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大班数学教案种花生(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07:19:10 作者:翰墨 大班数学教案种花生(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电子计算器教案

活动目标:

1、请幼儿看清图形与代号后看图填数;看数画图;看图填数、看数画图。

2、请幼儿猜猜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数学)、铅笔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数图记忆:

1、教师讲解:

(1)出示图形与代号请幼儿仔细看。1是什么图形,2是什么图形……...9是什么图形。

(2)出示不同的图形请幼儿填写数字。如,正方形是数字几,三角形应该填写数字几等。

(3)请幼儿看数字来画出图形。如,2应该画什么图形,8应该画什么图形等。

(4)教师出示有图形有数字的要求幼儿是图形的就写出数字,是数字的就画出图形。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二、猜猜电话号码:

1、教师讲解:

(1)根据算式题得出电话号码是多少。如,8—3、2+3、7—4、10-7、5+4、8-7、6-6、3+4。得出电话号码是55339107。

(2)出示数图,请幼儿根据图形写出电话号码。

(3)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变成密码。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纠正。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电子计算器教案

活动背景:

但是孩子毕竟还小,如果他们没有改编的经验,那么就从一个东西、一种形状、一种颜色和一种动态开始吧。

内容与要求:

1、喜欢儿歌,并体会儿歌所表达的情趣。

2、熟悉并喜欢改编儿歌的活动。

3、儿歌情景图(树叶、秋千可以做成立体的,风做成贴绒的,富有动感的拟人化的摸样)。

4、贴绒水果:苹果、生梨、香蕉等。

过程与指导:

感受情景——欣赏儿歌——感受改编

一、感受儿歌的意境

出示情景图,老师可以引导。

1、(出示苹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2、苹果长在哪里?

3、苹果树上长着苹果,还长着什么?

4、这些苹果都躲在哪里?(树叶里)

5、(出示风)风儿一吹,苹果好象在干什么?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电子计算器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和小兔做朋友并学会爱护小兔。

活动准备:

1、自然角中饲养着小兔、小兔图片。

2、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图片若干。

3、画纸、印泥、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激趣。

1、听谜语“小兔”,看图片。

2、根据藏在大树后面小兔的特征,猜猜它是谁,并学念谜语。

二、可爱的小兔。

1、跟老师一起观察自然角中的小兔,分辨其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等明显特征。

2、在青菜、萝卜、青草、鱼、肉骨头等中挑选食物喂小兔,并轻轻地抚摸小兔。

三、喂小兔。

1、在画有小兔的纸上,用海绵或用手指(可用左手手指或右手手指分别尝试)印出萝卜、青菜等形状,喂小兔。

2、用红、绿色手工纸撕撕贴贴,做成喂小兔吃的青菜和萝卜。

大班计算活动学习二等分二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2、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二、活动准备:

苹果、绳子、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吸管、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笔等

三、活动过程

2、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请你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的?演示验证。

(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

3、探索操作

(1)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2)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他的经验

(4)其它材料操作: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讨论理解: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四、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图形,让幼儿探索等分后不一样形状的方法,探索数量守恒的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大班计算活动学习二等分二

活动要求: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尝试把有些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流程:复习二等分操作活动分享交流活动

材料与环境创设:幼儿人手一份:围兜、毛巾、台布;每组一份:盐金枣、华华丹、饮料、花生、青豆、糖、瓜子肉、一次性杯子、汤匙、果冻盒、刀等。

活动指导:

一、(结合实际)复习二等分

1.《两只笨狗熊》里的两只小熊为什么最后都只吃到一丁点儿干面包,狐狸是怎么分的?

幼儿讨论:两只笨狗熊应该怎么分?

2.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1)把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是二等分。

(2)迁移: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幼儿讨论、争议)

二、操作活动(幼儿探索尝试把实物二等分)

1.这里有一碗米要把它分到二只杯子里该怎么分?(幼儿讨论)

2.探索实践:在你们桌上有好多吃的东西,有青豆,有糖,有可乐……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二份。

三、交流分享活动

2.分享:请你把二等分后的食物自己吃一半,还有一半留给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