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读书的三种境界(专业15篇)

时间:2024-01-15 06:52:28 作者:XY字客

读书的三种境界作文

你是中国营销界的顶尖营销员吗?或许是或许不是,但现实是在中国将近7000万人的营销航母上,真正出类拔萃的顶尖营销员并不很多,俗语说:不想成为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同理不想成为顶尖营销员的营销员也不是好营销员,那么怎样成为顶尖营销员呢?要想成为顶尖营销员必须要经过三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柳暗花明-会干经过第一种境界的熏陶与磨练,你凭着负责、执着、勤奋、敬业的态度,一直坚持学做营销,你没有做逃兵,即使在一段时间里或许没有做成任何业务,但你坚信你能行你能成功,你留了下来,正在逐步把自己磨练成称职的的营销员。正是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蛮干,经过无数次的一无所获,经过无数次的周而复始,你的业务逐渐变得顺手,碰壁少了,困难少了,你开始有订单,客户也开始尊重你,工作也不象原先那样忙乱,你已经渐渐摸索出做业务的门道,你已经懂得业务的流程操作,你已经明白业务的轻重缓急和成交的火候,你已学会怎么跟客户沟通,于是原来做营销的杂乱无序和迷茫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有计划、有条理的、有信心的营销工作。一次次成功的激励,一次次成功的经验积累,一次次失败的沉痛打击,一次次失败的深刻教训,直到这一步你总算明白了什么叫营销、营销什么、到哪里营销、营销给谁、怎么营销等,你终于弄懂了原来课堂上老师讲的、教科书上的理论、培训时经理说的、老营销员谈的……这一切虽然跟营销工作的实际有一定差距,或者说跟营销工作的实际不是完全吻合,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营销阅历的增长,你的营销工作变得相对轻松了许多,你也象那些老牌营销员一样,变得信心十足,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挑战市场,敢于独立从事区域市场的营销工作。这一阶段是营销员从门外汉到学会营销的关键阶段,也就是从蛮干到会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营销员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好好把握和领悟营销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营销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这一阶段,营销员终于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懂得了实践对营销的重要性,此时营销员已有了营销工作的成就感,逐渐开始喜欢营销工作。在这一阶段,营销员已经把营销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一份“职业”。

人生三种境界作文

成功的人生,首先要找到做人做事的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个起点称之为“1”。这个“1”,包括经济意义上的“1”和社会意义上的“1”。经济意义上的“1”,就是俗称的“第一桶金”,是干干净净、结结实实的本钱。社会意义上的“1”,就是做人的本份、做人的良知和常识。经济意义上的“1”好找,找到以后还可以添上若干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但是社会意义上的“1”很难守住,一旦守不住,就会丢掉本份,迷失本性,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这就危险了。人是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身份的变化有所改变的,但有些常理、本份的东西永远不应改变。

我们都有个体会,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理解,越熟悉的'东西越感到陌生。比如照镜子时,都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一旦合上镜子,谁都想不起自己的模样。我们常常不理解古人在说什么,其实大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天天背,却不知道“学”而不“习”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愉悦,如果不实地走一趟永远不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难!西方的哲学科学都建立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可是我们常常只知“学”,不知“习”。孔子说:“不患无位,患何所立,不患莫己知,患何所知也。”不担心没有合适的职位,只担心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问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舍本逐末,从来不知道“反求诸己”,不知道做人的本份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很崇拜美国总统里根,他凭良知和常识就把美国治理得非常好。里根原来是个三流演员,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得到评价最高的总统之一,还被评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人们公认,在历届美国总统中,里根治国治得最轻松、最好,休假最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人性化的东西也是最多的。他曾经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用这个弥天大谎将苏联拖垮;他曾在电视上宣布:10分钟后将展开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一瞬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了地球。5分钟后,他又宣布:对不起,跟大家开个玩笑,并马上向苏联政府道歉说,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从“1”出发,在“1”后面添上若干个“0”,还能再回到原点,回到这个“1”,在“1”和“0”之间,进退自如,收放自如,这个人才算得上出神入化。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有三种人生境界。

第一种境界中的人可能占大多数。他们常常只是停留在“1”上,守着这个“1”,就是添不上“0”。比如一个种地卖菜的,他总在种他的一亩三分地,卖菜,种一生,卖一生,到老都在种地、卖菜,直到他的儿子还子承父业,继续种地、卖菜,停留在“1”上。

第二种境界就高了一层。他从赚到第一笔钱、找到这个“1”开始,就持续不断添“0”,添到3个5个、8个10个。简单来说,人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找到这个“1”,第二个环节就是添上“0”。这个道理很朴实,这两种人做买卖都行,添不上“0”或添上3个5个都足以安身立命了。还有一种能人境界,可能就是大将军境界了。他一旦找到“1”,似乎能添上无数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能人经济。但是,尽管这种人能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却常常受不了意外打击,很可能突然垮掉。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的冲击,对他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比如科龙集团、德隆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大企业都是如此。这些商业奇才从做小商贩开始,添了很多个“0”,可是后来就骑虎难下了,他们的大业也很难传承下去。比如王安电脑,王安搞到40多个亿,儿子接过来,不是很快就完了吗?他凭自己的能力已经添了若干个“0”,但他和儿子都能上不能下,回归不了原点了。这是第二种境界,这种境界中的人在社会上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他有一段历史性的书写,有一个自己的历史舞台,尽管他只能写上一笔,演上一阵。

第三种境界的人就出神入化了。他们从“1”开始,添上若干个“0”,仍然可以返璞归真,过普通人的生活。钱对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如春秋时代越国的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后,散掉资财,隐姓埋名到齐国做买卖;后富可敌国,再次散掉,到了别处,再过10年,又是富可敌国,仍然散掉。他三次聚财三次散财,最后和西施泛舟太湖,不知所踪。这才是“进可兴国、退可富家”的大英雄,“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再一个张良,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树立起了人生的“1”,又添上了名垂千古的“0”,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只比刘邦地位低点。张良最后去了哪儿?入山修道了。他谢绝封赏,选择了自由,就回归到“1”上了。现在的张家界就是张良的封地。

范蠡和张良的境界就是哲人的境界,他们是最安全最了不起的人。你根本无法估量他们身上的财富究竟有多少,这种财富还不是你能模仿的,是他的境界到这儿了。他不但能在“1”后面添上很多的“0”,还能潇潇洒洒地从很多的“0”后面回到原来的“1”。这就是哲人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自古以来,多少人从“1”开始,没有添上一个“0”;多少人在“1”后面添了若干“0”,最后越走越远,回不来了,甚至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往往开始了不着边际的幻想。拿破仑登上阿尔卑斯山顶,以为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大,结果兵败滑铁卢;罗马尼亚共和国总统、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起初廉洁勤政,受到万民拥戴,后来就完全飘飘然,毫无准备地被哄下台处决了;毛泽东“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很伟大,但是后来的所作所为就荒唐了;项羽成势之后,气吞万里如虎,简直是恨天无柄、恨地无环,实际上他仅仅统率800壮士起事时有这个力量吗?他已经失去常识,忘了自己的力量是从何而来的了,所以不是天亡他,是他迷失本性,只能自取灭亡,饮恨乌江。很多人就是这样,建功立业,添了很多个“0”却再也回不来,至死回不来了。

我想,人们讲富贵如浮云,非得荣辱如浮云才厉害呢。不被利牵住,还不能被名累着。你拉洋车卖菜、给人当小工时能忍受屈辱,当上伟人之后反而不能忍受了吗?如果你始终知道你还是那个你,这种境界才是厉害的。在这一点上,我的父亲对我影响很大,虽然他这一辈子只守住了一个“1”,没有添上0。我父亲今年85岁了,每天还在捡垃圾。无论你是多么大的人物,你尊重他或者否定他,他都无所谓,一笑了之。他决不会因为你尊敬他,就高兴,侮辱他就恼,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想,就守住自己的“1”了,荣辱平淡,幸福在于自己,过去的就过去了。

读书的三种境界作文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陶晓跃。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意韵别样的散文。文章以奥尔珂德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话为线索,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多种的意蕴,从而展示出人生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在这一境界中,作者组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

开篇引出奥尔珂德的小说《小妇人》中马区夫人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接着引用谢冰心散文的句子,“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清新鲜活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意境。两个材料组合成一个层面,旨在表现少谙人世的女孩,对美的文字的美的感悟,这是纯净的少女情怀的折射。

后两个材料,一是写自己莫名地喜欢上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啄木曲》中的诗句,“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而且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个不停;二是老师对杜甫《新安吏》中的四句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敌终无情”的讲析,以及自己对老泪横流一词的理解。显然,这两个材料较之于前两个材料意义深入了一层,它将泪与愁,圆融在了一起。然而,这里的愁,还完全属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还完全停留在文本的层面上,可也正是这样,“不知愁的少女”那种天真无邪的心迹,昭然于笔端。

洁净的情怀,无邪的心迹就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纯美。

这一境界由文本的层面深入到情感的层面,在这一境界里,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方方面面展示出不同的人生体验。而这些人生体验的内核更多的又集中于伤痛。

其一,回乡的伤心。这一材料紧承上文,是杜甫诗意“眼枯即见骨”的感性体验。海峡两岸,遥遥相背。一旦那封闭的门打开,返乡就成了一股热潮。探亲接通了中断的血脉,便有了蕴积已久的乡愁的宣泄。无论是骨肉团聚时的相拥而泪,还是家园变迁而滋生出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哀叹,都是内心深处最为本真的东西。

其二,晚景的伤怀。如果说前文表述的是“伤”尚可以流泪的话,那这一材料突出的是“伤”已无泪可流。“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当然,这其中有生命本身的生理现象,但更多的含有对生命晚景的真实的伤怀,以及对时光不返的大无奈。

其三,怜子的伤情。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近如人意之处。作为一个母亲,作者和天下的母亲一样,也总为孩子的冥顽而伤情。孩子永远是母亲眼中催泪的一粒沙子,从古至今,沙子不断,泪水不绝。

其四,生命的历练。“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作者以如此美丽的诗句,引出了阿拉伯诗人笔下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这一故事告诉人们,生命的真实就在于历经磨练。人生的挫折也好,不幸也罢,都将会在磨练中提升为“一粒圆润的珍珠”。

其实,生命的种种体验,都是情感的过滤,情感的净化。在这过程中,生命不停地洗掉了种种的尘埃,剥去了样样的伪饰,返扑于一种真实的存在。这种生命的体验愈丰厚,人生真谛的领悟也就愈清明。这便是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至真。

这一境界又由情感的层面上升至道德的层面,这一层面充盈着一种圣洁。

观音流泪,不为一己,只为天下苍生。那晶莹的泪珠里,溶解了芸芸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罪孽”,普渡,普渡,佛的慈悲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耶稣滴血,滴出的是仁爱的泪,滴出的是促使信徒感恩涟连的泪,滴出的是犹如珍珠般宝贵的泪。“满怀感恩的心”,才是“最最纯洁真挚的”。

文章自此,笔墨之间早已饱蘸着宗教的色泽,这一色泽,缘于作者自己真挚敦厚的禀赋气质,也得力于作者自身儒家忠恕的道德修养。于是,人生的第三种境界,也就呼之欲出,那就是--至善。

三种境界,环环相扣,层层相进,厚实地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别样的觉悟,这种觉悟充满了理性的哲思。

有人评说琦君的散文,善于在极细小的生命波动上,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散播温馨”,而《泪珠与珍珠》一文还更多地了“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温厚”,这一词实在意味深长。

据此,人教版的“教参”,以为此文的结构是由四个部分组成,以为“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完全有可能是一种误读和误导。

作者邮箱:geshifeng@。

人生三种境界作文

第二种境界就高了一层。他从赚到第一笔钱、找到这个“1”开始,就持续不断添“0”,添到3个5个、8个10个。简单来说,人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找到这个“1”,第二个环节就是添上“0”。这个道理很朴实,这两种人做买卖都行,添不上“0”或添上3个5个都足以安身立命了。还有一种能人境界,可能就是大将军境界了。他一旦找到“1”,似乎能添上无数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能人经济。但是,尽管这种人能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却常常受不了意外打击,很可能突然垮掉。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的冲击,对他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比如科龙集团、德隆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大企业都是如此。这些商业奇才从做小商贩开始,添了很多个“0”,可是后来就骑虎难下了,他们的大业也很难传承下去。比如王安电脑,王安搞到40多个亿,儿子接过来,不是很快就完了吗?他凭自己的能力已经添了若干个“0”,但他和儿子都能上不能下,回归不了原点了。这是第二种境界,这种境界中的人在社会上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他有一段历史性的书写,有一个自己的历史舞台,尽管他只能写上一笔,演上一阵。第三种境界的人就出神入化了。他们从“1”开始,添上若干个“0”,仍然可以返璞归真,过普通人的生活。钱对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如春秋时代越国的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后,散掉资财,隐姓埋名到齐国做买卖;后富可敌国,再次散掉,到了别处,再过10年,又是富可敌国,仍然散掉。他三次聚财三次散财,最后和西施泛舟太湖,不知所踪。这才是“进可兴国、退可富家”的大英雄,“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再一个张良,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树立起了人生的“1”,又添上了名垂千古的“0”,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只比刘邦地位低点。张良最后去了哪儿?入山修道了。他谢绝封赏,选择了自由,就回归到“1”上了。现在的张家界就是张良的封地。范蠡和张良的境界就是哲人的境界,他们是最安全最了不起的人。你根本无法估量他们身上的财富究竟有多少,这种财富还不是你能模仿的,是他的境界到这儿了。他不但能在“1”后面添上很多的“0”,还能潇潇洒洒地从很多的“0”后面回到原来的“1”。这就是哲人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自古以来,多少人从“1”开始,没有添上一个“0”;多少人在“1”后面添了若干“0”,最后越走越远,回不来了,甚至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往往开始了不着边际的幻想。拿破仑登上阿尔卑斯山顶,以为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大,结果兵败滑铁卢;罗马尼亚共和国总统、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起初廉洁勤政,受到万民拥戴,后来就完全飘飘然,毫无准备地被哄下台处决了;毛泽东“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很伟大,但是后来的所作所为就荒.唐了;项羽成势之后,气吞万里如虎,简直是恨天无柄、恨地无环,实际上他仅仅统率800壮士起事时有这个力量吗?他已经失去常识,忘了自己的力量是从何而来的了,所以不是天亡他,是他迷失本性,只能自取灭亡,饮恨乌江。很多人就是这样,建功立业,添了很多个“0”却再也回不来,至死回不来了。

我想,人们讲富贵如浮云,非得荣辱如浮云才厉害呢。不被利牵住,还不能被名累着。你拉洋车卖菜、给人当小工时能忍受屈辱,当上伟人之后反而不能忍受了吗?如果你始终知道你还是那个你,这种境界才是厉害的。在这一点上,我的父亲对我影响很大,虽然他这一辈子只守住了一个“1”,没有添上0。我父亲今年85岁了,每天还在捡垃圾。无论你是多么大的人物,你尊重他或者否定他,他都无所谓,一笑了之。他决不会因为你尊敬他,就高兴,侮辱他就恼,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我常常想,我将来一定要回归到这个“1”。我在这么做,也在这么想。我是悟道参禅,不是参禅悟道,现在还在不断体悟。你看我的衣食住行,都非常随意。哪怕在监狱里,我也没有失去自己。不能说做到百毒不侵,确实心里已看透了这些东西。看不透这些,人生只有痛苦,无穷无尽。只要明白,我还是我,我就是我,以前所经受的苦难,再经受一遍又何妨?人不能因为财富的增大和身份的变更发生根本的变化,否则就找不到北了。比如我身高1米72,随着年岁的增长只会变得更矮,还会更高大吗?这样想,就守住自己的“1”了,荣辱平淡,幸福在于自己,过去的就过去了。

读书的三种境界作文

分析《诗经·豳风·七月》在生活、艺术和文化几个方面的意境,勾勒出该诗较为完整的框架。

《诗经·豳风·七月》历来评价很高,清人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曾说:“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为天下之至文也。”极言该诗内涵丰富,无所不包。的确,该诗广泛涉猎了天文历法、农耕狩猎、国家典制、民风民俗、鸟兽虫鸣等等,堪称西周早期先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赏析时,可以从生活、艺术和文化三个层面去探究该诗的境界。

一.生活:部落农奴的生活日常。

《诗经·豳风·七月》的主角是部落农奴。全诗通篇用记录性的文字呈现了他们的生活日常:

一是男耕女织的农事劳作。农事劳作繁重艰辛,构成了一年四季里农奴的主要生活内容。特别是出现了明确分工,有劳动能力的男子负责农耕,妇女负责纺织,妇女、小孩和无劳动能力的男子负责送饭等后勤保障工作。农事劳作的艰难,在第一段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在北风呼呼吹、寒气刺骨凉的隆冬,农奴连粗布衣服都没有,不知道拿什么过冬。即使如此,也还要在正月里修理农具,二月份开始下地干活。每个月份有每个月份的劳动内容,错过了一月就错过了一季,错过了一季就错过了一年。《诗经·豳风·七月》用近似排比的手法,层层叠叠渲染了全年劳动情况:“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农事劳作成为了全诗的基本色调。

二是农事间隙的服役田猎。在庄稼收获之后,本该歇息的农奴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到贵族老爷家里去服役干活以及田猎。服役干活主要是维修房屋和凿冰、取冰。“昼尔于茅,宵尔索綯”,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索,然后再登上屋顶去加固、修缮。“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十二月、正月里将冰凿下放入地窖,二月份再将冰取出来使用。田猎主要是男人们集合起来去猎取貉、狐狸等野兽,狐狸皮为公子做裘,大兽归主人,小兽犒赏自己。

三是筚路蓝缕的家庭生活。除了劳作,农奴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这种家庭生活同样是艰辛苦涩的,这可以从衣、食、住几方面看出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集中表现了农奴衣不蔽体的情景。农奴也养蚕纺丝、纺麻织布,但这全都是为贵族老爷做衣裳。“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最鲜艳的衣裳都是为了“公子”而制作的。在吃的方面,“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用臭椿树当柴,以苦菜做饭,以“食我农夫”。在住的方面,“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忙季过去,携妻带子返回住处,将四处漏风、鼠雀横行的草屋收拾一下,就在这里过年。住的方面同样简陋、寒酸。贵族老爷不劳而获、衣食鲜美,农奴辛勤劳作、无衣粗食,这就是该诗呈现的两种生活。

生活虽然悲苦、艰辛,并不意味着走向沉沦。在描写日常生活的时候,该诗通过描写鸟(仓庚、鵙)虫(蝉)的鸣叫和细微的举动(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尤其是蟋蟀的“运动轨迹”(“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从侧面烘托出农奴生活的趣味。从正面通过描写农奴农忙之后举杯庆祝的宏大场面,也刻画了农奴苦中有乐、坚忍不拔的品格。

二.艺术:出神入化的对比艺术。

《诗经·豳风·七月》不仅内容丰富,艺术上也很精湛,堪称一篇朴素的“华章”。该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对比,表现为在内容描写上的生活对比、节气对比,在氛围渲染上的情景对比,在框架结构上的段段对比、首尾对比等等。

一是内容描写上的对比。诗歌通过农奴和公子不同的生活对比,更鲜明地写出了农奴生活的艰辛和贵族生活的奢侈。两种生活充实、构成了全诗主要内容,这也是先秦时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农奴无衣、粗食、蜗居,贵族锦衣玉食、安居大院,两相对照,令人怨愤。节气方面,不同的节气对应不同的劳作,对照之下让我们对春夏秋冬的稼穑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是氛围渲染上的对比。悲苦与喜悦,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仅写悲,体现不出悲有多深;光写喜,体会不到喜的可贵。只有互相对比,才能相互映衬,使人感知更深。《诗经·豳风·七月》开头第一段就使用了对比手法,即整体的悲愁氛围与局部的喜悦氛围的`对比。该段前几句都是极言农奴的勤劳艰辛,情绪上悲愁、无奈,最后一句“田畯至喜”,却很突兀地写出了另一种情绪:极度的高兴、喜悦。这是田官看到农奴在辛勤劳作后的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放到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两个阶级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段在写少女采桑时,写完春日迟迟、鸟鸣花香、心情愉悦后,却在结尾又来了一句“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在她喜悦的表面下暗藏着悲愁:恐怕被公子看上带走,从而失去人生自由。这是整体的喜悦氛围和局部的悲愁氛围的对比。该诗的其他段落也大都从衣、食、住等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对比,让我们体味到了两种不同的氛围、情绪,以及在这种氛围和情绪笼罩下的人生。

三是结构框架上的对比。《诗经·豳风·七月》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一年的劳动生活列写了下来。内容虽然繁杂,却并不散乱,而是结构紧凑、精致,这要归功于对比手法的使用。诗歌在段与段之间运用了对比。诗歌的每一段都描写了不同的节令和农事,虽然按照乐歌的要求有节奏错落、回旋复沓的特点,但总体上重复很少,不同段落不同内容,互相映照,互为存在。诗歌在首尾之间也进行了对比。第一段的“悲愁”基调和末一段的“喜悦”氛围,反差很大,初读令人疑惑,细品则会释然。末一段的功成庆祝既是对全年农事的总结,也是对全诗的收尾。通过这样的“首尾呼应”,诗歌在结构上变得严谨,在内容上也变得多样起来。

合理使用对比手法,可以使作品变得更有力度,更有内涵和格调。贯穿全诗的对比手法,使《诗经·豳风·七月》具备了这样的张力。

三.文化:无处不在的礼乐文化。

《诗经·豳风·七月》不仅内容丰富、艺术出众,还浸润了浓厚的礼乐文化,有着自己内在的魂魄。诗里,有先秦生活文化、农耕文化、风俗文化,更有无处不在的儒家礼乐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神之礼。先秦时期尊神敬神,人神之间以神为先。该诗通过祭祀将之体现了出来:“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上古藏冰取冰都要先祭祀司寒之神,献上祭品请求恩准、保佑。集中体现了奉神、敬神的迷信思想。

二是君臣、主仆之礼。君臣、主仆之间的礼主要表现为臣对君忠、仆对主忠。该诗通过描写“田畯至喜”“为公子裳”、“为公子裘”、“献豜于公”,“上入执宫功”等,体现了“忠君报主”的思想。

三是夫妇、父子之礼。儒家之礼在这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夫唱妇随、子从父命。在诗中,“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写出了携同老婆孩子去南亩送饭的情景。妇子是听从、跟从丈夫和父亲的。“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说明虽然房屋很破,但丈夫还是带领、安慰妇子“入此室处”。夫和父在家庭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作为周人制礼作乐的产物,礼乐文化是《诗经·豳风·七月》的传承之道,也是排在诗歌生活层面、艺术层面之后的又一层面。它无处不在,又容易被忽略。这是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注意到的。

总之,《诗经·豳风·七月》达到了这样的艺术成就:既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浑然质朴又手法精到,内容繁多而各列其序,通观全局而不遗细节,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研读能得到不同的收获。从生活到艺术到文化,三种不断递进的境界,交缠、叠加在一起,成就了该诗的整体框架和艺术深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书的三种境界作文

第一种:趴在书下教书,离开教参寸步难行,教案基本是教参的翻版,上课最怕学生提问教参没有答案的问题,教法捉襟见肘,勉强完成任务。

第二种:捧着书本教书,对教材能很好的把握,对教参能取舍,对教材有关的材料有涉猎,比较得当的运用教法,比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种:站在书上教学,对本科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较多,教材及教参的内容只是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对教材的处理得心应手,教法运用恰当,放得开,收得拢,拿得起,放得下,每教一篇都有新意。

学习的三种境界

但绝大多数人。

是很难做到的。

二是会放弃。

这是更多考生最明智的选择。

会放弃绝不是全放弃。

而是学习过后知道自己的强项弱项。

选择性的放弃数量中。

掌握得较差,较难的部分。

“学”会放弃。

三是全放弃。

说全放弃基本与上岸无缘了。

可能你会觉得是危言耸听。

但是。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

全放弃的人。

可能比“学”会放弃的竞争对手。

至少少了6分。

一份行测试卷。

能领先几个6分?

好了,先来一波课前预习吧。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1

例一:某干洗店承接了一些业务,干洗200块窗帘。干洗好一块可得干洗费30元,但若损坏一块不仅得不到干洗费还要赔偿150元。若清洗完毕共得5280元,则损坏窗帘多少块?(2016年江西法检,61.02%)。

人生三种境界作文

成功的人生,首先要找到做人做事的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个起点称之为“1”。这个“1”,包括经济意义上的“1”和社会意义上的“1”。经济意义上的“1”,就是俗称的“第一桶金”,是干干净净、结结实实的本钱。社会意义上的“1”,就是做人的本份、做人的良知和常识。经济意义上的“1”好找,找到以后还可以添上若干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但是社会意义上的“1”很难守住,一旦守不住,就会丢掉本份,迷失本性,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这就危险了。人是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身份的变化有所改变的,但有些常理、本份的东西永远不应改变。

我们都有个体会,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理解,越熟悉的东西越感到陌生。比如照镜子时,都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一旦合上镜子,谁都想不起自己的模样。我们常常不理解古人在说什么,其实大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天天背,却不知道“学”而不“习”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愉悦,如果不实地走一趟永远不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难!西方的哲学科学都建立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可是我们常常只知“学”,不知“习”。孔子说:“不患无位,患何所立,不患莫己知,患何所知也。”不担心没有合适的职位,只担心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问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舍本逐末,从来不知道“反求诸己”,不知道做人的本份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很崇拜美国总统里根,他凭良知和常识就把美国治理得非常好。里根原来是个三流演员,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得到评价最高的总统之一,还被评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人们公认,在历届美国总统中,里根治国治得最轻松、最好,休假最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人性化的东西也是最多的。他曾经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用这个弥天大谎将苏联拖垮;他曾在电视上宣布:10分钟后将展开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一瞬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了地球。5分钟后,他又宣布:对不起,跟大家开个玩笑,并马上向苏联政府道歉说,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从“1”出发,在“1”后面添上若干个“0”,还能再回到原点,回到这个“1”,在“1”和“0”之间,进退自如,收放自如,这个人才算得上出神入化。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有三种人生境界。第一种境界中的人可能占大多数。他们常常只是停留在“1”上,守着这个“1”,就是添不上“0”。比如一个种地卖菜的,他总在种他的一亩三分地,卖菜,种一生,卖一生,到老都在种地、卖菜,直到他的儿子还子承父业,继续种地、卖菜,停留在“1”上。

教案的三种境界

通过诵持金刚经,能直指如来藏性,也可以说金刚经也是成佛的经典。下面是《金刚经》的三种境界,一起看一下吧。

我的所有诵经,都是在一种明心的状态下诵的。诵时,我不执著过去心,不执著未来心,当下也不执著。我私下认为,那‘三心\’不可得的‘得\’,就是执著的意思。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对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诵什么经,主要看你的心得了什么病。因为,所有经典都能达到离苦得乐的效果,它们是平等的,并无分别。但修法,讲求对机。只要对机,就是好法;假如不对机,就会出现问题。我在契入光明大手印之前,一直诵《金刚经》,诵了多年,最后达到了能所俱空,这时,就接近了“真心”状态。

至于如何诵经,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诵经,只讲讲我自己的心得。我的所有诵经,都是在一种明心的状态下诵的。诵时,我不执著过去心,不执著未来心,当下也不执著。我私下认为,那“三心”不可得的“得”,就是执著的意思。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对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当你发现,你的那个心其实是无常的,也归于空性,你抓是抓不住的,它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这就是“不可得”。我就是在这种“三心”不可得的状态下——它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生命状态——诵经的。

《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等等,那个“住”字,我也理解为执著。因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三心”都不可得。在这种状态下,你就有可能找到真心。当然,一定要多亲近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点拨,你就会错过认知真心的机会。

诵经的目的主要在于体悟“三心不可得”的那种状态,并在日常中保持如如不动的真心。诵读《金刚经》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理上明白了,但体悟上没达到那种境界;二是座上修时可以安住真心,但是不能把那种状态贯穿到生活中去。

如何将那种状态贯穿到生活中去呢?就是记住《金刚经》中的三种境界,精进修行,见到真心后,在行住坐卧中,让真心生起妙用。

第一,要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一切眼前的东西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很快就会消失,它们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比如我和你今天见面了,过几天你就走了,虽然看上去有这个现象,但它本性是空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你一离开,这眼前的场景就消失了,像梦一样,不会永恒的。再比如,这所房子,你看起来很坚固,但大地震之后,城市都被毁掉了,可别提这楼房,即使不毁,几十年之后它也会被拆掉重修。所以一切都没有自性,都了不可得,那么就不要执著它。这是第一个境界。

第二个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执著心中的念头。“无所住”就是任其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跟念头走。“生其心”就是真心的妙用。真心不是顽空,而是智慧。只有空而没有智慧,就不可能解脱,还有可能会堕入无色界。所以,要在真心的观照下做事,用行为去体现那颗真心。

最后一个境界:“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行者说“我证得了大手印”,那么他还执著于自己证得的那个东西,就没有真正成就,因为最后的一关还没有过。

要把你证得的那个名相也抛掉,不要执著。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将空性打成一片的时候,如果你还执著于那个空性,就是著法、著相。这是你的另一种执著,像给自己捆上了另外一道绳子。只有一切都不执著时,才是究竟解脱,有执著必无解脱。当你证得了大手印,而执著于大手印的“明”时,就堕入色界;执著于空性,就堕入无色界;执著于大乐,就会堕入欲界。真心是超越一切名相的。

所以说,《金刚经》是了义的经典,当你不但道理上明白其中的这三种境界,身体上也能体验到这三种境界的时候,也就解脱了。不过还有人说,《金刚经》太深奥,不适合现代人的根器。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修炼之法相当于药,有多少种烦恼就有多少种对治的`方法,你不能说只有这种法才能对治烦恼,其他的就不能。比如,你不能说六味地黄丸是个好药,但不适合现在的人吃。同样的道理,既然有这种法,就肯定会适合一些人的根器。

还有一些修行人总爱在事相上打转,总是讲一些诸如弹酒的时候要在什么位置,打坐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哪里,是前面一尺,还是更远之类的东西。其实,酒往哪儿弹都能证得空性,因为无论你怎么弹,心中的那个东西是不会变的。要明白如何见性,如何解脱,这才是关键。

有一天,有几个老太太来找我,她们把世间的一切都抛下了,什么都不要了,修行了很多年。我问她们:“你们修的是什么?”她们说不知道。我又问:“你们知道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吗?”她们也说不知道。我再问:“没有人给你们讲过吗?”她们说:“没有。”像她们这样的人有许许多多,有些人已经没信心了,有些人已经死了,死时他们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该怎么修。所以,那时候我觉得如果我再沉默的话,就对不起这些人。后来,我才开始接触了一些人,告诉了他们解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解脱,等等。

单纯只在形式上修炼是绝对解脱不了的,比如水的颜色不是水的本质,水的本质是另外的东西。如果仅仅在形式上玩弄一些技巧,肯定是不可能解脱的。

拓展阅读:读《金刚经》有感。

一部佛光灿烂的《金刚经》,在今天这个国泰民安,佛教昌盛的时代广为流传,在日益增多的居家学佛人的队伍中,读《金刚经》的信众也越来越多,这真是盛世兴佛,佛兴盛世,是中华民族的殊胜因缘。在读《金刚经》的人群中,不时听到这样一种反映,即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功德无量之经,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去读这部经。但释迦牟尼佛却在这部经中反复指出无法可说,无法可得,故而读来读去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可学?我以为这的确是读经的一个大问题,有必要加以深究并切实解决。

《金刚经》篇幅不长,但佛在经中却反复说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也说到如来无所说,也无法可得,即便是过去在然灯佛所也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指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此说来真叫人有些难以琢磨。说了又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说没有说吧,又有一部《金刚经》摆在那里。其实这正是《金刚经》大作之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佛法的光茫,只是我等小根小智,无明愚昧,见宝不识。因而落得一个见字为字、见相落相,无法感悟到经中的理义。如何这样说?我们不妨将《金刚经》剖开来看。

对于解决读者中如上疑团,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细读:“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善提。须善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在这里态度十分鲜明地告诉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要因为佛说过诸法非法,诸相非相,就以为一切法都断灭了,就无法可学了,如此思维必定是一种偏知偏见。由这段经文的反思,我们不妨再重读《金刚经》,难道释迦牟尼佛就真的没有说法吗?不。经文通篇都在说法,而且说的是大法,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何以见得?经文开篇佛就开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降伏其心。接着指示一切菩萨应如何布施。继而又指出佛法如同虚空不可思量一样,不可依思量而得,也不可以身相而见。若是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根本,是大法。难怪连须菩提听到这里都要启问:“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须菩提并非多余担心,我们若干人不是感到无法可信,无法可学吗?在以后的经文中,如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众生之见,以菩萨之见,以佛之见来解说这般若之法,以启迪众生智慧,通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既然说了法,那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无法可说,无法可取呢?这并非如来想搅浑水,而是如来太子知众生之根性,那就是执著贪婪。故而佛在说出法以后,又得花大气力告诫人们不要执著于法,不要贪取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何等的慈悲!我想如果没有众生执著的根习,《金刚经》有几句话就够,佛既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气力说那么多的话,也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破众生之执见。

众生执著了什么呢?佛在经中了了说明。略举几执:一是执著于相。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二是执著于法。贪乐于小法,有为法;三是执著于福德。贪爱于有相布施之福德。还有种种,不一一具说。执著有什么害处呢?佛在经中也一一分别指出,执著相者那是执于虚幻,因一切相皆是不实,不过于一合相。而且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必生嗔恨,不得解脱。执著于法者是人入邪道,不能接受大法之教,而一切有为法,不过如梦幻泡影一般,最终不过以法束缚自己。执著于福德也是同样,因为一切福德非福德性,故名福德,那也不过是虚幻之物。

读《金刚经》不是无法可学,而是在学一根本大法,在学大般若波罗蜜法。信奉这部大法,我们才能以般若之舟通达到光明的彼岸。这是每一个读经之人必须要解决的正信。我们读这部经不能仅仅将此作为一种功课来做,更重要的是深究经义,知其根本,了悟佛所说,以找到自己下力之处。以《金刚经》为师,指导自身学佛修持、信解受持。这才可算为一个真正的读经之人。

以上所说,无非是笔者读经之见,偏知难免。《金刚经》智慧本不可说,理义本不可说,功德也不可说。一切言语皆是不实之词,无非是妄言妄语罢了。只是我亲闻若干同学同修读经找不到下力处,便心生悲悯,忍不住说几句。但回头一望,想说的无法说清楚,说清楚了的好像又不是想说的。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自重读《金刚经》。

教案的三种境界

案例是企业内部精心挑选上来,利用培训机会(分小组进行讨论)拿出解决方案,讲师结合自己经验功力作一点评拔高,然后把讨论方案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不是“空对空”,而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毕竟,培训机构卖的不是课程本身和讲师,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培训价值所在,所谓咨询式培训和为客户量身定做。而这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培训机构、讲师的专业度,挖“潜”(需求)找准(需求)的能力,二是愿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做的问题,相信企业hr会越来越理性,知道自己花那么贵的钱买来的是什么东西。

上述三种境界需要讲师的悟性和职业操守,通过培训你能给企业和学员带来什么,是知识?技能?工具?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悟性是讲师自己本身从专业度上能不能做,操守是自己是以“圈钱”为中心,还是实实在在为客户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愿不愿做,两者都很重要。

相信企业hr和学员是理性的,他们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培训本身是物有所值、物超所值还是物非所值,讲师、培训机构、企业能够共赢,共同持续发展。

教案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工作是个耐人寻味的工作。如果不管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成绩比较差,那么就意味着班主任工作就干到头了。因为没有那个校长,还敢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即使他想把班级交给你继续管理,学生家长也不会答应的。如果过于重视成绩,把成绩当作首要目标,把文化课学习当作唯一的活动,那么班主任工作恐怕也干到头了。因为学生埋头于学习,长期下去,就会产生腻烦心理。学习效率低,效果就不会好。所以班主任工作,是个全方位的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班级管理理念的正确指导,就不能把握工作的方向,就可能事倍功半,劳心费神,就可能出力不讨好。因此,我说的班主任管理的三个境界,其实,就是比较三种不同的理念,从中得到正确的管理启示。

第一,经验型管理。这个的管理,没有理论指导,凭着感觉走。过去班级管理的经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就是管理的先验的指南。在管理中,如果感觉好,就觉得成功;如果感觉不好,就觉得失败。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工作滞后,往往是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时,才知道改变管理的具体策咯。这个时候,已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个管理的境界,比较低,表现为事后的调节。工作往往被动,班主任经常处于应付状态,而且觉得工作太累,没有兴趣,表现为随意性大,缺少计划性。就是有计划,也显得形同虚设,没有意义。

第二,制度管理型。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制度的形式,予以约束。是工作有章可循,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有据可依。这个种管理的模式,如果班主任,原则性强,对照班规,不考虑实际,就会开始比较顺当,坚持一个阶段,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个别同学,用打小报告的形式,经常的反映班级情况。如果没有人反映,你班主任也不了解班级里的情况,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如果为了加强对班级的控制,鼓励学生打小报告,就会养成不良人格。2、师生关系僵化,缺乏感情的滋润。老师为了严格执行纪律,不分青红皂白,不关学生的内心感受,就绳制一纪律。学生因为老师缺乏人情味,而出现逆发心理。进尔破罐子破摔,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把老师当敌人。更谈不上尊重老师。老师这个时候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就不会发生任何作用了。这样就往往形成了严重的师生对立。

第三,人文关怀型。这个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把管理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管理,不是对他们新个、我的约束,而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只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更有利与个人的成长。这个时候的管理,往往四两拨千斤,老师用不了多少劲,就能发挥最大的绩效,创造出班级管理的奇迹。

三种不同的理念,会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就会达到三中不同的境界。

[1] [2]。

人生之三种境界

最近的闲暇时间都在看于丹的《庄子》心得,书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何谓“境界”,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首分别来自晏殊、柳永、辛稼轩的三句话中,巧妙的将人生境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之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略显哀伤,有点凄凉和迷茫。“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人生阶段是一种变化的意象,环境中存在着太多的牵绊和阻碍,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会让人难以确定方向,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人的心态也在变。眼前的天涯路无限延伸,望不尽边,无限哀愁无尽的迷惘弥漫心间。陷于迷惘之塔的人生阶段,浮现眼前的尽是模糊不清和模棱两可所带来的焦虑,让你尝尽人间世事的辛酸与疾苦,备受煎熬着,这时间,若在太难太累难以权衡的时候,我们会默默地祝福自己,这只不过是暂时的窘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事实证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你须要经得起磨砺和历练,度过人生最初的起伏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追求、坚定不移地追求心中所愿,这是一段清苦而又很充实的阶段,目标既定,即使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衣带渐宽亦有何妨,即使是“憔悴”亦有何碍,躯体之苦乏、心志之锤炼,相较于虚空的灵魂,个人认为不足为患。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如果你有理想,你就要去保护它。”剧中主人翁为理想,甘愿付出代价,在生活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形中,毅然坚守着开始时的选择,即使是“炼狱”也“终不悔”的选择。这样的坚持,何忧患得不到上帝的眷顾。

一、之二境界的铺垫,又何来有尔后的欣慰与幸福。

脱与自信,太多人奉这句话为座右铭,是自信,是加勉,是自慰,还是故作洒脱,我难以判别,就个人而言,我从中学会坚守自己的坚持,坚持走自己的路。

教案的三种境界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行管法学教研部,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互动教学法是在目前各类教育中备受推崇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种境界为喻,引导学员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事物的看法发生由表面到本质的变化。互动教学的三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在学习实践、互动启发中完成对事物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互动教学;三重境界;认识过程。

互动教学法是在目前各类教育中备受推崇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因其重视能力素质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拓展思维、激发内心潜能的作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并被积极推广。成功的互动教学课,就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1]中讲到的佛家的三种境界一样: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三是看山还是山,可以引导学员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事物的看法发生由表面到本质的变化。“三种境界”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互动教学课应具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一、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认识的初级阶段。

看山是山,指在互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就是初步认识事物,在整个互动教学中属于初级阶段。一般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教师如何实现“看山是山”

互动教学中有三个要素:教师、学员、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员是互动教学的主体,互动教学首要是解决好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能够“看山是山”,即教师要能够把学员当做学员来看,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2]。由于在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丰富生活阅历、良好工作和生活经验、一定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以及某种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学员的藏龙卧虎往往给教师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战术上要高度尊重、重视学员,充分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在战略上要树立自信,不要因为学员的学历、经验、职位等相对较高而担心自己不能驾驭。虽然培训对象通常会对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和知识点有一定了解,但他们并非全知全能,往往对讲授的问题没有系统地把握和专业性地深入的研究。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之上的;其次,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起学员参与互动的热情。“互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中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虽然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但这一概念也完全适用于成人培训。所以互动教学中,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不能鼓励、刺激学员去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成为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教师“独角戏”。

(二)学员如何实现“看山是山”

所谓学员的“看山是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员把问题当做问题来看。互动教学的客体就是待解决、待认识的问题。培训中,成人培训对象通常对问题已有成见、缺乏认识、探索问题的主动性,惰于深入思考和系统地认识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员认识问题,把学员头脑中零星的认识整合、系统起来,并能够重新形成概念,为下一步应用与实践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员在互动中对“本课程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共同规律、发展趋势是什么”形成认识并初步掌握解决问题实用工具。

(三)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学员讨论过后要做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点评。

点评是互动教学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技巧,如果没有教师点评,学员对问题的认识就达不成共识,易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如果教师的点评过长,易与课堂讲述混淆而影响互动效果,有“一言堂”之嫌;如果教师的点评不中要害,学员的认识就不能升华、受到启发就不大,使互动教学有其形而无其神。

2.教师课堂上要对学员鼓励与控制相结合,掌握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

在师生互动时有时出现学员参与热情不高,场面冷清被动,有时又场面过热,难以失去控制,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互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一方面,要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的思考氛围,鼓励学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引导、总结的方法和打断、结束讲话的技巧。

二、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实践对认识的影响。

看山不是山境界的达成主要来源于实践。通常是让学员应用原理、规律和方法在预先设计好的案例、情境中进行讨论、演练并解决问题。学员通过实践会发现:现实中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与自己的头脑中原有的观念、甚至与刚刚讨论时才形成的认识都有很大的不同,进而形成“看山不是山”的否定性印象。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运动。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体验,能使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得到不断的生成、张扬和提升。学员通过亲历亲为体会到:即便是熟练地掌握理论和方法,也不一定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掌握理论与行之有效是有很大距离的,不断缩小这一距离,就是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此阶段,教师重在引导学员参与实践、积极思考,要注意应做到什么和避免什么。

(一)应做到的几个要点。

1.抓住互动现场的主要问题。

互动教学课上,教师还要成为密切的观察者,要能够敏锐地抓住互动现场上的几个关键性因素:第一,哪些问题是被学员忽略的;第二,哪些问题是在执行案例过程共同出的;第三,哪些问题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只有明确而有针对性进行的分析、提醒,才能真正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

2.针对问题分析成因。

学员往往只能挖掘到表象原因,教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分析:第一,那些问题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第二,哪些问题的出现似乎是不可避免,却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规避的;第三,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培训和锻炼,在提升能力素质后就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主客观两方面的分析,才能引导学员如探幽般,层层深入,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营造宽严相济的课堂氛围。

宽,是指教师首先是主持人,要善于营造自由思考的氛围。严,是指教师同时又是裁判员,必须严格要求学员遵守执行任务的规则。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激发学员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不要为了照顾学员的成就感而降低要求和标准。宽严相济另一方面是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鼓动力,能够组织学员愉快而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带领学员进行互动实践时,要把握好尺度,在执行规则、进行评判时应公平、公正、公开。让互动教学的整个过程相对开放、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充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学乐精神。

4.处理好项目实践的成败关系。

尽管学员在课堂上会积极参与、努力完成项目,但因个体差异,项目失败不可避免。这就对教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剖析同一个问题,要根据成败的不同结果,给予学员不同的启示。对于顺利解决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员在充分体验成就感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并启发他们与其他的成功者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同样问题如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学员执行失败后,要理解学员的失落心情、引导学员学会接受结果、启发学员进行反思。

(二)要尽量避免出现几种情况。

1.注重形式忽略目的。

在教学中只强调体现互动的形式,忽视了学员思维、潜力的开发和能力素质的提升,结果是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收获甚微。

2.教师迷失,丧失课堂的控制权。

授课教师如果缺乏主见、授课技巧,或准备不充分时,就会迷失在学员形形色色的论断中,教师丧失课堂主动权,致使教学目标不能完成。

3.教师思维程式化并趋于老化。

由于教师自身成长和精进不够,布置的执行任务简单、陈旧没有挑战性,提供的解决方法过于单一或过于明确,结果框住了学员的思维、限制了学员的能力发挥。教师要具有敢于接受新挑战、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的勇气和能力,善于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自我的更新和成长。

三、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认识的升华。

“看山还是山”,是指在互动教学的最后,学员和教师都形成了对问题认识的肯定性回归: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是对问题的看法却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方法还是那个方法,但使用时心态和技巧都有了提高。教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学员实现了能力素质的提升。这是总结升华阶段,只有到了这一境界,才地实现了互动教学的最高目标。

互动教学中如果能实现“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那“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则水到渠成,教师在此阶段上要从整体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要有问题的最后总结。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员在互动中的表现,总结出共性的规律:如由共犯错误找出思维上的误区;由方法和工具的应用使学员认识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方法上升为艺术;对通过实践检验的规律、方法做最后的具有升华性质的总结和概括。

2.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引导学员重新回到学习状态,通过分析理论,总结学员的得失,使其能够重新思考问题,重新认识所学过的理论,重新得出肯定的结论,从刚才热闹的互动状态回到虚心认识问题的平和心态。

3.注意时间分配上的技巧。

互动教学中,教师通常鼓励学员多思、多动、多践行,学员参与互动的时间宜采取二八原则或黄金分割(0.618),即最多可以占全课程时间的八成,最少也不低于6成,教师总结的时间宜为二成至四成,从时间分配上充分体现学员互动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助的原则。

总之,互动教学的三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在学习实践、互动启发中完成对事物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前提是学习,通过学习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形成头脑中的看法,即“看山是山”的肯定阶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学员在实践中反思过去形成的认识,否定过去的那些不适用不正确的看法和方法,即“看山不是山”的否定阶段;最后,学员通过实践把学来的理论变成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形成新的认识,就实现了否定之否定过程即“看山是还是山”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教基[]17号。

策划的三种境界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行管法学教研部,辽宁营口115000)。

摘要:互动教学法是在目前各类教育中备受推崇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种境界为喻,引导学员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事物的看法发生由表面到本质的变化。互动教学的三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在学习实践、互动启发中完成对事物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互动教学;三重境界;认识过程。

互动教学法是在目前各类教育中备受推崇和重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因其重视能力素质的提升,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拓展思维、激发内心潜能的作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并被积极推广。成功的互动教学课,就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1]中讲到的佛家的三种境界一样: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三是看山还是山,可以引导学员随着认识的发展,对事物的看法发生由表面到本质的变化。“三种境界”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互动教学课应具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和结果。

一、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认识的初级阶段。

看山是山,指在互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就是初步认识事物,在整个互动教学中属于初级阶段。一般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教师如何实现“看山是山”

互动教学中有三个要素:教师、学员、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员是互动教学的主体,互动教学首要是解决好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要能够“看山是山”,即教师要能够把学员当做学员来看,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2]。由于在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的对象往往是具有丰富生活阅历、良好工作和生活经验、一定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以及某种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学员的藏龙卧虎往往给教师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战术上要高度尊重、重视学员,充分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在战略上要树立自信,不要因为学员的学历、经验、职位等相对较高而担心自己不能驾驭。虽然培训对象通常会对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和知识点有一定了解,但他们并非全知全能,往往对讲授的'问题没有系统地把握和专业性地深入的研究。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之上的;其次,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起学员参与互动的热情。“互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中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虽然是针对基础教育而言,但这一概念也完全适用于成人培训。所以互动教学中,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不能鼓励、刺激学员去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成为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教师“独角戏”。

(二)学员如何实现“看山是山”

所谓学员的“看山是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员把问题当做问题来看。互动教学的客体就是待解决、待认识的问题。培训中,成人培训对象通常对问题已有成见、缺乏认识、探索问题的主动性,惰于深入思考和系统地认识问题。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员认识问题,把学员头脑中零星的认识整合、系统起来,并能够重新形成概念,为下一步应用与实践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员在互动中对“本课程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共同规律、发展趋势是什么”形成认识并初步掌握解决问题实用工具。

(三)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学员讨论过后要做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点评。

点评是互动教学中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技巧,如果没有教师点评,学员对问题的认识就达不成共识,易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如果教师的点评过长,易与课堂讲述混淆而影响互动效果,有“一言堂”之嫌;如果教师的点评不中要害,学员的认识就不能升华、受到启发就不大,使互动教学有其形而无其神。

2.教师课堂上要对学员鼓励与控制相结合,掌握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

在师生互动时有时出现学员参与热情不高,场面冷清被动,有时又场面过热,难以失去控制,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互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一方面,要善于营造宽松自由的思考氛围,鼓励学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引导、的方法和打断、结束讲话的技巧。

二、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实践对认识的影响。

看山不是山境界的达成主要来源于实践。通常是让学员应用原理、规律和方法在预先设计好的案例、情境中进行讨论、演练并解决问题。学员通过实践会发现:现实中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与自己的头脑中原有的观念、甚至与刚刚讨论时才形成的认识都有很大的不同,进而形成“看山不是山”的否定性印象。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运动。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体验,能使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得到不断的生成、张扬和提升。学员通过亲历亲为体会到:即便是熟练地掌握理论和方法,也不一定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掌握理论与行之有效是有很大距离的,不断缩小这一距离,就是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此阶段,教师重在引导学员参与实践、积极思考,要注意应做到什么和避免什么。

(一)应做到的几个要点。

1.抓住互动现场的主要问题。

互动教学课上,教师还要成为密切的观察者,要能够敏锐地抓住互动现场上的几个关键性因素:第一,哪些问题是被学员忽略的;第二,哪些问题是在执行案例过程共同出的;第三,哪些问题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只有明确而有针对性进行的分析、提醒,才能真正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

2.针对问题分析成因。

学员往往只能挖掘到表象原因,教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分析:第一,那些问题的出现是可以避免的;第二,哪些问题的出现似乎是不可避免,却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规避的;第三,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培训和锻炼,在提升能力素质后就可以解决的。只有通过主客观两方面的分析,才能引导学员如探幽般,层层深入,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营造宽严相济的课堂氛围。

宽,是指教师首先是主持人,要善于营造自由思考的氛围。严,是指教师同时又是裁判员,必须严格要求学员遵守执行任务的规则。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激发学员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不要为了照顾学员的成就感而降低要求和标准。宽严相济另一方面是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鼓动力,能够组织学员愉快而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带领学员进行互动实践时,要把握好尺度,在执行规则、进行评判时应公平、公正、公开。让互动教学的整个过程相对开放、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充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学乐精神。

4.处理好项目实践的成败关系。

尽管学员在课堂上会积极参与、努力完成项目,但因个体差异,项目失败不可避免。这就对教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剖析同一个问题,要根据成败的不同结果,给予学员不同的启示。对于顺利解决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员在充分体验成就感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并启发他们与其他的成功者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同样问题如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学员执行失败后,要理解学员的失落心情、引导学员学会接受结果、启发学员进行反思。

(二)要尽量避免出现几种情况。

1.注重形式忽略目的。

在教学中只强调体现互动的形式,忽视了学员思维、潜力的开发和能力素质的提升,结果是上课时热热闹闹,下课后收获甚微。

2.教师迷失,丧失课堂的控制权。

授课教师如果缺乏主见、授课技巧,或准备不充分时,就会迷失在学员形形色色的论断中,教师丧失课堂主动权,致使教学目标不能完成。

3.教师思维程式化并趋于老化。

由于教师自身成长和精进不够,布置的执行任务简单、陈旧没有挑战性,提供的解决方法过于单一或过于明确,结果框住了学员的思维、限制了学员的能力发挥。教师要具有敢于接受新挑战、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的勇气和能力,善于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自我的更新和成长。

三、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认识的升华。

“看山还是山”,是指在互动教学的最后,学员和教师都形成了对问题认识的肯定性回归: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是对问题的看法却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方法还是那个方法,但使用时心态和技巧都有了提高。教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学员实现了能力素质的提升。这是总结升华阶段,只有到了这一境界,才地实现了互动教学的最高目标。

互动教学中如果能实现“看山是山”和“看山不是山”,那“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则水到渠成,教师在此阶段上要从整体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要有问题的最后总结。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员在互动中的表现,总结出共性的规律:如由共犯错误找出思维上的误区;由方法和工具的应用使学员认识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方法上升为艺术;对通过实践检验的规律、方法做最后的具有升华性质的总结和概括。

2.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引导学员重新回到学习状态,通过分析理论,总结学员的得失,使其能够重新思考问题,重新认识所学过的理论,重新得出肯定的结论,从刚才热闹的互动状态回到虚心认识问题的平和心态。

3.注意时间分配上的技巧。

互动教学中,教师通常鼓励学员多思、多动、多践行,学员参与互动的时间宜采取二八原则或黄金分割(0.618),即最多可以占全课程时间的八成,最少也不低于6成,教师总结的时间宜为二成至四成,从时间分配上充分体现学员互动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助的原则。

总之,互动教学的三个境界,实际上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在学习实践、互动启发中完成对事物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前提是学习,通过学习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形成头脑中的看法,即“看山是山”的肯定阶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学员在实践中反思过去形成的认识,否定过去的那些不适用不正确的看法和方法,即“看山不是山”的否定阶段;最后,学员通过实践把学来的理论变成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形成新的认识,就实现了否定之否定过程即“看山是还是山”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教基[2001]17号。

人生三种境界

1和0的思考:人生的三种境界成功的人生,首先要找到做人做事的起点,我们可以把这个起点称之为“1”。这个“1”,包括经济意义上的“1”和社会意义上的“1”。经济意义上的“1”,就是俗称的“第一桶金”,是干干净净、结结实实的本钱。社会意义上的“1”,就是做人的本份、做人的良知和常识。经济意义上的“1”好找,找到以后还可以添上若干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但是社会意义上的“1”很难守住,一旦守不住,就会丢掉本份,迷失本性,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这就危险了。人是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身份的变化有所改变的,但有些常理、本份的东西永远不应改变。

道自己,只问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舍本逐末,从来不知道“反求诸己”,不知道做人的本份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很崇拜美国总统里根,他凭良知和常识就把美国治理得非常好。里根原来是个三流演员,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得到评价最高的总统之一,还被评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人们公认,在历届美国总统中,里根治国治得最轻松、最好,休假最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人性化的东西也是最多的。他曾经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用这个弥天大谎将苏联拖垮;他曾在电视上宣布:10分钟后将展开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一瞬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了地球。5分钟后,他又宣布:对不起,跟大家开个玩笑,并马上向苏联政府道歉说,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从“1”出发,在“1”后面添上若干个“0”,还能再回到原点,回到这个“1”,在“1”和“0”之间,进退自如,收放自如,这个人才算得上出神入化。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有三种人生境界。

第一种境界中的人可能占大多数。他们常常只是停留在“1”上,守着这个“1”,就是添不上“0”。比如一个种地卖菜的,他总在种他的一亩三分地,卖菜,种一生,卖一生,到老都在种地、卖菜,直到他的儿子还子承父业,继续种地、卖菜,停留在“1”上。

第二种境界就高了一层。他从赚到第一笔钱、找到这个“1”开始,就持续不断添“0”,添到3个5个、8个10个。简单来说,人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找到这个“1”,第二个环节就是添上“0”。这个道理很朴实,这两种人做买卖都行,添不上“0”或添上3个5个都足以安身立命了。还有一种能人境界,可能就是大将军境界了。他一旦找到“1”,似乎能添上无数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能人经济。但是,尽管这种人能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却常常受不了意外打击,很可能突然垮掉。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的冲击,对他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比如科龙集团、德隆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大企业都是如此。这些商业奇才从做小商贩开始,添了很多个“0”,可是后来就骑虎难下了,他们的大业也很难传承下去。比如王安电脑,王安搞到40多个亿,儿子接过来,不是很快就完了吗?他凭自己的能力已经添了若干个“0”,但他和儿子都能上不能下,回归不了原点了。这是第二种境界,这种境界中的人在社会上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他有一段历史性的书写,有一个自己的历史舞台,尽管他只能写上一笔,演上一阵。

而言是身外之物。如春秋时代越国的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后,散掉资财,隐姓埋名到齐国做买卖;10年后富可敌国,再次散掉,到了别处,再过10年,又是富可敌国,仍然散掉。他三次聚财三次散财,最后和西施泛舟太湖,不知所踪。这才是“进可兴国、退可富家”的大英雄,“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再一个张良,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树立起了人生的“1”,又添上了名垂千古的“0”,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只比刘邦地位低点。张良最后去了哪儿?入山修道了。他谢绝封赏,选择了自由,就回归到“1”上了。现在的张家界就是张良的封地。范蠡和张良的境界就是哲人的境界,他们是最安全最了不起的人。你根本无法估量他们身上的财富究竟有多少,这种财富还不是你能模仿的,是他的境界到这儿了。他不但能在“1”后面添上很多的“0”,还能潇潇洒洒地从很多的“0”后面回到原来的“1”。这就是哲人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塞斯库起初廉洁勤政,受到万民拥戴,后来就完全飘飘然,毫无准备地被哄下台处决了;毛泽东“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很伟大,但是后来的所作所为就荒唐了;项羽成势之后,气吞万里如虎,简直是恨天无柄、恨地无环,实际上他仅仅统率800壮士起事时有这个力量吗?他已经失去常识,忘了自己的力量是从何而来的了,所以不是天亡他,是他迷失本性,只能自取灭亡,饮恨乌江。很多人就是这样,建功立业,添了很多个“0”却再也回不来,至死回不来了。

我想,人们讲富贵如浮云,非得荣辱如浮云才厉害呢。不被利牵住,还不能被名累着。你拉洋车卖菜、给人当小工时能忍受屈辱,当上伟人之后反而不能忍受了吗?如果你始终知道你还是那个你,这种境界才是厉害的。在这一点上,我的父亲对我影响很大,虽然他这一辈子只守住了一个“1”,没有添上0。我父亲今年85岁了,每天还在捡垃圾。无论你是多么大的人物,你尊重他或者否定他,他都无所谓,一笑了之。他决不会因为你尊敬他,就高兴,侮辱他就恼,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有失去自己。不能说做到百毒不侵,确实心里已看透了这些东西。看不透这些,人生只有痛苦,无穷无尽。只要明白,我还是我,我就是我,以前所经受的苦难,再经受一遍又何妨?人不能因为财富的增大和身份的变更发生根本的变化,否则就找不到北了。比如我身高1米72,随着年岁的增长只会变得更矮,还会更高大吗?这样想,就守住自己的“1”了,荣辱平淡,幸福在于自己,过去的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