。中秋当晚,卢氏七房各出7名壮汉,每人一根竹篙。竹篙选用长约米的毛竹,从尾部往下层层扎好竹枝,竹枝上再捆上浇注过植物油的纸卷。夜幕降临后,各房人马举着49根竹篙汇集卢氏家庙前,依次点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煞是壮观。

寻乌:抬故事喜庆丰收

抬故事是寻乌县民间节庆的重要民俗活动,以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来展示一般选择8岁以下的小孩进行人物造型和化妆,并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木架上表演。

故事棚多为方形木架,用彩布装饰起来,由青壮年轮流抬着巡村游乐,长达三四个小时。“抬故事”是古代寻乌人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借此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

上饶:“菩萨出门行香”

与别的地方习俗不一样的是,每到中秋节前后,上饶县,玉山县,广丰县的一些乡村平常供在庙里的菩萨都要出来行香,这也是一年之中仅有的一次,每到一家老百姓的家中,老百姓都要拿出红包或捐出一些善款,以求得到降福。此外,中秋节的晚上,每家每户都要供奉月饼,水果。对祖先进行祭祀。

婺源:龙灯越长越兴旺

在婺源,每逢中秋节,有摆龙灯的传统习俗。摆龙灯也叫“迎龙灯”。只是当地人迎中秋的方式。所谓“龙灯”是由于干稻草捆接而成。用收割后的干稻草绑接成龙的形状,在稻草上插满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时,由村民用捆子插入稻草中并点燃上面的香,高举着来回游走于各村庄之间,形成了一条火龙,“摆龙灯”因此而得名。

吉安:中秋夜烧塔

中秋夜烧塔在江西吉安地区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资溪:畲族乡亲唱山歌

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是一个小山村,全村畲族人口400多人,民情风俗浓厚。畲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唱歌,每逢节日便以歌助兴,以歌抒情,中秋节也不例外。

到了中秋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一个山头,然后便可自由唱山歌,唱歌形式有三种,即独唱对歌,齐唱。畲族歌手们随兴而唱,即景编词,使新月畲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风情村”。

宜春:香烟袅袅跳傩舞

宜春傩舞祭月源远流长,每逢中秋佳节,宜春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月活动,场面恢弘,香烟袅袅,爆竹声声。跳傩舞者头戴面具,身着古装,持各种兵器,手舞足蹈,其表现手法严肃而诙谐,它既是人们以娱乐形式向傩神祈求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一种祈祷方式,也是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傩舞共有大小面具24具,面具为樟木雕成,形色酷似京剧脸谱,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与审美品位。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中秋节的习俗

潮汕传统中秋饼食,有着深厚文化,名扬四海,东南亚侨胞,每来家乡探亲,无不带上潮汕传统饼食,以馈赠在侨居的乡亲。

潮式月饼:意溪朥饼产于潮州意溪,原料为绿豆、面粉、猪油、砂糖,豆沙馅制成后须装入坛中贮藏数月。贵屿朥饼产于潮阳贵屿,清康熙年间薛源合创制,选用黑芝麻、瓜丁、白糖、面粉、猪油,成品为圆形小饼。苏南朥饼产于澄海苏南,首创于清末,选用原料与意溪朥饼相同。潮式月饼色泽金黄鲜艳,皮酥薄脆,豆沙馅厚润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腻。每年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潮侨居住地好几百吨。

青葱油、腌糖白肉丁作饼馅,制成1寸正方宝斗型状后,放入平底锅炉烙烤,不断翻转,掌握火候,使饼体内外熟透,呈金黄色,饼体棱角分明,形成方体。饼皮入口酥脆,呈油蛋香味,馅细腻润滑,味道清香甜。

苏南麻薄酥:清光绪年间,澄海蓬阳坚裕号饼食店首创。麻薄酥用纯正芝麻,白砂糖作原料,经精选精制而成,质地酥脆,入口清爽,甜中有香。

仙城束砂:清同治年间,潮阳仙城人赵嘉合首创,用炒熟的花生米簸上煮炼过的白糖,令所作束砂糖衣均匀,洁白如雪,质地酥脆,味道香甜。

达濠米润:先将糯米蒸熟晒干,过筛除杂质后在滚熟猪油中泡炸,再过筛后与麦芽糖、白糖、葱茸和猪油熬制成的糖膏混和,经反复压制,加工而成。米润呈板块状,洁白晶莹,入口胶粘而不沾牙,甜而不腻,香醇清爽。

沙浦酥糖:首创达濠珠浦村黄源盛酥糖铺。用早造花生米晒干选仁、炒熟、脱膜、去芽胚、分片,然后拌入糖浆葱油,辗压成小块,停放一星期后包装出售。特点是色泽金黄,鲜艳宜人,食时松脆,香甜爽口。

炮台南糖:由精面粉、鲜鸡蛋、鲜肥猪肉、饴糖、砂糖为主要原料,生产时严格控制火候,先将面粉、鸡蛋混合搅拌,并充分搓揉碾薄,放进热腾 中炸熟,再与饴糖、砂糖煮成糊状混合物,冷却后切块包装。南糖质淳爽口,清香怡人。

中秋节的习俗

顾名思义,农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节,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团团圆圆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不远万里回家过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圆,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圆吗!

嘻嘻,我当然也不会错过这月下吃饼的好日子啦!于是我从房间里拿出了我最爱吃的酥皮月饼。然后,我又搬出了凳子,轻轻地剥开我最爱吃的酥皮月饼。心里美滋滋的,真想一口咬下去。突然妈妈一叫我,我便把月饼放在了凳子上,待我归来之后:咦!月饼呢?我明明把它放在了凳子上,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一看,怎么地上有月饼末,我便一路跟着月饼末走,终于找到凶手了。尽然是你们:小帕和拔丝dog。

今天我非要把你们拔丝了不可,偷什么不好,敢偷我的月饼。妈妈听我在外面咕囔着。便问我:“小威,怎么了,在那干什么?”“妈,小狗把我的月饼给叼走了,我还没吃呢!”我气愤的说道。于是妈妈回到房间里,给我拿了一个月饼说道:“小狗也要过中秋节的吗?哪有中秋节不吃月饼的?”于是我便不再追究此事,继续我的月下吃饼了。

农历8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有月饼吃,又可以赏月。大家知道中秋节吃月饼是什么意思吗?他的意思是月儿圆,月饼圆,当然是家人也要团圆了!

我很喜欢吃月饼,因为月饼的形状和口味。不过,形状是一样的。它那莲花的形状特别好看,漂亮极了。

更让我高兴的是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的中秋节都是和爷爷、奶奶过的,今年妈妈回来了。早上,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吃过早饭。我们全家总动员各自分工;我们姐妹俩写作业;叔叔、婶婶干活;爷爷去玩;妈妈、奶奶做饭。我们的忙了一上午,我走出来,问妈妈:“饭好了没有,我们俩饿了。”“快好了。”我和妹妹只好可怜巴巴的等。当开饭的时候,我俩一看,呀,都是我和妹妹喜欢吃的菜。我俩狼吞虎咽。全家人看了我们的吃相,乐开了花儿。我们就这样乐乐呵呵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我的中秋节就是这样过的,你的呢?也说出来让大家乐呵乐呵吧!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中秋节了!

我国的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那天,我一边大口大口地吃饭一边赏月,可开心了!月亮又大又亮,真好看!吃完饭后还有各种各样的月饼吃!吃完月饼,我们这些小朋友就去玩花灯!有的小朋友的花灯上刻着一只美丽的天鹅,有的刻着一只顽皮的百灵鸟,我的花灯上刻着一只凤凰……我点了火,花灯马上亮了起来。我把它举起来一看,哇!真漂亮!

过中秋真美好!我特别喜欢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了。

一:中秋节的习俗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

“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则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00字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晚上,泉州少林寺举行 “中秋佳节祈福平安欢喜传灯法会”的`活动。我高兴地想:中秋节就在少林寺笑傲江湖。

“天涯共此时”的时刻到来,只见大雄宝殿前的石埕上,百盏蜡烛被摆成“中国梦”字样,烛光在夜色里摇曳,引得市民争相拍照。

妈妈来到香案前,供上柚子、龙眼、月饼,我连忙取来三枝清香,虔诚地焚香祈祝。妈妈笑着说:“龙眼通称‘桂圆’,因此也寓意着‘蟾宫折桂’,而柚子还要在柚皮上画鬼脸,祭月后剥皮食柚肉,有祛除邪-恶的意思。”

参加传灯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共同期望美好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

多么难忘的中秋传灯祈福活动,我想:美妙的佳节真可以用花好月圆来形容。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00字三:中秋节的习俗

首先,我想说说月饼。我喜欢吃月饼,因为我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飞行员。中秋节那天,月亮又大又圆,就像美丽的盘子挂在蓝色的衣服上一样。

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八月十五号。在节日来临的前几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帮着打扫房子,把房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灯笼挂在屋前。

晚上有一顿美餐,离家在外工作的人也要回来团圆。晚饭后,人们点亮灯笼,一般是红色的圆灯笼。孩子们会高高兴兴地玩他们的玩具灯笼。 月亮又圆又大,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吃着中秋节特别的食品——月饼。人们在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