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重温党史党课讲稿大全(19篇)

时间:2023-11-25 14:46:52 作者:FS文字使者 重温党史党课讲稿大全(19篇)

党课是党组织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员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党员教育有所帮助。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我们事业和生活的灯塔。它们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大法宝”的核心是党的建设。胡锦涛曾经指出:“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同志也发表文章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可见,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和灵魂。

这也是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信仰是什么?信,就是某种主张、主义或者宗教。仰,就是信服、景仰。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的信服和尊敬。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就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政党之间的区别,根本在于信仰不同。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呢?马克思有一段阐述再精确不过,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把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我们的信仰还有一个简洁的说法:共产主义。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只不过这种预见和构想是从现实出发的、有根据的、合理的,与空想、幻想不同。比如我们有的年轻党员老师,想去当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凭自己努力为学校争光,为学校争得荣誉,借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叫理想。因为这样的想法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如果在座哪位说他真想再活500年,这就不是理想而是妄想了。

什么是信念?信念,其实是一种态度和看法,是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种坚信不疑的态度和看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信念这东西非常靠谱,非常管用。比如我们鼓励马拉松运动员常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就是信念,这种心理暗示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运动员跑到终点,尽管他已经精疲力尽了,但信念在,梦想在,所以,他超越了自我。

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实现: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二是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当今中国还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理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换言之,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理想,两者一脉相承,阶段不同而已。所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共产主义。打个比方,假如把共产主义看作成熟稳重的壮年,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相当于意气风发的青年。

1、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广大党员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群众往往会通过他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言行来对整个党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坚定理想信念是时代对共产党员保持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民主和谐、繁荣昌盛的小康社会正向中国走来。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信息,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我认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加强”。

1、加强思想建设。核心就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思想建设,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一是教育引导,二是健全制度,三是强化监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三是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一是带头垂范,二是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并切实应用到教学中,三是牢记职责,一切为了学生。

2、加强理论武装。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样,一个党员、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也一刻离不开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什么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呢?要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坚守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的本质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第一途径是学习。列宁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学习,别无选择。作为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的特色理论。第二途径是实践。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个祛除杂念、净化灵魂的锻造过程,完成这种过程,除了要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到实践中去锻造,在实践中提高。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第三途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作为党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作为教师,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啊!

4、加强道德修养。俗话说:“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我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一是苦练内功。党员的道德修养是否奏效,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关键取决于党员自身的修炼。也就是说,关键在自律。二是强化外部约束。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或者说他律,对于党员的道德修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四是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

总之,我的体会是,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美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广大党员教师和干部职工,为了学校,更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常怀律己之心,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最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大家共勉。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100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百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想信念。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7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

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9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一、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二、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四、进一步提高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能力。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五章第16条规定,党委书记每年至少讲一次党课。党课是党员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我们党的良好教育传统。今天,我以“牢记初心使命、熔铸理想信念”为党课主题,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入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其言谆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通过主题教育,我们每名党员都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不忘什么样的初心,牢记什么样的使命。对于xxxx公司而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就是十万员工的初心和使命。对于xxx公司而言,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党组的各项工作要求,立足重大国家战略,以实实实在在的业绩,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做出贡献,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在中央和集团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后,省公司党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学习中央及集团公司领导有关主题教育讲话和会议精神,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省公司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党委会进行领导班子专题学习,并于xx月xxx日,迅速组织开展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全面铺开主题教育。

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不会选择,当下必须把握,未来可以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5000年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王朝腐朽,近代中国变得积贫积弱,民族内忧外患交织、人民生灵涂炭。历史定格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真正找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开始转变。特别是党领导新中国70年的历史,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对革命历史最郑重的纪念,就是不忘初心;对革命精神最重要的弘扬,就是牢记使命。把初心化为恒心、把使命化作担当,才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xxx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与深入理解。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面对国家贫弱、民族危亡,众多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在救国救民道路上艰难摸索。然而,一些政党或组织走着走着就离散了,干着干着就蜕化了,有的甚至违背初衷、倒行逆施。这说明,如果淡忘初心、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定信仰支撑,志向再大、调门再高,都只能是昙花一现、有始无终。一部中华民族摆脱苦难、走向富强的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定力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笃信、来自于人民至上的党性修为,它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彰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政党能走多远。政党衰落、政权瓦解,往往始于理想信念丧失、道德价值滑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尤其需要,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这种共识和动力就蕴藏在初心和党性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指明了作为央企的我们,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明确了国有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我们作为央企职工,必须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和政治定位,决不能因为是市场主体,就只强调企业的经济属性、市场属性。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信心和决心的来源地,国有企业不忘初心最好的诠释,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国有企业“六种力量”的要求。xxx公司的成立,不仅仅是市场化的选择,我们为xxx的清洁用电而来,为xxx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清洁能源保障而来,特别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大战略思想,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而来。当前,风电、光伏、气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正在崛起,煤炭行业是中国能源供给革命首先突破的隘口,光伏和风电的平价上网,为能源供给侧革煤电的命,无疑又插了一把刀,将加速这个进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充分把握国家能源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抓住这些变化给我们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在“变化”中借势发展,以勇于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不断汇聚发展合力,把“十三五”、“十四五”建设好、把“十五五”规划好,用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坚守央企政治本色、红色底色。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为民服务解难题”,是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是对党员的党性要求,是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执政三问”的明确回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政治舞台的主角、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书写历史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党是领导力量,人民是依靠力量。我们党刚刚成立时,面对血雨腥风,人民把党紧紧抱在怀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什么叫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党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党情深似海。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把党看得比生命还宝贵。

在主题教育过程中,我重点围绕xx项目开展调研,这xx个项目作为集团公司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标志性项目,作为开拓事业的桥头堡和奠基石,作为全体职工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调研期间,按照主题教育工作的安排,我聚焦贯彻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聚焦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回来后,我和班子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实事求是的讲,党委的工作距离职工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也掌握,存在的加班常态休息难、休假难、团聚难、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希望薪酬水平提高、渴求晋升发展空间等问题。我们深知创新发展的成果是职工群众集体创造的,未来发展职工群众更是依靠主体。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职工群众,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及时回应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我们要密切联系和深入职工,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大家需求什么,才能找到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切入点,幸福才能从理想照进现实。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在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座每位党员与全体职工一道,大家用双手共同创造,幸福企业不会是馅饼一样,自动从天上掉下来,不能坐而论道,也等不来恩赐。

科学是学,哲学是学中之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时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在主题教育学习中,我反复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我把我所思所想所悟,与大家分享。

第一,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对我们公司的方法论而言,就是要紧紧抓住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能源供给革命,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清洁能源发展之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实际是什么?就是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xxx公司而言,现实实际就是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空量规模指标,着力培养核心竞争力,这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结果,而是从实际出发的结论。

第二,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对我们xx公司的方法论而言,就是要把职工综合诉求和利益需求绑在企业发展的战车上,用发展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克服“成长中的烦恼”,企业和职工共同“根深叶茂”。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问题就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

第三,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对我们xx公司的方法论而言,就是要在发展、建设、管理的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最优解。xxx公司今年要做的几件事,年初工作会上向大家做了分析讲解,年中会上对这几个事的推进成效进行了盘点,又发布了“经营展望、人才规划”等内容,这是纲举目张的关系,都是为了做出最为有利的抉择。习近平总书记讲全面深化改革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如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世界上只有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瞎说一气,不需要依据客观实际,而坚持唯物辩证法则要求下真功夫。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系统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

第四,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

重温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党课讲稿范文

如何才能学好百年党史?或许可从热力学熵增定律寻找灵感。如果将思想看作一个系统,那么要逆转思想“熵增”,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思想“系统”输入精神“能量”。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抓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用好党史这个宝贵的精神“能量源”,为思想“系统”充电、蓄能。汲取党史“能量”,在“知行合一”中逆转思想“熵增”。回望历史,中华民族曾经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身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再看今朝,无论是“少年中国”的呼唤,还是“涅槃重生”的期盼,亦或是“振兴中华”的呐喊,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欢欣、“富起来”的渴望、“强起来”的自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学习党史。

一是要学习革命先辈镌刻于骨血中的初心使命和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绚烂如画的革命信念。

二是要常思“从哪里来”,常忆“来时路”,把理论上的清醒不断转化为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坚决。

三是要永葆初心不褪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把复兴图景描绘于前进道路上。汲取党史“能量”,在“善作善成”中逆转思想“熵增”。回望历史,党的光辉成就,是无数共产党人“真刀真枪”拼出来、“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实践智慧。再看今朝,前进的道路上注定崎岖不平,推进党的事业绝非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非动真斗硬的本领不能驾驭。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在“善作善成”中学习党史。

一是要努力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共产党人。

二是要敢于开拓创新,寻求指导实践的“活材料”、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三是要用科学的措施、管用的方法,坚定不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在劈波中勇前进,在斩棘中辟天地,在攀登中创业绩,争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汲取党史“能量”,在“攻坚克难”中逆转思想“熵增”。

回望历史,南湖红船上的星光,将反动统治送入历史火堆;延安黄土地上的宝塔,为民主革命照亮胜利道路。再看今朝,新时代共产党人满怀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感,在新的长征中继续燃烧着昂扬斗志。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在“攻坚克难”中学习党史。

一是要在矛盾交织中,不犹豫、不彷徨、不退缩;在实践考验中,挑重担、练本领、增智慧;在挑战迷雾中,摸规律、看本质、长经验。

二是要在艰苦斗争中,激励精神、勇攀高峰;在啃硬骨头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

三是要秉持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断书写时代精神、昂扬民族志气,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重温党史党课讲稿范文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性、党的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在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号角中,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党的历史和重温一下党的章程,下面就这两方面来谈一下。

一、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增强对党的忠诚,坚定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诞生之时,只有党员50多人,而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和强大的反动统治政权,经过共产党人28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屹立在世界东方。88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执政能力更加坚强,执政成果更加丰硕,执政理念更加成熟,执政地位更加稳固。这个巨大变化和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欣欣向荣,建设硕果累累,令世界瞩目,科技发展,奥运会举办。

现代化中国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回顾党的光荣、伟大的历史,深切缅怀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我们应该以成为一名执政党的共产党人而光荣、自豪和神圣。我们广大党员要切实增强荣誉感,增强党的观念、党员观念、党章观念、责任观念和使命观念,履行入党誓言,“一诺千金”,以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斗志,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勤奋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好。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标准,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政党的章程除了具有凝聚内部这个意义之外,对于外部来说还是一种形象。因此有人说党章是认识和了解这个政党最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文件,是评估这个党以及它的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我们党的章程作为最根本的党规,凝结了党长期以来宝贵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党章的学习贯彻。在历次党代会上,党中央都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实践证明,学习好党章,是维护党规党法前提。党员不学好党章,不可能自觉地贯彻和遵守好党章。党章既然是每个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章也不能是机械的,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要把学习党章的过程,作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因此,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从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

(二)围绕经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挥作用。

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不搞急功近利,要人人争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排头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围绕党的作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争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模范。

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当前,党员队伍中不学党章、不讲党性、不守党纪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党组织执行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每个党员都要在严格自律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和总结历史,从历史的细节中感悟人生,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从历史的规律中总结创新,从历史的风云中借鉴方法,是我们党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党史中蕴含着磅礴的精神力量、深厚的历史经验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党员干部要想学好党史,应当点亮“明理之灯”,照透历史迷雾,不畏浮云遮眼,做到永葆初心;。

点亮“信念之灯”,照亮前行道路,做到矢志不渝;。

点亮“崇德之灯”,照耀使命担当,做到牢记宗旨;。

点亮“力行之灯”,照见榜样标杆,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在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进而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学史明理,党员干部要从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政治智慧,点亮“明理之灯”,激发精神动力,永葆初心。回望中国近代波云诡谲的历史,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种种救国方案皆化为泡影,最终人们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背景,也是历史必然性的依据所在。通过党史学习,我们要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直至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关键性问题,就能点亮“明理之灯”,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政治智慧,从优良传统中激发精神动力,永葆初心使命,从而传承好、弘扬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学史增信,党员干部要从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身上汲取信仰之力,点亮“信念之灯”,保持昂扬斗志,矢志不渝。红船百年破波涛,理想信念是导航。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红船起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从此,一位位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恽代英,有“白山黑水除敌寇”的赵一曼……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我们深受震撼,无论是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还是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亦或是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都充分展示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英勇顽强、气势恢宏的奋斗足迹,我们认真学习领悟党史,就要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从而燃起不灭的“信念之灯”保持昂扬斗志,矢志不渝奋斗。

学史崇德,党员干部要从勇挑重担、艰苦奋斗中汲取为民情怀,点亮“崇德之灯”,高举人民至上,牢记宗旨。“德莫高于爱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习党史,我们就要汲取革命先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患难与共的光荣传统,进而高举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情怀,做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悟初心、担使命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学史力行,党员干部要从优秀榜样、先进模范身上汲取奋斗营养,点亮“力行之灯”,实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真学、知行合一是真知。党员干部们要学习先进典型,做到见贤思齐,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以及模范标杆,从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等一位位好干部身上学习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实质,从而对标榜样,不断凝聚实干动力,身体力行。历史与现实均证明,美好的蓝图不会自动实现,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中汲取奋斗的营养,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把榜样标杆顶在头上,把行动注在脚下,在攻坚克难中激发斗争精神,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强调,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奋斗史、是一部百炼成钢的民族史、是一部饱经风霜的磨难史。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常读常新忆党史,不忘初心勇前行。

读党史,牢记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镜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始终将忠诚的政治本色摆在首位。我们都曾在党旗下宣誓“对党忠诚”,都曾在学党史时认识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都曾在国家危难之际见识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我们在种种事迹当中看到了什么叫做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那就是在国家有难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在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害时先人后己、勇往直前,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丝怠慢。“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读党史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更是为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执行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的。

学党史,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学党史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党史中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真正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歌词背后的深意,我们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安居乐业,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所以面对疫情、洪灾、地震等大灾大难,我们不再害怕,我们知道共产党会来救我们,共产党会来保护我们,共产党不会丢下我们,不论何时何地。学党史,教会我们年轻干部要继续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继续守护人民的安宁,守卫祖国的疆土,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带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忆党史,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读书时课本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工作后,我们也时常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老党员讲党课”等活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对党史更是知之甚少,这样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每个公民的自身成长。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太多的历史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学习,学习先辈们为党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学习先辈们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奋斗精神,学习先辈们百折不挠、勇敢执着的无畏精神。忆党史是为了我们更好地铭记党恩,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力量,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71年卧薪尝胆,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71年奋发图强,中华儿女谱写了诗章;71年砥砺前行,神州大地丰收了硕果;71年携手并进,中国梦播下了希望。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讨的题目的是“回顾革命历史,感悟光辉历程,筑梦伟大复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这为我们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进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师生思想根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深刻认识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对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不仅能让广大师生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更有助于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根本指导作用,进而不断加深对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把握,加深对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的领会,从而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既可以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性、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艰巨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广大师生由理论的清醒走向行动的自觉。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伟大历史人物、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人生故事、奋斗故事,可以让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党让去哪就去哪,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忠诚担当,从而在不断检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中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为加强学校思政工作、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不断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思政工作内涵式发展。比如,世界社会主义500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接续奋斗的足迹,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7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40多年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都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能为我们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提供丰富素材和鲜活案例。

准确把握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需要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

贯通远与近,引导师生学史以强思明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的远与近、长与短的辩证法,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正视前行路上的困难与曲折,在不断汲取历史智慧中自信地走向未来。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师生“明大道”。历史之中有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善于察大势、明大道,才能开启未来之门。另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师生“辨是非”,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把诸如“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现实问题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进行全面把握,激发广大师生永葆奋发成才、矢志报国的决心和定力。

围绕知与信,引导师生学史以立心铸魂。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一条红线。要把握信仰、信念、信心,引导师生“知其然”,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播的、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形成燎原之势的、新中国是如何由弱变强的、改革开放是如何在深层次改变国家面貌的等历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同时,要引导师生“知其所以然”,不断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思想之光、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深刻认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立足情与行,引导师生学史以矢志奋进。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目的是“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一方面要引导师生以史为鉴修炼“小我”,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努力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另一方面要引导师生继往开来融入“大我”,不断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发展、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投身强国伟业。

深入推进学习教育。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将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全国师生中广泛掀起学习教育的热潮。

坚定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把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结合起来,引导师生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把握,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

用好主渠道。学校教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主渠道。要结合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把学习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师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在校园中营造时时学、处处学的浓厚氛围。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讲授和课程思政教学。

打造主阵地。互联网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成为全天候、跨区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要推动学习上网,通过打造“云课程”,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网上开展学习。推动活动上网,通过举办网络知识竞答、网上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宣传上网,利用新媒体等平台载体,积极宣传师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党史和党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新形势下党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新时代做好党史工作的遵循和依据,是推动党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史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史学工作,党史工作既是一项史学研究,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兼具政治性与科学性。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党史工作者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实践主体,是党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为党存史述史、续写“红色家谱”的工作职责。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做好党史工作要具备“三力”,即政治定力、初心动力、业务能力。

政治定力:坚持“党史姓党”,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要具备政治定力,首先体现在坚持党对党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史姓党”是党史工作的生命线,是做好党史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党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党性观念,对党绝对忠诚,让党放心安心,做到在党言党、知党信党、忧党为党、爱党兴党。党史工作者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好党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党史工作的政治性要求党史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党史工作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为党修史立传、著书立说。立场基于信仰,立场决定话语。党史工作者应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党史工作者要彰显政治担当,毫不动摇地、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立场在本质上是反动的,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政治影响与政治危害是巨大的。反对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敢于亮剑、勇于发声、善于引导,要用客观史实正本清源,坚守住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党史阵地。

再次,党史工作者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一项基本政治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不允许有“漏网之鱼”,党史工作者要廉洁自律、慎独干净,守住纪律的红线底线,面对各种诱惑,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与私欲的斗争中锤炼政治品格,保持政治本色,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党史工作者要严格遵循党史上两个“历史决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新评价、新论断,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犯历史错误、政治错误。

初心动力:要为人民写史,热爱党史事业,牢记光荣使命。

初心是一个人干事的“源动力、元动力、愿动力”,初心不忘,就不彷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史的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创造者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党史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历史。党史工作者应从党史中领悟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初心,常问自己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坚持为人民写史,为人民说话,当好党和人民的“责任编辑”。

始于初心,源于热爱,热爱是感性初心。人对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内心总有一股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干劲。党史工作者做好党史工作就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党、热爱党史事业,只有真正热爱,才会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动力。党史工作者在研究、宣传党史的过程中,要感受到党的伟大以及百年历程的艰辛与不易,加深对党史的认识,涵养对党史的情怀,升华对党史的感情。党史工作者只要真正热爱党史事业,将自己奉献给党史事业,即使是默默无闻地“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日复一日,内心也不失乐趣,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要远远大于物质上的富足。

初心是情怀,使命是担当,初心和使命都是党史工作者勤勉工作的不竭动力。使命是时代赋予的,希望是党和人民寄托的。新时代党史工作者肩负着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研究“三大规律”,为党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支撑的崇高职责和光荣使命。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产生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品牌”,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党史工作者要把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用党史呈现出来,用文字传承下去,让后辈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党史工作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主动作为、积极作为。

业务能力: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文字水平,创新工作思路。

党史部门是党史研究部门和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党史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党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党史工作者的理论修养是其业务能力的突出表现,是保证党史理论性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党史工作者加强理论修养,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大功夫,特别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史工作者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等权威著作,还有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全会决定和党的其他重要会议决议与党中央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要广泛输入党史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扎实理论功底,在常学常新常用中强化理论修养,做到“肚里有货,心中有数,笔下有神”。

党史工作者的文字能力是一项“硬实力”“核心能力”,党史工作者要提高文字水平,让党史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一方面,写作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观点,保证党史的客观真实、科学严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党的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大史实、历史细节要充分挖掘,理清历史脉络,理顺历史逻辑,严防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

另一方面,写作要注入真情实感,要写得生动感人。党史要面向人民群众,要用简约朴实的文风叙述,让人民群众愿意看、乐意看。既要写大事,也要写小事,既要写党的领袖,也要写普通党员和群众,要为全党全社会写出科学严谨、史实准确、生动流畅的党史作品。

历史每天都在发生,党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要培养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史工作思路,增强党史工作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说服力。第一,创新党史研究方法。党史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多重面目,党史工作者在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同时,要借鉴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优势,为我所用,构建党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二,创新党史研究角度。党史工作者应坚持“大党史”理念,把党史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百年党史进行全面系统地把握。拓展研究新领域,比如,中共纪念活动史、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县委书记口述史等。第三,创新党史宣传方式。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党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扩大宣传面,主动占领党史舆论阵地,让热爱党史、学习党史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再过1年,将迎来党的百年xxx。回顾百年历史,风风雨雨,不胜感慨。一句话,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贪得无厌,你争我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政府竟宣称严守“中立”。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忡忡,为民族的生存寻找出路。有人主张实业救国,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有人引进西方种种时髦思潮,包括法西斯主义。但是,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幼小的民族工业,经不住洋货、洋资本的冲击。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下,教育也难有所为。至于西方思潮,更是不着边际。

中国向何处去?正在中国人民感到迷茫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稳住了阵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各地人士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下旬,各地代表集合在xxx一家不起眼的房子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震动全国,它给灾难和迷惑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好比漫漫长夜,看到东方呈现出一线曙光。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一定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有什么含义,但他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任务是把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拯救过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还有一个人对十月革命抱有好感,那就是孙xxx。由于两次革命失败,他正寻找新的出路。他认为,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成为同盟者;而1923年中共三大也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通过了联共、联俄的方针,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员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但是好景不常。1925年孙xxx因病去世,留下一句带有遗憾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抛弃了孙xxx的主张,在列强和江南财阀的支持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生存下来的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反帝、反封建,后来又加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旗,继续前进。自称是孙xxx忠实学生的蒋介石,至死也不敢放弃“革命”两个字,但谁都清楚他要革谁的命。

历史证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1年,一心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日军迅速夺取东北,向华北渗透。东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演变成以夺取全国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取得胜利。但是日本打错了算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结局表明,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或取消了列强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或特权,百年耻辱为之一洗。这一胜利终止了民族的继续衰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如何取得的?xx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国思想,并且付诸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935年,在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后中共多次题注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发生xxx事变时,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建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各地方军队也停止了相互争斗,在抗战中有良好表现。当时地方军队有100万,超过中央军的80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指挥、桂军、川军、西北军、鲁军等地方军队参加下取得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国内人心浮动。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也意见分歧,有人说抗战必败,中国必亡;也有人说打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以把日军逐出国门。蒋介石高喊“保卫大xxx”的口号,集中尚存的百万军队,要与日本做最后决战。xxx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谁都知道难以取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38年写出《论持久战》一文,在xxx出版,迅速传遍全国。党中央指示周恩来在xxx会见蒋介石,说明共产党关于打持久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主张,在xxx外围进行一定的阻击后,有序地把军队撤出,把大量战略物资运往xxx,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为八路军、新四军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放手发动群众,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军队所到之处首先实行“二五减租”,解除了农民群众生存之忧,抗战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民兵队伍协同,广大人民支援的抗战队伍,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三、四万人,在民众支持下迅速发展,民兵队伍最多时达二百万。日军陷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xxx失守后蒋介石曾说今后要以游击战为主,在xxx设立游击战训练班,还聘请叶剑英为教官。但国民党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遭到失败,蒋介石只好把军队撤回。

全国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是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与中国不同,日本没有从战略高度对战争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它妄言三个月结束战争完全脱离实际。日本军国主义过分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倾向,这一特点现在还可以在日本右翼势力中看到。很多人认为,在二战中日本不止一次发生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所以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而战略上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在全面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日军占领xxx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已占领的华北地区,是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地方,却受到八路军、新四军的骚扰。1938年10月,日军在东京的大本营做出决定,日军不再占领更多的地方,对华战争以军事手段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兵力调到华北,清剿共产党军队。日军的调整,标志着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为了达到诱降的目的,日本近卫首相连续三次发表声明,呼吁蒋介石和谈,和平解决争端。日本还邀请英美驻华大使为说客,劝说蒋介石接受和谈。日本保证,不会伤害英美的在华利益。所谓和谈,实际上是要中国投降,遭到蒋介石拒绝。但日本还是争取到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在日本用“联合反共”为诱饵,对蒋介石进行诱降的同时,日军把作战兵力的60%左右调到华北,加上几乎全部伪军,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这样的兵力部署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八路军、新四军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消灭敌人。1940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出动兵力40万,历时四个月,以破坏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敌人发起攻击。这次战役毙伤日军xx0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这是相持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在整个相持阶段五年多的时间里,正面战场发生大小战役约15次。这些战役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一般都是日军首先进攻,中国军队回击,日军退回原地。除xxx等个别地方,日军没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中国军队也没有收回失去的领土,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出击。日军进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蒋介石,迫使他投降。正面战场战线呈稳定状态。蒋介石感到对日战场压力减轻,也调整军事部署,从主要对付日军,改为主要对付共产党,除停发军饷武器外,指使军队在各地制造摩擦,使八路军新四军两面受敌。

八路军、新四军顶住了敌人的残酷扫荡,不断壮大自己,兵力已从抗战初期的3至4万人发展到1943年末的50万。到1943年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这时日本国内物资奇缺,没有力量在中国战场增加投入。1943年1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意味着战争已经从相持阶段转为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共产党军委发出局部反攻的通知,到1945年战争结束解放中小城市约一百座。

为了解决国内物资奇缺的问题,1944年春日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称为“一号战役”,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和越南进入广西的公路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克xxx、xxx、xxx、广西等省,日军占领xxx重镇独山,xxx震动。对于这次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国内同声谴责,蒋介石也说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不过日军已是强弩之末,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攻,进入8月,广西全境收复,15日,日本投降。

国际上曾有人否定中国抗战的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如果没有中国吸引着大量日军,太平洋战争将是另一种情况。从上面简单描述的过程看,不难看出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三,在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力挽狂澜,保证抗战进行到底。

抗战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惊涛骇浪。在战争过程中,曾经发生一些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抗战失败。遇到这些事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保证抗战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36年12月12日年末,正当日本侵华形势十分紧张之际,发生“xxx事变”。xxx政府中的亲日派组织大军准备向xxx进攻,新的内战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内战,就为日本扩大侵略战争提供最好的时机。东北军内部思想混乱,有人主张放蒋,有人主张杀蒋。1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领导人名义致电xxx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事端。16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谈判代表团赶到xxx,向张学良、杨虎城表达中共中央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周恩来在东北军中做了大量工作。22日,宋子文、宋美龄到达xxx,作为蒋介石一方的谈判代表参加了三方谈判。谈判取得了联合抗战等多项共识。要做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关键是要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周恩来在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下与蒋介石见面,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张。周恩来耐心说服,终于得到蒋介石首肯。事出突然的“xxx事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1939年初,汪精卫投敌。汪精卫是国民党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部有一定迷惑力。他投敌后,有20名国民党中央委员;65名高级文官;58名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降日本。有些军队成建制投降,伪军最多时达到一百万。这些高级军政人员大都成为伪政府、伪军的骨干,使日军控制区的政权得以大大加强。为了遏制这股投降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汪精卫投敌前中央就致信蒋介石提出警告,没有得到蒋重视。汪等投降后毛泽东著文,批驳汉奸理论,一针见血指出,投降派理论是“和则存,战则亡”,而我们的理论是“战则存,和则亡”。毛泽东还指出:,所有投降派都打着反共旗号,反共的实质就是向日本投降。由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努力,这股投降逆流得以制止。

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末,共五年多时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是最困难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成败。在这阶段,蒋介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最严重一次是皖南事变。新四军主力约9000人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途中遭到蒋军近十万人伏击。新四军奋力抵抗,有xx余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或被俘,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出面交涉被扣。蒋介石做了一件日本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共中央发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叶挺,调查事件真相,严惩凶手,蒋介石不理,封锁消息,禁止中共报纸《新华日报》发行。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蒋介石破坏抗战的行为,争取到广大人民的同情。蒋介石召开参政会,共产党代表拒绝参加。在中央努力下,苏联政府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美国表示,如果参政会上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美国将停止提供财政援助。无奈下蒋介石只得在参政会上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像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出于大局考虑,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共产党没有过多纠缠,一场威胁到统一战线存亡的严重危机得以妥善解决。当事变发生时,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赖传珠为参谋长,重振新四军。经过努力,新四军重新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战第一线。

在共产党努力下,抗战得以克服一个个艰险与危机,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简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抗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国民党始终承担并领导正面战场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数量比敌后战场多,牺牲的人数也多。在相持阶段,蒋介石拒绝了日本的诱降,坚持抗战。在反攻阶段,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有出色表现,等等。同时,国民党在战争中也有重大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指导下,对日军侵略不抵抗,步步退让,导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不断膨胀,错误估计形势,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相持阶段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几乎使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他的军队抗战意识下降,导致1944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总反攻的大好形势下出现大溃退的怪事。蒋介石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汪精卫叛国,也没有阻止大批党政高官投敌,对此蒋介石负有领导责任。总之,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战中有功也有过,既不能否定它的功绩,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由低潮转向新的高潮的重要转折。全面抗战发生的时候,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四、五万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百万。尽管军队数量和装备上与国民党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可能被蒋介石战胜,中国革命必将走向高潮。抗日战争的历史,无论在国史上还是党史上,都是重重的一页。虽然时间已经越过七十多年,但重温这段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仍有重要意义。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复兴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尽管当时被称为四强之一,其实当时仍旧贫穷落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过去。

在此以后发生了复兴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们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解放了除xxx等少数地区外的全部国土,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放后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民族复兴。为什么呢?这是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任务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中国原有的民族资本十分幼小,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具软弱性,无法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孙xxx奋斗终生,最后发现革命尚未成功,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没有能够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国际人士在评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往往将它与印度相比。这两个国家国情相近,中国在1949年10月建国,印度在1948年取得独立,1950年1月建国。建国时两国经济总量相近,但按人均计算印度高于中国,印度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国。印度建立了英国式的政治体制,被学者们誉为发展中国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典范;中国则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把这两个国家当做两种发展道路的竞赛,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两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先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1980年两国人均gdp基本相等,xx年中国人均gdp约超出印度近一倍,xx年以后差距继续扩大。建国前两国人均预期寿命都是35岁,现在印度是64岁,中国是73岁,每一个中国人要比印度人多活九年。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xx年印度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没有超过第一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承受着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往往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两国都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公认为中国取得了成功,而印度则失败了。为什么呢?国外有些人归之于印度实行民主制度,如果印度官员实行中国这样的刚性的人口政策,他就会落选。中国所以成功,是与共产党对人口问题的理念有关。建国初期有人提出,中国的人口极限是8亿,超过此数社会就不能发展。但是人口增长快,一是因为生的多,二是因为死的少。人们可以限制生育,却不可以限制寿命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有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国建国后农民有了土地,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即使一个不生,8亿的指标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共产党对人口问题有自己的理念,不把人多看成是消极因素。毛泽东说,人是宝贵财富,人多好办事;同时说人口也要计划,不能增长过快。中国是最善于利用人口资源的国家,所以发展快,至今还是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人们自然会接受强硬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政策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也是不行的。印度不发展工业,不利用人口优势,贫困的问题解决不了,怎能对生育实行严格的控制呢!

此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制定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了团结,为民族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也是优于印度的因素。

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0年6月,朝鲜爆发战争,美军在仁川登陆,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要不要出兵,是个严重的挑战。政治局扩大会议长时间讨论,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权衡利弊,最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出兵!我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有多少胜算,但战争的结果出于全世界很多人的意外。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

美国说,双方打了个平局,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取得胜利。从现象上看,中国人把美国赶回三八线,从深层次的影响看,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的胜利,终结了百年多来不间断的战乱,保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和平。抗美援朝胜利后,除了少数边界冲突以外,中国人民免受国际国内战争之苦。这就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朝鲜战争的胜利成为一种强大威慑,任何外部势力都不敢轻易对我挑衅,也迫使美国改变策略,放弃用军事手段推翻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目标,改为用政治手段,依靠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促使和平演变。这就使中国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給国内各种敌对势力构成重大震慑,对稳定全国形势十分有利。

其次,朝鲜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趋向。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美国后院到处着火。战争的结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战争的结局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威信,很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第三,战争使解放军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战争的第二年中国空军就出现在战场上。通常,训练一个空军驾驶员到参加战斗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战争中的中国飞行员只需要一年,而且取得不错的战果。中国使用的米格15型战机是苏联最新型飞机,性能不比美国差,中国击落的敌机不比美国少。美国人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变成空军强国。用苏制喀秋莎火箭武装的火箭部队在战争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战争是军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仅于此。朝鲜战争以及以后的越南战争的失败,大大打击了美国好战分子的嚣张气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反战情绪强烈,加上财政困难,美国再也没有力量同时与中苏两个国家对抗。美国做出了二战后第一次战略收缩的决策,主要目标是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抢先与中国建交,西欧国家迅速跟进,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事态发展之快使人眼花缭乱。八十年代被人认为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时期。正是由于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改革开放,大量压缩军费开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1990年苏联解体,美国认为中国已经不重要,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民间咨询机构纷纷制定进攻中国的计划,但是终因朝鲜战争的余威还在,美国没有敢动手。

抗美援朝的影响至少维持了四十年,至今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因素。

第三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八十年代初成功实行改革开。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教育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课程。各级党组织定期通过党课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性、纪律和党的基本知识都要教育。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局党总支的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节党课,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九十九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谢谢大家!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7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二、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四、进一步提高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能力。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尊敬的领导:。

大家下午好!

根据党支部的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围绕x月份的主题,我从了解党史三个方面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汇报了材料。由于我水平有限,进入xxx系统时间短,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括领导和同志。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以达到你的最终目标这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话初心容易得到,永远难以保持。法国著名学者纳德·兰塞姆提出了兰塞姆定律。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成为伟人。人生有了如果,我们就会重新审视初心,关心初心,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第一,了解党史。

了解党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从学习党的历史中感受最初的使命。

当我们出生在中国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做好。我们受过多年的教育,但教育我们的人没有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中对历史和选择失去了兴趣。

想知道大道,首先要成为历史。重视从党的历史和经验中汲取开拓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负面教育,也没有经历过党内严肃的政治生活洗礼。他们对党的历史了解不深,对党的成就和历史曲折缺乏个人感受和直接体验;对于我们年轻的同志来说,历史充满了细节,历史充满了故事,历史充满了悬念,历史不可信。事实上,许多人不太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我们不学习党史和党章。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艰难的岁月,我们就不能凭空建立对党的感情和深情。

因此,对于在座的年轻同志来说,更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党的整个历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了。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初衷和使命。

一九二一年前,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时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那时,人们多么渴望拥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为了摆脱这个灾难严重、水深火热的老中国,她花了28年的不懈努力和无数烈士的前进,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和解放战争(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它经历了从大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巨大的历史性转变。经过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主义。根据中国档案馆的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仍然伤透了心。当时中国刚刚解放,国家贫穷无力。面对贫困和弱势的困境,从1949年到1978年,我了生产数据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的成长需要支付学费。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需要支付19年的学费。我们这么大的党也不例外。当时我们经历了10年的灾难和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我们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因此,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和领导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此期间,我党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暴的影响,经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行使主权。从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开发,到神舟载人航天和龙深海潜水,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或其他党能赢呢?还是要回归我们党的性质,我们党是什么样的党,现行党章有明确规范的表述。事实上,70多年前《解放日报》社论段话非常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党的七大闭幕后,六月十四日,党中央主办的《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团结大会胜利大会》的社论,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人民为解放而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做共产党员,对人民来说,只有特殊的义务,没有特殊的权利。共产党员,首先是人民的服务员,然后是人民的领导者,首先是人民的学生,然后是人民的先生。人民是自己解放自己的。如果共产党员根据教条或狭隘经验站在人民头上,强迫人民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解放斗争,即使这种主观愿望和动机是人民的,结果也是不可能的。人民不应该这样自称共产党员的人。但是,如果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学生和服务员,虚心向人民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人民的意见,然后站在里面,做人民的榜样,和人民一起坚持,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那么人民就必须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因为如果没有高度政治意识的共产党作为领导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为了天下大同实现共产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顺应实际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大的责任,举旗定位,规划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国取得了全方位、开拓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刻而根本性的变化。全方位、开拓性的成就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为我们创造了新的面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自信、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当今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引领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一个经得起各种风暴考验、与群众呼吸、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大,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这是我想向你汇报材料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跟党走。

怎样跟党走?就是坚定理想信念。

在这一部分,我分享了几个历史故事,并向你汇报了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子贡问孔子,我们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要有强大的军队,足够的食物,人们对国家的信仰。子贡又问:如果三个要去掉一个呢?孔子说:去兵吧!人们总是吃饭。子贡又问:如果剩下的两个要去掉一个呢?孔子很认真地说:去吃。接着说:自古就有死,民无信则不立。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士兵,没有食物,而是一个国家失去信仰后的崩溃和分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信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一,党的一大。

我们党的所有历史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的,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会议的最后一天,他们因暗探的干扰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出席会议的13位代表包括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定的包惠僧,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了以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的党领导机构,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做得不好就会掉头,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包括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也未必完全理解会议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党的重要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的统治下,南方政府担任教育厅长,正在筹集资金。人一走,钱可能就没了,不能去上海。由于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李大钊停止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工的工资。这八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一个重要的负责人,想追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成立共产党有多重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一年谁在乎?一大开,走散,各奔东西,13位一大代表最后的人生结局也大不相同:

一九三十年刘仁静被党开除,八十七年死于交通事故;

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王尽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生命。

十三代表中,七人出了问题,四人死亡,最后只剩下两人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我们党能够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起源于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

这些脱党、被开除党籍甚至成为叛徒的人,无论从智商、学历、背景、影响力等方面都不一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执行主席,宣布会议开幕,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名负责会议记录的秘书。但是张国涛最终在国民党军统当了特务,中共一大执行主席与国民党特务联系在一起,这是怎样的历史命运?如果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成立的党在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他们会做出如此困惑的事情吗?他们不相信共产主义。他们能不迷茫吗?因此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总书记说: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仰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正确的理想信念,想信念,你就失去了成为共产党员的资格,你就不能来找我们!建立初心不容易,坚持初心更难,同一起点,完全不同的归宿!真是英雄辈出,大浪淘沙!

(二)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5月9日,会议的最后一天,选举产生了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党内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共有10名成员和候补成员。在那个血腥的残酷斗争时代,干革命就是用生命去做。1931年,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安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党委和代理组织部长,属于高级官员。蒋介石几次派人劝他。

介石写的劝降信撕碎,蒋介石打电话到监狱,他一听到就摔掉电话,最后也被秘密杀害。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10名委员,有8人先后牺牲,无一变节,无一叛变,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怀念!

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这样描述:“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起见,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并首次将“政治纪律”概念引入党的纪律检查制度。自1927年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党内监督机构先后出现过监察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党务委员会等名称变化,党内监督机构具体职责也随着党面临的形势任务而调整、充实、完善,但竖起监督执纪旗帜、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个初心初衷一脉相承、始终不渝。

2019年第11期《求是》杂志署名“钟纪轩”的文章指出,“纪检监察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初心初衷就是加强党风监督、保证党的先进纯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作为xxx干部,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并将xxx机关的初心使命刻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三)长征故事。

我们回顾中央红军的整个长征,出发的时候有86000多人,沿途还扩招很多人,总的说起来也有十几万人,到了延安才剩下个零头——6000多人,这是什么概念?不足5%,95%以上的红军战士把自己的尸体留在长征路上了。

长征中,贺龙部队里担任师长的贺炳炎一条胳膊被打断了,半个身子被鲜血染红。他挺到了战斗结束,因为流血过多而昏迷。在一个小村子的打麦场上,卫生员抬了个大凳子,用绳子把贺炳炎捆在凳子上,什么麻药都没有,医生硬是踩着他的身体,用锯木头的锯子给他截了肢。在场的贺龙从凳子底下一摊脓血里扒拉出来一些东西。后来做战斗动员时,贺龙从怀里掏出手绢打开说,“同志们,这是你们师长的骨头渣。”这样的事在长征路上不胜枚举,每一个故事都可能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燃起熊熊火焰。

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邓榕)问父亲,“长征路您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却用了三个铿锵简明的汉字“跟着走”!语言简洁精辟,一语中的。但简洁明确的语言,却传达着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跟着走”,跟谁走?怎么走?一个“跟”字,明确了方向;一个“走”字,坚定了信念,这恰恰是小平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跟谁走?是张国焘的“跟我走”,还是邓小平坚持的“跟着走”?说到底是信仰的选择问题。

所以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弹指挥间,当年上海石库门里燃起的星星之火已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燎原之势,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已经成为巍巍巨轮;曾经只是中国300个政治团体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而党员人数,由58人变为了9100多万人。

是信仰如磐、精神永志、初心不改;是以思想拓路,与人民奋斗,善自我革命。南湖革命纪念馆熠熠生辉的党徽之下,新时代的领路人字字千钧,“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是我想跟大家汇报材料的第二个方面。

就是要用心用情尽职尽责的做好党安排的每一项工作。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看谁?看xxx干部。xxx干部是党的纪律部队,应时时讲党性、处处重品行、方方面面作表率,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还记得,还是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一首首颂扬党的红歌,传遍大江南北,响彻祖国大地,共产党的故事感动过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中成长,改革开放,国富民强令我们尽享太平盛世的福祉,然而也有风云变幻,各种自然灾难突如其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的身影,从建党至今,每次民族灾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在突如其来灾难面前,比如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疫情,是党发出号召,有一份希望就要尽100倍的努力,军队的专业搜救,举国之力抗击非典抗击疫情,特殊党费缴纳,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超强的凝聚力,党心就是民心。

在过去的5年中,常常见到的一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会直接出现在平民百姓中间,引起一片欢呼和手机镜头咔嚓声。在北京街头的中式快餐店,他端着盘子,排队买饭,和百姓一起用餐;春节来临,他自办年货,回到插过队的农村看望老乡;他淋着雨同工人交谈,到农民家看谷仓、床铺、灶房、猪圈;他记挂老人,去敬老院不忘查看每日食谱;他关心学生,告诉他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地震灾区考察时,他走进帐篷了解安置居民生活,夜深了就在简陋的活动板房中住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可见,我们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做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

责任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个环节,在整体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自觉的做好分内之事,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我们要怎样建设一支xxx铁军,我的体会是,打铁的人,首先应当是铁打的人。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你不种地,但你有吃有喝;你不织布,但你衣着华丽;你不造车,但你以车代步;你不盖楼,但你家居安泰;你不是神仙,但许多人尊重你;你没有才华,但你仍然能够参与社会;你相貌平平,但你的爱人喜欢你;你能力一般,但你的儿女崇拜你。

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依靠什么去和他们进行交换?你是依靠什么获得你需要的生活物品?你是依靠什么赢得社会的尊重?答案就是单位。这段话出自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善待你所在的单位》的文章。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我们每个人的分工或许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在通过工作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创造自身价值。可见,工作单位是我们和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和纽带,工作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自己美好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后院。

那如何尽党责呢?

首先要辨是非。有空气就有细菌,我们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中,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调整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一时的思想迷惑,造谣惑众、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来搞乱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

其次要知荣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可见,我们的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做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

其三要重践行。我们和党是一家人,我们和党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维护党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的形象的时候,应当感到痛心和愤慨,能够挺身而出、严厉制止。我们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我们的党,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这是我想跟大家汇报材料的第三个方面。

清代有个文人县长叫做袁枚,他写过一首名叫《苔》的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过去,这首诗很少有人知道,号称“孤独了三百年”。前两年,因为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推送,这首冷门诗歌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正如这首诗里所说的,或许今天我们在座还是一枚小小的苔花,但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有xxx工作这个宽广的大舞台,只要我们足够坚定、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像牡丹一样,灿烂地绽放,展现自己的风采。

今天的汇报材料耽搁了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宝贵的时间,不当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我将认真学习改正,下去后我一定用学习的态度琢磨工作,用吃苦的精神投入工作,用创新的意识扛起工作,用低调的姿态慎待工作,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关爱。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上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守。”信仰、信念、信任、信守构成了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可以说,百年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胜利之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管总开关”、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站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才能顶得住,站得出才能打得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百年坚定理想信念,百年与党同心同德?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也在坚守,我们要时时坚守、事事坚守、一生坚守,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往情深的坚守、一往无前的坚守。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历史

将迎来党的百年大庆。回顾百年历史,风风雨雨,不胜感慨。一句话,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贪得无厌,你争我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政府竟宣称严守“中立”。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忡忡,为民族的生存寻找出路。有人主张实业救国,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有人引进西方种种时髦思潮,包括法西斯主义。但是,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幼小的民族工业,经不住洋货、洋资本的冲击。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下,教育也难有所为。至于西方思潮,更是不着边际。

中国向何处去?正在中国人民感到迷茫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稳住了阵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各地人士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下旬,各地代表集合在上海一家不起眼的房子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震动全国,它给灾难和迷惑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好比漫漫长夜,看到东方呈现出一线曙光。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一定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有什么含义,但他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任务是把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拯救过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还有一个人对十月革命抱有好感,那就是孙中山。由于两次革命失败,他正寻找新的出路。他认为,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成为同盟者;而1923年中共三大也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通过了联共、联俄的方针,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员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但是好景不常。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世,留下一句带有遗憾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主张,在列强和江南财阀的支持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生存下来的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反帝、反封建,后来又加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旗,继续前进。自称是孙中山忠实学生的蒋介石,至死也不敢放弃“革命”两个字,但谁都清楚他要革谁的命。

历史证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1年,一心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日军迅速夺取东北,向华北渗透。东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演变成以夺取全国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取得胜利。但是日本打错了算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结局表明,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或取消了列强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或特权,百年耻辱为之一洗。这一胜利终止了民族的继续衰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如何取得的?xx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国思想,并且付诸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935年,在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后中共多次题注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发生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建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各地方军队也停止了相互争斗,在抗战中有良好表现。当时地方军队有100万,超过中央军的80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指挥、桂军、川军、西北军、鲁军等地方军队参加下取得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国内人心浮动。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也意见分歧,有人说抗战必败,中国必亡;也有人说打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以把日军逐出国门。蒋介石高喊“保卫大武汉”的口号,集中尚存的百万军队,要与日本做最后决战。武汉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谁都知道难以取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38年写出《论持久战》一文,在武汉出版,迅速传遍全国。党中央指示周恩来在武汉会见蒋介石,说明共产党关于打持久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主张,在武汉外围进行一定的阻击后,有序地把军队撤出,把大量战略物资运往重庆,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为八路军、新四军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放手发动群众,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军队所到之处首先实行“二五减租”,解除了农民群众生存之忧,抗战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民兵队伍协同,广大人民支援的抗战队伍,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三、四万人,在民众支持下迅速发展,民兵队伍最多时达二百万。日军陷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武汉失守后蒋介石曾说今后要以游击战为主,在衡阳设立游击战训练班,还聘请叶剑英为教官。但国民党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遭到失败,蒋介石只好把军队撤回。

全国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是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与中国不同,日本没有从战略高度对战争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它妄言三个月结束战争完全脱离实际。日本军国主义过分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倾向,这一特点现在还可以在日本右翼势力中看到。很多人认为,在二战中日本不止一次发生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所以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而战略上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在全面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日军占领武汉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已占领的华北地区,是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地方,却受到八路军、新四军的骚扰。1938年10月,日军在东京的大本营做出决定,日军不再占领更多的地方,对华战争以军事手段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兵力调到华北,清剿共产党军队。日军的调整,标志着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为了达到诱降的目的,日本近卫首相连续三次发表声明,呼吁蒋介石和谈,和平解决争端。日本还邀请英美驻华大使为说客,劝说蒋介石接受和谈。日本保证,不会伤害英美的在华利益。所谓和谈,实际上是要中国投降,遭到蒋介石拒绝。但日本还是争取到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在日本用“联合反共”为诱饵,对蒋介石进行诱降的同时,日军把作战兵力的60%左右调到华北,加上几乎全部伪军,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这样的兵力部署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八路军、新四军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消灭敌人。1940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出动兵力40万,历时四个月,以破坏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敌人发起攻击。这次战役毙伤日军xx0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这是相持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在整个相持阶段五年多的时间里,正面战场发生大小战役约15次。这些战役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一般都是日军首先进攻,中国军队回击,日军退回原地。除宜昌等个别地方,日军没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中国军队也没有收回失去的领土,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出击。日军进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蒋介石,迫使他投降。正面战场战线呈稳定状态。蒋介石感到对日战场压力减轻,也调整军事部署,从主要对付日军,改为主要对付共产党,除停发军饷武器外,指使军队在各地制造摩擦,使八路军新四军两面受敌。

八路军、新四军顶住了敌人的残酷扫荡,不断壮大自己,兵力已从抗战初期的3至4万人发展到1943年末的50万。到1943年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这时日本国内物资奇缺,没有力量在中国战场增加投入。1943年1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意味着战争已经从相持阶段转为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共产党军委发出局部反攻的通知,到1945年战争结束解放中小城市约一百座。

为了解决国内物资奇缺的问题,1944年春日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称为“一号战役”,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和越南进入广西的公路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克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日军占领贵州重镇独山,重庆震动。对于这次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国内同声谴责,蒋介石也说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不过日军已是强弩之末,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攻,进入8月,广西全境收复,15日,日本投降。

国际上曾有人否定中国抗战的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如果没有中国吸引着大量日军,太平洋战争将是另一种情况。从上面简单描述的过程看,不难看出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三,在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力挽狂澜,保证抗战进行到底。

抗战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惊涛骇浪。在战争过程中,曾经发生一些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抗战失败。遇到这些事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保证抗战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36年12月12日年末,正当日本侵华形势十分紧张之际,发生“西安事变”。南京政府中的亲日派组织大军准备向西安进攻,新的内战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内战,就为日本扩大侵略战争提供最好的时机。东北军内部思想混乱,有人主张放蒋,有人主张杀蒋。1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领导人名义致电南京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事端。16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谈判代表团赶到西安,向张学良、杨虎城表达中共中央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周恩来在东北军中做了大量工作。22日,宋子文、宋美龄到达西安,作为蒋介石一方的谈判代表参加了三方谈判。谈判取得了联合抗战等多项共识。要做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关键是要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周恩来在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下与蒋介石见面,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张。周恩来耐心说服,终于得到蒋介石首肯。事出突然的“西安事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1939年初,汪精卫投敌。汪精卫是国民党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部有一定迷惑力。他投敌后,有20名国民党中央委员;65名高级文官;58名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降日本。有些军队成建制投降,伪军最多时达到一百万。这些高级军政人员大都成为伪政府、伪军的骨干,使日军控制区的政权得以大大加强。为了遏制这股投降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汪精卫投敌前中央就致信蒋介石提出警告,没有得到蒋重视。汪等投降后毛泽东著文,批驳汉奸理论,一针见血指出,投降派理论是“和则存,战则亡”,而我们的理论是“战则存,和则亡”。毛泽东还指出:,所有投降派都打着反共旗号,反共的实质就是向日本投降。由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努力,这股投降逆流得以制止。

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末,共五年多时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是最困难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成败。在这阶段,蒋介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最严重一次是皖南事变。新四军主力约9000人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途中遭到蒋军近十万人伏击。新四军奋力抵抗,有xx余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或被俘,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出面交涉被扣。蒋介石做了一件日本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共中央发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叶挺,调查事件真相,严惩凶手,蒋介石不理,封锁消息,禁止中共报纸《新华日报》发行。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蒋介石破坏抗战的行为,争取到广大人民的同情。蒋介石召开参政会,共产党代表拒绝参加。在中央努力下,苏联政府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美国表示,如果参政会上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美国将停止提供财政援助。无奈下蒋介石只得在参政会上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像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出于大局考虑,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共产党没有过多纠缠,一场威胁到统一战线存亡的严重危机得以妥善解决。当事变发生时,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赖传珠为参谋长,重振新四军。经过努力,新四军重新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战第一线。

在共产党努力下,抗战得以克服一个个艰险与危机,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简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抗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国民党始终承担并领导正面战场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数量比敌后战场多,牺牲的人数也多。在相持阶段,蒋介石拒绝了日本的诱降,坚持抗战。在反攻阶段,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有出色表现,等等。同时,国民党在战争中也有重大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指导下,对日军侵略不抵抗,步步退让,导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不断膨胀,错误估计形势,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相持阶段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几乎使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他的军队抗战意识下降,导致1944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总反攻的大好形势下出现大溃退的怪事。蒋介石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汪精卫叛国,也没有阻止大批党政高官投敌,对此蒋介石负有领导责任。总之,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战中有功也有过,既不能否定它的功绩,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由低潮转向新的高潮的重要转折。全面抗战发生的时候,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四、五万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百万。尽管军队数量和装备上与国民党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可能被蒋介石战胜,中国革命必将走向高潮。抗日战争的历史,无论在国史上还是党史上,都是重重的一页。虽然时间已经越过七十多年,但重温这段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仍有重要意义。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复兴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尽管当时被称为四强之一,其实当时仍旧贫穷落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过去。

在此以后发生了复兴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们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地区外的全部国土,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放后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民族复兴。为什么呢?这是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任务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中国原有的民族资本十分幼小,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具软弱性,无法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孙中山奋斗终生,最后发现革命尚未成功,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没有能够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国际人士在评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往往将它与印度相比。这两个国家国情相近,中国在1949年10月建国,印度在1948年取得独立,1950年1月建国。建国时两国经济总量相近,但按人均计算印度高于中国,印度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国。印度建立了英国式的政治体制,被学者们誉为发展中国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典范;中国则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把这两个国家当做两种发展道路的竞赛,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两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先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1980年两国人均gdp基本相等,xx年中国人均gdp约超出印度近一倍,xx年以后差距继续扩大。建国前两国人均预期寿命都是35岁,现在印度是64岁,中国是73岁,每一个中国人要比印度人多活九年。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xx年印度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没有超过第一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承受着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往往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两国都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公认为中国取得了成功,而印度则失败了。为什么呢?国外有些人归之于印度实行民主制度,如果印度官员实行中国这样的刚性的人口政策,他就会落选。中国所以成功,是与共产党对人口问题的理念有关。建国初期有人提出,中国的人口极限是8亿,超过此数社会就不能发展。但是人口增长快,一是因为生的多,二是因为死的少。人们可以限制生育,却不可以限制寿命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有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国建国后农民有了土地,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即使一个不生,8亿的指标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共产党对人口问题有自己的理念,不把人多看成是消极因素。毛泽东说,人是宝贵财富,人多好办事;同时说人口也要。

计划。

不能增长过快。中国是最善于利用人口资源的国家所以发展快至今还是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人们自然会接受强硬的。

计划。

生育政策。在中国,政策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也是不行的。印度不发展工业,不利用人口优势,贫困的问题解决不了,怎能对生育实行严格的控制呢!

此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制定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了团结,为民族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也是优于印度的因素。

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0年6月,朝鲜爆发战争,美军在仁川登陆,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要不要出兵,是个严重的挑战。政治局扩大会议长时间讨论,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权衡利弊,最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出兵!我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有多少胜算,但战争的结果出于全世界很多人的意外。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

美国说,双方打了个平局,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取得胜利。从现象上看,中国人把美国赶回三八线,从深层次的影响看,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的胜利,终结了百年多来不间断的战乱,保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和平。抗美援朝胜利后,除了少数边界冲突以外,中国人民免受国际国内战争之苦。这就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朝鲜战争的胜利成为一种强大威慑,任何外部势力都不敢轻易对我挑衅,也迫使美国改变策略,放弃用军事手段推翻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目标,改为用政治手段,依靠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促使和平演变。这就使中国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給国内各种敌对势力构成重大震慑,对稳定全国形势十分有利。

其次,朝鲜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趋向。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美国后院到处着火。战争的结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战争的结局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威信,很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第三,战争使解放军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战争的第二年中国空军就出现在战场上。通常,训练一个空军驾驶员到参加战斗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战争中的中国飞行员只需要一年,而且取得不错的战果。中国使用的米格15型战机是苏联最新型飞机,性能不比美国差,中国击落的敌机不比美国少。美国人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变成空军强国。用苏制喀秋莎火箭武装的火箭部队在战争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战争是军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仅于此。朝鲜战争以及以后的越南战争的失败,大大打击了美国好战分子的嚣张气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反战情绪强烈,加上财政困难,美国再也没有力量同时与中苏两个国家对抗。美国做出了二战后第一次战略收缩的决策,主要目标是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抢先与中国建交,西欧国家迅速跟进,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事态发展之快使人眼花缭乱。八十年代被人认为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时期。正是由于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改革开放,大量压缩军费开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1990年苏联解体,美国认为中国已经不重要,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民间咨询机构纷纷制定进攻中国的计划,但是终因朝鲜战争的余威还在,美国没有敢动手。

抗美援朝的影响至少维持了四十年,至今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因素。

第三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八十年代初成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原因是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当今世界潮流。当今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就是全世界实行统一的市场经济,各国经济都要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各国的目标不是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经济中正确定位,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经济。经济全球化也是给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机遇,有些国家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以资源型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有些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以信息产业、软件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选择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很大,吸收劳动力很多,这一选择符合国情。中国改革开放,正值发达国家加速将现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中国由于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发展制造业条件较好,自然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中国成为除美国外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国外资本和技术的进入又促进中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因此中国很快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有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等优势,经济发展一度很快,但因忽略了工业化,因而后劲不足。

中国以制造业为重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本身规模巨大,是使用高新技术最多的产业。例如,大约95%的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使用。制造业是发展其他产业的重要基础,高铁、核电、航天、军事装备等产业无不需要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也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中国的登月工程已经显示出很强的软件能力。美国认为军事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国,但承认软件能力不及中国,对中国的导弹感到忧心忡忡。有人说笑话,说美国需要引进中国教师给学生上数学课。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为今后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奠定了可靠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它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民族复兴需要党的领导,而共产党只有在民族发展中才能得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也曾经遇到很多困难,也犯过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很严重。但共产党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也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这是因为共产党把自身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得到人民的支持。我们很高兴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广大海外华人共同目标,并且取得很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复兴。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任务还没有完成。好比万里长征,现在已经到了遵义,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清晰,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前方的道路仍很遥远,存在很多艰难险阻。中国面临着国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国内经济承受着下行的严重压力;还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任重而道远,今后的重任将落在今天的青年们身上。

重温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党课讲稿范文

在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对思想工作作风应进一步强调,应当完全符合新时期的要求,才能跟得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一系列的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适应国情与时代、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对于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应一以贯之,不解放思想,教条主义盛行,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脱离实际,就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我们要在工作顺利的时候,也不能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更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灰心丧气、,畏首畏尾,要善于在困难的条件下开拓新的局面。

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在工作作风方面,我们要坚决克服和杜绝群众反映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搞形式主义,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官僚主义作风,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

我们在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要结合实际经常好好地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经常想一想。

我们入了党就要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谋取利益,还有什么个人的东西不能抛弃呢?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

要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地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 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四、进一步提高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能力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 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百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篇4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9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一、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二、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四、进一步提高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能力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的历史

《政党史》详细解释了政党的历史。它也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上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守。”信仰、信念、信任、信守构成了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可以说,百年建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胜利之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的“管总开关”、是我们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站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才能顶得住,站得出才能打得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百年坚定理想信念,百年与党同心同德?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也在坚守,我们要时时坚守、事事坚守、一生坚守,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往情深的坚守、一往无前的坚守。

党的十九大闭幕刚过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伟大复兴新时代更是如此,百年建党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到“三个不”:一是要坚定信仰不动摇。心之所善,虽死未悔。对党忠诚从哪里来?最根本的是来自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绝对忠诚才能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信仰、信念、信心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压舱石”。人无信仰没有精神,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信仰和信念好比人体身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站不稳、立不住、走不动。杨xx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因为心中有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才锤炼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何时何地,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避免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干着干着就蜕变了,努力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二是要毕生践行不放松。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真章,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如生命,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前,要在学深、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解决理想信念内化、深化、强化上下功夫,确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要坚持学哲学用哲学,蒋介石战败逃往台湾,总是想不通战败的原因,当他看到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忽然明白,打败他的不是军队,而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哲学把中国的劳苦大众集中起来,“一卷书雄百万兵”,学哲学是有好处的,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走这条道路。三是要终生奋斗不懈怠。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和“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的教诲。杨xx老书记说:“入党时我们都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作为xx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不懈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永远奋斗,不断用奋斗建功xx新时代、描绘xx新画卷、推动xx新跨越。

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我们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二是对国家的深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他对年轻人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对人民的感情。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党的主要领导的称谓是“书记”,这个称谓最早源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谈话,恩格斯问马克思应该怎么称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负责人,马克思回答就叫“书记”。为什么称“书记”呢?就是要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区别,在资产阶级国家公务员制度体系中,“书记”是最低的事务级、办事级的小勤务员。这一称谓体现的是根本性质上的不同,表明我们党的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办事员、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党员领导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就要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上,心中永远装着“两头”——即上头的党、下头的民,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更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群众多解操心事、烦心事、焦心事。四是对工作的激情。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就是要把工作当事业干、当学问干、当享受干,在状态、有激情地干事创业。当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好x委x届x全会精神,做到固投增长托底、建筑业增加值增长托底、作风建设托底、忠诚干净担当托底,推动全x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而没有信仰的人,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和能力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充盈和富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只小船,人生征途就是茫茫大海,而信仰就是大海行船的“指南针”。有人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就会产生勇敢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就能经得起生死的考验。”“我出来工作,就是抱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来的。共产党的目标远大,就是要使我们整个民族都富裕起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脑子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是要行正。就是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xx老书记“不要总想着人民、党对不起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现在我们工作、生活条件这么好,都是老一辈革命者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的发展巩固才有希望。”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认真践行初心使命。比如,我们xx提出的“戒赌酒戒赌博”就是这个道理。本来酒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之一,但绝不是猛喝爆饮、劝酒拼酒。我们通过电视看周总理在一些外交场合与外宾祝酒敬酒,那是优良文化的展示。一定要杜绝过去我们的干部群众动不动就摆开“战场”,吃饭把打牌赌酒放在第一位,经常醉醺醺,神志不清。三是要做实。全x明确要求:“以焦裕禄、张富清等为榜样,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用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身边人。”我们就是要像自己身边的典型一样,坚持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谨防不抓落实的失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当留声机、不做假把式、不搞花架子,说到做到、做就做好。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

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历史的联系不可割断。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已经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辉煌,为明天取得更大的辉煌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执政百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谱写新的篇章,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辉煌。“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同时,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自信。

想信念。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7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

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99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着力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重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大力发展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频繁的政治运动,并酿成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指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不久,蒙古族青年乌兰夫、吉雅泰、奎壁、多松年等蒙古族青年在xx蒙藏学校学习,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7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四、进一步提高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和干事创业能力。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九十多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再过1年,将迎来党的百年xxx。回顾百年历史,风风雨雨,不胜感慨。一句话,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贪得无厌,你争我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政府竟宣称严守“中立”。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忡忡,为民族的生存寻找出路。有人主张实业救国,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有人引进西方种种时髦思潮,包括法西斯主义。但是,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幼小的民族工业,经不住洋货、洋资本的冲击。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下,教育也难有所为。至于西方思潮,更是不着边际。

中国向何处去?正在中国人民感到迷茫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稳住了阵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各地人士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下旬,各地代表集合在xxx一家不起眼的房子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震动全国,它给灾难和迷惑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好比漫漫长夜,看到东方呈现出一线曙光。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一定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有什么含义,但他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任务是把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拯救过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还有一个人对十月革命抱有好感,那就是孙xxx。由于两次革命失败,他正寻找新的出路。他认为,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成为同盟者;而1923年中共三大也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通过了联共、联俄的方针,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员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但是好景不常。1925年孙xxx因病去世,留下一句带有遗憾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抛弃了孙xxx的主张,在列强和江南财阀的支持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生存下来的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反帝、反封建,后来又加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旗,继续前进。自称是孙xxx忠实学生的蒋介石,至死也不敢放弃“革命”两个字,但谁都清楚他要革谁的命。

历史证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1年,一心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日军迅速夺取东北,向华北渗透。东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演变成以夺取全国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取得胜利。但是日本打错了算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结局表明,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或取消了列强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或特权,百年耻辱为之一洗。这一胜利终止了民族的继续衰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如何取得的?xx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国思想,并且付诸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935年,在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后中共多次题注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发生xxx事变时,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建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各地方军队也停止了相互争斗,在抗战中有良好表现。当时地方军队有100万,超过中央军的80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指挥、桂军、川军、西北军、鲁军等地方军队参加下取得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国内人心浮动。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也意见分歧,有人说抗战必败,中国必亡;也有人说打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以把日军逐出国门。蒋介石高喊“保卫大xxx”的口号,集中尚存的百万军队,要与日本做最后决战。xxx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谁都知道难以取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38年写出《论持久战》一文,在xxx出版,迅速传遍全国。党中央指示周恩来在xxx会见蒋介石,说明共产党关于打持久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主张,在xxx外围进行一定的阻击后,有序地把军队撤出,把大量战略物资运往xxx,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为八路军、新四军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放手发动群众,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军队所到之处首先实行“二五减租”,解除了农民群众生存之忧,抗战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民兵队伍协同,广大人民支援的抗战队伍,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三、四万人,在民众支持下迅速发展,民兵队伍最多时达二百万。日军陷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xxx失守后蒋介石曾说今后要以游击战为主,在xxx设立游击战训练班,还聘请叶剑英为教官。但国民党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遭到失败,蒋介石只好把军队撤回。

全国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是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与中国不同,日本没有从战略高度对战争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它妄言三个月结束战争完全脱离实际。日本军国主义过分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倾向,这一特点现在还可以在日本右翼势力中看到。很多人认为,在二战中日本不止一次发生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所以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而战略上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在全面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日军占领xxx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已占领的华北地区,是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地方,却受到八路军、新四军的骚扰。1938年10月,日军在东京的大本营做出决定,日军不再占领更多的地方,对华战争以军事手段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兵力调到华北,清剿共产党军队。日军的调整,标志着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为了达到诱降的目的,日本近卫首相连续三次发表声明,呼吁蒋介石和谈,和平解决争端。日本还邀请英美驻华大使为说客,劝说蒋介石接受和谈。日本保证,不会伤害英美的在华利益。所谓和谈,实际上是要中国投降,遭到蒋介石拒绝。但日本还是争取到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在日本用“联合反共”为诱饵,对蒋介石进行诱降的同时,日军把作战兵力的60%左右调到华北,加上几乎全部伪军,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这样的兵力部署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八路军、新四军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消灭敌人。1940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出动兵力40万,历时四个月,以破坏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敌人发起攻击。这次战役毙伤日军xx0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这是相持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在整个相持阶段五年多的时间里,正面战场发生大小战役约15次。这些战役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一般都是日军首先进攻,中国军队回击,日军退回原地。除xxx等个别地方,日军没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中国军队也没有收回失去的领土,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出击。日军进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蒋介石,迫使他投降。正面战场战线呈稳定状态。蒋介石感到对日战场压力减轻,也调整军事部署,从主要对付日军,改为主要对付共产党,除停发军饷武器外,指使军队在各地制造摩擦,使八路军新四军两面受敌。

八路军、新四军顶住了敌人的残酷扫荡,不断壮大自己,兵力已从抗战初期的3至4万人发展到1943年末的50万。到1943年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这时日本国内物资奇缺,没有力量在中国战场增加投入。1943年1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意味着战争已经从相持阶段转为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共产党军委发出局部反攻的通知,到1945年战争结束解放中小城市约一百座。

为了解决国内物资奇缺的问题,1944年春日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称为“一号战役”,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和越南进入广西的公路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克xxx、xxx、xxx、广西等省,日军占领xxx重镇独山,xxx震动。对于这次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国内同声谴责,蒋介石也说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不过日军已是强弩之末,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攻,进入8月,广西全境收复,15日,日本投降。

国际上曾有人否定中国抗战的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如果没有中国吸引着大量日军,太平洋战争将是另一种情况。从上面简单描述的过程看,不难看出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三,在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力挽狂澜,保证抗战进行到底。

抗战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惊涛骇浪。在战争过程中,曾经发生一些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抗战失败。遇到这些事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保证抗战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36年12月12日年末,正当日本侵华形势十分紧张之际,发生“xxx事变”。xxx政府中的亲日派组织大军准备向xxx进攻,新的内战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内战,就为日本扩大侵略战争提供最好的时机。东北军内部思想混乱,有人主张放蒋,有人主张杀蒋。1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领导人名义致电xxx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事端。16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谈判代表团赶到xxx,向张学良、杨虎城表达中共中央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周恩来在东北军中做了大量工作。22日,宋子文、宋美龄到达xxx,作为蒋介石一方的谈判代表参加了三方谈判。谈判取得了联合抗战等多项共识。要做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关键是要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周恩来在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下与蒋介石见面,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张。周恩来耐心说服,终于得到蒋介石首肯。事出突然的“xxx事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1939年初,汪精卫投敌。汪精卫是国民党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部有一定迷惑力。他投敌后,有20名国民党中央委员;65名高级文官;58名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降日本。有些军队成建制投降,伪军最多时达到一百万。这些高级军政人员大都成为伪政府、伪军的骨干,使日军控制区的政权得以大大加强。为了遏制这股投降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汪精卫投敌前中央就致信蒋介石提出警告,没有得到蒋重视。汪等投降后毛泽东著文,批驳汉奸理论,一针见血指出,投降派理论是“和则存,战则亡”,而我们的理论是“战则存,和则亡”。毛泽东还指出:,所有投降派都打着反共旗号,反共的实质就是向日本投降。由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努力,这股投降逆流得以制止。

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末,共五年多时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是最困难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成败。在这阶段,蒋介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最严重一次是皖南事变。新四军主力约9000人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途中遭到蒋军近十万人伏击。新四军奋力抵抗,有xx余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或被俘,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出面交涉被扣。蒋介石做了一件日本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共中央发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叶挺,调查事件真相,严惩凶手,蒋介石不理,封锁消息,禁止中共报纸《新华日报》发行。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蒋介石破坏抗战的行为,争取到广大人民的同情。蒋介石召开参政会,共产党代表拒绝参加。在中央努力下,苏联政府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美国表示,如果参政会上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美国将停止提供财政援助。无奈下蒋介石只得在参政会上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像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出于大局考虑,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共产党没有过多纠缠,一场威胁到统一战线存亡的严重危机得以妥善解决。当事变发生时,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赖传珠为参谋长,重振新四军。经过努力,新四军重新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战第一线。

在共产党努力下,抗战得以克服一个个艰险与危机,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简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抗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国民党始终承担并领导正面战场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数量比敌后战场多,牺牲的人数也多。在相持阶段,蒋介石拒绝了日本的诱降,坚持抗战。在反攻阶段,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有出色表现,等等。同时,国民党在战争中也有重大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指导下,对日军侵略不抵抗,步步退让,导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不断膨胀,错误估计形势,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相持阶段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几乎使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他的军队抗战意识下降,导致1944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总反攻的大好形势下出现大溃退的怪事。蒋介石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汪精卫叛国,也没有阻止大批党政高官投敌,对此蒋介石负有领导责任。总之,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战中有功也有过,既不能否定它的功绩,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由低潮转向新的高潮的重要转折。全面抗战发生的时候,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四、五万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百万。尽管军队数量和装备上与国民党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可能被蒋介石战胜,中国革命必将走向高潮。抗日战争的历史,无论在国史上还是党史上,都是重重的一页。虽然时间已经越过七十多年,但重温这段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仍有重要意义。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复兴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尽管当时被称为四强之一,其实当时仍旧贫穷落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过去。

在此以后发生了复兴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们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解放了除xxx等少数地区外的全部国土,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放后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民族复兴。为什么呢?这是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任务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中国原有的民族资本十分幼小,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具软弱性,无法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孙xxx奋斗终生,最后发现革命尚未成功,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没有能够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国际人士在评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往往将它与印度相比。这两个国家国情相近,中国在1949年10月建国,印度在1948年取得独立,1950年1月建国。建国时两国经济总量相近,但按人均计算印度高于中国,印度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国。印度建立了英国式的政治体制,被学者们誉为发展中国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典范;中国则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把这两个国家当做两种发展道路的竞赛,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两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先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1980年两国人均gdp基本相等,xx年中国人均gdp约超出印度近一倍,xx年以后差距继续扩大。建国前两国人均预期寿命都是35岁,现在印度是64岁,中国是73岁,每一个中国人要比印度人多活九年。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xx年印度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没有超过第一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承受着人口的巨大压力。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在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号角中,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党的历史和重温一下党的章程,下面就这两方面来谈一下。

一、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增强对党的忠诚,坚定必胜信念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诞生之时,只有党员50多人,而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和强大的反动统治政权,经过共产党人28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屹立在世界东方。88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执政能力更加坚强,执政成果更加丰硕,执政理念更加成熟,执政地位更加稳固。这个巨大变化和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欣欣向荣,建设硕果累累,令世界瞩目,科技发展,奥运会举办。

现代化中国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回顾党的光荣、伟大的历史,深切缅怀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我们应该以成为一名执政党的共产党人而光荣、自豪和神圣。我们广大党员要切实增强荣誉感,增强党的观念、党员观念、党章观念、责任观念和使命观念,履行入党誓言,“一诺千金”,以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斗志,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勤奋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二、重温学习党章永葆党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好。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标准,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政党的章程除了具有凝聚内部这个意义之外,对于外部来说还是一种形象。因此有人说党章是认识和了解这个政党最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文件,是评估这个党以及它的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我们党的章程作为最根本的党规,凝结了党长期以来宝贵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党章的学习贯彻。在历次党代会上,党中央都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实践证明,学习好党章,是维护党规党法前提。党员不学好党章,不可能自觉地贯彻和遵守好党章。党章既然是每个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章也不能是机械的,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要把学习党章的过程,作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因此,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从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

(二)围绕经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挥作用。

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不搞急功近利,要人人争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排头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围绕党的作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争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模范。

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

(五)围绕从严治党、廉洁自律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做严守党的纪律、拒腐防变的模范。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当前,党员队伍中不学党章、不讲党性、不守党纪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党组织执行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每个党员都要在严格自律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历史

党课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将迎来党的百年大庆。回顾百年历史,风风雨雨,不胜感慨。一句话,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荣辱与共,息息相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后,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贪得无厌,你争我夺,竟然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政府竟宣称严守“中立”。国将不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忡忡,为民族的生存寻找出路。有人主张实业救国,有人主张教育救国,有人引进西方种种时髦思潮,包括法西斯主义。但是,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幼小的民族工业,经不住洋货、洋资本的冲击。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下,教育也难有所为。至于西方思潮,更是不着边际。

中国向何处去?正在中国人民感到迷茫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稳住了阵脚,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示,各地人士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下旬,各地代表集合在上海一家不起眼的房子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震动全国,它给灾难和迷惑中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好比漫漫长夜,看到东方呈现出一线曙光。早期的共产党人不一定明白共产主义究竟有什么含义,但他们认识到当前最重要任务是把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拯救过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拯救民族危亡作为己任。

还有一个人对十月革命抱有好感,那就是孙中山。由于两次革命失败,他正寻找新的出路。他认为,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可以成为同盟者;而1923年中共三大也作出决定,与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党代会,通过了联共、联俄的方针,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会议通过了共产党员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看起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但是好景不常。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世,留下一句带有遗憾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主张,在列强和江南财阀的支持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对共产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生存下来的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从资产阶级手中接过反帝、反封建,后来又加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旗,继续前进。自称是孙中山忠实学生的蒋介石,至死也不敢放弃“革命”两个字,但谁都清楚他要革谁的命。

历史证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1931年,一心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不抵抗,日军迅速夺取东北,向华北渗透。东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战。1937年7月7日,侵华战争演变成以夺取全国为目的的全面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取得胜利。但是日本打错了算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结局表明,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收回了或取消了列强夺取的大部分领土或特权,百年耻辱为之一洗。这一胜利终止了民族的继续衰落,走上了复兴的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抗战胜利是如何取得的?xx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战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全国思想,并且付诸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1935年,在形势日益紧迫的情况下,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后中共多次题注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在发生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建议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各地方军队也停止了相互争斗,在抗战中有良好表现。当时地方军队有100万,超过中央军的80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在李宗仁指挥、桂军、川军、西北军、鲁军等地方军队参加下取得的。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国内人心浮动。军队中很多高级将领也意见分歧,有人说抗战必败,中国必亡;也有人说打几个台儿庄战役就可以把日军逐出国门。蒋介石高喊“保卫大武汉”的口号,集中尚存的百万军队,要与日本做最后决战。武汉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谁都知道难以取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38年写出《论持久战》一文,在武汉出版,迅速传遍全国。党中央指示周恩来在武汉会见蒋介石,说明共产党关于打持久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这一主张,在武汉外围进行一定的阻击后,有序地把军队撤出,把大量战略物资运往重庆,为打持久战做好准备。

全面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形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毛泽东为八路军、新四军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放手发动群众,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战。军队所到之处首先实行“二五减租”,解除了农民群众生存之忧,抗战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民兵队伍协同,广大人民支援的抗战队伍,开始时八路军新四军只有三、四万人,在民众支持下迅速发展,民兵队伍最多时达二百万。日军陷在人民战争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武汉失守后蒋介石曾说今后要以游击战为主,在衡阳设立游击战训练班,还聘请叶剑英为教官。但国民党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遭到失败,蒋介石只好把军队撤回。

全国抗战统一战线、持久战、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战的战略方针,是克敌制胜的三件法宝。与中国不同,日本没有从战略高度对战争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它妄言三个月结束战争完全脱离实际。日本军国主义过分相信主观意志的作用,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具有非理性思维的倾向,这一特点现在还可以在日本右翼势力中看到。很多人认为,在二战中日本不止一次发生严重的战略错误。日本所以失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而战略上的失误是直接原因之一。

第二,在全面抗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日军占领武汉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已经没有力量继续前进。已占领的华北地区,是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地方,却受到八路军、新四军的骚扰。1938年10月,日军在东京的大本营做出决定,日军不再占领更多的地方,对华战争以军事手段为主,改为以政治诱降为主。把主要兵力调到华北,清剿共产党军队。日军的调整,标志着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转为战略相持阶段。

为了达到诱降的目的,日本近卫首相连续三次发表声明,呼吁蒋介石和谈,和平解决争端。日本还邀请英美驻华大使为说客,劝说蒋介石接受和谈。日本保证,不会伤害英美的在华利益。所谓和谈,实际上是要中国投降,遭到蒋介石拒绝。但日本还是争取到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投敌。在日本用“联合反共”为诱饵,对蒋介石进行诱降的同时,日军把作战兵力的60%左右调到华北,加上几乎全部伪军,对根据地军民进行残酷的扫荡。这样的兵力部署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担负起抗战的主要责任。八路军、新四军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消灭敌人。1940年8月,八路军、新四军发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出动兵力40万,历时四个月,以破坏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对敌人发起攻击。这次战役毙伤日军xx0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845人。这是相持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在整个相持阶段五年多的时间里,正面战场发生大小战役约15次。这些战役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一般都是日军首先进攻,中国军队回击,日军退回原地。除宜昌等个别地方,日军没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中国军队也没有收回失去的领土,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出击。日军进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震慑蒋介石,迫使他投降。正面战场战线呈稳定状态。蒋介石感到对日战场压力减轻,也调整军事部署,从主要对付日军,改为主要对付共产党,除停发军饷武器外,指使军队在各地制造摩擦,使八路军新四军两面受敌。

八路军、新四军顶住了敌人的残酷扫荡,不断壮大自己,兵力已从抗战初期的3至4万人发展到1943年末的50万。到1943年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这时日本国内物资奇缺,没有力量在中国战场增加投入。1943年1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大规模扫荡,意味着战争已经从相持阶段转为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开始共产党军委发出局部反攻的通知,到1945年战争结束解放中小城市约一百座。

为了解决国内物资奇缺的问题,1944年春日本发动一次军事行动,称为“一号战役”,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线和越南进入广西的公路线。日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克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日军占领贵州重镇独山,重庆震动。对于这次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国内同声谴责,蒋介石也说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不过日军已是强弩之末,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反攻,进入8月,广西全境收复,15日,日本投降。

国际上曾有人否定中国抗战的意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如果没有中国吸引着大量日军,太平洋战争将是另一种情况。从上面简单描述的过程看,不难看出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三,在重要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力挽狂澜,保证抗战进行到底。

抗战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惊涛骇浪。在战争过程中,曾经发生一些严重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抗战失败。遇到这些事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沉着应对,有理、有利、有节,保证抗战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36年12月12日年末,正当日本侵华形势十分紧张之际,发生“西安事变”。南京政府中的亲日派组织大军准备向西安进攻,新的内战一触即发。如果发生内战,就为日本扩大侵略战争提供最好的时机。东北军内部思想混乱,有人主张放蒋,有人主张杀蒋。15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中共领导人名义致电南京政府,建议和平解决事端。16日,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谈判代表团赶到西安,向张学良、杨虎城表达中共中央的态度。为了统一思想,周恩来在东北军中做了大量工作。22日,宋子文、宋美龄到达西安,作为蒋介石一方的谈判代表参加了三方谈判。谈判取得了联合抗战等多项共识。要做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关键是要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周恩来在张学良、宋美龄陪同下与蒋介石见面,提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主张。周恩来耐心说服,终于得到蒋介石首肯。事出突然的“西安事变”得到了妥善解决。事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

1939年初,汪精卫投敌。汪精卫是国民党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部有一定迷惑力。他投敌后,有20名国民党中央委员;65名高级文官;58名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投降日本。有些军队成建制投降,伪军最多时达到一百万。这些高级军政人员大都成为伪政府、伪军的骨干,使日军控制区的政权得以大大加强。为了遏制这股投降风,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在汪精卫投敌前中央就致信蒋介石提出警告,没有得到蒋重视。汪等投降后毛泽东著文,批驳汉奸理论,一针见血指出,投降派理论是“和则存,战则亡”,而我们的理论是“战则存,和则亡”。毛泽东还指出:,所有投降派都打着反共旗号,反共的实质就是向日本投降。由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努力,这股投降逆流得以制止。

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末,共五年多时间,是抗战的相持阶段,是最困难阶段,也是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得失决定了整个战争的成败。在这阶段,蒋介石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最严重一次是皖南事变。新四军主力约9000人奉命向长江以北转移,途中遭到蒋军近十万人伏击。新四军奋力抵抗,有xx余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或被俘,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出面交涉被扣。蒋介石做了一件日本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共中央发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叶挺,调查事件真相,严惩凶手,蒋介石不理,封锁消息,禁止中共报纸《新华日报》发行。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揭露蒋介石破坏抗战的行为,争取到广大人民的同情。蒋介石召开参政会,共产党代表拒绝参加。在中央努力下,苏联政府向蒋介石提出严正抗议;美国表示,如果参政会上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美国将停止提供财政援助。无奈下蒋介石只得在参政会上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像皖南事变这样的事情。出于大局考虑,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共产党没有过多纠缠,一场威胁到统一战线存亡的严重危机得以妥善解决。当事变发生时,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赖传珠为参谋长,重振新四军。经过努力,新四军重新活跃在大江南北抗战第一线。

在共产党努力下,抗战得以克服一个个艰险与危机,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以上简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抗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国民党始终承担并领导正面战场的战斗,消灭的敌人数量比敌后战场多,牺牲的人数也多。在相持阶段,蒋介石拒绝了日本的诱降,坚持抗战。在反攻阶段,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有出色表现,等等。同时,国民党在战争中也有重大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错误方针指导下,对日军侵略不抵抗,步步退让,导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不断膨胀,错误估计形势,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相持阶段蒋介石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几乎使抗日统一战线破裂。他的军队抗战意识下降,导致1944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总反攻的大好形势下出现大溃退的怪事。蒋介石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汪精卫叛国,也没有阻止大批党政高官投敌,对此蒋介石负有领导责任。总之,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战中有功也有过,既不能否定它的功绩,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由低潮转向新的高潮的重要转折。全面抗战发生的时候,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四、五万人,到抗战结束,已经发展到百万。尽管军队数量和装备上与国民党比仍有很大差距,但经过抗日战争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不可能被蒋介石战胜,中国革命必将走向高潮。抗日战争的历史,无论在国史上还是党史上,都是重重的一页。虽然时间已经越过七十多年,但重温这段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仍有重要意义。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从此走上复兴道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强大的国家。尽管当时被称为四强之一,其实当时仍旧贫穷落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过去。

在此以后发生了复兴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们是: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成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地区外的全部国土,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解放后不久,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古老的民族,日新月异。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新中国,而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民族复兴。为什么呢?这是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本来,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它的任务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但是中国原有的民族资本十分幼小,历史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因具软弱性,无法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孙中山奋斗终生,最后发现革命尚未成功,他所主张的三民主义没有能够实现。蒋介石掌握政权后,既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也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没有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完成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国际人士在评论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往往将它与印度相比。这两个国家国情相近,中国在1949年10月建国,印度在1948年取得独立,1950年1月建国。建国时两国经济总量相近,但按人均计算印度高于中国,印度工业化水平也高于中国。印度建立了英国式的政治体制,被学者们誉为发展中国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典范;中国则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们把这两个国家当做两种发展道路的竞赛,很多人不看好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两国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先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1980年两国人均gdp基本相等,xx年中国人均gdp约超出印度近一倍,xx年以后差距继续扩大。建国前两国人均预期寿命都是35岁,现在印度是64岁,中国是73岁,每一个中国人要比印度人多活九年。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xx年印度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没有超过第一产业,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承受着人口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往往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两国都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公认为中国取得了成功,而印度则失败了。为什么呢?国外有些人归之于印度实行民主制度,如果印度官员实行中国这样的刚性的人口政策,他就会落选。中国所以成功,是与共产党对人口问题的理念有关。建国初期有人提出,中国的人口极限是8亿,超过此数社会就不能发展。但是人口增长快,一是因为生的多,二是因为死的少。人们可以限制生育,却不可以限制寿命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有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国建国后农民有了土地,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即使一个不生,8亿的指标也不一定控制得住。共产党对人口问题有自己的理念,不把人多看成是消极因素。毛泽东说,人是宝贵财富,人多好办事;同时说人口也要计划,不能增长过快。中国是最善于利用人口资源的国家,所以发展快,至今还是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人们自然会接受强硬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政策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也是不行的。印度不发展工业,不利用人口优势,贫困的问题解决不了,怎能对生育实行严格的控制呢!

此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制定了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维护了团结,为民族复兴创造了重要条件。这也是优于印度的因素。

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950年6月,朝鲜爆发战争,美军在仁川登陆,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要不要出兵,是个严重的挑战。政治局扩大会议长时间讨论,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毛泽东权衡利弊,最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出兵!我不知道毛泽东当时有多少胜算,但战争的结果出于全世界很多人的意外。证明毛泽东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

美国说,双方打了个平局,但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取得胜利。从现象上看,中国人把美国赶回三八线,从深层次的影响看,战争的结局对新中国的发展乃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中国的胜利,终结了百年多来不间断的战乱,保证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和平。抗美援朝胜利后,除了少数边界冲突以外,中国人民免受国际国内战争之苦。这就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朝鲜战争的胜利成为一种强大威慑,任何外部势力都不敢轻易对我挑衅,也迫使美国改变策略,放弃用军事手段推翻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目标,改为用政治手段,依靠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促使和平演变。这就使中国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給国内各种敌对势力构成重大震慑,对稳定全国形势十分有利。

其次,朝鲜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趋向。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美国后院到处着火。战争的结局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战争的结局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威信,很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使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第三,战争使解放军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战争的第二年中国空军就出现在战场上。通常,训练一个空军驾驶员到参加战斗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战争中的中国飞行员只需要一年,而且取得不错的战果。中国使用的米格15型战机是苏联最新型飞机,性能不比美国差,中国击落的敌机不比美国少。美国人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变成空军强国。用苏制喀秋莎火箭武装的火箭部队在战争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战争是军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仅于此。朝鲜战争以及以后的越南战争的失败,大大打击了美国好战分子的嚣张气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反战情绪强烈,加上财政困难,美国再也没有力量同时与中苏两个国家对抗。美国做出了二战后第一次战略收缩的决策,主要目标是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日本抢先与中国建交,西欧国家迅速跟进,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事态发展之快使人眼花缭乱。八十年代被人认为是中美两国的蜜月时期。正是由于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改革开放,大量压缩军费开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1990年苏联解体,美国认为中国已经不重要,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民间咨询机构纷纷制定进攻中国的计划,但是终因朝鲜战争的余威还在,美国没有敢动手。

抗美援朝的影响至少维持了四十年,至今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得不考虑中国的因素。

第三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八十年代初成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原因是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当今世界潮流。当今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特征是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经济。经济全球化就是全世界实行统一的市场经济,各国经济都要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各国的目标不是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世界经济中正确定位,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经济。经济全球化也是给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机遇,有些国家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以资源型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有些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以信息产业、软件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选择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很大,吸收劳动力很多,这一选择符合国情。中国改革开放,正值发达国家加速将现代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中国由于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发展制造业条件较好,自然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中国成为除美国外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国外资本和技术的进入又促进中国资本和技术的发展,因此中国很快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有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资源等优势,经济发展一度很快,但因忽略了工业化,因而后劲不足。

中国以制造业为重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本身规模巨大,是使用高新技术最多的产业。例如,大约95%的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使用。制造业是发展其他产业的重要基础,高铁、核电、航天、军事装备等产业无不需要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也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中国的登月工程已经显示出很强的软件能力。美国认为军事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国,但承认软件能力不及中国,对中国的导弹感到忧心忡忡。有人说笑话,说美国需要引进中国教师给学生上数学课。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为今后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奠定了可靠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它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民族复兴需要党的领导,而共产党只有在民族发展中才能得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在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也曾经遇到很多困难,也犯过很多错误,有些错误很严重。但共产党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也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这是因为共产党把自身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得到人民的支持。我们很高兴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广大海外华人共同目标,并且取得很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复兴。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任务还没有完成。好比万里长征,现在已经到了遵义,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清晰,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前方的道路仍很遥远,存在很多艰难险阻。中国面临着国外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国内经济承受着下行的严重压力;还面临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任重而道远,今后的重任将落在今天的青年们身上。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可能选择生活的道路,进而才能够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标,人生就变的充满意义,—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使我们自身隐匿的潜能得到充分地迸发,为实现高素质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忆历史,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社会结构都接近—种金字塔状。大量的人处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小部分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处在底部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包袱,而处在塔顶的人则是蒸蒸日上,享受丰厚的财富,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处塔顶的人,曾经也处在底部,是—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

细心观察—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过,尽管他们也在辛勤劳动,终身奋斗不止,但是只能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真正的内动力。社会的要求,别人的约束,使他们对待生活、工作还算尽责,却很少去想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处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数人与处在金字塔顶部的少数人相比,差距就在于眼光的高度,在于人生的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或许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或者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强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巅峰,将自己摆在整个社会的宏观世界之中,认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总有—天你会如愿以偿,获得成功。

人生目标可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如果—个人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但如果—个人没有短期的目标,他将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脚步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迈出。将人生的长远目标划分成—个个节点,就成了每—个时期的短期目标,仿佛人生的驿站。所有的短期目标都指向同—个方向,为长远目标做基础,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有了目标,实现它也需要—个过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坚定。他们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成功的人绝不会只以事情做完为满足,而会要求自己不断地做得更好,以获取更大的成功。

希望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就制定人生目标,从点滴做起,落实人生目标。抛弃那种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努力去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激发自己的闪光点,相信是金子不论在哪里迟早都会发光的道理,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终究会取得成功。新生活就从确定目标之日开始。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100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之前说过“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怎么走?目标在哪?方向在哪?这就说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加强自信!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又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学党史、懂党史、讲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必修课,是分内事。党员干部知道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就能准确自己角色定位,找准前进方向,增强党员意识,这样才能形成高度自觉,经得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考验,拒腐防败和抵御风险。革命战争年代,有困难、风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熟悉党的历史,就能够使我们时时、处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严格遵守落实党章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会犯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灭人治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回顾近代以来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百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两学一做”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

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上海的陈独秀和xx的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其中乌兰夫同志接受了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帮助,接受了进步思想,经受了革命锻炼,于1925年9月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亲自率领蒙古族抗日部队,参加了归绥保卫战。1941年奉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延安,参加了1942年延安整风,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央派他回到内蒙古地区,担负起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的内蒙古革命。1945年,“单刀赴会”解决了“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分裂祖国的阴谋。这期间,内蒙古东部成立了“东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功说服一些人放弃“高度自治”、“独立自治”的错误主张,1946年4月,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四三会议”,解决了内蒙古东西部实行统一自治区的问题。全面内战爆发后,乌兰夫同志创建了锡察草原根据地。之后,在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于1947年5月1日,在王爷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当选为自治政府主席。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解放战争和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党和人民100年的实践和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时刻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成为我们爱党护党的决心和动力。

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个里程碑。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决心,也对我们今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要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艰苦奋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增进对党的感情。只有对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真知、真懂,才能对党有真感情,才能对党的事业有真热爱,才能自觉做一名合格党员。我们学习党史,就要铭记历史,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学习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奋斗不息、敢于奉献和牺牲一切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带着感情和责任,怀着对党的感恩之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进性意识。党员意识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因此,面对“乱花溅欲迷人眼”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进一步增强爱党护党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对人民的敬畏、对先辈先烈的敬畏、对党赋予我们责任的敬畏,自觉维护党的历史,维护我们的领袖人物,坚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

历史是“百科全书”,我们要善于从中学习知识、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要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要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百年的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就是要汲取党史、国史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进一步提高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积极奉献力量。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按照农牧业局党总支学习党史专题党课学习安排,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主题是“重温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下面我就学习党史谈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我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温党的历史呢?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加强党史的学习和研究,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今天的党课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一是重温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二是着眼未来发展,建设美好愿景;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四是提高爱党护党责任和干事创业能力。

学习研究党史,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学习和认识党史,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封建集权越来越强,到了清朝雍正时期达到了极致,封建制度已走向腐朽没落。而此时的欧洲,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政治上已完成君主立宪,成为了现代国家;经济上已完成工业革命,走殖民道路。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西方列强不断发动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们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良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改良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完成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归根到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来领导。

因此,要救国,就必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大背景下,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为标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思想,首次提出以科学与民主为目标。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思想上作了准备。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把党的名称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一件巨大事变。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此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要事件:“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全面抗战”——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下的全面抗战时期,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战争”——1945年至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经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第二件大事是创造性地实现。

党史专题党课讲稿重温党历史

尊敬的领导:。

大家下午好!

根据党支部的工作安排,今天下午,围绕x月份的主题,我从了解党史三个方面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汇报了材料。由于我水平有限,进入xxx系统时间短,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括领导和同志。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以达到你的最终目标这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话初心容易得到,永远难以保持。法国著名学者纳德·兰塞姆提出了兰塞姆定律。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世界上一半的人会成为伟人。人生有了如果,我们就会重新审视初心,关心初心,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第一,了解党史。

了解党的历史,简单来说就是从学习党的历史中感受最初的使命。

当我们出生在中国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做好。我们受过多年的教育,但教育我们的人没有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我们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中对历史和选择失去了兴趣。

想知道大道,首先要成为历史。重视从党的历史和经验中汲取开拓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负面教育,也没有经历过党内严肃的政治生活洗礼。他们对党的历史了解不深,对党的成就和历史曲折缺乏个人感受和直接体验;对于我们年轻的同志来说,历史充满了细节,历史充满了故事,历史充满了悬念,历史不可信。事实上,许多人不太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我们不学习党史和党章。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艰难的岁月,我们就不能凭空建立对党的感情和深情。

因此,对于在座的年轻同志来说,更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党的整个历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了。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初衷和使命。

一九二一年前,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时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那时,人们多么渴望拥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为了摆脱这个灾难严重、水深火热的老中国,她花了28年的不懈努力和无数烈士的前进,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和解放战争(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它经历了从大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巨大的历史性转变。经过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主义。根据中国档案馆的记载,从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年,就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仍然伤透了心。当时中国刚刚解放,国家贫穷无力。面对贫困和弱势的困境,从1949年到1978年,我了生产数据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我们的成长需要支付学费。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需要支付19年的学费。我们这么大的党也不例外。当时我们经历了10年的灾难和10年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说我们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因此,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和领导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此期间,我党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暴的影响,经受住了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行使主权。从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开发,到神舟载人航天和龙深海潜水,从贫穷落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或其他党能赢呢?还是要回归我们党的性质,我们党是什么样的党,现行党章有明确规范的表述。事实上,70多年前《解放日报》社论段话非常具体和生动。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党的七大闭幕后,六月十四日,党中央主办的《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团结大会胜利大会》的社论,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人民为解放而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做共产党员,对人民来说,只有特殊的义务,没有特殊的权利。共产党员,首先是人民的服务员,然后是人民的领导者,首先是人民的学生,然后是人民的先生。人民是自己解放自己的。如果共产党员根据教条或狭隘经验站在人民头上,强迫人民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解放斗争,即使这种主观愿望和动机是人民的,结果也是不可能的。人民不应该这样自称共产党员的人。但是,如果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学生和服务员,虚心向人民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集中人民的意见,然后站在里面,做人民的榜样,和人民一起坚持,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那么人民就必须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因为如果没有高度政治意识的共产党作为领导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为了天下大同实现共产主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顺应实际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大的责任,举旗定位,规划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国取得了全方位、开拓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刻而根本性的变化。全方位、开拓性的成就为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为我们创造了新的面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自信、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当今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引领中国科学发展的党;是一个经得起各种风暴考验、与群众呼吸、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大,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

这是我想向你汇报材料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跟党走。

在这一部分,我分享了几个历史故事,并向你汇报了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子贡问孔子,我们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要有强大的军队,足够的食物,人们对国家的信仰。子贡又问:如果三个要去掉一个呢?孔子说:去兵吧!人们总是吃饭。子贡又问:如果剩下的两个要去掉一个呢?孔子很认真地说:去吃。接着说:自古就有死,民无信则不立。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士兵,没有食物,而是一个国家失去信仰后的崩溃和分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信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一,党的一大。

我们党的所有历史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的,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会议的最后一天,他们因暗探的干扰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出席会议的13位代表包括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定的包惠僧,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了以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的党领导机构,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件事做得不好就会掉头,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包括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也未必完全理解会议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党的重要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陈独秀在陈炯明的统治下,南方政府担任教育厅长,正在筹集资金。人一走,钱可能就没了,不能去上海。由于北洋军阀政府财务困难,李大钊停止了北京八所高校教职工的工资。这八所高校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他是一个重要的负责人,想追工资,不能参加会议。

成立共产党有多重要!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一年谁在乎?一大开,走散,各奔东西,13位一大代表最后的人生结局也大不相同:

一九三十年刘仁静被党开除,八十七年死于交通事故;

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王尽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生命。

十三代表中,七人出了问题,四人死亡,最后只剩下两人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我们党能够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起源于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泽东。

这些脱党、被开除党籍甚至成为叛徒的人,无论从智商、学历、背景、影响力等方面都不一定比毛泽东差。其中,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执行主席,宣布会议开幕,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只是一名负责会议记录的秘书。但是张国涛最终在国民党军统当了特务,中共一大执行主席与国民党特务联系在一起,这是怎样的历史命运?如果历史是可知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成立的党在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他们会做出如此困惑的事情吗?他们不相信共产主义。他们能不迷茫吗?因此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总书记说: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仰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正确的理想信念,想信念,你就失去了成为共产党员的资格,你就不能来找我们!建立初心不容易,坚持初心更难,同一起点,完全不同的归宿!真是英雄辈出,大浪淘沙!

(二)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

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5月9日,会议的最后一天,选举产生了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党内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共有10名成员和候补成员。在那个血腥的残酷斗争时代,干革命就是用生命去做。1931年,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安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党委和代理组织部长,属于高级官员。蒋介石几次派人劝他。

介石写的劝降信撕碎,蒋介石打电话到监狱,他一听到就摔掉电话,最后也被秘密杀害。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10名委员,有8人先后牺牲,无一变节,无一叛变,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对党忠诚”的誓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怀念!

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这样描述:“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起见,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并首次将“政治纪律”概念引入党的纪律检查制度。自1927年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党内监督机构先后出现过监察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党务委员会等名称变化,党内监督机构具体职责也随着党面临的形势任务而调整、充实、完善,但竖起监督执纪旗帜、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个初心初衷一脉相承、始终不渝。

2019年第11期《求是》杂志署名“钟纪轩”的文章指出,“纪检监察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初心初衷就是加强党风监督、保证党的先进纯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作为xxx干部,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并将xxx机关的初心使命刻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三)长征故事。

我们回顾中央红军的整个长征,出发的时候有86000多人,沿途还扩招很多人,总的说起来也有十几万人,到了延安才剩下个零头——6000多人,这是什么概念?不足5%,95%以上的红军战士把自己的尸体留在长征路上了。

长征中,贺龙部队里担任师长的贺炳炎一条胳膊被打断了,半个身子被鲜血染红。他挺到了战斗结束,因为流血过多而昏迷。在一个小村子的打麦场上,卫生员抬了个大凳子,用绳子把贺炳炎捆在凳子上,什么麻药都没有,医生硬是踩着他的身体,用锯木头的锯子给他截了肢。在场的贺龙从凳子底下一摊脓血里扒拉出来一些东西。后来做战斗动员时,贺龙从怀里掏出手绢打开说,“同志们,这是你们师长的骨头渣。”这样的事在长征路上不胜枚举,每一个故事都可能让你潸然泪下,让你燃起熊熊火焰。

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邓榕)问父亲,“长征路您是怎么过来的?”邓小平却用了三个铿锵简明的汉字“跟着走”!语言简洁精辟,一语中的。但简洁明确的语言,却传达着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跟着走”,跟谁走?怎么走?一个“跟”字,明确了方向;一个“走”字,坚定了信念,这恰恰是小平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跟谁走?是张国焘的“跟我走”,还是邓小平坚持的“跟着走”?说到底是信仰的选择问题。

所以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

弹指挥间,当年上海石库门里燃起的星星之火已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燎原之势,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已经成为巍巍巨轮;曾经只是中国300个政治团体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而党员人数,由58人变为了9100多万人。

是信仰如磐、精神永志、初心不改;是以思想拓路,与人民奋斗,善自我革命。南湖革命纪念馆熠熠生辉的党徽之下,新时代的领路人字字千钧,“唯有。

不忘初心。

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是我想跟大家汇报材料的第二个方面。

就是要用心用情尽职尽责的做好党安排的每一项工作。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看谁?看xxx干部。xxx干部是党的纪律部队,应时时讲党性、处处重品行、方方面面作表率,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还记得,还是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一首首颂扬党的红歌,传遍大江南北,响彻祖国大地,共产党的故事感动过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是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中成长,改革开放,国富民强令我们尽享太平盛世的福祉,然而也有风云变幻,各种自然灾难突如其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的身影,从建党至今,每次民族灾难来临之时,冲在最前面的总是共产党员,他们用肩膀为我们扛起了重担困苦,用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在突如其来灾难面前,比如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疫情,是党发出号召,有一份希望就要尽100倍的努力,军队的专业搜救,举国之力抗击非典抗击疫情,特殊党费缴纳,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超强的凝聚力,党心就是民心。

在过去的5年中,常常见到的一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会直接出现在平民百姓中间,引起一片欢呼和手机镜头咔嚓声。在北京街头的中式快餐店,他端着盘子,排队买饭,和百姓一起用餐;春节来临,他自办年货,回到插过队的农村看望老乡;他淋着雨同工人交谈,到农民家看谷仓、床铺、灶房、猪圈;他记挂老人,去敬老院不忘查看每日食谱;他关心学生,告诉他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地震灾区考察时,他走进帐篷了解安置居民生活,夜深了就在简陋的活动板房中住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可见,我们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做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

责任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要知道自己这个岗位、这个环节,在整体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发挥的作用,自觉的做好分内之事,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任务。我们要怎样建设一支xxx铁军,我的体会是,打铁的人,首先应当是铁打的人。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你不种地,但你有吃有喝;你不织布,但你衣着华丽;你不造车,但你以车代步;你不盖楼,但你家居安泰;你不是神仙,但许多人尊重你;你没有才华,但你仍然能够参与社会;你相貌平平,但你的爱人喜欢你;你能力一般,但你的儿女崇拜你。

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依靠什么去和他们进行交换?你是依靠什么获得你需要的生活物品?你是依靠什么赢得社会的尊重?答案就是单位。这段话出自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善待你所在的单位》的文章。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我们每个人的分工或许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在通过工作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创造自身价值。可见,工作单位是我们和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和纽带,工作不仅仅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自己美好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后院。

那如何尽党责呢?

首先要辨是非。有空气就有细菌,我们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中,每天都在经受着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承受着社会变革、利益调整带来的思想震撼和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人们一时的思想迷惑,造谣惑众、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来搞乱人们的思想,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坚决相信党,相信组织。

其次要知荣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可见,我们的党是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把人民群众当做与自己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党的利益和我们的利益,党的荣辱和我们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

其三要重践行。我们和党是一家人,我们和党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维护党的形象,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的形象的时候,应当感到痛心和愤慨,能够挺身而出、严厉制止。我们要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我们的党,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这是我想跟大家汇报材料的第三个方面。

清代有个文人县长叫做袁枚,他写过一首名叫《苔》的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过去,这首诗很少有人知道,号称“孤独了三百年”。前两年,因为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推送,这首冷门诗歌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正如这首诗里所说的,或许今天我们在座还是一枚小小的苔花,但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有xxx工作这个宽广的大舞台,只要我们足够坚定、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像牡丹一样,灿烂地绽放,展现自己的风采。

今天的汇报材料耽搁了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宝贵的时间,不当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我将认真学习改正,下去后我一定用学习的态度琢磨工作,用吃苦的精神投入工作,用创新的意识扛起工作,用低调的姿态慎待工作,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关爱。

谢谢大家!

党课讲稿:党史国史党课稿

演讲又叫演讲,它是在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开的演讲。演讲稿是演讲的基础,是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反映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大家好!

xx年党的奋斗史,xx年新中国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秉持。1921年,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党从此踏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xxx表示,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xxx说。

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xxx看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展土地革命、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领导解放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一直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一条主线,并且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自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xxx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并且珍惜党的历史。通过学习党史,我们能够认识到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多么艰辛。通过学习新中国史,我们可以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不断总结历史经验。

事实上,重视对党史的学习,从自身发展的历史不断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罗平汉告诉记者,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94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规定,干部的初级课程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的延安整风就是以学习党史、总结党的路线是非为开端。在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党史的基础上,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后,围绕《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开展了一场普遍而深入的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既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欧阳雪梅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史、新中国史经验和规律的全面总结和概括,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来龙去脉、深厚底蕴、创新发展。

三、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薛庆超认为,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可以更好地明确我们到哪里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为恒心,书写新华章的重要途径。”xxx认为,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等基本问题,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我们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丰富营养与不竭动力,接续奋斗,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xxx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罗平汉提出,与老一辈共产党人往往是党的历史的亲历者不同,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有一个学习与了解的过程。虽然党内不少干部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了党史、新中国史,但也有党员、干部对党史、新中国史缺少深入学习,还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认知。我们不仅要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今后还应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持续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

谢谢大家!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既可以从中外的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得出一些有益于党和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更能够从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看清未来,坚定(初心优秀优秀优秀优秀范文)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要你多读读“四史”的相关著作,多看看“四史”的有关视频,多听听“四史”亲历者的述说,你就能发明学“四史”的诸多好处。

学“四史”可以坚定信仰明确方向。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都让我们知道: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尤其当我们真正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把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回过去看看来时的路,再看看取得的进步,再想想我们要实现的伟大目标。从党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到此刻的九千万党员,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共和国,从救中国到增进民生福祉,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建设五个文明,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

学“四史”可以坚韧斗志促进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初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心中“可爱的中国”坚韧同艰难困苦作斗争;在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又有多少优秀建设者改革家干部群众,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殚精竭虑尽心竭力,用一辈子做了两辈子的事。我们能够安心享受不思进取吗?中华民族的复兴,民生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高峰还会有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狂风暴雪等着我们,让我们志同道合坚韧拼搏以发展的自己促进发展的国家和民族,让国家既富且强。

学“四史”可以明晰形势提升自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形势,对时局的熟悉和把握,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从国共合作到建立共和国;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sars到新冠肺炎的操纵。每到形势突变时,总能认清形势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每一次的应对和成功会让我们更加相信党和国家的伟大,相信人民的伟大,也让每一个中国人更加自信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学习“四史”也一定会增强人们心中的“四个自信”

每一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四史”,自觉地在“四史”的学习中获得力量明确方向主动作为勤学奋斗,积极同一切不良思想作斗争,始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完成“两个一百年”阶段性的历史使命而奋勇前行。党员在自身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言传身教,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史”,理解昨天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做法和中国作为,自觉维护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

大家好!

xx年党的奋斗史,xx年新中国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秉持。1921年,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党从此踏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xxx表示,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xxx说。

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xxx看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展土地革命、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领导解放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一直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一条主线,并且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自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xxx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并且珍惜党的历史。通过学习党史,我们能够认识到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多么艰辛。通过学习新中国史,我们可以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事实上,重视对党史的学习,从自身发展的历史不断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罗平汉告诉记者,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94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规定,干部的初级课程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的延安整风就是以学习党史、总结党的路线是非为开端。在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党史的基础上,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后,围绕《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开展了一场普遍而深入的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既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欧阳雪梅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史、新中国史经验和规律的全面总结和概括,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来龙去脉、深厚底蕴、创新发展。

薛庆超认为,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可以更好地明确我们到哪里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为恒心,书写新华章的重要途径。”xxx认为,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等基本问题,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我们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丰富营养与不竭动力,接续奋斗,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xxx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罗平汉提出,与老一辈共产党人往往是党的历史的亲历者不同,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有一个学习与了解的过程。虽然党内不少干部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了党史、新中国史,但也有党员、干部对党史、新中国史缺少深入学习,还存在某些似是而非的认知。我们不仅要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今后还应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持续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

谢谢大家!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曾打出一面红旗。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决定由何长工牵头,会同李明义、杨立三负责设计制作工农革命军的军旗。经过反复磋商,最后商定: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军旗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星内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旗杆处用白边,竖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3人将设计的样旗送给秋收起义前委书记毛泽东审定后定了下来。9月9日,我军的第一面军旗由此诞生。此后,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做过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和鲜红的旗色没有变。

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不再打统一军旗,而由各根据地和各部队自行制作军旗。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统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亦未设置统一的军旗。

1948年,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军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军旗的问题,确定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军旗工作,并由时任总政研究室副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的黄镇牵头组成设计组,成员有来自军委作战部和总政治部的张清化、江右书、张明等。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设计小组预选出30多种方案制成“样旗”,送交周恩来和中央领导审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看了“样旗”后,都认可了军旗用红底、旗上有五角星,象征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还说:“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表示南昌起义是建军的日子。”1948年底,毛泽东看鲁中军区政治部《前卫》特刊时,对封面红旗上的五星和“八一”很感兴趣,于是中央机要室的叶子龙拿着特刊找到张清化和江右书,表示可以按这个思路来设计军旗。设计小组根据这个意见设计了三个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是五角星置于左上角,五角星右侧为“八一”。将3种方案提交中央书记处会议审议后,又广泛征求了各界代表的意见,大家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周恩来将方案提交1949年3月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审议。3月13日,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应为红底,加五角星,‘八一’二字”。

此后,设计小组按第一方案制作了一面绸料标准样旗,并按周恩来的指示,组织部队演练授旗仪式,又拟出了“方格等分法”,解决了五角星和“八一”二字的位置问题。6月15日开幕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上,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样式为:旗幅为红底,长方形,横竖为5∶4,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故简称“八一军旗”。

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根据中央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行的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通知的要求,推进、执行,实现四个理解。

学习历史思维。想知道大道,首先是历史。党员干部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历史,多读党史新中国历史故事,多读党史新中国历史原着,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历史中汲取养分,用历史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历史思维洞察世界,看地球村的变迁,看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只有珍惜党史新中国史传纪的精神粮食,才能知道我们党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党员干部只有记住历史纪念碑,学习历史思维,才能在党史新中国史的熏陶下走上新的长征路。

培养历史的眼睛。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跋扈》中说:留下探索,子孙总结。

留下经验,后代咀嚼。

留下教训,后代参考。

如果有错误,后代会避免。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了解我们党的探索,我们党的经验,掌握党史新中国史传纪的重大事件,掌握重大事件本身的重大影响,致力于深和远,培养自己深刻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成为勤奋的实践者,掌握未来趋势。

加强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裕到强大的艰苦探索和历史必然,提高四个意识。

要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从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中遵守人民的感情。

要深刻认识世代和世代负责人的本质内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承担历史责任。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党员干部要成为推进发展的过路人,担任领导,服务大众亲切的人,以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一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做出正确的时代、正确的人民、正确的历史业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员干部要学习党史新中国的历史责任,在学习党史新中国的历史中总结经验,积累智慧,启发思维,在鼓舞帆中弘扬逢石开路,鼓励前进,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我们必须重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更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更加自觉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有一个这样伟大的党而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并且珍惜党的历史。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能够认识到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多么艰辛;通过新中国史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增加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找回共产党员的初心,找回当初入党时的澎湃激情,从而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作为。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我们必须重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更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更加自觉地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有一个这样伟大的党而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并且珍惜党的历史。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能够认识到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多么艰辛;通过新中国史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们党在党内教育中历来十分重视党史的学习。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可以让人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走过来的;在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党史的基础上,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科学总结和概括,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既凝聚了全党共识,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汇聚全党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和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通过我们党大力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可以深切感受到政策与策略确实是党的生命;通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作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和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可以明白全党一盘棋、树立全局意识是多么重要;从老一辈革命家人生经历特别是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进而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守初心、担使命;反过来,党史上某些历史人物因理想信念动摇、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最后走向革命的反面的教训,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应做一个党史、新中国史问题上的明白人,因此,应当努力把党史、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修好。

与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同,今天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对于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不存在天然的熟悉,有一个学习与了解的过程。因此,不但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应抓好学习,就是主题教育结束后也应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持续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

学党史党课讲稿

大家好!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讲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历史是的教科书。目前,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身着检察制服,肩扛公平正义的检察一员,作为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中的一分子,我认为:

一是要充分认清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结合2021年,既是我们党百年“华诞”,又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更要通过学习党史,不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进一步厚植初心,强化使命,以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投身伟大的奋斗历程,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实现新的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切实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到“党在心中”。不做“两面人”,这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检察机关也正处在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持续保持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神状态,时刻绷紧防范化解风险这根弦,打好主动仗,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机关共产党员,虽做不出什么巨大的贡献,但不将党的事业、检察事业装在心中,不能认清形势,为党分忧,也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一个检察人员,我们更要充分认清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在司法实践中,自觉将党的意志贯穿于日常办案,体现于每一个环节,用职业的忠诚来实践对党的诺言。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一定要通过这次党史教育,结合我院20xx年度工作报告,不断提升自己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为xx检察机关第一方阵,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党史学习党课讲稿

“半截皮带”的故事。

1936年7月,南下征战的红军从四川甘孜出发再次穿越草地北上,对大部分红四方面军将士来说这已是第三次过草地了。一片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处的茫茫草地,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与前两次穿越不同,这次的路途更远、时间更长,最大考验来自粮食的严重短缺。(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概况:第一次过草地是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樊功会师。经过一周艰苦跋涉,编入红军右路军的四方面军第4、第30军官兵于8月底前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与此同时,左路军先头部队也进入了草地。

第二次过草地是1935年9月15日,张国焘又命令左路军先头部队南下,这样,第4军、第30军的红军官兵就不得不第二次进入渺无人烟的草地南下。

今天党课讲述就是第三次过草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也就是现在陆军第75集团军某红军旅4连的前身。当年7月7日,红四方面军开始第三次穿越草地。彼时,8连战士周广才所在班只剩7人。由于出发地人烟稀少,粮食储备本就不充裕的他们征程还未过半就已断粮。起初,野菜、草根、树皮尚且还能稍微缓解饥饿,可随着行程的推进,连半株野菜也难寻,战士们只好从自己身上搜罗可以充饥的东西:先是皮枪带,然后是钉在鞋底上的皮撑,最后大家想到了自己的皮带。

(草地具体情况介绍: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红军进草地之前发放的物资: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一共多少人没能走出草地,都是因为什么原因:红一方面军损失6207人。红二方面军损失约3092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以第三次过草地统计即损失近7000人。如果加上第一、二次过草地损失的人数,估计损失数翻一倍还要多。在草地行军十分艰难,高原缺氧,天气多变,风雨雪交加。泥泞,寒冷,饥饿,夺去了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

“该吃你的皮带了。”当班里只剩年仅14岁的周广才腰间那条皮带时,他纵有万般不舍,只能含泪将皮带交给战友。

战友们都知道,这条皮带是1934年红军在任合场战斗中缴获的战利品,是周广才心尖儿上的东西。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皮带贡献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广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皮带第一个眼儿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再也忍不住了,“咱们不吃了,同志们,把它留下来吧”,他向战友哭着恳求道。最终,大家忍着饥饿,把这吃剩的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班里6位战友相继牺牲。班长在临终前叮嘱周广才,“一定要将半截皮带保留下来,走出草地,带着它去找党中央、去见毛主席。”带着嘱托,周广才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延安。为了缅怀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舍不得再用。1975年,周广才将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献给了国家。

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大型主题展的“红军长征”展柜中,每每见到这个红军战士们忍着饥饿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就能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段艰苦岁月。

“半截皮带”里有信仰。

巴金曾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回望我军90年的辉煌历史,处处氤氲着信仰的味道、彰显着信仰的伟力。如果说人的其他支配力量,都可算作驱动行为的“普通燃料”,信仰则属于“核燃料”。是什么让无数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无不源于他们内心笃定的强大信仰。凭借这种信仰,董存瑞毅然托起炸药包、黄继光决然扑向敌人的枪眼、邱少云经受住烈火的考验……无数钢筋铁骨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打败敌人、赢得胜利。

战无不胜赖有魂。对革命军人而言,心中的信仰除了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还有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打的是“钢”,我军打的是“气”,结果“气”战胜了“钢”,这股“气”里面就有信仰的力量。越是了解军史的细节,就越是叹服于信仰的惊天伟力。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走过千难万险的长征路,还是打败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战胜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铁一般的信仰永远是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的信仰越坚定,距离打赢就越近。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军人有了信仰,就会坚定跟党走,而不会走入歧途。当年张国焘叛逃,连一个警卫员都没能带走。建军90年来,我军在战争年代没有被艰难困苦和强大敌人压垮,夺取政权之后没有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打垮,历次政治斗争的**中没有被别有用心的人搞垮,改革开放后没有被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冲垮,尤其是在今天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始终保持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离不开一代代官兵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笃定不移的政治信仰。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当前,我军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历史关口,需要面对和解决许许多多的现实课题,前进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遇到各种风险和矛盾问题。只要我们具备铁一般的信仰,并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强军兴军的伟大目标。

革命理想高于天。

坚定理想信念,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共产党人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追求远大理想,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加入共产党的人谁不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福利。朱德同志万里寻党的坚韧不拔,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理想可以让人充满对生活的渴望,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生活得更好。像朱德同志一样追求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胜枚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有不少人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年过半百的徐特立,也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危难时刻的选择,更能彰显共产党人理想的崇高和伟岸。

坚守理想信念,经受住任何考验。革命年代,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危险往往关乎生死,且考验无处不在。他们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受住了来自敌人、来自生活的重重考验,即使面临生死也沉静淡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牺牲,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正是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因而,中国共产党自建立新中国后,就注意开展党内整风,反对特权现象,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不正之风、奢靡之风,确保党的肌体保持纯洁和健康。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注意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出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践行理想信念,致力民族复兴。践行理想信念体现在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上,体现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志。中国共产党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刮骨疗毒,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就在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在于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的一边。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体现在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还是党的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都是党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都是净化党员灵魂、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的过程。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党的政治灵魂,就能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固本培元,就能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就能引领和带动伟大的社会革命。

传承理想信念,筑牢常青基业。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能变。传承理想信念,是维系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是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武器。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新方位,结合变化的党情、国情、世情,做好理想信念的传承工作,确保理想信念绵延不断、赓续不绝,为党的千秋伟业强魂筑基。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是传承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理想信念的确立始自艰苦的革命年代。涵养理想信念就要抓好革命传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教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当然,革命传统教育还要面向广大群众,让其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政党认同,改善党群关系。尤其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党史国史学习,使其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大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对极不平凡的光辉岁月和巨大成就,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躺在功劳簿上,而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继续奋斗。前进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挑战,甚至遇到惊涛骇浪。这就更需要通过加强全党的理想信念,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党史微党课讲稿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至此,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真正使精神财富转化为前行动力。

回顾历史,1921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的必然,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性质,播种下为人民谋幸福的红色火种。1949年新中国成立终结了百年屈辱史,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至此中国经济积蓄力量,蓄势待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宝贵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新时代中继承和发扬,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宝贵精神力量为依托,做到勇开新局、敢破难题。

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接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可以说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伟大成绩,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用事实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全体共产党员应当学好党的群众史观,端正心态,坚持与党的步伐一致,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上来,不断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冲破层层阻碍时代发展的荆棘。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当前,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样的一个重要时刻,更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和精神,继往开来,持续奋进。全体共产党员需要在学党史中继承发扬革命先烈追求信仰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补足精神“钙质”;需要在学党史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需要在党史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蓄精神力量。

党史党课讲稿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党的光辉历史进行了回顾,对党在奋斗历史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概括,着重就。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我认为,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领会讲话蕴含的深刻内涵,要牢牢把握这八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解,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从党史来看,毛主席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主张,实际上是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才逐步被我们党所认识、所理解,一直到党的七大,才真正成为我们党普遍的共识,毛泽东思想才成为我们党一致赞同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得出的历史经验。现在,在全世界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政党不是很多,在这个时候,总书记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二要加深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解,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又一重大贡献,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的。我们现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有骄傲,这条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三要加深对增强“四个自信”的理解,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书记强调的第三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注意到,在建党95周年前,从文化自信的提出过程来看,2014年2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团审议时提出: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5年,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进一步阐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这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非常鲜明的,也是在非常重要的节点上,再次提出“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对于我们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四要加深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始终坚持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强调的第四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谋划的一个总的纲领、总的方针、总的布局安排。所以我们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一步一步地向前努力。

五要加深对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理解,始终坚持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总书记强调的第五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大家知道,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就是“两个基本点”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再次提出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对于我们坚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六要加深对坚定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解,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总书记强调的第六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民立场涉及到我们党根本的宗旨,这次“七一”讲话,总书记再次重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对人民群众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我们要深入理解总书记人民观的深刻内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七要加深对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总书记强调的第七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总书记在讲话中,有几句话特别鼓舞人心、非常提气,总书记讲,“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听了之后感到掷地有声,精神特别振奋。

八要加深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始终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总书记强调的第八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总书记特别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所以,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说到底是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够巩固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个高度上统一思想,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重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理解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就是要把高质量发展推向前进。

第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对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温,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认真落实重点工作部署,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创新创业,找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努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第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苦干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第四,狠抓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推动发展环境改善。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发展前景的观念,持续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好投资者和创业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倡导深入下去、解决问题的作风,深入到问题当中,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产生原因,拿出破解之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敢于直面问题,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真正敢担当、勇担当。

第五,认真抓好上级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做到整改到位。把抓好整改落实作为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大契机,作为推动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一项硬任务,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根据整改。

方案。

确定的整改事项,逐条逐项整改,坚决把指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整改落实到位,做到责任不落实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特别是一些挠头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不能回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找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和执行不到位的地方,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按照全年机关党建工作安排,七一前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做出了系列部署。做合格党员,学好党章党规、学好系列讲话是前提。

一要组织好学习。要求各级党委中心组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坚持把有关精神融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教学的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级党委讲师团广泛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乡村、企业、军营开展宣讲,营造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自媒体精心策划,在点栏目节目进行集中连续报道,深入阐释解读党章党规、讲话精神,宣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的热烈反响,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实践和工作成效。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学习贯彻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既要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制度等进行督查,也要对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成效进行督查,确保学习贯彻出成果、见成效。

党史教育党课讲稿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活动,今天的党课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

一、以史为鉴增信念。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一)学习党史,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芒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学习党史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着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客观现实来看,全面了解党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了解党的光芒历史,认识初心使命,坚决理想信念至关重要。

(二)学习党史,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在。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立的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认真学习党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才能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着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读深悟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让广阔党员正确的认识现在的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远在路上。

(三)学习党史,才能科学地把握未来。总书记讲学习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的。过去、现在、未来是相通的,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只有正确认识了现在,才能科学把握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无论顺利还是曲折,我们党始终在奋斗中克服艰难曲折,靠奋斗创造未来;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也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从党史中激发责任之心,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要从党史中激发担当之心,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要从党史中激发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历史激发奋斗精神,真抓实干,奋斗出美好明天。

(四)学习党史,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决,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总书记指出:“坚决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决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长征途中,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二七四团的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个“半截皮带”的故事引起总书记很深的感触,他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坚决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最深层的内核,贯穿于党的百年历程。无论是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还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正是因为有坚决的理想信念,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不惧风险、不畏艰难、接续奋斗,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二、学思悟践强三力。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

(一)做到真学、笃学,在学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形形色色的思潮抬头涌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锋利凸显,党员干部在波谲云诡的形势中,一旦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断力,就可能在“涡流”中辨不明方向、分不清是非,犹如“蒙眼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只有多学习党史,学好党史、学深党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走向哪里。只有理解和答复好这些问题,在真学、笃学党史中寻根守魂,才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一是要正确认识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发动大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观点。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就是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这一主线,坚持以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对待党史上的人和事,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二是要把握历史规律。要全面看、辩证看,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根底之上,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把握历史规律,全面认识与科学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社会认知,科学。

总结。

历史经验。

三是要反对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抹黑英雄,诋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本质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其所散布的种种言论和谬误观点,不仅涉及学术研究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关涉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问题。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言论和其虚伪性与荒唐性,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攻击与诘难,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敢于发声、勇于亮剑,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史学思潮。

(二)要学深、学新,在学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历史是现实的根源,能为现实指引正确方向。毛泽东曾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提升政治领悟力,离不开对党的百年历史的系统深入学习,前人走过的路可以为我们当下的实践提供有力先导。我们要从党史学习中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只有从经常学习中常学、常思、常省,才能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

一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一百多年前,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赔款,山河破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由于其局限性都未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在生死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带着中国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带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自此,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学习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而赢得胜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而走向成功,化解各种矛盾难题而铸就辉煌,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二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首中国近现代史,面对争取民族、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带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实践证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只有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事业才能获得发展。反之,如果不能将外在的理论、政策和要求成功地转化为内在的主动,不能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是照抄照搬、食而不化,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遇损失甚至是挫折。

三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望百年党史,从党成立的开天辟地,到领导人民改天换地,再到领航中国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不断带着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砥砺奋进,硕果累累,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三)要学常、学实,在学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主要是指在执行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效率,是保证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决定性因素。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局面,就要把党史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始终做到实实在在学、结合实际学,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

一是要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根底。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是要以上率下、做好表率。党史学习教育中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具体推进中,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担当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激发他们实践上的干劲,焕发继往开来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

三是要一鼓作气、继续奋斗。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珍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领,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迎难而上的锐气、向难而行的胆气,不辱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节点,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在学史力行中提高政治执行力,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三、

牢记使命开新局。

(一)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以强基固本为重心,以进位争先为目标,让政治工作“生命线”更有生命力,在新起点推动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二)要不断解放思想。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芒历程,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和社会稳定。要自觉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只争朝夕、干在当下的责任担当,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奋力推进事业取得新发展。

(三)要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志们,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百年党史,既是固本培元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更是鉴往知来的航标灯。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推动队伍各级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荣耀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铸就信仰之魂、夯实思想之基、担当为民之责、増强斗争之力、修养清廉之风。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党史党课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第二批“。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开后,我们充分踩实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步骤,以此作为深化主题教育效果转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按照方案具体部署,历时×天,重点对××个××和××个××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梳理总结出×个方面××个矛盾问题点,同时研究制定了×个措施办法。现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个汇报:

纠正“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调研发现,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体情形,呈现“三多”“三变”“五缺乏”特点。

“三多”,即会议文件多、检查考核多、报告报表多。有的执行文件、会议、简报等相关制度搞变通,正式发文减少,但利用电话传真、短信微信、电子信箱、qq等渠道下发文件不在少数;正式会议减少,但各种专题会、推进会、研究会多起来了,且大多要求主要领导参加。比如,某乡镇201×年全年收到各类来文来函×余个,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类会议×余次。有的刚布置完一项工作,马上就要求上报推进情4况、总结报告和经验做法,填报各类表格,检查考核紧随其后,基层疲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又如,某乡镇党委书记反映,曾一天迎接过×个部门检查,且都要主要领导陪同,否则不能体现重视。再如,有的地方把文件下发、会议召开、图片记录等情况作为检查考核硬指标,把工作创新变成材料创新,大量人力精力耗费在文山会海之中。某街道迎接创卫检查验收,准备文件资料目录长达×页,全部内容可以装满半间屋子,且不同领导要求不同,先后×次返工重做。

“三变”,即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责任下沉变责任书下沉、事项下放变苦事累事难事无好处的事下放。有的落实工作喜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但往往是办公室“到边、到底”,人没到、内容没到。有的把层层压实责任变成层层签订责任书、承诺书、保证书,成了层层推卸责任。比如,某区县签订责任书×种,有的甚至把责任书签到普通群众一级,且要求全覆盖,要求村(社区)所有群众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社区所有司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又如,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允许收费后,一放了之,并要求通过第三方机构出具审核报告(如安全风险评估、环境保护评估、立项可研报告等),致使第三方机构变成“二政府”,少数第三方机构恃权态度蛮横、收费昂贵。

“五缺乏”,即缺乏调查研究、缺乏换位思考、缺乏协同配合、缺乏服务意识、缺乏责任担当。有的安排工作不调研、不思考,拍脑袋、凭空想,只管自己需要,不管能否办到,只管面上好看,不管实际成效。有的制定文件、出台政策不接地气,群众看不懂、问不明。有的本位主义突出,只站在本部门角度看问题。有的政策相互冲突,部门互不相让,群众无所适从。有的机械执行政策规定,即使与实际不相符,群众怨声载道也不管不问。比如,某社区支部书记反映,办理社区办公用房产权证时,经办同志给出一份清单,要求提供×项证明材料,自己作为支部书记都看不懂,也不知该找谁出具,普通干部群众办理难度可想而知。又如,某乡镇反映农村还建房屋问题,管征地的不管建设、管建设的不管征地,建成后的户型、面积、数量不符合群众意愿,分配工作难开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点多面广、形式多样、成因复杂,既有社会发展、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政绩观念等方面的主观诱因;既有安排部署不切实际、一厢情愿,也有贯彻执行弄虚作假、虚与委蛇;既面临线索发现、定性量纪难题,也存在监督不力、执纪不严现象。

一是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仍需进一步厘清。部分部门承担了大量该由市场解决的事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致使本该重点做的好事实事没做好没做实。二是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不尽合理。部门与属地之间职仅限责边界不清,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与空白地带并存,部门内设机构中直接面向群众、延伸基层的机构人员比例仍然偏低,区县部门与乡镇(街道)设置比例失衡。三是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意识不够、方法不多。比如,各方面信息数据尚未实现共享互通,信息平台建设五花八门、各自为政;行政办公流程繁杂,信息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

二是部分制度建设存在短板。一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上级单位考核权重高,下级单位、服务对象考核权重低,致使部分单位只唯上、不唯实。有的检查考核重过程、轻实效;有的现场检查不深入实际,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有的对检查考核工作统筹不够,存在多头考核、搭车考核等问题。二是问责容错机制不健全。有的片面强调严格管理、严格问责,对干部错误性质不加区分和甄别,严重挫伤干部工作积极性,且问责追责一线人员比例高、概率大,致使一些干部不愿到一线担任领导职务;有的仅凭文件资料中党员干部是否讲话强调过、单位是否开会或发文部署过、是否签订责任书,作为履职问责依据。

三是监督执纪问责有待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如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直观、具体,且造成的危害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后方能显现,普通群众信访举报少。不同个体和单位对待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认为是形式主义,有的认为是必要形式,缺乏统一的定性量纪标准。部分地方和单位以及纪检监察机关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对扶贫民生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较多,对其他领域广泛存在难抓住、难定性的问题查处偏软、办法不多,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调研、开会、发文等方面问题是“小节”,不认真对照检查,不能及时整改。

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受主观因素影响。有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热衷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捞取个人晋升资本。有的宗旨意识淡漠,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待基层干部、办事群众高高在上、态度生硬。有的贪图安逸,用商品交换原则对待党的事业、衡量手中权力。有的底线意识不强,不守纪律、不守规矩,甚至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收受贿赂。有的缺乏担当,懒散无为、得过且过,怕冒风险、担心踩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推诿扯皮。

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点上突破、由浅入深,紧盯党员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看得见、抓得住、做得实的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要以上率下、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标本兼治;要刚柔相济、正反结合,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正面倡导和严肃查处相结合。以六项具体工作为突破,坚持落细落小落实。

一是持续紧盯扶贫民生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贯彻落实精准方略不到位,贫困户识别、扶贫措施制定、脱贫对象认定不精准,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搞“层层加码”,搞表格应付上级检查、增加基层负担等具体表现,严肃查处问责,公开通报曝光,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

二是全面清理“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问题。坚持从市级部门抓起,督促市级各部门对各类示范点、办公室等进行全面摸底清理整顿。

三是集中整治会议文件多、检查考核多、报告报表多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统筹安排会议文件、检查考核、报告报表等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备案制度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对存在问题切实整改纠正。

四是持续筛查整治信访积案背后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因不同单位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引起的群众信访举报问题进行专项梳理,集中交办督办,推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担当作为。

五是专项清理“责任书”“承诺书”“保证书”过多过滥问题。坚持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改起,督促各级各部门对要求签订的各类责任书、承诺书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法律法规、上级单位没有要求签订,有关职能职责已有文件明确规定,签订责任书实际成效不突出的,一律取消。

六是建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负面清单。针对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等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查处较少现状,由市纪委监委牵头认真梳理,形成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负面清单,加大查处问责通报力度,增强制度执行力。

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建议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解决部门职能交叉、服务基层不够问题。推进部门整合,优化职能配置,提高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机构人员比例。

二是解决乡镇(街道)权责不匹配问题。加快乡镇职能转变,突出乡镇履职重点,扩大乡镇管理服务权限,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优化乡镇机构设置,推动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完善乡镇之间以及城区街道与区县部门之间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行政事业编制资源向产业集中、人口集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较重的乡镇(街道)流动。

三是解决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界限不清问题。厘清部门和地方的职责边界,严禁部门随意将部分职能职责简单下压给地方,推动责权利相统一。

以完善制度机制为抓手,营造勇担当敢作为的制度环境。

一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和改进考核评价指标设置、方式方法,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如增加群众、企业、下级单位的评分权重;改进检查督查方式,采取不打招呼、少看资料、直奔现场的实地检查督查。

二是推动职能部门完善制度规定。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针对工作调研、群众反映、信访举报等各渠道收集的制度层面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和协助做好政策修订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以强化教育引导为常态,树立鲜明导向。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根本在于党员干部自身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上级单位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认真对照检查,发挥“头雁效应”,从调查研究、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讲话发言等具体事项做起,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关注和解决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作部署,适应新形势新需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鲜明导向,最终通过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点滴做起、聚沙成塔,带动风气好转。

党史党课讲稿专题党课

你好!大家好!

前几天,中央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在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保护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全党在新时代的条件下继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目的。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通知精神,重温党的奋斗历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记住初心使命的高度自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存史、学史、治史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坚定继承了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尤其是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是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要修,还要修。

深刻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裕到强烈的艰苦探索和历史是必然的。

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

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承担历史责任。

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始终以思想政治行动为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前所未有。无数仁人志士苦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失败了。在民族受苦、探索光明的逆境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的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xx年以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也是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为公为民写在旗帜上,许下建设新社会,为人民谋求幸福的誓言。党的一大通过党纲,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施社会革命。党的两大确立了党的纲领和最低纲领,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血战革命为什么?毛泽东同志1925年在《政治周报》发表词中回答说:为了解放中华民族,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获得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和顽强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全*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xx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引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开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途径。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和实践明确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干部洁性,党员干部要自觉地与所有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深刻地理解,实践党的大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一起工作,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党史、新中国史是党员干部的珍贵精神滋养、强大精神动力,其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学习历史,注重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从历史高度分析把握问题,帮助我们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我们要深化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历史思考能力,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

非常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