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范文网

幼儿园亲子教案及反思大班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实用8篇)

时间:2023-10-15 03:24:27 作者:XY字客 幼儿园亲子教案及反思大班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实用8篇)

教案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内容。接下来是一些高一教案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袋鼠跳袋6个、皮球四个轮胎两个幼儿制作好的礼物――领带

1、送给爸爸礼物

2、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亲子游戏:

1、亲子接力赛。

2、游戏方法:每个爸爸背着自己的宝贝,全班分成两组。

2、袋鼠跳

六个幼儿一组,爸爸在对面等待。

3、顶球走

游戏方法:

幼儿用头顶着皮球在爸爸的肚子部位。

4、集体亲子舞蹈《火把节》

4、全体合影

5、活动结束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蚌壳、彩线进行装饰花瓶、扇面。

2、感受蚌壳装饰的画面美,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出示实物)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画上的花瓶是用什么装饰的呢?(各种颜色的线,蚌壳)

二、出示ppt两张图片

师:那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漂亮的花瓶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出示第一张ppt图片)

师:瞧,这个花瓶里的彩线勾出了什么形状?爱心里面贴了什么?(小结:老师用蚌壳把爱心图案贴得满满的)

师:这个花瓶里除了有爱心,还有什么图案和线条呢?(教师小结:波浪线、弹簧线、直线,在线和线空的地方,还可以用蚌壳拼一拼、贴一贴,把花瓶打扮得更漂亮。)

师:好,我们看下一张,看看这个花瓶的里有些什么图案?(教师出示第二张ppt图片)这两朵花是用什么做出来的?(蚌壳可以做出花的花瓣、花的叶子,只要我们看着蚌壳的样子,想一想、拼一拼就能做出好看的图案。点击树的那副。瞧,老师还把它做出了什么图案?)

三、介绍材料

师:今天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用蚌壳和彩线做好看的花瓶、扇面。老师这边有一张画好花瓶轮廓的卡纸,待会儿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装饰花瓶,扇子。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先用铅笔画好你想要的图案,画好后我们就用双面胶把花瓶的外形轮廓勾好,再用贝壳把你所画的图案填满;或者,我们可以直接根据蚌壳的形状来拼贴组合图案,那下面就请你们选择自己想要的材料去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师:这边我还有几个要求,请各位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因为蚌壳有点尖,避免孩子戳破手指。如果有家长需要用到502胶水的,请到老师这边来拿,但不要让孩子接触到。等作品完成后,请各位家长在作品的右下角写上孩子的名字。

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四、装饰“花瓶”“扇面”(播放ppt)

五、完成作品

师:请各位家长完成作品后交到老师这边来。

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

红飘带,接力棒

1.每个家长和自己的宝宝组成一个小组,然后,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每个小组到前台领取一个红飘带,一个接力棒。

3.按照小组的形式,三个小组一场比赛,分别站到三个跑道上。

4.游戏开始之前,家长们先给自己的宝宝寄好红飘带,寄到胳膊上。

5.游戏开始的时候,宝宝们拿着接力棒,开始跑第一棒。

6.家长站到跑道中间的位置,等待着宝宝们的到来。

7.宝宝们到家长面前的时候,先将红飘带解下来,然后,将红飘带寄到家长的胳膊上。

8.奔跑吧,家长,谁最先到终点,那么,谁就是这个小组的胜利者。

9.胜利者之间再继续比赛,直到前三甲出现。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25~30个月

14人以内(成人、孩子各半)家长学习目标

1.知道25~30个月龄段的宝宝认知里外的三个等级及相应的指导方法。

第一等级:能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里外方位。

第二等级:能指认实物的里面和外面。

第三等级:能指认图片上物体的里面和外面。

2.学会观察宝宝的行为,了解宝宝对里外的现有认知水平,学会在家里开展相关游戏。

1.能在三种不同等级的活动中认知里外。

2.愿意并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探索。

呼啦圈、手套和袜套(宝宝人手一双)、糖果罐(宝宝人手一只)、各式糖果若干、黑色水粉颜料(人手一盘)、画有盘子的图片(人手一张)

按目标难度层层递进,家长可以选择最适合宝宝的游戏,进行里外概念的认知。

1.问候环节(等级一)

(1)将一只呼啦圈放在地上,教师站在呼啦圈里向大家打招呼。

(2)每个宝宝依次上前,走进呼啦圈里向大家打招呼,然后跨出来回到原位。

2.小手小脚躲猫猫(等级一)

(1)教师示范戴手套、穿袜套,再把手和脚拿出来。

师:我把手和脚藏到手套和袜套里去了,看不见了;又拿出来了,能看见了。

(2)宝宝自己尝试戴手套,穿袜套,再脱去。

师:宝宝们赶快把小手小脚都藏到手套和袜套里面。

3.调皮的糖果(等级二)

(1)教师示范,剥开糖果纸,把糖果装进罐里。

师:看,调皮的糖果藏在衣服里面呢,衣服在外面把它包起来了。

(2)宝宝尝试自己剥糖果,并装进罐里。

(3)完成后请宝宝将糖纸放进垃圾桶里。

4.点点乐(等级三)

(1)出示画有盘子的图片,教师示范用一根手指蘸颜料,在画面中的盘子里点一点。

师:我们一起来点点点,把黑黑的瓜子都点在盘子里面。宝宝注意不要把瓜子掉到盘子外面。

(2)请宝宝在画面上玩点瓜子的游戏。

里外概念是空间方位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宝宝日后行为习惯的养成、数学中的几何学习、美术绘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基础作用。25~30个月是宝宝里外方位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本次活动我们就提供了三个难度等级的活动来发展宝宝对于里外方位的认知。

等级一的两个活动都是用身体去感知里外方位,家长可以用语言告诉宝宝身体在什么的里面或外面,帮助宝宝在感知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里外方位。等级二和等级三的活动需要按要求指认事物的里外。当宝宝没能正确指认时,家长不要急于纠正或代替,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如“瓜子掉到盘子外面去了,小花猫要吃掉了”来鼓励宝宝尝试。

家长需要认真观察记录宝宝的认知水平,根据宝宝的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等级的活动并进行指导。

婴幼儿首先是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里外,然后能指认实物的里外,再能指认抽象画面上物体的里外。为了让宝宝循序渐进地掌握里外概念,在家里可以这么做:

1.用大纸箱、大伞等做道具,和宝宝玩躲猫猫、火车过山洞等游戏,让宝宝用整个身体感知里外;在穿脱衣裤、鞋袜、手套时,让宝宝用身体的局部感知里外。

2.结合日常生活为宝宝提供认知里外的机会,如把玩具放进筐里、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把勺子放进碗里、把吸管插进饮料瓶里等,或是把水果放到盘子外面、把笔放到盒子外面等;还可提供俄罗斯套娃、套杯等玩具。

3.为宝宝提供纸、笔、胶棒、剪刀、颜料等工具,尝试在一定轮廓范围里涂鸦、粘贴等。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年月日上午9:00

1、通过亲子制作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增进亲子感情。

2、亲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

1、面具模型一个。

2、家长自备各种装饰材料:如光片、彩纸、彩色鸡毛、花边等。班级准备:剪刀、胶水、双面胶、橡皮筋。

3、舞曲音乐《幸福拍手歌》《找朋友》《新年好》

1、家长和幼儿准时到达班级教室。

2、主持人致开幕词。

3、亲子制作“美丽的面具”

(1)主持人教授制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制作,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动脑设计,在制作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参与。

4、制做完成后,以家庭为单位,模仿时装表演的形式进行面具展示。

5、化妆舞会“快乐的新年”

幼儿和家长戴好自己制作的面具,随着音乐一起跳舞,共同感受新年的快乐。

(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走一走

xxx

幼儿:

1、练习钻及走平衡线的动作,发展宝宝的身体协调性。

2、学习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抓东西的技能,促进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家长:了解宝宝身体协调和手部肌肉的发展,感受亲子游戏的重要意义

1、硬件:夹子,纸板大笼球

2、软件:家庭氛围和睦

选择的材料颜色要鲜艳,各种颜色的,激发起幼儿想要游戏前的兴趣,具有安全性的,柔软的,家长应及时指导。

1、规则:

a、问候时光:

(1)教师摇动手拍,并用亲切且具有节奏的语言

(2)请家长引导宝宝用有节奏的语言

(3)老师引导宝宝与家长面对面边拍手边互相有节奏的问好

b、运动时光

(1)请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家长将健身圈套在宝宝的腰上,让宝宝用双手扶在健身圈的两侧,家长拉住健身圈的前端牵引宝宝练习沿线行走。

(2)幼儿家长面对面站立,幼儿推动大笼球向前走。

c、温馨时光

(1)、老师将彩色纸板放在地上摆成一排,请幼儿每人取一个夹子放在色彩相同的纸板下面。

(2)、老师示范捏夹子的方法:三指(拇指,食指,中指)用力捏住夹子,使夹子张开,夹住纸板。

(3)、幼儿练习。

d、快乐时光

2、要求:

这个游戏适合15个月的宝宝。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宝宝用有节奏的语言与家人,同伴打招呼,也可用宝宝的玩具引导宝宝练习问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收集各种夹子让宝宝练习。宝宝手部力量还太小,所以夹子不要太紧。

游戏本身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自发的活动,它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亲子游戏恰恰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开始喜欢小朋友,喜欢和人打招呼了,他们可以在成人的搀扶下开步走,也可以自己扶着家具走几步,他们喜欢到处摸到处看,家长正可以运用这种孩子的心理,让幼儿通过这个活动促进身体的协调作用以及手的抓,握等技能,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

幼儿园亲子活动教案

人类在不断认识、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繁衍生息。但同时,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平衡被破坏,一切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环保已经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付诸与每一个小小的行动。

在您欲丢弃垃圾时,是否想过这样不经意的一扬,所丢弃的是什么?也许,是一个可再生的资源。许多回收的废弃物,都潜在着被塑造的条件,等待你的彗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些环保的亲子小活动,供各位家长参考。

活动1:瓷砖画(给爱我和我爱的人)

1、利用废旧的瓷砖作画,增进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

2、培养幼儿的表达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油画棒、瓷砖、抹布等

1、准备一块瓷砖或地砖。清洗干净,保持干燥。

2、活动中由家长和孩子共同使用油画棒,完成一幅瓷砖画。

活动2:变废为宝

一、小小作坊

1、利用各种回收物,进行手工制作,使幼儿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回收物,各种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在成人的指导下幼儿利用回收物完成一项作品。

二、纸袋机器人

活动准备:各种纸袋,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1、准备各种包装袋一个(可以是纸袋、纸盒等)

2、用纸条制作机器人的手。

3、贴在纸袋上,完成。悬挂在家中,美化环境。

活动3:种子小镜框(父亲的礼物)

1、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情感。

2、动手为父亲做礼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种子(小米、赤豆、黄豆、绿豆等),双面胶、孩子与父亲的照片。

1、收集照片

2、制作“种子镜框”,将纸剪成爱心状,在爱心的周围贴上各种种子。

3、把爸爸的照片贴在爱心的中间,并送给父亲。

活动4:小小蛋壳画

1、使用蛋壳作画,使幼儿知道小小的蛋壳也是有用的。

2、进一步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鸭蛋、蜡笔、彩泥

1、鸭蛋中的蛋清和蛋黄清出,用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在蛋壳上画出孩子想画的内容。

3、用彩泥作为底座,固定站立,成为家中美丽的小摆设。