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席慕容独白读后感(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6 20:29:45 作者:纸韵 席慕容独白读后感(模板10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席慕蓉诗集读后感

席慕容最经典八首诗歌

初相遇/席慕容

美丽梦和美丽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梦,

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

所有被浪费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

只因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

抉择/席慕容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亿万光年里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甜蜜与悲凄

那麽就让一切该发生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上帝所作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与你同行/席慕容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山路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心

我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那样一次

而朝我迎来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安排

还有那麽多琐碎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我终於明白

所有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莲心事/席慕容

是一朵盛开夏莲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现在正是

最美丽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心事

无缘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回眸/席慕容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手帕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

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足迹

跋山涉水走进你眼中

前世五百次回眸

换得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回眸

换得今生在你面前驻足停留

问佛:要多少次回眸

才能真正住进你心中

佛无语,

我只有频频回首

像飞蛾扑向火

可以不计后果可以不要理由

回眸再回眸

千次万次

你在我眼中也在我心中

我频频回顾着期待你温柔

我频频回顾着渴望长相厮守

前世我在舟中回眸

莲叶一片一片

连成我眼中哀愁

今生佛成全我思念

让我走进你眼中

我寻觅很久累

只想在你怀中停息

只想让你手

揩去我脸上泪痕

只想让你体温

温暖我冰凉双手

不要问我为何

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我没有喝孟婆汤

心中牵挂着你

不要问我为何哭泣

我没有喝孟婆汤

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绝望

说我喜极而泣吧

泪落在你襟上

前世种种哀愁

开成一树繁密丁香

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

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

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

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

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来世我还会和你

手牵手寻找五瓣丁香

一棵开花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叶

是我等待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一地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心

错误/席慕容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

你我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

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

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

这不是

随便传说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

然后将你

将你一笔抹去

青春/席慕容

所有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是怎么样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不再回来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书

席慕蓉戏子读后感

戏子的美丽,是在那张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上,是那么的明艳光鲜。然而,这一生的帷幕也变随着踏上这方舞台而拉开。

伶人,唱的是戏,演的是戏。戏里戏外,台上台下,连自己都分不出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从此就这样入了戏,着了迷。有时唱到感人的那段,却只有自己一个人潸然泪下。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又有谁曾了解戏子内心的苦楚。面对那些寻迹而来的看客,面目不清又喜怒无常,其实那些看客也仅是为了衬托戏子而存在的吧。

戏子在台上演绎着他人的故事,倾诉着他人的心事。默然的随着局中人的心事而喜怒哀乐,即便心痛难过到心碎,却依然要抚慰自己那颗痛楚的心。

这多么像一段爱情,曾经那么苦心孤诣的为一个人等候,等到最后才发觉,其实戏早已散场了,只是自己却还在囫囵之中难以自拔。最痛苦的那个还是自己而已。爱情真的像是一种病毒,每个人都会被传染的一种病毒,或早或晚,也许轻一些,也许重一些。唯一的解药,便是你的那颗心。

两个端点是线段,一个端点是射线,直线没有端点。我们就像是同一个端点放射出的两条射线,但却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后,我们就这样弄丢了彼此,也错过了最初的那份喜爱。

也许在这个繁杂的世上真的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从一而终的。任何一份爱,都是恩赐,我们没有权利奢求永恒,我们只是不愿放过自己,或者那些曾爱过的人。用那些之中的'承诺彼此束缚、疏离,最后终于眼睁睁的看着一份份恩赐就这样擦肩而过,却无能为力。然后站在孤单的角落里,抱着自己的肩膀,孤单的哭泣。

有人说:“开始之前与结束之后,这两个时段,是足以考验一个戏子的天分。”戏中人散,大幕落下。下台的那一刻,鲜花与掌声早已退散,依然存在的是萦绕在耳边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这时,就算是那些看客倒彩咒骂声,已不再重要,此刻,洗去面堂上那光鲜得油彩,素颜的戏子,又有谁还记得呢。又有谁曾了解过戏子的心,褪去舞台上的铅华同鲜衣怒马的生活,戏外这个落寞的戏子,也早已不再是那个戏子了。

花开花落,草长莺飞。季节的轮回唯有记下戏子最美丽的嗓音,才算是对戏子最美好的馈赠。那些曾经遗失的美好,在千秋万岁中被一一找寻的到才最完美,最珍贵。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舞台,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戏,那么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戏子?人前人后,逢场作戏,+自私孕育了所有人最为虚伪的那面。面对每天的困顿忙碌,没有一刻歇息的时间,还要见人脸色行事,但我们却都陶醉在戏中,难以自拔。

不如逃离这个戏台,做回最原始最纯真的自己。

在生活中,不是一切都近人意,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烦恼忧愁,与其终日愁眉苦脸,为何不快乐的应对呢。

我不愿做那个戏子,也不愿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席慕蓉散文读后感

在娓娓道来里,在最平凡里,把爱与感动呈现。她写《红尘》篇里的一碗《刘家》,写她的丈夫如何给全家人做出一碗美味的炸酱面,写得绘声绘色,她女儿会撒娇说:“爸,好想你……的炸酱面啊!”这一碗炸酱面是那么好吃,又成为一种的象征。当写到这里的时候,你会觉得已经很好了吧,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写母亲在世的最后五年与我们同住,我的丈夫常常会每隔半个月左右就做一次炸酱面给大家吃。并且这样说:“不行啊!面不煮烂一点,妈妈会咽不下去的啊。”就是这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文字却能深深的触动你的神经,闻之,为之动容!像这样体现细腻亲情的文字在《生日卡片》那段小文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作者总是在生活里把最微小的一件事里把内心深藏的情感带给你,带给你心灵的感动。虽然不着一字“爱”,不着“感动”,却处处打动你!

当你打开那本散文,收获的不仅是文字的精美、温婉,更多的是带给你的心灵的回归。

文档为doc格式

席慕蓉散文读后感

温婉的意境,在她真挚的文字里,描摹成一幅画。而透过这层意境让你看到生命的`真相。她写《成长的痕迹》写山百合那一段,当她在荒草的高山上看到盛开着的洁白的百合花时,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而在那一刻,我心里开始感到一种缓慢的痛苦,好像有声音在我耳旁,很冷酷地告诉我:你只能有这一刹那而已。在这以前,你没料到你会有,在这之后,你会忘掉你曾有。百合花才是完全属于这里的,而你只不过是一个过客,必得走,必得离开。不能像百合一样,永远在这座山峦上生长、盛开。”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

席慕容的文章和诗歌总会让人心情宁静或是带上少女莲花般淡淡的轻愁,就如她的那首《一棵开花的树》中“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看似淡淡的语气,却包含了浓浓的`情感,如果那棵树有自己的意识的话,我想那应该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一本书,一首诗,读的人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关于这首诗席慕容自己的说法却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不同,她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当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红颜的时候,总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时看见,最好那个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没有谁会喜欢红颜空逝,在宿命中独自徘徊,一觉醒来伴随着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无限孤单,却又苦于无人欣赏。“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多么震撼人心的决心,多少人曾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来了又还,我们是否想过要努力留下谁 ? 多少事在我们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记忆,为此我们是否曾想过要努力争取不要留有遗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蓦然回首却发现没有任何美好的回忆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叹息和四个字―不过如此 !

席慕容的诗总是给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不止一首《一棵开花的树》或《离别》有时候独自品味这份苦涩也别有一番风味。于她的作品我最后依然想写词一首,以舒胸臆:

秋心为愁,好梦留时,难度。

席慕蓉

比较《蝉》和《贝壳》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合作)

短文两篇《蝉》、《贝壳》,从不同方面写出了不同的有关生命的感悟,对比:

相同点:都是由小小的“物”引发出对生命的感悟。

不同点:《蝉》----先抑后扬;《贝壳》---直入主题。

《蝉》突出的是要好好地活着,认真对待每一天;《贝壳》启发我们要精致的活着。

席慕蓉

学生介绍:《我眼中的`席慕蓉》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这是席慕蓉写的诗,《莲的心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个朴实无华的诗人,她言语没有多少华丽,却透露出的是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她是一名诗人,被誉为“台湾诗坛女旋风”。她说“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优美的文字却只是她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她是一位画家。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等。席慕蓉性子爱莲,她的画展中多画的是莲,她喜欢描绘在不同时刻、不同光线下莲花的出尘不染的美。

这就是席慕蓉,如痴如醉的沉浸在如诗如画的世界里。她跟贝壳相比,有着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空间,所以她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将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每一幅画作完成的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以下周书声琅琅为例,

以每一次的背诵、听写为例,

以每一节课堂的表现为例,

从每一次和父母的耐心交谈开始。

席慕容散文读后感

清雅、优美,甚至还带些许的从容,这是我从席慕容的文章里所阅读到的。不知为何,总觉得她在写作时的那份随性与巧妙,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在是一个作家的同时,她还是一位画家,想必,她写作的那份从容与随性,大概与她多年练画的经历有关吧。在她的文风中也不乏充斥了一些富有艺术性与感染力的文字,我想这应该也是她所写文章的魅力之一,总是能口人心扉。

这篇文章共分为了三个小片段,在每一个片段的开头与结尾都有这样的一句话: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这三个片段既可以是独立的一段,但彼此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其中,多少还带有了些许诗的韵味,却又蕴含着文的内涵。

在第一个片段中,作者诉说了自己的一生与常人一样的无奈与悲凉。第二个片段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个片段作者以自然景物来写出自己对未来命运的美好憧憬。

在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人性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以较含蓄的文笔为我们大致描绘出了生命的宝贵与不息。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一条生命,我们具有自己的意识、活动、情感。每一个人存在于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世间,基本上不可能找出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人,也正因为这样才体现出了它的宝贵,不单指我们人类,这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以及动物和其他种类都是具有生命的,他们也许在我们看来,是不屑一顾的,是卑微的,但是在生命面前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可能,在所有的动植物里,人类应当是最复杂的一种生物吧。在我们的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编织成一张大网,使得我们互相联系起来。

在我们的3,有着各为情感的物质,它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给我们的人生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在飞逝着,有的人在一天天地成长,有的人在一天天地衰老,还有的人在一天天地面对死亡。它是我们人生这场旅途中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我们引领死亡的引路者。

时光,它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一个在牙牙学语的幼童,变成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再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无数的时光组成了无数人的一生。

生命的道路是充满惊喜与危险的,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能将自己的现在把握在手中,着眼于现在的一步,这一步,便是无可预知的未来。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席慕蓉戏子读后感

2.席慕容文艺伤感语录摘抄

3.席慕容最经典语录

4.席慕蓉经典的唯美语录

5.席慕蓉经典语录赏析

6.席慕蓉感悟爱情的80句唯美语录

7.席慕容名句大全

8.席慕容经典语录50句作品摘抄

9.席慕容细腻温暖经典语录

10.席慕容经典语录40句

席慕蓉作品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席慕容的诗和散文,尤其是诗,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淡淡的罗兰香,清新朦胧,如梦似幻。她的诗总是带着淡淡的苦涩,可却能很好地表现她对生命的热爱,对青春的追忆。她书写的,不只是那种她梦想的“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的爱情,更是为了纪念难忘的青春里的爱的印记。这个写出优美诗句的女子曾说“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她的诗里,有爱情、乡情,每一种感情都丰富细腻,让人沉醉。

很喜欢她是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看似淡淡的语气,却包含了浓浓的情感,如果那棵树有自己的意识的话,我想那应该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当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红颜的时候,总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时看见,最好那个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没有谁会喜欢红颜空逝,在宿命中独自徘徊,一觉醒来伴随着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无限孤单,却又苦于无人欣赏。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多么震撼人心的决心,多少人曾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来了又还,我们是否想过要努力留下谁?多少事在我们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记忆,为此我们是否曾想过要努力争取不要留有遗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蓦然回首却发现没有任何美好的回忆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叹息和四个字—不过如此!

一直在想,那个让席慕容反复书写的他究竟会是怎么样子。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那个所谓的他不是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许早已淡去,席慕容书写的,是对逝去的青春的追忆和对那些飘渺不定的爱的。感觉的捕捉,她将难以直接表达的爱都赋予给了一个个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样的邂逅,那样的暮色,那样一棵会开花的树,无疑都是对青春的爱的见证,哪怕一切终如云烟,她也要问一句:“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的诗的世界里,乡愁是一支永远回旋着的曲调。祖籍内蒙古的她,在46岁以前,从未见到过故乡,深远而辽阔的内蒙大草原永远只在诗人心中魂牵梦绕。“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浓郁的乡愁,贯穿在席慕容的字里行间:“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像那黄河岸、阴山旁。”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请为我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后终必,终必成空。”这句诗出自她的另一首诗《送别》。

作者错过了某些东西,首先感到的是后悔和遗憾,但作者善于调节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后说道“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还是看透,总归是很有效的调节了自己的心态。可现在的我们总是容易沉迷于一件事,一种情绪,一个人……不知是忘了将自己从中抽身,还是不想,不愿,以至于生活总是浑浑噩噩,然后继续着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作者那样的心态,珍惜现在,回忆过去,是为了现在能更好的生活。

席慕容的诗总是给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不止是《一棵开花的树》或《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