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最热深圳政协工作报告(通用19篇)

时间:2023-11-03 08:04:28 作者:笔砚 最热深圳政协工作报告(通用19篇)

工作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它可以让我们与领导和同事分享工作心得和经验。在下面,你将看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工作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灵感。

深圳执法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会,通过听取报告以及与其他与会者的交流,我对深圳市执法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展示了深圳市各级执法部门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在会后,我深感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做出的努力。以下是我对深圳执法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显示了深圳市对于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报告中提到,深圳市各级执法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超过5万起,罚款金额达到3亿元以上。这说明执法部门在推动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报告还展示了深圳执法部门的创新措施,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执法工作中的运用,提高了执法效率,保障了公平正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执法工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报告中提到,深圳市执法部门大力推行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此外,执法部门还加强了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深圳市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自己的未来工作中,我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

第三,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强调了执法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圳市执法部门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加强执法尺度的规范。这意味着在今后的执法工作中,法律规定将被更加全面、公平地执行。而作为执法人员,我们更应当时刻铭记诚信为本、公正执法的原则,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使深圳市执法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第四,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报告明确指出,执法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犯罪手段复杂化、新型违法行为层出不穷等。为此,报告提出了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以及加强执法科技装备建设等措施。这些都表明了深圳市执法部门在未来工作中将继续向前推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作为执法人员,我们也要不断学习,积极应对挑战,为深圳市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动力。报告中的数据和成果证明了执法工作的重要性,也向我们展示了执法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作为一名执法人员,我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崇尚公正的精神,努力为深圳市的社会治理和秩序维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通过执法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深圳市的执法工作将会越来越完善和规范,为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让我深感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向我展示了执法工作的成果和希望。我将铭记报告中的启示,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法能力和素质水平,为深圳市执法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通过执法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深圳市将会成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和法治化的城市。

政协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xxx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xxxx开展脱贫攻坚决胜年。一年来,在xxxx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xxxx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立足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紧密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县委提出的“xxxx”重大战略部署,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xxx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引领得到新加强。

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保持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各项工作的总纲,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中。认真落实中共xxxx委对区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自觉把xxxx政协工作放到xxxx委重大决策部署中谋划和推进,组织政协委员完成好xxxx委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表率,组织政协常委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共十九大,十九届二、三中精神,学习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组织政协常委外出进行专题培训。加强对政协委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各界政协委员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汇聚建设美丽幸福新xxxx的智慧和力量。一年来,集中开展政治专题学习讨论xxxx次,撰写。

心得体会。

xxxx篇,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主题撰写理论文章xxxx篇,其中有xxxx篇入选xxxx相关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xxxx》和《xxxx》两篇论文在xxxx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宣读。

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工作对委员全覆盖。自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按照xxxx委部署扎实推进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认真抓好政协党组和机关党支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廉政等方面建设,积极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创新探索在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站建立党小组并发挥其独特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协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落实,确保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政协实际工作中。这项创新工作在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助力xxxx开展,建言资政服务中心取得新成果。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聚焦我区提出的xxxx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以视察、调研、提案、专题协商等形式建言献策,以直接参与方式出工出力,助力我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基层政协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建言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是深入推进我区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是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有力抓手。区政协调研组实地察看xxxx、xxxx、xxxx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查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现代化要求和xxxx实际,提出了突出优势特色巩固壮大支柱产业、加强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示范样板、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优质品牌、依靠企业带动促进“三产”融合等意见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纳,为xxxx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言科学实施宜居乡村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宜居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寻求推进宜居乡村建设良方,xxxx政协组织调研组赴xxxx、xxx、xxxx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xxxx产业增强宜居物质基础、改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宜居条件、加强保护青山绿水创造宜居环境、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丰富宜居内涵等意见建议,引起了有关单位的关注和重视,部分被采纳落实。

建言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示范点。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养老已成为社会重要民生问题。养老事业在我国多个地方正蓬勃兴起。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xxxx组织相关界别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xxxx、xxxx、xxxx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走访了xxxx敬老院和部分乡镇敬老院,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行现状和困境,提出推行“医养结合”模式养老运营机制、开展“公建民营”养老经营模式、提早谋划和发展xxxx养老事业新模式等建议,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幸福安度晚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言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古镇和传统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商旅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千万农民安身栖息之地,也是无数游子的精神家园和乡愁牵挂。为助推xxxx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编制要求》部署,发挥古镇和传统村落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xxxx组织政协委员深入xxxx、xxxx、xxxx调研,还赴xxxx、xxxx等地考察,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协商会,xxxx县直部门负责同志与政协委员进行面对面讨论协商,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协商提出了加强组织力量全力开展工作、立足历史秉赋地域特色准确定位风格、纳入全域旅游大盘科学规划设计、搭建融资平台多方筹措资金、尊重群众意愿整合各方力量、坚持修旧如旧严格质量监管等意见建议,为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推进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政协“一线”意识,直接参加经济社会建设实践,努力发挥组织协调等作用。xxxx领导班子成员共联系xxxx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加强联系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改、融资、用地、用工等方面实际问题,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尽职尽责推动联系的重大项目建设。一年来,政协领导负责和联系xxxx工程、xxxx项目、xxxx产业、xxxx基地建设等。深入一线千方百计协调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所联系项目有序推进。

发挥重要渠道作用,协商监督有新作为。

深刻理解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这一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深刻把握民主监督是协商式监督的重要特点,自觉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履职全过程,积极构建以全体委员会议为龙头、专题协商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通过协商方式建言献策,实施民主监督,帮助完善决策,推动工作落实和民生问题解决,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力量建设幸福美丽新xxxx。

重视发挥全体委员会议协商作用。在xxxx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期间,以界别分组讨论、常委会集中讨论等形式就全年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xxxx”战略部署展开协商座谈讨论,提出了加强培育扶贫产业、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区出入口道路状况等50多条意见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加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督办。以提案督办工作作为民主监督重要载体,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在全面督办提案办理基础上,选择《关于xxxx的建议》《关于xxxx的建议》《关于xxxx的建议》等五件提案为重点提案并由政协领导分别领衔督办。在督办过程邀请提案承办单位、提案者、提案涉及的相关单位和群众代表以及界别委员参加协商座谈,最后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民主测评。通过现场察看、会议协商、跟踪督办等形式推动了提案合理建议的有效落实。

整合多种资源,助推脱贫攻坚有新贡献。

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智力密集、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整合力量,创新载体,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

深入开展“xxxx”活动。xxxx家委员企业、xxxx名政协委员共联系xxxx个贫困村,结对帮扶xxxx户贫困户。少数民族宗教界协调落实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xxxx万元,实施项目xxxx个。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政协委员提交脱贫攻坚内容提案xxxx件,助学xxxx人,帮助就业xxxx人,为群众办实事xxxx件,组织开展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xxxx万元,协调落实项目资金xxxx多万元。

抓好联系村联系户帮扶工作。政协领导干部按照xxxx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共谋增收门路,帮助解决就业、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和困难,确保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能如期脱贫摘帽。组织发动工商联界委员捐款xxxx万元为xxxx村扩建办公楼。

发挥驻村工作队员作用。派出机关政协干部分别常驻xxxx村协助开展扶贫工作。做好派出干部的坚强后盾,提供物资援助、技术支持,协调部门力量,帮助派出驻村干部筹办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好事。支持xx多名驻村工作的政协委员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经常性工作有新气象。

积极探索创新,力创特色亮点,扎实做好政协经常性工作,全面提升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提案工作质量稳中有升。一年来,共收到各界委员提交提案xxxx件,审查立案xxxx件,提案质量比往年有所提升,重答复轻办理现象有所改变。文史资料工作领域有新拓展。加强xxxx文史馆的管理和使用,一年来,先后接待xxxx个考察团xxxx多人次。文史馆免费对市民开放,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以一种全新方式走进百姓生活。加快推进《xxxx》编纂工作,《xxxx》《xxxx》等书籍编辑出版工作已进行策划实施。新闻宣传力度加大。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微时代”传播规律,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报道政协履职成就经验,展现政协工作成果,释放政协声音,扩大社会影响。一年来,在《xxx报》《xxx报》等报纸发表新闻xxx篇,在xxx网、xxx网播发信息xxx条,在电视台播放新闻xxx条,被xxx授予宣传工作一等奖奖励。外事联谊工作有新拓展。坚持在联谊活动中宣传xxx、开拓视野、交流工作、广交朋友,组织政协干部和委员参加在长顺县举行的xxx会议等;全年共接待来自上海、江苏、青海、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和区内市县(区)政协考察调研组近xxx批xxx多人次;外出走访了xxx多个县市区政协,加强宣传xxx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成就,进一步扩大xxx知名度。

着力提升履职本领,自身建设有新举措。

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为标准,以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学习培训、服务管理为载体,着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新时代履职尽责提供保障。

在加强活动中凝聚界别力量。发挥政协专委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各界别委员开展学习培训、视察调研、扶贫慰问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界别团结协作和参政议政能力。全年xxx个界别的委员先后举行了各种集体活动,委员意识、履职意识得到增强。在加强指导服务中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协委员进行思想政治、政协理论、业务能力培训和指导,主动走访委员企业,出台并认真执行《xxx委员履职管理办法(试行)》,督促做好“委员作业”,对委员履职和参加会议、活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量化考评,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以健全的机制激励和保障委员主体作用可持续发挥。在发挥政协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中加强机关建设。以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为重要抓手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凝聚力,抓好“三会一课”,过好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中,动员政协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担负起基层政协事业参与者、实践者、推进者的政治责任。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xxxx委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xxxx人大、xxxx人民政府和各乡镇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倾力相助的结果,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和全体政协委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xxxx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如:思想政治引领有待进一步增强,建言资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协界别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深入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深圳执法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近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执法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执法工作情况。通过阅读这份报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深圳市政府对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同时也意识到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下面,我将围绕报告的内容,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我对深圳执法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执法工作的进展和成绩。

深圳执法工作报告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过去一年的执法工作进展和成绩。报告指出,深圳市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环境、创新执法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有效提升了执法力量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优化执法环境,打造了一个公正、高效、透明的执法机制,保障了市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创新执法方式,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了执法效率,更好地履行了执法职责。

第二段: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深圳执法工作报告也坦诚地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报告提到,一些执法人员存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执法行动不够精准、不够有力;同时,一些执法措施和执法力度仍然不够到位,难以有效应对新型违法行为;此外,执法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仍然存在欠缺,导致不同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困难。

第三段:对执法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深圳市政府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政府将加大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同时,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推动依法行政,健全权责明确、监管有力、公正透明的执法体系;此外,政府还将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促进跨部门的联动执法,更好地应对新型违法行为。

作为深圳市的居民,我对深圳执法工作充满了期望。首先,希望执法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对违法者的震慑,有效净化社会环境。其次,希望执法工作能够更加注重公正和高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依法处理,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公平的执法保障。最后,希望执法部门能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实现执法工作的良性互动。

第五段:总结。

通过阅读深圳执法工作报告,我认识到深圳市政府对执法工作高度重视,并在改进和创新方面做出了努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市民,我们应积极支持和配合深圳执法工作,为城市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未来深圳的执法工作能够不断进步,更好地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优质的执法服务,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四大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全年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2亿元,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2374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出口总额1361亿美元,增长34.1%。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4%,提高4.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gdp增幅7.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近10年来首次高于gdp增幅。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294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58.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4%。专利申请量增长42%,达到29728件,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5.3%,申请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榜首。我市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已有5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21件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华为和中兴的程控交换机被评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整体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持续下降。效益深圳统计正式纳入统计体系,开始成为衡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尺度。2006年效益深圳综合指数稳步提高。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为2.91亿元,提高0.38亿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7.5%。全市万元gdp能耗、水耗以及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有不同程度下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88亿元,增长21.5%,上划中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1180亿元。

——社会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名列“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第一位。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1%的较低水平。人均gdp达到8619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全市刑事案件下降10.2%,八类暴力性案件下降29.9%。信访量、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安全事故总起数下降33.1%,死亡人数下降8.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5.3%。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办城市,这是我们深圳的光荣,是全市人民的光荣,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荣!

这些成就,标志着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建设加快推进,标志着我市朝着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6年,我们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348”工作目标及116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进一步强化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

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1号文件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召开全市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大会,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同关注、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良好态势。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政府决策、专家评审、中介审核的政府科技研发资金配置新机制。设立实施“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计划等13类科技计划,科技研发资金链覆盖到技术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设立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大学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深圳留学生基地建设启动,市科技图书馆建成试运行,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第八届高交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各区、各部门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方面认真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积极探索以贴息等方式扶持节能产品和项目的发展。开展“鹏城减废”行动,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四节一环保”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探索建设“能效电厂”,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大力实施节约用水条例,严格用水管理,建成一批中水利用示范工程,特区内用水连续两年负增长。节能、节水、绿色消费正在转化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化合物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产业链不断向上延伸。哈飞深圳研发生产基地的新车型正式下线,比亚迪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即将在深圳推出中高档新型轿车。机电一体化产业取得新的发展,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坝光精细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有序推进。高档家具、服装、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支持金融业的政策措施取得成效,金融业出现近十年来最强劲的增长。金融中心区、金融产业园区和香港金融业后台服务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1家金融机构落户深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高。“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市商业银行和深国投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顺利完成。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847万标准箱,增长14%,继续稳居世界第四;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1836万人次,增长12.7%,连续五年位居国内第四。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作,六大物流园区建设提速,西部港区进行了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机场国际货运业务取得突破,物流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第二届文博会在规模、水平和质量上有了重大提升,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怡景动漫基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大芬油画村等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东部华侨城等旅游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接待过夜境外游客713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22.65亿美元,分别居国内城市第一和第四位。成功举办世界牙科联盟2006年会,是我市历史上所承办的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会议。

114个枢纽型、功能型、公益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京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龙华客运中心站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轨道交通5条线的规划、报批和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港口、航道、机场飞行区扩建、口岸建设和改造、疏港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南坪快速一期、盐排高速等一批现代交通路网骨干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全线贯通。深南大道改造工程、福龙路、南光路以及部分市政道路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建设顺利展开。

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东江水源二期、北线引水、铁岗水库扩容等一批水源工程进展顺利。lng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全面铺开。积极争取省网支持,基本保障了城市用电需要。加快推进电网和电厂建设,全年投资超过40亿元,东部电厂一期、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与中海油、中广核公司的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城市能源规划和战略研究,积极建立成品油储备的长效机制和应急体系,国家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建设加快。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改革攻坚,30项改革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分类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124家事业单位转企,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办270家企业的划转工作。建立了相对集中有效的行政审批机制,重大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16-386个工作日缩短到110个工作日。启动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加快和加强的新趋势。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逐步理顺市、区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加快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人口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居住证和出租屋管理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稳步上升。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活跃,已有14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深圳。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成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企闯天下”取得明显成效。对外直接投资协议金额增长接近五成,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50%以上。积极开展贸易投资推介活动,国际经贸科技合作取得新的成效。建立完善反倾销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为企业提供对外贸易信息和维权服务。

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深港两地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入,“深港创新圈”建设提上议程,深港双方在城市规划、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口岸通关、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公务员培训,以及旅游和投资环境推介等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深澳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建立了政府间沟通协调机制。全方位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经贸、旅游、劳务等方面的合作。认真做好对口扶持,有序引导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经济腹地进一步扩大。

四是不断改善社会民生,强力推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制订并实施新三年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3万,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多部门联动打击恶意欠薪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我市被评为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积极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框架。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建立全面覆盖“双困”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关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理性发展。推进供水中间层接收工作,明显减轻了小区居民的负担。

全面推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落实人口管理“1+5”文件,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孩子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高中学校建设,新增5300多个高中学位。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实施医疗分配制度改革,全年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费用分别下降10%.推进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全年新增医疗机构1046家,社康中心覆盖率达到75.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大力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流动人口政策生育率提高15.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务。

启动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创新派出所勤务管理模式,一线和基层警力得到加强。积极推进科技强警,加强重点人口和出租屋动态管控,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全省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中,我市名列第一。积极开展非正常上访集中整治行动,推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开门接访,妥善解决了一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全市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关爱行动”、“支援灾区”、“军民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丛飞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市民综合素质、社会道德风尚和城市文明水平稳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剧院、图书馆新馆、中心书城三大重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成功举办“2006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等一批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文博会”、“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成为响亮的城市文化品牌。鼓励公益性文化活动进社区、工厂和校园,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

五是全面推开基层基础和城市管理“双年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市、区两级投入近20亿元,用于基层基础建设。全市新增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14万平方米,无偿移交社区居委会用房约2万平方米,基层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加快推行“居站分设”、“一站多居”和“居企分开”,初步理顺了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社区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得到强化。

城市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一批商业旺区环境综合整治进展顺利,人民南商圈改造基本完成,主要街区旧房“穿衣戴帽”工作全面展开,城中村和社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顺利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特区内平台建成试运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在全国首个被授予“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11个百分点,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处理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列全省第一,初步实现大沙河、福田河、新洲河、凤塘河、盐田河、荔枝湖等“五河一湖”不黑不臭,深圳河水质明显好转,布吉河水质有所改善。lng清洁能源转换工作顺利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汽车尾气和垃圾填埋场空气污染治理加强,获得“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称号。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环保审查否决不符合环保和产业发展要求的投资项目2388宗,关闭污染企业435家。

大力实施公交优先,特区内公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国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示范城市”。福田交通枢纽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建7个公交总站,扩展完善公交线网,公共中小巴全部平稳退出特区。实现过境疏港货运交通“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重大转变。稳步推进城市现有道路交通体系改造,推行交通事故快理快赔制度,在机动车增加17.3万辆的情况下,全市道路通行状况没有恶化。

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成为指导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及2006年度实施计划正式实施,特区外八大组团分区规划和全市工业布局规划、深圳湾15公里海滨休闲带等一批重要专项规划顺利完成,光明新城、龙华新城、体育新城、东部新城及大鹏半岛等重点片区规划设计加快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巡视制度,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强化了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理和保护。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召开了首次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加强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和调控,实现了城市土地的统一管理。加大查违、清无工作力度,拆除违法建筑159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增量得到遏制;21万多家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中,超过99%得到有效清理整治。全面完成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转地,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六是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

全面推行政府目标管理,探索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切实加强责任追究。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违法违规问题移送制度,完善行政监督链条,对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实施专门的电子监督,行政监察工作明显加强。落实重大事故和重大事件行政机关责任检讨制,试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全面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城市各项工作。行政服务大厅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进一步完善公共行政管理决策机制,颁布实施市政府重大决策公示暂行办法、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行政听证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政府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防范法律风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调整和行政资源整合,合理划分政府部门和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实施街道综合执法试点,推动了城市管理重心逐步有序下移。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加强了民间组织管理力量,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并报告工作,顺利办结市人大重点建议5件,人大代表建议541件,政协提案620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涉及城市长远发展和市民重大利益的事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严格履行听证、公示程序。完善行政许可实施配套办法,实现了全市行政许可实施法定化。通过依法行政和法制教育,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市民的责任意识逐步加强,被评为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城市。

外事、侨务、港澳台务、民族宗教、档案、双拥、气象、民防、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外地来深建设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各省区市驻深单位,驻深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深圳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约束日益趋紧,解决能源、资源等瓶颈制约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单位安全意识不够强,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三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房价较快上涨等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社会治安和维稳综治问题还很突出,利益协调、矛盾纠纷排查和危机处置需要更加主动、有效;五是政府执行力建设的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决不回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07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更加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加快创新、营造环境,优化产业、增强后劲,推动转型、提高效率,廉洁从政、狠抓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3%;万元gdp建设用地、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10%、2.75%和4%;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5%和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今年,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龙头,以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深圳的发展奇迹就在于顺应经济规律,迅速实现了从低向高持续不断的产业优化升级,成功地跨越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带来的挑战,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实现新的跨越。

一是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着力引进建设芯片、tft等核心重大项目,实现通信、数字视听、软件、新型储能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从模仿加工到研发制造的转变。二是要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及汽车电子、机电一体化等装备制造业。三是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化合物半导体等战略创新产业,培育发展适合深圳特点的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四是要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优势传统产业聚集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特色工业园区。逐步引导企业将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向外转移,把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及财务中心留在深圳,实现新的发展。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产业投资项目的土地、市场、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低端产业;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资源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坚决不上。加快电子、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修订调整,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标准体系,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建设,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使循环经济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成为我市产业结构中的靓丽风景线。

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功能,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完善各类科技公共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与政府四位一体的研究开发机制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完善深港科技合作机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战略,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为契机,加强人才高地和引智工作政策体系建设,优化人才环境,不断提高我市对各类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高交会”办展水平和实效,充分发挥其创新资源交流重要平台的作用。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高端旅游等八大高端服务业。抓住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机遇,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创建银行业、证券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金融聚集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培育金融控股集团,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总部和后台处理中心落户深圳。支持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路线图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清欠工作。促进银企沟通,创新融资工具,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金融租赁、金融信托业务。鼓励保险业开发新险种,拓展新业务,加快建设“全国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完善征信系统,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金融安全。

大力推进海港、空港建设。理顺部门职责,为港口、船公司及各类物流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高效服务;完善疏港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珠江水系驳船集装箱运输网络,构建稳定的港口喂给网络,不断提升深圳港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辐射力、竞争力。积极拓展机场客运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巩固提高深圳机场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地位。加快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和六大物流园区建设,继续做好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申报和建设,着力引进一批高附加值的重点物流项目,探索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

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步伐,办好第三届“文博会”、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提升商贸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旅游环境。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体系,促进和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在深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

要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尽最大努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农转居、失业人员以及外来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完善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援助体系,建立“零就业家庭”归零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解决户籍人口大学生就业问题。继续关爱外来工,加大维权力度。实施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即时监察、欠薪预警和“黑名单”制度,完善行政司法联动机制,与珠三角各城市联手打击恶意逃薪行为,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全市工伤、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发展残疾人事业、老龄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全面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继续开展“同富裕”工程。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保障房地产的有效供给,坚决打击恶意炒楼、囤积土地房屋等行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住房保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增强教育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完善特区外基础教育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寄宿制高中建设。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正式启动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积极推进深圳大学改扩建工程,支持深职院参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信息学院新校区建设,着力优化大学城办学模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切实加快卫生系统重点项目、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劳务工医疗网点建设,完善市级医院在各区的布局。要尽快实现每个区至少有一所市级医院,让全市人民都能就近方便地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障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医疗收费,净化医疗市场。完善社康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康中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完善服务,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加大交通综合整治力度,下大力气解决重点区域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提高交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确保中心城区道路基本畅通。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高公交覆盖率,实现公共交通便利化。加快特区外公交资源整合重组,推进公交区域专营,改变特区外公交落后的状况,逐步实现特区内外公交一体化。适当降低公交票价,减轻市民出行负担。去年,梅林关出现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有关部门公开向市民道歉;今后凡因政府部门工作失误或失职造成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都要公开道歉,勇于承担责任,并启动监察督查程序,这是一个责任政府的基本体现!

要进一步吸取血的教训,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永不言胜,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增强市民的安全意识,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全力推进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继续推进科技强警,加快电子防控工程等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整合社区内维稳资源,营造群防群治网络,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公安体制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创新和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转型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快信访立法,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探索信访与行政复议联动机制,建立全市信访信息系统,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和纠纷。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力度,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国防动员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进一步深化以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年”活动。科学划定社区范围,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办公条件,建设一支宏大的社工队伍,构建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打造平安和谐社区。积极推进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规范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创新,探索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模式,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建设和谐文化,努力形成人人讲和谐、人人促和谐的局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深圳精神。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公益文化活动,塑造更多城市文化品牌,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保障市民文化权利。规划建设科学馆新馆、现代艺术馆、城市规划展馆,加大特区外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办好“深圳读书月”等一批品牌文化节庆活动,推动京剧、粤剧等传统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义工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

筹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我市今后几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对深圳国际赛事组织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次重大考验。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大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加快完善相关工作方案,推进“大运中心”和重点体育场馆等硬件建设,建设一流场馆,营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力争办出历史上最出色大运会。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城市整体功能。高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一批重要专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组团分区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抓紧各项法定图则编制工作,着力提升组团功能和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积极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基本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需求。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全面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做好城市化转地收尾工作,强化全市储备用地的统一管理。加强存量土地资源和城市更新研究,抓紧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以建设海洋大市为目标,积极推进海洋规划体系建设。

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国家铁路“两线两站”规划建设,推动厦深铁路深圳段全面开工。继续推进盐田港区三期扩建、大铲湾一期、蛇口港区三期建设工程,完成铜鼓航道一期,建成西部公用航道,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强化深圳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地位。加快推进深圳机场扩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缓解机场空域紧张的状况,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航空货运中心地位。全力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实现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段和2、3、4号线的全面开工建设,尽快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和5号线及2、3号延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启动轨道交通三期工程6、8号线的前期论证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加快推进城市路网改造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干线路网建设,建成福龙路和深盐二通道,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体系。完成深圳湾口岸和福田口岸建设,加快皇岗口岸改造和文锦渡口岸旅检场地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莲塘口岸的规划工作。要加快政府历史投资项目清理工作,确保投资效果。

加大特区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力加快特区外城市化进程。以提升深圳区位优势为目标,加快推进龙华新城建设;以拓展深圳产业空间、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加快推进以大工业区、光明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东部新城、光明新城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有序开发为原则,稳步推进大鹏半岛建设发展,积极推进西部滨海地区综合战略的实施。全面推动特区外中心城区以及主要旧工业区功能置换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全市各组团之间的快速公交连接,高水平规划建设特区外各类配套设施,尽快改变特区外市政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局面。

(四)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为方针,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继续深入开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实施环境保护“十百千万”行动,推进治污保洁十大工程。抓好河流污染治理,全面启动生态治河工作,实施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深圳河湾支流水系生态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大力推进特区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管网完善工程,加快特区外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排收集干管系统和污泥处理厂建设。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南头半岛空气污染治理,积极联合香港、珠三角各城市对阴霾天气进行研究监测,共同推进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基本生态控制线这一城市生态保护的“铁线”,加快妥善解决线内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推动生态风景林、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市政公园、社区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深圳湾海滨15公里休闲带、福田凤塘河红树林修复示范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做好重点地区、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和建筑精品设计,全面推进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旧城旧村改造,抓好重点商业街区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精心打造城市亮点。

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着力实施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管理街道综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综合执法环境。持续开展“清无”等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户外广告清理。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量。加快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尽快完成对1999年3月5日以前违建的处理工作,全面启动1999年3月5日至2004年10月28日期间违建的处理工作。加快特区外“数字城管”工程建设,扩大网格化管理范围,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建立城市事件快速处理的责任机制,强化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环卫工作,提高城市保洁水平,努力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最干净的城市。

加快数字深圳建设,努力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健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完善政府对外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发、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加快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工作。

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加快实施居住证管理办法。调整人口计划体系,实施分区域人口调控计划。加快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健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人口综合管理架构,落实人口和出租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五)以加强水电油气保障为重点,努力完善城市能源资源保障体系。

积极构建覆盖各区、互联互通、分片调蓄的稳定供水水源网络,健全城市水源安全保障体系。继续推进东江水源工程二期、北线引水工程、大鹏半岛水源工程等水源网络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规划建设铁岗、公明、清林径、东江下矶角等“四大水缸”,积极开展对雨洪资源、地下水资源、海水资源、中水污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水资源供应的应急能力。实施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封闭管理,提高水源水质保障水平。加快特区外水务资源重组。

积极推动岭澳核电三期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加紧东部电厂、前湾电厂等重点电厂项目及电网重点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主电网供电“卡脖子”问题。完善电网处置大面积停电预案和“黑启动”机制,争取增加省网供电指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供电。强化电力需求预测,落实分级错峰用电、均衡用电、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

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成品油、气储备体系,完善成品油市场应急预警机制,加快第二个lng接收站、国家成品油深圳储备基地、天然气安全储备库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建设。推进与中海油的战略合作,支持有实力、有资源的石油公司进入成品油零售终端市场。加强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和调控管理。

(六)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激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明确事业单位的设立标准和分类定级标准,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探索法定机构的新型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以事定费、以费养事”的公共服务供养新模式。深化公用事业和公用设施投资与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进一步加大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利益受到保障,生活更有尊严。继续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更多地投向公益性事业,更多地投向困难群体。按照“保障基本、全面覆盖”的思路,调整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更加完善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稳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落实好最低工资保障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科学动态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加大国有资本运作力度,做强做大一批产业集团。切实实现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公平待遇和公平竞争,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启动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的民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集体经济和股份合作公司规范发展。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特别要在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食品、药品等方面,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完善“走出去”政策和服务体系。探索建设深圳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整合上下游企业,搭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平台。实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工程,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协调,重点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拓重点市场、开发稀缺资源和获取先进技术,鼓励以集团军方式“走出去”。加强境外重点区域办展推介工作,积极发挥深圳驻外机构和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逐步建立我市企业境外发展的全球经贸协作网络。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比例。完善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维护深圳产业和经济安全。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力争成为区域产业链上重要的制造研发基地、采购物流基地以及服务基地。

加强深港跨境基础设施合作,确保西部通道和福田口岸如期建成开通;深化深港在创新圈、人民币业务、高端服务业、高等教育、公务员及专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加强深澳合作、大珠三角合作和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探索与兄弟省市在能源、资源、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劳务合作,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七)以提高行政执行力为核心,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行政绩效年”活动。加快建设“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今年要在16个政府职能部门及全市六区政府进行试点。凡政府重大工作、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投入在出台实施一段时间后,都要对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把白皮书中规定的职能职责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除了政府及各部门自身要加强绩效评估外,还要适时引入人大、政协及第三方的绩效评估,将评估与政策调校、督查问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决策、强力落实的“闭环效应”。要进一步落实“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在健全行政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实行更加严格的目标管理、更加严格的绩效评估,更加严格的督查督办、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建设一个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政府架构。依照市政府负责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区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街道负责具体执行和事务处理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事权划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资源下移,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建立起分工明确,授权合理的无缝化纵向公共行政管理链条。借鉴先进管理模式,逐步理顺和界定不同部门间的职能分工,重点解决政府系统内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和管理真空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部门主办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行政执法协调机制为重点的部门间协调沟通工作机制建设,有效解决跨层级、跨区域、跨分管领域和跨部门的问题,减少行政资源内耗。

着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该办的办好,把不该管、不该办的事坚决放开,将政府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支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进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审批的法定化和标准化,不断完善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机制。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手段,加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网上审批”,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政府服务理念和方式创新,更好地为市民、企业和社会服务。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公民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与市民均有依法行事的责任,要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调整和引导作用,以法律为准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增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和计划性,完善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程序和方法,提高立法质量。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民计民生方面的立法,夯实构建和谐深圳的法治基础。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建议案。做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切实提高执法水平。加快透明政府建设步伐,完善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良好的政风是保持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软环境、软资源。风清则气正,政通则人和。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不是做给领导看,不是做给上级看。政府工作没有做好,首先是愧对人民群众,首先要对人民群众作出交代。心中有了人民群众,有了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意识,工作就会积极主动,就会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就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要继续发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兴敢抓敢管、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勤俭廉洁和团结协作之风。坚持求真务实,精简文山会海,确保今年政府全市性会议和部门工作会议以及市政府各种文件比去年减少15%.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公务员专业化改革,加强公务员学习培训,试行聘任公务员制度,完善雇员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扩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监督制约,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肃查处违反行政纪律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八)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

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关键是要把有限的政府财力人力物力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每件实事上,让民生净福利看得见、摸得着,让市民得到真正的实惠。今年,市政府将着力做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新建社康中心120家,实现社区健康服务全覆盖,使市民小病不出社区,全年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费用继续有所下降,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是市区共同投入,全面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设备设施的配置,全面启动校舍改扩建工程,显著改善特区外义务教育条件。

三是完成近期规划的336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实现全市建成区垃圾站的全覆盖,建立方便、快捷的垃圾收运系统。

四是完成两家豆制品厂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三家大型屠宰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五是新增政策性住房用地60万平方米,开工、在建2.5万套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年内可用于出售和租赁的不少于6000套,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发挥政策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

六是坚决打击企业恶意欠薪行为,加强对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督促检查,全面推广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以上。

七是建立少儿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提高少年儿童医疗保障水平。

八是特区内建成区基本实现500米公交全覆盖,特区外建成区500米公交覆盖率达到60%,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九是正式启用“12345”政府公开电话系统,服务范围逐步覆盖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的政府公开电话服务。

十是积极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完成100个社区公园建设,优化市民居住环境,努力打造“公园之城”。

今年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十件民生实事,是政府对全体市民的郑重承诺,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百分之百完成,确保百分之百兑现,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位代表,当前,深圳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统揽全局,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把深圳打造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进步、环境优美宜人、民生幸福安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名词解释。

: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cooperationtreaty)的简称,是国际专利制度的基石。该条约于1970年6月在华盛顿签订,1978年1月生效。截至目前,已有137个国家加入了该条约。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加入pct,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受理局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接受中国公民、居民和单位提出的国际申请。

2.效益深圳统计:是经广东省统计局批准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其内容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发展等4个方面,以20项指标及效益深圳综合指数,综合反映效益深圳的建设进程。

3.化学需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4.“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计划:非共识性技术是指已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出初步成果,但尚未在科学界得到普遍认同的技术。为营造有利于民间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我市设立了非共识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针对这些独创性强的项目,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资助,促进民间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

5.“鹏城减废”行动:是指市政府采取政策激励、技术帮助和资金奖励的方式,引导企业使用清洁的原料、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水平,削减本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的一项行动。

6.“四节一环保”住宅小区:是指达到国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规范化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小区。

7.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即通过改造原有用电设备实施的一揽子节电计划,减少电力需求侧的消耗需求,从而达到与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目的。与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行成本低、不占用土地资源、零污染等优势。

8.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针对上市公司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股权分置现状,国家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由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解决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对价支付,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的股票的流通权。

项目: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简称。广东lng项目是中国首个引进lng的试点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包括十四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项目,lng接受站和输气干线项目(简称广东lng站线项目)是其中的核心项目。

10.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是为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高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选择并认定的符合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总体规划、能够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示范城市。目前认定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有:深圳、大连、西安、成都、上海、天津、北京、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等11个。

11.深港创新圈:是指深港两地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促成的,由两地城市创新系统、产业链以及创新资源互动、有机连接而形成的跨城市、高聚集、高密度的区域创新体系及产业聚集带。

12.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户口、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租金相对低廉的周转性住房。

13.食品安全“五大工程”:是指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豆制品加工基地建设工程、生猪定点屠宰与肉品流通体制改革工程、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食品流通现代工程。

14.食品安全“四大体系”:是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法规规章体系。

15.居站分设:是指将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分开设立,各自履行不同职责的社区管理体制模式。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工作站则是政府在社区的服务平台。

16.一站多居:是指一个社区工作站范围内设立多个居委会的管理模式。为整合社区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社区工作站范围不宜过小;为保持居民聚居区区域相对独立完整和便于居民自治,居委会范围则不宜过大。

17.居企分开:是指居委会与原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公司在机构、职能、人员、经费等方面实行分离。过去居委会与股份合作公司不分家的现象十分普遍,双方人员交叉,导致股份合作公司领导层权力过大、缺乏制约和监督,而政府政策、法令在基层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18.政府绩效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刚性和便于操作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对市政府职能部门和区政府以及政府部署的重要专项工作的绩效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评估,实现在线监察、分区预警、多维评估、主题挖掘、决策支持等五大功能,形成自动问责机制。

19.部门责任白皮书:是指政府部门采取白皮书形式,就本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向社会作出的说明和解释。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是实行目标管理、强化部门责任制、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是一种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屏幕信息。

21.行政司法联动机制:是指相关行政部门及司法机关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通过规范案件移送处理程序,加强协调配合和执法监督,高效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制度。

22.国家铁路“两线两站”:“两线”是指杭福深(杭州、福州、深圳)铁路和武广深(武汉、广州、深圳)铁路。“两站”是指龙华新客运站和平湖集装箱中心站。

23.快速公交系统:是指由轨道交通、快速直达公交线路、快速大容量巴士系统(英文简称brt,即busrapidtransit)等共同构成的、相比普通公交具有快速优势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24.环境保护“十百千万”行动:“十”,是实施河流治理碧水工程、排水管网正本清源工程等十大工程:“百”,就是围绕这十大工程,根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政府每年推出上百项操作措施:“千”,就是累计投入超过一千个亿:“万”,就是培育一支万名环保义工队伍。

25.居住证管理办法:是市政府为保障非本市户籍居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居住服务,加强人口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拟在今年颁布实施的政府规章。

26.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是经中共深圳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并获广东省统计局批准实施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基本内容涵盖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等5个方面,共21项指标,并综合计算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数,以反映居民的生活福利状况。

27.集体协商:又称集体协议,指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用人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协商方式签订的书面协议。

28.12345政府公开电话系统:是市政府处理行政机关职能范围内的非应急事务的公开电话服务平台,主要负责处理行政机关职能范围内的咨询、投诉、建议或意见、求助等来电,以解决政府公开电话难记难打的问题,为市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深圳执法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深圳市执法工作报告的会议。会上,深圳市相关部门对过去一年的执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目标。通过听取报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深圳市执法工作在保障市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建设法治城市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能够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深圳执法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报告中反复强调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执法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了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例如,在城市管理执法中,深圳市加大了对违法建筑和违规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旨在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空间。此外,深圳市还加强了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些举措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让广大市民受益。

其次,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注重法治建设。报告中提到,深圳市在推进执法工作的同时,也加大了法治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了市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深圳市注重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运转,提供规范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的基础。在深圳市的执法工作中,我觉得执法部门经常立足法律法规,因势而动,从而确保了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三,深圳市注重执法工作的和谐与稳定。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深圳市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得益于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高度重视社会的平稳发展和社会安定。报告中提到,深圳市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了全民参与、全社会共治的执法局面。这种合作模式的出现使得执法工作更加高效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深圳市还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了市民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意识。这些举措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四,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报告提到,深圳市的执法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积极回应改革的号召,加强了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的改进。例如,在执法标准化方面,深圳市积极推动执法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另外,深圳市还注重推进执法工作与科技的融合,积极引进了智慧执法系统,提高了执法的效率和精确度。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深圳市执法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强调监督和问责。深圳市要求执法部门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深圳市还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执法监督,通过举报电话和评议反馈等方式,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信息。同时,深圳市对执法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考核,加强了问责制度的建立。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通过参加此次会议,我对深圳市执法工作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深圳市在执法工作中注重人民利益、法治建设、和谐稳定、全面改革和监督问责等方面的努力,使得执法工作走上了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我相信,在深圳市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市的执法工作将会继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字数:1200字)。

政协工作报告

201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创造新业绩,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扩大对外交流交往上发挥新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上迈出新步伐。

总结。

各地政协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深化对人民政协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巩固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局面。

[15:39]。

[贾庆林]:(二)紧紧抓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重点,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贾庆林]:(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贾庆林]: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更加关注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就创新社会管理,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权益维护,医保体系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和制度完善,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配套政策,职业教育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办好上海世博会以及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住房、环保等问题开展调研。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各界群众,协助党和政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及时了解和反映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中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努力推动西藏以及四省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贾庆林]:(四)大力开展团结联谊工作,不断密切同港澳台侨同胞的联系。

交流合作,密切两岸同胞感情。支持港澳委员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他们就深化粤港澳合作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及时通报重要情况、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密切同港澳重要政团、社团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举办纪念侨胞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十周年活动,邀请列席政协全体会议的侨胞回国参观考察,组织侨胞专业人士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开展维护侨商权益的调研,为侨胞和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创造条件。

[贾庆林]:(五)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扩大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贾庆林]:人民政协是开展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渠道,是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要按照国家外交工作的总体方针和部署,积极开展同有关国家的互访,有计划、有重点、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加强同外国议会、政府、政党、重要智库、主流媒体、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全力办好“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支持中国经社理事会加强同国际经社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及其成员组织的合作,支持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承办好“亚洲宗教界和平会议”执委会议。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了解和认识。

[贾庆林]:(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科学方法和信息网络技术,形成一整套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政协特点、有利履行职能的工作方法。要在提升科学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委员努力掌握科学知识、秉持科学精神、发扬科学作风,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自觉树立和展示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政协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

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民生福祉有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圆满收官。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对大战大考,围绕省委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奋发有为导向更加鲜明、协商议政任务更加饱满、履职工作成效更加凸显,为我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过去一年,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突出抓好贯穿全年的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云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我们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常委会集体学习为引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学习活动,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坚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深化对“三个定位”核心要义的认识,牢牢把握“四个突出特点”和“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及时调整完善协商计划和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云南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推动***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政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把贯彻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贯穿全年始终,对照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了6个方面、56项工作任务,着力在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履行好凝聚共识职能、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健全政协工作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有力推动了会议精神落实落细。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指导州市和县级政协抓好贯彻落实,开展专项调研检查,召开全省政协系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会,总结工作成效、开展经验交流、推广创新举措,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实践,提升协商议政和凝聚共识的质量,推动州市和县级政协逐步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全省各级政协履职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

三是积极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我们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时跟进省委部署要求,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先后两次发出倡议,号召全省三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及时调整履职重点,迅速开通提案“快车道”和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聚焦科学防控疫情、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等内容开展协商议政,广泛汇聚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正能量。围绕我省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三级政协联动,开展专题视察。围绕省委“强边固防”工作部署,及时组织边境州市和县级政协开展助推行动,深入部分边境州市县调研指导,协助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在抗疫斗争中,广大政协委员与各界群众携手并肩,奋战在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科研攻关、复工复产第一线,扛起了责任、经受了考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一年来,常委会在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的同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把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通过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带动机关党组和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研细读《***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开展36次学习研讨,座谈会制度成为引领委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新平台。开展“书香政协”建设,组织读书活动,举办“委员讲堂”“机关学习讲坛”,多形式引领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收到了强化思想引领、增进政治共识的成效。

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各项建设,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和履职工作有机融合,确保政协各项工作始终在省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省政协党组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全年就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省委请示报告22次,召开20次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推进贯彻落实。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机关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工作情况汇报,对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作出部署。

(二)服务中心大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履职尽责。

紧扣稳增长协商议政。围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民族民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加快自贸区国际科技合作、边境贸易创新等方面议政建言。组织委员对花卉产业、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科研成果运用与转化、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情况开展重点视察,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紧扣惠民生建言献策。围绕美丽县城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多元解纷机制、中小学营养餐改进、养老产业发展和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牵头组织召开“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携手贵州、四川两省政协,共同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开展“六大水系”及牛栏江河长制督察工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对金沙江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开展重点视察,助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紧扣谋发展建言资政。以云南“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深化国企改革、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及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完善情况为主题,召开**会议重点关注问题情况通报会。围绕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领域和重点问题,联合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州市县政协开展了38个课题调研,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聚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保障民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生态文明建设5个专题协商议政,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三)发挥政协优势,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我们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召开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从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针对性措施防止返贫、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围绕脱贫攻坚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组织三级政协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开展民主监督,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助推行动,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及时跟进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巩固“三大行动”,坚持一季度一推进,组织全省各级政协和广大委员,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为重点,聚焦挂牌督战的9个未摘帽贫困县、8个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重点县集中发力,为我省攻克最后贫困堡垒作出了政协贡献。

2018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持续组织全省三级政协和三万委员,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六个助推”和“九个一活动”,99%以上的委员踊跃参与。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也凝结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政协组织和委员的责任担当。我们为能亲身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四)加强团结联谊,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

加强同党派团体合作共事。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优先安排大会发言,重点督办党派集体提案,开展联合调研,联合承办重点协商议政活动。落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参加政协共同性事务的工作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研究安排工作,增进合作共事。一年来,各党派团体参加政协各类协商活动65次,开展联合调研、联合视察59次。

助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围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村”主题进行学习考察。走访慰问五大宗教团体,召开宗教界委员代表座谈会,组织“佛教道教商业化治理”界别协商会,推动解决有关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做好港澳台侨工作。组织台盟界别委员、港澳委员、在滇港澳台企业家、海外侨领就我省脱贫攻坚巨大成就、文化产业发展、口岸城市建设开展专题学习考察和调研,进一步增进“四个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召开远程视频座谈会,组织港澳委员专题学习“***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畅谈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支持港澳委员参与“香港各界撑国安立法联合阵线”统一签名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围绕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主动发声、正面发声。

(五)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升协商议政实效。

着力构建协商议政格局。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和**会议重点关注问题情况通报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加快“数字政协”建设步伐,搭建起覆盖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级政协的远程协商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协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联动的协商新模式。增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密度和频次,首次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大会发言图文直播,实现年度重点协商议题网络议政全覆盖。

创新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有效形式,部署指导州市和县级政协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推动政协协商走出会场,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以“小协商”关注“大民生”,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基层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目前,全省50%以上的县级政协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协商在基层”活动。

(六)坚持固本强基,全面提升政协履职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制度完善落实年”活动,坚持务实管用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加强凝聚共识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等18项重要制度,提高了政协工作规范化水平。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以制度的有效运行,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改进专委会工作。首次召开全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完善专委会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履职重点,推动专委会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专门作用”。优化专委会设置,撤销委员联络委员会,成立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把委员按所在界别、工作岗位和专业特长编入相关专门委员会,实现“全员入委”。全年依托专委会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界别活动31次,做到开展工作有计划、有规范、有成效,实现了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出台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办法,推动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反映群众呼声、团结引领群众。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做好委员履职统计。完善移动履职平台功能,开展网络学习培训,让委员履职更高效、更便捷。以党建引领“双一流”模范机关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机关干部担当作为,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内部巡察,支持派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中共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对省政协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省委常委会8次听取省政协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下发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领办重点提案、64人次参加政协重要会议和履职活动、对履职成果批示120次,省政府建立了对政协协商意见建议的反馈机制。这是对政协工作的有力支持,也是对政协委员的极大鼓舞。我们深切感到,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共云南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参加省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广大政协委员和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专门协商机构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凝聚共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少数委员和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省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团结动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省委中心任务和全省工作大局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重视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和常委会议集体学习,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信心。召开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富有成效组织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持续深入开展“书香政协”读书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委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各族各界人士中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二)围绕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协商议政。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调研、协商、监督一体推进。围绕发挥云南比较优势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数字云南”建设、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等议题,组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建言资政。围绕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种源问题、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等议题,运用**会议重点关注问题情况通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形式,为我省产业发展献计出力。围绕加强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与有效利用等议题,组织专题协商和重点视察,开展民主监督,为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言献策。

(三)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履职尽责。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在我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持续发力,组织全省三级政协和三万委员,开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助推行动”,重点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脱贫群众就业、集体经济壮大、群众素质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召开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议政建言。聚焦“强边固防”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大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建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长效机制、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等民生和社会问题深入调研、协商议政。全面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实现全省县级政协全覆盖,打造群众欢迎、党政满意,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云南特点的履职品牌。

(四)广泛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组织党外委员围绕“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脱贫攻坚决定性成就、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等主题,开展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主旨的专题学习考察。坚持定期召开民主党派省委和省工商联座谈会,协商讨论共同性事务。召开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走访宗教团体,看望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建立邀请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参加政协协商活动工作机制,加强与港澳台侨各界人士的团结联谊。推动建立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全覆盖,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发挥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让有影响力的人去影响人、引领人,更加有效汇聚正能量、画出最大同心圆。

(五)加强和改进政协基础性工作。

研究制定协商工作规则,出台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相关制度。改进提案、大会发言、视察考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文史资料等经常性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发挥参政议政人才库作用。推进协商议政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开展对协商会议、调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评价。持续开展“双一流”模范机关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工作出色的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对州市和县级政协工作的指导,更好发挥全省政协系统的整体优势和制度效能。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云南也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主题,积极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切实以高质量履职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高质量落实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这是政治要求,更是政治责任,我们必须扛起这份责任,把坚持党的领导实际、具体、全面地体现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加自觉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中。更加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做到党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政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更加有效发挥政协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健全政协党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党建工作新平台、新载体,在实现两个“全覆盖”基础上,不断提升政协党建工作质量和实效,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作用。

(二)坚决扛起履职责任,高质量履行政协职能职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新阶段,我们要自觉把履职责任扛在肩上,围绕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积极投身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聚焦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深化对政协工作特点和规律性的认识,紧扣省委中心工作确定履职重点,重视调查研究、拓展协商平台、丰富履职形式,围绕全省重大发展战略、重要工作部署和重点工程建设献计出力,努力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监督监在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聚焦更好凝聚共识,创新载体机制,进一步畅通面向社会各界的渠道,发挥凝聚共识直抵人心的作用,有主导、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工作,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守政治底线这个“圆心”、拉长包容多样性这个“半径”,画出更大同心圆。有效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鼓励支持委员亮明身份面向社会传播共识,确保凝聚共识工作做在平时、落在实处、富有成效,推动形成更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聚焦更好释放专门协商机构效能,把准政协性质定位,大力弘扬协商文化,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商平台,进一步优化协商环节、扩大参与面,促进协商成果多元转化、延展深化,通过协商增进共识、推进工作、扩大影响,推动政协协商既“商得好”又“办得好”,切实把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效能。

(三)坚决扛起委员责任,高质量主动担当作为。

新阶段人民政协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履职的标准和内涵,都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政协委员新的责任。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必须坚决扛起时代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注重从政治上把握履职责任,始终聚焦大局大势思考问题,切实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落实在履职行动中、践行在本职岗位上。要加强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自觉补齐调查研究、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方面的短板、弱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坚守底线、不图虚名,自觉保持良好形象,做到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各位委员,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云南省委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群策群力、接续奋斗,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政协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县政协工作报告

(一)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政协工作落实。

根据上级和县委统一部署,县政协结合自身特点和象山实际,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政协机关上半年的工作重点,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政协的具体工作中,一是认真开展学习科学发展活动,促进政协工作发展。县政协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胡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文集,在学习中结合解决履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在关注民生、听取民意、集聚民智中发挥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政协工作的开展。二是努力知情明政,促进履职能力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学习会等,尽力多了解各方情况。我们先后邀请了县委周江勇书记作经济形势报告,参加省委党校副校长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邀请县委党校柳小平副校长为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作科学发展观中的文化建设辅导报告,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同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委员赴嘉兴学习创建委员联络室的先进经验,赴鄞州考察学习做好社会养老事业的先进做法,为机关干部和委员学习先进提供平台。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把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知情学习与调研议政、专题培训与外出学习、集体讨论与现场测试等结合起来,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以期提高学习效果。

(二)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三项职能。

1、政治协商有序开展。八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就全县工作大局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发表真知灼见;主席会议紧扣全县经济社会的工作重点,精心选择议题,就山区农村发展情况、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开展知情性视察,邀请相关部门展开协商,并以主席建议案形式报送县政府参考,尽力提高协商效果。有关专委会积极参与政府土地管理考察座谈、旅游工作推介考察、建筑产业提升座谈以及有关评审和监督,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2、民主监督稳步推进。一是组织开展了“平安象山”政情交流。在搞好认真视察、调研的基础上,委员们就社会治安、城区交通管理、食品安全等涉及平安象山建设的问题,与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双向交流,增进了了解和理解,形成了共识,有力促进了部门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各类视察。先后组织工业经济保增促调情况视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情况视察,在大致了解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努力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出谋划策。

3、参政议政广开言路。一是在八届三次全会前夕,广大委员认真进行调研和思考,撰写就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在大会上积极进行参政议政发言。二是紧密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山区农村、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掌握一手资料,形成调研报告,围绕实现我县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出了富有成效的意见建议;三是紧跟县委战略,为持续发展献思路。县政协年初确定了“进入桥海时代的'象山发展战略研究”作为今年重点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分解落实,着手组织人员进行调研。此外,各专委会积极配合市政协在我县开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调研、节能减排工作调研、关于开展发展山区农家乐等课题的专题调研工作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并鼓励广大政协委员如实反映情况,诚恳提出建议,得到市政协的认同和肯定。

(三)围绕和谐象山,着力做好特色工作。

总结。

2、弘扬优秀文化育和谐。一是做好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象山分赛区比赛工作。本次大赛由县政协主办,县政协教文卫体委、县教育局、团县委联合承办。为了促使活动的顺利进行,由县政协牵头,组成了象山分赛区组委会,由白国璋主席任组委会名誉主任,胡建萍副主席任组委会主任。组委会下设评审委员会、建立专家评审库、制订选拔机制。市政协副主席华长慧专门来象山调研、督查,在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经过各校选拔,两次筛选,在7月3日举行象山赛区现场赛,参加学生数60余名,象山电视台和《今日象山》作了报道。现场赛结束后,邀请宁波市四名书法专家和象山三名书法专家对书法作品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现场评定。二是稳步推进文史工作。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上世纪50年代初的全县土改资料、并打印成样稿。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文史工作,找出问题和差距,并形成文字稿,在市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召开了两次文史工作座谈会,分别对如何加强政协文史工作展开座谈讨论,对汇编象山土改资料征求意见,并组织人员补写土改回忆录。同时,积极做好横向交流工作,4月,组织书画院部分成员赴丽水缙云县开展书画交流,增进了友谊,学习了兄弟单位的长处。

3、送服务下乡筑和谐。动员和组织各专委会和参加单位积极开展服务民生活动,为百姓送实惠,让人民得利益。4月份,县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和委员深入晓塘,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朋友和百姓送技术、送服务,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5月份,组织政协委员到西周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委员教师分别为西周中学、西周中心小学上了两堂教学示范课,课后教师之间还进行了教学、教育等问题的探讨、交流。

(四)围绕提升水平,多方位夯实基础。

1、注重体现政协界别特色。县政协十分重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体现政协界别作用的方式和渠道。年初,县政协各专委会主动加强与各界别组工作联系,走访委员、界别组及有关单位,并召开了界别组组长会议,回顾总结了20nn年工作,布置今年工作任务。在开展调研等活动中,注重各界别委员的广泛参与,为各界别委员参加活动积极创造条件。

2、注重创新政协履职载体。认真做好“政协视线”、“民情热线”专题栏目。“政协视线”、“民情热线”专题栏目的开设是政协工作的一个创新。半年来,在政协领导的重视下,通过社法委、有关部门的努力和支持,“民情热线”已刊发“莱薰路拥堵问题久悬不决”、“西谷湖与市民的要求还有差距”、“政协委员呼吁‘盘基通道应设立汽渡’”等三期,社会反响良好。第一期“莱薰路拥堵问题久悬不决”刊出后,马上就有市民打进热线,反映西谷湖公园应设立健身器材问题,县政协社法委组织人员进行立即跟进,安排进行采访和刊发,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安排专人抓落实。对莱薰路拥堵问题,交警部门十分重视,在努力设法抓缓解。“政协视线”第一期关注的是养老,共同推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策划、文稿编辑、组织拍摄,7月上旬已播发,社会反映良好。委员博客已正式进入起步阶段,委员联络室正在积极筹建之中。象山政协网页筹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通过半年的努力,对政协机构的设置、办委工作职责、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以及政协基础知识等进行了梳理,并与网络公司多次进行了衔接,现在已基本筹备就绪,稍作调整和补充就可运行。

3、注重强化机关保障功能。一是做好新办公楼搬迁工作。为保证按时启用新办公楼,本着“节俭、实用”原则,多次与财政局、采购办和家具公司进行联系和衔接,确保资金的落实,并对办公室的分配方案进行多次调整,重新布配了电话和网络线路,确保了办公室楼如期搬迁。二是做好车辆管理和服务工作。上半年,9辆小车运行近18万公里,实现了安全无事故。三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从细小处着手,及时关好水笼头、电器,做好车辆油料的节省等工作,促进节能降耗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做好接待服务工作。1―6月份,共接待上级及县外来客19批190余人次,即做到安全节俭,又使客人比较满意。

县政协工作报告

上半年以来,县政协办公室在主席会议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和县政协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提高工作效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围绕工作中心,增强服务能力。

(一)做好智力服务。一是文秘工作,完成全委会期间常委会工作报告、工作要点、会议决议等重要材料的撰写及常委会、主席会议等各种会议材料的起草、编发工作,牵头制定机关年度工作计划,拟定机关年度工作考核个性化指标。二是文档工作,印发政协党组文件5个,政协委员会文件13个,政协委员会函1个,政协办公室文件18个,政协办公室函12个,编印《政协工作》15期、《社情民意》12期、《**》6期、《会议快讯》10期。三是宣传信息工作,通过《**政协报》、《**报》、**网、县政协公众信息网等载体积极宣传政协的工作特色、主要活动、领导动态,刊载信息60余篇,向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8篇,采用3篇。四是专题调研,承担全县**专题调研工作,先后深入农委、财政局、民政局等惠农政策执行部门调查、了解情况。

(二)做好后勤服务。一是全力筹备会议,先后完成1次全委会议、1次常委会议、4次主席会议、8次机关职工会及**县民主党派成员座谈会、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的会议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二是竭力改善办公条件,整修了机关三楼会议室、卫生间、食堂、驾驶员休息室,更换和添置了办公室门锁、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设施。三是尽力管理车辆,基本保障了各位领导、专委会的日常工作用车和主席会议、常委会议视察调研活动用车。四是规范机关食堂管理,进一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坚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五是努力做好接待,接待全国、市政协、周边政协组织来奉参观考察的团队*批,*人次。

二、加强内外协调,提高工作效能。

(一)加强外部协调联系。一是认真落实市政协下达的信息宣传、考察调研、工作接待等任务,积极向市政协报送工作动态信息、社情民意。二是积极协助承接市政协助推全县旅游总体策划、旅游新城规划、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等项目,及时报送助推信息,全力做好配合服务工作。三是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全委会组织筹备情况、政协换届、年度工作要点等重要工作,争取县委的重视与支持。四是注重与县委办、人大办、县府办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对重要通知、会议安排进行衔接,妥善安排相关工作,及时通知参会人员。五是配合人环委开展明月社区“六城同创”工作,组织17个结对共创单位落实好“两区”绿化、结对区问题排查、结对帮扶等任务,广泛开展“三联三帮”、“三进三促”活动,协调解决了人和街双扶公司宿舍外花坛未绿化、青云街自来水管破裂、架空步行街卫生差等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三角梅发放、结对、慰问活动10余次,发放三角梅**余盆。六是加强与周边区县政协的联系、沟通,学习交流关于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办理政协提案等工作经验。

(二)加强内部协调沟通。一是做好政协领导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协调服务工作,将上级政协部署的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和委员界别活动组的活动,及时汇报,科学安排,做到反应灵敏、调度及时、协调有力。二是协调安排机关干部到****等乡镇开展“三进三同”、“结农亲”、“送温暖”活动,共到乡镇和村社开展活动14次,结对帮扶农亲49户。三是在筹备会议、开展机关活动等工作中加强与各专委会的协调配合,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狠抓自身建设,提升机关形象。

(一)抓职工学习。制定学习目标、计划,坚持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座谈会、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组织机关干部学xxx市级文件精神,学习全国和**市“两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等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组织干部参加市人社局、县委党校开设的培训课程,并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组织机关文秘人员开展政协理论研讨笔会活动,向市政协报送论文3篇。

(二)抓机关党建。以创先争优强基础、围绕中心促发展为主题,以立足四大优势、实现“三个三”目标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机关、服务委员、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认真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公开党组织决议决定、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党的组织管理工作、干部选任和管理工作等;扎实开展“一到两访三个一”活动,组织机关在职党员深入社区报到并开展结对、慰问等活动。

(三)抓文档管理。完成对20xx年至20xx年的机关档案的整理;对《政协工作》、《**》等简报进行进一步优化和精简,使简报形式更加简洁、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加强对文件登记、传阅、编发、报送、存档等环节的管理,使文档运行更加规范。

(四)抓机关活动。开展“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慰问机关女职工;开展老干部活动4次,通过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园博园、召开老干部座谈会、组织老干部参加体检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干部的待遇,关心老同志的生活。

(五)抓绩效管理。制定《县政协机关职工工作考评办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先评优办法》、《县政协机关职工文明制度》等文件制度,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机关办事效率。

(六)抓干部培养。进一步加大年青干部的培养和交流力度,通过鼓励年轻干部参加竞争上岗考试、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公开遴选文秘人员等有效举措,努力培育优秀后备人才,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今年来,1名干部走上正科级岗位,选拔2名干部走上副科级岗位,从乡镇遴选招录文秘人员2名。

上半年来,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富有成效。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发扬开拓创新、干事创业、团结进取的精神,积极完成主席会、常委会、全委会等会议的筹备工作,努力提升办文办会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广泛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活力和凝聚力;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为摸清我省社会抚养费征收底数,揭示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省审计厅对湘阴等30个县市至20xx年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30个县市两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9.03亿元,以前年度结转2.63亿元,支出11.13亿元,累计结余0.53亿元。通过征收社会抚养费,引导计划生育行为,提高了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促进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审计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30个县市应征社会抚养费28.01亿元,实征9.03亿元,少征18.98亿元,征收到位率仅32%。

二是公款私存或坐支社会抚养费。宁远县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将征收的社会抚养费1,686.57万元以个人名义存储;双峰县等6个县市从非税收入汇缴专户或个人存款户坐支社会抚养费1,349.53万元。

三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支出比例低,政策发挥效应不够。30个县市社会抚养费用于计划生育导向支出的平均占比31%,低于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比例。

四是征收成本高。30个县市两年征收成本为6.43亿元,占征收总额的55%,最高的达73%。有26个县市成立了专门征收机构,专职人员488人,年人均经费8.15万元;乡镇政府参与征收人员3.23万人,人均征收支出1.7万元。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提出了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优化支出结构等建议。

(二)政府性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20xx年,省政府投融资建设的36条在建高速公路年计划投资190.4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2.16亿元,完成计划的117%;其中当年新通车4条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69公里;至年底,我省通车里程已升至全国第4位,连南通北、承东接西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通过继续实施跟踪审计,当年核减工程造价和节约投资4.5亿元。审计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施工单位非法转包获利。炎汝高速第34合同段由枣庄市道桥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后,转包给无施工资质的娄底三路公司,娄底三路公司再转包给张某等个人承包,娄底三路公司从中获利1,200万元。

二是项目前期勘察设计不到位,致变更较多,形成损失浪费。如郴宁高速、炎汝高速等项目中个别路段,因勘察设计不到位导致变更或停工改线,致使增加造价6,800余万元。

三是部分已通车项目变更尚未得到批复。抽查16个20底以前通车的项目,有12个项目3,858项变更未批复,涉及资金8.16亿元,致使后续结算、竣工决算审计以及竣工验收工作不能及时跟进。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提出了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健全施工和监理企业管理、积极协调解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办证问题等建议。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20**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审计局领导下,区审计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区”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年度审计计划安排,依法对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并对区财政局、区科委、区统计局等6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及管理情况,—20**年长寿区彩票公益金、—20**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20**年社会救助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12个单位18位区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69个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对我区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审计。

20**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729,115.00万元,同比增长11.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126.00万元,增长15.31%,完成预算的105.0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5,789.00万元,增长8.19%,完成预算的100.1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实现财政支出965,089.00万元,增长8.1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7,561.00万元,增长8.42%,完成预算的94.7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7,328.00万元,增长7.81%,完成预算的95.3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审计结果表明:20**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超额完成了区人大批准的年初收入预算及调整预算。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是预算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公开年度区级预算的基础上,实现了30个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全面公开。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年新增103个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占预算单位的70%,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8.96%。三是预算单位公务卡报销结算率比上年提高3.81个百分点。四是年初部门预算批复到位率达到69.97%,较上年提高50.18个百分点。五是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控债化债成效明显。

审计发现在税费征缴、预算分配、资金管理使用、国资管理、政府采购审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问题。

(一)税费收缴管理不规范。

1.征管不严造成税收流失355.00万元。一是23户企业未向地税局申报缴纳税款附加76.00万元。二是4户企业少缴税款201.00万元。三是光兰驾校长寿考试训练场等5所驾校、20**年瞒报营业收入,涉嫌偷税近80万元。

2.未按期征收税款和非税收入11,203.00万元。乐至置业公司、正能建工等3户企业未按期缴纳税款8,996.00万元,区残联少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20.00万元,区矿管办少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4.00万元。国有资产转让出租收入1,683.00万元未缴入财政专户。

(二)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不及时。

1.预算下达不及时。一般公共预算中有50,680.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599.00万元政府性基金,未按规定在接到上级文件后30日内分解下达,分别占应下达数的55.01%和22.09%。

2.资金拨付不及时。第4季度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58,148.00万元,占全年拨款的35.11%,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188,177.00万元,占45.42%,分别滞后时间进度10.l1个和20.42个百分点;对下级财政拨款23,639.00万元,占应下拨款的26.47%,滞后进度48.53个百分点。到年末仍欠拨17个街镇项目建设资金6,956.00万元。

(三)财政结余结转规模大,统筹使用不够。

截至20**年末,区本级财政结余结转68,114.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32,029.00万元,占47.02%;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结转36,085.00万元,占52.98%。从形成年度看,20**年形成56,157.00万元,占82.45.%;2013年形成6,785.00万元,占9.96%;及以前形成5,172.00万元,占7.59%。结余结转总额中可重新安排使用的资金达24,620万元。

部门结余结转资金量大。审计抽查了区环保局等10个部门20**年末结余结转资金79,229.00万元。其中,20**年当年形成41,829.00万元,占52.80%。2013年形成19,330.00万元,占24.40%。20及以前形成18,070.00万元,占22.80%。结余结转总额中可重新安排使用的资金3,760.00万元。

区财政局未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进度实现预算支出及预算目标,也未对可重新安排使用的资金进行清理并编制统筹使用预算方案,重新安排使用,造成预算资金大量长期闲置。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不完整。

审计发现20**年应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区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17户(不含平台公司),其中有8户企业2013年净利润达2,474.00万元。但20**年度纳入预算的企业仅有1户,收益收缴200.00万元,还有16户企业未纳入预算范围。据调查,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未建立。

二、财政决算草案编制审计情况。

根据区财政局提供的财政决算草案报表,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581,317.00万元,支出总量550,489.00万元,结转结余30,828.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474,618.00万元,支出总量438,533.00万元,结转结余36,085.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200.00万元,当年支出200.00万元。

20**年财政决算草案与初向区人代会报告的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相比存在以下差异:

公共预算收支方面。公共预算决算收入增加393.00万元,主要是市财政批复上年决算调增结转收入;本级支出增加14,707.00万元,主要是根据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的要求,将凤城等4个街道办事处列为区本级支出;本级年末结转结余增加286.00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方面。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收入减少53.00万元,主要是年终上级补助收入减少了53.00万元;本级支出增加7,012.00万元,主要是根据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的要求,将凤城等4个街道办事处列为区本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增加26.00万元;本级年末结转结余减少79万元。

审计发现决算草案编制中主要存在收支不真实的问题。一是20**年末仍有较大额度财政收入滞留在非税专户,未解缴国库纳入本年决算予以反映。二是区级财政多列报支出4,176.00万元。

区审计局对区统计局、区文化委等6个部门(单位)20**年度部门预算(含“三公”经费)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对区公安局等15个部门决算草案编制情况进行了抽查。

从审计结果看,各单位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夯实预算管理基础,部门预算管理规定得到较好执行,特别是“三公”经费预算及支出管理控制成效十分明显,预算执行整体规范性和刚性约束有所提升,6个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总体较好。但是,由于少数部门对预算规范管理意识和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不强,在部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不够规范、不及时,决算草案编报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

(一)收入征缴不及时2,203.00万元。区残联少征残保金520.00万元,区财政局未按规定将非税收入1,683.00万元缴入专户。

(二)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普遍较差。6个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总额8,840.00万元,实际执行8,242.00万元,总体执行率93%。区财政局、区文化委、区科委三部门未完成支出预算,其中:区财政局、区文化委执行率在80%以下;区残联、长寿日报社、区统计局超预算支出,超幅均在10%以上,且存在项目间挤占和无预算支出等问题。

(三)挤占挪用专项资金245万元。区统计局挪用市级网络抽样补助资金31.00万元用于人员经费支出,区科委无依据调项使用资金36.00万元,区文化委将村级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78.00万元借给长寿区电影公司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四)部门决算草案编制不真实不完整。抽查区公安局等15个部门年终决算草案编制情况,有3个部门单位少列报收入789.00万元,3个部门单位多列报支出10,908.00万元,9个部门单位少列报支出29,665.00万元。

四、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按照审计署、市审计局统一部署,从20**年8月起,区审计局对我区有关单位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6次跟踪审计。从审计情况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稳增长等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定专职领导和机构统筹推进,将涉及长寿区的稳增长政策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和督查考核内容,强化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效果总体较好。但在项目推进、资金拨付、审批改革跟进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截至203月,区民政局实施的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未开工建设,市级补助资金171万元未到位;区农委负责的邻封镇上坪等4个试点村组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工作和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尚未实施。

截至年7月,区发改委实施的凤城街道、葛兰镇4个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项目未完善建设用地手续,凤城街道223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任务未落实具体人员。重钢(集团)finex综合示范钢厂项目,进展缓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推进不及时。区发改委、区建委未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市政府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未规划建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库。

(二)资金使用政策跟进不及时。

截至20**年底,区环保局未对已实施完成的市级6个大气污染达标治理项目进行验收,导致市级补助资金944.00万元未到位。长寿经开区4个循环化改造项目未实施,造成财政补助资金1,058.00万元闲置。区人社局未及时审核拨付职业培训补助金137.00万元。

县政协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怀远县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在县委和市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下,在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县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怀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牢牢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努力为怀远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主动投入平安怀远建设,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全年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248件310人,提起公诉558件670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严厉打击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对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命案,及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规范侦查行为,提高了案件质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报送市检察院审查起诉9件13人。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打击力度,批准逮捕盗窃、抢夺、诈骗等刑事案件59件80人,提起公诉95件123人。严肃查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全年起诉危险驾驶、投毒、放火等犯罪案件137件137人。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工作,共起诉贩卖毒品、开设赌场等犯罪案件86件125人。

积极保障民生民利。扎实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两个专项监督工作,共起诉12件15人。20xx年9.18污染环境案案发后,我院侦查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及时建议环保部门依法移送,现已批准逮捕5名犯罪嫌疑人,有力打击了破坏环境犯罪。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办案件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认真开展刑事案件申诉工作,共受理刑事申诉案件13件,办结11件,对1件“同罪不同判”的案件,依法向市检察院提请抗诉。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规定》,对符合赔偿条件国家赔偿案件,依法办理了国家赔偿。

着力增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不批捕35件3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取得被害人谅解的案件作相对不起诉6件6人。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8件,认真落实《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实行专人办理、合适成年人到场、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扎实做好对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律保护,认真落实为精神病人指定辩护律师的规定。积极开展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困难救助工作,协助市检察院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为两起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家庭争取救助资金20万元,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坚决贯彻中央反腐新要求,严格规范职务犯罪侦查行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中的职能作用。

积极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全年共初查职务犯罪案件57件,立案侦查33件36人,其中贪污犯罪7件7人,贿赂犯罪22件22人,挪用公款犯罪1件2人,渎职犯罪3件5人,5万元以上大案24件25人,现已提起公诉30件32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积极参加市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查办该类案件16件16人,获专项活动第一名。深入查办土地、城建领域职务犯罪,先后查处了龙亢农场原副厂长李某某、县质监站工作人员受贿窝案12件12人。严肃查处司法人员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立案查处了禹会区公安分局原副局长杨某某等5名公安干警职务犯罪案件。依法严厉打击行贿犯罪,共立案侦查行贿犯罪案件5件5人。

规范职务犯罪侦查行为。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查办职务犯罪的八项禁令》,确保侦查权依法规范行使。规范线索管理,实行案件线索由举报中心统一受理,集中管理,严防应查不查、线索流失。严格执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面、全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积极开展询问关键及重要证人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全年共同步录音录像198件次;严格执行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依法对2名犯罪嫌疑人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严格执行看审分离、监审分离制度,切实保障讯问合法、取证规范;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程序,通过统一业务软件全程管理、监督。

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在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加强警示教育。依托查办的案件,在农委、住建局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预防调查,深入分析案件背后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形成预防调查报告15份,向涉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0份。反贪、预防干警深入县国税局、教育局、卫计委等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听课人数达600余人,通过以案说法,引导公职人员依法廉洁履职。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暂行规定》,接受行贿犯罪档案查询900余次、完成行贿档案录入33件。

三、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能,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加强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的监督,维护法律权威。

依法开展侦查监督。重点加强对刑事案件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及违法立案的监督力度,共办理立案监督案件22件28人。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切实排除非法证据,保障人权。严防冤假错案,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依法决定不逮捕32件41人、存疑不起诉3件3人。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立案监督,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监督行政机关移送犯罪线索8件10人,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6件9人。

依法开展审判监督。加强对法院刑事案件一审裁判的监督,及时纠正量刑不当、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共抗诉10件20人。重点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和认定立功等量刑情节不当案件的监督力度,共抗诉职务犯罪案件6件11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会《关于加强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的决议》,着力加强民行检察工作,全年共办理民行监督案件107件,提请市院抗诉7件,向县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6件,对审判、执行活动发出检察建议18件。积极探索行政检察非诉诉讼监督,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部分乡镇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给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金问题,安排专人调查核实并向有关乡镇发出检察建议。

依法开展刑罚执行监督。强化对刑罚执行的监督,联合县司法局每月定期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检查,配合县司法局对需要重点监控的31名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电子腕带监管。扎实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对脱管、重新犯罪、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矫正对象依法督促收监执行10人。围绕“共建、共管、共保安全”的工作要求,配合看守所坚持每月一检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2次,查出违禁物品5件。20xx年初我院派驻看守所检察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二级规范化检察室”。

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队伍整体水平。

深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严格规范司法行为。积极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不依法听取律师的意见、违法取证、执法程序不规范、以及霸道作风等18个方面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自纠自查,先后召开院民主生活会,部门建设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公安、法院代表座谈会,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仔细排查我院司法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对发现的听取辩护律师意见不充分、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等27个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责任清单和销号记录,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高度重视检察人才建设。积极实施素质强检,通过邀请专家授课、业务骨干辅导、岗位练兵、鼓励干警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等活动,努力营造勤奋学习的良好氛围,干警的司法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10余名干警先后荣获“安徽省检察业务专家”、安徽省检察机关电子数据取证业务竞赛第二名、“蚌埠市检察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有3名干警被市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我院党总支被评为“蚌埠市第三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坚持从严治检不放松。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两个责任”,把警示教育、解决问题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形成了全面从严治检的新常态。认真贯彻执行高检院《关于加强执法办案活动内部监督防止说情等干扰的若干规定》,健全检察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软件试点工作,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处理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等重要廉政风险点实行信息化防控,有效预防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通过廉政书画展、廉政格言征集等活动,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xx年我院被评为“安徽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

五、依法稳妥推进改革,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

深入贯彻省政法委、省检察院司法改革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检察改革任务。

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20xx底,我院被确定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严格按照《安徽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安排,稳步推进检察官员额制、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职业保障制、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科学整合内设机构等五项改革试点工作。对干警的法律职务、年龄结构、学历等进行了梳理,对各主要业务部门办案人员数、办理案件数进行了统计。目前员额内检察官遴选、人员编制划转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按照人财物统一管理的要求向省财政厅编报了20xx年财务预算。

不断探索检务公开改革。坚持依法能公开的一律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检务公开机制。除法定需要保密的案件以外,逐步实行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和终结性法律文书向社会公开,共向社会发布法律文书378份,重要案件信息14条。探索建立集控告申诉、咨询、查询于一体的一站式检务公开大厅,积极开展举报宣传周、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破除司法神秘感,增加检察工作透明度。

深化案件管理改革。坚持以管理促规范提实效,深化案件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进全国检察机关办案业务统一应用系统的运用,实行对办案活动的全程、统一、实时、动态管理,全年共开展流程监控56件。实行自动轮案制度,避免了分案的人为因素。坚持以个案质量促进公正司法,建立了办案质效常态化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对不捕、不诉、撤回起诉案件专项评查,全年共评查案件214件,整改问题278件次。推行案管部门统一接待律师制度,共接待律师194人次,充分保障了律师的执业权利。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始终牢记检察权来自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紧紧依靠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先后邀请2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征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向县人大会专题报告了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对县人大会的审议意见,我们正抓紧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我院检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基层院建设先进典型”,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和市检察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检察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当前的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律监督的质效还需进一步提升,专项监督力度不大、典型案例不多;二是检务公开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大厅还未建成、法律文书公开不够及时;三是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入,同步录音录像、扣押涉案物品、律师权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干警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能力不强,运用科技化手段办案的能力不足;五是职务犯罪查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案多人少的矛盾较为突出,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不够明显。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我院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以专题教育为载体、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为“打造皖北最美县城,建设幸福美好怀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

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突出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侵财等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注重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加大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力度。重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国土资源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以及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案件。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全面加强刑事立案、刑事审判、刑事执行、民行检察监督,进一步解决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规范的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在执行法律上搞变通、选择性司法的现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坚持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切实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水平。

进一步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活动”,聚焦问题,着力解决司法不规范的“顽症”。紧紧围绕违法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阻碍律师会依法行使执业权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重点、抓住要害,真正把问题摆到位、原因剖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突出实效,着力推进严格司法。坚决贯彻人权保障要求,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监督审查,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证据的源头预防。标本兼治,着力健全规范司法行为长效机制。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机制,使每个司法行为有章可循、严格规范。注重强化制度执行力,严格执行对上级院印发的各项规范化文件,严防“制度如林、落实无人”。

三、坚持以专题教育为载体,全面落实从严治检要求。

加强干警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扎实做好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上率下形成严和实的好作风好气象,努力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检察队伍。大力加强院党组建设。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党组工作规则,提高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充分发挥党组引领检察工作的核心作用。狠抓“两个责任”的落实。坚持把纪律摆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整治“四风”和其他突出问题,严格规范检察人员与当事人、律师、中介的交往行为,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清除害群之马。坚持查大案和纠小错结合起来,加强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四、坚持以司法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落实司法改革各项任务。

坚定不移推进检察官员额制。将检察人员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行政人员三类,坚持公开公平择优遴选检察官,把想办案、能办案、会办案的检察官留在员额内。同时把检察官配置在主要业务部门的办案岗位,确保办案规模不小,办案力度不减。认真落实办案责任制。根据《安徽省检察机关办案责任制指导意见》,制定我院实施办法,细化检察官权利清单,科学合理的赋予检察官司法办案决定权。建立检察干警执法档案,严格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对于办案过程中因故意违法和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将严格追究其司法责任。健全检察官管理和制约机制。完善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完善各办案环节、各办案组之间、办案组织内部的制约监督,进一步强化权力流程监控,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最大限度较少权利寻租空间。

各位代表,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院将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为“打造皖北最美县城,建设幸福美好怀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各部门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较好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任务。

——财政经济实现平稳运行。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2.1%。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2%,中央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的100.2%。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着力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26.4%、14.2%、7.5%。加强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用于科技、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增长7.4%、4.3%。厉行节约,中央部门一般性支出压减5%;执行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减2391.39亿元、调增1340.78亿元。

——财税改革逐步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扩大“营改增”试点,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重新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

——财政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加强财政管理,清理财政存量资金,制定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办法,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底数,开展地方财政专户和借款检查。着力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强化风险预警和流动性管理,保持金融稳健运行。

对《国务院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部署整改。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整改后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3900多亿元,纠正违规征地用地50多万亩,制定完善制度1900多项;审计署发现的175起涉嫌违法违纪案件移送有关部门查处后,已有1200多人被依法依纪处理。具体整改情况,国务院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审计署已向社会公告。

一、中央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了中央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总体情况,并与库款收缴、资金拨付情况进行了核对。财政部编制的中央决算草案显示,20,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61198.48亿元,支出总量69698.48亿元,收支相抵,赤字8500亿元,与预算持平;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5086.59亿元,支出4179.46亿元,结转下年907.13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1130.38亿元,支出978.19亿元,结转下年152.19亿元。预决算收支情况详见下表:

年中央财政收支预决算情况表。

单位: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年初预算。

决算草案。

完成率。

年初预算。

决算草案。

完成率。

年初预算。

决算草案。

完成率。

收入。

60060。

60198.48。

100.23%。

3619.13。

4251.86。

117.48%。

1011。

1058.43。

104.69%。

上年结转收入。

-

781.02。

834.73。

106.88%。

72.11。

71.95。

99.78%。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

1000。

1000。

100.00%。

-

-

-

-

-

-

收入总量。

61060。

61198.48。

100.23%。

4400.15。

5086.59。

115.60%。

1083.11。

1130.38。

104.36%。

支出。

69560。

68491.68。

98.46%。

4400.15。

4179.46。

94.98%。

1083.11。

978.19。

90.31%。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1206.8。

-

-

-

-

-

-

-

支出总量。

69560。

69698.48。

100.20%。

4400.15。

4179.46。

94.98%。

1083.11。

978.19。

90.31%。

结余或赤字。

-8500。

-8500。

100.00%。

-

907.13。

-

-

152.19。

-

审计结果表明,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决算草案编制较为规范,但各类预算收支划分还不够清晰,预决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决算草案编报内容不够清晰。决算草案反映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有些科目又是按资金来源或分配使用单位设置的,导致同类工作或支出事项分散在不同科目列报,同一科目又列报了不同类工作或支出事项。如公共财政用于公路建设的相关支出分散在“21401公路水路运输”和“2140601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科目列报;在“213农林水事务”科目列报的个别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实际包含教育、社会保障等非农林水事务支出。此外,决算草案目前仅按功能分类科目情况列报,财政部应进一步研究同时按经济性质分类编制中央决算。

(二)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界定不清晰。一是收入归属不够明确,如将有公共财政预算性质的船舶港务费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2013年收入44.36亿元、支出43.92亿元。二是对同一项目或企业通过不同渠道交叉安排支出,如对“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办赛经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4个项目,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分别安排专项资金44.89亿元、114.22亿元;对13户中央企业,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3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又安排同类的产业升级与发展支出34.5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不完整。至底,中央部门和单位全资或控股企业尚未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但201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未扩大。同时,对财政部持股的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缺乏统一规定,执行中标准不一。

(四)各类预算中有专项用途的收入不能统筹安排使用,不利于及时发挥资金效益。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具有专项用途的收入有3002.73亿元(占4.99%),如车辆购置税2013年结转133.31亿元,占当年收入的5.13%;实行专款专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至年底结存907.13亿元,占当年收入的21.34%。同时,政府性基金清理工作进展较慢,至2013年底,20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一项都未减少,价格调节基金等未按规定程序设立的基金也未取消。

二、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从审计中央财政的预算管理、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情况看,2013年,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严格财政预算执行,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预算的规范化和公开程度不断提高。但预算资金分配权责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一)资金收缴和预算批复不规范。

1.未收缴入库资金91.4亿元,包括:发展改革委委托所属企业管理的前已取消的国家轿车零部件横向配套基金本金和清收款(含资产)10.26亿元;财政部参股的创业投资基金收益1.38亿元;财政部同意农业银行从受托处置资产收入中留用的委托手续费和超收奖励79.52亿元,电网经营企业从农网还贷资金收入中留用的手续费2400万元,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批复的部门预算中个别事项不够准确和细化。一是批复的56个部门年初预算少编报已确认的底结余资金18.33亿元;二是批复的教育部年初预算列入了未细化到具体项目的“高校发展长效机制补助经费”等预算43亿元,执行中由财政部再次批复。

3.批复的部门预算中个别事项不合规。一是批复的农业部、林业局部门预算中,安排“病虫害控制”等补助地方支出8.97亿元。二是批复安全监管总局等4个部门在未实行定员定额管理的下属单位预算中编列机动经费预算4493.18万元、银监会等11个部门超范围动用机动经费2.03亿元,不符合机动经费预算编列和动用有关规定。三是批复的证监会、保监会、社保基金会部门预算中,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安排职工福利费,超过中央在京部门标准。

4.预算下达不及时。公共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预算中,有4950.46亿元(占26.60%)未按要求于6月15日前下达,其中6.77亿元是12月31日才下达的。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中,有1011.76亿元(占71.24%)未按要求于6月15日前下达,其中21.01亿元是12月25日才下达的。公共财政本级支出预算中,有920.53亿元(占4.5%)未按要求于9月30日前下达,其中66.85亿元是12月31日才下达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有420.70亿元(占43.01%)12月才下达。

5.财政专户清理不到位。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在商业银行开设41个专户,其中:存放资金的性质和用途相近的专户未按规定精简归并,涉及13个专户;超过一年未发生业务的5个专户未按规定撤销。

(二)财权与事权未理顺,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不到位。

1.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力度不够大。经审计核实,具有专项性质的转移支付明细项目有363项,其中“中央基建投资”1个明细专项又包含110个子项。有的专项设置交叉重复,如财政部管理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等6个专项与发展改革委管理的“水土保持专项资金”等6个专项之间,财政部管理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名优经济林”等21个专项之间,发展改革委管理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农产品冷链物流”等13个专项之间,在资金投向、补贴对象等方面存在交叉现象。

2.有的政策目标不够协调。如农业部管理的`“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助”主要用于海洋渔船的报废补助等,而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管理的“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主要用于补助因成品油价格调整增加的渔业成本,由于保留渔船领取的成品油价格补助高于报废渔船获得的转产转业补助,渔民更倾向于保留渔船,造成减船转产工作陷于停顿。个别专项分配办法与政策目标衔接不够紧密,如发展改革委管理的“重点节能工程”项目,不是按节能量而是按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安排补助,未充分考虑项目的节能效果和不同行业的节能成本。

3.分配管理权责有待理顺。以“农林水事务”类专项为例,其中66个专项在中央本级由9个主管部门的50个司局、114个处室参与分配管理;下达到地方后仅省一级就涉及近20个主管部门,省以下也需层层审批,如广东省2013年分配的“晚造水稻种植保险保费补贴”1.16亿元,经县、市、省逐级审核,最长的历时213天才到位。同时,专项资金整合不到位,至2013年底,财政部已将“农林水事务”类中的23个专项整合为10个,但整合后的6个专项在实际安排资金时,仍按原16个专项管理,分配依据、审批程序无实质性改变,资金也不能调剂使用。

(三)部分财政资金分配不规范,有的使用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1.分配中存在超范围、超标准问题。一是财政部分配的“成品油价格补助”、“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能力建设”等3个专项中,有128.32亿元超出规定的补助范围,其中由于交通运输部扩大成品油价格补助范围,多拨付116.61亿元。二是财政部在清算成品油价格补助时,未按实际油品分类结算,多支付地方12.62亿元。三是发展改革委在“重点节能工程”专项中超范围安排地方发展改革等部门车辆购置补助2.18亿元,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专项的7个项目超出标准或申请额多安排投资940万元。

2.申报中存在虚报冒领问题。由于财政专项资金种类多、项目杂,参与分配部门多,由基层逐级审核上报,信息沟通不畅,加之审核监管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比较严重。重点抽查的“林业贷款贴息”、“成品油价格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基建投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6个专项的可疑项目中,有18.59亿元专项资金(占抽查金额的37.59%)被骗取套取。主要是:

一是项目单位和个人采取虚构项目、伪造申报材料等方式骗取财政资金。如南充鑫泓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安格儿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以来,虚构项目、私刻印章、伪造公文、虚开发票,骗取中央基建投资补助1240万元;黑龙江百禾食品有限公司在未向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伪造银行公章、银行法定代表人名章、贷款合同、保证合同等,申报2013年林业贷款贴息104.1万元,审计指出后当地财政局未向企业拨付。

二是一些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出于地方或部门利益,审核把关不严,有的甚至默许弄虚作假行为。如滨州、新泰、宁阳的交通运输局默许当地3家公共汽车公司虚报车辆和运营里程,至2013年骗取成品油价格补助1.06亿元,其中340.67万元被当地交通运输局占用。

三是有的公职人员与企业或个人内外勾结骗取财政资金,从中牟取不当利益。如山西信联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将同一机具修改发动机号、重复计算等方式,虚报销售量骗取农机具购置补贴5000多万元,山西省41个县区农机系统多名工作人员协助造假,并从中收受好处。

3.使用中存在挤占挪用问题。审计9个省发现,8个省及所属12个县挤占挪用专项资金31.33亿元,主要用于日常运转、工业园区建设、发放工资津补贴等。如四川省简阳市20至2013年,将上级财政拨付的民生类专项资金共计14.19亿元挪用于市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建设等,影响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

(四)各级财政均有一些资金沉淀,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1.中央本级财政存量资金较多。如为满足科技经费增幅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规定,中央财政将当年无具体使用项目的科学技术支出按权责发生制结转,至2013年底累计结转384.12亿元,有217.24亿元结转5年以上。

2.重点审计的32个中央部门结存资金半数闲置超过一年。至2013年底,这些部门结存资金974.20亿元中,有493.80亿元(占50.69%)是2012年底前形成的,结转超过5年的有8.36亿元。审计还发现,卫生计生委、文化部、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本级和36个所属单位2013年采取虚列支出、以拨作支等方式人为减少存量资金6.11亿元,海洋局本级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16个所属单位未及时上缴或未经批准动用结余资金1.29亿元。

3.重点审计的9个省本级和9个市本级财政存量资金近三成已无法按原用途使用。至203月底,这些地方财政存量资金共计7673亿元,其中有指定用途的4802亿元(占62.58%),主要集中在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和环境保护等政府投入不足领域;有2051.39亿元(占26.74%)由于原定项目完成或取消、不具备实施条件等已无法按原用途使用。

深圳政协会议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在深圳市的政协会议上,许多政要、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围绕重要议题展开交流研讨。这场盛宴不仅是政协会议策划组的一次成功尝试,更让与会者受益匪浅。在会议中,我参加了一场有关“现代文化建设”的讲座,探讨了文化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人的需求。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这场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文化内涵的把握。

讲座的首位主讲人提到,文化是一个社群生活的结果,不仅是过程,更是一个反映过去、统领当下和引领未来的途径。现代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影响力强、势力广泛的文化形象,更是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让这种内涵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的灵魂深处。只有把文化内部的符号和代表成分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利用文化的内在潜力,推动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文化继承的困局。

在会议上,讲座中另外一位专家指出,现代文化一个最大的困局就是文化被快速的疏离,无法代代相传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于这种情况,他建议从两个方向予以解决,一是注重家庭层面,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传承,这是文化继承的基础。二是提高教育层面的效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提升文化教育的质量,使更多的人从年轻时期就开启良好的文化传承之路。

三、文化媒体的介入。

讲座中,还有一个专家提到了文化媒体的介入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当今社会的文化媒体渠道愈来愈多,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因素,根据不同的需求展现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内涵。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文化媒体的信息传达对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手段,把文化的点滴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更加深入理解、欣赏和热爱文化。

四、文化规范的定位。

在现代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文化规范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在规定文化活动的范畴时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以便既能呈现多样文化,又能在文化宣传的过程中维护良好社会风气,避免不良文化内容蔓延和社会消极情绪的滋生。

五、文化建设的老兵。

最后,在讲座的总结和致辞中,一位老辈文化建设者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过去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在文化建设的任务,强调了文化建设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他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始终坚持文化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并使其与时俱进地引领社会风气,那么,文化一定有着无限的可能和光辉的未来。

总之,这场政协会议的讲座让我们对现代文化建设有了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认识,不仅仅促进了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对文化爱好者们的思想启发与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为文化继承和发扬做出更大的努力。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去年以来,省审计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主题,坚持以“提面、提质、提效、提能”为总抓手,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管理,大力推进预算执行、政府投资、国有企业、重大专项资金、资源环境、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注重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着力促进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从审计情况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省人大批准的度财政预算任务,全省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着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省安排42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推进34个省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73亿元,重点支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加大对革命老区、皖北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8和3.8个百分点。

——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定向调控,突出简政放权,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切实为实体经济减负添力。省财政安排31亿元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拨付5亿元建立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建成财政涉企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财政资金投向更加精准。进一步完善创新型省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体系,重点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和集聚发展。

——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建设。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省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持续下降,比预算减少2.2亿元。全省33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统筹安排4亿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注重整合财政资源,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推进预算制度和财政管理改革。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省直一级预算单位(涉密部门除外)预决算全面公开。省财政加大对历年项目结转、专户结余资金的清理力度,将清理收回的资金和当年部分超收收入等55.3亿元,转入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超收收入2.6亿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债务审批、风险监控机制,规范政府举债方式,努力降低融资成本。

今年,省审计厅对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地税局、省国资委等部门组织20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开展了审计。按照省级预算单位五年轮审一遍的原则要求,对省民政厅等20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进行了审计,比上年多审计2个部门。将全省20度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纳入本报告。省审计厅还就去年审计查出的问题,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省政府已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今年3月10日,省审计厅向社会公告了具体整改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年,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依法组织预算收入,协同推进改革,加强统筹管理,省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审计也发现,省本级财政管理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省人代会批准的2014年度收入预算为199.7亿元,完成收入229.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15%,比上年增长7%。加中央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2,316.1亿元、政府债券收入173亿元,以及市县上解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收入总计2,875.3亿元。经综合调整后的支出预算为686.5亿元,实际支出630.2亿元,为全年预算的91.8%,增长5.7%。加省对下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1,946.9亿元、债券转贷支出133.1亿元,以及上解中央、债券还本支出等,支出总计2,818.3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7亿元,其中结转下年56.3亿元。审计指出的主要问题有:

1.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不够细化。省财政厅批复的2014年度省级部门预算中,由预算拨款安排的项目支出236.4亿元,未细化到具体实施项目的有59.3亿元,占25.1%。

2.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率不高。2014年省级政府采购项目的可执行支出预算指标为61.2亿元,当年申报采购计划60.3亿元,已签采购合同的金额45.6亿元,占预算指标75.6%。

3.部分涉企专项资金未纳入财政涉企项目信息系统管理。2014年,省财政在财政部下达的基建投资预算中,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9亿元。该部分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分配由省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当年安排48户企业2.8亿元,未纳入财政涉企项目信息系统管理。

4.部分财政结转项目资金未清理。在上年结转支出指标中,监狱系统人员补贴9,967.4万元超过两年未安排使用;因项目取消或资金结余收回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资金2,256万元,已无具体执行项目。

2014年度收入预算56亿元,完成收入60.2亿元,为预算的107.5%,比上年增长1.9%。加中央补助、下级上解收入等,收入总计163.2亿元。当年支出预算63亿元,实际支出18.6亿元,为预算的29.5%,增长92.9%。加上解中央、补助市县支出等,支出总计118.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4.4亿元。预算执行中的主要问题是:

1.收入预算编制不够完整。2014年度基金收入预算未编列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收入,但决算草案分别列报两项收入3,191.9万元、4,200万元。

2.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未执行。在上年结转支出指标中,彩票公益金、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安排的5项支出34,009.3万元,当年有33,889.2万元未执行。

2014年度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收入93,453.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9.4%,增长76.7%;当年支出97,674.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6.4%。当年收支相抵,加上年结余4,549.1万元,年终结余327.5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少数单位滞留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安徽江汽集团、铜陵有色(000630,股吧)集团根据省国资委的安排,向省产权交易中心累计转入股权转让款10,001.9万元、股利10.1万元。省产权交易中心直至2014年8月才将股权转让款上交省财政。至审计时,上述股利10.1万元及相应利息收入283.1万元,仍未上交省财政。截至2014年底,铜陵有色集团应缴未缴股权转让款及股利2,564.9万元,直至3月才上交省财政。

2.部分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根据省国资委安排,20底,安徽江汽集团将回购国有股的部分价款6,717万元,直接转入江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并从中支付安徽旺众投资有限公司(江汽集团原股东)相关股权转让款6,665.9万元;江汽集团按省国资委批复,将省国资委持股应分得的利润24,854万元,全部转入江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上收支没有按规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3.个别项目支出效益不佳。2014年预算安排省盐业总公司“徽盐连锁”直营店建设项目2,000万元,计划建成380家直营便利店。截至203月,省盐业总公司已投入1,154.9万元。首批建成的28家直营店,因经营亏损,目前存续经营的还剩15家。

2014年度省级社会保险基金(含省统筹资金)完成收入221.6亿元,为全年预算的99.6%,比上年增长16%,其中各项保险费收入103.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81.4亿元。实际支出103.7亿元,为全年预算的98.4%,比上年增长12%,其中保险待遇支出97.2亿元。当年收支结余117.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65.3亿元。主要问题是:

1.省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未纳入预算管理。我省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有237家省直事业单位4.3万人参保。省政府机构改革后,省人社厅接管该项养老保险基金,由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中心负责运营管理,但未纳入社保基金预算。2014年底,该项基金滚存结余2,313.9万元。

2.少征缴社会保险费。审计抽查20家参保单位,有10户企业因少申报缴费基数,少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4,487.2万元;6家单位中断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涉及欠缴金额1,468.6万元。

(五)省地税局组织省级预算收入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省级预算收入征管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纳税申报管理不到位。审计抽查10户企业,有8户企业少申报缴纳税费2,118.7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1,900.6万元。1户企业向关联方融通资金未计利息收入,少申报缴纳相关税款。

2.应征税款未足额入库。2014年,省地税局选择12户纳税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审查鉴定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12户企业应补缴税款3,923.6万元,至审计时,征缴入库2,753.9万元。1户企业申请延期缴纳的20企业所得税366万元,延期结束后仍未征缴入库。

3.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存在功能缺陷,影响征管质量和效率。一是该系统对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方面的一些异常情况,难以实施有效监控并及时纠正。如纳税人未按期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无提示预警。二是涉税信息处理、冗余数据清理不及时。如对跨地区经营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存在分支机构已缴纳而应抵扣的税务数据录入不完整、处理不及时的现象。

2014年,中央和我省共同投资项目、省本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合计480.2亿元,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交通等13大项。当年实际支出479.5亿元,预算执行率为99.9%。审计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

1.部分项目年初预算未细化。省财政安排的重点水利工程等7项支出46.3亿元,未细化到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占该部分年初预算的46.8%;省统筹投资预算未细化安排的,有重要河段治理、服务业发展等9项4.5亿元,占省统筹投资预算的41.1%。

2.部分项目资金下达不及时。省财政安排的综合交通项目、重点水利工程等7项资金36亿元,未按规定于当年10月底之前下达,占全年支出预算的28.3%;省统筹投资部分未按时下达的资金9,097万元,占支出预算的8.3%。

3.项目资金分配存在管理不严的问题。一是财政涉企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预警作用发挥不到位。2014年11月,省财政下达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系统显示有关部门核准企业项目信息的时间为年3月,实际上是先下达资金、后审核项目信息。二是未按项目评审结果分配资金。省经信委分配工业强省有关项目资金,2家评审名次居后的企业,在预留资金中得到安排。三是省统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分配不合理。省发改委及所属单位当年安排了有关经费3,188万元,实际支出944.9万元。

4.项目实施进展缓慢,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1)部分市县项目实施迟缓。从2014年起,合肥市、六安市和岳西县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由省财政和合肥市、六安市出资组成,专项用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2014年11月,省财政下达六安市、岳西县补助资金12,000万元。至审计时,两市县的具体项目均未实施。

(2)监管工作不到位,存在“报大建小”的问题。滁州市实施的河东高排涝站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2,608.4万元,实际投资1,563.8万元,投资概算所列的堤防新建工程等4项内容未实施。肥东县的众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省发改委批复投资概算13,985.1万元,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5,445万元于到位。经肥东县年7月申请,省水利厅于2014年11月批复同意该项目投资调减为10,788.7万元。至审计时,省发改委尚未批复该项目设计变更,但该项目已按设计变更方案和建设内容实施建设。

(3)项目单位资金不到位,造成项目进展缓慢。2014年7月,蚌埠市政府、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签订投资协议,共同组建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采用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自主创新技术,建设一条高强度盖板玻璃(金刚玻璃(300093,股吧))生产线,计划2014年底前开工建设,2015年底前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双方各出资7,000万元、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6,000万元),其余由项目法人通过银行贷款解决。2014年9月,蚌埠市政府将省里已切块下达的2013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专项资金6,000万元(中央2,500万元、省级3,500万元),全部安排给该项目。至审计时,双方出资及项目单位融资均未到位,仅完成购地156.7亩,实际发生支出3,500万元。

(4)项目单位组织实施工作缺乏力度。2014年全省计划提前淘汰黄标车50840辆,省财政奖补资金17,678万元已下达到位。审计抽查的9个市,当年计划提前淘汰35695辆,实际只淘汰139辆,大部分市尚处在筹备实施方案阶段。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实施的沿江泵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土地治理项目,当年到位资金6,802万元,实际支出698.6万元,预算执行率仅为10.3%。

今年审计了省直工委、省委党校、省政府驻沪办、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省外事办、省统计局、省金融办、省人防办、省档案局、省供销社、省文联、省社科联、省侨联、省贸促会、省农发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20个省直部门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延伸审计所属单位55个。20个部门2014年度决算草案列报支出106亿元。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三十条”,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节约行政成本,“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比预算减少12.4%,比上年下降24.2%;重视堵塞漏洞,预算及财务管理比较规范,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通过审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涉及金额15亿元(涉密部门除外),其中违规问题金额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3亿元,主要是:

(一)部门预算编报方面。

1.省交通厅、省科技厅、省文联、省民政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商务厅、省外办、省统计局、省贸促会等部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76,624.4万元,未编入年初预算。

2.省统计局、省直工委、省交通厅、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侨联等部门未将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涉及金额814.7万元。

(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1.省科技厅、省文联等部门年初预算中,项目支出410.7万元未细化到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

2.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政府驻沪办、省文联、省外办、省金融办等部门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641.3万元。

3.省商务厅未以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数额为依据,分配加工贸易企业贴息资金,涉及8户企业425万元。

4.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供销社等部门对项目审核把关不严,涉及金额964万元。如省商务厅超出规定时间范围安排“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涉及12户企业627万元。

5.省交通厅、省民政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统计局、省农发局、省住建厅、省政府驻沪办等部门的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低于50%,有38,948.8万元尚未使用。如省交通厅安排各市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37,194.4万元,实际支出6,272.6万元,30,921.8万元滞留在各市港航管理局,预算执行率仅为16.9%。

6.省商务厅、省直工委、省文联、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委党校、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社科联、省档案局、省金融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住建厅等部门的部分采购事项,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涉及金额1,470.9万元。如省商务厅未经政府采购程序,直接委托企业,建设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会场(省内)展台,提供厅办公楼物业管理和中央空调维修保养服务,涉及支出290.4万元;所属安徽国际职业学院自行购买网络中心机房设备、空调等,涉及支出149.4万元。

(三)执行财经法规制度方面。

1.省民政厅、省文联、省科技厅、省供销社、省直工委、省档案局、省统计局、省贸促会等部门及所属单位收费依据不充分,涉及金额1,247万元。在省政府明确规定自2013年8月起,缓收货物原产地证明书工本费的'情况下,省贸促会所属法律咨询服务中心自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仍收取该项费用16.5万元。省科技厅所属中澳职业学院多收教材费124.6万元,违规收取食堂承包单位资产占用费13.1万元。省供销社所属财贸职业学院违规收取食堂托管费105.3万元,无依据收取自主招生报名费12.1万元。

2.省委党校、省直工委、省档案局、省政府驻沪办、省交通厅、省商务厅等部门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涉及金额1,345.8万元。省委党校培训费收入、停车费收入和所属单位代收的房租收入等469.7万元,未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3.省文联、省社科联所属部分协会或二级单位设立账外账、公款私存,涉及金额704.7万元。省文联所属3个协会的5名经办人员,将单位收入489.8万元存入个人银行卡,从中购买理财产品、个别人用于偿还个人信用卡欠款和挪作私用。省文联所属2个协会,账外办理下属9个专业委员会收支业务,涉及金额108.7万元。省社科联所属《学术界》杂志社自以来,隐匿广告费、课题出版费等收入106.2万元,至审计时,向个人有偿出借47万元,累计支出45.7万元,结存13.5万元。

4.省政府驻沪办、省侨联等部门违规出借银行账户,涉及金额487万元。

(四)“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方面。

1.省科技厅、省社科联、省供销社等部门“三公”经费或会议费超预算、无预算支出97.6万元。如省科技厅所属2个单位无预算报销出国费用50万元。

2.省统计局、省民政厅、省社科联等部门决算草案列报“三公”经费或会议费支出不实,涉及金额27.6万元。如省统计局以会议费名义支付酒店17.8万元,其中办理酒店储值卡7.3万元,非会议期间餐饮客房消费5.9万元,结存4.6万元。

3.省民政厅、省金融办、省外办、省商务厅、省委党校、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科技厅、省档案局等部门“三公”经费或会议费报销手续不全,有的会议未编制计划、费用报销未附会议通知和签到表,有的公务接待费报销缺少审批单、报销单据不够规范,涉及金额219.2万元。

4.省文联所属4个协会组织出国考察活动,无外事部门批文,先后有22人持因私护照出国,公款支付部分出国费用14.7万元。208月,省社科联所属单位《学术界》杂志社1人未经审批、持因私护照出国,公款报销因私出国费用6.7万元。

(五)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省住建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档案局等部门未入账核算的固定资产有3,727.9万元。如省住建厅所属建设服务中心的一处拆迁补偿房产,按照超补偿面积支付的145万元价款入账,该房产依据产权登记日网上备案均价计算应为2,928万元,账面反映不完整。

2.省委党校、省科技厅、省档案局等部门处置核销固定资产,未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涉及金额950.3万元。

3.省委党校有7幢办公、教学和学员宿舍楼(建筑面积5.05万平方米,账面原值13,272.9万元),无房屋所有权证,权属关系不清晰。

(六)部门决算草案编报方面。

省住建厅、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文联、省委党校、省政府驻沪办、省供销社、省民政厅、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省直工委、省贸促会、省侨联、省社科联、省商务厅、省金融办等部门账务处理不当或报表填列不准确,影响部门决算草案的完整性、真实性,涉及金额7,743万元。如省住建厅滨湖新区综合办公楼建设项目,2014年完成投资3,657.9万元,在当年决算报表中未完整反映;所属建设干校虚列支出266万元,造成当年支出列报不实。

三、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署驻南京特派办与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了2014年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筹集、管理方面的问题。9个市县少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0,570.5万元。6个市县挪用资金1,935.2万元。6个市县工程进展缓慢,有35,160.3万元资金闲置超过一年。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供应与使用不合规。4个市县7个项目建设未经农用地转用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涉及用地61.1万平方米。2个市县以毛地供应等方式,违规供应项目用地36.9万平方米。二是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244个项目在未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批准手续的情况下即开工建设。池州市15个项目8765套住房未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

(三)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对象的甄别管理工作有待加强。16个市县1066户虚报家庭收入等资料,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二是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不完善。30个市县1010户不再符合保障待遇条件,未按规定及时退出,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545套,违规领取货币补贴73.9万元。三是后续管理亟需规范。30个小区14286套已竣工保障性住房未办理产权登记。62个小区的保障性住房租金难以收缴。

上述实施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已按规定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省委书记王学军强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列出整改任务清单,按时限要求整改销号。今年1月13日,省政府召开审计情况通报会,省审计厅向各市、各部门通报了近年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今年3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下属单位的问题,要亲自过问督促整改。各地各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依法依纪处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7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李锦斌代省长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相关部门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十分重视,一方面,立即行动,边审边改,有些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已经得到纠正。另一方面,主动与审计机关加强沟通,梳理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健全相关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从源头上抓整改、促规范。下一步,省审计厅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督促,10月底前向省政府报告审计整改情况。省政府将按时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四、加强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意见。

(一)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新《预算法》施行为契机,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都安排的支出,要实行统一的资金分配方式与管理办法,避免交叉重复安排。加大国资经营预算资金调入公共预算的力度,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健全预算标准体系,规范预算编制工作。重点解决部门预算编报粗放、项目支出不够细化等问题,提高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安排的到位率,压实预算单位的管理责任。三是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安排,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促进我省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要调整安排到经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二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定向调控政策,切实做到项目从严把关,分配规范透明,资金下达及时,跟踪问效到位。要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研究改进财政投入模式及资金分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将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全面落实整改责任,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审计整改检查跟踪机制,被审计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审计机关报送由主要负责人签发的审计整改报告,同时向本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二是建立完善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参与的联合督促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机关提请协助落实的整改意见,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对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共性问题,要举一反三,采取专项治理等措施,全面加以整改。三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推动审计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相结合,“倒逼”整改和制度完善,实现审计整改与被审计单位自我整改的良性互动。

(四)扎实推进审计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一是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财政经济运行安全、重点项目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资金使用绩效、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等方面的审计力度,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二是进一步创新审计管理。以实现审计全覆盖为目标,积极整合审计资源,探索多视角分析、多专业融合、多技术应用的审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自觉接受审计,积极协助审计机关开展工作。强化审计工作联系机制,重视发挥审计预警功能,推动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果、审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让审计监督成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助推力。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就是对学校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

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这两者既有相互交叉,又有相对独立的内容。

首先,从审计范围上看,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围绕预算收入、支出、结余情况的审查,侧重于流量方面,而对过去的存量不太涉及;而财务收支审计,不仅审查收入、支出、结余,还要审查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也就是说,除了流量方面,还要关注存量方面。

其次,从审计依据上看,财务收支审计主要不是依据法规标准,侧重于合规性审计;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除了依据法规标准之外,还要依据预算标准;除了合规性审计之外,还要看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预算,还要看整个预算管理过程。

可以看出,两种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审计对象是同一个,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可以得到更好的审计效果。

要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就首先要弄清几类预算的概念。

(一)部门预算。

近年来,随着政府预算体制的改革,对高等学校预算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为明显的是,为满足教育主管部门上报部门预算的需要,高等学校也要编报部门预算。

这类预算主要是满足政府的财政管理的需要,对于校内财务管理影响不大。

(二)单位预算。

为与上报的满足政府的财政管理需要的部门预算相对应,我们不妨把各学校自用的满足自身财务管理需要的预算称为单位预算。

在财务分权情况下,根据校级预算管理部门的可控程度不同,单位预算又可以分为学校总预算和校级预算。

学校总预算包括整个学校的全部收支,既包括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可以控制、分配的资金,又包括学校预算管理部门无法控制、分配的资金,如各种专项资金等。

校级预算则只包括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可以控制、分配的资金。

这类预算是为学校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加强财务管理服务的,对学校各个方面发展影响很大。

因此,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应主要立足于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当前高校规模日趋扩大,内部二级单位众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收入方面。

应注意检查事业发票管理与使用状况,检查有无使用事业发票而收入未纳入学校的情况,特别是二级独立核算单位使用的发票。

应注意收费项目及标准是否经物价管理部门批准。

(二)支出方面。

1、各项支出,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否按计划执行,有无超计划开支;应对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2、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虚列支出、以领代报、利用往来科目隐瞒收支等问题。

应特别注意专项基金的计提,计提专项基金如果没有法规依据,则属于虚列支出。

3、专项资金是否按照拨款要求使用,有无改变用途和不按照时间使用等问题。

应对照拨款通知书的要求,看实际使用情况与通知书要求是否相符。

(三)资产方面。

1、货币资金方面,应着重对其安全性进行审查,对于活期存款,应结合银行对帐单进行检查;对于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应查验定期存单和相关存单。

教育部、财政部教财[]2号文件《关于清理检查直属高校资金往来情况,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的通知》要求:各直属高校的财务处长对每月的银行对账单必须认真审核,审核签字后,再交由本校的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并报经主管财务的校长审签后与当月的会计凭证一同保存。

因此,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时,可以充分利于平时学校对银行存款审计审签的结果,对资金安全进行重点分析,特别是对存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2、债权方面,应检查应收及暂付款项是否及时清理结算,有无长期挂帐等问题,对于坏帐应予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应着重检查这类资产的质量。

3、实物资产方面:应检查设备、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固定资产的购置有无审批手续;验收、领用、保管、报废、调出、变卖等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备案,有无被无偿占用和流失等问题;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帐帐、帐卡、帐物是否相符;并应着重检查账实关系,有否存在帐外资产等问题。

4、对外投资,应着重检查这类资产投资回报情况,有无明显减值的情况,有无投资无收益的情况;还应检查是否存在对外投资未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问题。

(四)负债方面。

2、关注表外负债,如担保、财务承诺等。

(五)净资产方面。

1、经营收支结余是否单独反映,会计处理是否合规;结余分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有无违规乱设名目,提取基金的问题。

(六)决算报表方面。

2、决算报表数字是否准确、决算说明中有关数字与报表是否一致、决算说明是否真实、准确。

3、二级独立核算单位财务收支状况是否纳入决算报表反映,纳入的方法是否准确。

(七)其它。

建立校内结算中心的学校宜同时对结算中心进行审查。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省审计厅对20xx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实施了审计。审计工作持续关注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着力查处违法违纪、损失浪费、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服务全省反腐倡廉建设,并注重从规范提高和完善体制机制制度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提高绩效,积极服务全省改革发展。主要审计了省财政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省体育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科协、省文联、省监狱管理局、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省公路局等17个部门,以及机构改革中已撤并的9个行管事务办和原省国防科工局、原省农办、原省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同时,根据财政资金流向,延伸审计了有关单位,并对部分专项资金实施了审计。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省级各部门认真执行省人大有关决议,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财政管理水平和财经法纪意识不断增强,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非税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0.61亿元,较上年增加87.14亿元,增长10.7%,高于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2个百分点;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12.5%,较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20xx年,中央安排我省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增量94.16亿元已全部下达市县;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1,308.5亿元,较上年增加137.8亿元,增长11.8%。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一般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1092.12亿元,占比67%,其中,住房保障支出39.3亿元,较上年增长156%。

——财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预算公开及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拉动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进预算公开,省级部门预算、省级专项资金目录清单和省直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除涉密内容外,已全部向社会公开;开展“三公”经费、“吃空饷”等专项治理,建立健全了多项管理制度。20xx年,省直部门“三公”经费支出8.52亿元,较上年减少0.85亿元,下降10%,其中公务接待支出减少0.56亿元,下降13%。

但审计也发现,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仍存在一些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财政资金绩效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一)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明晰财政与相关部门的职权关系。针对目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资金下达较晚、执行进度较慢、执行效益不佳等问题,以及现行预算管理体制中,财政部门与相关项目主管部门职权划分不清晰等情况,省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明晰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定位裁判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角色关系,建立权责统一的预算管理责任制度。负有资金分配权的省直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加强项目立项和规划管理,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建立健全项目库,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指导和跟踪监督,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反馈机制,落实奖惩责任制,确保资金用到位、用得好、有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对省直部门的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省政府将督促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国有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拓展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算编制覆盖范围,合理确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取比例,归口财政统一管理,逐步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进一步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对存量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将全面加强存量资金的实时监管,充分盘活存量资金,切实降低财政筹资的机会成本。对财政储备性资金,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的设立和使用;对结余资金、超过两年无法支出或不需要支出的项目结转资金及时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用于重点建设;对不足两年的项目结转资金,督促项目单位加快执行进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或调剂用于其他急需领域,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2016深圳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5年深圳市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决策部署,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顺利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2015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海关代征税收和关税)实现7238.8亿元,比实现数(下同)增长30.4%。其中:中央级收入实现4511.7亿元,增长29.7%;地方级收入实现2727.1亿元,增长30.9%。中央级与地方级收入比为62∶38。

我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727.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272.1亿元,增长29.5%;非税收入455.0亿元,增长38.8%。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调入资金等,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4415.0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20.0亿元,增长62.5%,加上体制性支出、转入预算稳定调节金等因素后,总支出为4265.0亿元,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150.0亿元,全市继续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44.3亿元,增长36.7%,其中:税收收入1373.4亿元,增长34.4%;非税收入370.9亿元,增长46.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34.4亿元,增长76.4%,主要是落实国务院要求,市本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重点投向了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大幅增加了支出规模。考虑与上下级财政体制关系后,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79.0亿元,总支出3354.0亿元,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125.0亿元。

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18.5亿元,增长19.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26亿元,增长41%,主要原因是我市基准地价标准调高,加之招拍挂溢价率较高,总地价上升导致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前海土地出让收入实际缴纳价款大幅增加。加上上年结转结余收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1080.9亿元。

201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080.9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256亿元,增长18.5%,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基础建设支出;转移性支出824.8亿元,其中:补助各区支出220亿元,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各区分成部分,按中央关于国土收支管理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统一先列入市本级收入,再按规定转移支付给各区;调出资金221.2亿元,主要是政府性基金结转规模超过当年收入30%以上部分、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7项政府性基金历年结余;年终结余383.6亿元。

201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7.7亿元,增长114.9%,主要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利润收入和股息股利收入增加。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6亿元,增长34.9%,主要是增加安排地铁集团注册资本金、公交股权优化整合资金等。收支结余结转至20继续使用。

我市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管理,收支情况为全市数据。2015年,我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预计收入1048亿元,增长20.2%;预计支出329.6亿元,增长12.8%;收支相抵后,预计当年结余718.5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市社保基金累计结余预计3732.4亿元。

5.2015年我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按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规定,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余额限额管理。财政部最终核定我市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是332.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00.6亿元(主要指一般政府性债券,其本息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偿还)、专项债务限额31.5亿元(主要指专项债券,其本息通过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截至2015年末(下同),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59.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51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为0.2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为8.3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19亿元,绝大部分为地方政府债券;区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0.5亿元,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贷款。

(二)2015年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财政收入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得益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质量型增长,我市财政收入增势强劲,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2015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238.8亿元,比上年实现数增加1679.0亿元,一举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727.1亿元,收入总量已达中等以上省级规模,增加645亿元,增量接近于全年我市地方级收入规模。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三,增速分别比全国地方级和广东省高21.5和14.8个百分点。每平方公里产出财税收入3.6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2015年,我市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3.3%,高于全国地方级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税收比重为75%,对整体税收增长的贡献达76.5%。第三产业税收实现2878亿元,增长31.7%,增速快于第二产业(8.3%)23.4个百分点,占整体税收的比重近70%,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税收规模前四大行业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占整体税收的比重达到71.6%。税收产业和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现了我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

2.支出结构继续优化,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5年,市财政全面落实国务院规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45.3亿元并统筹安排使用,投向了轨道交通三期建设、机场三跑道及t4航站区围填海工程、市内高速公路回购、平湖医院建设、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保障性住房回购以及天然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等一批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除此之外,市财政还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安排基建资金432亿元,全力支持推进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市本级各类专项资金支出共计实现170亿元,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创新财政扶持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2015年8月21日,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我市已拟定第一批13支子基金投资计划,子基金总规模达573亿元,引导基金进入实质性运作。全年自主创新信用再担保平台共计开展738笔再担保业务,涉及金额55亿元,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2015年,全市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2373.5亿元,增长63.2%;12项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年度投资超300亿元;市政府118件年度民生实事共计完成支出339亿元,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项目资金需求。继续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节约行政成本。同时,积极贯彻财税减负政策,全年办理出口退税1143亿元,全市“营改增”为企业减负211亿元,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和暂免征收营业税等各项优惠,全年共计减免各项税收6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