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优秀传统民俗心得体会(模板16篇)

时间:2023-10-29 19:09:18 作者:GZ才子 优秀传统民俗心得体会(模板1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和独立思考。

吴川传统民俗文化心得体会

吴川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方。在吴川地区,保留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每年的庙会、祭祀活动等。在这次的观察和体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吴川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吴川的庙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的庙会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这场盛大的民俗活动展现了吴川人民对神灵的虔诚崇拜。在庙会上,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表演,如龙舞、狮舞、杂技、民乐演奏等。这些精彩的表演不仅展示了吴川人民的艺术修养,也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参加庙会的人们都带着喜庆的心情,融入了欢乐的气氛中。我能够感受到庙会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活力,也更加明白庙会是吴川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吴川的祭祀活动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环节。这些祭祀活动是吴川人民尊重祖先和鬼神的表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例如,每年的清明节,吴川人民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扫墓、烧纸、敬献食物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吴川人民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意识到了祭祀活动在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中的重要作用。祭祀活动的举行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吴川传统文化的独特体现。

此外,吴川还有许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传统手艺。在吴川的农村地区,我发现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艺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吴川传统手艺的精华和精准。例如,手工编织竹篮、竹制工艺品等,不仅演绎出了吴川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展示了吴川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传统手艺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吴川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吴川的传统民俗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淘汰和遗忘的危险。吴川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引起了我的关注,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它蕴含着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积累。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将其传承给下一代,让它永远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总之,吴川传统民俗文化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庙会、祭祀活动、传统手艺等都是吴川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吴川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也更加明白了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们作为年轻一代要积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文化必将在未来继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传统民俗心得体会

传统民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传统民俗仍然独具魅力。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传统民俗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魅力和意义。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形式,谈谈我的传统民俗心得体会。

首先,传统民俗活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参与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这个活动中,我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民俗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从衣着、音乐到食品,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这些传统元素不仅是我们的身份象征,更是连接着我们与祖先的纽带。通过参与传统民俗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穷魄力。

其次,在传统民俗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的增进。传统民俗活动往往是多人参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默契配合,深深地感受到了团结一致的力量。我曾和小伙伴们一起穿上民族服饰,跳起了传统舞蹈。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的关系越发密切。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

接下来,传统民俗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力量。在传统民俗活动中,往往会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如跳舞、焚香、祭神等。这些活动都是对民族精神的呼唤和追求。对我来说,最震撼的是焚香祭祖。这个简单而又庄严的仪式,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华民族的一员。虽然我们的祖先早已不在人世,但是我们仍然要铭记、传承他们的精神。这种对祖先的尊敬和对民族的归属感,使我深深地感到了民族精神的无穷力量。

此外,传统民俗活动还培养了我的耐心和责任心。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往往需要付出较长时间和精力。诸如制作民俗工艺品、准备庆祝活动等,都需要花费时间和耐心。我曾亲手制作过民俗工艺品,虽然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的成果让我感到非常满意。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耐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同时,在传统民俗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内事,需要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感的培养,对我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传统民俗活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其中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民族精神的力量以及个人素质的培养。通过传统民俗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传统民俗活动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感和无限的魅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民俗传统心得体会

民俗传统是一种凝聚着人民智慧和文化精神的重要文化传承形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众多的民俗传统,不仅传承了先民的智慧和文化,而且融合了各地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热爱民俗文化的家庭中,对民俗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今天我将分享我的民俗传统心得体会。

第二段:民俗文化教育。

在我看来,民俗传统是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体验民俗传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先人的智慧和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重。例如,我家里每年春节都会做年糕,这是我家乡的传统食品。我妈妈会讲述家族的历史,以及祖辈对年糕的制作和食用方式的细节。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民俗传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庆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方式加以推广和传承。例如,在我家乡,每年都会举行一些民俗活动,如庙会、花灯展等,吸引了大量外来的游人和参观者。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向外传播我们的优秀民俗文化,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民俗传统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智慧和思想的传承。它代表了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我们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民俗文化的影子。比如,春节期间我们会观看舞龙舞狮,这代表了发福的吉祥和炎黄子孙的繁荣。我们通过民俗文化的体验,更好地理解这些民间信仰和文化传承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拥有他们,并传承给后代。

第五段:结语。

民俗传统是一门宝藏般的知识,是我们维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和体验民俗传统,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文化传统的美好和智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春联传统民俗心得体会

一、引言(200字)。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年俗之一,是中国人在过年时贴在门上或室内悬挂的一幅对联或对仗体诗。春联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具有独特的传统意义和历史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去书市买年货时,不禁会被五彩纷呈的春联吸引,尤其是对联的内容,使人们频频点头赞叹不已。通过研究春联这一传统民俗,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二、春联的起源与发展(200字)。

春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那时,人们在每年年末贴纸,写春联是为了驱邪、辟邪,祈求全家人在新一年里平安、健康、幸福。但是,春联的形式和涵义在逐渐发展中也发生了变化。像《匡俗正声联》、《增广春联》等书籍的出版使春联有了一个规范和标准,同时促进了它的发展。现今,春联多是在年夜饭后贴在门头的左右侧,并且内容丰富多样,再逐步形成了一个寄托着人们愿望和期待的祝福词汇的传统文化形式。

三、春联的文化传承(200字)。

在中国年节与春节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贴春联。春联既体现了一个家庭、一个社区,或者整个国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家访和社会交往的一门艺术。春联作为文化传承推动者,给了家庭更多的机会通过创作、书写和贴春联来彰显个性和创意。贴春联不仅仅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表达。家庭与社会的互动使传统的春节元素充满动态的艺术韵味。春联的文化传承,使得这一传统民俗更加丰满和多样化。

四、春联的借鉴与创新(200字)。

春联作为传统民俗,其内容和形式是有一定规则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可以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突破传统框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创作春联,比如结合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加入新的词汇和概念,并结合文化内涵和美学原则,使得春联更加富有创意和艺术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古人的经典春联,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春联的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五、春联的现代传承与意义(200字)。

春联的传承不仅仅是寄托个人的美好愿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弘扬。对于每个人来说,积极参与并传承春联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春联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需要这种体验文化的方式来增添亲情、友情和爱情,使人们市场满足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需求。所以,传承和发展春联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结语(100字)。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年俗之一,它作为联系古今、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不仅仅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语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传承,春联这一美好的传统民俗才能继续传承下去,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能够更加认真理解和继承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将春联这一传统民俗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传统民俗研究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传统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我曾深入研究了传统民俗,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搜集,对民俗的起源、演变和价值进行了系统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启发和体会。本文将就个人的研究心得和体会进行总结,探讨传统民俗研究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在传统民俗研究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研究等。实地考察是了解民俗的最直接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和内涵。此外,通过与当地人的访谈调查,我不仅能够了解民俗的传承和变迁情况,还可以倾听到许多珍贵的口述历史。此外,文献研究是对传统民俗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途径。

第三段:传统民俗的文化价值(300字)。

传统民俗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首先,传统民俗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神风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传统民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传统,并将其传承下去。其次,传统民俗也能够给我们提供寻根溯源的机会,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心。同时,传统民俗中蕴含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也能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传统民俗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民俗研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许多传统民俗已经濒临失传,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使传统民俗处于紧张状态。此外,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也给传统民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传统民俗的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首先,传统民俗的深入研究可以给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其次,通过对传统民俗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和挖掘更多珍贵的民俗资源,为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支撑。此外,传统民俗也可以很好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从而推动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传统民俗研究的发展前景广阔。首先,我们应加强对传统民俗的系统调查和整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保护传统民俗。其次,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民俗研究的成果,开展更深入的比较研究,探索民俗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传统民俗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民俗经济的发展。最后,我们应加强传统民俗的教育和传承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传统民俗,并将其作为自己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100字)。

通过对传统民俗的研究,我深入认识到传统民俗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为其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未来的传统民俗研究将面临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来推动。传统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传统民俗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是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传统民俗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参与和了解传统民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智慧的升华。下面我将分享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节日传统民俗的特点(250字)。

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活动。以春节为例,它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新年的到来和新的开始。在春节期间,传统的风俗活动如贴窗花、贴对联、包饺子、拜年等都在不同地区流传,都有各自特色。此外,还有其他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民俗活动。通过参与和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体验到浓厚的传统民俗氛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段:传统婚俗的变迁(300字)。

传统婚俗是每个地区的风俗和习俗,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婚俗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现在的婚礼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加大规模和隆重的宴会,更加注重个人喜好和时尚元素的呈现。除了婚礼的形式上的变化外,一些传统的婚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例如,新娘出嫁时的“回娘家过大年”活动,现在在一些城市已经不再普遍存在。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传统婚俗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我们的婚礼注入传统元素。

第四段:传统节日和婚俗的意义(300字)。

传统节日和婚俗的产生和传承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历史文化的沉淀。节日和婚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是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表达。它们以欢乐、祥和、祝福为主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温暖。此外,传统节日和婚俗还能够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家族的认同感。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习俗经历了漫长步骤,繁衍了一系列的风俗活动。它们不仅记录了呼唤美好未来的愿望,也记录了民族历史的变迁。通过参与传统节日和婚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第五段:结语(250字)。

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和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民俗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对于维护国家的文化根基,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和参与传统民俗,通过通过参与和传承,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我们共同努力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让它们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光彩。

春节传统民俗有哪些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传统民俗的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花市何处有?的士直驶望海村。”星期五,我与爸爸到江北观音桥的望海花市去开了一番眼界。

清明节逛花市的人可真多啊!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来购买美丽的鲜花,去祭奠先逝的亲人,以对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挂念。我为这文明、古朴的民风而感到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国人要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清明时节——家祭无忘思乃翁。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传统民俗有哪些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挨年近晚、岁穷月尽”,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此期间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自古就有贴年红、祭祖、团圆饭、守岁等习俗,经久不息。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祭祖大节。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祭祖是过年重要习俗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们会摆上菜肴、倒上美酒,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祭祀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传统民俗作文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与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非常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民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民俗还有非常多非常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传统民俗的作文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们东北,关于春节的讲究就不少。

每年过年我家都热热闹闹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帮助爸爸妈妈和姐姐贴对联,挂福字。挂福字也有讲究,福字要倒了挂,这样就表示“福到了”。妈妈每当过年时都为我们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盛。每年妈妈都会做鱼,因为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饭桌子上不仅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吃饭的时间到了,在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为这样可以去除“怪兽”来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灯要一直点着,这样可以表示来年前程光明无阻。到了晚上要包饺子,在包的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一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到了半夜12点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因为12点后为新年,放鞭炮是喜庆新年,这个时间放鞭炮表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传统民俗作文

大年三十午饭过后,我来到了热热闹闹的海景路,体验春节传统民俗逛花街。

逛花街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朝,那时人们每当临近春节就有到花店去赏花,买花的习惯。经过六百多年历史不断演化,便形成了“逛花街”。

现在,每到春节前三天,各式各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花就会集中放置于街上售卖。人们将这条“花的海洋”称之为花街。临近春节去逛花街,行大运,来期盼明年的好兆头也成为了一项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

我远远望向花街,仿佛望见了一幅热闹的“人花图”。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兴高采烈地向花农采购着年花。艳丽的玫瑰、紫里透白的蝴蝶兰朵朵花儿欣然怒放。花农们笑得更是灿烂,因为他们辛辛苦苦培育的花儿得到了群众的青睐。

我走进了充满年味的花街,迎面飘来了一股芬芳的香气。透过香味,我闻到了年花的魅力,闻到了中国年的味道,闻到了中华民俗的博大精深。

金桔树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带给我们的是新一年闪耀的生活,吉祥如意的未来。

百合给人们的感觉,就像它自己那洁白的花瓣一样清新脱俗。

街上男女老少个个都笑逐颜开,人们手上都捧着美丽的年花,准备将美好的寓意和年味带回家。花儿们似乎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祥和,也一起跟着人们快乐的笑。在响午阳光普照下,这条花街更加充满活力。

花街虽然是民俗,但也少不了高科技。

一丛特别的郁金香映入了我的眼帘,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它的特别在于比别的郁金香更大,气味更香,他那紫色的花瓣更是引人注目。

这时,花农老板笑眯眯走了过来,我问道:“这些花怎么这么特别啊?”

老板笑着回答:“这是来自荷兰的郁金香,绝对很棒。”

我疑惑不解地问道:“荷兰的花怎么会在这呢?”

“以前,仅仅是卖一些国产的花朵,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都可以将国外一些别具韵味的花引进了,只要用手机预定到时间,引进商就会将花完好无损地送来,不如你扫一下二维码吧?”老板引以为豪说道。

“为什么呢?”我又一次向老板抛出了问题。

“这是引进地的二维码,扫描后,就可以提前预定心仪引进地的花种,种植情况等等。”

听完后,我不禁感叹到现在科技这是发达啊,可以将传统的年味成为一个科技式的年的味道,使人们爱上现代化,爱上传统民俗。

下午3点,我满载而归。

今天,我不仅体验了传统的民俗,更是在这悠久的传统民俗形式进步中,看到了国际化、科技化的中国年味。

传统民俗的作文

在数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人冤枉,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它写出了闻名已久的.《离骚》。出狱后,含冤投江而死。他就是屈原。

屈原死后,农民划着船来到江上,生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虫怪物吃掉,于是,他们在江里投入了大量的叶子包饭和鸡蛋。有一个老中医为了不让水下的蛟龙把屈原吃掉,拿来一罐黄酒,倒在江里把蛟龙晕掉。于是乎每年的这个日子,平民百姓都来往江里投入大量的叶子包饭和鸡蛋。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便是端午节的由来。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相传,楚国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的尸体。他们争先恐后追赶至洞庭湖事,发现屈原的尸体已不见踪迹。于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将屈原的尸体吃掉。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

端午节到了,我在爷爷家和大姑他们一起过端午节。家家还要买五色绒线,拴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之为长命绳。还要采集艾叶等多种植物叶子。将它们放在开水中煮沸,将水晾凉后给儿童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病毒。大姑他们还要用大蒜头烧汤,煮很多的鸡蛋,放开量的吃。鸡蛋含在嘴里,含完之后在身上滚一滚。我在床上从头滚到脚,表示圆圆滚滚。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能吃到大姑自己包的粽子。她先买。

来优质的糯米,再去采粽叶。首先,把粽叶放在锅里煮。大姑说:“叶子煮煮就能发出香味。”大姑把叶子两头撕掉,把不好的挑出来,然后,就可以开始包了。拿一个粽叶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到叶子里,之后放一或两个大枣在粽叶里。再拿一根棕叶包住头部,不让糯米露出来,最后,用干净的绳子把粽叶系的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包完了。在大商店里,还可以买到别的粽子:有蛋黄棕、千层饼棕还有鲜肉棕〃〃〃〃〃〃它们有的甜,有的咸,很好吃。粽子终于熟了,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

我喜欢过有趣的端午节,经常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

传统民俗作文

随着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和新农村的住建完善,许多人都告别了大杂院,相继搬进了高耸如云的楼房。以前,那种端着饭碗去串门的情形越来越少了;以前,芝麻糖、年糕等年货都是自己做,小孩可以整夜不睡觉等着吃那第一口美食,可现在什么都能买到,什么时候都能买,不用亲自动手,也不用盼到过年再吃;以前初一一直到初十五都在拜年,现在几乎都被电话或手机信息所代替了。所以总听大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今年我又来到老家过年,原本以为只是在家看看电视吃吃零食,没想到今年村里组织了串马灯的活动。

马灯?我们城里小孩甚至大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它是芜湖民间在春节间搞的一种带有游玩形式的演出活动,它还被列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马灯里面的`人物全是“三国演义”与“杨家将”等戏里的英雄,我在里面扮演的是岳飞的儿子——岳云。马灯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是按照孙子兵法演变而来的。我们这些小孩都得提前一周,由大师傅带领着,每天要训练好几个小时呢!否则你一人走错,会影响整支队伍的。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准备。要花上京剧的妆容,戴上华丽的戏帽,身上套着假马,穿着戏服,裤子上系着两个铃铛。一直忙到9点,我们在鞭炮声中开始了“表演之旅”。

到了午时,村里都会准备丰盛的佳肴招待我们。这里的门道也很多:进门不能踩门槛;安排好你坐在朝门的长凳上,坐了就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自己夹菜,进门就不能说话,不要就摆摆手;吃完饭得围着他们家的餐桌和床绕一圈,双方围绕对方绕一圈,然后才能走。

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到家,一天下来要走四五十里路,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我尝到了马灯的乐趣。

在串马灯中,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久违的亲切感,邻里之间热情的招呼,乡村之间浓浓的乡情,同时也体验到民俗——马灯的魅力和它的文化内涵。

今年我的中国年,过得很有年味儿!

七夕的传统民俗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七夕的传统民俗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代的典籍中很早就有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大载礼记·夏小正》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而此时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汉代以来,民间开始有七夕乞巧的习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汉族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随着民间的乞巧习俗风行,这一节日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歌咏。如唐代诗人杜牧有《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宋代词人秦观有《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就让我们看盘点一些古代“七夕乞巧”的民俗吧!穿针乞巧: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漂针试巧: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引线(即“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联合举办。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准时到主办家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嫁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传统民俗作文

凤凰山下,清江河畔,山歌悠远,舞裙飞扬。土家族传统节日女儿会正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上演,新一代土家族儿女们在通过女儿会找寻缘分的同时,也在找寻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

有300多年历史的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是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过程中形成的以择偶为目的的节日盛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过去,每年农历7月12日,土家族青年男女都会穿戴一新,前往乡场赶会,姑娘们借赶集售物寻觅意中人,小伙们则假装买货,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搭讪。双方在“讨价还价”中增进了解,若姑娘有意相许,便降低价钱,两个人找一偏僻处对唱山歌,自定终身。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婚姻更加自由,结识朋友的途径日益多元,女儿会上以经贸方式相亲的形式早已消失,但为青年男女搭建“鹊桥”的作用依然在延续。

24岁的土家族青年王波是恩施一名公务员。他和女友向娜是去年女儿会上认识,准备今年10月结婚。“作为土家族的一员,我们还是很怀念女儿会过去的一些传统习俗。如今,女儿会依旧为许多忙碌的都市男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通过一些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了解,也感受到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青年小伙刘锐报名参加了此次女儿会相亲活动。他坦言,虽然自己是土家族,但由于常年在外打工从未参加过女儿会。这次参加女儿会,一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恋人,同时也想多了解一些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他说:“虽然现在女儿会原有的一些习俗已经淡化了,但我们仍需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土家女儿会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希望它能焕发新的光彩,吸引少数民族民族的中秋习俗。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到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始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只是汉族的节日,目前我国的侗族、苗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且节俗各异。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云南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