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热门13篇)

时间:2024-01-09 03:41:15 作者:ZS文王

工作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应当尽量客观公正地记录工作内容和经验,以便于后续的参考和分析。请大家参考以下工作报告样本,了解一些行业内通用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建设美丽乡村作文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在变化,城市在变化,乡村也在变化。我的家乡辽阳前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未曾与你一起从头开始,但是我却有幸见证了你充满激情活力的年华,享受着改革的惠泽。

忆往昔。

看今朝。

村领导班子在村书记王绍永带领下,攻坚克难,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带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现如今再到前杜村,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矗立在村门口精美威严的石牌坊,精湛的雕刻技艺,华丽的外表,真让人啧啧称赞。“前杜新村”四个鎏金大字雕刻在牌坊中间的横槛上,流光溢彩,牌坊上面雕刻的龙,寓意着同心协力,国泰民安。穿过石牌坊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是热闹的街市,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广场,广场上有大型led显示屏为村民们播放节目,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花坛里鲜花簇拥着“美丽乡村辽宁前杜”八个大字,广场四周建有幸福湖、福寿山、七曲廊桥、百鸟园、亭台轩榭、音乐喷泉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广场上的建筑物在霓虹灯的装点下,在夜幕的衬托下,华灯璀璨,灯火辉煌;还有那喷泉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高低起伏,形态多姿,时而像飘逸的丝绸,时而像怒放的花朵,时而像直冲云霄的巨龙,真是“何处飞歌云水间,月波影光共斑斓”。美丽的前杜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沈大地上,这么迷人的景色也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人们前来游玩,拍照,流连忘返,到了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

如今的村民已告别了低矮的房屋,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屋内陈设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村里还修建了村史长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前杜村的发展史,观看后让人不禁赞叹前杜村的发展是如此的飞速。

村里为了满足村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修建了村文化馆,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村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村里兴办了工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园。以工业反扶农业,村里建起了万亩连片草莓基地来实施农业发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四万多元再加上工业分红约合六万元。另外村民住楼不收物业费,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800元养老金,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大病救助集体报销,村民们过上了城市的生活,享受了比城市还好的待遇。

展未来。

今朝之甜已尝到,但那远不是我们前杜人行驶的终点,他只是一个加油站,梦想之舟会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全体村民正大力打造草莓特色风景小镇,通过第三产业旅游业和电子商务把草莓产品和工业产品线上线下推向全国市场,实现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我坚信前杜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定会扶摇直上,风鹏正举!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通过实施道路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房屋改造、厕所改造、村庄美化等项目,进行立面整治、水环境整治、园林绿化打造,完善了村庄服务功能,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了村庄宜居水平。

二是乡村治理能力极大提升。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巩固保洁队伍,采取“户集、村收、街运、区处理”的模式,实现村内环境卫生全天候保洁。通过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三者联动,共生共荣。在产业发展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提振了现有产业项目的投资信心,促进了建设村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促进了产业发展。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果。将美丽乡村项目建成后形成的资产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各街区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运行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村级组织项目管理主体责任;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多渠道落实管护经费,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建设美丽乡村口号

3、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

4、全民动员,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建设美好乡村。

5、群众满意高于一切,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6、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7、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抓出成效。

8、原貌整治.塑造特色,让乡村回归乡村。

9、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10、扎实推进“三化”同步,加快建设美好乡村。

12、走科学发展之路,建美好幸福家园。

13、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14、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15、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乡村。

17、新村染绿淮河两岸,和风温暖城乡居民。

19、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20、美好乡村怎么建,要由群众说了算。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

前川村是xx镇政府所在地,毗邻g205国道,其驻地建成区包括前川、上村、立新等自然村,人口642人,耕地面积546亩,茶园面积560亩,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16854元。

(一)规划先行,认真开展好谋划工作。结合xx镇建成区范围具体情况,我们对镇区所辖的村民组进行实地走访,确定了“一心两轴四区”的规划结构,并确定了村口古林公园建设等17个具体建设项目。

(二)发动群众,全面拓展好民意基础。把群众意愿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镇村分别组织召开党员会议、代表会议(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户主会议,共同商讨建设事宜,充分发动广大村民开展“一献四捐”活动(献智、捐钱、捐物、捐地、捐力),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普遍提高。活动中共收到捐款67人,捐钱2.6万元,捐地5.3亩,捐石板石头35方、水泥6吨,捐技术工28个。

(三)清洁家园,为美丽前川建设起好步。前川村内卫生一直不太理想,特别是村内的前川河,从里田开始,流过7个村民组,村民聚居较多,河道垃圾屡禁不止,群众对环境卫生治理意见很大。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镇村把河道垃圾综合治理作为“两治理一加强”的开局工作,通过调整加强保洁员队伍和发动村民“一户一人”出工整治,河道清洁效果立竿见影,村民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大大增强。

(四)明确职责,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xx镇把4个方面17项具体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将镇区保洁等工作安排到农商行、卫生院等6个镇直单位和沿街店面业主,实行“卫生、交通、安全”“三包”。党委班子按需及时召开调度会和镇村组联合会议,动态调整工作部署,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五)上级支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一是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市、县美丽办多次到前川建成区指导工作,通过实地探访,对各个有问题的点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并将其他区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传授给我们,对前川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二是财政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给予支持,并根据上报的项目建设计划和工程进度,加强对工程款的支付监管,督促资金全部使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中。三是住建部门多次派人到现场对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河道清理等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村民建议,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一)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公园基础设施以及绿化已完善,300米林间小路硬化完毕,古树保护已挂牌。前川河道内垃圾已清理完毕,两侧河坝水埠头修建和护岸整治已完成,安排保洁员4名,垃圾桶已购买并安放。村内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的政治已完成。

(二)村庄环境绿化方面:村内绿色植物花草种植、小花坛等建设已完成。

(三)村庄亮化方面:村口公园、路边布点安装路灯31盏。

(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贸市场以及停车场建设完毕,并对外进行店面招租。600平方米地面硬化已全部完成,8套健身器材已购买并安装完毕。

(五)镇标识牌建设以及东干沿路的整治。镇标建设已完成,东干沿路两侧河沟整治完成。

(六)xx展示馆建设。展示馆房顶换瓦,腐烂木构件更换,墙体整修已经完成,馆内陈列“xx—养生小镇”优秀摄影作品,展现我镇自然风光、地域特产、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体现了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七)旅游公厕建设及农户改厕。旅游公厕建设已完毕。已完成改厕56户、露天粪坑12户已拆除。

(八)污水处理方面。铺设dn500波纹管60米,dn400波纹管90米,及pvc管500米,检查井15座,大小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6座。

(九)村内道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包括主干道路硬化1800余米,鹅卵石铺路200余米,入户小路硬化1000余平方米。)。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我镇进展较快,各项主体工程和整治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还不足,乱堆柴火、随意摆放物品、乱扔垃圾的问题反弹严重。二是个别农户改厕中支持和配合度不高,导致一些改厕工作推进缓慢,难度增大。三是个别村民的主体责任感和参与度不强,卫生意识不高,随意乱扔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党员干部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未成分发挥。五是长效机制虽已具备基本雏形,但仍需完善。

1、不断完善投入机制。通过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强后续资金投入,以维持美丽乡村建设中日常的卫生保洁和工艺设施的`维护修理。

2、注重发展产业引导。立足我镇区位优势,以建成区内现存的“老粮站”为旧址,通过盘活国有资产的方式,紧扣“xx养身小镇”品牌,打造具有村庄特点的民宿度假区。

3、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文明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自觉地参与到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共同维护好美丽乡村良好形象和建设成果,促使整治工作常态化。

建设美丽乡村口号

3、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

4、人人重环保,乡村更美好。

6、美好乡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

8、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

9、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魅力。

10、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11、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

12、改水改厕改不良习惯,林绿地绿有绿色心情。

13、绘五彩淮南新景,谱美好乡村乐章。

14、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15、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抓手。

16、坚持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

17、评议完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努力构建美好和谐乡村。

18、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19、用足群众智慧,舞好规划龙头。

20、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21、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范文

美丽乡村:加强领导,落实规划。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村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以及其他具体要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年以来,乡镇在市委、市政府“三美”建设要求下,紧扣年度建设任务,坚持统筹联动、立体推进,推动“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xx镇集镇美丽乡镇建设、涝口中心村建设。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xx镇地处xx东南部,与滁州来安县、南谯区、江苏盱眙县交界,面积196、3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3、1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其中旱田面积1、5万亩,水田面积0、8万亩,镇内宜林山场面积近三万亩。239省道及x001县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丰富的山芋、花生、小麦、西瓜、甜叶菊、玉米等农林产品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2018年以来xx镇美丽乡村建设点分布于尖山、涝口两个中心村及xx镇集镇三个建设地点,其中尖山大陈郢中心村为2018年度省调度的美丽乡镇建设点,涝口中心村及xx镇集镇为2017年度省调度的美丽乡镇建设点。

2017年我镇在市公管局进场招标项目25个,已完成招标工程21个,招标挂网工程3个,项目总投资约3600万元。至12月底已完成工程15个,正在施工项目6个。上半年尖山大陈郢中心村已完成全部工程审计,审计价格920万元。

(一)已完成项目情况。

涝口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1079万元,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2017年初进入提升阶段。涝口老街、中学路、村部路、农贸市场路等道路黑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资金共计466万元。涝口社区服务中心投资95万元,6月初已完成办公用品采购,开始投入使用。涝口社区广场工程投资55万元,4月初已完成全部工程量进入保养阶段。涝口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改造及涝口弱电下地工程投资115万元,分别于5月底,6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量;涝口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共计投资48万元,在2017年4月完成征地工作并进场施工,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验收试运行。涝口广场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共计投资30万元,于6月初进场施工,现已全部完工,并完成验收工作11月涝口立面改造工程投资84万元,现已全面竣工,并完成工程验收工作,12月份涝口文化提升工程投资28万元,现已进入提升阶段。

xx镇集镇整体建设工程总投资约2350万元。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镇区弱电下地投资76万元,目前弱电下地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并完成验收工作。镇区路灯改造工程已完成全部路灯安装,已完成电路接入及开户工作,现试运行正常。xx镇西入口改造工程已完成张自路两侧1米人行道铺砖工作及道路两侧绿化栽植,工程已进入提升阶段。

文化活动中心及桥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150万元,目前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完成三层房间墙砖砌筑及窗户安装,粉刷等工作,现开始对外立面保温层进行铺装。道涵公园投资170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进入提升阶段。,中心主街道改造投资467万元,已基本完成主街道两侧农户门前铺装工作,12月完成道路沥青铺设,工程进入结尾提升阶段。桥镇广场建设投资119万元,目前已完成村部路南侧广场铺装、绿化工作,现开始对服务中心门前基层碎石垫层铺垫。五条路改造工程投资金额380万元,现已完成中学路、中学对门路下水道铺设及农户门前面砖铺装工程,现对红艳路、鸡市路两侧进行垫层铺装及面砖铺装工作,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镇区背街小巷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现已签订施工合同,因天气寒冷,拟于年后进场施工。

涝口改水改厕工程、镇区改水改厕工程、镇区农贸市场改造工程、镇区立面改造工程等设计院已开始设计。预计年后将进场招标。

在“美丽广西”乡村活动不断推向深化过程中,按照上级部门与文件的精神要求,我镇及时对生态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打造典型的生态示范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与挂点单位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上半年沙田镇乡村建设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宣传,营造氛围。

自从去年底以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升级为生态乡村活动,为了持续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我镇开展春节慰问活动的同时,深入各村组开展走村串户宣传生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我镇进展成效以及现存在的问题,切实让“生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入村入户,为推进沙田镇“生态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节前,我镇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图片粘贴摆在沙田政府门口外的宣传栏,利用春节期间镇篮球赛活动的有利契机,组织工作人员引导前来镇政府看球赛的群众观看,使广大干部群众对这活动过程有更加清晰、直观的印象。一幅幅美丽的“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图片展示了“山更青水更绿”一派繁荣发展的大好景象,很多群众在看到图片展后,看到美丽整洁的环境、对比鲜明的村容村貌,纷纷感叹“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使我们的家乡已变得如此美丽”,纷纷表示,日后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清洁乡村建设,争取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截止目前为止,观展人数约达700人次。

结合“春风行动”农民工招聘活动、村级文化广场文艺演出、各村组开展的迎新春、文体活动,我镇组织工作人员到沙田大街、港湾市场、对达村委农贸市场、上新村委大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区发放《给全县农民工朋友的新年致词》,并采取拉横额,张贴标语、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宣传,以激发广大农民工和干部群众在新春佳节期间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目前已发放了《给全县农民工朋友的新年致词》850份,横额5条,张贴标语20张,文艺演出1场。

(二)实地参观,组织交流。

去年12月份底,我镇组织了各村支书主任、驻村工作组长及镇全体党政领导干部共60多人到我镇美丽乡村活动中的示范村淡水村委上包墩、海脚村小组实地参观,与淡水村干部沟通交流,学习他们推进示范点工作的经验,为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提高镇村全体干部工作能力,4月初,我镇组织镇村全体干部到曲樟乡进行“取经”,到他们乡的示范点高坡村进行实地参观,镇主要领导希望镇村干部多多与高坡村干部学习经验和方法,结合辖区实际,逐步改善本村的环境卫生,把我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上新台阶。

(三)、集中整治,保持整洁。

为了让沙田群众过上一个干净整洁、欢乐和谐的“五一”假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镇广泛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力求为全镇群众和外来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节前镇党委政府通知各村各单位搞好责任区清洁,务必做到干净、彻底,务必做到保持整洁。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单位集中开展了卫生整治行动,特别对沿街、沿路、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在此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全镇出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村干部120多人,累计清理垃圾5车20余吨。

(四)、加强组织,强化责任。

为确保把乡村建设活动落实到位,打造“美丽沙田”,给广大群众营造一个舒适、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我镇乡村办完善了相关的工作制度,不定期派出督查组对各个村委、责任区单位进行暗访督查。截止目前为止,发放整改通知书15份,针对死角盲区整改不落实到位的单位负责人谈话3人,并在全镇实行实名通报。凡是年内被镇上通报3次以上,市县通报1次以上并整改不到位的,年终纳入绩效考评,取消优秀资格考评,实行严格问责制度。通过镇乡村办的暗访督查,我镇乡村建设活动工作水平整体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4月中旬,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要求,为确保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规范、持久、深入开展,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解决在活动中认识不深、为官不为、问责不严的问题,全面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我镇对生态乡村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印发《沙田镇开展“美丽北海”乡村建设责任单位、责任人一览表》,重新科学合理划,分确定了本镇各自然村乡村建设活动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同时将市、县挂钩联系单位及负责人、工作队员列入本表,以便于联系,明确责任,确保各部门各单位主动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合作开展活动。

(五)日常清洁,确保洁净。

1、村收镇运、服务外包。我镇将近50%自然村通过召开本村户主大会,均实行以村为单位,由各村按村民自治的方式收取各家各户垃圾服务费,议事联合会与镇环卫站签订服务合同,将本村的垃圾清运进行服务外包,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一天一清或2天一清。

2、定期组织卫生大清扫大整治活动。各片责任单位、村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镇村要道、村中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进行全面清扫,对房前屋后的沟、渠、水塘等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对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全面清捡,特别是边远的乡村,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清除卫生盲点和死角。据目前统计,20xx上半年我镇共组织各类环境整治行动达130多次,收运处理生活垃圾1200多吨,清理池塘、沟渠10多处,清捡田园面积达200多亩。通过集中整治,确保环境卫生长期干净整洁。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我镇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意运用近年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注意学习借鉴外地的好做法,注意总结活动中的新经验和有效做法。把“短安排”与“长打算”结合起来,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效果,又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镇对照清洁乡村活动建设要求,确保我镇100%的自然村屯组建保洁员队伍,100%的自然村屯成立了村民议事联合会,100%的自然村屯制定了清洁乡村村规民约、保洁制度等长效机制。同时,督促各村委、自然村制度能落实到位,让制度推动清洁乡村建设活动成为常态,促使农民群众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半年我镇继续投入了100个垃圾桶给各村委,补足之前已破损或丢失的垃圾桶,确保日常生活垃圾的装运与集中收集,方便镇环卫站清理。

(六)、开展“三化”,有序推进。

1、村屯绿化方面。

为提高村屯绿化水平,改善我镇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根据群众积极性高、参与率高、配合政府工作好、自愿绿化用地的自然村开展绿化活动,年初,我镇确定了2个重点示范村(淡水村委上包墩、海脚村),一般绿化示范点8个,分别是:上新村委大窑、上高村、新屋村小组,淡水村委北风岭、李屋、杨屋村小组,山寮村委六村、山寮村小组。5月底,我镇各个绿化示范村屯的果苗已全部到位,现进入维护保养成长阶段,全镇累计种植苗木1643株,绿化面积5.5亩。

2、饮水净化方面。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生产用水提质增效,提高群众的饮水安全,结合实际,对我镇5个饮水水源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了饮用水源保护警示牌(山寮、上新、对达、淡水、沙田水厂),严禁周边生活污水流入划定范围内,规范群众生活用水处理方式,并要求沙田水厂进一步完善供水基础设施与保障机制,切实提高镇上的饮水安全。

3、道路硬化方面。

为改善村屯道路基础设施,自去年11月底到目前,全镇通过一事一议、公路大会战、扶贫项目共实现村组道路硬底化7条,共11.63公里,全镇村组道路硬底化得到进一步覆盖,方便了群众的出入。同时,我镇定期发动群众干部一起对道路两边的杂草障碍物进行集中清理清楚,整修平整,确保公路日常疏通。

(一)、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生态乡村“三化”项目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农村经济薄弱,筹资困难,现有资金不足以支撑项目的全部实施,也难以保障后续建设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维修。

(二)我镇自然村多,目前资金设备等财物的投入只能相对倾向于生产生活条件好、群众基础好的示范村、示范点;部分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地处偏远的村落难于投入。村屯绿化等项目只能偏向于部分村组。

(三)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群众支持与参与度不高,村民长期养成的农村卫生陋习难以迅速转变,部分群众认识不足,参与生态乡村的热情度不高,仍需大力宣传与发动,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面。

(一)、深化宣传,发动群众。使清洁乡村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深入村屯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切实把“清洁乡村”活动推向高潮。

(二)、加强建设,统筹兼顾。对各村进行总体布局和重点规划,与农民群众共同商量制定村屯建设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分步实施,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巩固保持已整治合格的各村各屯清洁环境,防范圩镇、乡村“五乱”现象的反弹。继续抓好以村屯为单位,“村民自治、村貌村管”,制定完善一整套村屯垃圾运行管理模式,确保村屯垃圾有人收、有人集、有人清运。

(四)、严格问责,确保落实。严格执行市、县关于转变作风、落实责任的相关纪律要求,加强对清洁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上级部门的实施方案标准与硬件配套做法要切实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考评与推进当地的乡村建设活动,努力整合当地的优势与特色做法进行深化建设,才能让“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明确主体,发挥群众。自从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群众的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总体上来讲,离党、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陋习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素质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如何能够切实转变群众的观念、提高群众的素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应该成为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之重,如果群众自觉行为的提高对整个“美丽广西”乡村活动可以说是一个质的提升。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县城55公里,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2186人。今年以来,xx乡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为目标,抓规划、抓基础、抓产业、抓民生,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通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集镇有了新的面貌,农业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新的提高。

1、着力高标准规划,全面提升乡村集镇品位。坚持“低水平的规划是一种落后,低水平建设意味着浪费”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集镇。聘请城镇规划专家和县建设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土地测量、实地勾绘,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草案进行会审论证,确保规划既体现现代集镇品位,又符合xx发展实际。

2、着力镇村联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针对街道窄、乱、差的现状,我们实行镇村联动,把清理违章建筑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严格把控,对违章建筑绝不姑息,今年共拆除街道违章建筑1800平米,拆除破旧房屋14栋,按照村庄规划新建房屋5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水沟1400余米,清理路障几十余处,拆旧房修路600米,街道拓宽3.5米,巷道建设1000米,墙面改造4000平米。加强集镇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清洁卫生工程,下大力气整治家禽乱养乱放、乱设摊点等不文明现象,整个集镇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为扩大乡集镇面积,启动保太村新区开发建设,前期测量、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涉及征地村民260余户,210户已签字同意,近期有望全面完成。

3、着力产业推进,全面提升村级经济活力。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动力,只有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才会高涨。主抓特色富民产业,选定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真正给农民找到一条能够快速致富的渠道。同时,高山羊、野猪畜禽养殖等固有的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增容,武功山大鲵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4、着力民生保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清洁工程,设立垃圾桶50个,清运车1辆,配备专职保洁员两名,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有效的保障了xx集镇街道的清洁干净。集镇全部完成了改水工作,新安装路灯12盏,太阳能安装户13家,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日趋便利。同时,注重文化服务能力,成立新民村文化艺术团,广场舞等各种新鲜的文体活动在农村不断呈现,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配套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集镇建设推进进度不快的问题,集思广益、真抓实干。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并加大乡、村自筹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实行乡、村干部包干负责联系户,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通过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优化升级农业主导产业,引导支持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改善集镇基础条件和商住环境,促进全乡经济发展。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xx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扎扎实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能使xx焕然一新,让xx人民拥有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自美丽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迅速行动,按照“先主干、后巷道、再死角”工作方针,以领导包村、干部包片为组织堡垒,以点带面、以城带乡、群众主体、力促长效,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创建蓝图,力促各领域工作在“八有保障”(即: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因地制宜指导制定村内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推行“庭院三包”,将卫生、绿化、秩序维护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三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清洁乡村”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和月、季、年度三级考核。四是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环卫保洁分责分包立体覆盖。五七是推行“清洁乡村责任考核”制,以村工作组为单元开展绩效责任考核,奖惩分明,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处罚。

一是制作横幅标语,确保每个村悬挂3条以上;二是喷制墙体固定标语,确保每个村固定标语10幅以上;三是制作“禁止乱倒垃圾”警示牌,做到全镇习惯性垃圾丢放点和卫生死角插放全覆盖;为全面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针对上级提出的要求,我镇周密部署,认真落实:一是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向辖区各村预拨环卫死角整治经费;二是重心下移、抓大放活、分权定责,充分发挥包村领导主观能动和包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机制,由各包村领导牵头,深入村内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逐步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柴火乱堆、建筑材料乱放、禽畜散养、粪尿满地和建筑垃圾堆积等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员选聘和管理工作,一是严把保洁员质量关,签订劳动协议,确保环卫保洁员过关;二是力推保洁员实习制,在村两委干部的统一指导下让新录入的保洁员尽快熟悉作业流程、责任区域和工作任务;三是严保保洁员业务素质关,要求所有保洁员接受培训,技能过关后方能挂牌上岗;四是实行专区防护机制,划分责任路段,基本做到了重要干道保洁全覆盖。

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我镇“美丽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工作的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

(一)我镇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目前,我镇有将近60%的自然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80%的自然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现实情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镇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质量和进度,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无污水横流、鱼塘无污泥等现象。

(二)“两违”建筑普遍存在。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不能存在残垣断壁,而现在我镇每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两违”建筑,拆除工作量及拆除阻力很大,近期难以解决。

(三)人畜分离难度大。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必须实现人畜分离,而现在我镇基本上每个村都是人畜不能完全分离,因为村民怕牲畜被盗,不敢将牲畜关在离家较远的地方。

目前,群众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造成政府的“输血”功能倚重过大,群众主体的“造血”功能严重不足。镇干部成了开展清洁乡村的主力,有点本末倒置,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了一个很大的课题。

“户集—村收—镇运”是当前我镇垃圾处理的模式,然而,我镇目前垃圾池数量多且较分散,配备的车辆、挂斗、挂桶等环卫设备数量亦有限,垃圾清运的压力比较大,垃圾清运的周期比较长,村民的意见比较大。下一步需完善垃圾清运体系,为缩短清运周期做努力。

20xx年,是清洁乡村工作开展的重要一年,美丽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继续将宣传发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开展“三清洁”活动等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内容深入、细化,在示范点打造建设、与党建结合、典型经验等方面进行开创尝试,将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推向高潮。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清洁乡村工作的组织保障。当前,镇一级责任网格已细化到村,但依旧还比较粗,下一步将针对每个自然村的范围进行精化、细化,将村内细化为多个区域,每个责任人具体负责一个区域,让责任更加明确,强化责任人的责任心。二是完善各项领导考核监督机制。在现有清洁乡村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多项考核细则。

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群众主体转换为核心,全面布局推进宣传工作。一是巩固现有宣传渠道和成效。在固定标语制作上,考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褪色、脱落等情况,需对固定标语进行定期的修复或新增相应的固定标语数量,确保屯屯有标语、屯屯标语有更新;定期更新各村(社区)的宣传板报内容,力争一个月更新一次,确保内容与清洁乡村的推进同步;没两个月发放一次清洁乡村活动手册,手册内容覆盖清洁乡村各个方面,包括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知识等。二是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清洁乡村八个一”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

即开展一次清洁乡村警示教育巡演、开展一次给村村小学生及家长关于清洁乡村知识授课巡讲、开展一次镇各级干部入户宣传周活动、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评选活动、开展一季度一次的“十佳村”、“十差村”评比、组织开展一季度一次各村的“清洁家庭”、“美丽保洁员”评比。三是与城关镇通讯部门建立联系,通过短信信息向镇辖区发送清洁乡村方面内容,提高清洁乡村活动的知晓率,普及清洁乡村活动方面业务知识。

长效需要各种制度昨保障,我镇目前已建立了相关的各种运行机制,但依旧很不完善,我镇需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度,推进清洁乡村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完善包括保村工作组的考核制度。主要完善工作组在清洁乡村工作考核细则,做到考核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客观,以考核带动、促进清洁乡村工作开展。

一是开展保洁员业务培训。一个季度安排一次专业的保洁员培训,请有经验的环卫工人进行现场授课,传授垃圾分类、垃圾收处理、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由农业服务中心每个月开展一次栽培技术、农药废弃垃圾处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农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培训,以培训带动“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开展。三是垃圾分类、堆肥等技术培训。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学习外省相关成熟技术,之后对镇环卫站工作人员、各村保洁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城关村蒙村村、同仁村山口村等5个垃圾分类、堆肥示范点。

四是宣传报道业务培训。媒体宣传报道是推广清洁乡村工作各类经验、宣传典型的重要渠道,我镇在市级以上媒体已发表了10多篇正面宣传报道,但一直处于不规范、单兵作战的状态。计划请有经验的媒介人对我镇通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数量。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南王庄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峰为组长,村委主任王洪义为副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村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同时吸收几名村民代表作为攻坚小组成员,在项目实施推进中,及时深入群众,做好动员协调等工作,形成了全村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明确目标,稳步实施。

1、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根据本村实际,他们制定了“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的创建目标,他们对全村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以优美新环境、绿色新产业、高雅新文化、和谐新农村“四大工程”为载体,努力把全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特色村。同时,还确定了“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创建工作思路。

2、统一思想,全民动员。

自本村被列入衡水市20xx年度“美丽乡村”创建村以来,南王庄村立即召开了全村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村两委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共同谋划创建目标和规划思路。通过民主座谈,他们充分认识到村民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为此,他们在村口、村主干道等处书写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对村干部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成立党员服务队,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使全村干部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3、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根据“整体规划、区块建设、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工作中,他们努力抓好建设与发展两大重点,做到环境、产业、文化建设同步,实现绿色、富裕、和谐并举。一抓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全村新农村建设大步迈进,实施了新农村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基本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灯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村南修建了文化休闲广场,村庄面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受到了群众的肯定。二抓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蘑菇灯生态农业和沼气池建设,初步形成“种植—沼气—粮食”生态模式,积极推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普及节肥、节药、节水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也使村民富裕起来。三抓优秀文化资源培育。在建设中,我们积极挖掘和培育本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休闲广场、农村书屋、文体器材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看书、打球等问题兴趣愈加浓厚,同时我村成立的秧歌队也发展壮大起来。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一方面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全村村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文明向上的村风明显改观。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村民和谐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一)协调美观的整体风格初步形成。

围绕村道硬化、沼气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清洁庭院等内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村庄道路绿化和空地绿化建设,见缝插绿,实施道边和空地整体美化。通过创建工程的稳步实施,全村道路得到了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村内沟渠得到全面整治,达到“流畅、水净、岸绿、景美”的整体美观效果。

(二)精巧细致的内在品位初步展现。

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村庄各种基本设施建设。其中道路硬化投入200多万元,长度6千余米,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4万余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16余万元,铺设农田防渗管道2万余米;投资50余万元,铺设主管道3千余米,完成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投资4.3万元,新建垃圾池13个;投资20余万元,修建污水排放设施2座;投资30余万元,完成村庄绿化长度6千多米,绿化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投资5万余元,改造和粉刷墙面1.5万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新建一处占地9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通过以上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全村“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得全村村庄建设的总体风格更加协调,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构造的更加完善。

(三)特色鲜明的产业得到培育壮大。

通过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美化家园、完善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土地综合利用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为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提高。德商高速公路修建在即,充分利用紧邻德商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摩擦制动材料、物流运输等行业,以达到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二是优势产业得到提升。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围绕设施蔬菜、蘑菇种植这两个优势产业,推进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主导产业的集聚水平。三是特色产业成为新增长点。充分利用我村紧邻邢德公路,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邢德公路两侧,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协调耕地180余亩,一个以培育国槐为主观赏苗木基地正在筹建中,将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明显提升。

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走进农家。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聘请县宣传部领导和县农牧局专家来我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在学习中村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得到加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准则。二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村组建了秧歌队,每逢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新风尚;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合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建设的成果,这些体育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1.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创建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投入建设资金至少百万余元以上。由于我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现有的资金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

2.村庄整治难度加大。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由于我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整治建设的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致使整治难度逐年加大。

3.后续管理机制欠缺。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由于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出现了建后无人管理现象,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4.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多数农民没有富裕起来,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探索建立“财政补助一点、村级集体投入一点、受益农户筹措一点”长效管理经费管理筹措机制,切实做到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

2.提升规划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水、田、房、路综合改造。为南王庄村“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3.壮大村域经济。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断培育壮大全村棚室蔬菜、蘑菇种植这两大特色产业,提示规模效益,增强村集体经济,为全村“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0xx年以来,xx镇党委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为我镇16项大事实事之内,以让“梁村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为宗旨,把我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结合本镇实际,从年初到现在共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村庄绿化:为了美化绿化村庄,本着“因地制宜、宜绿则绿”的原则,年初制定了详细的绿化方案,我们召开村干部大会,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在47个村各规划绿化了一条迎宾路,统一种植的木槿,共种植木槿4166棵;每村在打造迎宾路线上各绿化3户五星级美丽庭院,给农户提供四种经济作物,有山楂、核桃、冬枣、柿子供农户选择,在迎宾路上房前屋后空闲地上也种植了经济作物,共种植了854棵;村内迎宾路上空闲面积较大的废弃地打造游园,共建樱花游园6个,共栽种樱花471棵(规模较大的游园有两个:后丰、都中);对47个村迎宾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4棵。

2、打造绿色廊道:全长18000米,从梁村至通窝北镇道路,途径13个村,共栽种樱花4576棵,木槿3890棵。

3、河肃路两侧绿化:对河肃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0棵。

4、保障措施:为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47个村签订了绿化责任书,明确了管理人员,制定了详细考核办法,期间我们公共项目办公室多次到河肃路和村内督导绿化的养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村内及时浇水、打药,目前已完成了对爬山虎和木槿死亡的二次补栽工作。

1、前、后丰村美丽乡村打造提升:前、后丰村是20xx年省美丽乡村重点村,今年我镇美丽乡村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对前、后丰村重点打造美丽提升,20xx年3月在丰乐堡迎宾大道两侧建设了一个约占地20亩的樱花园,樱花园内栽种樱花300余棵,为了美化环境和有效利用土地,迎宾大道两侧树下各种植了宽1米,长各200米三叶草,樱花园内树下种植了油葵,油葵收获后秋天种植油菜花,油葵和油菜花轮流种植,每年两个花期,为了方便群众观赏,游园内铺设了游园小路、摆放了石桌、石凳,周围圈上了竹篱笆,周围的墙体喷绘了有关樱花文化的文化墙,给红色小镇注入了观光、休闲文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樱花园两侧有违建2处,分别是卖瓷砖、收废品两个店铺,这两个店铺多年来曾多次对其做工作都没有拆迁,为了不影响群众观光,我带领我们办公室成员,牺牲了自己多个节假日和下班的时间,多次入户耐心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做到堵疏结合,入村实地查看帮助他们找合适的位置重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没有激化矛盾,我们也没有给予任何的补偿费用,目前收废品店铺已搬迁,卖瓷砖店铺已拆违,对拆违后的土地我们秋季进行绿化。

樱花园两侧有碍瞻观的门店还有两个:一个是饭店,另一个是养牛场。我们对饭店进行了规划设计,要求他们整改提升,打造成白墙灰瓦仿古式建筑,通过我们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耐心的做工作,饭店已经按照我们的要求自行整改完毕。后丰养牛场离村边很近,影响居民生活,我镇前白寺养牛场因经营不善,场地大奶牛少,为了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养殖成本,我给他们两个养牛场搭建了合作平台,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后丰养牛场搬迁到前白寺养牛场养殖,因后丰养殖的肉牛到8月份出栏,目前不便搬迁,出栏后将搬迁到前白寺养牛场养殖。

2、都中游园打造:共种植樱花94棵,木槿30棵,塔柏35棵,树下种植了油葵,铺设了游园小路,建设了篮球场,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健身的场所。

3、北曹庄村容村貌的打造:在1939年1月,贺龙将军率领八路军在北曹庄与日寇发生过一次战斗,共牺牲48名烈士,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生活,今年春天北曹庄共粉刷墙体7000多平米,修路肩1400米,打造坑塘2个,全部施工完毕。目前还需硬化道路197米,镇政府正在统筹资金,明年春天在北曹庄迎宾路两侧种植迎春花。

为进一步巩固我镇村容村貌整治成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村容村貌考核办法,每月1号、15号是村容村貌考核日,考核内容有环境卫生清理、小广告治理、绿化工作。每次考核结果都在村干部微信群公开透明,让落后村“红红脸、出出汗”,同时考核结果和环卫人员的工资、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通过我们的坚持工作,我镇的村容村貌工作较之前有很大改观。

1、河肃路两侧种植二月兰和油菜花。河肃路沿线的风景是我们打造永恒的主题,为了美化环境,计划六月份在河肃路两侧的空闲地上种植二月兰,二月兰属多年生植物,既耐寒耐旱又经济美观,我们现在已经规划好种植的位置,已买二月兰籽,为节约人力,在等待降雨播种;计划秋后在河肃路两侧各100米树下种植油菜花,明年的春天梁村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丽的梁村等待各位的到来。

2、后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后丰村是革命历史村,计划今年下半年在前、后丰新大队部后面建设村史官、三级便民服务平台、游园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地约12亩,涉及40多户的土地,村史馆的建立是为了传承历史,激励后人,建设成我镇的爱国教育基地,同时把村庄的历史发展和我镇的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片、文字、老物件来展示。目前已经把有关历史资料和老物件搜集齐全,设计院已设计出图纸,等待上级资金的支持。

3、招商引资。美丽乡村工作除了环境美,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根据丰乐堡的规划要求我们积极的吸引项目,在丰乐堡樱花园东约200亩建观光休闲荷花园,秋后流转土地,明年春天育苗。

美丽乡村建设

———记富裕县忠厚乡农乐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

农乐村坐落于富裕县忠厚乡北部,北临讷河,东接依安,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39户,1495人,有党员23名。全村实有耕地12,910亩。集体积累已达到450万元,早已步入全县经济强村行列。几年来,村党支部认真履行“任职一届,致富一方”的责任,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3年以来,农乐村先后获得“县级党风廉正建设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党支部”、“市级文明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抓经济,求真务实。

1994年5月,农乐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当时摆在支部一斑人面前最大难题就是一个“穷”字!老百姓只靠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单一,年年种大豆、玉米,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而且村里还背有50多万元高息抬款的债务包袱。

面临“山重水复”的现状,村党支部一斑人认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经过反复研究,村党支部确定了“理财、治乱、抓经济”的工作思路。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关键放在村级经济管理上。在村级费用管理上,坚持一只笔理财。不该花的一分不花,不该批的坚决不批,彻底清理了乱批条子、乱赊帐、乱用工、乱派车的不正当现象;在村级集体资源管理上,加大了黑地清查力度。对村里每个农户的承包地进行了详细丈量,同时,治理了乱开荒、乱挖沙石和乱种地等违法现象。由于支部一斑人工作认真负责,敢于碰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收回了多年不上帐的黑地1100亩,没收私开荒地400余亩。几年来,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从1999年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了大菇娘基地,并为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建起苗圃两处,总面积430亩,五年来,实现纯收入23。5万元。在为村集体创收的同时,每年可节省植树资金15,000余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中心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村党支部一斑人深深意识到,光靠单一的种植业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农牧业并举的路子。因此村党支部大力响应县、乡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户发展奶牛业。通过积极争取,2002年,农乐村被县委确定为奶牛基点村。一方面,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养牛搞示范。通过他们的带动,使大部分农户纷纷走上养牛致富路。另一方面,协调金融部门扩大贷款规模。几年来,共为农户解决奶牛贷款280万元,并组织群众到安达、哈尔滨等地帮助购进优质奶牛208头。截至目前,全村奶牛存栏达到456头,日交商品奶3.1吨。二是“要致富,搞劳务”,村支部组织并培训了多余劳动力,搞劳务输出,近几年来,共向外输出劳务人员138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村党支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更是班子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

带队伍,勤政为民。

要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就必须建设一只勤政为民、群众拥护的队伍。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常说:“虽然我们村已经没有外债了,但和牧业乡镇的兄弟村相比,我们已落后一大截儿,再不加快步伐,只能越落越远。群众认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干部必须受点累,要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去年秋季,青贮搞收贮大会战,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村委会主任邱贵良带领着全班人马在青贮现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睡一铺炕,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二十多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建起了忠厚乡第一个青贮公司。

他们不光是领着群众发展生产,还带头维护群众的利益,处处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办好事、解决难事。村党支部为解决农民出门难、买牛难的问题,多次由村里出钱派人领着农民到海拉尔、双城购牛;为支持群众养牛,他们多次把信用社的同志请到家门口,为农民办贷款;村里几年来还多次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仅今年新学期开学,就拿出4千元,资助3名贫困户子女上学。

针对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够的实际,村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如要求党员干部“走进农户家门,说出心里话,帮想发家路,搭好致富桥”,每次村干部入户都带笔记本,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求,能当面答复和解决的,马上给予答复和解决;解决不了的,记下来,反馈给支部,由组织协调解决。再如,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区活动,即掌握好一门技术、上一个致富项目、帮扶一个群众。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实现了村两委成员“实用技术学得好,勤劳致富干得好,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目标,从而带动出了一支勤政为民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党员干部队伍。

两手抓,创建世纪文明村。

在群众致富的同时,村支部着重提高自己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他们就像过日子的家长一样,总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吃饱了,穿暖了,还得干点啥?”这几年,村支部决定把“还得干点啥”纳入工作日程。2001年4月,农乐村先后召开了“两委”班子会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究讨论,最后通过了农乐村历史上最完备、最现代、也最能体现农乐村老百姓精神面貌的村规民约。村党支部还趁热打铁,积极开展了争创“十星级的”文明户、“五好家庭”活动。通过定期评比、请乡领导为高星级户挂牌添星和兑现奖励政策等方式,调动了老百姓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现在,全村共有“十星级”文明户67户,“五好家庭”86户。村支部善于用民主的、法律的、人性的手段处理事务,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村上设立了“民事小法庭”,有事都到村上解决。几年来,打架斗饿殴的、游手好闲的、婆媳不和的、虐待老人的基本没有了无理上访、越级上访的没有了,计划生育过去在农乐村是老大难问题,现在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全村共有60多户只有一个女孩并且符合生育二胎标准的,妇女主任手头的生育指标一大把,却没有一个要指标的。

“扫干净屋子,才能招待客人”,是农乐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村域环境,过去,农乐村的村屯路同其他村比是好的,但也还存在死角死面。今年6月,为了达到文明村标准,村支部研究决定:家家自修门前路,自挖门前沟,自建门前桥,公共路段由村上负责,有弯取直,有坑添平,统一垫沙子。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共整修道路7条,4,500延长米,现在下雨天也可以穿着拖鞋上街了。每年春天,村上都发动群众出义务工,在新整修路两旁栽花种草,在红花绿草的掩映下,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让别人根本看不出是来到农村。村支部还在2000年制定了“农乐村绿化五年实施纲要”。不但在成块农田边上栽上杨树,还在村屯主干路两旁栽上了风景柳。自2000年以来,全村共植树56,000多棵,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目前,农乐村的自来水入户率100%,住房砖瓦化75%,电话入户率达到52%。有线电视户户通,农乐村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了,而且越过越像样,越过越有层次,越过越追求质量,村党支部的工作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同时也获得了乡党委的认可。无论是放眼已经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今天,还是展望更好的明天,农乐村的老百姓都有理由把眼光放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大,因为村里有个“牢记宗旨,服务百姓”的好党支部,农乐村的金疙瘩早晚会堆成一座璀璨夺目的金山。

建设美丽乡村口号

1、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2、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邻里和睦心情舒畅,村院整洁身体健康!

4、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6、提高幸福指数,满足幸福需求,建设美好乡村!

1、打造美好乡村,共建幸福家园!

2、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构筑和谐美好新农村!

3、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美好乡村!

5、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6、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

7、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8、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9、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11、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14、同心同德建设美好乡村,群策群力共创秀美建设!

15、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和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个模式、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做到依山就势、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中,新建房屋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政策规定标准,严禁村庄规划区外新建房屋。

2、整治农村环境。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确定拆除的危旧房屋、猪圈、厕所、院墙必须无偿拆除到位。对村庄内河流、沟渠、池塘进行清污,对村庄内水塘进行扩挖,房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对村庄内现有树木(特别是古树)进行保护,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路旁、沟渠边、宅院及宅间空地,采取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茶园等形式进行绿化。对村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杆线进行整理,确保杆线整齐规范。结合环保、清洁工程、小农水、沼气等相关项目,全面改造农户旱厕,具备上、下水条件的改为水冲式。由村民理事会牵头,确定卫生保洁人员或采取轮户保洁办法,配备垃圾清扫收集工具,建立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等制度,督促村民主动做好房前屋后卫生保洁,自觉清除村庄内垃圾杂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公共活动场地、道路、河道无垃圾、无杂物。

3、统一房屋风貌。按照“江南民居、微派”建筑风格,对已建房屋进行统一改貌,墙以白色为主、瓦以灰(红)色为主、屋顶以坡面为主,美丽乡村示范点房屋风貌统一率要达100%。整治过程中,对连片红瓦的可以保留。新建房屋要严格按照住建部门提供的建房图纸,统一“白墙、灰瓦、坡面”的建筑风貌。

4、完善基础设施。根据镇村联动示范镇建设规划,镇村联动工程重点建设“一线一面一街”即:316国道石陂入口至镇区一线景观、绿化亮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高阜村摆嘴头新农村建设点延伸至生态商贸街延伸街道及休闲广场建设,镇区老街街道排污排水管网及房屋立面改造提升建设以及沿河线一线景观、绿化亮化建设等。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户住宅布局、村民经济社会活动需要以及乡村特点,2015年重点实施高阜镇的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结合乡(镇)村联动示范乡(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内道路建设,村庄内主干道路(或环村道路)宽度一般为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培护路肩;对入户等支线道路,采用混凝土或碎石、鹅卵石等材料铺筑,路面宽度原则上控制在1.5-2.0米。根据实际需要,在村庄主干道路及公共活动场所安装路灯,路灯间距一般为35至50米,灯具高度6-8米左右。建设村民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村庄内实行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率要达到100%。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采用建设明沟、暗沟或铺设管道等方式,使雨水能就近排入池塘、河流;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生产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结合自然村落布局和村庄人口分布,原则上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每个村庄至少建设1座以上垃圾收集房。根据实际需要,在公共活动场所适当位置建设公共厕所,原则上每个村庄不超过1座。公共设施建设占地,由示范点所在村民组内无偿调剂平衡,不予资金补偿。

5、配套服务功能。按照中心村建设标准,美丽乡村示范点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或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乡村金融服务网点(或便民自动取款机)、邮政所(或邮政便民点)、农村综合服务社(含农资店、便民超市2项)、农贸市场(或集贸点)、公共服务中心;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庄几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对兼有对外服务功能的设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或村口。“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由项目主管部门制定布点规划和建设、改造标准,确保各项服务设施建成使用、发挥效益。

6、做强产业支撑。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大力发展烟叶、草莓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村。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串联美好乡村旅游线路,发展星级农家乐,做强旅游休闲产业村。依托村级现有传统工业基础,积极发展木竹、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工业特色村。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对村庄内的古树进行保护,对村庄内古民居、祠堂、牌坊等历史遗存予以保护性修复,做强文化特色村。

7、强化管理创新。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各示范点成立村民理事会,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引导村民建好村庄、管好村庄、经营好村庄,依法保障村民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由理事会发动村民筹资投劳(筹资筹劳不到位不列入示范点)。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与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实行“一站式”服务。培育文明乡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

8、落实建后管护。美好乡村示范点建成后,由村民理事会召开农户代表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庄建后管护机制,主要包括村庄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路灯电费和保洁员工资筹资办法,村民新建房屋管理等。确保建后的村庄环境整洁,实施的项目发挥长远效益。

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和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个模式、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做到依山就势、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中,新建房屋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政策规定标准,严禁村庄规划区外新建房屋。

2、整治农村环境。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确定拆除的危旧房屋、猪圈、厕所、院墙必须无偿拆除到位。对村庄内河流、沟渠、池塘进行清污,对村庄内水塘进行扩挖,房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对村庄内现有树木(特别是古树)进行保护,利用不宜建设的废弃场地和路旁、沟渠边、宅院及宅间空地,采取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茶园等形式进行绿化。对村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杆线进行整理,确保杆线整齐规范。结合环保、清洁工程、小农水、沼气等相关项目,全面改造农户旱厕,具备上、下水条件的改为水冲式。由村民理事会牵头,确定卫生保洁人员或采取轮户保洁办法,配备垃圾清扫收集工具,建立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等制度,督促村民主动做好房前屋后卫生保洁,自觉清除村庄内垃圾杂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公共活动场地、道路、河道无垃圾、无杂物。

3、统一房屋风貌。按照“江南民居、微派”建筑风格,对已建房屋进行统一改貌,墙以白色为主、瓦以灰(红)色为主、屋顶以坡面为主,美丽乡村示范点房屋风貌统一率要达100%。整治过程中,对连片红瓦的可以保留。新建房屋要严格按照住建部门提供的建房图纸,统一“白墙、灰瓦、坡面”的建筑风貌。

4、完善基础设施。根据镇村联动示范镇建设规划,镇村联动工程重点建设“一线一面一街”即:316国道石陂入口至镇区一线景观、绿化亮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高阜村摆嘴头新农村建设点延伸至生态商贸街延伸街道及休闲广场建设,镇区老街街道排污排水管网及房屋立面改造提升建设以及沿河线一线景观、绿化亮化建设等。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农户住宅布局、村民经济社会活动需要以及乡村特点,2015年重点实施高阜镇的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结合乡(镇)村联动示范乡(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村内道路建设,村庄内主干道路(或环村道路)宽度一般为3.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培护路肩;对入户等支线道路,采用混凝土或碎石、鹅卵石等材料铺筑,路面宽度原则上控制在1.5-2.0米。根据实际需要,在村庄主干道路及公共活动场所安装路灯,路灯间距一般为35至50米,灯具高度6-8米左右。建设村民休闲广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村庄内实行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率要达到100%。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采用建设明沟、暗沟或铺设管道等方式,使雨水能就近排入池塘、河流;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生产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结合自然村落布局和村庄人口分布,原则上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每个村庄至少建设1座以上垃圾收集房。根据实际需要,在公共活动场所适当位置建设公共厕所,原则上每个村庄不超过1座。公共设施建设占地,由示范点所在村民组内无偿调剂平衡,不予资金补偿。

5、配套服务功能。按照中心村建设标准,美丽乡村示范点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或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乡村金融服务网点(或便民自动取款机)、邮政所(或邮政便民点)、农村综合服务社(含农资店、便民超市2项)、农贸市场(或集贸点)、公共服务中心;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庄几何中心附近,方便居民使用,对兼有对外服务功能的设施,宜布置在交通便利的路旁或村口。“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由项目主管部门制定布点规划和建设、改造标准,确保各项服务设施建成使用、发挥效益。

6、做强产业支撑。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大力发展烟叶、草莓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村。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串联美好乡村旅游线路,发展星级农家乐,做强旅游休闲产业村。依托村级现有传统工业基础,积极发展木竹、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工业特色村。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对村庄内的古树进行保护,对村庄内古民居、祠堂、牌坊等历史遗存予以保护性修复,做强文化特色村。

美丽乡村建设材料

案由:我县扶贫攻坚已到决战阶段,极大部分贫困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老弱病残多,劳动力欠缺或许文化水平低,导致打工就业困难;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且缺乏科技意识,导致靠田靠地无法脱贫。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野岭发展养蜂项目,则是适合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蜜蜂生产蜂蜜,需要自外界采集植物的花蜜才能酿成蜂蜜,蜜源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县具有生态条件好、植被丰富、基础蜂群多的优势,但是,在蜜源均衡轮供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6、7、8三个月夏季蜜源不足。养蜂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蜜源。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中有目的的结合蜜源植物种植,不仅美化环境,打造景观,实现生物多样性,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也能解决养蜂蜜源欠缺,蜂蜜品种单一等问题,既美了生态,也拓宽了精准扶贫的路子,同时还发挥重要的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蜂为媒婆,传授花粉),农民增收。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种植蜜源植物。过去退耕还林,树种都有明确规定,主要是用材林(如松、杉)和果树,品种单一,效果不好。如果多品种合理混种尤其是有选择的混种蜜源植物,形成混交林,一方面能较好的改善自然生态,发挥防护效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混合林的特殊性质使生长在林下的动物和植物越来越多,林区的野生动植物的增多,对于林区都会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也大大减少发生的几率,加之混合林的土壤水分大,林地的土壤温度低,达不到起火的燃点,降低火灾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养蜂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蜂效益,有利于当地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

二、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适于选择种植一些耐旱的藤蔓类、覆盖度好的野生蜜源植物,如多花勾儿茶、乌敛梅(母猪藤)、半边苏,野藿香、野坝子等(具体蜜源植物的补充种植,可听取蜂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既降低石漠化治理成本,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丰富了蜜源,增加经济效益。

三、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种植一些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也有利于蜂产品的宣传销售,让蜂农点对点销售,有效提高收入。例如,乌桕是优良的夏季蜜源,秋季叶子由绿转黄直接变红,如大面积种植,可以让人们在秋天欣赏到大片红叶的美景。种植盐肤木也如此(秋天叶子变黄),农民还可以收获倍角。拐枣树形优美、高大,花色白而繁密,也是很好的风景林,且流蜜量大。洋槐耐瘠,根蘖性强,发展快,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初夏时成片洋槐开花(白色),香波雪浪,也是一景。同时,在打造庭院方面,在房前屋后,可间种桂花、樱花、柿树、栾树、拐枣;房舍、阳台及小块园地内可种植各色小菊花(垂吊式或蓠芭式,如云南丽江)及一串红,庭院经济搞上去了,同时也美化居住环景。美丽乡村,美在农家。

四、结合精准扶贫的产业布局,在适生地带,选择性地发展一些既是蜜源,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如枇杷、柿、蓝莓、枣等,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五、秋冬闲田闲地可种植油菜、紫云英、苕子(马碗豆),成本很低,但景观效应和经济效益极好。春天来了,金色的田野,还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既肥了田地,又让田园风光更美丽,还让甜蜜的事业更发达。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养蜂,不仅对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助推全县同步小康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好这件事,须得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扶贫资金,实施一定的奖补,激发群众或合作社的积极性,真扎实干,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的路更宽!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暗楼村座落于金乡县县城南2公里,是我省有名的设施葡萄基地,位于市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区的中心。对暗楼村及周边片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城郊、旅游休闲农业、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打造旅游城市的需要。根据济宁市美丽乡村及示范片区绿化提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绿化规划纲要。

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美丽乡村提升绿化建设,因地制宜,细化村庄点、线、面的绿化,高标准绿化,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档次。

二、绿化原则。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兼顾绿化、美化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合理搭配树种,注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做到层次错落有致、色彩丰富及季相变化。

3、保护优先,突出村本改造特点,彰显历史文化和水乡特色。

三、绿化标准。

1、行政区域内整体绿化水平较高,林木覆盖率2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

2、所有入村道路两侧栽植1-2行乡土乔木树种并适当配置常绿灌木和花草。村内主街道栽植1行以上乡土乔木树种并适当配置常绿花灌木;小街小巷因地制宜乔灌花结合,应绿尽绿见缝插绿。新栽植苗木选用米径3公分以上的高大乡土乔木,做到规格适中、主干挺直、分支均匀、树形优美。

3、村庄内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坑塘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全部植树绿化。

4、村庄庭院及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植树绿化,村内80%以上的农户庭院栽植乔、灌、藤、果等植物。

5、建设500平方米以上的休闲广场1处以上,广场绿化率30%以上。

6、村庄周边利用零隙地块、河流水系、围村道路、防护林网等因地制宜营造经济林、用材林围村林带。

7、行政区域内宜林荒片荒滩绿化率80%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0%以上。

8、树木产权落实,配备专兼职管护人员,树木管护到位,树木生长良好,古树名木保护良好,无严重病虫害发生和人畜损毁林树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