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范文(18篇)

时间:2023-11-02 13:59:39 作者:笔尘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范文(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特意收集了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20__年1月5日,我到双月湖小学聆听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就这几节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语文教学必须先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即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字的习惯、合作交流的习惯等,尤其是听的习惯。对低段的孩子来说,学会听,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听是思维活动、学习活动的开端,而且,教学生学会听,也是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汲取他人优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每天使自己的教学流程中形成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既让学生体验情感又培养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既抓学习常规的落实又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习惯将自然而成。

2、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感悟”,它是“自主合作”、“发展创新”的基础。低段学生朗读的指导一般分为读准、读通、读好等几个层次,指导朗读要有目的、有指导、有方法、有层次。在读中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上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质疑,并自主解疑,尊重学生多元化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为核心,有层次地组织学生合作、思考、感悟、创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全面达成三维目标。

“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要加强课文朗读,精彩段落、关键句子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变成学生自已的语言材料。重视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3、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树立一种细水长流的识字观,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全方位“认识”它,因此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这个字的敏感度,即在任何时空看到这个字都要有一种“回忆”的冲动,更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这个生字的呈现机会。

我们还应走进生活“巩固”字.语文学习包括识字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字的意识和习惯,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现机率,从而巩固教材中的生字。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优秀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而且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题目

近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五个观点,即小学语文课改的意义、新课改理念的引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语文课改具有深远的意义。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改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意识和语文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修养。当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自主思考,大胆表达时,他们的语文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新课改理念的引入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语文课程以课本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改理念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种理念的引入,使得小学语文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第三,小学语文课改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新的语文课改将学生视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第四,小学语文课改注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新的课改理念提倡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交流,激发思维,拓展思路。而教师则可以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改中愈发凸显出来。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连贯性至关重要。在新的课改理念中,强调学校和家庭的关联,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下延续学校教育。家长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课改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改理念的引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受小学语文课改的启发,将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为学生更好的语文教育付出努力。

学习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

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新课程的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喜欢学习语文,善于提出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课改前的学生远不及的。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语文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语文,获得必要的语文,在语文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几年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学生们逐渐形成了乐学、爱学、兴趣浓厚、善于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二、问题与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3、新教材有的内容编排较难,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认知规律。对于学生是难点,课时又少,难掌握。

4、教学班规模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商榷的问题。要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有限的45分钟时间若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与讨论的时间又与课时进度发生矛盾,如何把握给予“时间”的度?是我们值得商榷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课改组听课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5日上周四,学校一批语文教师随同卢校长一起来到郑师附小参加《2012郑州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研讨会》的活动,我们凌晨六点出发早早来到郑师附小报告厅,走进会场首先看到的是积极准备比赛的选手们,精英中精英,他们辛苦的付出与汗水我们都看在眼里。对此活动我有以下一些感受:

1.整整一天共有16节,平常我们40分钟的课程,各位前辈、骨干们浓缩为20分钟一节,从他们讲的每一节课中看到不仅仅是对于教学活动的积极配合、奋力讲解,更是体现了对于教育事业的这一份执着与热爱。

2.台下的我们目不转睛的听着,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从各位老师身上不同程度的学到了自己学不到的东西,讲课过程中:与学生们的互动;对于导入新课的各种演绎方式;教材的分析与了解过程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把握,以及板书设计上,都非常新颖,全面。印象最深刻的是《风娃娃》这节课,老师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用简短的20分钟把这节课讲的生动。形象。

3.对于刚刚踏入教育事业不久的我来说,成长的脚步还有很长。看着选手们各个精彩的讲课场面,不是一天两天功夫能练到的,他不只是一个人努力,更是背后整个教育团队协作的结果,就是对于教育事业的这一份热情与坚持,赢得了众同行们的大大肯定。

今晨,在银装素裹中钻进汽车,奔赴县城,聆听“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现场会。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不敢快开,亦不用快开,反正时间赶趟。路两侧的雪景让人赏心悦目,真后悔没有带相机来,这让人目酣神醉的北国风光,却也让我们这些对于这司空见惯的景色也让我们赞不绝口。尽管后悔,但好在还有手机,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掏出手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过后,在我们的心里镌刻下了美丽的记忆。

走着走着,迎面而来的山峰忽然害了羞一样,原来太阳出来了!她的曼妙的身影在山间林海中倘佯,让我们兴奋异常,谈论着山光悦人性,林影空人心啊!这一路上的心情,恰若我们对课的期待。

到了县里,自己真的感觉自己是乡下人!看人家穿的,再看看自己穿的,有些自惭形秽,但是又想一想,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家有人家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干嘛和人家过不去呢!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

到了会场,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打着招呼,寒暄几句,落座听课。

讲课的是从山东潍坊广文中学请来的魏梅霞老师。这个老师已经不陌生。在暑假的时候曾聆听了她的讲座。今天近距离地接触,听课,倒是觉得甚为难得。自己不用长途跋涉,更不用远涉千里而可以在家门口聆听名家教诲,领略名家风采,也是幸甚之至之事。

魏老师讲了两节课,都是常态课。这是自己听课时最希望见到的。

第一节是有关于“母爱”这一主题的。从《荷叶--母亲》导入,从分析文章的“三美”:语言美,层次美,构思美导入,重点结合语言美来赏析语言,由此联系到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小诗,联系到了《纸船》,重点通过指导朗读来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最让自己肯定的是,魏老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赏析来加强对文章的深入的理解。而魏老师本身的语文素养也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对于诗歌教学,重点的在于朗读,不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都是相同的道理。以读促进理解,以读带动理解,以理解促进朗读,这基本上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但是朗读这件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这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一点一点的感悟,厚积薄发,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语文教学走出泥潭。除此之外,还联系到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一文,通过自己的三个问题,引领学生理解课文,挖掘主题。如果能够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例或者自己的生活中的独特感悟,那样会更好。

第二节是《我们是一家人》同样也是交给学生解读课文的钥匙!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也告诉学生先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在授课的过程中,同样是用问题做牵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领会文本的内涵。

通过一上午的课,让我们近距离观摩了名师的风采。下午的研讨,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让我们觉得她是一个风趣幽默、睿智的人。

通过这两节课,让自己明确了自己语文主题教学的方向和方法,相信自己会走出属于自己特色。

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

现在是信息时代,教研活动可以通过录像进行。前几天,我观看了xx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学录像,xx老师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导入自然流畅。x老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题。整个过程x老师是围绕着巴金爷爷为什么给家乡的孩子写信来贯穿,从而引导学生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整堂课x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课堂组织能力好。整堂课x老师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路都能跟着老师走完整堂课,师生互动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纪律性强。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学的思路上,x老师让学生通过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抒发了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的情感,同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语文课程的魅力所在,特别对于我这个刚踏入语文门槛的曾经的数学老师来说。刚接触这门课程,脑子里还有太多未知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实践,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题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切体会到语文课的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亲身参与了小学语文课改的实施,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我有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

首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语文素养已经不仅仅是了解汉字和语法规则,更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改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供一系列的创意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够理解文本、思考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首先,我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讲解和推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最后,我还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阅读报告,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传统的语文课改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写作素材,并且进行多次写作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反馈。

最后,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多样性。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官方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小学语文课改中,我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课、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我还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际运用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改需要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多样化。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这种语文课改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课改会有更大的进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余年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积极参与到课改的大潮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改革,首先就要革思想,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为。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学习愿望和能力等,方法上将突出过程评价,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到今天,经过几年的亲身实践,有些心得想浅谈一下: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做为一名实验者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做为语文教师,我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读中迸发,从而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并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二、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课改让我渐渐认识到,教师角色该转变了,不再是从前课堂的导演者,转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则是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把握好与学生的亲和度、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参与度、小主人翁地位。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四、学习方式的更新。课改让我意识到,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我课堂上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学生思维活跃,闪光点频频,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要快速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用现代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学手段,培养现代的人。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题目

语文课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改也在稳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课改给语文教育带来的变化和提升。在课改中,我发现了一些可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课改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过去,小学语文课程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的课改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音频资料、视频资源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语文课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其次,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词语的记忆和语句的默写,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在现代社会中,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只有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因此,课改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交流。

再次,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过去,小学语文课程注重的是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新的课改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还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

最后,语文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课作为一门涉及到语言、文学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新的课改中,我们注重学生对文化典籍的学习和理解,通过讲解文化知识、组织文学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改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通过课改,语文教育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些改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更好地融入课改理念,将这些心得体会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力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教师和学生中,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发现我们的角色发生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可喜变化下,语文老师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认真反思我的教学,才能寻找困惑的突破口,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让学生在不断优化的课堂教学中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新课程改革中逐渐成长起来。

透过这次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在课堂中呈现,就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鉴定的新课改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倾向,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地,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

树立知识形象,外在美形象,人格形象,基本功形象,勤奋学习形象,干事创业形象,公道正派形象,热情服务形象,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独立学习,对立研究的指导者、促进者,客观公正的评价者,热心的社会工作者,课程设计的专家,令人信服的心理医生。

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排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课堂,用心与学生交流,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让他们感觉到师生关系的平等,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师生关系的融洽。所以细细衡量一下,还是放下老师的架子都到孩子们中间去,这样,才有可能有更多、更精彩的课呈现出来。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把快乐带进课堂。在课改的道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后,课堂很热闹,也很有趣,但是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上下来,孩子们对自己学到了什么总觉得没有底……于是我对怎样吃透新课改的精神,不让自己迷失在花哨的形式里进行了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为迎合新课改精神,夸奖学生十分普遍,如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了不起了”、“你正是天才”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简单的问题,也给予“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鼓励教育,确让学生雾里看花,失去了自我,对自己不能够正确评价。这种缺乏指导性的表扬,学生们都听腻了,也难起到激励作用。

新课改后,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变了:由一行行、一列列变成了一圈圈、一堆堆。一看就明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合作学习,但是也有误区:孩子们更乐于参加热闹的合作,课堂上孩子们高高兴兴,争得面红耳赤。在老师的示意下,孩子们停下来,课堂回复了平静。但喧闹的背后,少了冷静的自我思考。慢慢的老师们已看到了一味强调小组合作的弊端。

“合作不能让孩子们回避独立思考”,于是我尝试着给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课堂“留白”,孩子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渐渐提高,因为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表达也有了独特的见解。

新课标规定,小学高、中、低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几十万字,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于是乎,老师们掀起了孩子读书热潮,教室图书柜,学校阅览室,家庭阅读建议……一些相应的设施、措施相应出台。慢慢的我发现,不少孩子把时间都用在看网络文学上了,以至于交上来的作文成了网络作品的克隆版,里面都是网络语言和看不懂的符号,失去了孩子们童真童趣的语言,内心真实的表白。

网络文学直白易懂、朗朗上口,孩子易于接受,但也有不少弊端,如语言缺乏规范性,不如传统的诗歌、神话故事、对联等语言精练;想象力强,让孩子们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正确认识;教材的范文例文较多,使得很多孩子用了拿来主义,省去了许多写作环节,有碍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老师和家长要作适当的引导。我们应指导孩子们选择合适的书,学会有效阅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这就是我关于小学语文课改的三点体会,课改之路还长,相信有大家的耕耘,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习小学语文课改的心得体会

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资助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立足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这次学习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已经看到了新的变化,并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为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而此次棵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担,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学生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扎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开展特长教育。学校开设了各类小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弘扬个性。

从细小处抓起,开展养成教育。在学生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条款。充分发挥晨诵、班队会、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的作用,让讲文明话,看到废纸主动捡起来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情成为全校学生的自觉行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能和老师发上共鸣,对于教学课堂而言,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本学期,校长主张要还老师们以话语权,开展了一些活动,强调最多的是周周测和课改经验交流。今天我第一个分享课改经验,心里很忐忑。说实话,这半年来,我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于熟悉教导处的工作上了。以前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杂事,很多事是我第一次接触,有时候连问谁,问什么都不知道,还好有库老师,有康老师,凌坡海平张老师等给予我很多的安慰和切实的帮助,使很多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本学期进行工作调整时,校长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不要为了工作失去了工作的快乐。是的:我的快乐在课堂,在搭建平台,看同学们老师们在舞台上尽情的舒展心灵,绽放魅力,愉悦身心。

我的现代文阅读课

理念:授人以渔,让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做法:阅读"三步走"

一读:读题目,读内容,读主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侧重点各不同)

二读:审题做题。步骤:读题干——分析答题点,分值——从文中找答案做题

三读:审答案

流程:

1、学生限时做题,在文中标出一读的内容,如果题干没有分值请设计分值。

3、从写法借鉴的角度分析文章

内容:写了什么 主旨:为什么写 写法:怎样写(考题:详略,选材)

4、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篇,一词一句一段一篇

我的古诗文复习课

理念:以题引领,重点把握

做法:复习"三步走"

一、出题背诵二、讲解文章知识结构及重要知识点

三、背默

流程:

一、基础知识过关

1、把文学常识、释词、翻译、主旨按课文内容填空等以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对照背诵

2、默写

3、同桌互批,打分,签名,

4、纠错

5、小组长审阅,收缴

6、教师审阅,再次纠错

7、小组长提问默写错题,并批改

二、梳理知识点

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

2、做资料上有关试题

3、组长带领通答案

4、教师重点批改讲解讲易错点,开放性试题

5、学生再次做,并展示答案

6、背诵默写

我的作文指导课

理念:我手写我心,真人真事真感情

做法:写作三步走

一、写

二、批

三、改

我理想的语文课

1、阅读经典

2、积累

3、活动

4、学生上课

5、学生出试卷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兴趣最重要)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应该及时的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凑热闹性质的三分热度。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写在后面

1、应是绿叶(惠莉若在,应是红花)

2、抛砖引玉(期待更精彩)

3、百花齐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解放自己(做幸福的懒老师)

5、提高幸福指数(工作之外还有生活)

感谢大家!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当我提笔准备写篇关于自己与语文教改十年的文章时,心中就想起了陈奕迅的一首《十年》。“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作为一名教师,十多年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摆渡人,孩子们则是那一船船的乘客。

曾几何时,我因自己是摆渡人而抱怨,送走一届届的小学毕业生,自己仍要回到原点,只有自己不断重复同样的路程,只有自己看着一成不变的风景,只有自己拥有没有前途的人生。今曰,我为自己是摆渡人而庆幸:陪伴一群群孩与之携力划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享受着他人托付的人生美好时光的信任,只有自己不断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收获和喜悦,只有自己有幸一生与青春同行,与课改同行。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转变观念。在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评价的转变。以往一堂课“棒!棒!你真棒!”不绝于耳,但进行课改后,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相对而言它的进步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全面性的评价更加受学生欢迎。不再是以前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的称号,而是凸显学生优点的更加具体、到位的评价与表扬,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堂正在由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从“灌输”变“引导”,从“表演”变“对话”。突出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合作性。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老师能够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学生自信心。教师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课堂正在由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几年了,经历了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过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课改中,有艰辛和挫折,也有欢笑和成功。那一次次失败孕育着成功,我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往前走。因为我在“课改”路上,是课改使我成长,是课改给了我信念,我要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暖阳当头,冰雪能不融化?——观摩“三环节课堂教学”总结20xx年岁末,县教研员孔老师在实验中学为我们上了一节经典的“三环节”课堂教学,虽然天气仍是寒冷,可是老师们热情洋溢;虽然地上的冰雪还在,可是老师们却是提前到来。老师们迫不及待的等待着“三环节”课堂教学的真谛,等待着孔老师精彩的演绎。课上,我们为老师动情的朗诵感动着,为学生真情的诵读而激动着。

一、教学准备精心到了会场,主办学校实验中学老师们已经把《我用残损的手掌》(孔老师执教)的预习学案、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检测摆放整齐;学校主办的期刊、报纸也是井然有序的摆放着。可见主办学校的精心,用心。当我们拿到材料时,可以看到:预习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更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小到生字的读音、词语的意思,大到对诗文内容的解读,诗人情感的流露??每一项学习的任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达成预设的目标,学生看来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是一份近似教学实录的详案,是一份对学生充分预设的详案,是一份充满教学智慧与充盈情感的详案;堂测题的设计也不难看出老师思维的梯度与深度??可见,老师准备之充分、精心。

二、课堂环节精密从推行“三环节教学”以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都很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总是感觉对于“诗一般”的语文课堂,好似不太适宜,不太和谐,特别是“堂测”这一环节,在我们情感迸发之极戛然而止,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可是孔老师的这节课上,“三环节”过渡自然融洽、环环相扣,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层次分明,又循序渐进、层层提升,尤其是“堂测”这一最后环节恰当的引入,一改我们的唐突。我们心底里稍稍松动一些,我们心里的那块冰在悄悄的融化!三、品味语言精美评课时,老师们也说孔老师“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感情丰富而真挚”“不仅创设情感氛围打动学生,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真的,孔老师的课堂很深,很精,很美。尤其是对诗歌词语的揣摩(运用“替换”“删除”等方式,通过多次多个同学的朗读),那是字斟词酌的:学生们不仅领悟到这一词语的深刻内涵,还感受到诗人那满腔的爱国热情,更能为诗人深邃的文学功力所打动。

可见,孔老师课堂中的每一句,甚至是每一个词语都是经典的,每一个点的设计都要求精美。

课后“限时作业”环节,我想假如用“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节课后,我们耕耘如何?”“同学们,请以最快的速度来检测一下你的收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查缺补漏环节到了??”等这样来衔接一下,可能稍美一些!总之,这节语文“三环节”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范例,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模板,“慢语文”在教学的今天,或许就是一束阳光,一把利刃??它在解读着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解读着语文教学的精髓。虽然地上积雪还在,可已是阳光普照,我们的心也在澎湃激昂着!相信这冰雪也会如我们心底一样在融化,因为课堂教学的春风已经和煦,暖阳已经高照!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一、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

遵循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举新课改理论旗帜,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进行语文教育与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师应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三维目标,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本期完成“必修三”与“必修四”的讲授,“阅读鉴赏部分共计27篇课文。约76课时完成。“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约20课时完成。本期学习时间约为30周,教学任务应完成必修3与必修4两本教材。

新编语文教材与传统语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对必修三与必修四的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教学主要依据“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六篇,小作文四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一周一次小作文,都要求课堂完成任务。本期作文文体训练主要是针对议论文,每篇大作文与小作文都要配备老师讲授和指导资料,每篇作文都要求有学生习作范文及不合要求的病文,作文范文要起到示范作用,对病文要求进行修改。每次大作文完成应花至少四课时进行,总计作文课时为30课时。在这过程中,必须每一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

本期周记要求主要依据学校所发资料《作文周计划》完成,主要针对议论文形式进行训练。同时每两周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同时,要继续组织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并在本期举行背书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朗读的能力,让学生听说读写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缺乏实证及创新,严重影响了先进教育理念在语文环节的推行;基层尤其是偏远学校的语文教研多呈散、乱、低的局面,甚至还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鉴于此种情况,进行语文教研创新的研究,构筑校本课改理念,才能顺应国际国内新一轮课改风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一、以课题促教研――求导。

为了改变语文教研注重形式和盲无目的的现状,使语文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应积极主动动员语文教师申报实用性、创新性和专题性的课题。要求人人有课题(可以是某一课题的子课题),个个搞教研。构建组――校――区三级课题管理和指导网络。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围绕新课改的主题,依托语文学科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使教师走上科研型教师之路。

二、以促教研――求实。

要改变过去的搞教研为应付上级检查,写教研论文为晋升职称的局面,必须让语文教研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走求真务实之路。语文学科每期应进行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例、优秀教学论文和优秀课件的“四优”评比,让教研活动深入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新的形式下,语文教研应立足课程改革的实际,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使新课程因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实施而日臻完善。

三、以传统促教研――求变。

新一轮课改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而是对传统的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弃其弊端,并进行新的探索。优秀的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不能照旧移植到今天的课堂,也要根据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及当今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改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教研的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以经验促教研――求异。

在新一轮课改中,许多学校先进的教研经验应运而生,对课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鉴这些教研理念,再吸其精华作为本校教研的基础,那么本校的教研就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实现教研的跨越式发展。在此高度上,语文教研再求变求异,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研活动,从而做到“教研兴校,教研兴教”。

五、以课改促教研――求新。

组织语文教师通过对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新课程标准的研讨会,感悟新课改理念,促使语文教研活动的创新。在新课改中还有许多困惑亟待解决,这就为语文教师提供了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语文教研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让教师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研的创新将不再是对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教师本身的需求了。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间课改的列快车已十年了,身为第一线的任教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教学的思考促进我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新的语文课改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经验,权作抛砖引玉。

我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以“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新课改指导思想。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比如我班的学生何裕鹏,语文基础差,是属于基础差的学生,我秉着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课改新理念,我经常发现他的优点,尊重他,表扬他,而且利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让这位难教的学生从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结果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他第一个交家庭作业,课上经常举手发言,对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慢慢地开始看课外书籍,期末考试从不合格提升为63分。有效课改教学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积 累,这是学生理解说话写作的基石。针对那些放不开手脚,腼腆害羞,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诵读,特别是现代文的诵读,优美的语段的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等;加 强造句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课前 5 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实施了有效教学。学生敢说了,逐渐会说了,也提高了作文能力。 再次,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上周,有幸参加了区组织的小学语文课改交流会,在认真听取了王__老师的汇报后,自己觉得受益匪浅,对于语文教学也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回顾这次学习,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明确了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的教学目标应由传统的“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教了这么多年语文,自己一直认为,语文无非就是教材里有什么课文,自己按照教材要求,教会学生该掌握的东西罢了。每天,每年的教学手段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无非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把书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从没有想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语文”,即通过老师的引导,锻炼学生的运用、综合、实践能力。(2)语文教学应分清学段,关注训练重点。这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熟悉大纲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大纲就像灯塔指引着语文教学的方向。但现实往往是老师很少研读教学大纲,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并不知道每一个教学阶段训练的重点到底是什么。我也是其中一员,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所教的小六语文大纲长什么样。试想,这样的老师不是在瞎子摸象吗?教出的知识也一定是支离破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懂得了“解读文本,应从细节入手”。语文教学牵涉到很多方面内容,就文本的解读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0个老师可能有0中解读。但文本解读中,最重要的应是“从细节入手”即找关键,抓整合,品语言。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喜欢语文。

3.知道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明白了导学案的编写及作用。小学共分三个学段,这里边有识字课、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试卷分析课,不同的课型教学流程也不一样,导学案的编写要求也不同。在王亚丽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写作课的教法指导了。她介绍的“活动作文+中规中矩的教”名师写作方法,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的写作之路,也打开了我的作文辅导之窗。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可谓是作文教学,老师苦于没有指导方法,学生苦于没有真情实感。这种通过设计游戏活动,学生边做,老师边教的写作形式,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听完课改会,返回学校的当天下午,我在作文课上就如法炮制,搞了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学生兴致盎然,乐此不疲,最后我让学生以“一堂活动课”为题作文,学生中再没有一个人说“不会写”“没啥写”。

4.做个学习型的老师很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课改的深入,我深切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尤其是语文老师。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不仅牵涉到多个学科,而且它还引领着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多走出去,学习名家、名师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方法,博众人之长,补一己之短。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做个学生喜欢、自己快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