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范文(22篇)

时间:2024-01-10 23:39:28 作者:QJ墨客

读后感是书籍阅读的重要补充,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吸收和应用书中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易中天中华史:严嵩与张居正》读后感字

奸臣教你升官发财,清官教你博取名望,皇帝教你榨干下属的价值。

历朝历代,有清官就一定有奸臣,有良将就一定有莽夫,正是因为朝堂上存在着这样的黑白对立,才会流传着那些脍炙人口的官场故事,例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宰相刘罗锅》等等。但要说贪官,那明朝的第一奸臣严嵩,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在《明史》中,严嵩被定义为明朝六奸臣之一,但据史料记载,年轻时候的严嵩,身材修长、眉目清秀、声音洪亮,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特别是他的双眼,清亮明澈,宛如朗星,远远望去,竟然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因《百家讲坛》被大众熟知的易中天教授,在自己的新作《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中,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严嵩的上位之路。

在易中天教授看来,严嵩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眼相看,从而快速在官场上崛起,靠的无非是两大手段:

纵观中国历史,媚上术是奸臣上位的最核心技术,没有之一。但这一招说来简单,却不是人人都能用好的,这需要建立在你对领导的深刻研究之上,从而投其所好。就拿严嵩来说吧,他的领导嘉靖皇帝最缺的是什么?缺钱?还是缺女人?都不是!严嵩发现,嘉靖皇帝唯一的爱好就是道家的青词,于是严嵩每天就琢磨写青词,最终靠着一笔好青词,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任,从而登阁拜相,权倾天下。

韩非子在《八经》里说:“明主,其务在周密,是以怒见则威分。”这就是说,一个英明的君主,要做到严谨缜密而不露声色,一旦君主对某人或某事的愤怒表现出来,那他的怒气就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严嵩就是摸透了嘉靖的脾气,从而能借皇帝的刀杀人,比如,严嵩曾趁着政敌徐阶触怒皇帝时,对嘉靖说:“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但凡是领导,最恨的就是怀有二心的臣子,因此,嘉靖皇帝听了严嵩的话后,一怒之下就把首辅徐阶赶回老家养老去了,而次辅严嵩也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首辅。

除了严嵩这样的顶级奸臣之外,大明王朝还有一位最顶级的清官,那就是海瑞。海瑞字刚峰,这位著名的清官人如其名,刚的要命,甚至敢公然上书骂皇帝。海瑞曾经给嘉靖皇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把这位倒霉的皇帝大骂了一顿:

“现在人民的赋役要比平常多许多,到处都是这样。您花了许多钱,用在宗教迷信上,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弄得老百姓都穷得光光的,这十几年来闹到极点。天下人民就用您改元的年号嘉靖,取这两个字音说,‘嘉靖’皆净,家家穷得干干净净,没有钱用。”

这种大骂皇帝的话,不仅当了几十年皇帝的嘉靖从来没有听过,就是历朝历代的史书上也找不到。不得不说,海瑞的话句句刺在嘉靖皇帝的要害上,这让嘉靖又气又恼,把奏本丢在地下,大喊左右立刻去抓海瑞,不要让他跑了。

这时,宦官黄锦在旁边说:“听说这人自知活不了,已向妻子作临死告别,托人准备后事,家里的佣人都吓得跑光了,他不会逃。这个人素性刚直,名声很大,居官清廉,不取官家一丝一粟,是个好官呢!”

虽然孤军奋战的他,永远无法改变大明的官场,但关于他的故事却永远被老百姓口耳相传。据史料记载,海瑞出殡那天,南京城所有店铺都停止营业,全城民众白衣白冠为之送行,队伍延绵百里,哀声不绝于道,人民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位正直清廉的官员送上了诚挚的感激和哀思。

当然,无论是严嵩还是海瑞,到头来都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两个牵线木偶,就像电视剧《大明王朝》里面,嘉靖皇上那句台词所说的那样:“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这些人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所做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没有奸臣。”

你看,看似修仙问道、不问政务的嘉庆皇帝,帝王心术玩的是炉火纯青。做圣上的,无论心里怎么想,明面上总是要不偏不倚,既让人猜不透,也能安抚人心,从而牢牢握紧手里的权利。

在明代所有的皇帝当中,嘉靖是最长袖善舞的。他既能够保证大权在握,又不像朱元璋和明成祖那样辛苦,倒霉的便只有他的臣僚和帝国。嘉靖在位期间,首辅如走马灯般更替,直到严嵩上台。但终其一生,严嵩都只是宠臣而非权臣。他虽然害人不浅,却终归被嘉靖皇帝坑了。至于几经沉浮的海瑞,更是反映出一个怪现象:谁都知道海瑞是清廉的,但几乎谁都要孤立他。孤独的海瑞甚至不能辞职,只能当作活化石供在南京,作为帝国推崇道德的招牌。

易中天先生在书中尝试回答:这一切是为什么。他用一以贯之的严谨态度,更上层楼的生动笔触,尊重人性之复杂,拒绝“昏君”“奸臣”之简单化标签,还历史人物一个公道。

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而《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他坦言:我想从读者的角度来诠释史学的概念,写出一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华史诗。于是易中天教授就开始动笔撰写这套兼具文学的笔法、美学的视角、历史的逻辑的《易中天中华史》。在这套皇皇巨著中,易中天把一本正经的历史当成艺术品来解读,就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刻,我们有必要反观自己,发现自己,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也才知道我们该怎么办。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决定以5到8年的时间,撰写出版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只回答一个问题,或者说只弄清楚一句话,就是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希望大家能陪我一起去揭开这张历史的底牌。”

我们看历史风云,看权力争斗,其实看的都是人性。无论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是一种东方独有的智慧。从大秦结束春秋战国统一帝国开始,甚至更早,这种智慧就一直在我们的骨血里代代相传。所以,易中天教授的这部书,上承文化,下启智慧,只有把当时的历史吃透了、嚼碎了,才能重构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只有把国事往家里写,大事往小里写,才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从家见国。

但读这部书最大的好处还不止于此,而是学做人、学做事。书里随便一句道理,如果你能真正把它悟透,就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黑白通吃,从而让自己彻底立于不败之地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01卷《祖先》中有一个新的看法,即我们的祖先女娲、夏娃、伏羲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对祖先的统称,他们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或者先后出现的一群人。应该是女娲们,夏娃们,伏羲们。祖先都是来历不明的,说不清道不明。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的都一样,所以何不把他们的名字看做是一个代号,而非确定的个人。因为最最最最最最最的n次方那个祖先已经无证可考,去追究便意义不大,因为他们所指代的社会发展时期已经脉络清晰了,即母系、父系、族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时代的更迭,朝代的变换,每一次都需要大动作的“改革”,或实行新政,或否定前朝,用以显示改对了,换对了,至少比之前的好,是英明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出现体现了智慧,智慧是如何产生的?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尧舜禹夏商周,夏禹的水利技术,殷商的青铜技术,周代的农业技术。

书中给我们列出了时间表,约五万年前,母系社会出现;约一万五千年前,母系社会结束,进入父系社会;当代我们倡导男女平等,是否再过五万年,可回归到“母系社会”?其实上一句的“母系社会”与五万年前的母系社会并非同一个意思,而是指没有了权力与统治。

02卷《国家》,首先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在初高中政治课上已经学过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行使国家的根本属性。可能我上文中说的5万年后的“母系社会”也包括了阶级的消失。在5万年前的母系社会里面没有阶级,有的是对生命的崇拜。书中给出了国家的解释: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按照公共规定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美国国家精神:独立、自由、平等、科学、民主、法治。《独立宣言》和国家宪法是美国的标志: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正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自己中间建立起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中国国家精神:

我在想中国国家精神首先想到的是这12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信我们从小对很多事情都感到过好奇。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此卷中有解答。中国,最原始的意义来源于城市,或中心城市,而且是天下或世界的中心。远古的地理位置在西周,甚至具体地点就是洛阳,因为周公营建成周洛阳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此天下之中。于是他们“宅兹中国”,这边是“中国”一次最早的出处。

为什么以前古人有名又有字,是什么意思?我也一直很希望给自己取一个字,03卷《奠基者》中介绍。在男二十,女十五的年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把头发盘在头顶,叫“束发”,然后女插zhanzi,叫笄(读ji一声);男戴帽子,叫冠。第二是请嘉宾为他们起一个字。名是卑称,字是尊称。前者用来称呼晚辈学生子女和自己,后者用来称呼同辈和同辈以上的他人的。有了字,就可以进行社交,意味着成人。

易中天先生采用了很多金文,甲骨文,通过字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其含义及其演变,告诉我们历史的秘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自秦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使得秦汉国力强盛,国家机器效率大增,晋武帝司马炎上台后分封诸王,后来造成了历时十五年的八王之乱,使得外族有机会入侵中原。

现实种种打破了秦汉以来铸就的儒家济世的精神追求,政治动荡看似给了士族们独揽九鼎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政治黑暗压抑了人性,同时也导致魏晋人对心灵美、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这也为隋唐盛世的开放包容埋下了种子。

士族偏安,好清谈,讲风度!文人更是以虚无缥缈之境界为最!玄学大行其道,儒学空有其名,礼仪废弛;于此同时,飘然洒脱,真性情为时人所称赞;男子以白净漂亮为美,磕药酗酒甚多;更有此类人带兵,奇哉!怪哉!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是那个时代!!听完感慨良多呀!!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中华史》的读后感

从网上书店购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六卷,加上总序,共七卷,才100元多点,不贵。分别是《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四卷·刺客与情人》,后更名为《青春志》、《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

总序,应该说是不错的,把中华文明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文明这三大文明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到了中华文明的位置,坚定了中华文明的信心,建立了中华文明的自信。

第一卷,祖先,应该说他有所创新,也比较大胆。他把《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与中国的女娲补天的传说结合起来一起讨论,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比较,开阔了视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纵向深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伊甸园的故事》等神话传说,说来说去谁都没有确凿的事实和证据,最终还是神话故事。当然,他从甲骨文中找到一些有力的文字方面的佐证,也不失为好的有力的证据。

第二卷,国家,本卷的逻辑是清晰的,思路是开阔的。由分封到封建再到国家,层层推进,历史演变,由奴隶社会演变发展到封建社会。

第三卷,奠基者,主要是讲周朝,作者对周朝情有独衷,花的笔墨较多,赞扬有余,认为该朝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第四卷,剌客与情人,后更名《青春志》,可能《刺客与情人》这名太过了,后来才另起一名。该册尚未读完,所以暂时不谈。

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描述的'思路比较清楚,各个时期,各个小国,都有比较祥细的资料,用几个主要人物把整个混战的年代交代的比较清楚。重点突出,主题分明。

第六卷,百家争鸣,是讲儒、释、道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观点,非常值得一读。确实如作者所说,一般人是不清楚全部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可能大多数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作者确实是有备而来,深入剖析,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值得反复阅读,受益将不尽。

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花了相当的篇幅将原文出处进行了注释,并在每一册的后面进行了说明,避免了不少杂音和噪声,自六卷本发行以来,至少目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不像他当年在《百家讲坛》时那样,挑毛病的人一大堆,这一次那些大家们,好像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无话可说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lt;易中天中华史,这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如果您不在此列,以下内容可以全部跳过。

易中天中华史计划共36卷,至今才写完第六本,分别是《祖先》、《国家》、《奠基者》、《青春志》、《从春秋到战国》、《百家争鸣》,还不包括一本薄薄的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总序大概三万字左右,其它每册约十万字。

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作者后记中,易中天提到了一部好的史书的标准:有史观,史观是灵魂;有史识,史识是骨骼;有史料,史料是血肉;有史感,史感是神采。秉承之前《品三国》系列生动有趣的说史风格,易中天将历史写得生动有趣,吸引了更多的的人来关注历史、了解历史。

我们需要严肃的历史书,让我们能以史为鉴,对历史充满敬畏。但我们也需要轻松、入门、引导型的历史书,让历史常识得到普及,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多读历史,树立起自己的历史观。若历史永远都是一堆枯燥乏味的名字,繁琐艰深的文字,那不论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多么光荣伟大、优雅有趣,读者都提不起兴趣。

然而好的书,也并非适合每个人。有朋友听过我推荐易中天中华史,就去买来读。结果发现此书史料甚少,不合自己口味,随便翻过几下就束之高阁了。也有朋友本身酷爱历史,常常阅读各种专门史,少数民族、服饰、器物、饮食等方面的专业史书,便对易中天中华史不屑一顾。在此,我总结一下此书的几点特点,给大家做个参考。

首先是内容上的宏观性。宏观性集中表现在第一二册以及总序言中。总序言中分析比较了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文明三大文明体系,认为“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同时具有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这就是作者认为的中华文明的位置。另外,在《祖先》和《国家》两卷中,将中华民族的发源于其他古老民族和文明的发源做了比较,甚至互相印证,将中华民族的史前史放到人类发源的体系中去考察,互相印证,互为参照,梳理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和国家的发源和演变过程,有不少新鲜的观点。要理解这种宏观性,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才不会被作者跳跃的思维弄的一头雾水。

其次,注重史观,脉络清晰,逻辑严密。如果想要通过阅读一本书,就了解了历史的全部,那几乎没有一本书能够到达这个要求。编写一本史书,必须要有自己的脉络和逻辑。如何勾勒历史,不失真、不偏颇,有自己的观点,是作者在下笔写作之前就要认真考虑好的问题。我们民族早期的史书有两种范例,一种是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一种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而易中天中华史,则是以总结和判断为落脚点。他先根据时间划分大的段落,每一卷讲一段时间的历史。时间段上的划分大致与我们“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的基本常识一致,每一卷对应一个时间段。每一卷又为一个重要观点所统辖,在这个重要观点下,又分出几个小的重要观点。再往下就是一些典型的史实、史料的支撑。史实、史料的罗列都不是根据时间的线索。而是围绕着一个个观点主题(或者说是一个个故事的中心)而展开。比如第三卷《奠基者》,着重叙述的是周文明的建立,即中华文明的核心来源。第四卷《青春志》所要表达的是:人之初,性本爽。东周时,男子义气血性,女人浪漫多情。书中分别描述了刺客、情人、战士、人臣、使节、鬼神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体现了那一时期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社会风尚。

再次,不变的是史实,创新的是角度、观点和梳理的脉络。我们笼统的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第一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思想大爆炸时,但常常被数不清的国家、英雄人物、哲学思想流派搞得晕头转向,迷雾笼罩。易中天中华史对这段长达五百年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来描述,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分析的是制度的流变、政治的更迭,这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第六卷《百家争鸣》则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大爆炸。不能采用全部史料,那就必须有所选择。在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的后记里,作者也列出了选择史料的标准:首先看是否不可或缺;其次是代表性、典型性和故事性;第三是可读,尤其是要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因为每卷书才十万字,文字也足够有趣。我一般用半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

易中天中华史很长,据说要写三十六卷,但是这部书也薄,毕竟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不是一部书就能完全囊括的。我认为这部书的意义是梳理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且分析了重要的历史节点,辅以史料,语言又足够有吸引力。若真要认真了解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光是读一本史书是不够的,在易中天中华史的引导下,会找到阅读历史的突破口和兴趣点,从而按图索骥,自发去找寻和发现我们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几乎所有被后世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都会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形象是正史记载或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文学形象是小说或戏剧创造的,民间形象则是一般民众心目中的。

历史的读法、理解和评判也有三种: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个人意见。站在古人立场的是历史意见,站在今人立场的是时代意见,站在自己立场的是个人意见。

三国,便是三种形象和三种意见集中的地方。

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三家之主也均非士族,因此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这就是“三国纪”。

也许这就是历史。历史并非总是能够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历史形象也总是不如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影响深远,而庸众们的偶像则是不容批评和讨论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对于帝国制度来说,最合适的统治阶级是庶族地主,最合适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因此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或庶族地主加儒道释三教合流。三国这段历史的本性是什么?前半段,是曹操与袁绍的路线斗争;后半段,则是曹魏、蜀汉和孙吴的权力斗争。后来三分归一统,不过是回到了历史的本来走向。指出这走向,并找出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才是历史学的任务。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字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易中天先生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

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

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

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

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

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

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

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

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

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

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

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

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三:易中天中华史的硬伤 ——《中华根》读后感(499字)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

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著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

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

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

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

他用讲课方式著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

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

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

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易中天写的关于三国的书我看了不少,从众所周知的《品三国》到《品人录》中的曹操一章,再到现在看的《易中天中华史》的三国纪,最后他却在三国纪的后记里面说“三国,不该这样被人瞩目”。

当初看《品三国》,特别希望他多讲一点诸葛亮和赵云,毕竟是三国时期最喜欢的人物,但赵云基本没怎么出现,比较遗憾,可事实上赵云甚至关羽在那个时候都不是最核心的人物,历史毕竟不是演义,也不该对他大书特书。

至于诸葛亮的篇幅还是挺多的,但他的'精彩却是从刘备去世才开始,而不是刘备去世前那些天花乱坠的奇谋妙计。

“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唏嘘不已,对他的‘三顾乃见’羡慕有加,甚至让他穿上八卦衣,摇着鹅毛扇,从袖子里掏出锦囊妙计,并美其名曰‘智慧的象征’。

诸葛亮的在天之灵,只能去咀嚼自己的孤独。”当一个人成为了一种符号,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成为符号说明你身上有特质,别人望尘莫及,且名声大噪,影响力扩大,不幸的是符号就是符号,那不是你,当人们更多的关注这个符号的时候,却不会去明白真正的你。

当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的赵云和多智近妖未卜先知的诸葛亮在台前大放光彩的时候,历史上也可圈可点并不乏味的他们也只能被埋没在后台。

倒是想起周杰伦的一句歌词“所有关于我的传说,全都不对,全部是纸屑,全部要改写。”

还有点就是所谓的忠义,《三国演义》核心价值观的忠义。

“忠是单方面的人身依附,义是多角度的任意解释。忠是不变的,义是多变的。结果,要么信口雌黄,周公恐惧流言日;要么弄虚作假,王莽谦恭未篡时。”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如忠义这般最终解释权归口才好的人所有(比如关羽,被罗贯中说成了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其实他在演义中做的事情义的同时也不义),而是和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

如用这不靠谱的忠义作为核心价值观,最终只能是伪善,认不清是伪善的人被利用,为之赴汤蹈火还自以为做得很高尚,认清是伪善的人,不少都很难再相信善,哪怕是真善,却认为是骗人的东西,所以拥有真的经得起推敲的核心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他反对人们如此关注三国的原因,演义中“术”的权谋风生水起,“道”的忠义却不堪一击,传术不传道则术的使用就会乱来。

易中天老师作为知名学者、知名畅销书作家,史学上的成就暂无法评论,但是至少在如何让书有趣、畅销上确实有有功力的。

1)语言诙谐幽默,亲民。

这一点上,从最初的品三国开始,一直是易老师的作风

2)有自己的思想,有思考的过程,有自己的考证。

这一点是一般的罗列事务的历史书所不具备的,能够引导人们对自己平时获取知识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3)有注释,标明出处和参考。

方便拓展阅读

4)制作精良,阅读舒服,有合适的插图

5)和外国文明结合综合论述

当然,有些论述还是有些牵强,有些刻意博人眼球的感觉。

比如说生搬硬套的把夏娃放在女娲前头;人类从有毛的猿人变为无毛的人类,是因为看上去更性感(主要观点出自莫里斯的《裸猿》)等等。

还有一些描述也有故意往微荤的段子上靠的嫌疑,实在没有必要,或者需要再处理的不那么显眼。

第一部《中华根》

第一卷《祖先》阅读时间 20xx年7月

社会的变迁就是猿人--》原始群落--》氏族(母系和父系)--》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对应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夏娃(中国神话中缺失,从伊甸园里生搬硬套过来的),女娲(母系氏族)、伏羲(伏羲氏族)、炎帝(早期部落)、黄帝(后期部落)、尧舜禹(部落联盟),最后夏启子承父业,开始国家。

即便是国家也有过程,夏是部落国家,商是部落国家联盟,周是国家联盟

根因是财富和权利。

早期财富不足,大家都是根据母亲区分氏族,随着财富逐渐增加,有了私有的概念,那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男性的地位不断提高,最终演变为父系社会。

财富的不均导致权力的不同,随着财富和权力的不断集中,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演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心得精选范文

在此,我总结一下此书的几点特点,给大家做个参考。

内容上的宏观性。宏观性集中表现在第一二册以及总序言中。总序言中分析比较了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文明三大文明体系,认为“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同时具有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这就是作者认为的中华文明的位置。另外,在《祖先》和《国家》两卷中,将中华民族的发源于其他古老民族和文明的发源做了比较,甚至互相印证,将中华民族的史前史放到人类发源的体系中去考察,互相印证,互为参照,梳理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和国家的发源和演变过程,有不少新鲜的观点。要理解这种宏观性,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才不会被作者跳跃的思维弄的一头雾水。

以上点足以证明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适合略有基础的但是又急需普及历史知识和观念的人群甚至也适合读书时间少的人,因为每卷书才十万字,文字也足够有趣。我一般用半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写实家对于现实的批判是永远基于一个指向未来的“他者”的,而乌托邦就是现实的“他者”形象,它永远以弃绝现实的面貌出现,而且永远激荡着乌托邦主义者对于建构未来社会的高度热情。在《猫城记》中,这种热情是藉着猫城的彻底毁灭迸发出来的。在老舍笔下,猫国是一个“我祖父敷衍,我的父亲敷衍,我敷衍,那些青年们敷衍”的无望的国度。猫国最终亡国灭族,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存留,这种彻底而决绝的态度来自基督信仰中罪性死亡而神性回归的出死入生的理念。在老舍看来,只有彻底的毁灭,才会有完全的建构,它也许使我们感受到了“末日审判”的颤栗,然而《猫城记》又决不是一部绝望的沉沦之作,它的字里行间依然跳动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在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关照中,这种对社会的全面揭露和否定,只为催国人猛醒。假如猫人能醒,那个鸟语花香、书声朗朗的猫国也许就不是幻想了。

如果我们探源老舍先生的乌托邦情结,除了贫苦的出身和社会时代因素外,对于作为基督信徒的老舍来说,宗教体认和宗教情怀就不能不说是他接受乌托邦思想的一个“前理解”基础了。

在思想中隐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即“天国乌托邦”。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就笼罩着浓郁的色彩,许多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信徒。所崇尚的正直善良、洁身自好、急公好义、乐于助人等美好品质,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宗教的可相容之处。早在1922年老舍先生翻译的宝广林作品《的大同主义》中就有这样的话:“以牺牲精神,使社会安堵,是福音之所在,即天国也!……平民感觉社会之黑暗与经济之不平者深,……是平民由觉悟而发现其理想之国家,……一面有世界共产,一面有国际联合,……以求建设基督之新纪元焉!……必须以上帝之圣灵,感动之,约束之,而后圣洁美满之社会,可实现矣。……今日上帝之灵,仍蓄于世人心中,继续前进,驱世界际于真善之域,提高斯世,即是天堂。”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我感到名词的匮乏,所谓真理和道义正迷乱我的心智。形容词离我而去,不敢堂而皇之的使用所谓的抒情。这与我一向追求的理智颇有冲突之处。

坚守的被动摇,吸收的不能补足,便感到无边的空虚。我不敢安慰自己说小桶的水倒入大桶,达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空虚自然会有,而且是暂时的。这些关于透支未来的计划,我愈发感觉他的可怕和难以承受。

读过《猫城记》,总算明白了老舍何许人也,所谓的幽默之风格到底是什么。但是要让我正儿八经的写读后感,我现在断不能也不肯写出,因为疑惑太多,若我不能找出思考的切入点,是没有言语的资格的,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了。但是这一切的事情又都过于繁杂,无用的道理只能培养无用的人,这是我所不愿的,而所谓的直面生活,却只能得到更多的迷惑。我已不敢把生活做简单的归类,说这是生机所迫,那是遭遇可怜。总觉得一切的不人道,历史总该负那么点责任。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在一个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有什么可读的?易中天在书的开头说:“城市和人民,也有个性,有些粗犷,有些美丽,有些豪迈,有些热情。”所以,阅读城市就是阅读人。

不同的城市的性格发展实际是城中人的性格。如北京的“大气产生醇和”、上海“开阔环境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和谐温馨”、成都“悠闲自由洒脱”、武汉“豪爽硬朗”。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地图上一个个都是冰冷的城市,而在学习作者的笔下,却成为了提高人们进行思考与文化的体现。

作者易中天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成都,分析城镇,城市,镇档位之间的差异。我觉得对于最有趣的交汇点和讨论比“大”,“大”比较北京和上海。虽然北京不是谁给的“大”字头,但几乎所有的份额北京的感觉实在是让人“大”。北京不仅是大型建筑工地。“随着散文的首都,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最大的军事和政治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信息网络,电视台和其他一些地方,北京有;.其他未,北京也。”

要说北京是城,也就是旧称北京城,那么对于上海教育就是滩,上海滩。上海的居民进行摆设,大多是“摆摊式”的。没有北京城“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的大小关系格局,也没有杂居生活现象。“滩”,就是铺开了摊子往里“进人”。只要进来了,就是上海滩的人,而无论社会身份重要地位以及高低贵贱如何。就像是我们一个企业作为可以大大小小冒险家的乐园和一个非常庞大的自由主义市场。所以说,这是一种延伸发展地大,开放不同程度大。

认识一个陌生人,你必须首先认识他的城市;要融入一个陌生的城市,你必须首先与那里的人战斗。城市,男人,是分不开的。如果你想知道如何理解,看看易中天的“城市阅读。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或许细腻的你也有发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水土,孕育着不同的城中人。他们有的“大气醇和”,有的“细腻雅致”,有的“悠闲洒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你想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或者向往的城市,都住着怎样的一群人吗?那就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易中天先生的《读成记》吧。

书中的读城,其实是读人。北京人的大气,又不失霸气;上海人的精明,而又雅致……易先生所谓的读城,其实读的是各个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由历史和现状,造就的文化差异。

读完这本书,仿佛结束了一场历史与文化的旅程。到过很多城市,但从来没有对所去的`城市,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但看完易先生的书,后来再去书中的城市时,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时,才发现,可能真有那么一点,真正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声音,城市人的生活。一本书,让你品读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城市,理解那个城市人们的行为,更好地融入那个城市。所以强烈推荐,在你想要去往那座城市前,细细地品读一下易老的书;行程结束时,也记得翻阅一下易老的书。那么,对你喜爱和向往的那个城市,你会有另一番,别样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易中天国家读后感

《国家》是《易中天中华史》中收录的其中一卷。下面小编整理的几篇易中天国家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有感于各类知识的极度匮乏,极力地想让自己懂得更多起来,我本月选择了很有格局的《国家》(易中天著)来读,希望能够武装到自己。

本书试图在探询国家的秘密,为什么会产生国家?易中天首先找到了一个钥匙:城市。

城市是文明的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城市给居民带来了安全和自由。

因为城市产生了一种新的聚落关系,市民之间交往、交流和交易,血缘关系必然被打破。

而且还诞生了新的超越了部落、氏族的“公共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事务”。

要处理这些公共事务和关系,氏族部落时代的习俗是不管用的,必须依靠“公共权力”和“公共规则”,还要有按照公共规则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机关”。

这就是国家。

在进入国家之前,任何文明都有巫术和图腾,但巫术在印度变成了宗教,在希腊变成了科学;图腾在埃及变成了神,在罗马变成了法。

任何一种国家体制和国家道路,都不过是世界各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安全、自由和身份认同所做的不同选择和探索。

这就是国家的逻辑和秘密。

而中国呢?中国为什么不同?原因在于在中华,巫术没有变成科学,也没有变成宗教,而是变成了伦理和艺术,即礼乐。

图腾没有变成神,也没有变成法,而变成了祖宗。

别的民族的身份认同靠神,靠信仰,而我们是“认祖归宗”,家国体制绵延三千七百年。

而我感慨于其中文化力量。

从国家的“国”字的产生来看,有了定居的人、固定的.地盘,人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就形成了国家。

但由于文化的存在,造就了没有国界的国家。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犹太人,没有谁能向他们一样,失去祖国一千八百年,流散于世界各地,但民族尤存,这归功于他们的文化。

而对于我们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其中穿插着外族的入侵,我们不仅没有向其他古文明那样走向灭亡,而是一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得益于我们悠久的文化。

那么,对于灿烂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了我们大中华继续前进的基石。

《国家》这一卷,虽然是讲“中华史”的,但有很多篇幅是讲西方文化史的,是两者对比着讲的。

其中第三章整章讲西方的,标题叫做《从雅典到费城》。

这样的一个好处是,讲得更深入。

其实第一卷《祖先》也是对比着讲的,比如夏娃和女娲。

《国家》依然是六章,每章六篇文章,六六三十六篇,连《后记》也是6节。

记得易老在另一本上说过,六是秦始皇最喜欢的数。

实际上,现在民间也喜欢“六”,觉得是个吉利的数字,比如“六六大顺”。

“四”就没有这么好运,与“死”谐音,大多觉得不吉利。

举一例来说一下易老作品的逻辑性,请看第三章《从雅典到费城》的第四篇《走向平等》,全文如下:

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希腊人,获得了解放,也遇到了难题。

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这在氏族社会是不成问题的。

血缘,最天然、最真实、最温情也是最和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和,不就是中国人一贯追求也曾经行之有效的主张吗?人而此刻的希腊人,却成了宙斯式的“弑君英雄”,俄狄浦斯式的“杀父罪人”,早已“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他们,又靠什么来组成社会,结为群体,不至于因各行其是而天下大乱?

契约。

用契约管理社会,在希腊人哪里丝毫都不奇怪。

作为商业民族,他们早就意识到处理事务和关系,物比人好。

这个“物”,就是货币和契约。

货币,干净利索;契约,人我两便。

只要大家都信守合同,照价付款,就相安无事。

而且,由于它对契约各方具有相同的约束力,因此是公正的,也是公平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平等产生了--契约面前人人平等。

这样一种好东西,当然可以放之四海。

比方说,用来制定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方法和规则。

这些方法和规则,比如逻辑,是人与自然的约法,也是人与人的约法。

其中,不证自明的叫“公理”,推导的过程叫“推理”,推导出来的叫“定理”,最后的结论叫“真理”。

某个结论是不是真理,不归张三说了算,也不归李四说了算,要看是否符合约定的一系列“理”。

对谁,都一样。

科学诞生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契约及可以用于自然,就更可以用于社会。

社会的契约就是法律。

只不过,它不像商业合同那样一对一地签,而是全体公民一起约定。

由于它是关于社会问题的,所以叫“社会契约”;由于它是全体公民签订的,所以叫“全民公约”。

所谓“全民公约”,就是每个人跟其他人都互为甲方和乙方,就像“民主是自己统治自己”。

这样一种签约,当然更必须遵守,立法者和执法者也不能例外。

作法自毙,不是立法者的悲哀,反倒是他的光荣和成功。

法治就诞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这里面有问题。

契约面前人人平等,是没问题的。

因为甲方和乙方人格平等,权利对等。

谈不拢,可以不签;有情况,可以修改;执行不了,可以认赔毁约。

总之,契约是可以商量的,而且只要甲方乙方商量就行。

法律可以这样吗?

难。

全体公民一起来立约,不可能条条款款意见相同。

如果左也谈不拢右也谈不拢,又怎么办?就不要法律了?

当然不行。

也只能先做两个约定。

第一,法律的制定,只能寻找“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或不能容忍的。

比方说,不能杀人,不能放火,不能抢劫,不能盗窃,不能强女干,不能私入民宅。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近些天来在家里休息,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名著《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历史,看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文章。这里谈一点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

在三国的历史过程中,大家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任务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孙权以及江东政权可能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关心的不多。长江在下游地区是沿着从西南到东北的方向流淌的。因此,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江东,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江左。江东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建业(现在的南京)、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九江等处。北至长江,南至大海。江东政权一共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六个阶段。其中孙坚和孙策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孙权这一代,成为发扬光大的一代。孙亮和孙休处于守成的阶段。到了孙皓那一代就是衰落到灭亡的阶段了。江东政权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政权。它的存在,对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孙权的成就在哪里呢?我觉得孙权的最大成就就是举贤任能。孙策在临终对于孙权的评价是:“如果说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你(指孙权)不如我;如果是发现培养人才,并且让他们各安其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由此可见,在孙策的规划中,孙权的主要目标是保住江东,先求稳,后图发展。事实上孙权也确实做到了。从江东政权的历任军事统帅就可以看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这些人可以说和孙权都是君臣一心,团结一致。在刘备率领大军讨伐江东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孙权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筹莫展。后来,有人向孙权建议任用吕蒙为统帅,抗击刘备。但是由于吕蒙是一个白面书生,大家对他的能力普遍表示怀疑。这个时候,孙权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吕蒙,并且授予重权。结果证明孙权的做法是正确的。

孙权在三国之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曹操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本身有一个宗室的身份,也可以起到号召的作用。但是孙权是什么也么有的。每当江东政权出现危难的时候,孙权就表现出在政治上较大的灵活性。在曹操自立为魏王的时候,孙权主动向曹操称臣。表示如果曹操称帝和攻打刘备的话,孙权愿意支持。这次的称臣换来的是曹操借天子的命令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候、荆州牧。后来,当刘备向江东进攻的时候,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这一次换来的时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两次称臣,既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又避免了两面受敌,为自己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和时间。可见孙权这个人在处事上是求实而不慕名。

蜀汉政权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任宰相之后进入了姜维时代。但是姜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外战争上了,对于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贡献不大。以至于最后黄浩排挤姜维,姜维被迫借屯田之名离开成都避祸。从此可以看出,将为作为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大将军)并没有从全局上来建设蜀汉政权。由于他的这种偏颇,导致最后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后方皇帝已经投降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姜维也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可以算得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是披肝沥胆,屡建奇功。从曹睿死后到司马懿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也可以认为他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十年之后,新皇帝曹芳从八岁涨到十八岁了。这个时候曹魏政权原来的骨干,如钟繇、贾诩、陈群、华歆、曹仁、曹真等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已经病逝或者是阵亡。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以对付司马懿了。正好这个时候曹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天赐良机,司马懿开始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一系列活动。若干年后,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涌现的邓艾、钟惠等人才都是司马懿最早发现并且大力提拔的结果。

最后,我还要饮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确是如此,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虽经起伏跌宕但最终还是成为一种过去。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近些天来在家里休息,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名着《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历史,看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文章。这里谈一点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

在三国的历史过程中,大家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任务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孙权以及江东政权可能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关心的不多。长江在下游地区是沿着从西南到东北的方向流淌的。因此,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江东,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江左。江东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建业(现在的南京)、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九江等处。北至长江,南至大海。江东政权一共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六个阶段。其中孙坚和孙策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孙权这一代,成为发扬光大的一代。孙亮和孙休处于守成的阶段。到了孙皓那一代就是衰落到灭亡的阶段了。江东政权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政权。它的存在,对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孙权的成就在哪里呢?我觉得孙权的最大成就就是举贤任能。孙策在临终对于孙权的评价是:“如果说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你(指孙权)不如我;如果是发现培养人才,并且让他们各安其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由此可见,在孙策的规划中,孙权的主要目标是保住江东,先求稳,后图发展。事实上孙权也确实做到了。从江东政权的历任军事统帅就可以看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这些人可以说和孙权都是君臣一心,团结一致。在刘备率领大军讨伐江东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孙权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筹莫展。后来,有人向孙权建议任用吕蒙为统帅,抗击刘备。但是由于吕蒙是一个白面书生,大家对他的能力普遍表示怀疑。这个时候,孙权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吕蒙,并且授予重权。结果证明孙权的做法是正确的。

孙权在三国之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曹操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本身有一个宗室的身份,也可以起到号召的作用。但是孙权是什么也么有的。每当江东政权出现危难的时候,孙权就表现出在政治上较大的灵活性。在曹操自立为魏王的时候,孙权主动向曹操称臣。表示如果曹操称帝和攻打刘备的话,孙权愿意支持。这次的称臣换来的是曹操借天子的命令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候、荆州牧。后来,当刘备向江东进攻的'时候,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这一次换来的时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两次称臣,既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又避免了两面受敌,为自己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和时间。可见孙权这个人在处事上是求实而不慕名。

蜀汉政权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任宰相之后进入了姜维时代。但是姜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外战争上了,对于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贡献不大。以至于最后黄浩排挤姜维,姜维被迫借屯田之名离开成都避祸。从此可以看出,将为作为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大将军)并没有从全局上来建设蜀汉政权。由于他的这种偏颇,导致最后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后方皇帝已经投降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姜维也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可以算得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是披肝沥胆,屡建奇功。从曹睿死后到司马懿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也可以认为他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十年之后,新皇帝曹芳从八岁涨到十八岁了。这个时候曹魏政权原来的骨干,如钟繇、贾诩、陈群、华歆、曹仁、曹真等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已经病逝或者是阵亡。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以对付司马懿了。正好这个时候曹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天赐良机,司马懿开始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一系列活动。若干年后,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涌现的邓艾、钟惠等人才都是司马懿最早发现并且大力提拔的结果。

最后,我还要饮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确是如此,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虽经起伏跌宕但最终还是成为一种过去。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很喜欢的易中天,从《汉代风云人物》到《品三国》,从《读城记》到《中国的男人与女人》,每一次阅读他的文章,都能感到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对于城市经济,地区的环境饮食,休闲,各个地区人民思想的比较,无一不反应出作者浓重的人文情怀。

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广州,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地图上一个个冰冷的城市,而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为了人们思考与文化的体现。无论是“天子”脚下谈论大事的普通出租者司机,还是在大上海的小巷中为老婆洗衣服的男人,或是坐在成都的'街边茶馆中喝盖碗茶的老人,都是作者观察分析的对象。

文中有大量的篇幅用来比较上海与北京的区别,作者从两城的别称来分析,北京虽大,人口2200万,但却没有“大北京”说法,上海虽繁华,但人们普遍生活节俭,不铺张浪费,不愿意为少走三步路而多花一分钱,武汉虽地处全国中心,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却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成为首都。成都人的生活为何安逸,闲适?。这一个个看似奇怪的问题,读后思考一番,它们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忙于生活的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看到这里,我不禁为?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易中天老师德仔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而拍案叫绝。在后面的文章中,易中天老师对此作出了详细合理的解释。北京:在近百年都是政治文化学术中心,而金融资本不发达,自认无法称为大北京,上海人受外国文化熏陶较早,且物价较高,生活又要很精致,自然很节俭,理财才能使生活即滋润又不奢华;武汉虽地理位置重要,水运陆运均发达,但夏天奇热无比,是三大火炉之一,冬天又由于山峰的原因,使得冬季十分寒冷。成都地区农业发展较早,地处盆地,受外界破坏较少,养成了成都人好休闲,不善于忙碌的特点。作者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原因,又用了人文的情怀来向我们进行诠释与讲述。这就是易中天,中国第一位将高深的学问变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深度的文字。而文章旁边恰到好处的插图,使我仿佛身临城市的中央大街,体现出上海纸醉金迷的繁华,一会儿置身于成都的大小巷中,坐在竹椅上,品一碗盖碗茶,与三五好友一起品头论足,别有一番享受。

读完这本书,我又回到了我的城市,结束了这场城市之旅。在此书之外,我也读过许多关于城市的书籍,但都不如易老师的《读城记》写的深刻及易懂,《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写的很全面,但是分析的不够彻底,只有表面的现象,却没有对性格等的研究;《城市季风》写的很深,很彻底,但是太过于深刻,很少与我们身边的事物联系,看起来就像教授的论文,难懂。

所以,对于想要了解城市的特色,城市人的心情的人,我真心推荐他们去看这本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啊!让我们真正地静下来,去倾听城市的声音,感受城市的情怀。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近些天来在家里休息,拜读了易中天先生的《易中天品三国》。我也很喜欢历史,看了很多关于三国的文章。这里谈一点感受,也算是一个小的总结吧。

在三国的历史过程中,大家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任务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孙权以及江东政权可能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关心的不多。长江在下游地区是沿着从西南到东北的方向流淌的。因此,人们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成为江东,长江以北的地区成为江左。江东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包括建业(现在的南京)、武昌(现在的湖北鄂州)、九江等处。北至长江,南至大海。江东政权一共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和孙皓六个阶段。其中孙坚和孙策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孙权这一代,成为发扬光大的一代。孙亮和孙休处于守成的阶段。到了孙皓那一代就是衰落到灭亡的阶段了。江东政权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政权。它的存在,对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孙权的成就在哪里呢?我觉得孙权的最大成就就是举贤任能。孙策在临终对于孙权的评价是:“如果说在两军阵前冲锋陷阵,你(指孙权)不如我;如果是发现培养人才,并且让他们各安其职,保卫江东,我不如你。”由此可见,在孙策的规划中,孙权的主要目标是保住江东,先求稳,后图发展。事实上孙权也确实做到了。从江东政权的历任军事统帅就可以看出,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这些人可以说和孙权都是君臣一心,团结一致。在刘备率领大军讨伐江东为关羽、张飞报仇的时候,孙权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筹莫展。后来,有人向孙权建议任用吕蒙为统帅,抗击刘备。但是由于吕蒙是一个白面书生,大家对他的能力普遍表示怀疑。这个时候,孙权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吕蒙,并且授予重权。结果证明孙权的做法是正确的。

孙权在三国之中他的政治地位是比较低的。曹操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本身有一个宗室的身份,也可以起到号召的作用。但是孙权是什么也么有的。每当江东政权出现危难的时候,孙权就表现出在政治上较大的灵活性。在曹操自立为魏王的时候,孙权主动向曹操称臣。表示如果曹操称帝和攻打刘备的话,孙权愿意支持。这次的称臣换来的是曹操借天子的命令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候、荆州牧。后来,当刘备向江东进攻的时候,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这一次换来的时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两次称臣,既使得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又避免了两面受敌,为自己赢得了回旋的余地和时间。可见孙权这个人在处事上是求实而不慕名。

蜀汉政权经历了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任宰相之后进入了姜维时代。但是姜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外战争上了,对于蜀汉政权的自身建设贡献不大。以至于最后黄浩排挤姜维,姜维被迫借屯田之名离开成都避祸。从此可以看出,将为作为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大将军)并没有从全局上来建设蜀汉政权。由于他的这种偏颇,导致最后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后方皇帝已经投降的尴尬局面。可以说,姜维也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可以算得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懿为了曹魏政权可以说是披肝沥胆,屡建奇功。从曹睿死后到司马懿就处于一种赋闲的状态。也可以认为他在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十年之后,新皇帝曹芳从八岁涨到十八岁了。这个时候曹魏政权原来的骨干,如钟繇、贾诩、陈群、华歆、曹仁、曹真等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已经病逝或者是阵亡。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以对付司马懿了。正好这个时候曹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天赐良机,司马懿开始了篡夺曹魏政权的一系列活动。若干年后,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涌现的邓艾、钟惠等人才都是司马懿最早发现并且大力提拔的结果。

最后,我还要饮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确是如此,历史上的各种人物、事件虽经起伏跌宕但最终还是成为一种过去。

易中天《读城记》读后感

易中天把广州定义为:怪异的城市,即使是广州引以为傲的”吃“,也是有其怪异之处。

《读城记》之广州市,第三部分“广州是个大市场”有言:“广州不但是一个”买东西的地方“,也是一个”吃东西的地方“,要不然怎么说”食在广州“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全国各地都有好吃的东西,并非只有广州才是”食的天堂“。事实上,除”食在广州“外,也还有”吃在成都“、”吃在扬州“等说法。但在我看来,成都、扬州等和广州相比,还要略逊一筹。这不仅因为广州的菜肴和点心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做工精美、品味极高;也不仅因为广州人什么都吃,――”草原吃羊,海滨吃蟹,广州人吃崩了自然界“;还因为只有广州,才二十四小时都在吃。

这让身为传统广州人的我,深有共鸣。

偶尔路过北京路,心血来潮想去吃一碗传统的云吞面。

可惜当我穿街过巷,走到那个曾经熟悉的位置之时,却发现人去楼空,取而代之仅有一家连锁云吞面店,满大街都是一样的门面,一样的气味,于是一直记不住名字。

旧爱已去,不复存在。物是人非,却能够成为真正的新欢么?

广州的云吞是一绝,某种程度上,是老城市的招牌之一。

有道是:“食在广州”。云吞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传统的广州云吞面,由三个部分构成:

汤。猪骨,大地鱼,虾子,慢火熬制,缺一不可。有别于时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日式拉面的猪骨浓汤,白嫩如牛奶温和,云吞面汤满溢着缥缈的香气,清澈却不失浓郁,锅盖未掀,香已四溢,引来邻里街坊的称赞。

云吞。在别的地方,云吞或者会被称为“馄饨”,“抄手”,只是“云吞”于我而言,却是无可取代的名称。不同于北方缠绵厚重的饺子皮,云吞皮薄如蝉翼,爽口滑溜,甚至有人用之替代腐竹去煮糖水。传统的馅料,应该是精肉包一点肥肉。精肉味道浓郁,配以一点肥肉的香气四溢,在云吞皮包裹的小小世界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云吞必须现煮,水要沸腾,云吞如果鲜活的金鱼,在锅中自由翻滚。时限也是一门学问,短一分,封口处会硬得难以下咽,长一分,又会因为表皮破损而流失味道。

面。一般是店家自制的竹升面。长长的擀面杖,有力的双臂,一次次的添加面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取代它的地位。粗犷豪放的刀削面不行,温和细软的日本拉面不行,同出老城一门的沙河粉也不行。只有它才是云吞的完美情人,是汤的最爱,为你演绎什么是珠联璧合。

这些并非最好的元素。有人或许会用简单的猪骨汤和鸡汤替代大地鱼汤;云吞在香港的发展,也在馅料中添加了虾仁等海味;面已经可以流水线生产,店家不必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但是,传统元素组合出来的特定味道,还有随之带来的回忆,却是无可替代。

老字号,家家户户有着独特的味道,哪怕只是些许的不同,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或许也是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在吃,能够辨别出十数年来,味道的细微分别与变化;新式的云吞面店却不同,尽管有着精致的造型,上好的材料,流水线生产以及上餐的速度,但是,永远都是一样的味道。

老字号,并非一成不变。他们也会扩充店面,添加设备。他们的价格也会随之提升,只是滞后于物价的上涨幅度。他们依然蜷缩在旧城,不为人知的角落,却能够通过媒体的力量,一传十十传百。他们坚持的是,安稳,平淡,充满回忆的街道,满怀人情味的旧街坊,以及慕名前来,满足离去的人们,偶尔带来一细新鲜感与活力。迁徙不适合他们,他们离不开老城的回忆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